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重点

2022-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等教育学重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重点及前沿分析

摘要: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论文三类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基于词频分析法,借助Bicomb和CiteSpaceIII,对2009-2014年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重点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教学评估、素质教育、彰显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深度合作、教授治学等是近6年的重点研究领域;立德树人、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前沿。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词频分析法;知识图谱;研究重点;研究前沿

一、研究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历经多年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学科自建立之后,在众多学术同仁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获得长足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高等人才的培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回顾和总结其研究历程对促进其发展来说很有必要。目前,一些学者已将研究兴趣放在对高等教育学科过去一年或若干年的研究重点或热点的剖析上,如范笑仙(2006)[1]、汤建民(2007)[2]、别敦荣(2008)[3]、钟秉林(2009)[4]等。该类研究主要从高等教育领域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中提取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方向和状况。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利用其他数据源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究,如吴琳(2011)以2000-2009年高等教育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角度出发,探测了高等教育学科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重点方向和主题[5];孙天华(2013)通过选取“六五”至“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高等教育领域课题,对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热点作了深入的分析[6]。从总体上看,上述研究的数据源略显单薄,难以从多维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对数据源进行了扩展,运用基于词频统计的内容分析法,借助于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III,将时间跨度定为2009—2014年,通过对近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全方位展现2009—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重点和主要研究领域,并纵向地呈现出高等教育学研究前沿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程序

(一)研究方法

关键词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分析方法,是一种将文献中诸多因子联系起来的引证分析方法,因为在一个学科研究领域,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方向,因此,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合理揭示学科热点和发展趋势[7]。本文将内容分析法和以关键词为基础的词频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相关数据源中所获取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以实现对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重点、发展前沿的描述与揭示,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与此同时,本文还借助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采用陈超美博士开发设计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III[8],以发现一些传统词频分析法体现不了的新景象和新规律,加强研究分析的视图效果。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论文,通过选取关键词来揭示高等教育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以下所有数据的最终检索时间为2015年5月11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2009-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年度立项课题名单为数据依据,选取课题名称中包含“高等教育”、“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及“本科院校”等与高等教育学密切相关的课题作为数据来源,共得到数据811条(包括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和教育部重点课题6大课题类型)。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来源,具体检索思路是:进入“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入口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高等教育学”,检索年限限定为2009-2014年,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3 360条有效数据。高等教育学领域专业核心期刊论文选取《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高校理论战线》《高教探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4种期刊在2009-2014年刊载的论文,经统计,2009-2014年14种中文核心期刊共刊载文章18 196篇,笔者剔除了会议通知、纪要讲话、来稿须知、著作权声明、重复发表的论文以及期刊目录文摘等,最后得到有效论文为16 442篇。

(三)处理程序

1.确定关键词。

针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810条数据,直接从课题名称中提取其关键词,其中对具有二元组合或多元组合的课题名称进行关键词拆分,如将“大众化与学术超员”拆分为“大众化”、“学术超员”两个独立的关键词。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的关键词以论文作者所列关键词为主,以论文题名和摘要中析出的关键词为辅[9]。同时,对关键词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合并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如将“大学”归并到“高校”,将“大学教师”归并到“高校教师”)、删除无意义及词义过于宽泛的关键词,以实现数据的准确性。

2.关键词统计。

将经过筛选后的三类数据源数据结果,整理成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可识别的格式,导入Bicomb并利用其提取关键词,最终结果如表1~3所示。

三、基于三类数据源的研究重点分析

根据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理论,某学科中的某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表明其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程度越高,可将其视为该学科的研究重点。依据上述数据处理程序,在表1-3的数据基础上,对所计量的关键词以其出现频次为标准进行排序,并加以分析。

(一)中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重点

对810项中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2 353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按照词频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排在前22位的关键词如表4所示。前22个高频关键词,也是近6年间中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

利用CiteSpaceIII的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热点进行探究,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

从表4和知识图谱可以看出,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811个立项课题中,课题承担者的关注重点为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实证研究、高校教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美国、创新和绩效评价等领域。这些研究重点表明,课题承担者在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拓宽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教育思维在不断革新,并且趋向注重高等教育学科在实证、比较教育与培养模式上的研究。

(二)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重点

对3 360篇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12 467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按照词频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排在前30位的关键词如表5所示。前30个高频关键词,也是近6年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利用CiteSpaceIII的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对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探究,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

从表5和知识图谱可以得知,国内高等教育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重点领域有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对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师、美国、独立学院、影响、人才培养等。这些研究重点表明,高等教育学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其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的现实,对一些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核心期刊论文的研究重点

对16 442篇高等教育学科核心期刊论文中的78 812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按照词频从高到低排列,排在前30位的关键词如表6所示。这前30个高频关键词,也是近6年间高等教育学科核心期刊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利用CiteSpaceIII的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对高等教育学科核心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探究,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

从表6和知识图谱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人员近6年发表的论文研究持续关注人才培养,继续着眼于高校、高等教育、大学生、研究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等方面,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教学质量、教育改革、教学改革、比较教育(美国)等研究主题。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已经开始注重“质”的研究,向深度化、多重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与时俱进、发展与革新兼济的特色已开始显现。

