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的有效选择

摘要:基层群众自治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探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注重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制度创新,培育成熟的民主政治心理,深化基层民主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权利。

关键词:基层民主;群众自治;民主政治;建设路径

在政治学理论中,民主通常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模式。直接民主有利于公众充分表达自身政治意愿并自主行使管理各种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因而是一种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民主政治本质的有效实践模式。但它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往往只适用于范围较小的政治空间,而对于如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现代民主国家来说,直接民主必然存在着政治实践上的局限性。间接民主又称“代表制民主”,它是指通过公民选出代表代替自己表达意愿和行使权利,从而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一种“代议制”民主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突破直接民主模式在政治空间上的制约,目前已成为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民主实践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即在政治实践中所推选出的代表能否切实代表全体公民的政治意愿,这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由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现代民主国家,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因此,我们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国情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民主政治模式。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上述两种民主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努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代议民主共和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基层的直接民主。

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途径。早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提出要“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可见,发展基层的直接民主,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已成为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的基础性工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这项基础工程:

第一,积极探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空间。在当前的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眼下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使群众感到难以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无法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并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在目前基层的政治实践中,实际上仍然是干部说了算。甚至包括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内的广大基层组织,在多数情况下都呈现出“铁板一块”,在讨论重大村务议题时,往往只需两个人(即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二人)拍板即可。至于往上一两级的乡镇、县(区),基层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便更低了。这种因缺乏直接民主而导致的政治参与的消极态度,已成为制约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瓶颈”。要真正打破这个僵局,逐步采取直接民主的实践模式应成为一个突破口。因为,直接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也只有在我国基层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事实上,人民群众依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直接参与政治实践,充分享受基层民主的各项权利,不仅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能以各种方式不断拓展基层群众的自治空间。例如,四川省在进行一系列基层民主改革试点之后,已开始在各个地区有序地推广试点经验。“到2001年底乡镇换届选举时,全省除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外的3871个乡镇,有近一半的乡镇‘公推公选’出5447名乡镇领导,其中三分之一是党政一把手——787名乡镇党委书记和942名乡镇长。而在试点的巴中、泸州、雅安等几个市,所有乡镇党委书记全部是通过公推公选产生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基层民主也正属于这样一种典型的“增量民主”。所不同的是,它还可在我国其他省市的广大基层组织中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民主试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成功经验,再以点带面逐步朝纵横拓展。

第二,促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制度创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它的生命力才是持久而强大的。大量事实已充分证明,无论是进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创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果只是一味迷信他人经验,企图通过照搬照抄方式而一劳永逸,其结果必然会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导致彻底失败。也就是说,大力促进民主制度创新,既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各地区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相同,于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探寻最适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便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应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各地的具体村情、乡情、县(区)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严格遵循民主政治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创设以“民主、法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廉洁”为特征的基层民主制度。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已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并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基层民主的具体发展模式。其中,四川近几年在发展基层民主实践中开辟出了一条“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民主政治建设新路子。各个地方党政机构沿着这条路子又创设出许多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有效实践形式。比如,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在乡党委领导下实行直选乡长的民主实践模式就很有创新意义。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各级政府(包括乡政府在内)的主要领导人须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于是,全乡的“老百姓直接选出一名乡长候选人,乡人代会就这名唯一的候选人进行选举。这样既保留了直选的精神,又符合了宪法的规定”。香港《大公报》曾就此发表文章强调:“在四川激活的一连串党内改革试点,比如党代会常任制、党委书记直选、党委全委会票决干部、减少党委副书记职数等,使四川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中共党内改革的‘试验田’。”创建如此“善政”型的直接选举机制,也将会给我们今后的基层民主政治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虽然我们在推进基层民主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的理论困境和现实挑战,但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培育成熟的民主政治心理,增强基层群众的竞争性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政治心理的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民主政治的参与程度和质量。就我国基层群众的政治心理而言,由于长期受到封闭落后的皇权思想的侵蚀和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的束缚,导致城镇社区居民虽然自主意识较强但其公民意识仍相对薄弱;传统的乡村农民

虽然政治愿望强烈但却带有浓厚的“依附型的政治情感”。所以,从总体上讲,我国基层群众的政治现代化观念还比较薄弱,民主政治心理也不够成熟。另外,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是直接影响公民政治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在社会地位的所有变量中,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最为密切。这首先是因为教育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义务观念,培养公民的政治竞争意识、兴趣和责任感;同时,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自信、自制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显而易见,我国基层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偏低,也使他们的政治视阈狭隘、民主观念缺乏,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基层群众直接的政治参与,阻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上述多种原因,造成目前在具有竞争性的基层民主政治参与过程中,“我国基本上是只在村级存在具有‘半竞争性’的选举,而且乡镇政府或多或少、方式各异地介入村民选举”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培育成熟的民主政治心理,增强基层民众的竞争性民主参与意识,就成为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第四,深化基层机构改革,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构设置臃肿、财政负担过重、办事效率低下、领导不力、政务不明、权责不清以及基层领导干部整体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成为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基层机构改革,狠抓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包括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实行“精兵简政”,对基层党政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削减闲职人员,注重办事质量和效率;二是实行基层领导干部问责制,明确各部门和各相关负责人的具体权责,注重对工作效绩的科学量化考核,坚持奖惩分明的原则;三是加强民主监督,让基层领导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通过民主程序罢免不干实事、办事能力差的干部;四是重视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改进不良思想作风,改善落后的基层管理模式和消极的工作态度,大力提高地方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和领导水平,努力培养符合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四化”人才;五是积极支持和鼓励立志于服务基层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服务,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输入优质的人力资源。

