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推荐8篇)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1

(1)阶段特征

①1840~1894年:军事上以赤裸裸的武力侵华为主,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在侵华过程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

②1894~1931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以“以华治华”为主(扶植傀儡政权),以武力侵华为辅;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③1931~1945年:以日本武力侵华为主,日本妄图独霸中国。

④1945~1949年:以美国政治侵略为主,美国干涉中国内战,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

(2)主要侵华方式

①发动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②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③侵犯中国主权:开辟租界、控制关税、破坏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等。

④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政权:控制清政府、操纵北洋军阀政府、扶植蒋介石反动政府等。

⑤割占中国领土: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台湾等地区以及东北、西北的大片领土。

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阻挠北伐战争、支持反革命政变、帮助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等。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2

1. 对历史学科知识理解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教学目标, 也是每个教师实施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虽然每个教师对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标准, 但它们有相通之处, 即理解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 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能在全新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是要求在历史学习中, 不单单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 而且要在记忆的基础上, 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和特征性的认识, 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 并能掌握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 达到能够运用理解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简而言之, 理解是指能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 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 其主要表现行为是解释、转换和推论。也就是说, 只要学生能够解释、转换和推断有关历史知识, 就达到理解的要求了。

(1) 解释, 即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历史知识的含义, 包括概述一个历史事件, 说明一个历史概念, 解释一个历史现象, 举出一个历史实例等等。对历史知识的解释要注意内涵的准确和外延的完整。如说明“自然经济”的含义,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又如如何解释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象。因为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和自给自足。外国的经济侵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 造成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同时由于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自给自足的程度日益减弱。如果学生能抓住自然经济的特征来说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现, 这就表明学生理解了自然经济解体这一历史现象。

(2) 转换或转化, 指学生能将历史知识准确完整地从一种特定术语, 或一般叙述的语言文字, 或形式, 转换成为另一种特定术语, 或一般叙述的语言文字, 或形式。转换不是双向的, 而是多向的, 实际上, 转换是另一种解释的形式。例如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对“近代化”这一概念如何理解呢?“近代化”我们可以转换为“资本主义化”, 因为近代化指的是16世纪以来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出现的社会变革浪潮, 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主义化, 也就是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 用资本主义的新文化代替传统的旧文化, 用资本主义的新制度代替落后的旧制度。尽管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近代政治体制, 更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洋务派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又如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如何准确理解这一现象呢?由于受外国的经济侵略,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在这个世界市场中, 中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所以,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也可表述为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这样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了。

(3) 推论或推断, 由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如根据给定的有关历史事物的材料, 估计或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特定历史事件的条件, 对其后果、影响等进行多角度有逻辑性的推断。当然, 推论出的发展趋势或后果等, 必须与给定材料或条件相一致。同时要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所处的时代特征。例如对洋务运动结果的推论:从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看, 洋务派官僚都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 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士, 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中积极倡办洋务者, 表面上大力引进西方的机器和技术, 但本质上他们的骨子里却对西学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相当的抵制, 坚决捍卫中国传统秩序和伦理;再从洋务运动的目的看, 他们大办洋务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发展军事、民用工业, 为的是对付外来威胁和镇压人民革命, 并没有意识到要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 相反的是为了维护业已腐朽的封建统治。所以洋务派是想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来维护落后腐朽的上层建筑, 其结果必然是失败。“自强”、“求富”的梦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甲午海战的结局证明了这一推论是正确的。

2. 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方法

历史学习中, 理解的能力最为重要。如果说记忆是基础, 那么, 理解就是核心。且“理解”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承前“记忆”, 理解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 同时它对记忆又有反作用, 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效记忆。后启“应用”, 历史知识的应用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 没有理解的知识是无法应用的。况且, 转换、推断本身就已涉及应用层次了。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如果能达到理解的层次, 即对历史知识能够解释、转换和推断,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就基本到位了。那么,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呢?

(1) 注重史料引用, 向学生真实展现历史原貌。就历史本身而言, 要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又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对历史的理解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抛却那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即以论带史的行为, 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记录, 恢复历史原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那么如何向学生再现历史原貌呢?为此, 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呈现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将占有的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 重建史料与“历史原貌”之间的联系。如为了说明自然经济的特点笔者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 学生通过分析图片的内容而理解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又如为了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象, 笔者向学生提供如下材料:“今自夷人来厦开市, ……兼运洋布、洋棉, 其物充积于厦口, 其质既美, 其价复廉, 民间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 消减大半。”“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 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 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1844年, 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 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 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内容, 可以认识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洋布、洋纱、洋袜、洋巾”等外国的商品输入和对中国茶叶等农产品的掠夺, 解体的表现是传统手工业的被破坏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通过对直观的原始材料的解读, 学生就能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现象, 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并透过现象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2) 强化问题意识, 指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是否解决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尺度。从教学论来讲, “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多元智能理论关于知识理解也是以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志的。那么, 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呢?学生发现问题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构建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首先要指导学生置身历史情境,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或教师依据材料进行设问, 以明确要探究的对象。其次,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并通过相互交流, 使学生们的探究结果得到汇总与碰撞。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与总结使问题得以解决,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和表现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问题。笔者从复习自然经济的特征入手,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和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关史料后, 学生生成如下问题:图片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什么特征?“吾村……无纱可纺”“松、太布市, 消减大半”的原因是什么?茶叶大量出口又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此时农民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再经过教师点拨逐一解决问题。“无纱可纺”说明外国商品的输入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布市, 消减”又说明“织”与“耕”发生分离, 这就使得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组合被破坏了, 农民、手工业者走向破产, 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第一步。而材料中茶叶的大量出口说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减弱了, 这是其解体的第二步, 即个体农业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梳理就能使学生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现。

