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篇1

四川宜宾高县县委政研室 李艳梅

2010年07月19日18:0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九亿农民充分享有自己民主权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干部。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并不尽人意。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在不发达地区,都普遍存在贿选的情况,“流动票箱”被称为“黑箱”,这严重地影响了民主选举的质量,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种种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及其要求

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3年到1985年,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政府的进程,村委会也开始普遍建立起来,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解决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这可视为村民自治的第一阶段。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对村委会组织和村民自治做出了具体规定。1988年6月1日该法正式试行。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契机,村民自治在形式上逐步铺开,各地还积极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在从典型试点到面上展开、从思想认识分歧较多到思想认识逐步统一、从对村民自治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具体操作办法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实践过程中,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制框架初步形成,村民自治精神逐步深入人心。这可视为村民自治的第二阶段。村民自治的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至今。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1998年9月,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要在农村基层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该法所增加的内容主要就是选人、议事和监督等方面,强调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村务公开,并以法律条文规定了必须向村民公开的内容。对自治的内容规定得如此详细,这在世界有关自治立法上也是少见的,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村民自治的功能性问题。一些地方为了适应村民自治的要求和维护法制的统一,调整或消除与法律不符乃至相悖的矛盾关系,进行了乡镇机构及管理体制改革。从村民自治的产生,到村民自治法律地位的确立;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试行,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在社会需要中应运而生,在探索中发展,在前进中完善,在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功之路。

村民自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民主选举(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干部)、民主决策(指村中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必须由村民参与决定)、民主管理(指村民依照一定的法规制度,参与村中事务的管理)、民主监督(指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显然,在这四个方面当中,民主选举最为关键最为重要。因此,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必然产物,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必须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对选举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必须消除。

二、村干部参选的诱因

(一)政治地位的提高

改革开放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涌现了一大批先富裕起来的“能人”,经济上的成功使得他们开始转向对政治地位的追求。因此,他们为达到竞选成功的目的而不惜经济上的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此时政治地位对他们产生的效用极大,而在竞选过程中所支付的经济成本相对来说就较小,这样产出投入的比例就较大,所以参选的欲望就强烈。这部分人在竞选取得成功后,其行为往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以村干部为依托,努力编织与上级领导的人脉关系网。实施这种行为的人往往不干实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跑关系”上,用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捞取自己的政治资本,以图进一步提升的目的,或者提升自己在上级领导心中的地位,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2)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政治地位。这部分人往往能认真为群众办实事,也能够兢兢业业,但是,他们这种行为的动力是外生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政治地位而不得不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即不能被群众认可,则可能会放弃或者转而追求其他方面的利益。除了经济上的成功驱使部分人转向对政治地位的追求外,在农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除经济方面以外的“上流人士”,这些人往往因为有出众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格魅力而赢得了群众的普遍尊重,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同样会产生对农村政治地位的渴望。这种渴望也许来自他个人的心理需求,也许来自群众的这种“众望所归”对他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是两者皆有。

(二)经济利益的追求

经济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我国农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非发达地区,都存在许多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工作岗位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而村干部职位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在这种情况下,能当上村干部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为挣得相应的工资是村民竞选村干部经济动因的一个方面。(2)在我国农村,村集体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集体财产和公共资源,在现行的体制下,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控制或经营这些财产或资源,因此,这就给村干部提供了许多获得隐性收入的机会,而且,这部分收入可能是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3)近年来,在城镇边缘地带,都普遍存在征地现象,村集体对征地款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提留,而村干部对这些钱的使用有很大的支配空间,在目前村财务监督机制还不 健全的情况下,谁也不能保证村干部会把这些钱全部用在村民身上。(4)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大背景下,国家每年提供给农民的直接补贴在不同的地区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虽然许多地区直接把钱打在村民的银行账户上,但村干部作为乡镇与农民联系的纽带,仍然有许多办法对这些钱做一些手脚。如果不是打在村民的账户上,则钱一旦到了村这一级,村干部又有很大的自由支配空间。(5)在目前的农村,要想做生意,不管规模的大小,都需要有一个很强的人际关系网,部分村干部以此为依托,编织一个利于自己人际关系网,这也是经济动因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自身文化需求

这里说的文化需求与上面的政治地位的提高可能有交叉的部分,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诱因”的外在表现是内心为达到某一个目的自己所认可的解释因素,但自己为什么这样解释所产生的根源可能是内生的,可能是外生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受主观因素,也可能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以上的政治地位的追求更多的是来源于外在因素,而文化需求更多的来源于主观因素。文化需求主要包括:(1)目前的村干部主要是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可能有许多人热爱学习而最终没有走上学习的道路。虽然他们没有受过正规化的系统教育,但可能文化功底却很深,水平也很高。他们一方面愿意向村民宣传民主观念,解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受现代文明熏陶产生的平等、民主的观念和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热情,使得他们乐于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和民主的道路。(2)同样,在这一时期出生的热爱学习但最终没有走上学习道路的知识分子,他们部分人心里又是不平衡和失落的,希望借助选举的成功来赢得村民的认可和尊重。(3)一部分在岗的村干部,由于不愿意承受由村干部变为普通村民的心里落差,因此在下一届的选举中会继续参选。

(四)维护宗族利益。在一个行政村中,一般都存在几个或者几十个不同的宗族,宗族间也有一定的利益冲突,这样,如果某一个宗族成员能当选为村干部,将会有利于维护本族的利益。当然,维护本族的利益有可能是维护本族人的正当利益,也可能是偏袒本族人。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以上某些原因,导致了部分人为了竞选上村干部,不惜进行贿赂,严重的破坏了选举的公平公正,影响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从源头上消除参加竞选的潜在利益

首先分析政治地位的追求。在任何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去阻止人对政治地位的追求,对这种追求的评价关键看拥有地位后的行为。在除(1)以外的所有因素中,这些并没有损害村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这种动因构成了他们做事的动力之一,尽管他们的本意不是为村民服务,但这种服务在行为上已构成了现实。因此,这种条件下的贿选也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贿选,因为并不是以损害村民的利益和为了自己的收益为前提,而且在外在行为上也做到了尽职尽责,只是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但(1)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下,镇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对整天热衷于“搞关系”的村干部要及时向村民通报,切断其追求政治地位的潜在诱惑。