第五,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在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严格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目前,在基层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存在着个别人采取诸如贿赂、胁迫、欺骗等非法手段操纵选举,或者粗暴干涉甚至无端剥夺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的现象;少数基层领导干部恣意放任、刁横跋扈、狂妄专断、贪赃枉法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发展基层民主政治还必须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彻底矫正各种带有明显“人治”痕迹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具有“法治”精神的现代民主思想。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合法的政治诉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对于侵犯人民的民主权利、损害人民利益的一切行为,都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党中央一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把它深入贯彻落实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项基础性的重大工程中去,这样,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总而言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直接民主的政治参与,这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内在逻辑,也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式参考与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 王清明

作者:张 周

第2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模式的理性选择

摘要: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通过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模式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模式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民主政治;增量民主

党内民主作为党的生命,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还是发扬人民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应成为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性选择。

一、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所谓党内民主,是指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全体共产党人在党内能够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并形成相应的政治制度和原则;党以自身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为依据,在党的制度和党内政治生活中确保全体党员能够一律平等、充分享受直接或间接管理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从动态上讲,民主其实就是一种合法的政治参与。不管是动员性参与还是自主性参与,党内民主都必须保障全体党员能够平等行使各自在党内的各项权利,其中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从静态上讲,党内民主还涉及党的民主思想、民主作风、民主氛围和民主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动态的民主政治参与还是静态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要求,积极探索实现党内民主的有效模式和正确途径。

就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说,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过程。那么,“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民主”。邓小平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即人民民主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而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分配形式。在实现“主权在民”、实行“人民统治”的过程中,民主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作为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当家作主的政体形式,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和基本内涵,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所以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样,如果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真正的人民民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不会有中国政治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在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现实推进,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包括民主在内的现代中国的一切”,这是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真理。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党的领导统一起来。“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是这样,各级党组织也是这样”。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在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积极推进自身的民主建设。因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本前提,而人民民主是党内民主的终极目标。这种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模式的选择,在中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从理论基础来看,一个政党要想永葆生机与活力,关键要看它能否自觉发扬党内民主。对于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而言,民主应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党领导和执政的理论依据。恩格斯早在1845年就提出:“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深刻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做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武器。”成为执政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内民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内新政策时,邓小平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政治上发展民主;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大命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显然,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而实现民主执政的主要模式和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种民主政治建设模式与路径的选择,符合党的执政要求,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党已经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和领导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反复的比较才作出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从这个角度看,党内民主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命运”,同样,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也关系到人民民主的命运。再从党的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党所具有的最广泛的代表性,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无论是在民主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无论是扩大党内民主还是发扬人民民主,都能得到包括党员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再加上我国实行的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使党内民主在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而独特的示范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内民主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

从实践基础来看,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实际上确保了人民当中的先进代表能够在党内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而党员不仅要坚决维护党的利益,也要始终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这样就使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性具有了根本一致性。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示范活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能否实现党的领导,关键还要看占主体地位的党员在党内是否平等享受到各项民主权利,这将直接决定党员在人民群众中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有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体现在党员身上的人民意愿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扩大党内民主已经成为重要的突破口。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已有党的基层组织

360.7万个,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336.3万名,已占到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且,党员队伍的结构更趋合理,党员身份愈加多元化,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发展状况,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随着中共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和党员参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党内民主的国家政治属性将愈加明显。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也意味着在中国最大的政治组织中扩大并实现民主,这实际上就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最广阔的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决定了党在领导包括全体党员在内的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必然将扩大党内民主作为发扬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具体模式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需要通过一些具体模式。笔者认为以下三种可作为优先选择:

一是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在我国,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且这种领导地位又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所以,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通过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实现形式主要是选举民主,这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又是以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结构多元、目标一致为特点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合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党派有广泛的代表性,它们参政议政,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更多地是采取协商民主的方式。可以概括地说,中国现在的民主制度,主要是选举民主制度和协商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的模式和路径,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而促进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是在动态稳定中实现增量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既要防右又要防“左”。既不能一味追求社会与政治的稳定而瞻前顾后、踯躅不前,致使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而阻碍整个改革的进程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不能轻信西方国家的政治教唆,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以致造成政局的动荡,把改革引入歧途。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政治体制改革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既要注重民主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又要讲求政治改革的有序和稳定。不过,要使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统一运转起来又能做到恰到好处显然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发挥高超的领导艺术,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可以先在党内蓄积民主政治建设的“存量”,然后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形成新的民主“增量”,其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的政治利益,从而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稳定环境中有序地带动人民民主。由此看来,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其实就是要走一条增量民主的发展道路。

三是着力加强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管是扩大党内民主还是发扬人民民主,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正确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而扩大党内民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手。包括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举中逐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和差额选举的比例,采取“公推公选”等多种民主模式,实施党务公开,积极开辟适合基层党组织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要将中央由上而下的民主建设与基层由下而上的民主改革统一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将国家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统一起来。这“两个统一”相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模式。

三、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性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便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的政治民主也就决不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始终保证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可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地位,才能实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主要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在党的集中领导下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同时又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点。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民主能够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集中是提高民主政治绩效的基本形式,它能够增强党和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凝聚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一切无政府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本质区别。不断加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就必须坚持这一重要制度。正如邓小平所一再强调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

三是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遵循民主政治原则。党内民主不仅体现为党员的政治权利,而且体现为党内的一整套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必须以党的各项制度作为保障。其中包括: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无记名投票制度、差额选举制度、集体领导制度、领导干部退休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基本的党内民主制度。执政党通过自身的制度建设,不但扩大了党内民主,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而且对人大、政协的制度建设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成为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党还要领导人民自觉遵循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的原则、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原则等,这些都是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四是必须将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政党的合法性是一个政党存在的前提条件,更是一个政党上台执政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全国人大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党就必须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不断强化宪政思想,善于将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真正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惟有这样,党的意愿才能与人民的利益相统一,中国的民主政治也才能够得到顺利发展。目前,“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所以,将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是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 王清明

