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精选8篇)
孔子很重视礼,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他呼吁人们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礼来规范自己,以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协调状态,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的局面。“礼”功用及其政治意义在于
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在社会交往方面。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上下级应该互相体谅,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
三、在治理人民、处理国家大事方面。自周公创设“周礼”以来,“礼”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周礼”的作用就是划分人们的上下尊卑贵贱,严格规范人们的等级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觳觫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孔子在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还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四、以“礼”治天下还体现为“孝悌”原则。
董仲舒的完整思想体系
董仲舒提倡儒学独尊,将孔子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对皇帝的过分残暴加以限制的理论,但主要是论证“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的合理性。②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出发,建立起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札、智、信、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天的意志,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把神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由此决定人的行为说成是永恒的准则,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街、③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反对诸侯割据,提出“诸侯不得专封”,全国政权应“一统乎天下”,这对二升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1、董仲舒对“天”“、人”的阐述
“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在董仲舒的思想当中“天”的意义和本质其实是“仁”;并且在董仲舒看来“天”不仅具有“仁”的涵义而且它还是万物的创造者,具有主宰者的意味。对于“人”的认识董仲舒指出,“人”是天地之精所生的最尊贵者,是受命于天。
2.天人相副
董仲舒《人副天数》篇中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 1 /
4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谷川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在董仲舒看来除了人的形体与天地相副之外,人的感情也与天相类。“皆当同而副天”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观,“人”完全是与“天”相“副”的“副”是相符合的意思。
3.以君王为中介的天人感应
董仲舒在《王道三通》篇中指出,“古之造文者,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董仲舒明确的提出了,沟通天人关系的中介是王,即君主。那么君主如何将天地人三者沟通起来呢。而君主沟通天地的关键还在于“仁”,“仁”是天地人三者的“中心”。如果君主治理的不好,“天”将降下灾害。“人”是与“天”相副的,且两者的本质都是“仁”,而沟通“天人”,使“天人合一”,主要的工作还在于君王,君王施政仁和,国泰民安就是“天人合一”。
玄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后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自然与名教等哲学问题,也就是本体论的问题。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始玄学(约240—249),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他们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是世界的本体,“有”为各种具体的存在物,是本体“无”的表现。王弼还从哲学上探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宣称名教出于自然,尊卑名分是自然的结果,应当反映自然。
竹林玄学(约255-262),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嵇阮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他们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司马氏集团以名教掩饰政治上的腐败极为不满,否认自然与名教一致。这一时期,向秀与嵇、阮相反,认为自然与名教不相矛盾,用“称情”、“得性”解释自然,提出“有生则有情,称情则自然”的主张,认为人的欲望与自然“不得相外”。在有无关系上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为万有生生化化的根据,他们引进了“自生”、“自化”的概念,成为玄学开始向祟有理论过渡。
西晋玄学(约263—316)以裴頠、郭象为代表,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玄学仍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贵无派发展到极端,使当时的一些名土如阮瞻、王澄等人,继承嵇、阮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二是沿着向秀的思想发展为裴頠和郭象的崇有论哲学。裴頠重新肯定名教的作用,反对在万有之外去寻找事物的本体,认为万物“自生而必体有”,从而完成了从贵无向崇有的过渡。郭象发展了他的学说,把崇有论推向极端。
东晋玄学(约317-420),以张湛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便成为玄学的中心内容。张湛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把世界和人生稍纵即逝、虚伪无常的,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把玄学引入了绝境。这在政治上反映了门阀氏族的没落。
“太虚即气”的内容及其政治意义
“太虚即气”是北宋张载提出的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的基本命题。
主要内容:1,“太虚者,气之体也”,“太虚”不是虚无静寂的真空,而是充满着“气”这种极为细致,为肉眼所不能看到的物质颗粒。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太虚就是元气。“太虚”是张载用来表示物质性元气的本体形式的哲学范畴,它具有物质和空间总和的含义。
2、关于太虚、元气和万物的关系。“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张载认为太虚和万物都是元气的不同的运动状态,气的聚合状态就是万物,气的分散状态就是太虚,对于元气而言,只可有幽明之别,不能有有无之分。这就把本体和现象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3主张“有生于无”,揭露佛道唯心主义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虚空”本体,必然造成“形自形,性自性”,即割裂本体与现象之统一的唯心主义观点。(或者答
1、张载
把气作为万物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在他看来,整个太空充满了气这种物质性的实体,无形无状的“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
2、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张载批判了当时的佛、道本体论思想。他认为,若说“虚能生气”,则虚无穷,而气有限,那么,无穷的东西怎么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有限的东西。这必然会造成“体用殊绝”的矛盾,从而堕入道家(道教)有生于无的怪圈。若说万象为太虚中所现之物,与太虚无关,那就会割裂形状与本性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山河大地都看作是人的幻相。
3、气的变化有聚和散两种状态,它“聚而为万物”,万物又“散而为太虚”,凝聚和分散是气的变化的暂时状态,而气本身是永恒不灭的。这两种形式与人的感觉联系起来,则是气的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
政治意义:张载气一元论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哲学思辩性空前加强了。张载“太虚即气”思想则弥补了古典气论哲学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虚即气”、“动非自外”、“一物两体”、“一故神两故化”等哲学命题的问世,宣告中国古典气论达到了它的高峰阶段。“太虚即气”是张载的政治理论基础,他从太虚即气出发提出了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必须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从而使其安定,国家才能被治理好。同时还提出井田治天下的平均思想,希望以此解决北宋社会尖锐的社会问题。他的这些政治思想具有改革时弊的现实性,有利于防止官僚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具有进步意义。
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张载还试图用气论来说明人性及人心问题。“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虚”即“太虚”,指气的本然状态;“气”指人身禀受之气,有清浊昏明的不同。人身所禀受的太虚之气和阴阳二气的结合,就构成了人性。一方面,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太虚”本性,这是“天地之性”;另一方面,每个人由于后天禀受的阴阳二气不同,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本性,这是“气质之性”。
2、从这种二重人性论出发,张载提出了“变化气质”的主张。“天地之性”是无可变化的,能变化的只是后天的“气质之性”。这种变化的途径就是“善反”,即善于反省人性中的恶的因素,并彻底摒除之,以回归“天地之性”。