(3) 运用多元史观, 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有历史学家把追寻历史的真相比喻为找寻庐山的真面目, 并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这里揭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奥秘, 即同一个历史史实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就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探讨, 以求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 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例如笔者在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影响时,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加以认识:从社会史观看,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把廉价的工业品输入中国, 掠夺原材料, 建立工厂企业, 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而从现代化史观看, 通商口岸的设立有利于瓦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产生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 使中国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近代化历程。再以洋务运动的影响为例,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采用机器生产, 首先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可见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节点。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 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貌。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 洋务运动顺应了工业文明的世界潮流, 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 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就能加深对洋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19世纪后半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因此, 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多元史观多角度地分析、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 从而达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3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但要深入分析问题则离不开政治。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要用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且高考历史命题往往与政治热点问题相联系。[2]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很有必要,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能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完全为学生不理解的课题,很难使他们感兴趣。[3]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

既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非常有必要,那是否可行呢?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的关联性,从政治视角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无疑既合理又可行。其次,高中历史和思想政治两门学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契合的点、面较多。再次,一些高考文科综合真题中出现了史政结合的现象,这也充分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可行性。如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40题关于“金迁都燕京”,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40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山东卷)第29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等题。最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运用高中生熟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三、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现以人民版高中历史、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教材为例,来论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途径及重要意义。历史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为四个必修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点可以在历史三个模块中进行运用,因为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反思的一门学问。[5]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历史必修第一册“政治史”、必修第二册“经济史”、必修第三册“思想文化科技史” 分别与思想政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1的“经济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存在较多可契合的点、面,这无疑有利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

1.运用哲学理论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同理,运用哲学去解读历史,可以使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前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有利于其把握历史知识脉络,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些知识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所涵盖的内容。

现以高中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哲学知识来阐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解释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要失败,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其生产力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巴黎公社的失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因为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巴黎公社和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及大跃进运动,其共性在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与此相反,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决策正是由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可以结合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态势来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这一专题时,可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分析英、法、德、美四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点。还可用联系的观点来比较分析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欧洲的启蒙运动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异同。可以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解释中国的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在前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到后期却恰恰相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基于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比如义和团运动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此外,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和不足,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矛盾普遍性原理和特殊性原理,在理解历史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苏联革命胜利的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中国却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所处具体社会环境不同,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适应了各自的具体环境,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寻找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讲透历史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原有学科课程的体系下,尽可能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历史学科的内容能够放在更广阔的基础上[6],如能寻找到思想政治与历史的最佳契合处,运用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将有助于讲透历史重难点。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提到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课本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介绍得很少。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对这三大制度的内容却有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运转方式有详细的讲解。再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内容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只要运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就可把握问题的核心、关键,轻松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下面将人民版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至必修3模块的可契合处列举如下表:

四、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渗透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历史教学主题,恰当运用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政史学科不同的特色来突出历史教学主题,高中历史强调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而高中思想政治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讲解。例如历史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知识点时,不但要讲其内容,还要讲到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而且要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及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分析。思想政治课却着重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且要讲得比历史课的详细、透彻。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讲解历史,是为了把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讲透,促进学生接受吸收。但切忌运用过度,发挥过多,导致主次颠倒。

2.寻找契合处原则

在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进行高中历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通政史学科知识,尤其是对政史学科的相关教材要非常熟悉。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找到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的点、面并加以恰到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注释

[1]赵秀玲.历史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

[2]张燕.把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3).