作者:张 周

第3篇: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规律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简介:李 新(1969-),男,吉林扶余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

赵连章(1949-),男,吉林九台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规律: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即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于社会发展、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主政治生态平衡规律,即必须坚持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相协调、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民主政治生态渐进规律,即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有序推进、分步实施;民主政治生态制约规律,即必须发挥法治国家、社会组织和民主政治体系自身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中国; 民主建设; 政治生态; 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p.25)。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個特定的政治主体,都构成一个由相应的次体系及外部环境组合而成的生态体系[2](p.124)。如果把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其体系内部各次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有机互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整体,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的运转,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贯穿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性、秩序性、常规性,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中各内部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站在政治生态视角,探究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及其各要素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的位置功能,通过各自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优化,就会促进民主政治体系整合为有机整体,进而成为民主政治体系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要实现其自身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一) 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

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制度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为己任,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而奋斗。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政治形式,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实现广大人民利益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样就必然要求一个既能够集中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又能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核心。在当代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能担当这一重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民主政治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且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科学的统一,制定并实施了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各项政策和法律制度就无法真正得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就不会得以实现。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要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求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领导人民严格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必须把民主政治建设的生态定位放在服务社会发展上

社会环境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任何生态体系,都离不开其赖以产生的源头。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中,自然生态乃是社会生态赖以产生的源泉,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根基,没有自然生态的依托和奉献,社会生态就无以存在。同样,社会环境也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社会生态就是民主政治生态的基础和氛围。民主政治体系绝不能跳出社会环境、脱离社会体系的制约。没有社会体系的规约,民主政治体系的生长就会漫无节制。民主政治体系寓于社会环境之中,同时民主政治体系也不可能拒绝社会环境的滋养。没有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民主政治体系的运转就失去动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际,任何政治文明、政治形式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服务社会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唯一政治合法性前提。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与之相适应。民主政治也是如此,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关系中,国家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强权专制政治使社会处于弱势状态,这种反生态的关系状态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权利观念的强化以及社会民主运动的展开为前提,国家与社会有了明确的界分,民主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发展处于均衡状态,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形成和谐相生的生态体系。而今,民主政治正向着更为高级和完美的、以社会为主体的生态和谐阶段发展,社会将处于主体性的强势地位,民主政治的社会工具性更加强烈,由社会领导者向社会服务者转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民主政治体系的最大目标和政治合法性的唯一前提。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遵循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中国民主建设的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多元需求,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党的八大就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这一需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并写进我国新宪法,用更加明确的表述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确定出来。

(三)必须把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及权利尊严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终极目标

人的自由与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是检验民主政治合生态性的试金石。当代英国政治学家戴维·赫尔德认为,民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标准[3](p.324)。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政治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形式。在政治生态理论看来,民主政治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因而不能离开对它的制约。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民主政治应当是以人类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有限民主政治”,即把民主、权力限定在人们——无论是民主多数还是民主少数均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不能超过的边界,就是人的自由与权利。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它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一旦失去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民主政治就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合法性基础。

切实保障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当家做主的地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真正在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受宪法保障,集中体现在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也体现在人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扩大人民对权利的享有和对于权利自由的保障。要通过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1](p.26)。要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要加强党的执政制度法制化建设,加强人权保障法制体系建设,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相关权利的法制保障,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现科学发展。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生态平衡表现为民主政治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民主政治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结构上有机关联和互动,在信息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上处于均衡、平稳与开放的状态。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遵循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一)必须坚持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直接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对人民民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而要发展人民民主,首先必须发展党内民主。从党的地位看,党处于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不少党员处在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这种情况决定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必将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产生制约并发挥主导作用。从党的任务看,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党内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能够按照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序进行,国家法律和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就有了可靠的民主保障。

党内民主必然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并影响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民主的发展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内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对国家和社会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有着直接巨大的影响。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内在要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经过新时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党明确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4](p.236),并以之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人民民主,通过对党的章程进行多次修订和一大批党内民主法规的先后颁行,初步确立了党内民主的制度框架。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民主实践中很多新的创造和经验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源泉和很好的启示,正是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决定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也对经济基础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民主政治的扩大,进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经济,它要求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以价格为基础。市场经济还具有经营者的主体性、平等竞争、自由协约等特征,客观上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经济制度基础和思想观念基础。因此,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才能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主要表现为社会的传统文化及其政治价值导向、当前社会文化意识主流、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趋向、民众的文化素养及其政治意识等。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消极影响较为严重;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已成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西方文化的渗入,需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文化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引领、指导以及深刻的影响作用,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調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体系生存于社会与自然的大环境中,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自然界就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滋润和供养。当人们无视自然界的生态化存在和主体性要求,破坏自然界生存规律的时候,自然界就会通过其惩罚性的反生态手段报复人类,给人类以警示和教训。如果人类有关与自然相处的民主政治活动(包括民主决策等)符合生态建设规律,就有利于人类自身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在破坏自然生态的同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由民主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民主政治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是约束、指导人们政治行为的政治制度。离开了制度,民主将失去自身应有的政治价值。民主制度就是以法律为支撑的政治制度体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p.168)要使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具有普遍约束力和相对稳定性,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不受任何侵犯。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要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获得其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任何人不可侵犯的尊严和权威,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破坏民主的现象[6]。在立法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司法方面,要保持司法机关应有的独立性,切实保证其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外力干涉。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反复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使每个公民知法守法,同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和内容,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只有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赢得了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也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制定出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并保证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只有人民认为是合法的规范,才能把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法律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同时,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有赖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同这种地位相适应的各项权利,行使这些权利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制裁侵犯人民民主权利行为的方式和途径,都需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和规定,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具有不同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民主政治体系由低到高的发展,要遵循渐进规律,梯次发展,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一)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民主政治建设应梯次发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般是先通过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发展到质的变化,其中量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梯次发展的过程,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民主政治理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民主政治形式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民主政治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矫正,这就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梯次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民主政治的接受也要经过一个从发现到认识到运用的过程,而且不同的人群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要求程度和参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过程和差异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然要梯次渐进地向前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缘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较差,尽管享受大开发政策,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城市由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而农村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与城市差距较大,一些老、少、边地区依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另外,不同职业和不同行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不同劳动性质的群体,经济差别也很大。不同经济基础必然要求不同的民主政治形式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民主政治梯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识文化素养差异较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主体资源。但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受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差距也很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层次性。这也要求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一层一层地梯次向前发展。

