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推荐8篇)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1

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是党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党校姓“党”原则的根本体现。湖南省委党校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突出党性锻炼重点,把握党性修养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搭建党性教育综合平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党性教育体系,增强了党性教育实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贯穿党性教育主线

党校是培养执政骨干队伍的重要阵地和红色熔炉。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应党校教育培训与事业发展的办学方针、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并将党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始终贯穿其中,在各种需求中坚持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中凸显党性教育。

一是办学方针强调党性教育根本。党校是党直接兴办的学校,必须把党校姓“党”贯穿于党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办学方针上,我们强调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校魂、实事求是的校训、从严治校的校规、质量立校的校略,其中把党校姓“党”的校魂摆在第一位,就是要突出党校教育特色,把握党性教育根本。这就要求党校教员姓“党”,始终坚持把党的理论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要求党校学员姓“党”,始终坚持以理论武装为重点,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贯彻者和践行者。要求党校全体干部职工姓“党”,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党性锻炼落实到党校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是办学定位融入党性教育内涵。为深入落实“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党校定位,我们确立了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智囊型、熔炉型”省级一流党校的发展目标,将“四型一流”作为办学的总体要求和顶层设计。建设熔炉型党校,就是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放在党校教育的突出位置,把党校打造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大熔炉、大磁场,让学员在红色学府里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作风得到检验、修养得到提升。

三是办学思路体现党性教育要求。党校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 同于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有其自身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始终不动摇。我们提出要通过理论武装,不仅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在理论学习中强化党性修养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党性修养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中检验党性修养成效。

二、精心安排教学,凸显党性教育板块

在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党校教学布局中,我们将党性教育深深融入到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两大板块,把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分解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执政党建设与党性修养二个教学单元,根据不同班次、不同级别从内容选择、时间安排、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磨。

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培训之本,是党性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教学研究,坚持以经典原著为统领,发挥党校理论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让经典原著进课堂、进学员头脑,把学经典读原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我们提出,开展经典著作教学,要坚持读原著、忠于原著,教员要原原本本地教,学员要原原本本地学。同时,坚持在方式上求多样,在方法上求创新,在把握精髓、注重深入、体现新意、着力运用上下功夫,提升经典原著教学的水平,不断增强经典原著教学的吸引力,把经典原著教学打造成精品课、特色课、品牌课。开展了《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论俄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以及《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原著的导读,开设了《〈资本论〉的伟大生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武器》、《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影响》、《刘少奇与党性修养》等经典著作的教学专题课,受到学员的广泛喜爱与好评,其中《〈资本论〉的伟大生命力》、《刘少奇与党性修养》分别荣获2011年、2012年中央党校精品课奖,在全国党校系统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是理论教育突出党性教育课程。我们将党性教育纳入到教学培训计划中整体考虑,精心设置党性教学课程,科学安排党性教育内容。除了理论教育课程外,还设置了党的历史与党的知识、党风廉政与党纪党规、党性分析与党性修养等课程,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形势、职业素养与领导素质、党内法纪法规等方面,在教育形式上既有领导的专题报告,又有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有学员的专题论坛;既有校内的课堂讲授,又有校外的现场教学,还有以案说纪、现身说法的警示教育,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调研、党性分析协调统一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力地提升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大力拓展党性基地教学。在党性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现场教育相结合,突出党性教育的实践要求,建立了一批有深度、有档次、有影响的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性教育的实践教材。先后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建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基地,在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建立了“加强共产党员修养”教育基地,在雷锋纪念馆建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基地,在延安、井冈山等地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长沙监狱等地建立了警示教育基地,等等。同时在全省党校系统建立了红色教育资源网络库,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共建共享。党性教育基地的建立和开展,有效地拓宽了党性教育的课堂,增强了党性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三、狠抓学员管理,明确党性教育目标

党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圣殿。我们对到党校学习培训的学员,提出了“两个清零”的要求:以“知识清零”的态度投入学习,以“职务清零”的姿态开展党性修养,强调要把党性教育渗透到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围绕党性教育目标开展学员培训管理。