[3]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 教学纵横,2005(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6]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41.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4

一、传播

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出现“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进行回击,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中共成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二、传播的特点: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三、重大意义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5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三、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五、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

万两。(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5)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6)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划界、拆炮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解释:“修”──修订商约;“使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赔”──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六、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6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年轻美国的窘境 1.“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具有以上发展特点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B 解析:“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指的是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美国建立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其他三国都经历过封建社会,所以本题选B。

2.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邦联议会的政策措施不为人民所关注、执行,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严重不畅等。这主要是因为()A.英国经济封锁 B.社会动荡不安 C.邦联制的存在 D.财政政策混乱 答案:C 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其实就是松散的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小,而各州的权力很大,各州拥有征税和发行货币的权力,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各州之间设立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所以答案为C。

3.《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不能建立一个由统一中央政府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而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国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所谓“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是指当时美国实行的邦联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新兴美国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为了克服邦联制的弊端,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材料中的话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4.1786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华盛顿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A.邦联是个松散的联盟 B.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应该联合成一个国家 D.中央集权可能导致专制 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连词“但”,其意在强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重要性,所以答案为B。不要误选A项,“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说明邦联是松散的联盟,但这不是其核心观点。此时美国已经建立,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知识点二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5.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批准 B.总统和内阁对国会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任期都是六年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答案:A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行使行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而不对国会负责,排除B项。参议员任期六年,众议员任期两年,排除C项。对法律的最高解释权在司法部门而不在立法部门,排除D项。据所学知识判断,A项符合题意。

6.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B.实行联邦制政体 C.实行直接选举 D.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答案:D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题干中的“梦想”是避免专制,维护民主政治,美国通过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对权力进行了较好的制约,故D项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故A项错误;联邦制政体主要针对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美国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故C项错误。

7.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朝鲜、美国三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对于这一外事活动美国()A.总统无权签订该停战协定

B.需经国会批准,该协定方可生效 C.前线指挥官即能签订该协定

D.需经最高法院批准,该协定才能生效 答案:B 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需经国会批准方可生效,故A项错误、B项正确;前线指挥官无权签订该协定,故C项错误:最高法院掌握的是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D项错误。

8.美国人有一百个理由为独立而自豪,有一万个理由为1787年宪法而骄傲。美国人之所以如此认可1787年宪法,最核心的理由是它()A.宣布了主权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B.确立了联邦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D.建立了能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强大的共和制度 答案:D 解析:美国人之所以认可1787年宪法,那是因为它既解决了邦联制的弊端又防止了专制,更重要的是它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这在1787年宪法的序言中有明显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就诞生了,A项错误;其他两项都不是其最核心的理由。

知识点三

从“邦联”到“联邦”

9.弗吉尼亚州是美国独立之初就拥有的13州之一,曾拥有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1787年以后弗吉尼亚州将会丧失()A.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 B.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 C.征兵权、征税权、制定法律权 D.征兵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 答案:A 解析:1787年,美国联邦制建立,收回了各州所拥有的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各州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可制定自己的州法,故答案为A。

10.根据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这就()A.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B.实现了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C.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D.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要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并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体现了它们之间分权制衡的关系。

知识点四

两党制的雏形

11.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中写道,“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是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形象描述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C.美国实质上是*** D.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答案:C 解析: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两党交替执政,互相监督,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其次,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等可知,A、B、D三项表述均符合题干材料的意思。C项表述明显错误。

12.英国和美国分别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两者在政体上的相同之处是()①国家元首都拥有实权 ②都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选举和议会立法 ④都实行司法独立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用排除法。英国国家元首为国王,在形式上代表国家,并不掌握实权,故①表述明显错误,可以排除含①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邦制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第一,在联邦和州之间分权;第二,联邦的地位高于州。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人类„„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三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材料一体现了美国联邦制度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美国前总统布什为什么说他是站在笼子里讲话?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答案:(1)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中央集权。(2)原因: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

形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总统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保证分权和制衡;联邦和各州,体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两党制,保证彼此制衡与监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3)对于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答案:(1)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2)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不能。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解析:第(1)问主要利用“有衡”包括的两层含义来组织答案。第(2)问由材料中的“中央政府”“州政府则保留„„权力”,来判定它隐含的信息。第(3)问考查1787宪法的局限性,解答的关键是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787年华盛顿说道:“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这表明美国建立之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B.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C.民众情绪低迷消沉 D.南北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说明美国独立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所以答案为A项。B、C两项是A项导致的结果;D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2.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费城制宪会议召开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实行邦联制,地方权力过大,中央政府权力过小。为维护美国的共和体制,华盛顿主张加强中央权力。

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体现的是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的原则,即联邦制原则,故本题选B项,C项错误;A、D两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B.保证依法治国 C.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D.实现三权分立 答案:A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彼此制约,使法官终身任职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因此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是其体现的原则而非目的。

5.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A 解析:根据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但总统的否决被国会推翻后,该法案将自动生效,据此可知A项正确。