人口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这种人口数量因素制约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决定了我国目前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基层民主政治。民主的较高形式是直接民主政治,但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直接民主政治,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势必对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必须允许不同形式、不同进度、逐渐地发展民主政治。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领导、有组织地推进。在当代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让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单靠个人自发产生民主意识、自觉形成民主行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全体人民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人民民主政权,才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7](p.79)。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在当代中国,领导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广大人民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合理协调不同利益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二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原则。共产党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活动准则,通过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四是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我国的民主制度不仅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且要求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在各方面的权利。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国家立法机关充分发挥和行使其立法职能与执法监督职能,不仅要建构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程序规范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文明、有序的活动过程,其运行必须以法定的、可遵循的程序和时序为依据。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用好自身手中的权力,必须通過相应的民主程序来加以规范。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这些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得以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还涉及各种政治资源的配置、各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各种政治规范的形成等,这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有效进行[8]。民主政治建设如果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就一定出现无序和混乱,最终必然偏离正确的方向。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分步实施

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当代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必然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要经历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当代中国是在经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基础上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尽管民主自由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封建意识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民主政治建设要逐渐分步实施的因素之一。民主政治建设总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敏感度极高的改革,风险和难度往往更大,必须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步骤,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各项改革相协调,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分阶段进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社会特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争取主权民主阶段。这是中国人民权力实现的开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争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二是实现经济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将政治权利与自由权利置于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实现经济平等,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三是在实现主权和经济平等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人民的个人权利与自由。这就是未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

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有计划实施。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经济增长较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显著增强,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做长期准备和长远思考。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进程。必须立足本国国情,遵循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安排,科学设计和制定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远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不断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迈进。

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制约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政治体系的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同时也相互矛盾、相互制约。政治制度的制定充满科学的、合理的因素,都有其独到的优势,但必须进行不断地修正并加以制约,否则其优越性就难复存在[9]。民主政治尽管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模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权力——也是由民主权力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民主权力的扩张和冲动,会给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伤害[2](p.343)。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民主政治进行必要的制约,弥补其不足,使其更臻完善。

(一)必须发挥法治国家的制约作用

坚持维护和树立宪法尊严。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0]。宪法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我国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的,是党的正确主张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宪法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宪法成为民主政治的前提。维护和遵守宪法,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对社会利益的侵蚀,从而为公共权力的自主性设置最高限度,这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我们实施的依法治国是人民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法治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权,必须通过法治使最易专断腐败的政治权力也能依法行事。在实施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政权力。为了既保障公民权利,又使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有章可循,必须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通过法律规范政府权力,通过法律监督防止政府权力滥用。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力量和监督力量,把权力彻底关进笼子里。

切实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在新形势下,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督行为必须进一步规范。要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要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要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二)必须发挥社会组织的制约作用

社会组织通过分担一部分公共权力发挥制约作用。英国政治学家杰拉德·克拉克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的、非营利的专业性组织,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与公共福利目标有关……。非政府组织包括慈善基金会、教会发展机构、学术思想库及其他有关诸如人权、性别、健康、农业发展、社会福利、环境等问题的组织”[11](p.296)。社会组织相对独立于国家及其政府,又是国家及其政府的合作者。因为它来自民间,不是官办组织,因而不受制于政府,而且由于其公益性价值追求和公共属性,它还是监督政府行为的制衡性社会力量。通过将一部分公共权力分给社会组织承担,不仅会对公共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是基层民主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

全面做好社会组织的完善和自我发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组织的发展程度,表征着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有着互为表里的生态互动关系。因此,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完善和发展,政府要擺脱传统封建“家长制”作风,从自身是公共权力唯一拥有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多元治理。政府要把原本属于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独立地决策参与,增强社会管理效应。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基层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分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发挥较大的作用。以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对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实现和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三)必须发挥民主政治体系自身的制约作用

充分发掘民主政治制度自身的制约功能,防止民主权力无限扩张。民主尤其是现代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在人民对民主制度的安排中已经预置了“民主防腐剂”,也就是说民主本身就内含自我约束和监督的制度因素。在此意义上说,对民主制度的制约,是民主的内在规定性,是民主的实质所在。但问题还在于,好的民主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民主效果。同样的民主制度,在此国运转良好,在彼国可能一塌糊涂,所谓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民主制度要收到实效,除了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外,还取决于人民对其制约功能的发掘程度。把民主所具有的制约的内在规定性,转化为一种政治生态诉求,恰恰是政治生态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

通过体制内部权力分解,使民主政治体系内部权力之间实现相互制约。宽泛地说,分权是指社会各阶级共享社会政治权力,以便利益均沾。狭义地看,分权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性权力分立。在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基础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权力的配置上实行合理分工,贯彻制约和监督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在司法机关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在各国家权力内部,也要坚持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通过实施广泛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政治体系外部的制约。更广泛地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是对民主政治权力进行外部制约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起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制度化沟通渠道和约束机制,才能限制其滥权冲动,民主政治才能够成为生态化的政治机制[12](p.55)。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优化代表成员素质。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戴维·赫尔德.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王民朴,万远英,钟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李抒望.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J].创新,2011,(5).

[7]王一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董霞,蔡丽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探析[J].东岳论丛,2002,(1).