其次,分析经济利益动机。关于“1”,如果是这种因素导致贿选行为,那说明相应的工资过高,需要调整村干部的工资。在“2、3、4”中,可以发现,这直接损害了村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切断其利益根源。关于“5”,难以从根源上阻止贿选的行为。

第三,关于文化动因。尽管这种动因也存在一定的私心,但笔者认为,这是最值得我们推崇的,因为这实际上并没有损害村民利益,而且因此而贿选的可能性不大。

第四,关于宗族利益。这种动机在外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不同宗族之间的竞争。在农村,这种竞争是避免不了的,没有办法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只能从选举模式上去解决存在的种种不公正问题。

四、结论及有关对策

为了从源头上切断贿选行为的根源,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同时,乡镇领导必须对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进行引导,对热衷于“搞关系”的村干部要及时向村民通报。同时,为了坚决杜绝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贿选行为,必须进一步完善选举方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有:

(1)党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和改进领导工作。换届选举前,上级党委、政府要成立换届选举领导小组,村级成立或由选民推选产生的选举领导小组,或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村委会选举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行政监督。

(2)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和行为。首先,要着手制定关于村委会选举的专门性法律,用相应的程序法从国家层面对民主选举进行法律引导,做到有法可依;在法律尚未来得及指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试行一些地方性法规,拟订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条例;同时,各村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选举方法,规范选举程序。

(3)尝试和创新其他选举模式。十多年来,我国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典型。特别是在选举方式上,除“海选”外,还有平行选举(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同时投票选举)、职次选举(依次选主任、副主任、委员或先选委员,再从委员中选主任、副主任)以及叠加选举(三个职位一次投票,一个候选人可以有主任、副主任或委员三种职位的选票)等多种模式。初步实验证明,这些选举方式不仅符合中国农村实际,而且具备现代民主选举的特点,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借鉴推广意义。对制约农村干部工作若干因素的思考

泰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何传新

2010年07月27日15: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目前,中央提出要通过学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沈浩同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

一、政策制约,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缺乏保证

近年来,由于中央政策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也为乡镇、村财源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特别是对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大镇,乡镇财政减收的比例较大,给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乡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以及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取消农业税和禁止向农民摊派,意味着乡村组织几乎失去了经济基础,“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农村取得收入的来源减少,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名存实亡;农村公共事务受到严重影响,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难度较大。

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转移支付政策,其目的是弥补因税费改革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保证乡镇机构及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但由于机构改革和相关体制改革不到位,过去由农业税和向农民征费来维系的乡镇、村行政支出和公益事业支出,不但没减少,反而还有一定的增多,而转移支付只是将原来制度外的财政收入纳入到制度内管理,且转移支付比例低,数额小,远远不能弥补乡村行政运转必需的经费及公共事业建设的需要。转移支付的不足再加上县乡财政一直较困难,根本没有公共财力弥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不足的缺口,凸显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2003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305亿元,2004年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510亿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05年,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额为3517亿元,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额的31%。而税费改革之前政府和村社区组织通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三提”、“五统”及摊派实际上从农民那里每年要收1500~1600亿元,税费改革尽管有乡镇机构、农村教育的配套改革,但财政缺口仍较大,乡村两级的财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乡村级组织经费无保障,难以维持基层组织的运转

(一)农村经济发展力度不够、路子不准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矛盾增多、难度增大,表面上看是由税费改革引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所致。越是经济条件好、集体经济越强大的乡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越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干部号召什么老百姓就干什么”,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庄经济发展情况好,集体经济基础雄厚,农民得到的实惠多。相反那些经济落后、债务多、集体经 济薄弱的乡村,基层组织没有任何号召力,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干部工资不高甚至兑不了现,办任何事情都向群众伸手,必然导致党群、干群矛盾激化。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种种问题,发展不够是关键的症结所在。2007年泰安市3571个行政村,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只有肥城新城办事处的孙村和王瓜店镇王西村,100万元以上的只有889个,50---100万元的只有149个,低收入村(5万元以下)1938个,占54.4%经济空壳村还有100多个。全市1976个村支出大于收入,占53.81%。

(二)村干部职数过多,挤占了行政开支

据统计,全市3600个行政村(村委会)2003年享受工资补助的村干部61338人(在职人员49418人、退休人员11920人),每村平均17人(在职13.7人、退休3.3人)。在职人员中,村两委18016人(村均5人),专职计生人员12132人(村均3.4人),村民小组长19270人(村均5.3人)。2007年底统计,计划生育干部14521人,比村两委人员多1250人。

按照目前村干部职数计算,加上必要的办公经费,每村每年约需经费3万元(不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如果按照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确定的村干部配备职数(小村3-5人、大村5-8人)计算,每村每年平均需经费2万元。农业两税政策调整前,绝大部分村的经费收入在3万元以上,基本能够保证村级组织运转。农业两税政策调整后,除少部分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以外,绝大部分村将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三、离退职村干部的待遇覆盖面小,难以落实,普遍存在后顾之忧

一些地方在制定离退职村干部待遇有关政策时,仅考虑到了现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者为符合条件的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或者从财政上为不能办理养老保险的人离退职后的待遇提供了保障,但对现任的其他村两委会干部和制定政策前已经离退职村干部的待遇则不予考虑;有的地方虽然明确了所有村干部的离退职待遇标准,并且明确由村集体负担,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离退职村干部的待遇仍然难以落实。

四、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称,影响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

要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研究农村工作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握工作原则,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工作水平,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健康发展。要群众利益为上、实事求是为策、多予少取为本、宣传示范为重、诚实守信为高。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五准五不准,即:(1)坚持实事求是,不准虚假浮夸;(2)坚持依法办事,不准违法乱纪;(3)坚持艰苦奋斗,不准奢侈浪费;(4)坚持说服教育,不准强迫命令;(5)坚持廉洁奉公,不准以权谋私。强调干部要处事公心,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要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实行“一对一”,一名党员负责一项村务,一个党小组帮扶一个困难户。繁重的工作压力、有限的工作成效、收入的低微,极大地打击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

五、政治上发展“顶峰”观念,是影响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思想根源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篇2