(四)研究重点的一致性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三类数据源,分别表征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获得者)的研究兴趣点、主导与储备力量(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者与撰写者)的研究方向、重要力量(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者)的研究热点,现对这三类数据源的所有关键词进行合并统计,按照词频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排在前26位的关键词如表7所示。这些高频关键词,表征了三类数据源所体现出的研究重点的一致性。

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了解2009-2014年高等教育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利用CiteSpaceIII对三类数据源的全部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产生了7个聚类,表征高等教育学科的7个研究重点领域,其知识图谱此处省略省略知识图谱的原因如①。

7个聚类中所包含的主要关键词如表8所示。

从表7、表8及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突现词图谱省略知识图谱的原因如①。可以看出,对三类数据源所获得关键词求共同关键词或是对三类数据源的全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四、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前沿的分析

通过找出一个学科领域正在兴起的理论趋势和涌现出的新主题,能够实现该学科领域研究前沿的分析。利用CitespaceIII的“burst detection”算法,可以从大量的关键词中探测出其中低频但却具有预测意义的突现词,这些词是新兴的研究热点,可以认定为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运行“burst detection”算法后得到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突现词⑤,表征了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

从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突现词可以看出,在2009-2014年间,高等教育学科研究领域最先出现的研究前沿是人才培养、教授治学、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改革等;之后,提高质量、行政权力、教育规划、百年校庆、内涵式发展、教育质量问题、社会主义文化等相继成为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近一两年来,立德树人、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

五、结束语

本文选取了中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论文三类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采用Bicomb和CitespaceIII,对2009-2014年间国内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重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相比于同类研究,不仅拓展了数据来源,还以三类数据源为基础,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有利于对国内高等教育学研究重点与前沿进行全景式的了解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范笑仙.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问题评价——基于2006年高等教育核心期刊的关键词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6):36-45.

[2]汤建民.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价量分析——基于12种高等教育研究核心期刊所发表的4800多篇论文提名的词频统计[J].现代大学教育,2007(5):45-50.

[3]别敦荣,彭阳红.近10 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以《高等教育研究》研发论文为样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4):65-72.

[4]钟秉林,赵应生,洪煜.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近三年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量化分析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7):14-21.

[5]吴琳.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28.

[6]孙天华,张济洲.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分析——基于“六五”至“十一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0):38-43.

[7]王姗姗,邱均平.中国教育评价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两类数据源的计量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文),2014,20(5):70-75.

[8]CHEN C M.CiteSpace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59-377.

[9]邱均平,赵月华.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量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2-98.

Key words: high education;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hot spots; research cuttingedge

(责任编辑 彭建国)

作者:谭春辉 程凡

第2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国家和我省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而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学科,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龙头地位,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促进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结经验,客观评价重点学科建设成效

重点学科建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拥有众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优势,使高等学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为了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根据这一要求,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8月发布了《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重点学科从此正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建设重点。我省于1987年10月正式启动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20多年的建设,重点学科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强,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规模结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已成为我省高等学校中具有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一是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及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实现了我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零的突破。2007年,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全省新增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二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重点学科以人为本,积极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扩大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增强了队伍实力,人才积聚效应明显增强,造就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方向明的学科领军人物,汇聚了一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高层次学术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教学科研取得新成果。在教学方面,省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获得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占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获国家级二等奖总数的69.2%;第五届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0项,占全省特等奖总数的90.9%。重点学科建设还促进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教学团队等一大批“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科研方面,产生了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神舟七号”航天员面罩,玉米、小麦新品种及栽培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能源建设、航天事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社会服务取得新成绩。省重点学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坚持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重视科研成果的开发、转让和推广应用,加大对我省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次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贡献率和辐射力,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围绕建设创新型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原城市群建设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课题开展战略研究,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重点学科建设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向不够凝练,学科特色不够突出。我省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不多,部分学科研究方向不稳定,主攻方向不突出,特色优势不明显,这不仅造成人才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出现了新的特色优势没有形成、原有特色优势却逐渐丧失的现象。二是学科队伍相对薄弱,领军人物相对较少。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各高校陆续培养、引进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拥有一批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年轻学者,但很多学科还缺乏能够真正在全国有影响、能带动某个学科或领域发展的领军人物,部分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个别学科已经出现带头人后继无人的现象。三是学科平台建设有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科承担的重大项目偏少,研究手段和水平不高,原创性与标志性研究成果不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工作还做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合作交流有待拓展。部分重点学科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对全省高等学校、对社会、对企业的开放力度不够,也未能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和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有效的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提高认识,强化重点学科建设责任