一方面,用制度保障党性教育。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我们将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按照党性教育的要求与目标,把党性教育深深融入到学员入学教育、理论武装、基地教学、体验调研、党性分析、科学管理等每个环节,做到严谨中显温情、规范中出真情、约束中见实效。同时在完善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入学教育四级联动制(学校、学员部集中进行,班主任分班组织,学员自学)、签到制(课前签到,课后点名复查),请假制(按规定请假)、座签制(规定座位 入座)、全程跟班制(班主任全程跟班听课)、公示制(定期公布到课率、自学率、住宿率、就餐率等情况)、安全责任制、外出活动审批制、重要活动报告制、学习情况反馈制(《学员考核登记表》寄送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学习培训情况寄送单位分管领导)和教育基地化、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方法科学化、学习常态化,形成了“十制五化”的学员管理工作格局。最近,我们对学员在学习培训期间的作风建设又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要住在宿舍,吃在食堂,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或以集体活动名义聚餐吃请;不得接受和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及土特产等,不得以学习交流、对口走访、交叉考察等名义互请旅游;外出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活动,不准警车带路,不准接受宴请,不得收受纪念品和土特产,不安排与学习无关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不得请人代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和论文等,不准抄袭他人学习研究成果;不准让工作人员“陪读”,不得带公车驻校或借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伴读”;等等。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予以谈话提醒、通报批评或责令退学。通过这些举措,学员党性教育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党性教育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另一方面,用剖析深化党性教育。开展党性分析,剖析思想灵魂,是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党性教育、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环节。在党性分析中,要引导学员对照党性要求,深入开展“六查”:即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查是否具备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是否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对照党的奋斗目标,查是否坚定不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是否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对照党的根本宗旨,查能否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照党的组织原则,查能否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严守党纪国法;对照党的群众路线,查能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认识路线,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照作风建设的要求,查能否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 4 作风。通过深刻剖析,学员对党性教育的认识更为提高,对党性锻炼的行动更为自觉、对党性修养的提升更为坚定。

四、深入实践体验,强化党性教育成效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2

一、系统平台开发背景

近年来, 人民银行特别重视内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新的形式对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内审工作效率以及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前期, 人行蚌埠中支采用审计发现问题“痕迹化”管理模式, 跟踪历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以及后续整改落实情况, 方便审计人员查询和跟踪审计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审计发现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信息需要查询、归类、分析, 仅通过手工记录的话, 工作量大、信息零散, 不利于查询、归类、分析以及对问题的跟踪, 也不利于内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使用, 在此情况下, 人行蚌埠中支根据实际情况, 开发了该系统平台。

二、系统平台开发目标

一是实现审计信息共享。该系统平台改变了过去审计信息只限于行领导、内审部门、被审计部门之间流转的现象, 进而面向人行蚌埠中支辖内所有的干部职工, 使其可以随时了解历次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同时, 被审计部门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 不同业务之间进行适时对比分析, 方便沟通与交流、学习与探讨, 进而形成各部门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 促进了审计信息共享的最大化。二是增强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该系统平台具有检查、查询、考核等多种功能, 各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平台, 查看了解本部门历次审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各级管理层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 科学决策、合理部署, 加强跟踪与督促, 进而促进工作效率, 增强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三是促进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落实。人行蚌埠中支行领导、各部门、经办人员及审计人员根据自身权限, 登录该系统平台, 了解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并及时沟通、督促、反馈情况, 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参与、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 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的有效性。

三、系统平台主要功能

通过该系统, 人行蚌埠中支行领导能够把握和分析全行内控内管的薄弱环节, 为及时调整内控内管工作的重心、加强业务指导和强化风险管理指导提供参考;部门负责人能够掌握本部门内部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不足, 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积极督促责任人认真整改, 同时, 能够了解本部门员工业务能力欠缺的方面, 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经办人员可以了解自身在业务处理中的差错, 并被提示、警醒, 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问题;监督人员能够把握问题发展的动态趋势, 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 加大后续监督力度。

四、系统平台技术架构及主要特点

该系统平台采用了简单易用的B/S模式, 运用了技术复杂度小的APS语言和Access数据库架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具有良好的易用性。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登录, 操作简单, 容易上手, 同时后期维护便捷、容易。二是具有人员动态调整功能。考虑到人员的岗位变动和业务调整等情况, 该系统平台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三是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该系统平台对硬件和软件性能要求很低, 部署与使用比较简单, 所需成本也比较低, 使用PC机当服务器即可, 有利于推广与应用。

五、系统平台使用后评价

搭建语言平台,渗透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渗透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21-02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1]。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课标2011版二级文化意识目标共有八点: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的反应;3.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4.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标志物;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8.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2]。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感知新文化

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故事或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意识。