一、明晰协商民主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契合

两委换届选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 也是扩大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发展协商民主, 并不是以协商民主来代替选举民主, 相反, 只有选举民主得以充分发展, 协商民主才会有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选举民主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基石, 没有了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也难以实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不是彼此对立的。选举中可以有协商, 协商中也可以有选举。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方式融合在民主政治的现实操作之中。

二、深刻认识协商民主融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维护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与培养民众理性能力的现实需要。选民及其代表在公共讨论和争论过程中, 公共利益是他们的共同诉求。协商民主把公共协商结果的合法性建立在广泛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 避免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协商没有发挥有效成果, 在选举中就会出现贿选和霸选干扰选民对选举的理性判断, 做出不真实的意愿票选。选举民主和协调民主相结合, 相互取长补短, 使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完善。

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与保障民众平等权利的正确选择。农村民主选举培养了民众的现代民主意识和能力, 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村民逐渐学会了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 使得村民在选举中, 遇到不同意见可以进行协商妥协。这就可以使得他们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加强。协商民主具有完善的参与功能, 能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平等地参与决策的形成过程, 通过协商民主形式, 能够保证民众具有平等的参与选举的权利。

保证选举过程顺利开展与建立良性沟通机制的有效结合。我国现行候选人名额分配模式和确定机制选民或代表的知情权严重匮乏, 同时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缺少沟通渠道, 很多选民根本就不知道要选举的是谁, 更不了解代表的主张和纲领。选民难以获取对选举候选人的政治素养、参政议政能力的信息资料。民主选举顺利进行的真正意义必须与村民的利益和知情权相关, 通过选民和候选人双向的沟通和表达, 才更能体现选举的民主性。

三、协商民主下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设计

(一) 成立“一个机构”, 确保协商主体的清晰

责任编辑:党伟莉

基层的农村选举建设的完善, 工作的顺利实施,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民主协商机构, 参与对选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参与选举的决策。要体现多数人的意见, 按多数人的提名确定人选, 并把民主贯穿选举的各环节、全过程, 又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对候选人进行比较, 综合。这种民主沟通有利于训练选民的民主技能, 提高选民平等参与选举事务与决策, 促进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应该尽量规范选举民主过程的沟通渠道, 避免沟通机制流于形式。

(二) 符合“两面征求”, 明确提名候选人资格

在选举中, 要明确被选资格, 并有较高的领导素质, 没有违法乱纪历史, 参加选举的目的明确, 不持贪污受贿心理。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还要征得组织的同意, 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和标准拿出初步建议进行讨论。然后, 还要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 由村委会成立的协商小组来讨论、商议对候选人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经过协商, 达到两方面的同意之后, 才能明确候选人是否具有参选资格。

(三) 通过“三个定期”, 规范选举监督的程序

每月定期从群众中收集、汇总意见和建议, 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每月定期召开基层会议, 讨论、协商、汇报各项工作;每季度定期向上级领导反映监事会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 一般由村两委限期研究处理, 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呈上一级领导处理, 确保事事都有落实, 并向广大群众汇报。

(四) 达到“四种效果”, 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提名和确定候选人代表的真实性缺乏民众的平等参与, 贿选和霸选行为干扰选民的理性判断, 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选民盲目投票, 要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必须做到;一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重大事项做出的决策必须合适;二是各级领导对群众所反映的难题、困难和热点的处理和解决必须合情;三是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实事求是, 要对财务的预算、收支情况等做到合理;四是选举工作的开展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度等正规方式、渠道来监督处理, 必须使选举运行的过程做到合法。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不仅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协商民主在农村社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协商民主在推动农村民主选举和民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上,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摘要: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 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选举制度

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选举文化;村民自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18-02

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概述

(一)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现状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我国民主的最小构建单位,以其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基于实际探索总结的伟大创举。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普遍应用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经过千年沉淀的乡土文明碰撞出了独具特色的村委会选举文化。前者建立在民主传统和法治之上,后者则以臣民文化和礼治为特征。在当今中国的村委会选举中可以找到不同程度“臣民依附”型文化的对应,冷漠参与、贿选拉票等。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内在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有关。经济价值与选举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密不可分,而政治价值与村民个人的政治认同有关[1]。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个去政治化的过程,村民已经成为“最为典型的理性经济人”[2]。一方面,村民希望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所推选出来的村委会能带领全村发家致富。但往往由于上次选举的结果不能达到村民预期的经济利益诉求,让村民对民主选举这一公共物品的有用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选举作为公共产品,其不公正的后果是由全体村民共同承担的。这会放大村民在参与选举过程中的不负责态度。再加上村民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村委会选举是自身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使得重构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相适应的选举文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的法律属性

我国的村委会选举文化既是政治文化,也是法律文化。政治文化是由内化的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组成的整体,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点。法律文化由多重法律符号和载体表现,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在广义上,法律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法律文化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盛衰变化相同步,正如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总结的:“则法学之盛衰,与政之治忽,实息息相通。然当学之盛也,不能必政之皆盛,而当学之衰也,可决其政之必衰。”[3]但两者对选举的制度安排不同,在政治文化的语境中,选举是把权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的分配与委托;而在法律文化的语境中,选举则是公民最基本的宪政权利。基层民主选举权利的保障,法律的固化是我国法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唤醒公民对制度和规则的信奉与遵从,需要完善我国的村委会选举法律制度,确保选举过程和选举结果的合法性。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主要体现为四个要素,选民意志表达的自由选择性、候选人的竞争性、投票行为的秘密性和选举过程的公开性[4]。建立崇尚平等、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的选举文化,可以增加村民参与选举的政治效能感,提高其对自身选票重要性的认识,逐步让村民真正意识到作为农村自治体基本组织形式的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

(三)我国基层选举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村委会选举是典型的直接选举模式,然而有直接选举的政治实践并不一定等同于真正的代议制民主。直接选举民主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支撑,需要相适应的政治选举文化的配合。