(一)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始终是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更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平台,是关系到高等学校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战略性环节,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更是形成高等学校科研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堡垒。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加强科学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产生出高水平的、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能够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发挥综合优势,形成科研合力,增强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就全国而言,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等学校获奖项目26项,占项目总数的66.7%;国家技术发明奖中高等学校获奖项目27项,占项目总数的6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高等学校获奖项目117项,占项目总数的60.9%。就我省来讲,在2007年评选出来的国家三项大奖中,我省高等学校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我省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有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占我省全部获奖总数的14%。我省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参加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共获奖88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29%。这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都是依托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完成的。因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高等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率以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由规模扩张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带动并培养一大批学术骨干,培育一批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的学科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师资保障;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推进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与研究基地建设,改善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证明,重点学科建设对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活动中所形成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自身独有的、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整体竞争能力。大学要发挥其三大职能,不仅要以人力资源为主导、以财物资源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和社会声誉为动力,更要以学科资源为依托。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经过长期办学积淀而形成的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人才辈出、成果卓著的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品牌和标志,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综观世界著名大学,其显著标志是这些学校都拥有各具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政治学以及牛津大学的环境科学等,都是闻名世界的。印度的几所著名大学把发展方向锁定在计算机软件上,经过几年努力就赶上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带动了整个国家软件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成了世界软件业的出口大国。我省重点学科建设起步虽早,但总体实力不强,学术地位不高,影响力较弱,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国28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我省仅有1个,占0.3%;69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我省只有8个,仅占1.2%。这与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全省人民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突破口选择在重点学科建设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一批在省内、国内具有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其他学科的发展。

三、科学规划,理清重点学科建设思路

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学科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以实现重点突破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优势特色,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优化结构布局,完善管理机制,把重点学科建成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提升河南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增强为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要紧跟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宏观部署和要求,坚持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战略优先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有计划、有重点地继续建设一批省重点学科,力争部分学科在下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部分学科提升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更多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点。高等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按照重点学科的建设标准,着力培育,提高水平,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使我省高等学校在创建国家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基地与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学校和学科的社会认知度及影响力。

(二)加强基础,发展应用

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加强对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基础研究,就是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突出科学的长远价值。对基础学科要科学布局,超前部署,并根据科学发展的新动向进行调整,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研究积淀,使其成为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强大源头,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发展应用研究,就是要重点支持国家和我省急需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所依托的学科;重点支持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所涉及的学科;重点支持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重点支持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学科。

(三)鼓励创新,打造特色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创新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相统一。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把握国际、国内最新动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特色和优势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要着力把学科特色体现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体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领域,体现在建设创新型河南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体现在我省优势支柱产业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形成我省重点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四)优化结构,协调发展

一要优化重点学科层次结构,推动不同学校间的协调发展。博士学位授权学校主要瞄准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校主要服务国家和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积极创建博士学科授权点;其他本科学校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尽快步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轨道,并为今后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推动不同学科门类间的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加强工学,大力支持理学、农学、医学,积极扶持和培育基础学科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三要优化重点学科生态环境,推动学科间的融合发展。要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破除学科障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科群体优势,努力建立“学科集群”新模式,构建大学科体系。通过优化结构,使学校之间、学科门类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传统优势学科与交叉新兴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四、扎实推进,落实重点学科建设措施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根本的、艰巨的战略任务,层次高、内容多、涉及面广,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我省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任务,认真研究和解决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重点学科建设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一)凝练方向是根本

研究方向是重点学科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调整、凝练学科方向。一要确立学科主攻方向,要么在学术上是一流的,位于学科的前沿,代表学科发展的趋势,能参与国内外相同学科方向的竞争,做到你有我强;要么在学术上拾遗补阙,进行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突破口,做到你无我有;要么在应用方面做文章,寻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做到你强我新。二要不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学科方向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灵活性,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创新,使学科建设不断焕发生机。三要以特色和优势学科方向为引领,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增强学科建设的活力。要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策略,注重创新与突破,不断凝练、集成,使方向更加集中,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

(二)人才队伍是关键

人才资源是建设一流学科强有力的支撑力量。没有在国内外有学术水平、有学术地位、有学术远见、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一个重点学科的发展就没有方向;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重点学科的发展就难以持续,科研水平就无法提高,一所大学也就难以办成高水平大学;没有以人为本、激发创新、崇尚学术的人文环境,重点学科建设的内涵就不完整。我们建设重点学科,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队伍。一要立足本校重点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把他们送到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一流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师从名家,提高水平。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共享开放模式,集中财力,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三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一切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一切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一切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一切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三)物质条件是基础

资金投入、研究平台建设和其他必要的硬件软件支撑条件是重点学科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研究平台做支撑,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就是一句空话。重点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既包括研究平台,又包括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和图书资料等。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基地与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经费支持,更需要加快高水平学科基地与研究平台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当看到,政府对重点学科的经费投入是有限的,也是引导性的,只是起到“种子基金”的作用。因此,重点学科在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不断更新观念,依靠自身实力,通过积极申报课题、加强应用研究、开展科技合作、加快科技开发、促进成果转化、争取社会捐赠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建设经费,逐步形成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步伐,使学科基地和平台在汇聚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争取重大课题、产出高水平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制度建设是保障

