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的政治制度(通用8篇)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C.统一性与制衡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解析:选B 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性,故B项正确。
2.(2017·潍坊模拟)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解析:选C 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
3.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纣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据此可知()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 B.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 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 D.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
解析:选D 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材料缺乏论据,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逐渐发展,此时尚未被统治者采纳,故B项错误;材料“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纣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不等于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可知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地位日趋弱化,故D项正确。
4.(2016·绵阳高三考试)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落后 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 C.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 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B 题干中“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说明当时的秦国国君能够将国家的财
富集于一身,体现出了集权的趋势,故B项正确。
5.(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解析:选B 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
6.(2017·九江统考)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解析:选D 西汉时的州刺史不是一个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刺史巡查的对象既有郡,也有王国,不仅只为解决诸侯国问题,故B项错误;革除世族垄断人才的根本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通过刺史对地方官监察,从而达到促进他们对地方的治理,故D项正确。
7.(2016·宁德质检)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敕书的出台应该是中书省决策到门下省审议再到执行机构的尚书省,而材料中显然敕书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所以其出台悖于规制,故B项正确。
8.(2017·中原名校联考)《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有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 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及处理官文书延误者的处罚规定,说明唐朝重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
9.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 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
10.(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
解析:选D 从材料“不得诛杀文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以反映出宋代统治者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
1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其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 B.“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 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 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
解析:选B 根据题意,“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在明清时代是可以的,但在汉、唐、宋时代却是不严谨的,故“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这句话是片面的,故B项正确。
12.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数量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归纳“变”,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原因。由材料一“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归纳“不变”,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说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史料二中“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说明君主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大于法治。史料三反映了唐太宗要求大臣积极进谏,以此约束个人的独断行为。做答时应先选取史料再进行论断。
答案:史料:史料
一、史料二。
论证: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决定,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具体执行。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
一、色彩的历史
人类对色彩的应用由来已久, 据考古发现, 在距今两万年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 发现了七件白色的样式不甚规则钻孔的小珠和海贝, 其中二十五件饰物用赤铁矿粉涂成了红色的情况。[1]由此肯定了山顶洞人时已出现将染色技术运用于服饰之中的事实。考古学家还在新疆罗布淖尔发现了三千八百年前的棕色成斜纹方格的残片。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在原始社会起就已经把色彩运用在了服饰中。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服装色彩方面出现了以五时对应的“青、黄、赤、白、黑”这五种色彩, 施章于服装的情形。这一举措奠定了“中国服装色彩的制度”日后发展的基础。
二、色彩在统治中的应用
我国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 为了利于统治者统治各个朝代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 服饰纹样和服饰色彩也被写入了法律的范围里面, 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特色。在传说时代的五帝时期的黄帝, 依据传说的记载黄帝透过衣裳与裘冕制度的制定, 以达到可“治理天下”的目的。如《易经·系辞篇》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至天下, 象物制服, 盖因黄帝以还, 未知何代而具彩章, 舜言已欲观古, 知在舜之前耳。”由此可见服饰已经应用到了统治者的统治中, 除了图案纹饰之外, 在服装色彩方面也出现了以“青、黄、赤、白、黑”这五种色彩, 施章于服装的情形。这一举措奠定了“中国服装色彩的制度”日后发展的基础。
1. 五行起始说
在众多的色彩中为什么会选中“青、黄、赤、白、黑”着五种颜色作为统治阶级的专业呢?这着和中国传统的“五行说”有着不解的渊源。“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最初起源于“五行德始说”。“五德终始说”的主要内容是, 世间万物、包括社会历史的发展, 都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阳盛则阴衰, 阳极盛后向阴转化, 阴盛则阳衰……如此无限循环。因此社会就是这样的周而复始。这种循环往复体现为五行相克相生, 其顺序是不能更改的。根据循环往复之说可推出黄帝时代喜欢用黄色, 为黄色为贵, 夏禹时期以青色为贵, 商汤以白色为贵, 周代以红色为贵。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秦始皇第一个自称是“水德王”。以代替周德火德。“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 以为周得火德, 秦代周德, 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改年始, 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直到汉武帝时才改正朔, 服色尚黄色, 以土德王。
2. 五时服