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文化应该具备成熟的选举文化的共性,例如选票的价值、分量、权威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承认,每一个拥有选票的社会成员都坚信自己握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控制政权的权力等[5]。这种认识应成为村民自治的普遍心理和基本的政治常识。同时,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乡土文化影响深远,农村人口众多的基本情况,需要的是一种和谐均衡、温和稳妥的选举文化。过于高涨的参与热情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而冷漠消极的态度难以体现民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影响最深远的儒家文化为代表,其倡导的“礼治”是历代封建王朝运用于政治实践的指导思想。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到,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秩序是一种“礼治秩序”。在少有变动的乡土社会,血缘、亲缘、地缘联结形成的身份登记秩序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人的思想产生根深蒂固的控制。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积累和重复熏习形成了强大的惯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妨碍因素。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型需要平稳缓和、循序渐进的过渡,儒家提倡的中庸也使得村民更容易接受和谐温和的选举文化。

二、构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的路径

选举制度作为我国乡土社会之外的知识体系,在植入我国农村以后发生了很多适应性的变式。构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文化需要从观念、实践、制度三个维度入手。

(一)培育村民民主法治精神

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途径是提高村民的政治法律素质,古希腊思想家曾经提出公民拥有的精神与美德是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培育村民的政治角色意识。政治角色意识是指公民在政治民主活动中对自己所承担角色的认知、看法和态度。村民作为村民自治的主体,其对自己在基层民主运作和村委会选举中所扮演角色的自我认识,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民主进程。

其次,要普及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村民普遍接受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普及有关民主选举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平等、自由、正义、竞争、效率等法律理念和价值真正深入人心,提升公民法律素养与民主精神,逐步让村民真正意识到作为农村自治体基本组织形式的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

再次,要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培训。定期向村民讲授政治民主选举理论,提高其对自身选票重要性的认识。在村委会选举前,向选民广泛宣传有关本次选举的基本信息,增加选民的知情权,以便其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使每次选举成为有实质民主意义的选举。

(二)遴选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候选人

完善候选人遴选机制,在村委会选举中引入候选人竞职演说的形式,让他们通过公平竞争进入乡村政治权力格局应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值得提倡的[6]。更重要的是,竞职演说有助于村民对选举过程和选举结果形成心理认同。选举本身是一种淘汰机制,其结果必然是为多数选民所认可的。而选举文化就是在选举淘汰机制与社会大众文化心理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公开竞职演说作为与选民良性互动的有效载体,同样是构建我国成熟的选举文化的路径之一。

推行候选人公开竞职演说,引导群众由“选熟人”转变为“选能人”的实践,已在多地取得良好效果。村委会选举是对当地“精英”的推选,选民关注的是被选举人的品性、能力与信誉。公开竞职演说对展现候选人、自荐人的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以加深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是必要的,有利于拉近候选人、自荐人与选民的距离,帮助选民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候选人与选民可进行面对面的了解与接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选举氛围,有利于村民理解自身参与选举的重要性。

(三)优化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整体性、时序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社会的转型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全面推进。时序性是指各部门的推进存在时间的先后。社会运行机制的革新往往先于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因此完善制度设计成为构建于农村直接选举相适应的选举文化的先行选择,本文主要从村委会任期角度提出思考与建议。

1.延长任期的必要性

村委会任期过短,频繁换届,首先,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了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其次,三年一届任期的换届频率难免会造成人员的变动,会损害“村官”的稳定性,不利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再次,任期过短,容易造成村委会短期行为,忽视对长远发展的关注,并且由于不同的班子人员对村情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别,会造成各届村委会做出不连续的、甚至是方向不同的规划安排,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延长村民委员会的任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光狭隘短浅的问题,矫正急功近利的心态。

2.延长任期的可行性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在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在现在三年一届的任期基础上,可以采取“大小选”方法。即当新一届村委会任期满三年时,只进行由半数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参与的民主考核和信任投票,即“小选”。如果村委会信任票过了半数,只是个别村委会成员的信任票不过半,则只需将该成员按法定程序罢免后进行补选,而无需换届选举;如果村委会班子和每位成员的信任票都过了半数,则全体留任,也无需换届选举。这样,就可以待到该村委会第二个三年任期届满时再举行换届“大选”。当然,在“小选”中,如果村委会得到的信任票不过半数,就应该进行换届选举[7]。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任期尚未做出修改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变通方法,——既不与现有法律相抵触,又能够避免由于村委会任期过短引起的弊端。从长远考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将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由原来的三年一届改为五年一届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赵爱明,史仕新.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

[2]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3]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43.

[4]唐晓腾.城市化中的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方法及影响——对东部1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证观察的一项综合分析[J].社会科学,2007,(7).

[5]胡海东.营造真正的“选举文化”[EB/OL].http://www.gmw.cn/03pindao/pinglun/2004-06/02/comtent_37620.htm,2004-06-02.

[6]林少敏,吉青.乡村社会对村民选举的回应—对影响村民参与选举的因素的考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篇4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世界公共管理改革随之而至,城市社区政治生活中基层民主自治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当今社会,社会参与成为了城市社区发展结构性的驱动力,而在社会参与的诸多要素中民主选举是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一切正常有序进行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民主政治以及社会参与等政治问题中要对基层民主自治中的选举问题进行调查与探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1011年8月对临泽县东关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关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中的选举问题的调查。

一、选题研究意义与方法

1、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这次调查研究是针对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民主选举的情况而进行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最普遍形式是以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为主体为社区服务管理。居委会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以居民高度自治为基本特征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我国1989年颁布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第八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居委会的选举情况可分为三种。而近几年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居民民主意识的苏醒,越来越多的社区采用全民直接选举的方式,这一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选题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具体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法为辅,二者结合,相互补充。根据居民填写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1.05:1。年龄在20-30的占22%,30-40的为19%,40-50的占24%,50-60的占20%,60以上的占24%,年龄比例较为均衡。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的占11%,温饱的占62%,小康的占19%,富裕的占8%,关于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笔者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填写情况均趋于保守。居民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占19%,初中占21%,高中占36%,大专及以上占24%。居民政治面貌中党员团员占12%。

3、具体调查程序的实施过程

按居民总数的5%,随机抽取了100名居民作为发放问卷的调查对象,所有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为99%。同时,对个别居民以及居委会成员进行了走访,通过对其个别访谈从更深层次方面了解了本地居民以及居委会的各种情况。