[9]刘京希.现代民主政治的生态学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3,(1).

[10]习近平.在纪念我国宪法发表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04/c_113907206.htm,2012-12-04.

[11]杰拉德·克拉克.发展中世界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C]//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M].应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杨 健]

作者:李新 赵连章

第4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民主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成果,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也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显著标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完善。

第一,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新型政治文化作为动力支撑,很难建构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失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在构建新型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重视在走向政治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对政治文化变迁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该自觉防止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从而构建出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

第二,积极培育市民社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规律表明,市民社会的强大、繁荣和成熟,能够培养和深化民主价值文化,把市场经济对政治发展的要求转化为现实,直接推进民主进程。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领域加大市场取向的改革力度,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巩固市民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奠定物质基础。其次,培育社会中间阶层,鼓励社团的组织的发展,加快市民主体的形成和扩大,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各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既可以缓和国家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它们的激化,同时又能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

相互平衡,对国家产生一定的权力制约,保护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受更多的直接干预。最后,充分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的政治推动力,促进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强。

第三,努力扩大基层民主。新时期我们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全面实施,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坚实基础。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培育农村基层民主文化,坚持向人民群众灌输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行为和习惯,提高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参与意识,把民主的思想和原则从理论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其次,要理顺政治关系,维护当地民众的权益,保证国家政策得到妥善落实。

要认真处理好民众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关系,自治组织来源于民众、授权于民众、服务于民众,其决策权和管理权与民众分享并受到民众的监督。处理好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处理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自治组织能力的发挥,维护执政党的良好形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障。

在民主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

第5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大经验

房宁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历史环境、现实国情,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起点和基础;而满足当代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则是推动和塑造当代中国民主的决定性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实行民主政治的历史原因是有差别的,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社会内部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出现在上下层阶级革命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式民主的主题与鲜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反抗外来压迫的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原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即实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双重开放。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民主实践。在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也由此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在长期和反复的探索中,中国民主建设取得了自己的重要经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思考与比较,民主的中国经验中有四条尤为重要和值得人们关注。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

从18世纪欧美工业化时代,到日本19世纪的明治维新,再到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人类工业化时代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共同验证了,保障人民权利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是中国民主政治产生的巨大社会推动力的结果。

然而,权利保障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集中国家权力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最具特色之处。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西方舆论将中国模式称为“威权主义”,即经济自由与政治专制的结合。但中国模式与威权主义有根本不同:中国现行政治体制,并非以一人、一党、一集团的一己之私为目的之体制,中国现行政治体制是用以集中资源,统筹安排,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性发展之体制。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经验证明,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会导致“分配性参与”,其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通常会导致社会冲突和动荡。

中国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一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协商的本质是寻求利益交集,寻求最大“公约数”。二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让各种意见充分发出,通过交流讨论使各种意见取长补短,避免片面性;也有助于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三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

民主的本意是实现多数人的统治,为什么推行和扩大民主会在一些国家导致混乱?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权利的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权利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方的权利观,或认为权利与生俱来,即所谓“天赋人权”;还有认为,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法定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但西方的历史经验也证明,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社会进程,宪法和法律本身就是一部权利实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权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人们只有在具备了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中国主张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逐步地发展和扩大人民的权利,逐步提高人民享有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质量。

第四,在民主建设和政治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

从比较理想的状态设想,民主政治和体制改革应预先进行准备和计划,然后付诸实行。这也被称为“顶层设计”。这在历史上亦有先例,如:法国大革命后的《人权法案》,美国独立建国后创制的美国宪政体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代表的新中国的一系列政治制度等。这些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机遇,这就是社会革命开辟的历史新起点和发展新空间。而改革与革命不同,不是“推倒重来”。形象地说,革命好似“新区开发”,而改革好似“旧城改造”。改革时代的“顶层设计”是罕见和困难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是通过实验分散进行而不是轻易采取“一揽子”方案。所谓从问题出发,是将改革的起点设定于具体问题,从现象入手。在尚未认识事物本质的情况下,圈定本质的范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改革的尝试,通过部分地解决问题,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

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也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的成功策略。任何改革都必然要面对风险,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冒没有退路的风险。政治体制改革一旦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全面失败,国家和人民就要承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几代人的生活就有可能被毁坏。前苏联的改革与崩溃亦可谓殷鉴不远。因此,改革试点可以规避整体风险,可以规避颠覆性风险,本身就是退回机制的一部分。改革难免失误,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此文摘编自新著《民主的中国经验》。)

2014-01-09环球时报

第6篇: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提高概括能力;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事实之间联系的能力; (3)归纳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提高归纳和概括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法; (2)通过自主学习和启发,形成多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通过近代政治制度的比较,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历程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是我党立足于国情的正确选择,又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选择,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理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对于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正确掌握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成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由于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多样性和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复杂性,正确看待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对于提高学生理性分析现实社会和激发民族自尊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成为本课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 第一目"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教学要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初步建立);1956年与民主党派八字方针的提出(新发展) 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创立" 教学要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第三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教学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自治区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一)、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1)1949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的即将取胜状况。 (2)20世纪40年代前,世界上存在的政权组织形式。

现实问题导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视频。

情景创设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片断等。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背景: 教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高声朗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提出问题:①从该词内容判断其写作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即将取胜); ②就其背景分析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经济恢复和政权建立)。

(2)召开: 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音像资料或相关图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94页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从参加会议人员组成可以看出人民政协有何特点? (3)内容: 多媒体展示《共同纲领》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出《共同纲领》的内容和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并归纳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从会议内容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有何特点?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政协及《共同纲领》的发展历程: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和临时宪法,1954人大及《宪法》颁布后,不再代行人大职权和临时宪法,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存在。

2、新发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资料回放"。提出问题:我国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学生归纳概括政协的主要职能。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创立