意义: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者,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是人所皆同的,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这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何落实于现实层面,表现为个体人的本性,形成千差万别的人的具体品质,是人性的实然状态,而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则着重回答了道德教育在人的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演进,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一切哲学思辨,思终都落实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修养方法,主张主体的修养从自身出发,扩充自己本有的道德本原,“依良知而行”,将良知落实到日常的道德实践中去。王守仁从“心即理”思想出发,强调“格物”即“格心”,在此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
第一,王守仁与朱熹一样,认为“理”是认识的对象。但他又认为,“理”是在“心”中而不是“心”外。在他看来,“格物穷理”是无法穷尽认识的。因为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等等不胜其烦,如果圣人不是“本体明了”,那是无法穷尽的。第二,良知是先验的道德认识,与见闻无关。王守仁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杂于见闻。”除了良知,再没有其他的知识,“良知之外别无知”。所谓认识,就是先验认识能力的神秘自省和先验道德原则的自我扩充。第三,良知是道德判断的标准。王守仁强调,情感判断与是非判断是同一的。即是说,“好恶之情”与“是非之心”是一致的。以上这些看法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心外无学”。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反对程朱理学这种“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并以此说作为“圣门之教”。“知行合一”所要解决的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问题。
第一,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他所针对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说法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在王守仁看来,知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如果没有“思惟省察”,那就是“冥行妄作”;如果没有“着实躬行”,那就是“揣摸影响”。
知与行的统一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中,“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强调知是出发点、行是归宿的知行统一观是值得肯定的。但当知行达到高度的统一时,王守仁则有意模糊这两者的界限,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按照这种说法,知行只是一种层次上的差别,而不是主客的差别。当这种层次上的差别消失时,知行的差别也就消失了。
第二,王守仁主张以知为行,从而将“行”纳入主观的范围。他声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如果一念发动处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彻底克服。
知行合一的意义
一、封建政治思想时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政治思潮,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之学兴起。而后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走上历史舞台,虽然它的主体是民众,但是太平天国最终走上的仍然是封建专制道路。到了19世纪60和7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农民阶级,提出的社会改革思想都没有触动封建根基。地主阶级都是在封建统治出现危机的前提下提出的社会改革,关注的焦点也无非是国内的社会整治、关注时事,向西方学习局限在了解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就连对封建末世的批判都是为了解决制度当下的危机。洪仁玕虽然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但是时机尚早,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因此这一时期主要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继续繁衍,一系列社会改革的失败也证明了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要想中国独立富强,必须废除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政治思想时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高潮到衰落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也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传播经历了一个小心翼翼的过程,因为旧的封建势力必然会对这种制度顽强抵抗。然而一旦封建势力失去了抵抗能力,各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制度便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1、资产阶级改良派
以冯桂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都有商务或者外交背景,都有研究西学的经历,这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经济、教育、政治的资本主义发展主张。受早期改良派的影响,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运动也迅速兴起。
早期改良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从他们开始社会改革的目标已经不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是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对中国进行变革。这种变革是多方妥协的产物,既要维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又不能与封建顽固势力彻底决裂。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改良的实践被顽固势力所阻挠,资产阶级革命派审时度势,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统治,试图建立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为我们所熟知。资产阶级更为激进的则是无政府主义政治思想。无政府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权威,强调个人自由,推翻一切强权,推翻国家和政府,鼓吹暗杀。无政府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并没有在中国形成太大影响,以派别作为载体进行传播,没有系统的纲领,它并不可能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道路,但是无政府主义并没有与封建主义妥协。
三、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时期
与资本主义相同,社会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最初发展主要是通过在日本、法国和俄国的留学生等知识分子,到了20世纪初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深入,但是大多数人心态过于急躁,企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主义的痕迹,乃至提出了“孔子乃一大社会党”。直到十月革命爆发,中国的社会条件具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意义上传播开来。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著作、发表刊物以及讲学将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中国社会,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期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制度完善,经过重重困难,最终表现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观点,“新”指的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毛泽东认清了中国社会的实质,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完成了近代以来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纵观近代政治思想,尽管阶级不同、思想的目的不同,但是这些思想都是出于爱国主义的前提。即便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迂腐的主张,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保护本阶级利益的同时,它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因此不能盲目的否定近代的政治思想,每个思想都是同时代人们思想的结晶,只是受到了所处历史背景、阶级背景的局限。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其他国家学习的发展史,其学习吸收的程度取决于外患的程度。近代第一次敞开国门就是因为外国侵略,此后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在迅速加快。由学习技术,到制度、文化,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向西方学习的一步步探索中,我们找到了发展中国的正确的道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次政治思潮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掀起的,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思想,无产阶级则为思潮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知识分子与无产阶级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保障。