中国的服饰制度还依据“阴阳五行”的原则订出“五时衣”。在祭祀时按照不同的季节需要穿着不同的服色:“春天穿着青色, 夏天穿着朱色, 季夏穿着黄色, 秋季穿着白色, 冬季穿着黑色。“五时衣”原为“四时衣”, 色彩与四时相应。在不同的季节穿着不同的服色, 正如董仲舒所说“天有四时, 王有四政, 四政若四时, 通类也”。皇帝按四种不同的季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执行四政 (春庆、夏赏、秋罚、冬刑) 顺理成章。西汉时君主开始着四时服 (春青、夏朱、冬黑、季黄) , 东汉时朝服用“五时服”后宫嫔妃必然也要采用。由四时服改为五时服显然是为了与五行、五色相应, 这种风俗逐渐流传到了民间。
三、服装色彩的政治价值
服装色彩不但与四时相关联, 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统治阶层以五行所对之五色 (青、红、黄、白、黑) 为专用色彩。用色彩对人们的身份和官级进行了划分。自汉武帝开始尚黄色, 为了区分等级贵贱, 古代的统治者还把服色分成了:正色、间色、坏色。与五行相对的五色青、红、黄、白、黑被称为正色高贵色, 五色混合后的一切色彩为间色, 即青白之间的碧, 赤色之间的紫, 黄黑之间的骝黄等色彩称之为间色和地低贱色。多次混合后的颜色为坏色。这种区分毫无光学的依据, 完全是唯心的等级之分, 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色彩美学观念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身份地位之分
(1) 正色
五色 (正色) 中黄色最重, 红色次之, 青、白、黑三色上下阶层都可以用。黄色是皇权的象征, 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颜色, 在我国的古代服饰中已经把黄色上升到了一种权利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的服饰中仅有皇帝和皇子等才可以用黄色, 一般的官员和平民如果使用黄色被认定为犯上的罪名, 轻则招来牢狱之灾, 重则招来杀身之祸。
(2) 间色
而间色的级别要低于正色, 多数间色为底下阶层所用, 间色中以紫色最为高贵, 在南北朝以来, 紫衣是贵官的公服, 所以士子们一生都在追求紫袍。间色中地位最低的是绿色, 在古代有卖妻女换取食物和金钱的人裹绿头巾, 后来绿色头巾延伸为家中妻子红杏出墙的行为称其给丈夫戴绿帽子。所以绿色在古代服饰中的地位是最低的。
(3) 坏色
坏色是各种色彩中等级最低的。坏色则多被用在了佛教中, 形成了以“坏色”脱离尘世的观念。按照原始佛教的规定, 为了远离尘世, 不贪穿着, 比丘就只能穿“粪扫衣”, 也就是在垃圾里面捡来的破旧的衣服, 清洗干净后拼纳而成, 又称“百衲衣”。自我国唐朝武则天赐紫袈裟给沙门法郎后, 中国佛教的袈裟开始用色紊乱, 脱离了戒律的束缚。
2. 官级之分
在我国古代服装色彩不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是古代统治阶级用来区分身份和官职的手段。五色中的黄色自隋唐起规定为皇帝专用, 诸臣百官所用服色各有等别。到了明代时官服主要以绯、青、绿色为主, 清代时官服则主要使用石膏和天青色为主。
综合上述, 服装色彩在我国古代被罩上了神秘的面纱, 被统治阶级利用, 用于统治和管理。在现在的社会中色彩脱离了各种束缚,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充分的对色彩进行研究, 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服务于我们。
注释
【知识归纳】
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即先秦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夏、商、西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代,实行的奴隶制政治制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第一阶段。其特点为:
1. 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2. 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并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3.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这两种制度对中国历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
4. 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当时的统治关系是由宗法关系来决定的,贵族宗法统治的宗统和贵族政治统治的君统是合一的。周族统治者利用氏族宗法关系组织扩大成国家统治机构,实行逐级的宗法分封,形成了贵族的等级制和对土地的世袭占有制。周礼是西周时期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它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制定的,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齐之以礼”即是指周礼。
【要点提示】
要正确判断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即王位世袭制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夏商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不能与其他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相混淆。
【典题例析】
【例1】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 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制度
D.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参考答案】 C
【解析】A项“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即是指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符合夏商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B项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符合史实;C项层层分封的制度即分封制是在西周时实行的;D项是夏朝时确立的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
【例2】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 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 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D. 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 C
1. 知识与能力:
⑴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及对西周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⑵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
⑵中国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一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设计】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分析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让学生学会类比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本的故事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梳理】
1、前言:古代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
基本线索:原始的部落民主向专制一步步强化;两大阶段:夏至春秋战国(早期)
与秦至清(走向成熟又走向衰落);着眼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内部的关系(王<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2、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图片——“鼎”,让学生讨论“鼎”的象征意义,引入第一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3、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⑴特点: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开创者:夏禹 第一个王朝(前2070年)
特点:国家机器——“家天下”
形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商朝)
②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
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职责)
地方上:封侯、伯 义务:纳贡、征伐
⑵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学习探究】
⑴夏商时期的相权状况意味着什么?(分别与禅让时代和秦之后的王朝相比)
⑵侯、伯有几重身份?既是隶属中央的高官,又是地方上方国的首领(双重身份)
二、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前1046年)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功臣
内容: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
影响:扩大了周朝疆域
【学习探究】
分封制体现了森严了等级,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仅仅靠得是国家暴力机构吗?如果不是,还要依靠什么制度?
2.宗法制度(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
由来: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家族地位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度
影响:保证了贵族政治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