1、背景: 多媒体展示《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利用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史实和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拓展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让学生充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播放《爱我中华》音乐片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转入下一目的学习。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学生自学并归纳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

1、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3、建国后,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利用地图册) 问题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何在? 问题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 学习评价建议

(一)基础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C、修改宪法的机关 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3、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4、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一党专政

第7篇: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读后感

班号2012117107姓名:杨宏玉 学号 2012111508

2005年10月19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从符合国情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十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阅读这本白皮书,让我对民主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既坚持了民主的普遍价值和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议会民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在中国,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八个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八个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项制度能比较好地实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发展民主必须牢牢抓住并始终坚持民主的实质。民主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政府要遵循人民的意志,按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和要求办事。这是民主的实质。中国民主建设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的最大愿望和要求是摆脱贫穷落后,实现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使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既为各国人民实现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信息化时代呼唤民主概念和制度的创新,呼唤各国加强合作、共谋政治发展。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共同为探索和推动信息化时代民主政治的新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我 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互联网行业服务,以拓宽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以便更充分行驶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用自己的学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第8篇: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p.25)。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特定的政治主体,都构成一个由相应的次体系及外部环境组合而成的生态体系[2](p.124)。如果把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其体系内部各次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有机互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整体,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的运转,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贯穿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性、秩序性、常规性,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中各内部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站在政治生态视角,探究当代中国民主

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及其各要素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的位置功能,通过各自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优化,就会促进民主政治体系整合为有机整体,进而成为民主政治体系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要实现其自身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一)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

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制度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为己任,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而奋斗。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政治形式,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实现广大人民利益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样就必然要求一个既能够集中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又能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核心。在当代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能担当这一重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民主政治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且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科学的统一,制定并实施了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各项政策和法律制度就无法真正得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就不会得以实现。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要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求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领导人民严格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必须把民主政治建设的生态定位放在服务社会发展上

社会环境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任何生态体系,都离不开其赖以产生的源头。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中,自然生态乃是社会生态赖以产生的源泉,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根基,没有自然生态的依托和奉献,社会生态就无以存在。同样,社会环境也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社会生态就是民主政治生态的基础和氛围。民主政治体系绝不能跳出社会环境、脱离社会体系的制约。没有社会体系的规约,民主政治体系的生长就会漫无节制。民主政治体系寓于社会环境之中,同时民主政治体系也不可能拒绝社会环境的滋养。没有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民主政治体系的运转就失去动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际,任何政治文明、政治形式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服务社会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唯一合法性前提。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与之相适应。民主政治也是如此,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关系中,国家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强权专制政治使社会处于弱势状态,这种反生态的关系状态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权利观念的强化以及社会民主运动的展开为前提,国家与社会有了明确的界分,民主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发展处于均衡状态,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形成和谐相生的生态体系。而今,民主政治正向着更为高级和完美的、以社会为主体的生态和谐阶段发展,社会将处于主体性的强势地位,民主政治的社会工具性更加强烈,由社会领导者向社会服务者转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民主政治体系的最大目标和政治合法性的唯一前提。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遵循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中国民主建设的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多元需求,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党的八大就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这一需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并写进我国新宪法,用更加明确的表述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确定出来。

(三)必须把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及权利尊严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终极目标

人的自由与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是检验民主政治合法性的试金石。当代英国政治学家戴维·赫尔德认为,民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标准[3](p. 324)。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政治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形式。在政治生态理论看来,民主政治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因而不能离开对它的制约。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民主政治应当是以人类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有限民主政治”,即把民主、权力限定在人们——无论是民主多数还是民主少数均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不能超过的边界,就是人的自由与权利。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它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一旦失去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民主政治就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合法性基础。

切实保障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当家做主的地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真正在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受宪法保障,集中体现在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也体现在人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扩大人民对权利的享有和对于权利自由的保障。要通过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1](p.26)。要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要加强党的执政制度法制化建设,加强人权保障法制体系建设,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相关权利的法制保障,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现科学发展。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生态平衡表现为民主政治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民主政治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结构上有机关联和互动,在信息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上处于均衡、平稳与开放的状态。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遵循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一)必须坚持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直接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对人民民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而要发展人民民主,首先必须发展党内民主。从党的地位看,党处于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不少党员处在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这种情况决定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必将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产生制约并发挥主导作用。从党的任务看,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党内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能够按照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序进行,国家法律和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就有了可靠的民主保障。

党内民主必然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并影响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民主的发展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内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对国家和社会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有着直接巨大的影响。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内在要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经过新时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党明确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4](p.236),并以之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人民民主,通过对党的章程进行多次修订和一大批党内民主法规的先后颁行,初步确立了党内民主的制度框架。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民主实践中很多新的创造和经验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源泉和很好的启示,正是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决定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也对经济基础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民主政治的扩大,进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经济,它要求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以价格为基础。市场经济还具有经营者的主体性、平等竞争、自由协约等特征,客观上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经济制度基础和思想观念基础。因此,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才能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主要表现为社会的传统文化及其政治价值导向、当前社会文化意识主流、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趋向、民众的文化素养及其政治意识等。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消极影响较为严重;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已成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西方文化的渗入,需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文化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引领、指导以及深刻的影响作用,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存在于社会与自然的大环境中,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自然界就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滋润和供养。当人们无视自然界的生态化存在和主体性要求,破坏自然界生存规律的时候,自然界就会通过其惩罚性的反生态手段报复人类,给人类以警示和教训。如果人类有关与自然相处的民主政治活动(包括民主决策等)符合生态建设规律,就有利于人类自身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在破坏自然生态的同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由民主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民主政治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是约束、指导人们政治行为的政治制度。离开了制度,民主将失去自身应有的政治价值。民主制度就是以法律为支撑的政治制度体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p.168)要使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具有普遍约束力和相对稳定性,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不受任何侵犯。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要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获得其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任何人不可侵犯的尊严和权威,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破坏民主的现象[6]。在立法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司法方面,要保持司法机关应有的独立性,切实保证其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外力干涉。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反复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使每个公民知法守法,同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和内容,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只有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赢得了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也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制定出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并保证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只有人民认为是合法的规范,才能把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法律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同时,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有赖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同这种地位相适应的各项权利,行使这些权利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制裁侵犯人民民主权利行为的方式和途径,都需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和规定,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具有不同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民主政治体系由低到高的发展,要遵循渐进规律,梯次发展,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一)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民主政治建设应梯次发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般是先通过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发展到质的变化,其中量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梯次发展的过程,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民主政治理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民主政治形式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民主政治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矫正,这就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梯次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民主政治的接受也要经过一个从发现到认识到运用的过程,而且不同的人群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要求程度和参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过程和差异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然要梯次渐进地向前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缘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较差,尽管享受大开发政策,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城市由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而农村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与城市差距较大,一些老、少、边地区依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另外,不同职业和不同行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不同劳动性质的群体,经济差别也很大。不同经济基础必然要求不同的民主政治形式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民主政治梯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识文化素养差异较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主体资源。但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受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差距也很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层次性。这也要求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一层一层地梯次向前发展。