在看到近代政治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其中的教训。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开阔眼界,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能盲目抵制新兴事物,要以开放的姿态看待社会发展。还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做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纵观世界历史,差不多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封建时代都置于宗教的统治之下,尤其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理性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人类理性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的存在,“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天意要对一切事物贯彻一种秩序”。(《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他们认为上帝对人的奴隶制度是合理的,谁要破坏这种秩序,便是违背上帝的旨意,要遭到上帝的惩罚。而我们中国是一个例外,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无论先秦老子、庄子,还是宋明时的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无不排斥和批判宗教,都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社会,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最主要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所以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本文主要从君民关系上论述中国古代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把它作为治国手段的是周公旦,提出“敬德保民”,意在要求统治者做道德的榜样去感化人民,以仁爱的心去爱护人民。最早明确提出民本思想观点的是《尚书·王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在他所整理的这部书中进一步提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孟子所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他非常明确他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人民、社稷与君主三者比较起来,人民最重要,社稷第二,君主第三。这就是著名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孔孟稍后的荀子论述到:“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荀子·王霸》)这就是得民众得天下的道理。
在论述民、国、君三者关系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汉代贾谊,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新书·大政上》)贾谊从民为本、民为命、民为功、民为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民为邦本的道理。一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安全、君主的威望、官吏的尊贵;二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存亡、君主的明暗、官吏的贤否;三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兴废、君主的强弱、官吏能力的有无;四是民众决定了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战、攻、守的胜败。归根结底,民众是国家、君主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民本思想在政治思想上的体现
民惟邦本是传统的为政治国良策,为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所重视。他的思想源于先儒的“仁”和“仁政”思想。孔子提倡“仁”,“以德治国。”仁的基本精神是重视人,基本含义是“爱人”。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讲“仁”有100多处,要求人们把对亲人、家庭的爱推广到家庭以外的人们中间去,把对一个邦国的关怀推广到整个天下,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全社会的博爱。孟子则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将仁爱原则置于君臣、君民的从属关系之上,使“民贵君轻”思想显示出限制暴君苛政的积极意义。
“仁政”在理论上出自于“人性善”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在实践中表现为个人道德的扩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在执政上要实行“德治”,强调仁义原则是制定政策与法令的依据,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德治的实现有赖于道德高尚的人充当统治者来感化人民。所以,传统儒家都认为,国家的治乱,礼法的立废,都取决于统治者,特别是君主个人的品德。为此强调,“由己及人”,以身作则,统治者要严格地以礼法“正己”,“其自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孟子也强调“身正而天下归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因而“惟仁者宜在高位”,也就是品德高尚的人适宜掌握重要的权力,“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尽心上》)这就是“为政在人”的德治思想主张。
民本思想是德治的基础和前提,德治是反对暴政、苛政的。孔子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论·檀弓》)对于治国,他提倡“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即给百姓恩惠但耗费不大;役使百姓而无人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态度庄重而不傲慢;政治威严而不苛刻。荀子也指出“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三、民本思想体现的内容
惠民、爱民、利民,是民本思想原有之义。如何实现呢?我们的先智先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有诸多论述,主要思想有:
(一)富民为先
春秋时代的杰出政治家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反之,“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管仲还特别强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要使天下太平,权力握牢,必须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牧民》)这四个方面,富民是基础。管子是最早提出富民政策的政治思想家。稍后孔子也提出过“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
怎样富民呢?孟子提出—个根本性的措施,这就是“制民之产”,也就是让老百姓有一定的固定资产。他认为,“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这个“制产”的标准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当时孟子定的民之产的理想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忽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这些作为“驱民之善而王天下”的基本条件的。战国时期,土地兼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首先从划
分和确定土地的疆界开始,甚至主张用法律的手段限制土地兼并。孟子之后,许多政治思想家都提出过“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汉代晁错曾指出,“圣王”能使民不饥饿,并非要自己亲自去种田织布,而是让百姓安心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生活。他说:“民贫,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刑重法,犹不能禁也。”(《论贵粟疏》)北魏高祖元宏曾颁布均田令,“遗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之本。”(《魏书·高祖纪》)等等。
(二)轻徭薄赋,使民以时
官府徭役,不违农时,这在农业社会里是十分重要的。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管仲,他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管子·牧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孔子也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就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
富民,要“薄税敛”,征收赋税要有定制。“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管子-权修》)南朝刘勰从“仁政”的高度来论述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并把它看成是致太平的根本措施。他说:“夫足寒伤心,民劳伤国;足温而心平,人佚而国宁。是故善为理者,必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体民力;轻约赋敛,不匿人财;不夺农时,以足民用。则家给国富,而太平可致也。”(《刘子·爱良》)历代开明的统治者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注重“宽政息役,惠益百姓。”汉初实行“与民休息”,奖励农桑,“三十税一”,形成文景之治;唐太宗在贞观二年对侍臣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菅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政要·务农》)正因为李世民有这样的清醒认识,推行“安人宁国”的政策,历史上形成“贞观之治”就不难理解了。
(三)恤刑慎杀,反对繁法苛刑
孟轲认为重刑滥杀都是“虐政”和“暴政”,主张“省刑罚”,“不嗜杀人。”“省刑罚”即减少刑罚方面的规定,减轻刑罚的危害程度。“不嗜杀人”即慎重地运用死刑,不依靠杀人来维持统治。他说:“杀一无罪,非仁也。”(《孟子·尽心上》)主张大夫可以背叛“无罪而杀士”的国君,士可以离开“无罪而戮民”的诸侯,臣下可以讨伐残害民众的君主。他劝告国君一定要审慎地对待死刑,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而草率决定:“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上》)孟子的这些主张,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对儒家君思想的重大修正,是古代民本思想中具有民主性的精华因素。
(四)富而教之