6.奥巴马上台之初,雄心勃勃要“改变美国”,但是多年过去了,仍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比如:近八千亿美元重振经济计划实施后,犹如石沉大海,迄今美国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多年呕心沥血之杰作——医保改革法案,如今仍悬在空中,无法定案;通过削减对富裕阶层的税收优惠来增加政府开支的提议,也未获得通过。对此,他认为“华盛顿将一事无成,因为华盛顿四分五裂”。据此可知,他将“一事无成”归咎于()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与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美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互相制约,这虽然能有效地防止专制但又降低了行政效率,材料中所列的“空头支票”现象正是对此的体现,故雄心勃勃的奥巴马“一事无成”,故D项正确。

7.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A.人民选举 B.总统任命

C.国会选举 D.各州候选人竞选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总统有绝对的权力,对各机关首长以及联邦高级官员有任免权,故选B。

8.二百多年来,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又老又旧的美国宪法居然能够基本 上在维持原貌的框架内,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国()A.宪法具有修正案机制 B.社会稳定 C.先贤的精心谋划 D.法制健全 答案:A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修正案机制,能不断弥补宪法的不足,从而使这部宪法仍然具有活力,故答案为A。

9.恩格斯认为:“它(美国1787年宪法)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恩格斯发展地看待美国宪法 B.恩格斯辩证看待美国宪法 C.恩格斯的认识是前后矛盾的 D.恩格斯完全肯定美国宪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来看,恩格斯对美国宪法的看法比较辩证,美国1787年宪法既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又承认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因而恩格斯的认识并不是前后矛盾的。故答案为B。

10.“(美国宪法)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B.突出了议会至上原则 C.扩大了各州权力 D.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原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为限制众议院的权力设置了参议院”;联系所学,为平衡大小州的利益,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每州各两名议员组成参议院,与各州人口无关。据此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设置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11.下列关于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 C.英国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D.英国首相和议会对内阁负责 答案:B 解析: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非直接选举产生,A错误。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B正确。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C错误。英国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D错误。

12.著名历史学家刘祚昌教授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第一次革命的一个重大成就”,是一部“进步”的宪法。他的理由可能有()①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④调和了美国大小州、南北方、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防止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因此①正确;②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治;③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的消极方面,与题中“进步”不符,排除;④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里众议员的比例分配调和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对奴隶制的保留调和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进行复议。倘若„„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予以复议,如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法律„„

第二条第二款„„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合众国官员„„

材料二 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187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192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五 美国大法官桑德拉·奥康纳于1981年被任命为联邦法院大法官,一直任职至2005年,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位女性大法官。

材料六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者中既有黑人,也有女性。最终奥巴马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1)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根本原则是什么?材料反映了国会对总统有哪些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有什么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五、六分析,美国当今民主建设有什么进步?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答案:(1)根本原则:分权和制衡的原则。监督权:总统任命外交使节、缔结国际条约等必须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影响:防止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黑人被排除在美国公民之外,印第安人的权利受到限制。

(3)进步:黑人和妇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取得平等权利。原因:美国法律制度的保障,黑人、妇女的不懈斗争。影响:黑人和妇女地位得到改善和提高,促进了美国宪法的完善,反映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及其局限。第(1)问由材料中国会与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分析其原则,其主要影响结合教材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分析出种族歧视的内容。第(3)问要看到妇女和黑人政治权利的提高。而材料三、四提供了法律依据,妇女和黑人以此为武器,通过合法的斗争争取到平等的权利;其影响要从宪法的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4.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3)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答案:(1)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2)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原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 篇7

《历史Ⅰ》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一本历史教材,也是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最多的模块。笔者以苏州地区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将其与初中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对应部分作分析比较,以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梯度和差异

初高中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必然存在学习难度的差异和梯度,但关键是这种差异和梯度是否合理,这是我们在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中需要关注的。

历史知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朱煜教授在《历史教材学概论》中认为:历史知识的广度是指涉及的知识点和知识面。历史知识的深度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分析,包括揭示事件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历史人物的思想、行动的分析和评价等。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知识的深度是以广度为基础的,广度也体现了一定的深度。*根据朱教授的观点,笔者思考以量化的方式,借助直观的数据来分析初高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历史知识的广度,从而来判断其难易程度的差别。

(一)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广度比较

《历史Ⅰ》第一单元主体内容是夏商周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单元主题是政治制度,有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历史概念;所涉及的各类官职、机构等相关名词,对学生而言,空洞生疏,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部分。因此衡量本单元知识广度的核心词,是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各类官职、机构。笔者通过对《历史Ⅰ》第一单元和初中历史七年级上下两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的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统计数据:

注:相同数百分比为相同数与高中数量相比;新增知识百分比为新增知识与高中知识数量相比。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新增知识点较多:新增政治制度10个,官职、机构为31个,增幅分别为52.6%和81.6%。其中,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涉及的最多,新制度有5个;新增古代官职、机构有17个。由此可知,就第一单元而言,初高中教科书在历史知识广度方面的衔接并不好:①新知识太多。②新增知识大多为历史概念,抽象而枯燥,记忆和理解都是难题。