人口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这种人口数量因素制约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决定了我国目前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基层民主政治。民主的较高形式是直接民主政治,但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直接民主政治,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势必对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必须允许不同形式、不同进度地发展民主政治。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领导、有组织地推进。在当代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让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单靠个人自发产生民主意识、自觉形成民主行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全体人民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人民民主政权,才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7](p.79)。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在当代中国,领导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人民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合理协调不同利益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二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原则。共产党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活动准则,通过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四是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我国的民主制度不仅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且要求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在各方面的权利。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国家立法机关充分发挥和行使其立法职能与执法监督职能,不仅要建构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程序规范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文明、有序的活动过程,其运行必须以法定的、可遵循的程序和时序为依据。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用好自身手中的权力,必须通过相应的民主程序来加以规范。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这些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得以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还涉及各种政治资源的配置、各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各种政治规范的形成等,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有效进行[8]。民主政治建设如果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就一定出现无序和混乱,最终必然偏离正确的方向。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分步实施

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当代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必然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要经历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当代中国是在经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基础上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尽管民主自由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封建意识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民主政治建设要逐渐分步实施的因素之一。民主政治建设总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敏感度极高的改革,风险和难度很大,必须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步骤,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各项改革相协调,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分阶段进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社会特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争取主权民主阶段。这是中国人民权力实现的开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争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二是实现经济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将政治权利与自由权利置于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实现经济平等,使最广大的人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三是在实现主权和经济平等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人民的个人权利与自由。这就是未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

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有计划实施。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经济增长较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显著增强,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做长期准备和长远思考。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进程。必须立足本国国情,遵循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安排,科学设计和制定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远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不断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迈进。

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制约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政治体系的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同时也相互矛盾、相互制约。政治制度的制定充满科学的、合理的因素,都有其独到的优势,但必须进行不断地修正并加以制约,否则其优越性就难复存在[9]。民主政治尽管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模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权力——也是由民主权力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民主权力的扩张和冲动,会给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伤害[2](p.343)。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民主政治进行必要的制约,弥补其不足,使其更臻完善。

(一)必须发挥法治国家的制约作用

坚持维护和树立宪法尊严。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0]。宪法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我国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的,是党的正确主张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宪法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宪法成为民主政治的前提。维护和遵守宪法,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对社会利益的侵蚀,从而为公共权力的自主性设置最高限度,这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我们实施的依法治国是人民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法治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权,必须通过法治使最易专断腐败的政治权力也能依法行事。在实施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政权力。为了既保障公民权利,又使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有章可循,必须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通过法律规范政府权力,通过法律监督防止政府权力滥用。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力量和监督力量,把权力彻底关进笼子里。

切实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在新形势下,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督行为必须进一步规范。要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要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要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二)必须发挥社会组织的制约作用

社会组织通过分担一部分公共权力发挥制约作用。英国政治学家杰拉德·克拉克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的、非营利的专业性组织,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与公共福利目标有关„„非政府组织包括慈善基金会、教会发展机构、学术思想库及其他有关诸如人权、性别、健康、农业发展、社会福利、环境等问题的组织”[11](p.296)。社会组织相对独立于国家及其政府,又是国家及其政府的合作者。因为它来自民间,不是官办组织,因而不受制于政府,而且由于其公益性价值追求和公共属性,它还是监督政府行为的制衡性社会力量。通过将一部分公共权力分给社会组织承担,不仅会对公共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是基层民主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

全面做好社会组织的完善和自我发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组织的发展程度,表征着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因此,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完善和发展,政府要摆脱传统封建“家长制”作风,从自身是公共权力唯一拥有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多元治理。政府要把原本属于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独立地参与决策,增强社会管理效应。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基层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分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必须发挥民主政治体系自身的制约作用

充分发掘民主政治制度自身的制约功能,防止民主权力无限扩张。民主尤其是现代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在人民对民主制度的安排中已经预置了“民主防腐剂”,也就是说民主本身就内含自我约束和监督的制度因素。在此意义上说,对民主制度的制约,是民主的内在规定性,是民主的实质所在。但问题还在于,好的民主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民主效果。同样的民主制度,在此国运转良好,在彼国可能一塌糊涂。民主制度要收到实效,除了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外,还取决于人民对其制约功能的发掘程度。把民主所具有的制约的内在规定性,转化为一种政治生态诉求,恰恰是政治生态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