以民为本者都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孔子认为,治者的第一步是使民众富足,第二步就是教育。而“教则易为善,善而从正,国之所以治也;不教则易为恶,恶而得位,天下之所以殃也。”(《李觐集·安民策三》)所得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一点汉儒董仲舒说得非常清楚:“老百姓追逐利益就好似水向下流一样,不用教化作为堤防就不能阻止。教化建立了,奸邪的人或事都会得到制止,这是堤防完好的结果;教化破坏了,奸邪的人或事都会出现,用刑罚也制止不了,这是堤防破坏的结果。”(译自《全汉文·卷二三》)历代统治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居帝位统治天下,都把教化作为首要任务。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宋明理学家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天理与人欲的对举,都为统治阶级教化百姓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古代特有的书院制度,将教育与训导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重教化的特点。教化的内容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四常,即: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整个封建社会,教化的道德价值取向都是非常明确的。统治者教化民众的目的是使其统治能够长治久安。汉代贾谊说:“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国政得到治理)也。政治,然后民劝也。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新书·大政下》)对人民进行教化,这是传统的治国方策,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设教劝善,效迟功远。
(五)与民同乐
所谓与民同乐,也不仅仅是指同老百姓一道娱乐,更主要的是指统治者要推己及人,施恩于民,关心百姓疾苦忧乐。何谓以民为本,无非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而已。只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才是仁政理想所追求的。所以,历代开明的统治者都从维护根本的统治出发,尊重民间的风俗习惯,如元宵放灯、端午赛龙舟、庆贺五谷丰登、祈求风调雨顺等活动,都是与百姓同乐同忧的。唐太宗把君主分为“苦民之君”和“乐民之君”,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百姓的态度不同。凡“苦民之君”往往“多营池观,远求异宝,民不得耕耘,女不得蚕织,田荒业废,兆庶凋残,见其饥寒不为哀,睹其劳苦不为之感。”相反,“乐民之君”能够做到“薄赋轻徭,百姓家给,上无暴令之征,下有讴歌之咏,屈一身之欲,乐四海之民。”(《旧唐书·太宗纪》)与民同乐与教化民众一样,在民本思想里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民本思想与现代我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这些主张,作为封建社会为政治国的精华,虽然与现代民主不是同样的概念,但其中包含着肯定百姓的某些权利与利益,强调民众的拥护与否决定政权的稳固与否,主张对权力进行限制等,都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和合理性。但民本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维护皇权,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事实上,封建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做到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皇权腐败,民生涂炭,司空见惯,哪朝哪代能避免得了呢?是封建制度决定了君与民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是“牧”与“被牧”的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正如黄宗羲明确指出的,封建制度是“家天下”制度,君主凭借权力“以为天下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同时,君主不仅自己终身享用“天下”福利,还“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这是君主将天下据为己有,集大权于一身,颠倒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从关系。(《明夷待访录·原君》)
尽管如此,民本思想毕竟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尤其是民心向背、富民为先的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承至今,也得到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与升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就渊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江泽民同志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骄傲起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群众的利益,最后被群众所抛弃。它们垮台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因。‘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八十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是整个社会生产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的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切实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以民为本,体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所以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一切公职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与剥削阶级维护等级特权相反,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
1、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现代教育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各主要要素(内容、学生等)的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操作流程(包括反馈),其目的是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是指思想政治教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及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思想政治教学各要素(包括教学对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环境、时政热点等)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指,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或标准。对这一定义的理解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其一,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其二,教学目标是教学预设。其三,教学目标是学习结果。
二、简述题
1、简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答:(1)指向功——课前教学设计;(2)调控功能——课中教学实施;(3)评价功能——教学课后评价。
2、简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板书设计的步骤? 答:(1)梳理关键词句;(2)理出逻辑关系;(3)选定板书形式;(4)细分板书步骤 ;(5)优化板书设计。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堂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关键性要素?(1)、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应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相统一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根本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需要和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把知识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做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等教学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协调发展。(2)、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起着导引教学过程的作用,对于整个教学设计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资源。
联系热点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政热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鲜“活水”。时事材料的趣味性和时效性便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联系热点问题,运用他们已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觉悟和责任感。联系热点问题,让学生接触社会现实问题,实现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现象,不断从学习、工作、生活中捕捉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通过语言、音像、挂图等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情境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引用经典故事。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引用、借助中外经典故事,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颇为真实和生动,进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讲解有关汇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引用梁小民在《汇率与经济》一文中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游客在墨西哥的小镇上,用0.1比索买了一杯啤酒,他付了1比索,找回0.9比索。美国的小镇上美元和比索的汇率是1美元=0.9比索。他把剩下的0.9比索换了1美元,用0.1美元买了一杯啤酒,找回0.9美元。墨西哥小镇上比索和美元的汇率是1比索=0.9美元。于是,他又把0.9美元换为1比索买啤酒喝。他在两个小镇上喝来喝去,手里总有1美元或1比索。换言之,他喝到了免费啤酒。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适度型、开放型的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示例一: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请思考:(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 问题示例二: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今的都市里出现了被称为“月光族”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有钱可花。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请评价“月光族”的做法。