1.节日文化。孩子们最喜欢过节。小学英语课本里有不少有关于中西方节日的精彩内容,如:Spring Festival、 New Years Day、 Christmas Day、 Easter 和Thanksgiving Day等。我在教Spring Festival和 New Years Day时,特别指出Spring Festival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它是有别于New Years Day的:中国人在春节帖春联、燃放烟花,在除夕之夜守夜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春节吃饺子祈求好运,孩子们会得到压岁钱等等。我还指导学生用简短英文描述Spring Festival,并自己制作贺年卡,用英语写上自己对同伴、对家人的美好祝福。孩子们互赠贺年卡等小礼物时,满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成就感和快乐。而在教授Mothers Day、Fathers Day 和Teachers Day,我则适时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体会父母的艰辛劳作和无悔付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2.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涵义的介绍:如在英美国家,当有人赞扬自己字写得漂亮或是英语学得很好或是穿上那条裙子你看上去很漂亮时,你应该大大方方地说Thank you。而在中国,我们则通常会很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在英语国家里,不小心擦肩而过要向人家说“Im sorry,”在人前咳嗽也要说“Im sorry”,打扰人家和请人家让路要说“Excuse me”。在数词中,英语国家的人把“7”看成是幸运数,而“13”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常生活中,车牌号、门牌号、座位号等都竭力回避“13”[3]。还有,在教How old are you?时,我就适时告诉学生,中国人对年龄问题没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尽量避免向英语国家的人打听他们的年龄。若问及,他们会直接回答Its a secret。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个人隐私,不宜当成话题来谈论。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适时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二、课堂情景演练,轻松快乐体验文化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体验文化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问答、体验、分类、对比、梳理、归纳有关的节日信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教Easter 第二课时时,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复活节的知识,师生就一同画复活节彩蛋、藏彩蛋、找彩蛋。孩子们提着扎着美丽的彩带的篮子在教室里四处寻找彩蛋时,我做把复活节彩蛋藏于某处的动作,说“Look. What am I doing? Oh, Im hiding the eggs.”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后,我悄悄将蛋藏好后说“Please look for the eggs.”由此引入hide、 look for等词和He is hiding the eggs等句型操练。学生开心地扮演了可爱的复活节吉祥物——Easter Bunny。通过游戏,学生真切地了解了复活节的知识,还能熟练地阅读了Sally 寄给Grandpa 和Grandma的一封有关复活节的e-mail 呢!课堂教学中设计师生互动交流、阅读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举办社团活动,拓展文化渗透资源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形式,也是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和延伸。社团活动使跨文化教育变得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优质、有效的课外社团活动是恰当地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歌曲、童谣、故事和角色表演和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设语言输出的平台,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并乐于体验[4]。其次,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和拓展教学资源。我们还在社团活动室内张贴了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所有这一些,在英语社团这一个丰富的“渔场”,我们逐步扩展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文化意识的加强是一个需要不断点播、不断渗透、反复进行的过程。英语教师应该本着“同一个地球,我们是一家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和文化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乐于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感受和体验英语文化。这将有益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培养学生世界意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Language and culture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1

[3]胡文仲主编、杜学增著: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4

吉化第一实验小学

杨慧

学校法制教育深入实施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是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具体方法。多年来,我校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搭建法制教育的平台,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新模式,并由此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学生法制教育是个系统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社会的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行之有效。

一、发挥学校的领导组织作用

学校党政领导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把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为让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法制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校要专门成立学生法制教育领导小组,聘请法制副校长来主持工作,组员可以是学校党政办、政教处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及班主任、德育老师、政治老师等。法制教育小组成员要做好上岗培训,做到合格上岗。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校法制教育工作,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规划,明确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对象、目标、学习内容、实施步骤等,同时要具体落实到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要切实保证学生法制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应当成为知法守法的榜样。首先,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时间安排学法内容,做好教师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工作,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水平。比如,可以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系统地把握其内容与结构,抓住实施法规的重点、难点,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自觉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学校可以把教师平时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一一列举,注明侵犯了学生的何种权利,编成学习资料发给教师。比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讽刺、侮辱学生,侵犯学生的名誉、人格尊严权;违背学生意愿公布其个人私事,搜查学生书包,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等等。可以说,这样的小册子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能警示和提醒教师防止此类行为,真正将依法从教落到实处。再次,学校可以与每位教师签订“依法从教承诺书”,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与监督,并纳入期末的师德考核范畴。

总之,教师应真正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做好学生的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者应该有这样的睿智问自己:当我们教师都在漠视法律、践踏法律的时候,多少苦口婆心的教育将因此而被抵消,我们又怎能指望学生能够养成对法律的敬畏和忠诚态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脚踏实地的践行依法执教的理念,依法教书育人,依法管理学生,到时才能理直气壮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决定作用

法制教育,学生既是对象,也是主体。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法、懂法、守法,也会用法自我教育,相互教育。

首先,利用好校园内的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张贴法制教育的横幅或标语,在橱窗、墙报、黑板报中开辟“法制之窗”栏目,在校广播中开播法制之声,等等,让学生置身于法的校园,不再对法无动于衷,并生出主动去亲近法的意愿。

其次,抓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特别是政治课、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等要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以知法、懂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心中有法有规,能在他律的基础上向自律迈出坚实的一步。

再次,开展好法制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文化的熏陶,夯实法制意识。如,设立法制教育节,开展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小报展、法制征文、模拟法庭、法制夏令营,观看法制教育影片、法制文艺演出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法制主题教育,生动、直观地冲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接受法的洗礼,升华对法的认识。

最后,法制教育活动要与社会接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法治社会,从而树立对法的敬畏,形成法治观念。