省重点学科实行省、学校、学科点三级管理,以学科点为主的管理体制。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要按照《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促进学科建设不断上水平、上台阶。一要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改革传统的组织模式,打破高校现有的依托院(系、所)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建立跨院(系、所)、跨学科的资源共享、开放有序的科技创新平台。二要强化学术管理,实行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在明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与义务的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在学科建设的重大决策上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三要创建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体制,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学科建设投入与产出的预期分析,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建设效益。四要切实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术文化和环境,提倡学术自由,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提倡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学术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科成员的创新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特别是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

(五)强化服务是宗旨

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使重点学科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成为地方高新产业的“孵化器”和技术改造创新的服务站,成为区域教育文化中心。一要加强集体攻关,服务重点领域。要紧密结合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突破学科界限,充分发挥人才汇集的优势,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特别要瞄准我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优势领域的关键问题及共性技术,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成果。二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要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鼓励和支持重点学科教师和科研人员进入大学科技园区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三要共享优质资源,扩大开放交流。要按照“开放、交流、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学科信息网页,介绍本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促进信息交流,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开放和服务体系。

五、以评促建,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重点学科建设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思想。要抓好立项评审、过程评估和绩效评价三个重要环节。评审、评估或评价都是方法和手段,目的是发挥导向、优胜劣汰、促进建设、提高水平。评审要坚持条件,评估要促进建设,评价要注重绩效。

一要客观评审,坚持标准。评审是有条件和标准的,科学的评审标准是正确选择并建设重点学科的重要基础。标准是什么?标准是要求,标准是方向,标准是标杆。要客观评审,要坚持标准,要注重条件。一是看申报学科是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是否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研究项目,是否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是否注重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二是看申报学科是否拥有学术造诣深、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是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三是看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和后发优势。四是看申报学科是否有完善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是否有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五是看学科平台条件是否居省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是否有较强的支撑其他相关学科的能力,是否有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通过对申报学科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优势特色、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成果创新、服务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评审,遴选重点学科,引导学科建设发展的方向。

二要加强评估,促进建设。评估是促进建设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组织管理,有利于实现学科内及相关学科间的资源合理配置和交流,有利于促使学科点汇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强整体学科实力。通过评估,促使学校领导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不仅要经常研究学科建设,更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和重点学科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重点学科要认真开展年度自查和自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推动自身建设和发展。要把本学科放到国内外同类学科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比较,找准位置,查找不足,明确方向。以评促建也要体现在推进全省重点学科发展的宏观指导上。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学科建设期内的检查与评估,督促学校既要重视申报重点学科,更要重视建设重点学科。

三要评价绩效,优胜劣汰。重点学科建设期满都要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验收。我们要不断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重点学科评估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评估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构建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体系,注重绩效,科学评价。在评价模式上,既要保持现有的评价特色,也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评价模式,引进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使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建设期满后验收评价的重点是“三个符合度”,即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实际要求的符合程度、科研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实际要求的符合程度、社会服务贡献与我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符合程度。在重点学科的考核与验收评估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根据考核和验收评价情况,资助学科可取消资助,非资助学科可获得资助;对建设成效差、经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重点学科,坚决予以淘汰。通过评估,建立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打破平衡,激发活力,寻求突破,快速发展。■

责编:路 童

作者:訾新建

第3篇: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重点支持优秀青年教师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国发〔2012〕41号)和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京办发〔2012〕14号)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北京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和加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培养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的通知》(京教工〔2013〕11号),制定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实施方案。

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3年为一周期,一次性遴选2000名左右35岁(含)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重点支持,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连续资助3年。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计划在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范围内实施,北京市教委安排专项经费保证本计划的实施。

项目管理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以项目责任人为基础,以项目所在的院校为依托,由北京市教委统一领导。

北京市教委负责制定实施规划、经费预算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建设,负责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组织项目申报和绩效考评,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高等学校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并按照要求组织项目的申报、管理与验收,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接受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结果的检查和经费审计。

项目责任人严格按经费使用要求组织项目的实施,及时做好项目总结并接受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结果的检查和经费审计。

项目申报

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的通知》(京教工〔2013〕11号),北京市教委布置北京高等学校相关申报工作,各高等学校提出申请,报备北京市教委后正式实施。

一、项目申报立项程序

1.北京市教委发布工作通知;

2.高等学校根据北京市教委通知要求组织项目申报;

3.北京市教委以文件形式将项目名单下达至项目所在高等学校;

4.经北京市财政局审定项目经费方案后,各高等学校组织实施。

二、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思想端正,对教育教学工作满怀热情,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2.积极进取,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强烈意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4.已经取得各类科研项目资助和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的青年教师不属于本项目的资助范围。

项目实施

项目实行学校负责制,项目所在学校应有专门机构负责本单位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及监督。学校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任务完成和实施效果负责。

一、学校主要职责

1.负责项目经费管理;

2.负责对项目执行中形成的国有资产和研究成果管理;

3.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接受北京市教委的检查和验收。

项目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经费使用,并及时向所在高等学校提交项目年度总结报告、项目中期总结报告和形成的成果。