放手发动学生。一位教师讲解“效率与公平问题”时,设计了一个“为探究活动设计评分标准”的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完成质量有差别的各组是否要给出同样的分数?怎样通过评分标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怎样保证同学之间的得分不至于过分悬殊?等等。同学们经过交流拿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大致内容是:不同质量的探究活动要给与不同的分数;得分高的小组要协助得分低的小组;对于特别优秀的小组要实行加分;等等。老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评分标准。学生们各抒己见:给不同的分数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加分是为了鼓励创新,帮助得分低的小组是为了平衡差距,共同进步等。而后,教师才将教学内容引人“经济生活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由于有了之前的活动作为铺垫,学生理解效率和公平问题变得非常容易,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3)、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2009年10月30日至3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基础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说,“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告别过去那种话剧独白的授课模式,打破师生间的‘玻璃墙’,建立互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个孩子的创造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手段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作为政治教师,应抛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教的思想,不要让学生记条条框框,不要老是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及一张嘴来讲课。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绝对权威的“灌输”式教学是极不负责任的,彻底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以德育为灵魂”这一根本宗旨,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一权力。教师的放手,能收到更为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总之,走进新课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升华思想觉悟,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实作题
姓名:
一、选择题:(1—7为单选8—10为多选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上每题2分)
1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如通过电脑、可视电视接受远程教学等。因此,我们的学习()A.可以选择是否要老师
B.主要通过电脑和网络,不再需要老师了
C.仍然离不开老师,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 D.只需要老师传授方法和技巧
2.“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一万人的力量比不上一千人的力量 B.更多人聚集在一起就不会同心 C.千人同心易,万人同心难
D.合作是一种力量,生活需要合作
3,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为此,两家在产品价格、质量、销路以及工人工资等方面,展开竞争,致使双方都感到力不从心,有苦难言。假如你是两家的管理者,采取的合理办法是()A.拼上家底与对方竞争,直至击败对手,让其退出竞争舞台 B.与对方协商合作,互相交流管理经验,走竞争又合作之路 C.认识自我,明哲保身,主动退出竞争舞台 D.与对手争个鱼死网破也不相让
4《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告诉我们()A.诚信是做人之本
B.不诚信,必将害人害己
C.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就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假话 D.必须是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才能讲诚信
5,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世界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以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我们要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必须做到()A.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
B.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排斥西方文化
C.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所有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D.完全吸收外来文化,全盘改造民族文化
6.交往中说话的艺术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就是因为会说话而受欢迎,有的人则因为“嘴不好”而在人际交往中失去好人缘。下列谈话方式中,正确的有()A.谈话是事事都以自己的观点为标准和中心
B.在别人谈得兴高采烈时,应配合对方的情绪,不可漠然处之 C.在谈话中出现不愉快的情况是,应立即转身走人。D.谈话时,不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7.“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人们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呼喊是因为:()A.家是可以摆脱任何烦恼的世外桃源 B.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温馨的港湾 C.家是一个任何情况下充满亲情的地方。
D.任何家都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父母和亲人。
8.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路途上,朋友与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珍视友情呢?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平等宽容待人,尊重他人 B.已诚相交,以心相交 C.要讲“哥们儿义气”
D.要多交诤友,不交损友《晏子春秋》中说: “凡人之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理也。”这句话说明礼貌十分重要。下列关于“礼貌”的观点中,正确的有()A.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B.礼貌展示我们的风采 C.礼貌是文明的表现
D.礼貌是对别人的屈辱和忍让
10.下列语句体现换位思考的有()A.将心比心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一意孤行 D.善解人意
二、简答题(共12分)
生活中,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交往方式不当,也会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有这样一些词语∶自然、广泛、热情、尊重、羞怯、自爱、大方、适度、坦诚等。〔1〕上述哪些词语可用来描述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2分)
〔2〕请你说说男女同学之间应怎样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4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十分重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积极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请你谈谈如何才能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3分)
13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人们将植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的典型.请你结合我们的学习,运用第八课谈谈“共生效应”的作用。(3分)
三、分析说明:(12分)
14: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长大的。可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你不知道”就打发了我。平日里,我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我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仅十四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可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场。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
——一筹莫展的母亲
(1)通过这位母亲的叙述,你认为母女间出了什么问题(1分)
(2)请你谈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2分)(3)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哪些?(3分)