“请进来”就是由学校请法律顾问或当地的法律人士对全体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讲座。讲座以知法守法为主要内容,联系社会生活,结合大量本土的案例,发人深省,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警钟长鸣的法制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出去”就是依托当地的法治文化建设,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感受,让他们直面法律,更好地树立法治观念。比如,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交通法制安全传活动,我们组织六年级学生,以一个小交警、小法官的身份走在行人中,走在社区中,为更多的公民发放宣传单,讲解他们心中那一份法制的信念。徜徉于这样的景观,学生的收获来得更加自然和深刻,这是课堂上的苍白说教无法达到的教育力量。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法治意识,是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生活态度,是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忠诚。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而要深入进去,让学生明白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价值、意义以及违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要让法律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价值观,使知法守法成为学生立身处世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5

——谈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会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鲍庆荣

创建学习型社区观念的产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步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扑面而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学习型理念已深入人心,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改革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基层组织,是现代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模式,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完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新探索。

目前,对“学习型社区”的理解,在理论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实践操作上,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在宏观层面上,创建学习型社区应有政策法规的配套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要形成一种良好的社区氛围,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认同;同时社区内发展和完善各种教育活动的条件与设施,为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搭建好教育平台,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的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使人人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有学习的愿望、处处有学习的场所。在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中,泰和社区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泰和风》等载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对曙光一村和泰和家园两小区内几个原有群众基础的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进行规范、引导,为他们提供场地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使广大居民都了解读书和学习的好处,在被居民认可和接受的情况下,社区针对不同爱好、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对象的居民及时组建了“老年养生”经验交流组、“休闲乐园”读报组、“我爱科学”兴趣小组、巾帼互帮互学组等十个读书学习小组,社区还对这些小组配备了相应的17名辅导员,辅导员的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由于有了组长和辅导员,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形成了有空就读书的良好学习机制。

第二,在组织层面上,社区居委会应把辖区的各个组织,如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五小企业”、楼道乃至家庭,都积极组织、推动、开展起来,形成学习型组织。一年多来,社区的10个读书小组的固定成员由原来的不足百名增长到现在的150多名,年龄层次、职业职别等也发生了变化。老年文盲居民通过听报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有关信息,中年人及家庭主妇们听了报纸后说:“每天信息早知道,既节省了看报的时间,又不耽误一些能带着做的家务活。”坐在一起听报的老人们,每天听报聊天,心情格外舒畅,两小时、甚至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年读报组为老年人们既带来了休闲的乐趣,又传播了许多他们关心的信息,同时也为做儿女们的省了一份心。居民张菊花阿姨的外孙夸外婆说:“爸爸、妈妈知道的新闻还不如外婆多!”

第三,在个体层面上,要求社区的每个成员都自觉地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特别是持续不断的学习将成为每个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选择,学习将贯穿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我们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考虑到不同需求的居民群体,同时也想到了通过学习、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如“创业之路”互帮互学组,小组的组长是由原失业人员翁巧琴担任,主要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每月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或由创业成功者向失业人员介绍就业经验和创业精神,相互鼓励、共同帮助、放下思想包袱,消除不现实的就业观念,根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近一年来,组长翁巧琴通过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帮助其他失业人员重振勇气、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她还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邀请社区部分有重新就业愿望的人,到她在余姚陆埠创建的獭兔养殖场参观、学习,让这些下岗失业的姐妹亲身感受一下翁巧琴下岗不灰心、失业不失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建设学习型社区要形成“社区为学习之地,居民为学习之人”的社区学习理念。那么,建设学习型社区应当从何着手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脱离实际、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已经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应想方设法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社区文化生活中,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载体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同时,挖掘和拓展社区文化内涵,培养自己的文化精品,构筑优越的人文环境,从而提升广大居民的思想文化理念、价值追求、生活情趣,凝聚社区亲情。

首先,必须从构筑教育网络着手,努力形成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为实现学习型社区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在充分认识社区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注意健全完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推进教育网络化建设。

一是根据实际调整充实领导力量。

社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学习型人才不仅是全面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保障,也是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整体发展的骨干力量。学习型社区建设离不开学习型人才,建设社区人才高地,就要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知识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要从有利于社区教育功能整合的角度,设置社区教育委员会,在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统筹安排本社区的工作。

二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项教育组。

要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学习和文化生活需要,分别就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妇女教育、流动人口教育、老年教育、学校教育,分别设立专项教育组,并由专项教育组制定专项教育培训计划,统一纳入社区教育的总体规划。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应精心策划并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内容实在、健康向上、群众易接受的文化体育活动。还可以精心构思楼道文化的建设,选择人才资源相对丰富的楼道,组织书法、摄影、写作、绘画等楼道文化展示活动,使居民不出楼道就能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使楼道亮起来,楼道美起来,楼道居民乐起来。