二、社区居民民主选举问题的现状

1、社区居民对居委会选举了解程度较高

参加本次调查的居民普遍在该小区居住时间较长,对居委会组织认识较深,74%的居民知道该小区居委会干部有居民选举,但仅有38%的居民了解选举方式,根据个别访谈情况,居民普遍都配合居委会工作,但较缺乏自主性。居民普遍参加过居委会选举,但曾做过候选人的仅为13%,在这些人中,84%的人均是被他人推荐。

2、城市居委会选举与经济利益问题相关不大

在本次调查中,在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过程中,居民选举与候选人参选都较少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居民委员会在社区中工作内容与经济利益相关不大,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管理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如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环境、出租户管理和餐饮管理等。之所以如此,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中作弊问题很少出现。贿选或家族势力的干涉基本不存在。

3、居委会选举中女性当选较容易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女性在居民委员会选举中更容易当选,并且女性在居委会干部中占多数。通过访谈调查,很多居民认为,女性更易担任居委会工作,如调解纠纷,对个别居民进行教育管理等,女性特有的亲和力,使这些工作由女性担任更具有可行性。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整个社会各个岗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4、选举工作流程尚未完善。

在选举过程中,社区尚不能真正达到社区直选,居民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很多居民参与过选举,但在参与过程中只是走走过场,敷衍了事,并不能真正做到民主。居委会选举的组织工作也尚有缺欠,选举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影响选举进行,如选举时间过长引起居民烦躁心理。在参加选举的居民中,老人和孩子占多数,选举应尽量选择非工作日,使上班族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民主。

三、社区选举问题的探索及启示

1、积极推行社区“海选”,依法推进社区民主

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还是比较重视和关注的,社区居民对不是严格按法定民主程序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干部意见往往就比较大,而对依法定程序由自己行使民主权利选举出来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一般就较高。

新型社区建设中应更注重社区民主建设,积极推行“海选”即直接选举,是实现社区民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直选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增大宣传力度,运用监督手段,深入群众,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使直选能够真正的符合民意,真正达到社区民主自治。

2、培育社区意识,提高社区成员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社区工作人员要带头树立主人公意识和服务意识。社区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社区的管理工作也是服务。社区工作者与广大社区居民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会带动社区居民的公德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从而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事务中来,这样才能使民主选举具有群众基础。

3、提高创新意识,进行机制改革

在社区改革中,大胆进行体制创新,给予社区适当的财力和权力,让社区具有真正自治的能力,要让社区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资源和空间,让社区成为居民实现自治的活动舞台。居民委员会应和物业结合起来,给予居民更加完善的管理与服务。设置居民代表大会,强化居民代表大会监督作用,真正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

基层工会民主选举程序 篇5

一、申请成立工会(或申请工会换届)

书面向上级工会申请成立单位工会及上报筹备组成员名单(或申请工会换届)。

注意:

(1)工会筹备组成员一般由上级工会、单位党组织和会员代表共5—15人组成,设筹备组组长1名。

(2)单位工会名称一般是“单位全称+工会委员会”。(3)请示的落款一般是“××(单位全称)工会筹备组(代章)”,并加盖公章。如果单位已经成立党组织,则由党组织代章,如果未成立党组织,则请单位行政代章。

(4)工会换届工作,由本届工会委员会负责组织。

(参见范本1:关于成立××工会委员会的请示)(参见范本2:关于××工会委员会换届的请示)

二、发展会员

收到上级工会批复后,单位工会筹备组发展会员。(1)员工凡承认《中国工会章程》,自愿申请加入工会,填写《工会会员申请登记表》,经工会筹备组批准,即可成为工会会员。

(2)单位工会组建完成后,向会员发放《工会会员证》。

(参见范本3:关于发展工会会员的通知)(参见范本4:××工会会员申请登记表)

三、成立工会小组,民主选举工会小组长(1)工会小组一般以车间、部门等为单位建立。(2)筹备组在征集会员(代表)意见基础上,每个工会小组推荐2名或以上工会小组长候选人,并召开小组会员会议,由会员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1名工会小组长。

注意:大型企业可以工厂等为单位成立工会分会,召开工厂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工会分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四、民主选举会员代表

1、单位工会筹备组确定和分配会员代表名额。(1)单位工会筹备组根据会员人数确定会员代表人数。会员100人以下的,召开会员大会,不选举会员代表。会员100人至2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不少于会员的30%;

会员201人至5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不少于会员的20%,且不少于60人;

会员501至10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不少于会员的10%,且不少于100人;

会员1001人到50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不少于会员的6%,且不少于100人;

会员5001到100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不少于会员的5%,且不少于300人;

会员超过10000人的单位,会员代表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

(2)单位工会筹备组根据各工会小组会员数量,兼顾会员的代表性,将会员代表的名额分配到工会小组。一线员工应占会员代表人数的60%以上。

(3)女代表、青年代表和具有本单位会员身份的劳务派遣员工代表应占一定比例。

2、民主选举会员代表。

(1)筹备组指导各工会小组,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选举产生会员代表。(2)筹备组将会员代表名单及时进行公告。(参见范本5:关于××工会第×届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的公告)

注意:

1.不是工会会员的职工不能当选会员代表。

2.鼓励会员100人以上的企业工会召开会员大会进行民主选举。

五、确定工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候选人

1、单位工会筹备组确定工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名额。工会委员会委员名额应以奇数设置,依据会员人数多少来确定:

不足25人,设委员3至5人,也可以设主席或组织员1人;

25人至200人,设委员3至7人; 201人至1000人,设委员7至15人; 1001人至5000人,设委员15至21人; 5001人至10000人,设委员21至29人; 10001人至50000人,设委员29至37人; 50001人以上,设委员37至45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为3至11人。

2、推荐工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候选人。

(1)根据“工会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不低于5%”确定工会委员候选人名额。

(2)根据“经费审查委员可以实行等额选举”确定经审委员候选人名额。

(3)筹备组通过如下方式征集候选人:会员自荐、10名以上会员(代表)联名推荐、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推荐、本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推荐、同级党组织推荐、上级工会推荐。

(4)工会筹备组对候选人名单汇总并进行资格审查,下发到工会小组讨论投票,根据得票数和代表性等情况提出工会委员、经审委员、工会主席(副主席)、经审主任候选人建议名单。

注意:

(1)单位出资人(含合伙人)及其近亲属、法人代表、行政负责人不得提名为工会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外籍(含港澳台地区)员工不得提名为工会主席候选人。