15.小王正在认真听课,邻座的同学传来一张纸条,约他放学后一起去打网球。小王马上把纸条还给了那个同学,并轻声劝告:“上课不要传纸条!”谁知恰被老师发现了,马上就批评了小王。小王真是有口难言,十分委屈……
(1)面对这种情况,小王的正确做法应该是__。请简要说明理由 A.这件事情是老师冤枉了自己,以后不再理老师了 B.下课后,找老师说明情况,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 C.当场与老师理论 D.下课后把邻座打一顿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什么?(1分)
(3)请你谈谈教师对你一生的影响有那些?(4分)
四、实践探究:(6分)
16,下列情景就可能发生在你身边,请你做出明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景一:中学生小王每天都上网,与网名叫“南海神尼”的网友很谈得来,他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都向这位网友倾述。这天,, “南海神尼”突然提出要与小王单独见面。(3分)
情景二:中学生小王对网络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想的都是游戏,可是他又无钱上网。正好此时,网友“南海神尼”约他一块儿想法“弄钱”。(3分)
初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20分).1.C2.D3.B 4.A5.A6.B7.B8.ABD9.ABC10.ABD二.简答:(12分)
11.〔1〕自然、广泛、热情、尊重,自爱、大方、适度、坦诚等。
〔2〕1.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频率;要做到真诚待人,坦然大方的与异性朋友交往。2.对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要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在选择中把握青春。3.与异性同学交往,还要会运用法律,道德,纪律等来把握自己。
12.1.从老师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而顺利地化解师生间的冲突。2.正确的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把老师的表扬看做加油站,再接再厉,把老师的批评当作防疫站或急诊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要伤害老师的情感。4.礼貌待师。师生间多一次问候,就多一次感受温暖的机会。5.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有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6.勿失分寸。平等并不意味着放肆,绝不可作出打听老师的隐私等行为。13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型,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三、分析说明:(12分)
14.提示:1).母亲与女儿之间产生了代沟;女儿因与母亲发生矛盾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2).1我们与父母两代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生活态度,价值观,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代沟导致两代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3).关键是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沟通时,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只要我们用爱的方式对代父母,就一定能消除代沟,客服逆反心理。经常赞赏父母;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帮助父母做家务;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等。15(1)B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2)教师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1、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学:
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
1、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的前提。
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实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理论指导意义。
2、区别
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的品德,组要帮助别人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目的在于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工作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工作。
4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
人(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2、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
3、她许要研究人,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不正确的,4、思想政治教育学只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中的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和行动。
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矛盾
主题的意识形态与客体的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
主题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与客体错误的政治思想观念
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主题宣扬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客体自身的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6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个人与社会
*思想和行为
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行为: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的外在表现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内化和外化
内化: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将个体品的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变化的外显和表现。
教育和管理
7、学科特点
阶级性
综合性
实践性
8、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开展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9、研究方法
文献法
观察法
实践发
社会调查法
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理论基础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2、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知道学科建设
本质规定性
基本内容
基本特征
3、本质规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与时俱进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人本质的学说
人全面发展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学说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执政党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2、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或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地有力的作用或影响。
3、功能的特点
客观性
多方面性
层次性
发展性
4、功能分类
个体性功能:生存功能
发展功能:引导政治导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享用功能
功能
社会性功能:政治
经济
文化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好的激励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3、目的的功能
目的为教育指明了方向
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活动提供了动力
目的为衡量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
4、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5、为何“四有”是根本任务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
6培养方面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
第五章环境
1、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特征
广泛性
动态性
特定性
可创性
3、环境的影响
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
微观: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环境(工作)、社区、同辈群体
4.、良好的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感染作用
促进作用
约束作用
5、优化环境
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舆论环境
第六章过程及其规律
1、思想品德
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里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2思想品德的结构
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一个一世界观为核心,有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3.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