二、规范制度

1.项目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及项目责任人不得随意调整。

2.项目实行年度报告制度。项目责任人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次年3月底前报项目所在学校管理部门,学校汇总后形成学校工作总结于4月底前报市教委。

3.项目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等行为人员,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评,或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2)对于在项目申请、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等不端行为,以及违规操作或因主观原因未能完成计划任务并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终止项目任务、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申请北京市教委计划任务等处理。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3)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总结报告,以及不按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北京市教委采取停拨经费措施,要求项目责任人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参与市教委计划任务等处理。

项目验收

项目由北京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抽查和验收。

项目建设情况检查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定期随机检查和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检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检查采取收取项目年度总结报告和进入项目单位实地验收两种形式进行。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

1.项目进展情况;

2.资金的使用情况;

3.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组织实施不力或未经批准自行调整建设内容的,北京市教委有权调整或终止项目建设计划的执行。

项目验收采用项目单位报送项目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

二、项目验收主要内容

1.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情况;

2.实施效果,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以及经验分析,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

3.项目管理情况;

4.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验收结果将由北京市教委在系统内予以公布。

项目成果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归项目所在学校所有,学校应按照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

项目单位应建立项目科学数据库、项目报告档案,按照北京市教委有关数据共享的要求和项目信息管理规定要求,按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项目实施形成的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和数据库等,均应中英文标注“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

附则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本办法由北京市教委负责解释和修订。

(内容源自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第4篇:“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考试重点

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

二、考试重点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BP7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中世纪大学:赠地学院: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BP15

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众化:BP26终身化:BP27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BP25

第五章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

试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BP31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BP41

第六章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BP4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BP44

第七章现代大学职能与院校发展

三职能观:BP52高等学校定位:BP56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BP53

第八章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

教学:BP60教学过程:BP60 试分析大学教学的特点:BP62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BP64

第九章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简要分析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BP66如何理解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BP68试论大学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BP70

第十章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课程:BP74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BP77更新大学教学内容可采取哪些途径? BP81

第十一章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BP83 如何运用讲授法?BP86 结合实际,谈谈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与运用:BP92

第十四章大学教师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BP110试述大学教师教学评估应遵循的原则:BP115

第十五章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

问题研究:BP124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BP121

第十六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BP125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BP131

第5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

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 牛 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汉代太学、唐宋书院。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

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

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

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

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

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

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

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

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社会价值:

1、社会化

2、社会选择

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社会本位价值观:1.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辨析概念: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为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思想及实践模式,自由教育最古老概念,强调心智的训练,人文教育出现近代,以发展人的理智为根本目的;普通教育产于现代,对人实施一中共同的理智 训练,以获得基本观念的共同基础。

高等教育的载体——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

(一)大学走近社会中心的历程:经济形态制约着大学的地位: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二)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大学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

1、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

2、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知识库”和“思想库”;

3、大学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与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活动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1、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2、社会制度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3、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

(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1、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3、为文化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是物质前提、环境提供发展的现实可能性、教育起主导作用;

(二)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1、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

2、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整体指向大学生发展

3、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提供大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概念辨析: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概念不同,教育方针为国家或政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为政治概念。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性概念;第二层次不同,教育方针为最高层次,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培养目标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三稳定性差异,教育方针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目的较稳定,培养目标更不稳定;联系在于教育目的为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的依据,教育目的为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集中表现。 2002年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最科学最完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依据: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理论依据:教育规律

2、现实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1、自由教育目的: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出。

2、职业教育目的:培养专业人才,养成特长或专长为目的。

3、普通教育目的: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美国推行最广。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做事和做人并重。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层次标准)

2、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政治标准)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时代标准)。

4、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1、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内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

2、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的组成1)面向全体学生2)全程培养学生3)全面发展学生。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通才教育(以美国为代表: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专才教育(以前苏联为代表)

我国:主张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四种:

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3、不分专业模式;

4、产学研结合模式。

确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依据。论述: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校长,你认为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依据:

1、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2、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

3、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

4、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

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高校培养目标取向:通才化,专业化,职业化,基础化,复合型化,素质化,个性化。 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宏观结构:层次结构(水平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微观结构。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国外:重点关注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我国:重点关注科类和专业结构、形式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

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第四章:高等学校基本职能

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历史演变(关注标志性事件与人物)

(一) 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

(二)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柏林大学提出科研的新智能)

(三) 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美国《莫里尔法案》求实精神,威斯康星思想)

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及其关系

1、培养人才:本体职能

2、发展科学 :附属职能

3、服务社会:派生职能

4、职能的新发展:引导社会、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

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阶段性特征: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到发展性学习转变期;高年级:发展新学习。

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与高等学校的职能相对应)

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质:

1、专业知识

2、科学基础

3、教育智慧(内涵)

(二)心理素质:

1、情感品质

2、意志品质

3、个性品质

(三)道德素质:

1、热爱学生

2、为人师表

3、学而不厌

4、团结协作

(四)能力结构:

1、教学能力

2、科研能力

3、组织能力

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定位:

(一)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二)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三)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师生关系的内涵:是教师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而形成,并影响师生交往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1、教师中心论:代表赫尔巴特

2、学生中心论:代表卢梭、杜威

3、主导—主体论

4、双主体论。理解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论述: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

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民主与平等

2、交流与理解

3、自由与宽容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学

概念辨析: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专业:广义上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指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学科分类:

1、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学科层次分类)

2、我国学科门类:13大类;专业设置与调整:2012年调整为基本专业352;特设专业 154 专业设置原则:

1、超前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结构优化原则

5、宽口径原则

6、发展特色原则

课程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隐性课程课程内容的外延,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可自行修订教学计划(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是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依据。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学科人物目的,内容范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等。是编教材,教学考试评估依据。

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六条原则):1.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2.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及任务;3.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4.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5.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6.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内容选择、组织的原则:内容特点:

1、专业性强;

2、系统性强;

3、理论性强;

4、应用性强;

5、变化性大。选择原则:

1、适时增删原则;

2、完整构建原则;

3、个性发展原则;

4、知识拓展原则;

5、调动师生积极性原则。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教育法》)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唧唧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品质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相互促进的发展活动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相长规律2)教学科研互动规律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备课、课堂教学、检查评定

1)备课的四个步骤:钻研教材;处理讲稿和教材关系,教学法准备,重温讲稿。

2)课堂教学的四项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保证科学性;体现思想性;理论结合实际。 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交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特点:

1、由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举隅:(每一种方法含义、步骤)

1、发现教学法

2、问题教学法

3、研讨式教学法

4、掌握学习法

5、学导式教学法6.个性化教学法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

1、含义:教育实践者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

2、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首先钻研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教学风格:

1、含义:教师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效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2、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1)学校领导注意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民主精神,鼓励教师创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具慧眼;教学风格为衡量指标。2)教师自己应有独特的自觉追求,发挥个人优势,形成个性色彩的教学风格:培养“乐教”积极精神,掌握教学基本规律,刻苦锻炼基本功,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定向发展,有意识的进行锻炼和提高;继承发扬,学习和创新结合。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1、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教学趋向个性化

4、教学管理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2、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第七章:高等学校科研

高校科研的意义:(1)内部意义:1.人才培养;2.学科建设;3.经费筹措;(2)外部意义: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水平;2.服务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高校科研的任务: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关键项目的任务;2.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5.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高校科研的类型:

1、课题来源分类:自主研究;立项研究;

2、课题性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理论性研究、实践性研究)

高校科研中的课题申报:两个环节:

(一)科研选题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二)项目设计:项目设计的内容:

1、申报项目命题

2、项目组成人员

3、合作单位选择

4、项目研究基础

5、项目立项依据

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7、项目意见填写。

高校科研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

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科研的组织:

(一)

高校科研的一般流程(四个阶段)

1、科研准备阶段

2、科研实施阶段(是科学研究的实质阶段)

3、研究结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

4、推广应用阶段

如何推动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转移及产业化:1.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效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2.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3.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4.推动高校与企业在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第八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起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标志:1862年林肯签署《莫雷尔法案》 孕育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美国高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模式一:美国都市大学;模式二:专业发展学校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一)教学服务(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满足单位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服务,岗位培训;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让;科技咨询;科技人才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参与社会问题讨论,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提供图书馆体育馆等场地,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高校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传播做贡献。

(四)其它综合性服务。

第九章: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

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南朝鲜,中国;

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美国市场化;

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英国。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 1995年开始建立“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1)扩大省级部门对地属高校的统筹权;2)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3)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

1、高等学校的校长(学校的法人代表)

2、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1)董事会;2)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3)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模式:

1、科层制模式(如美国)

2、学术团体模式(如法国、日本)

3、双重组织模式(如英国)

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1、从功能划分: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

2、从管理层次划分 :校、系两级;校、院、系三级;校、系、教研室三级 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

1、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2、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

3、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4、产出成果上的文化性和效果迟滞性。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 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应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1、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2、管理权威的双重性(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威)

3、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4、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5、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高等学校管理的内容的传统分类

1、 人力资源管理

2、教学管理

3、科研管理

4、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1、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2、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3、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

4、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管理原则(针对性、含义的理解、如何贯彻)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建设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每种结构的含义)

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6、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确立三大理念作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理念:

1、“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2、“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

3、“中西交融”的师培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学科(专业)建设方略:

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1)重点建设主干学科;2)扶持培植基础学科3)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

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

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重视课程管理

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文化的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层、观念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目标

2、启迪智慧

3、塑造人格

4、规范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1、共创校园精神

2、发展智能结构

3、培养健全人格

4、丰富业余生活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1、办学主体多元化;

2、高教结构多样化;

3、专业设置多样化;

4、民办高教规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高等学校的各主要职能之中的过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4、人员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的表现:

1、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

2、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

3、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4、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学制: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

三级学制系统: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大学和独立的专业学院、研究生院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

(一)全日制高等学校:

1、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本科、研究生院)

2、职业高等学校

(二)成人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方式:

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

2、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日本)