通过体制内部权力分解,使民主政治体系内部权力之间实现相互制约。宽泛地说,分权是指社会各阶级共享社会政治权力,以便利益均沾。狭义地看,分权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性权力分立。在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基础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权力的配置上实行合理分工,贯彻制约和监督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在司法机关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在各国家权力内部,也要坚持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通过实施广泛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政治体系外部的制约。更广泛地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是对民主政治权力进行外部制约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起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制度化沟通渠道和约束机制,才能限制其滥权冲动,民主政治才能够成为生态化的政治机制[12](p.55)。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优化代表成员素质。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9篇:示范教案(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http:// 或http://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设计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本单元共3课,其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发展的两条主线。前面两课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同我国的国家性质相联系的,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决定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共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我国的民主建设也经历过挫折。

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遭受挫折时期。这十年间民主与法制建设被迫中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健康、正常、规范化发展道路。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民主政治建设趋向制度化、法律化,为我国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注意理清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线索和特征,抓住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认识当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第三课主要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指导,促进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这部分内容中,要准确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目的、实施以及取得的成就,从而对这一构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各时期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进程是中国逐步现代化的反映,通过对我国民主建设曲折发展过程的了解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培养学生追求民主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3.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讲述本单元的时候要注意结合经济发展历程中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深刻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学习本单元,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即比较新中国的民主和西方国家的民主的不同,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理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解这些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是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本课难点是我国实行这些政治制度的背景。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但与现实结合也比较密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从现实出发,尤其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协的内容,可以结合现今的两会内容讲解,通过两会中的个案来解释本课中的一些名词。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理解政协的作用和职能。 (2)识记一届人大的召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识记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是建国初期中国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教师提问:当今世界政权组织形式有哪几种?那么新中国将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 导入

播放《开国大典》中的片段: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着《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中国诞生了。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

①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相互之间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和加强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和监督作用。⑤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问题情境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指出这是我国的何种政治制度? 学生回答后导入第一目。 多媒体显示: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生互动

学生高声朗读。

引导学生结合语文知识,从诗的内容判断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能概括出: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教师归纳:这首诗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背景: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筹建新中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多媒体显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音像资料或展示相关图片及史实。 (2)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4页,指出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代表。

教师可以将与会代表从5个方面归类: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和特别邀请人士,以方便学生记忆。

教师提问:从参加会议人员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内容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4-95页,指出会议的内容。

过程评价:本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会按教材内容整段落地读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多媒体显示: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了国家主席和副主席。③通过了关于新中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师生互动

师:从会议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人民政协会议的什么特点?

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此时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多媒体显示: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对于政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政协“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对军事制度: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 对文化教育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对民族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出《共同纲领》的内容及性质。 合作学习:《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任务;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同时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完全可以代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表人民,所以《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多媒体显示:

“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9月5日和6日,全国政协先后召开了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主要议题的两个专题协商会,会议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开得很有成效。

山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方熔上次会议上一件提案引起2000多辆“晋0”牌照轿车改挂普通民用号牌,取消一切特权的事,成了省内各界人士广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中,全国政协各专委会共报送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出政协的主要职能。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教师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5页中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国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合作探究: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共有过密切的合作,如联合抗日,共同反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②组织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③在过渡时期,各民主党派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支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④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为这种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过程评价: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色。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问题情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显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于政权制度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讲述:可见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不起来,由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后来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大陆上的军事行动结束,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空前统一;土地制度的改革基本完成;人民已经组织起来;抗美援朝的胜利增强了我国的独立地位;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时,举行全国选举、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成熟了。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6页第一自然段,掌握一届人大召开的相关史实。 (1)召开:1954年9月,北京。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2)主要内容。 多媒体显示:

左下图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下图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国家主席、副主席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后思考:根据这两幅图以及教材内容,概括出一届人大的主要内容。 学生基本上可以答出: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多媒体显示: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教师归纳: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这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拓展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1)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2)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3)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4)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教师过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它的确立昭示着我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它的发展完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又一项基于国情而实施的重要政治制度。 多媒体显示:

《爱我中华》音乐片段。 师生互动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师:这首歌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56个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景象。

师:这种美好景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共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项什么制度? 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情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旧中国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请同学们思考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等几个方面来找答案。

教师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共同纲领》作了哪些规定? 多媒体显示: 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背景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合作探究:(1)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师讲述: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

(2)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

教师讲述:在新中国建国前夕,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已经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的还处在落后的奴隶制时代,甚至还有民族保留了许多原始氏族社会的残余。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特点,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

(3)新中国成立前,历代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引起各族人民不满。 (4)新中国成立为实现区域自治创造了条件。

2.概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教材自己学习,既节省时间又有效率。

教师归纳: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能离开国家主权和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任意决定自己的事务。 拓展探究: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施群体不同:前者是少数民族同胞当家作主,后者是港澳同胞当家作主。 主要作用不同: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享有的权力不同:后者享有高度自治权,前者没有。 3.建设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归纳。 (1)产生: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2)发展: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初具规模:到1965年,全国已有5个省级自治区和100余个自治州、县。 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指出5个省级自治区的分布后多媒体显示答案。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教师强调: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最后一个是1965年西藏自治区。 4.意义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背景来归纳: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课堂小结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艰巨的,其间不乏曲折,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板书设计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 (1)背景 (2)召开 (3)内容 (4)主要职能 2.新发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9月,北京 (1)主要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意义 3.意义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2.概念

内容意义

产生3.建设发展

初具规模4.意义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路引领:依据材料回答思想来源。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找出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的部分。

答案提示:思想来源: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现: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性思考,到政治协商会议确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过程。 答案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的:(1)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期实践斗争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参议会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政权组织形式的创造性探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即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逐步成熟了。从1953年3月到1954年8月,全国各地建立了地方各级人民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学习延伸

思路引领:回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结果以及形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案提示: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但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就失败了。辛亥革命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徒有共和虚名,实际继续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果。可见,①政治民主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②民主政治制度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受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约。③中共的民主制度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受到人民的拥护。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一篇:变电站标准化施工方案下一篇:趣游奇妙的拼音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