实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题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4、过程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思想品德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计划。组织影响,促使受教育者内在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5过程要素
教育主体与客体、介体与环体
6、环节
制定、实施、评估
7、过程的特征
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积极地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8、过程的矛盾
根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具体矛盾
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受教育者的乃在精神世界发展的徐遥与满足方式之间的矛盾
9、过程的规律
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教育与自我教育
协同各因素同向作用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着对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
2、内容的原则
整体性
相关性
层次性
目的性
重点要素
第九章原则
1、原则
人们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过滤,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2、原则体系的特定
辩证性
整体性
层次性
动态性
3、主要原则
方向原则
求实原则
*民主原则:
全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族作风和民主方法。
渗透原则
*激励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着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已引起其心理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层次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
施教,分层次的进行教育。
主题原则
示范原则
第十章方法和艺术
1、方法的意义
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扭结
增强成效的重要条件
2、基本方法
理论灌输发
实践锻炼法
自我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比较鉴别发
咨询辅导法
3、方法运用的要求
针对性
综合性
创造性
4、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5、艺术使用的原因
需要对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
需要细致、巧妙的分析各种情况和问题
不断地创新
6、主要的艺术
运用语言的艺术
选择时机的艺术
选择突破口的艺术
把握适度的艺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思想教育一般指人们口中的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 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 也包括一些政治法制教育、政治军事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哲学思想教育等方面。在我国,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 历史、思想、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指出早在夏周时期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雏形就已形成, 以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最为常见。封建社会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教育理论形成的成熟期, 传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传统儒家经典伦理思想体系是以“礼、仁、中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因此, 以儒家经典思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便成为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是:重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道德理想、本位主义;家族情感主义;强调利他主义。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要适应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 还要受到政治、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思潮和学术流派的存在, 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
二、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921~1949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 形成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创立阶段,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我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我国思想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伴随着革命根据地建立, 土地革命运动, 建党建军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形成。抗战时期, 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丰富, 取得了丰硕成果。周恩来的《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一系列论著的问世,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宝库, 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走向成熟。
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一时期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重新确立时期。建国初期, 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运动, 如“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等。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些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为政治运动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氛围。同时,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与改进, 一方面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三门政治理论课程, 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 高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设立专职政治辅导员, 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春天, 得到了重新定位, 同年4月,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 对建国28年以来,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取得的成绩做出了充分肯定, 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遭受的破坏进行批判, 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在高校的任务和目标。这一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党内、高校、军队、企业系统中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学科化、系统化的全新时期。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 中国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时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变革,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态度、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计划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倾向于安贫乐道、恪守死板的中庸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众思想观念也发生转变, 能更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思想逐渐开放, 更具创新性和竞争性。2001年我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合作的步伐加快, 大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改变也越来越明显。
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网络信息时代的飞快发展, 都对大众思想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促使其顺应时代潮流。然而, 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盲目性、逐利性、投机性, 也容易引发大众思想观念的消极和扭曲:盲目追求利益, 投机心理加重, 情感冷漠麻木, 导致人们抛弃诚实守信、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和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思想。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如不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势必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政治思想