3.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学习探究】 楚庄王问鼎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衰落(西周后期~战国末[秦])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周莉莉
中国自秦统一以来2200多年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地国家。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大一统的重要原因。
整合专题知识:
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的是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1、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秦王嬴政定“皇帝”为自己的尊号,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有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实习现实了权利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权利的不可僭越。这是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相互监督和牵制,下设六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明朝废丞相、以内阁为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清朝设军机处,不仅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2、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发展
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分掌政事、诏令、监察和军务。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和实行“附益之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时,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隋朝形成科举制,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从政治制度的层面上看,我国古代一是形成了统一而庞大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其特点是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实行对皇帝负责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行政、监察、司法)。第二是形成了一整套官吏选拔、考评和调任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不仅打破了贵族和豪强垄断政府机构,而且将教育纳入了官僚选拔,“学而优则仕”、“布衣可致卿相”,使社会的优秀人材进入政府管理阶层。这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精神层面的统一观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大一统”政府面对着各地区之间和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高度不平衡,以及各地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各自特点,灵活地采用了多元一体的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在坚持由一个政府统一领导全国行政工作的前提下,对各地区的经济、文化采用了多元化的具体管理方法和相应的制度。中央政府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册封)封国和羁縻府州制度。羁縻制度,就是封建国家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制度,用以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州府与册封制、土司制三个阶段。
边郡制度。西汉把边疆地区新设的郡成为边郡或初郡,与中原地区的郡有明显不同。如汉武帝在西南夷和百越地方设郡管辖,赐滇王之印和夜郎国王印即属此类。
羁縻州府和册封制度。唐太宗在打败突厥汉国后,在其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进行管理。同时,通过册封、和亲和互市等手段招抚少数民族。
土司制度。元朝在一些边疆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土司制度,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土官。明清两代,沿袭元朝的土司制度,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辖。
羁縻制度与中央集权制相结合,使得各民族既能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与文化,又能方便地相互交流与学习,并逐渐走向团聚与统一。
中国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制度文化和政治文明的巨大贡献。大一统制度给中国人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和灵魂。
本专题内容考察角度的分析
一、在近五年的高考题中,有关大一统政治制度的考查多以材料性的选择题型出现,有如下角度:
1、从行政效率的角度了解认识政治制度的官职和机构的权责。例如:09年江苏卷考查唐代中枢机构三省的分工与制衡,09年浙江卷考查了明代的内阁职权,09年的宁夏卷考查了明代六部的职权,08年山东卷从分析唐中央政府的较高行政效率的原因入手考查对学生对三省权责的认识,07年全国文综卷2考查三省职能,09年重庆卷考查郡县制与太尉的职权,08年上海卷和海南卷分别考查了郡县制与封国制,06年天津卷考查对郡国并行制度的认识等等。
2、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的角度考查制度的沿革与变化发展。例如:07年宁夏卷比较了明内阁与清几年基础的共同之处,06年江苏卷考查了明科举取士的变化,07年上海卷考查了隋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等等。
3、从制度发展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趋势考查学生对这两种趋势的认识。例如:08年天津卷从中央机构的变革中看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09年广东卷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等。
4、从君权与相权关系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趋势的理解。例如:08年江苏卷从唐太宗的话中读出宰相的议政权,06年天津卷考查君权与相权的关系,08年海南卷从宋朝分割宰相权利的角度考查君权相权关系问题等等。
从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权责的角度考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强化。例如09年 浙江卷 从地方机构示意图来看北宋地方权力的分割,09年四川卷考查用经济手段防止地方专权,09年安徽卷考查了安徽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08年上海卷考查了元代的疆域中的行省制度,07年江苏卷从元代疆域中考查宣政院的有关知识。
5、从文化、思想、经济的角度来考查大一统的政治。例如09年安徽卷考查了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的关系、07年考查了书同文、07年山东卷从服饰文化上的变化看明加强专制皇权、09年北京卷考查从孔庙石碑中反映出来的制度来看元朝对中原文化的继承、09年广东卷从江宁织造局来认识集权专制制度在经济上的反映、06年北京卷从北京城的构造来看政治特点等等。
6、从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角度考查大一统的政治制度的多元性。例如09年北京卷从“因俗而治”的角度考查了唐都督府和明僧官制度,05年和07年全国文综卷都从授印老考查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总的来说,对这一部分的考查,近年来的高考考查的长效考点及热点考点集中在秦汉的郡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的分工和制衡)、北宋以分权来集权和重文轻武的特点、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等。
二、从大一统政治制度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关系角度考查:文化多元、民族共生、经济发展、民族大一统的精神。
1、从大一统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的统一的角度考查对大一统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之所以后能够长期维护着统一的发展趋势,除了大一统政治制度的作用之外,中华文明独特的统一意识和思想的统一也有着不可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而思想的统一与政治大一统有着莫大的关系。例如,“正统论”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学说之一,其实质是为政权或政治统治的建立和存在提供合法的历史依据。尽管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正统”的诠释不尽相同,但最终仍须以“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为指归,中华民族崇尚统一的大一统民族精神即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为了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的统治,进入封建社会后,统治者都重视思想的统一与控制,这即是大一统政治制度在思想上的反映。例如,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对修史的重视、清代编修《四库全书》等等。
2、从民族共存、多元文化的溯源的角度来考查大一统政治制度的作用。