三是建立教育网络。

重点放在建立区教育学院、街道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活动中心)等三级培训网络。培训教育内容应结合社会发展和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以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康生活为主题,宣传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

泰和社区在组织学习教育方面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素质、不同对象开展各类不同的学习教育。如:1.利用寒暑假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科普学习、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教育等;

2.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或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到有关培训机构接受相应的教育或培训;3.对退休的老年人进行养生之道和健康教育,让他们学习一些科学养生的健康保健知识,达到延年益寿、安享晚年。这些因人而异的教育活动赢得了居民们的喜爱和好评。现在的社区是把过去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很多教育职能逐步承担下来;另外,学校在封闭式的传统教育和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与兴趣方面还力不从心,需与社区合作。

由此看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在社区内要形成一种可以为各种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提供相关的教育机会。搭建社区教育平台,既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又可以全面开展从幼儿到老年各年龄段、多方面内容的教育活动,并最终形成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其次,必须从挖掘教育资源着手,努力形成推进社区教育的整体合力。

目前,社区的教育资源极不平衡,须知,社区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的必备条件,要依托社区共建单位特别是学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断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充分利用辖区学校资源条件,推进教育社会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文体教育设施对居民开放,成为社区教育活动基地。在此基础上,应当注意聘任一批有专长的教师和单位人员(如“讲师团”成员),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辅导社区居委会建立多门类的文化教育组织,促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形成“街道引导,依托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教育格局。

二是加强社区教育干部(文体干部)的业务培训。使现有主管社区文化教育的干部从思想上、理论上、素质上、知识上、能力上能够适应社区教育的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应合理安排工作量,让社区教育(文体)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社区教育中来。

三是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表彰先进典型,激励本社区单位、学校、居委会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这一活动应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评比,使之成为一项持之以恒的活动。

四是加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当今的信息网络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必须注意逐步应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学习手段,积极开展各种方式、多种途径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努力实现“学者有其校”。“普网工程”就是一个好的举措,它让居民掌握了现代化的学习方法,给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学习途径,使居民在学习上有了更广泛的兴趣和选择余地。

搭建社区教育平台能起到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利于培育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整合社区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作用着手,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社区市民学校对社区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依托和引导作用。因此,应当从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长远战略和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下大力气加强社区市民学校的建设。

一是要把社区市民学校建设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类设施。但不能一味强调“小而全”,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同时,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手抓,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管理规范化。

二是社区市民学校要不断完善各种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服务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比如:坚持常年开办英语、电脑、科普、劳动技能等多门类的学习班,建立多种文化团队组织,为老年人、青少年、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居民的文化教育服务等等。简而言之,要把社区市民学校办成为百姓服务的窗口,办成促进市民提高素质的阵地。

三是要努力创特色。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使社区教育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居民群众,做到有特色、有吸引力。社区除了关心为个体提供学习机会外,还要考虑通过种种手段,引发个体的终身学习兴趣,改善个体的终身学习技能,使社区居民成为乐学之人,会学之士。而要达到此目的,社区市民学校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中重要一点是教育内容上要新,在开办教育服务项目和开展教育活动上,必须不断创新活动内容,适应居民增长新知识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是教育形式上要活,注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还有一个是教育手段要多样化,如多媒体演示、讲座、参观,自己动手等等。社区居委会应当结合实际,具体应注意几个特点:

1.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2.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3.终身学习中社会作为与个体行为的密切配合;4.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5.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相结合。总之应拿出符合本社区实际的特色项目,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区是人生的驿站,是生活的港湾,是城市的细胞,是城乡发展的标志。培育学习型社区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工程;建设学习型社区,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为重点;注重提高人的素质,转变人的观念,是文明社区创建的首要任务。

大力推进和切实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跟上信息社区发展步伐的迫切需要,是对当前知识快速更新的重要决策。所以我们要努力创建一个“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创新学习”的 “社会一体化”的新型学习型社区。

搭建平台,创新模式 篇6

——平桥镇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主要做法

一、抓“两个到位”,在夯实思想基础上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

1、高度重视,做到领导认识到位

通过调集全镇资深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实施“进村入户”大走访行动,紧抓村级财务不清是农村各种矛盾和村务日常管理非正规化这一主要导火线,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运转、村务日常管理展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再解放、发展要跨越”大讨论。同时,将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明确建立镇、办事处、村三级稽查目标责任体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覆盖工作网络,打造农村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平台。

2、完善体制,做到制度建设到位

出台《平桥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提出“四规范四化”的建设标准,即规范办公条件,做到保障标准化;规范职能定位,做到权责明晰化;规范监督内容、程序和方式,做到查纠常态化;规范工作制度,做到监管运行制度化。同时统一制作下发《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村务民主决策监督流程图》等一系列上墙制度,并要求监督员及时记录包括工作开展、学习培训、召开会议、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情况、监督事项及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等。此外,实行工作报告制度。