(2)工会主席、副主席可以等额选举产生,也可以差额选举产生。

(3)本级工会委员会主持财务工作的负责人及其管钱、管物人员不得兼任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成员。

3、筹备组书面向上级工会上报委员候选人名单。筹备组向上级工会上报工会委员、工会主席、副主席和经费审查委员、主任候选人名单。有党组织的企业要同时征得同级党组织的同意。

(参见范本6:关于召开××工会第×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

4、候选人公示。

在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民主选举前将候选人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

(参见范本7:关于××工会第×届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的公示)

六、筹备会员代表大会

在上级工会批复后,筹备组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并准备如下筹备工作材料(参见:筹备工作材料):

• 筹备工作报告

• 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委员候选人简介 • 会员代表人数报告单 • 工会委员选票(间接选举)

• 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选票(直接选举)• 经费审查委员选票

• 工会委员计票汇总表(间接选举)

• 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计票汇总表(直接选举)• 经费审查委员计票汇总表

• 工会主席、副主席选票(间接选举)•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选票 •

七、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1、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原则规定。

(1)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2)参加选举的人数为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进行选举。

(3)候选人获得应参加选举人的过半数票时,才能当选。

2、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

①筹备组负责人作筹备工作报告(如换届,由工会主席做上一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及由经审主任做上一届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情况报告);

②表决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③宣读候选人简介(即表决通过候选人名单); ④表决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名单; ⑤大会选举、计票、宣布选举计票结果和当选人名单; ⑥(如果是间接选举)大会暂时休会,当选的工会委员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工会主席、副主席。当选的经费审查委员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经审主任;

⑦当选工会主席发言;

⑧企业行政、上级工会等领导讲话。(参见:大会主持词)注意:

会员(代表)大会届次的有关说明:

工会成立时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称之为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第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本届期内以后一般每次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则称之为第一届第二次、第一届第三次……,以此类推。

相应地,工会全体委员召开会议,称之为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第二次委员会议……

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任期届满时,需重新选举会员代表,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二届工会委员会。

八、成立工会委员会后的有关工作

1、成立女职工委员会。

单位工会中有女会员10名以上的应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名的可以设女职工委员。

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可由同级工会委员会提名,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召开女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与工会委员会同时报上级工会审批。

2、向上级工会报送选举结果等材料。

(1)向上级工会上报选举结果(参见范本8:开平市建立工会组织呈批表、范本9:开平市基层工会委员会改选呈批表)。选举结果同时报单位党组织。

(2)上级工会批复

(3)工会委员会收到批复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采取张榜公布或网上发布等形式,向全体会员公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成员名单。

(参见范本10:关于××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公告)

3、刻制公章。由上级工会开具刻制公章介绍信,到公安部门登记后刻制公章。

4、向上级工会申请办理《工会社团法人资格证》。(参见范本11:广东省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申请书)

5、到银行办理工会独立账户。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思考 篇6

***李智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主体,他们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国家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监控程度是衡量民主政治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提高人民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健全人民对国家管理的监控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维护和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国情世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使我国的民主政建设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目前,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民主基层对策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自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目前, 各地区农村纷纷建立村民委员会, 实施村民自治。与此同时, 三项制度(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和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农村得到了实施。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方式, 如何完善村民自治,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基层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民主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之后, 人们才会关注到更高层次的需要。政治动员让位于利益刺激, 损害或者无助于农民切身利益的空洞政治很难再对农民发生作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民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增加收入, 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他们一般缺乏科学的认识, 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并且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 常年累月不在家乡, 这等同于不自觉的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权利。而那些留在农村的农民往往对于参与民主建设缺乏热情, 对于神圣的选举权利认识过于片面, 一是认为参加村委会选举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认为任何人做村支书或村长都与自己关系不大。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封建传统思想阻碍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村党干部、基层党政机关领导缺乏民主思想和意识、官本思想根深蒂固, 认为大事都是自己说了算, 并未与村民协商讨论, 使基层民主泛于形式主义。广大村民群众的民主观念不强, 面对自己的利益被侵略或权利被剥夺时, 多为忍气吞声, 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隐忍态度。并未利用正确合法的渠道使自己的诉求上达, 这种政治上的盲从性严重阻碍了基层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以血缘、姓氏或民族关系为纽带聚居, 是我国农村社会的一大特点, 因此在农村的许多地方, 宗族思想、家族本位思想等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 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发生作用, 这体现于村民中则是 肥水不流外人田、朝中有人易办事 , 宗族和家族势力往往得到村民的拥护, 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

1.3镇村关系并未理顺

实现村民自治之后, 镇政府与村民自治主体并非依旧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转化为指导帮助和支持的关系, 但是传统的观念并未彻底根除, 乡镇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 因而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在村委会选举这一事宜上存在较大分歧, 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村民应通过集体投票选择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村委会, 镇政府可派专门小组进行监督, 保证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乡镇政府往往对此干预过多, 他们以通过操作选举或随意更换村委会干部的方式来阻碍村民自治的正常进行。在日常村务上, 乡镇政府坚守对农村的领导阵地, 通过行政命令来管理村委会, 这种干预通常引起村委会和村民的强烈不满。

1.4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紧张

村党支部通常是上级部门指派任命, 村委会则是由村民选举产生。两委往往关系紧张, 有的甚至矛盾尤为突出。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 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村党支部认为自己是上级部门指派任命, 只对上级负责, 对村务工作大包大揽, 无视村民的自治和村委会的职能所在;二是村委会一般是由村民选举产生, 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并未把村党支部放在眼里, 村内重大事务也未向村党支部进行汇报。并且在处理具体村务时, 两者由于立场的不同, 对于问题难免会出现不一样的见地和解决方案,村委会与村

党支部处于博弈之中,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处于一种对立状态, 双方关系紧张谁也不服谁, 各自为政, 甚至公开对立, 各自组织自己的班子, 在政治上互相抗衡, 工作中相互拆台。村民自治的顺利实现, 有赖于两委的相互协作﹑齐抓共管,这样缺乏协作精神, 势必会使村务工作大受影响