两千余年来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实行的羁縻制度,其主要目标是在适应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的基础上,要各边疆少数民族承认中原政权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这种羁縻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相结合,使得各民族既能够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与文化,又能方便地相互交流与学习,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中华文化史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的,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文明,这既是文明的起源的多元化决定的,也与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下统一的辽阔的疆域上多民族共存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南北习俗好尚乃至方音的差别仍是同一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但并不构成政治统一的重大障碍。
3、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待大一统政治制度的影响问题。这一考查角度在近年来的高考中有所涉及,但还可以继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的关系、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就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的需要、重家族重乡土的乡土观念的形成等等。
三、基于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制度的功过分析得出大一统政治制度对近代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例如:
1、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制度在近代受到巨大冲击时所表现出来的排斥性就是由于农业文明高度发达而导致的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包括政府的强大有力)和大国大一统的政治特点所导致的。如1840年以后,清政府在西方“船坚炮利”的教训下被迫推行工业化的时候,政府的主导目标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多元一体”的政府管理模式不但为我国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中的一国两制原则提供了可贵的历史根据,也将为我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以及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
专题知识训练
1、《隋书·文学传》序说:“爰自东帝归秦,逮乎青盖入洛,四陕成暨,九州攸同,江、汉英灵,燕、赵奇俊,并该天网之中,俱为大国之宝。”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秦统一后的疆域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C隋朝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
D政治统一为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整合创造了条件
2、唐中宗是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成为真正的宰相,参议政事。这件事情主要表明 A三省长官需品级较高的官员充任 B唐朝宰相是中枢权力机构 C唐代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
D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及加授头衔
3、《宋史》载:“真宗即位,(李沆)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改中书侍郎。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这段文字最能反映的是 A李沆刚直不阿敢于挑战皇权
B北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C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发展趋势是不断强化 D李沆随着官职的不断提升权利也越来越大
4、在元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常变化,如山东临邑、齐东、青城三县本隶属于济南路,到至元二年(1265年)却将该三县划归到界域毫不邻接地势完全不同的河间路。此举主要是为了 A遵守祖制实行地方分权 B“强干弱枝”抑制行省力量 C利用山川地势制约地方势力
D依据地势划分行省及以下地方区划
5、《大明律》制定于洪武六年,是明代最主要的刑法。但在明初,作为决狱标准的是朱元璋亲手写定的以严刑峻法治乱世而著称《大诰》。这一现象反映出 A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B明代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君主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6、忽必烈即位后,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再鼓动他“奋扬乾坤,应天革命”。这里“革命”的含义是
A军民异籍,胡汉分治
B全其帮落,顺其土俗 C设官分职,立政安民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7、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各个时期的中央政府都重视发展与西藏地区之间的关系。材料一: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兵除之。”------《新唐书》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是时”是指我国的()时期。概括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有哪些的友好关系的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何特点和作用?(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期如何管理西藏地区?(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唐、元、清三朝中央政府处理与西藏地区关系的共同点和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C 7(1)唐朝
表现:和亲、出兵助战、经济文化交流
(2)特点:属宣政院辖地;直接隶属中央;同一般行省相区别的民族自治。
作用: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中央与藏族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3)册封**与**;设置驻藏大臣。
(4)共同点:以和为主;承认及尊重民族差异;因俗而治。
主要目的:要藏族地区承认中原政权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加强控制及管辖。
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含义:又叫封邦建国,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并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影响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影响。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①核心特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结合。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3)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内容和影响。
(1)背景: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
(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另一体现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内容
①中央官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③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④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4)影响
①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
②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5.三公九卿制的职责分工及其作用。
(1)职责分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2)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也使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6.三省六部制的职责分工、特点和作用。
(1)职权: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
(2)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7.宋、元三省六部制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
(1)演变
①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②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