(二)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深度比较

笔者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发现,就高中《历史Ⅰ》第一单元而言,初高中的学习难度差距较大。

虽然《历史Ⅰ》第一单元中有约一半的政治制度在初中教材中已出现过,但其表述过于简而概之,与高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要求相比,太过浅显。高中课标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课标要求基本上是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上。课程目标要求的不同明显地体现在试题上。比如关于郡县制,苏州市中考试题是这样的: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国家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而高一学生可能会遇到下面这道题: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这两题的难度绝不是同等级的。中考试题要求仅是“知道”“了解”而已。高中题目既包含“对有效信息的提取”,比如“秦以前的封建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从而明确是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再结合对这两个制度的“分析、综合、比较”,甄别出分封制的实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郡县制下,官员由皇帝任免,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政治,开始确立起封建官僚体制。这两题都符合课标要求,它们的难易差距是初高中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差距。诸如此类的题目比比皆是。可见高一学生抱怨高中历史难,的确有其客观因素。

高中新课程强调多角度、多方面运用史料,创设新情境,展现新问题。因此,习题中大多是学生不曾谋面的新史料,第一单元,是古代史,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也就成为学生做题的前提和关键,学生吐嘈材料“晦涩难懂”,这的确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历史学科能解决的问题。

二、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建议

(一)构建知识体系

初高中课程的设计思路存在差异:初中课程是以时序为主,“通史”加“主题”的形式;高中则分为3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是“模块”加“专题”形式。课程设计思路的差异,使初高中教材在教材体例、历史知识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表述重点等呈现很多差异,造成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学习高中历史所需知识体系的差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一新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时代社会特征等学习专题史所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是匮乏的,而高中教材对此表述极少,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提出构建“大历史观”的黄仁宇说:“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其观点主要在于“宏观”把握历史,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微观”研究某个历史事件。笔者建议,在开讲第一单元前,教师首先和学生复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线索和发展特征,为高中专题史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单元知识结构,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好方法。如第一单元后三课的主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主要围绕两对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三个方面(中央官制、地方制度、官僚制度)展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知识结构,让他们“按图索骥”地去理解某个政治制度、理解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因果关系,“宏观在宇,微观在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结合《历史Ⅰ》的其他单元,也可构建第1单元和其他单元的知识联系。如第1和第2单元的横向联系,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了解世界政治体制发展的多元化;如第1和第3、4、6单元的纵向联系比较,让学生体会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民主政治因为国情的差异而异彩纷呈。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会因此得到提高。

(二)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高中课程标准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的不同,实质上是初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差异。那么,如何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1. 运用课堂讨论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并注意难度适当,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题目过难,台阶过高,会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动力。比如课标要求的“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讨论题。或许高一新生开始时会觉得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史料,以此来降低难度,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维度,启发学生,让他们有的放矢。

2. 总结并运用历史规律

历史是一条长河,每朵浪花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通过总结运用历史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比如古代政治制度,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古代经济等内容,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出现的必然性及其积极、消极的影响。

3. 指导学习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一历史教师给新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最好是学法指导,比如“理解记忆、联系比较”等。让学生明白,初中“死记硬背”的方式,对高中历史学习是劳而无功的,掌握高效的学习方式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

(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高一新生,教师应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变“台阶”为“坦途”;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存在,需要高中教师在高一阶段找到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关键点,做好各环节工作,为高一新生提供成长发展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齐吉祥,马执斌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姬秉新,陈其主编.历史Ⅰ(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民族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篇8