二、抓“三条途径”,在强化履职能力上推进队伍建设标准化

1、唯贤任用,在优化队伍上下实功夫

采取由办事处具体指导,村级党支部具体负责的方式,将精通财务管理、熟悉工作流程,兼备公道正直、热心村务的村民和党员干部划入候选名册,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任期与村委会同届,并明确规定“九不准人员”不得做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进一步优化用人平台。目前,全镇116个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设有主任116人,监督员600余人,全面形成有文化、有经验的党员化监管队伍。

2、组织培训,在强化能力上下真功夫

通过“重点轮训、分级培训、定期教育、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镇、办事处两个层面上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业务培训,内容涉及“廉洁村”建设、村级“三资两重”管理和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级工程招标组织和程序以及职能与运行方式等相关知识。同时下发《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实施常态化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其与时俱进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目前,全镇共组织重点轮训2次,培训教育7次。

3、创新模式,在主动作为上下深功夫

创新以村务监督委员会示范村为主要对象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俱乐部和廉政论坛。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成员培训会以及其他参观学习等形式,进行大范围的经验介绍、工作交流、难题案例解答和总结点评,形成了以风廉村为代表,由经手人、村监会主任及村主任、书记“四笔联签”,村监会、村两委会、村民大会“三会联审”的强效监管模式,以进一步增强监督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管信心,打造一个专业、规范、合理、高效的互动平台。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俱乐部活动12次,帮助解决各类难题100余起,提出各类合理化意见、建议300余条,协调处理凝难矛盾17起。

三、抓“四项措施”,在完善保障制度上推进监管平台建设实效化

1、构筑政府支撑平台

构筑以镇纪委为主,组织、民政、财政、农业、工业等部门配合的协同监管平台。采取以会代训、以训促管的方式,进一步健全村务月报审制度,并按照收集民意、调查分析、监督落实、通报反馈等步骤,深入细化限时办理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同时,将村级组织运转和村务日常管理的两个“规范化”建设与村、办事处、责任部门的分级考核有机结合。

2、配齐配强监管工作指导员

成立以镇纪委书记为主要领导、各办事处总支书记为小组组长、各驻村干部为组员的监管工作指导员队伍,形成镇、办事处双向指导格局。通过帮助监督员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及时协调与村两委关系,审核和代报送有关报表和文件资料,进一步消除对政策的歧解和误解,有效化解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健全矛盾防治机制

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会列会、工作汇报制度。畅通举报信箱、举报电话、举报信息网络等渠道,对无法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员进行及时处理或更换,第一时间处置和办结违法违纪、越位渎职案件,力争将凝难纠纷和突出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共借各类举报10余起,已处理办毕7起。

4、完善考评和报酬制度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7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信息交换平台,编目,检索,视频点播 (VOD)

1 日照台媒资系统建设目标

日照电视台考虑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此系统, 电视台可以实现视音频资源数字化保存、实现视音频资源的迁移、编目、归档、存储、检索、调用等功能, 从而解决大量视音频资料存储、再利用的问题, 并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和应用途径, 能够提供强大的、可共享的视音频资源。实现广播、广播电视报、网站、电视台等资源整合, 通过不断的积累, 可以使电视台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能有效地为宣传工作服务, 有效地为各种数字媒体平台服务。

2 媒资系统基本架构的设计和实施

媒资系统是基于全台网的域服务器管理, 采用FC+以太网的双网结构设计。FC+以太网的结构是目前视音频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其中FC网用于大数据量视音频文件的端到端传输, 以太网用于控制信息的传递。在大型网络设计中, FCSAN的双网接口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媒资业务系统由系统核心服务器、光纤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媒资站点业务区及其他系统设备组成。其中核心服务器区包括数据库及MDC/数据库服务器、转码/打包服务器、存储迁移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媒资站点业务区由上下载编辑工作站、编目审核工作站、导入导出工作站组成。媒资系统存储由高码流FC在线存储体、低码流NAS存储体和近线存储体组成。

媒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传统磁带数字化、系统节目数据归档、节目调用、电视剧节目入库等功能。媒资系统在设计上将所有的节目素材在媒资系统入口统一转换成两种格式, 一种是自办栏目节目采用25 Mbit/s的播出格式进行归档保存, 另一种是直接用于播出的节目, 比如说电视连续剧等直接采用播出10 Mbit/s的格式进行归档保存;而从媒资系统往制作业务系统回调的时候, 统一转码成25 Mbit/s的格式提供给制作业务系统使用, 从媒资系统往播出系统调用的时候, 统一转码成10Mbit/s的格式提供给播出系统使用。媒资系统还提供资源检索模块, 开放给其他业务系统, 当其他业务系统需要调用媒资系统的资源时, 直接浏览资源检索模块, 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取素材资源。