(2)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8.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1)历程
①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
②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标准:德才。
④东汉末年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
⑤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科举制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选拔标准:考试成绩。
(2)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
④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⑤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9.简述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影响。
(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简述汉武帝集权的背景、集权措施和作用。
(1)背景: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国问题。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2)措施: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11.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1)背景: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相对统一。
(2)措施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规定州郡直属中央,文臣掌地方行政,设通判监察。
③制钱谷。规定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控制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3)影响
①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12.简述明代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影响。
(1)背景:吸取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2)措施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后设立殿阁大学士。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逐渐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13.军机处的设立者、设立目的、职权特点、影响。
(1)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时间:雍正时期。
(3)职权特点: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14.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
(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5.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总之,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唐代, 开始出现“退休”一词, 不过, “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 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记载, 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 精力衰耗, 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 70岁退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 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 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 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 千总、把总四十五。”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 武官则可延长十年到八十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 但也有很多例外, 因为皇上就是苍天, 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学家郭守敬, 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 但皇上就是不准, 结果86岁时, 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了!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 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 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 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 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 虽然形式不同, 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 仍恩准在朝廷行走, 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 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 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 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 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 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 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 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 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 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致仕时, 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 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在中国古代, 官员主动请辞, 提前告老还乡也是退休制度所允许的。明弘治四年 (1491年) , 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 不分年岁, 俱令致仕。”也就是说百分之百地批准, 你尽管提前退休好了, 反正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非正常退休, 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 意思是求求您行行好, 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 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 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因自感伤病碍身, 所以在六十四岁时“上表乞骸骨”, 恳请准许退休了。
考点梳理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和有“航海民族”之誉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民主制度的产生。
(2)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3)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促进民主制度的产生。
2. 雅典的民主政治。
(1)确立及完善: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公元前8—7世纪,贵族制取代君主制;在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对立的背景下,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道路;公元前509年的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进一步完善。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②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③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⑤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4)进步性。
进步性: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了他们较高程度的自由,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这种民主制度可以把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在城邦间的激烈竞争中,防范外敌,保持独立,对外则是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另外雅典民主政治推动古代希腊文化发展为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古代希腊文化也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