1.5村民自治缺乏监督

很多地区的村务出现不公开或假公开的现象, 村务公开只是流于形式, 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 缺乏真实性。对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如财政问题, 往往闪烁其词, 或者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数字, 财务的具体流向并未如实透明的向村民公

布, 并且一些重大事务根本不向村民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使村民无法真正享受到管理村务的权利, 同时也助长了腐败的滋生, 使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1.6 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民主法治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和有文化的农民的外出务工, 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人才多数留在城市定居, 这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不容乐观。然而农村基层民主要求作为自治主体的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 这样才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进行民主监督, 对村内的重大事务能够提出科学正确的意见。村民自治对农民文化的理想要求和农民的实际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2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2.1修订法律 完善民主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许多问题必须通过法律、制度求得解决。因此,要用发展、辩证的态度去修正不适应农村实际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充分体现法律和制度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从现在情况看,主要是:

一是完善“四个民主”,特别是民主选举的办法和程序。比如选民登记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增速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里的住户呈现多元化,已经远远不是祖辈繁衍下来的本村籍住户,也不再是单一的农籍住户;而是有农转非的,有外来打工或经商但户口却不在本村的,有挂靠户口的,有蓝印户口的,有退休人员或下岗职工返村居住的,退休人员或下岗职工返村的这一部分人员中还有其户口在本村和不在本村之分。这些农村住户具不具备选民资格,给不给选民登记,有待法律做出明确的回答才便于农村基层实际操作。再比如,“两个过半”的规定(即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这样的规定原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扩大民主,培育民主,可以维护村委会选举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一定要坚持“两个过半”会增加选举的难度,加大选举的成本;另一方面,弃权也是一种权利,或表示不在乎选举的结果,或表示认同所有的结果。因此,参选应坚持自愿原则,以获得参选人的多数票的当选,这样既体现了民主,又降低了选举成本。

二是明确对违法行为具体的惩治办法。要把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民主权利切实地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建立明确的可有效操作的村民自治的保障机制。比如,对干扰破坏民主选举的行为,不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行为,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受到什么样的惩治,由谁来执行惩治等,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是延长村委会任期时间。农村许多干部群众反映村委会任期偏短,使选举活动过于频繁。

2.2依法办事 尊重民意

村民自治的实践反复证明,依法办事则安,违法而行则乱。要努力克服村民自治实践中有法不依的现象。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不能简单动用行政命令粗暴影响村民群众行使属于自己的民主权利。乡镇政府在行使对村委会指导、支持和帮助职能时,要实现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和自治权利,要由过去的单纯行政管理转变为既抓行政管理,又要通过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来丰富管理手段和强化管理、服务的功能,引导教育村民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义务。其次,要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基层政府有悖法律的行为,要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制止、纠正;对个别村民严重干扰破坏村民自治的违法犯罪行为,要采取法律的手段予以惩处。第三,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逐步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村委会和全体村民,都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村委会不能因为和乡镇政府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就不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不履行法定的义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决议,都不得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精髓。因此,要注重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保证农民群众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民主选举中,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选权、选举权、提名权、投票权和罢免权,切实维护村民群众在选举中的各个环节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日常自治活动中,要进一步落实村民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以群众觉悟低、文化水平低为借口,不让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现象。要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引导和实施,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使村务运作过程和结果及时、真实、全面地公开于村民面前,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

2.3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农村干部群众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施主体。必须向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让农村干部群众增长村民自治的知识。要使农村干部们懂得如何尊重群众的意愿,如何进行村民自治基本制度的建设,如何依法有效实施各项自治活动;使农村群众懂得如何正确行使民

主权利,遇到违法行为时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从而提高民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让农村干部群众树立起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包括树立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统一的观念,明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发扬民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纠正那些认为村民实行自治了,可以不受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错误认识;树立主人翁的观念,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终究要靠农民群众自己。当前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篇7

1、健全党内法规, 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内民主意识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实践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匮乏。对此, 改革开放以来, 党从健全党规党法入手, 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党内民主意识教育, 这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逻辑起点。

2、逐步推进党内政务公开。

各地基层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灵活多样, 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一是突出党务特色, 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例如, 大力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介公开的建设力度, 发布党务工作信息, 开通“党务信息直通车”, 开辟网上论坛等等。二是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全方位、多领域、有重点地确定公开内容和公开项目。凡是本地区、本单位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 只要不涉及党内机密, 大都在党务公开范围之内。

3、创新干部选拔方式, 扩大民主参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

党内基层民主创新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不断探索干部选拔方式问题, 努力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相统一。在实行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两推一选、全委会投票表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 但是,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基层党组织内党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部分党员有民主的意识和积极性, 但不会表达。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面对面反映问题时, 采用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 造成与接待者的情绪对立,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效果;个别党员在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非面对面渠道反映问题时, 夸大其词, 甚至无中生有, 影响了民主质效。基层党组织内部党员素质不够高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党内民主的更好的实施和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2、基层民主渠道不健全。

一些领导干部走访基层时走马观花, 绕着问题走, 只与领导接触, 党员群众的意愿收集不上来;一些部门单位的意见箱、网络邮箱长期无人问津, 成为一种摆设, 民主渠道不畅;个别领导班子在讨论决策前, 沟通酝酿不够, 会议中主持人提出意见后, 往往是“大家还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就通过”, 这样一项决策就形成了。凡此种种, 成为制约基层民主的瓶颈因素, 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3、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方式不够完善。

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机制的不够完善、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也是当党内前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 有些地方事先拟定酝酿推荐候选人建议名单, 而不是采取党员群众直接酝酿提名、多轮投票筛选的办法进行, 没有将大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作为推荐候选人的基础, 差额确定初步候选人;有些地方考察选举方式不规范, 考察过程不够公开, 参与考察范围、有时选出的代表或干部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 形式上民主实质上并不民主的问题。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创新, 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既有成果, 不能拘泥于现成的结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并结合本地实际,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荐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1、提高党员民主素质,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既要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 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又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 提高民主素质, 增强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能力。

2、确保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针对基层党组织在发展民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首先, 健全决策过程征询意见的机制。要通过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 确实保证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征询意见的环节能切实纳入决策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基层党组织把决策过程征询意见变成了决策完成后将决策结果向党员通报, 这种做法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征询意见的意图。征询意见的本意是坚持民主集中制, 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对党内重大事务意见建议, 这样可以集中群众智慧, 防止决策中出现片面性。