3 媒资系统流程设计

3.1 媒资系统与大洋新闻/制作网

新建的媒资网和大洋的新闻/制作网均属于大洋2.0的产品, 两个子系统之间从软件的底层到软件开发应用均属于同期产品, 完成数据库数据交互不存在任何问题。在系统互连流程设计中, 配置了1台工作流服务器、2台转码服务器完成整个系统的元数据和媒体数据信息传递, 其中工作流服务器配合转码服务器通过工作流模式即可完成新闻/制作网络与媒资系统的双向数据传递。

3.2 媒资系统与碧玺播出系统

通过自身的素材手动导入导出方式, 再利用网络间拷贝传输, 将需要入媒资的素材拷贝至播出共享给的媒资共享存储区, 随后部署在导入导出工作站的DIRWATCHER插件会将素材剪切至媒资内部存储区, 并启动工作流使素材完成媒资编目、审核、发布和归档存储。通过媒资部署在播出系统的导入导出工作站实现两个“异构”系统的文件传输。

3.3 媒资系统与数字电视、电台和网站

媒资的导入导出工作站通过第二块网卡连接到网络站、数字电视和电台盘阵共享存储区, 并加装FTP服务端软件, FTP服务端下设2个FTP路径, 一个为媒资路径, 一个为网络部、数字电视和电台的FTP路径。网络站、数字电视和电台通过1台无毒的PC机将需要入媒资保存的素材通过本机FTP软件以FTP方式传至媒资存储区, 随后媒资DIRWATCHER插件会自动将传入媒资的素材通过工作流方式使素材完成媒资编目、审核、发布和归档存储。外系统素材入媒资流程如图1所示。

3.4 素材下载

各部门首先在导入导出工作站上通过媒资BS检索找到要下载的素材, 并以“下载到工作站”的方式提交下载申请。申请通过审核后, 在通过导出软件将素材导出至导入导出工作站本地磁盘, 最后通过FTP软件将素材传至各部门存储区。

播出系统要下载素材, 首先在导入导出工作站上通过媒资BS检索找到要下载的素材, 并以“下载到工作站”的方式提交下载申请。申请通过审核后, 在通过导出软件将素材直接导出至播出共享存储区。外系统素材下载流程如图2所示。

4 媒资系统作为全台信息服务交换平台的应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实现对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发布的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为各种网络运用系统提供包括素材、节目等资源在内的支持, 大大提高其数字化运营水平, 同时也为电台、电视台、音像资料馆珍贵资料的保值与增值提供可能, 可实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料等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解决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发布、工作流程管理问题, 将成为各电视台业务增值、信息数字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对各种媒体及内容 (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片等) 进行管理, 满足媒体资产拥有者创建、挖掘、存储、管理、应用、发布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 为媒体资产的使用者提供访问内容的简便方法, 以便高效地保存和利用媒体资产。

媒资系统具有完善的信息服务交换发布平台, 可直接为网站、手机电视、IPTV、VOD/NVOD、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渠道提供全方面的媒体资源支撑。

1) 通过导入导出工作站与数字电视连接, 为VOD提供素材。

VOD是一种可以按用户需要点播节目的交互式视频系统, 或者更广义一点讲,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交互式信息服务。有线电视VOD, 是指利用有线电视网络, 采用多媒体技术, 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数据等集成为一体, 向特定用户播放其指定的视听节目的业务活动, 包括按次付费、轮播、按需实时点播等服务形式。通过VOD计费策略子系统交互数字电视系统提供计费平台, 与综合营业系统、综合计费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连接, 提取点播系统的点播信息, 并根据计费策略产生费用详单, 提供完善的计费功能和灵活的经营方式。

2) 通过导入导出工作站与广电网站连接, 为网站提供素材资料。

节目交易是未来媒资资源再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可以更大提高电视台资源的价值, 媒资节目发布到节目交易平台是媒资的另一个新增值业务。当需要交易节目时, 将低码率的数据从媒资中直接发布到交易平台, 如广电网站, 而交易平台则会定期反馈交易的信息, 当需要使用节目的时候, 可以直接从媒资中下载相应的高码流文件到交易平台。

3) 媒资系统与制作网、播出网络连接, 实现资料再利用。

在线教育系统搭建平台 篇8

关键词:搭建平台 教育惠民 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9-01

社区教育是面向市民的教育,具有草根化的特点,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困惑,市民年龄跨度大、文化程度差异大、职业内容杂。针对这些困惑,我们将社区教育的重心向下、突出重点,在原社区教育管理网络基础上,通过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创新资源供给和途径方式,形成了覆盖城区的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体系,将社区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大部分小区楼院,确保百姓时时受益。具体做法如下。