一、中国政治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哲学”一词并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目前有记载的中国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商朝,这取决于甲骨文字和金文的发现。除此之外,《尚书》和《诗经》中也记载了一些商朝的历史事件。在古代,官师不分,所有的文化都掌握在一国的史官手中,这里所说的史官并不是记载历史的专门官员,古者巫史不分,所谓史官指的是管理宗族事务的官员,后来才分化为加载一国之史的专吏。所以,关于政治的记载,最早也是出自于史官之手,如上文提到的《尚书》。《周易》相传是上古时期的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再加上彖辞、象辞等,但经现代学者考证,《周易》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书,而是经过了多人之手,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版本。《尚书》和《周易》代表古代政治哲学萌芽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天命观”和“德治观”,如《尚书·大禹谟》中言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一直到东周以后,官学下移,遂开私人著述之风,很多士君子开始探索救国之道并附之著述,比如《左氏春秋》《晏子春秋》等等。此外还出现了诸子学说,各持己论,如儒家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主张严刑峻法,这是基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自秦朝以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十五年而亡,汉朝吸取教训,在初期采用无为而治的休养方针,直至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使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一直至于清末,儒家政治哲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出现,但始终都是在儒学的框架之下进行。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每个朝代又有不同的哲学风潮,其中又以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和明末的心学最为著名,这些思想都对当时的政治起到过一定的影响。
二、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四种政治哲学思想概述
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很多学说在秦以后就不复存在或者被其他主流学说所同化了,不再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诸子学说中对中国政治影响深远的,主要是其中的四种政治哲学。
(一)儒家政治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其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主张以礼乐治国,《论语·里仁》记孔子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其核心字眼是“仁”“礼”“乐”“德”“君子”等等。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君主要行“仁政”,所谓“仁者无敌”,其最有代表性的政治观点是“民贵君轻”,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后来由于秦王焚书坑儒,儒学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扭转了局面。董仲舒发挥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行德政上天就会拥戴,行暴政天就会降下灾祸,其做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得儒学成为我国封建时期的主要政治哲学。
(二)道家政治哲学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有《道德经》传世。《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即清静无为,与人无争,一切都顺其自然。《道德经》强调“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其核心是“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思想对汉初的经济恢复产生过积极影响。后来的封建王朝,虽然以儒学为主,但是对于道家学说亦多有借鉴,特别是在乱世初平的时候,统治者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那么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治国之方
(三)墨家政治哲学
墨子是代表的是中低阶层的利益,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能”等等,在混乱的历史时期曾经广为社会人士接受,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派系,但墨家学说始终未能正是走上政治舞台,这是有其性质决定的。墨家代表的是农民阶层的利益,不可能为统治者所接受。所以在后世墨家逐渐销声匿迹,特别是在独尊儒学之后,墨家学说完全被抛弃了,原来的墨学遵从者也逐渐被同化。但在战国时期,墨学风行一时,所以孟子说天下之士,非杨(杨朱)即墨。
(四)法家政治哲学
法家和儒家的关系密不可分,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不过形成系统思想的主要以三个人物为代表,即慎到、申不害和韩非子,慎到主张重势,也就是权势,利用权势来开展政治活动;申不害重术,也即权术,是指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而韩非子重法,主张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这三者概括了法学学说的基本要点。当然,法家学说曾经名噪一时,但是其所以快速消弭的原因也就在于独用法来统治国家是行不通的。
三、中国传统哲学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政治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也即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国家治理当中来。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政治思想,也是为了探求其中的积极意义,以史为鉴,以裨益于现代的社会发展。
(一)德政民本思想
我们国家现在的体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一点与古代的仁政民本思想是有相同之处的,两者都强调要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为政经验在今天依然有其重要价值,因此吸收古代政治哲学中的优秀成分,对今天的为政措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况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道德素质明显滞后,这与今天忽视德治也有一定的关联。
(二)无为而治思想
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阶段,人们需要思考更加长远的社会问题,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之后,人类的欲望不断的得到满足之后,社会却始终不够美好。这是因为欲望是无穷的,人只有学会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才能探索一种相对平和的相处方式。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三)兼爱贵和的进步思想
今天,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发突出,道德问题也愈发严重,甚至“扶不扶”的两难决择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但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主张人类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互相体谅和帮助,因此兼爱贵和的思想也是值得今天的统治者重视的。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文化、道德的发展也一样重要。
(四)法制思想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很多法律上的漏洞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幸福生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冤案、错案被披露,引起了人们对法制的重新反思。众所周知,法制和德治是治理国家的两个必备层面。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法制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赏罚必信”,也即严格遵照法律办事,避免出现“我爸是李刚”这样荒谬的事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哲学中的政治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的代表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学说,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到现在依然有其借鉴意义,其中又以德政民本思想、无为而治思想、兼爱贵和思想和法治思想更加切合时下需要。因此,不忘历史,对其中的优秀成分加以有效利用,将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蕾.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
[2]张树平.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研究评述[J].政治学研究,2007(02).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推荐阅读: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12-15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心得体会10-0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5-28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文09-27
中国政治制度的缺陷11-12
九年级政治中国梦教案06-05
读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06-10
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10-05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10-1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