(5)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人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政治权利极少;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二、罗马法
(1)发展历程:共和国时期,在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下,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颁布。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之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的敕令编成《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法典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是罗马法的总结。
(2)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罗马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3)进步性:其一,罗马法的实施稳定了帝国统治,它为统治者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还顺应经济发展变化,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随着自由市大量的建立,把罗马法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其二,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其三,罗马法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的《人权宣言》、拿破仑的《民法典》、美国的《独立宣言》等都吸取了罗马法的不少因素,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思想武器。
(4)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命题预测
本专题是高考的新考点,是高考出题的重点所在。2010年高考考生要重点关注:
①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形成过程、内容、特点以及对西方民主政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②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分析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欧洲乃至世界,对当时乃至近现代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③雅典文明和罗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挖掘奴隶社会民主和法制的阶级本质,深入剖析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时代特征。
例题精析
1.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 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 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或条件。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是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答案:A
2.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 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人民”、“统治”组成“民主政治”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内容就可得出结论。
答案:A
3.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D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D
4.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 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 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解析:罗马法在谐调社会关系和保障公民的权力上起到重要作用。紧扣材料涉及到的“货款”和“利息”可得出正确答案为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答案:D
5.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考查对古罗马法的理解,由于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即找出一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罗马法的制定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与奴隶无关,所以③明显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模拟操练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3.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4.“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5.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 全体奴隶主
B.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6. 下图是“陶片放逐法”所使用的陶片,该法中被放逐对象是
A. 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B. 奴隶
C. 有盗窃行为的公民
D. 触犯法律的公民
7.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 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 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 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 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8. 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 罗马法B. 英国权利法案
C. 美国联邦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9.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肯定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10.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11. 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 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12. 二世纪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其理解最正确的是
A. 皇帝至高无上
B. 皇帝高度重视法律
C. 法律至高无上
D.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3. 以案说法:请根据罗马法内容,以法官的身份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判决。
案例一:
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时,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请问法官会怎么判呢?
案例二:
假如上述案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法官又会如何判?
案例三: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案例四:
“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为此加图告上法庭要求剥夺卢修斯的家产,并让卢修斯家的20个奴隶成为他家的奴隶。法官会如何判决?
参考答案
1. A2. D3. B 4. C(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很显然是强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ABD都背离了原意)5. C6. A7. C8. A9. A 10.B(考查对罗马法的作用的理解。C、D两项不符合史实,A、B两项根据限定条件“世界法律史”可判断选出)11. D 12. D
13. 案例一的判决结果: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案例二的判决结果: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诞生。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案例三的判决结果: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克丽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无法享有罗马公民权,所以法院不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解决途径,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
案例四的判决结果:万民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的,所以卢修斯家的奴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判定归属于加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