自“《诗》亡然后《春秋》作”以来,中国文化中始终内含着一种绵延不绝而且磅礴厚积的历史意识,与之相对称的,便是两千年间中国人的自觉于历史认知和执著于历史认知。然而历史的认知又是一种变化的认知,身在兴亡盛衰之间,便是身在时移势迁之中,而后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遭逢的世情不同,蒿目的忧患不同,心中的关切不同,面对的缓急之所在不同,有此百端交汇,最终形成的便不能不是思想视野的不同。而引之以入古今之间和由此以识古今之变,则思想视野的不同又常常会化为历史视野的不同,化为一代人与另一代人读史和论史之际的眼界不同,感悟不同,重心不同,取向不同,因此,后一代人常常会在同一段历史里看出前一代人没有看到的联结、因果和意义。而这种历史认知的今时不同往昔,又以其真实的存在和长久的存在,说明了历史需要一遍一遍地写和历史可能一遍一遍地写。若以此观照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数十年与周秦以来的两千多年,则一百数十年里的节节丕变所带来的深度搅动,以及在深度搅动里实现的新陈代谢,显然远远过于之前的两千多年,陈寅恪曾概而论之,称为“人世之剧变至异”。比之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之“至异”,说的正是近代历史中内含着更多的交错牵结、矛盾复杂和不可用常度相衡量。与之相因果,这种“至异”同时又决定了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认知,不能不是一个穿行于交错牵结和矛盾复杂之中的过程,从而不能不是一个歧异互见而多端纷呈,并且以一种构想校正另一种构想和一种阐说立异于另一种阐说为常态的过程。歧异、多端、校正、立异都各有理据,并因之而各自有理路,由此汇积的著述,以可观的数量和种类为规模,显示了数十年之间认知近代历史的功夫和程度。然而歧异、多端、校正、立异之始终存在和相互比照、彼此格义,又说明了数十年之间认知近代历史的多窒与多变。积功夫为程度,以及因多窒而多变,都显示了视野在移动中的延展和识力在论争中的深化。作为这个过程的产物而继起于这个过程之中,以《社会变迁和百年转折》立名的这套丛书注目于十九世纪中叶和二十世纪中叶的百年之间,在前贤的论说和时贤的论说之后努力再作回声鼓荡,以表达自己对这一段中国历史的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其中既有读史对于个人的成全和造就,也有个人对于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这套丛书择定七个年份做书名,以此划分一百年历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以此演示阶段与阶段之间的前后蝉蜕和阶段之间的相互贯连。合蝉蜕与贯连为一体,于是而有“转折”之义。在这些曾经为历史各开一派局面的年份里,一八四零年因中英鸦片战争而起;一八六零年因英法联军之役而起;一八九五年因中日甲午战争而起;一九零一年因八国联军之合刃构兵而起;一九三七年因抗日战争而起。就丛书之总体规模作比较,显然是其中的多数与民族战争相为因果,并都因民族战争而各成一局。然则以始末而论,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发端于民族战争;以变迁而论,近代中国的新旧嬗递沤浪相逐,而其间一个阶段越过另一个阶段的后来居上,大半也发端于民族战争。民族战争流血流泪,因此百年之间的世路演化和今昔代谢便常常与创巨痛深连在一起。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之交的英法联军之役致皇帝出逃、京城陷落、圆明园在烟焰涨天里化为一地断砖碎瓦。而后是士大夫“相顾愕眙”,在创痛里直面“二十年之间中国再败于泰西”的事实,由血脉贲张而扼腕沉思。比之四十年代人数不多的先觉者因中英鸦片战争而开眼看世界,则此日与扼腕沉思相对映的,已是“当和议之成,无人不为自强之言”。而在历经“夷情叵测,反复靡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困厄之后审量彼己,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是西方人“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战舰之精也,一则机器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时人立此为说以诠释“自强”,则自强之初旨,本在于中国人的办法对付不了西方人之后,转而用西方人的办法来对付西方人。“购求”和“学习”,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因此自强从一开始便与“借法”连在一起。而“购求”和“学习”之倾心倾力于“战具”,以及与“战具”相表里的“机巧”,并由此演为一代士大夫共有的自觉,又说明西方人虽然运来了诸般器物,中国人最先接受和最肯接受的,却只能是重创和打败了自己的船和炮。之后,由船炮催生的借法自强促成了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然而因自强而借法,则自强在由此入彼和自浅入深之中,借法也在由此入彼和自浅入深之中。两者都出自于古无征,两者都归于了无止境,最终是两者都在改变中国。所以,就其时代内容而言,由船炮催发的借法自强犹如移花接木,同时又因其移花接木而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而一八六零年对百年中国新陈代谢的深度影响,从而一八六零年在百年中国新陈代谢中的意义所在,便同这种民族战争逼扼下的历史因果曲折重重地连成了一体。与一八六零年相比,一八九五年内含着更剧烈的创巨痛深。但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会议《马关条约》之日,于备受困苦磨难的同时又曾非常明白地预言:

此次交战获得两个良好结果,这就是: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以收到实效;第二,日本非常之进步足以使我觉醒。我国长夜之梦,将因贵国的打击而破灭,由此大步进入醒悟之阶段。