其次, 认真贯彻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发挥好党代表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已经正式写进党章。同时, 要加强对党代表的教育培训, 使代表们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民主意识, 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义务, 正确行使代表的职权, 充分发挥好党代表在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机制, 拓宽监督渠道。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 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 确保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要健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向党员进行述职述职的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承诺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继续探索健全完善街道 (乡、镇) 、社区 (村、居) 两级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组织党员对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或测评, 并将民主评议和测评结果作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拓宽基层党内民主监督渠道结合实际, 采取设立党员监督岗、党员信箱等形式, 拓宽党员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摘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与此同时,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由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精神,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基层民主,创新

参考文献

[1]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259

[2]熊承家.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的有益探索[J].三峡党建, 2005, (11)

初中生班级民主选举的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生;民主选举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民主管理已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契合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班级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利益因素、人情因素等的影响,造成民主选举的本质发生变化。初中生正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的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参与民主活动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其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仍不稳定。对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进初中班级民主选举的发展,是深化班级民主管理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班级民主选举的思考,阐述了班级民主选举的影响因素以及强化班级民主选举的措施。

一、班级民主选举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管理更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而作为初中班级民主管理中的民主选举,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受到人情因素、利益因素等的影响。具体而言,班级民主选举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因素

民主选举的前提条件是民主,但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势必在选举中掺杂有各方利益的纠葛。如,当选班干部后在班级里会拥有许多特权,在以后的三好学生、先进等评选中有较大的优先权。所以在班级民主选举的过程,容易受利益因素的驱使,让“民主”变味为“私利”。这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既影响班级民主选举的有效实施,也阻碍了班级民主管理的全面开展。

2.人情因素

选举的主体参与者是人,这就势必会将人情带入到选举之中。在班级选举的过程中由于人情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造成有才者不一定当选的情形。如,在班级民主选举的过程中,选举的往往是班级中的“Mr. Good yesman ”,而非德才兼备的学生。在笔者的一次班级美德少年的民主投票选举中,有两位学生得票最高,居然是仅仅因为其中一位经常会请同学零食,另一位是电脑游戏高手的缘故。所以学生通过拉关系、贿赂同学的方式赢得人情上的支持,这与民主选举的初衷相违背,也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

3.其他因素

班级选举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掺杂有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如候选人长得好看,就选他(她);候选人是我同一个小组的,我就选他(她)。在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下,削减了民主选举中的客观性、公正性。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非理性因素成为选举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4.民主投票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

很多情况下班主任为图方便,在民主选举中各方面工作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选举过程不规范,或者班主任的监察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投票效果大打折扣。

二、强化班级民主选举的应对措施

新时期班级民主选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做好班级民主选举呢?笔者认为,班级民主选举的落实,前提在于强化民主选举的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一步规范班级民主选举,强化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及选举方式的改善,并且注重对民主选举中落选者的关心,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在班级民主选举之中。具体而言,新时期强化初中班级民主选举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1.强化学生民主选择的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民主选举之所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很大程度上在于各方思想认识存在错误,将人情因素、非理性因素带入其中。所以在班级民主选举的过程中,要做好民主选举的指导工作,转变学生错位的思想观念,转而以“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作为参与民主选举的思想指南。对于民主选举过程中的“谣言”“贿赂”等不良现象,应及时有效地遏制,力求班级选举的客观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班级选举环境,让各方民主地参与到选举中来。

2.改善选举方式,规范操作程序

选举过程的狠抓落实是选举成功的关键,班主任应负起主要的责任。以笔者操持的一次班级班干部选举为例。在八(8班)的班委改选之前,我首先明确班干部的条件:愿意并有足够能力为同学服务,思想品德好,德育操行必须为优秀等次,学习勤奋,成绩中上。然后通过自荐、学生推荐、老师的观察后,确定九名候选人。由候选人自己以书面形式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公示在班级的张贴栏中五天,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选举当天,先由班主任做一番动员,鼓励学生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投上公平、公正的一票。然后由候选人上台作竞选发言。发言结束后,全班一半学生在一张事先打印好的选票上以无记名填写时,同桌的另一半学生就趴在桌面上,然后交换进行。这样的做法可以防止投票时互相影响。每个学生把填写好的选票投到讲台的投票箱中。由两名计票员、两名点票员、两名监票员当众唱票,并当众公布最后选举结果。如此严谨程序选举出的七名班委会成员,真正体现了班级的民主,为建设民主型的班级奠定了基础。

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民主选举中落选者的关心

前面我们也提到,民主选举是一个过程,只注重选举结果的选举形态是错误的,无论是何种选举,应注重各方参与者的情感照顾,方可为民主选举奠定广泛的学生基础,抱以无私奉献的心理参与到其中。从实际来看,选举更多的侧重选举结果,大家欢呼的是当选者,唏嘘的是失败者。正是这种不良情感因素的存在,让班级选举的本质发生变化,削减了学生参与民主选举的热情。所以在班级选举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让选举成为学生能力竞争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发现自身不足的渠道。如让民主选择成为全体学生培养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而非一味的生生竞争,这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此外,教师要关注失败者的心理情绪,积极鼓励失败者端正思想认识,认真进行正确的归因,以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在笔者的一次班级团员发展对象考核的民主选举当中,一名成绩优秀、工作负责的班干部得票率只有30%,大大出乎老师和他本人的意料,于是我私下从多名学生那里了解到,他得票率低的原因是他平时的言行不文明所致。在与他的谈话后他才恍然大悟,并决心改正这些不良习惯。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民主选举折射的不仅是选举本身,而更多的是民主选举给学生带来了更多自身展示、自我完善的空间与平台。

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逐步建立起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契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前班级民主选举的实施,应注重班级民主选择的价值体现,着力彰显民主选举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此外,班级民主选举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践行好“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有利于选举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思想认识,参与到民主选举中来。

参考文献:

[1]陈友坤.略论班委民主选举的实践和意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

[2]王冠良.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07(01).

[3]陈昌安.浅谈初中班级民主化管理[J].中学课程辅导,2010(17).

[4]王云波.如何发挥班干部在告知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2).

上一篇:关于化学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