4、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

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改革:

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

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第6篇: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 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1.“学不躐等”出自 (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二、填空题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___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____ 、____ 、 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 广义的教育包括 、____ 和____ 。

5. 《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___ 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___ 》和1904年的《____ 》。

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____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和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8.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 。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 。

9.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____ 。

10.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___ 。

1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___ 。

12.先秦时期,以____ 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 。

14.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___ 中。

15. ____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____ 著作 中。

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___ 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著作《政治学》中。

18.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 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 的科学。

1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___ 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___ 。

21.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 ,其代表作是____ 。

22.法国____ 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3.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 。

2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___ 。

2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___ ,其代表作是____ 。

2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 和____ 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 。

28.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 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___ 。

29.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____是 。

30.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____ 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___ 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1.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___ 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____ 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 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 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

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 )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6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 )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二、填空题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

3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 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5.提出“白板说”的是 ( )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 )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二、填空题

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___ 。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 过程中实现的。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 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 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___ 、本质的特征。

6.所谓___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_ 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_ 。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___ 。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 。

11.所谓___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___ ,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 )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选择题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 )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 )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 )

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 )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

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

二、填空题

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 的人。

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____ 时期。

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 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

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____ 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5.学生是学习的____ ,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的作用。

7.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____ ,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

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_ 。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 、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____ ,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11. 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12.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 ,教师是专业人员。

13.我国教师承担着____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4.教师职业的____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5.学生具有___,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的 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____ 素养。

18. ____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____ ,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0. ____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1. 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___ 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23.教师的____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24. ____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 。

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 的关系。

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____ 的关系。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一、选择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 )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 )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 )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 )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 ,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 。

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____ 。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 和教科书。

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____ 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____ 来划分的。

7.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 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 的形式出现。

9.课程是随____ 而演变的。

10.____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____ 。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____ 、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3.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 为依据。

1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 等。

15.教学大纲又称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____ 的指导性文件。 16.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____ 两部分构成的。

1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___ 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8.教科书是____ 的具体化。

19.课程实施是指把____ 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0. ____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1.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____ 的问题。

22. _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3. ____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4. ____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2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____ 。

2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 。

第七章 教学(上)

一、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二、填空题:

1.____ 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 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____ 。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____ 、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____ 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学生的____ 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____ 的过程。

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 。

10.____ ,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 经验。

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 为基础。

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 。

14. ____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 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____ 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 。

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____ 。

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____ 而采用的方法。

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 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 和讲演三种方式。

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____ 的能力。

23.谈话法可分为____ 和启发谈话两种。

24.____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 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第八章 教学(下)

一、选择题

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D 1866年

二 填空题

1、___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_________。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_______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_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_、布置课外作业。

6、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_________。

7、辅导是_________学生学习的活动。

8、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_________两大类。

9、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________试题两种。

1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_________。

11、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_________和组配式试题三种。

12、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_________

13、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_________能够区分的程度。

14、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________的能力。

15、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

18、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_______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

1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_____。

2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_________和灵活性。

2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_________、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2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_______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_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________、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第九章 德育

一、选择题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 )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A知 B情 C意 D行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 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二 填空题

1 德育是思想教育、____________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___________等形式。

3 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____________。

4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____________和主体设计。

5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________。

6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___________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7 德育过程是___________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 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

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的总和。

11、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方式。

12、陶冶包括____________、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3、处分分为警告、____________、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1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15、道德教育的________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16、所谓____________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二、填空题:

1.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____ 。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 ,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____ 和控制。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 的教育思想。

5.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____ 。

6.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___ 提出的。

7.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__ 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民主的、____ 三种。

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____ 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B

2、D

3、C

4、D

5、C

6、C

7、D

8、D

9、D 10 A

11、A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A

21、A

22、A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A

31、A

32、D

33、D

34、B

35、C

36、D

37、B

38、A

39、B 40、C

41、B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一定的社会要求

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4、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5、学校

6、《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7、190

2、1904

8、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9、礼、乐、射、御、书、数

10、六艺

11、四书

12、墨翟

13、苏格拉底

14、《理想国》

15、柏拉图

16、《政治学》

17、亚里士多德

18、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19、《大教学论》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卢梭、《爱弥尔》

22、启蒙主义

23、洛克

24、洛克

2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6、伦理学、心理学

27、儿童中心主义

28、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29、凯洛夫 30、布鲁纳、赞可夫

31、课程结构、教育发展

32、法律形式、免费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3) 2 (4) 3 (3) 4 (4) 5 (2) 6 (3)

二、填空题 1 政治经济制度 2 舆论 3 生产力 4 人力资本 5 科学技术 6 学校文化 7 校园文化 8 校园文化 9 观念文化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D 7. B 8.D 9.A 10.B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 1.个体身心发展 2.社会实践 3.白板说 4.华生 5.典型的 6.发展关键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条件 11.人的价值 12.人格 13.青年期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A 7.D 8.D