作为先入洋务的人物,他亲身经历过英法联军的冲击逼出来的借法自强。因此他相信民族战争能够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残酷的民族战争尤其能大幅度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于是而有割地赔款之际用“我国长夜之梦,将因贵国的打击而破灭,由此大步进入醒悟之阶段”以说来日的推想。他推想更剧烈的创巨痛深一定会逼出更剧烈的社会变迁。而与之相印证的,则是一八六零年催生的借法自强,在随后的历史里一变而为一八九五年催生的变法自强。由借法自强到变法自强,是移新入旧急迫地转为除旧布新。而后除旧布新越过移新入旧一路翻腾一路播撒,并在戊戌年间演为与血色相对映的政潮起伏。比之此前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则这一段新旧交争以思想激变造为社会震荡,其撼动天下的程度无疑要猛烈得多和深刻得多。之后因庚子之变而有一九零一年,在由此开端的一段历史里,一面是曾经扑杀了变法的朝廷转过身来施新政以行变法,就其下诏筹备立宪而言,实际上已经比戊戌年间的除旧布新走得更远;一面是变法还没有走到尽头,革命已经挟风雨雷电而起,以文字和炸弹岌岌乎召唤共和。随后是朝廷与民间相角牴,立宪与革命相角牴。这个过程既造成了深度的历史变迁,也造成了深度的社会纹裂,两者的彼此牵结和交互振动最终促成了这一段历史在土崩瓦解中走到尽头,而两者的余波滔滔则又都灌入了下一段历史之中。若以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前期的这些年份为比照,则一九三七年之所以显目,端在于以这一年为起点的历史过程是一场贯连始终而没有间歇的漫长民族战争。一八四零、一八六零、一八九五、一九零一年都与民族战争相对应,但其间的每一场战争又都在时间上无过两年,在空间上止于局部。因此,作为一场血染山河的全面战争和支撑了八年的长期战争,这段历史正以前所未有的战争苦难反衬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全民抗战,醒目地显示了二十世纪中国与十九世纪中国的不同。在这种前后不同的内里和深处,是十九世纪的世路变迁开始和发生于沿海;搅动和影响于知识人;关注之所以在和重心之所在常集于社会上层。而以全民抗战成就八年抗战,则艰难地托起了这个过程和一路维持了这个过程的,不能不是持久的社会动员与社会组织,同时是持久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一定又会是深度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由此牵连拽动而且与之互为因果,开始于十九世纪的历史变迁遂得以为这种动员和组织所导引,自沿海进入内地;从知识层走向民众;并一步一步移其中心于社会下层。以历史内容而论,显然是动员、组织、牵连拽动以及其间的互为因果,都在使这种支撑民族战争的过程同时又成了大幅度改变中国社会的过程。而当其已经发生,则已经发生的事实便是既定的事实,对于后来的历史,它们既构成起点,也构成前提,而后是起点和前提都不会不影响后来的历史走向。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久苦外力的逼拶,并因之一次一次地遭逢民族战争,而百年之间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以及这种近代化常常与脱跳相伴随的深入,又是在中国人对外力的咄咄逼拶作节节回应里实现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和依存深相虬结,说明了与欧西近代化之自然地产出于欧西的历史相比,则中国的近代化既是逼出来的,又是移进来的,对于中国本来的历史而言,逼出来和移进来当然都是异常的,因而都是不自然的。而以自然对照不自然,显见得中国人脚下的路会更多盘陀和更加扞格。由于是逼出来的,因此中国的近代化从一开始便是不自愿的;由于是移进来的,因此中国的近代化从一开始便是夹生的。这种内在于同一个过程之中的悖异,曾使逼出来的近代化和移进来的近代化窒碍重重,并因之而常为“古圣先贤所谓用夏变夷者”对于“用夷变夏”的疑虑和排拒所苦。而后是逼出来的东西与移进来的东西由外入内,便不能不在另一种社会环境里移步走样,与其欧西的原型相比,由此造就的常常是变形和异态。在百年变迁之间,这种变形和异态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里的一个特点。然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于中国人对西方冲击的回应之中,因此,迫来的民族战争前后相接,在逼出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之后,又会以其继起的冲击和不断的冲击逼出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因惶遽而急迫。惶遽化为急迫,于是而有“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之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亟切和“泰西变法三百年而强,日本变法三十年而强,我中国之地大民众,若能变法,三年而立”的企想。在这种由亟切衍生的企想里,富强是主旨所在和重心所在,所以因羡慕富强而羡慕欧西便成为一种捷急的推演。捷急的推演化解了许多移来的夹生和逼迫下的不自愿,然而中国与欧西之间的各有历史文化,以及因各有历史文化而累积以成的异质和异样,则经此统括,也在这种捷急的推演里同时被轻忽地过滤掉了。因此,以泰西“三百年”,日本“三十年”,中国“三年”为类比而做论断,显见得中国之可以与泰西、日本做量比,全在于这一类论断已经设定中国社会与泰西和日本的同质。而沿此一路远走,惶遽急迫与羡慕向往交相感应,都会促成思维在径情直遂中走向简略。当时人喜欢说“思想者事实之母也”,而作为事实与思想对应的,则是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而弥漫于二十世纪前期的“悚夫欧美革新之隆”,而亟亟乎“规摹仿效”。以为“彼一法一制一俗一惯一条一文,若移而植之我,将旦暮可以强吾国。及为之而不效,则流血拼命以蕲之,革无效再革之,再革无效更革之”。其中刻画的“一法一制一俗一惯一条一文”正写照了“规摹仿效”的用心之诚而施力之广。但随后的“为之而不效”以及“无效再革之”和“无效更革之”,又非常对称地写照了这种“规摹仿效”以“移而植之我”的事常常落空和大半落空。“移而植之我”的事常常落空和大半落空,然而“移而植之我”的过程同时是旧物为新物让路的过程,发生于其间的“举一事革一弊,至于风俗习惯之各不相侔者,靡不唯东西之学说是依”,说明外来的东西一路进入中国,在其所到的地方会不断地遇到中国社会里本有的东西与之“各不相侔”,并且因其所到而在一路不停地掀翻这种内生于中国社会的“各不相侔”。而后,一面是中国人依存于历史文化的精神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东西之学说”的搅动下不得不走向碎裂;一面是“移而植之我”的“东西之学说”以及与随之俱来的种种法、制、俗、惯、条、文在中国老是“为之而不效”。对于中国人来说,身在两面之间,便是身在两头不到岸之中。因此,时至民国前期,梁启超总括前后而概论之曰:“自二十年来,所谓新学新政者,流行入中国,然而他人所资为兴国之具,在我受之,几无一不为亡国之媒。”二十多年来,他曾是为“新学新政者,流行入中国”倾力造因果的人物之一,所以此日言为心声而感慨系之的一派沉痛里,应当不会没有反省和反思。而举“新学新政”为彼时中国人心中的普世之共相,以对比这种普世之共相带给“他人”与“在我”迥然不同的结果,则对比所彰显的,正是中国和欧西、日本之间的本来自各有殊相。“二十年来”的“规摹仿效”以“靡不唯东西学说是依”为路数,本质上是在营造一个没有殊相的中国。然而沿用这种路数“移而植之我”的“新学新政”,又一次一次地以其“革无效再革之”和“再革无效更革之”,说明了一个没有殊相的地方,共相是既不能进入,也不能安顿的。这种矛盾所反照的困境在于:中国人因民族战争催逼下的惶遽急迫而求富强,同时是惶遽急迫既在把欧西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也在把中国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之后,“旦暮可以强吾国”犹远不可见,而中国人“积年所希望所梦想”已经一挫再挫“一空无复余”:

惩守旧而谈变法也,而变法之效则既若彼;惩专制而倡立宪也,而立宪之效之既若彼;曰君主为之毒也,君主革矣,而其效不过若彼;曰乱党为之梗矣,乱党平矣,而其效不过若彼。二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昌言之新学新政,其结果乃至为全社会所厌倦所疾恶。言练兵耶,而盗贼日益滋,秩序日益扰;言理财耶,而帑藏日益空,破产日益迫;言教育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识字;言实业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得食,其他百端,则皆若是。

以“变”、“昌”、“革”的凌厉无前与“日益滋”、“日益扰”、“日益空”、“日益迫”的一路直落相对举,两者之间的不能匹配和不能对称是显然可见的。深而探之,则不能匹配和不能对称正显示了前一面的抽象性不敌后一面的具体性;而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后一面与前一面的相互映照,又醒目地说明了窒迫下的近代化是很容易演化为扭曲的近代化和畸形的近代化的。这种扭曲和畸形,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在数十年世变里,世变所内含的历史变迁由民族战争催生,并且在民族战争的逼扼下节节脱跳地深入和“悚夫欧美革新之隆”地深入,脱跳和“悚夫”都与盲目相伴,因此扭曲的近代化和畸形的近代化便成了数十年之间中国人的一种历史命运。然而扭曲和畸形引发“厌倦”和“疾恶”之日,同时是反思促成认知之日。因此“厌倦”和“疾恶”之后,中国人已越来越多地回头反顾,群集于辨识和论争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农村,以及中西文化的异同等等。从“悚夫欧美革新之隆”到重新阅读和探究中国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从抽象回归具体,从而是引共相融入殊相,而后近代化变迁的过程会少一点节节脱跳。中国近代化的盘陀与扞格在此,中国近代历史的路向与路径也在此。

今日学界盛倡新材料、新观点、新题目,而共属《社会变迁和百年转折》的这七本书选择的则都是老题目。就我读史三十多年的有限阅历而言,新材料、新观点、新题目常能纷纷然各出心裁以动人眼目,然而其中真能耐磨耐久而留得下来的东西其实并不算多。相比而言,老题目则大半是无法绕越的题目,并因之而是不能忘怀的题目。事后论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一百七十余年之间,一脉传承贯穿前后地把历史连为整体的,始终是中国社会曲折多难的现代化转型。这个过程已经延续了一百七十余年,然而这个过程至今仍未了结,因此一百七十多年里出现过的困窘、挫折、疑问、争论,都不会是已经远去的东西。后人犹在这个过程之中,是以后人常常要在追溯和回望中求得因果与理解。老题目之无法绕越和无法忘怀,以及老题目之仍须深耕和仍须翻耕,其原因和理由恐怕都在这里。

上一篇:文化致辞稿下一篇:建筑设计专业实习报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