1 搭建学习平台

1.1 开展多样性学习活动

与区精神文明办联合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创设和开展多样性学习。开展“小巷讲坛”活动,开展理论学习“四进”活动,即理论学习进社区、进学校、进楼院、进家庭;与文化局合作,依据地域特点和城区特色,推出了“社区交流教师义务辅导团”辅导活动;“文化教育十二月”主题系列活动,分别为市民迎春送福活动、“拥抱沙河口”百姓户外踏青游活动、“我爱美文”市民读书擂台赛、“激情唱响”百姓群英汇群众文艺展演活动、“我快乐我健康”冬游,丰富的活动通过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借助文化活动,将社区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院,让百姓行动起来,使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提升了城区文化品位。

1.2 建立社区教育学习圈

一是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通过小区、楼院的社区教育点面向市民广泛征集图书,建立“沙河口爱心书屋”,有效地缓解了区域图书资源紧缺、百姓读书难的问题。目前,全区共建成“沙河口门口图书角”178个。

二是在节假日时间,开通“便民图书专列”,将各类优质图书送到居民身边。

三是设立公共图书角,在人群聚集公共场所设立公共图书角,形成全方位覆盖沙河口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四是突出文化广场建设,大连市大型公益性城市公共文化平台,大连西部的重要地标性建筑—— 亚洲最大的星海湾广场就坐落在沙河口区,沙河口区共有大型文化广场18个,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市民的、开放式的,集教育、科普、群众体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型公共文化平台,除星海湾广场可同时容纳十万人之外,其他广场平均容纳2000人左右同时活动。

沙河口区得天独厚的广场建设无疑让区域内的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亮点,按照城区开发建设到哪里,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就建设到哪里的要求,避免了建设滞后的现象。从文化广场的功能布局看,可以举办各种档次、各种规模的文化活动;从服务对象层次看,可以满足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员的文化需求。从所发挥的作用看,它既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可以引领沙河口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大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品位。

2 搭建培训平台

多年来,沙河口区社区教育按照居民“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就学什么”的原则,力求多样,开展订单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以技术型、操作型为主,把技能培训与转岗就业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相结合,使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如今,巧媳妇就业培训、养护员培训与上岗等深得市民及外来人口的认可。

全区通过社区教育的技能培训已经包括:手绘培训、手工编织、纸板培训、美容美体培训、纸制品加工、十字绣工艺培训和电脑培训等。以“胖嫂”为统一标识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等9个职能机构,31个服务项目,如今“胖嫂”已成为大连市一块“培训、上岗、管理、服务”一条龙的培训金字招牌。通过社区教育网络培训平台扶持再就业群体灵活就业,走出了一条把社区社区教育服务与再就业服务融为一体,既靠政策扶持又靠市场发展的社区服务安置就业的新路子。

3 搭建活动平台

3.1 加强民族文化的弘扬

在李家街道社区学校锦霞社区教育辅导站的带动下,全区各个社区都拓展了“社区讲坛”功能作用。组织开展从学生到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文体教育等活动。举办“读书节学习之星”评比、高雅艺术社区行、“国学教育基地”、“情系星海湾演讲比赛”、“小公民进社区暨道德卡推进仪式”、“迎十一经典歌曲汇唱”等活动,开展绘画、剪纸民俗文化等展示,让居民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2 加强和谐氛围的营造

以“文明共筑,和谐进步”为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扶助弱势群体、扮靓美好沙河口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培植艺术新秀的园地的南沙街道的南沙艺苑、俄语合唱队等活动;以“清洁环境,美化和平”为主题的清洁城乡环境星海湾街道的中老年人环保登山队活动;以“送温暖、促和谐”为主题的沙河口区困难青少年慰问活动。

3.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经常性的在全区范围内发放《常见病知识问答手册》、《预防老年病》小册子、《健康知识手册》、《心理健康》报等宣传品。在每个社区教育辅导站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真正体现“搭文化之台,健市民之身”。中山公园街道的康乐、心理学知识教育讲座等免费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提高生活品味、愉悦身心健康、吸引了大批老年人走出家门。

3.4 加强社区青教工作

青教工作是重要的校外辅助教育内容,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挥基础教育资源优势,吸纳本社区的企业、军营、校园等文化元素,打造了以特色服务为主的让孩子们安心、舒心、开心、赏心、暖心、齐心的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六心”工程,使得社区学校的工作有了更寬广的空间。把青教工作侧重点放在居民急需而正规学校教育还覆盖不到或不能很好解决的教育领域。春柳社区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之家—— 爱心英语课堂”、大连理工大学“自强社”校外辅导队等每周坚持上课;沙河口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中国《下一代》敦煌社区小记者分站、张思德中队、黎明育才学校、劳模广场等成为青少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搭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平台,为孩子们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提供了阵地。

3.5 终身教育学习周活动

上一篇:我的教学观小学语文下一篇:回忆童年小学生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