二、填空题 1.总的要求 2.出发点、归宿 3. 特殊要求 4.教学目标 5.社会性 6.社会需求 7.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片面发展 9.精神和身体 10.教育与生产劳动 11.非认知因素 12.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13.鉴赏美和创造美 14.劳动观点和习惯 15.人格特征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C 7.D 8.B 9.C 10.B 11.A 12.C 13.D 14.A 15.B 16.D

二、填空题 1.社会属性 2.关键 3.个体的发展水平 4.环境 5.主体 6.主导 7.社会个体 8.社会权利 9.生命健康 10.受他人尊重 11.受教育权 12.专门职业 13.教书育人 14.最大特点 15.向师性 16.基础性 17.教育专业 18.教育理念 19.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教育能力 21.语言 22.创造性活动 23.人格特征 24.师生关系 25.授受关系 26.民主平等 27.友好帮助 28.相互促进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A 11.C 12.C 13.A 14.D 15.B 16.C 17.D 18.D

二、填空题: 1教什么 2进程 3进程安排 4教学大纲 5组织方式 6课程任务 7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8特色课 9社会的发展 10教学目标 11对学科的研究 12强制性 13科学的分类 14周课时 15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教学内容 16本文 17教学大纲 18教学大纲 19课程计划 20教学单元 21.如何安排 22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3课程评价 24目标评价模式 2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6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A 5 D 6 B 7 C 8 D 9 B 10 D 11 C 12 A 13 D 14 B

二、填空题 1 教学 2教学价值取向 3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基本事实 5心理特征 6正常发育 7创造才能 8 系统化 9认识过程 1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1间接 12直接经验 13基础 14智力发展 15赫尔巴特 16组织者 17基本准则 18重要保证 19完成教学任务 20 口头语言 21讲解 22语言表述 23复习谈话 24练习法 25动手能力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A 6 C 7 B 8 D 9 C

二、填空题

1备课 2 教学大纲 3 种类 4 基本组成部分 5 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 6 各种类型练习 7 帮助和指导 8 选答型 9 陈述式 10 填空题 11多项选择题 12 难易程度 13 不同水平 14 自评 15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6班级授课制 17 京师同文馆 18 根组教学 19 道尔顿制 20可操作性 21分支平行 22形式型 23 教学组织形式 24 技术 25 教学目标 第九章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D 7.B 8.C 9.D 10.A 11.C 12.C 13.A 14.B 15.D

二、填空题 1.政治教育 2.社会德育 3.继承性 4.具体材料 5.心理健康教育 6.生活辅导 7.个体社会化 8.德育内容 9.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10.活动方式 11.受教修养 12.人格感化 13.记过 14.体谅模式 15.认知模式 16.道德两难 第十章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D

二、填空题 1.基本单位 2.导生制 3.协调 4.平行影响 5.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6.德鲁克 7.自我管理 8.放任的 9.教学中心

名词解释

1、 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和专门化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以教学为主,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2、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性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是教室教学工作的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3、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 讲授法:是指教育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具体形式又可分为三种讲述式、讲解式、讲演式。

4、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5、 演示法:是指在教学中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采用现代化试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一定的客观事物,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6、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

7、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

8、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

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9、

10、 教育目的:狭义的说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11、

12、

13、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个体的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个体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到生命终结的整个变化过程。从狭义上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

14、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或指学生在教室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5、 陶冶::是通过创设一种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的教学

简答: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掌握教育的具体规律,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三)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三)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四)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

(四)培养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5.德育过程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不断走向自我教育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六、当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要求全面发展3。注重培养独立个性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七、遗传素质及其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八、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九、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 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

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

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思维 能力等

教学规律就表现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十

一、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素质。 (具体答题时要拓展)

(1)知识传授者。教师在教学中首要的角色是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 (2)行为示范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思想、品行、人格特征等对

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班级领导人。学校的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领导并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

(4)教育艺术家。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5)心理保健医生。教师作为学生保健医生的角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2、试述“以教为主”的教学程序的具体环节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

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

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与学习策略,是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这两种教学策略诉主要教学策略的步骤有:

1、讲解策略

1)呈现信息:主要通过说明解释和实际的演示、证明与示范来实现。2)检查接受:回忆和理解程度。3)为学生提供将一般原理运用于

多种实例的机会。需要对正确与否进行检测,必要时应该调整实例的难度和数量以保证学生行为正确无误。

4)为新习得的畔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与问题中提供机会。

2、经验策略: 1)提供表现行为的机会并观察其行动的结果。2)通过提问或观察检查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程度。3)通过提问或观察进一步的活动,检查是否理解一般原理,在掌握一般原理之前应不断提供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以教为主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获取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使之更富成效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对一”评价、“小群体”评价与“现场试教”。终结性评价是指为设计、收集和解释与一组特定的教学数据资料,旨在确定教学价值。

3、结合实际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内容丰富。要有足够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足够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二、概念明确 明确本次课有几个主要概念,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和解释。要讲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概念。

三、重点突出。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脉络清楚。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即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语言生动。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体屏幕和板书也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内容要醒目。文字和图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利于说明问题;清楚秀丽,搭配匀称,给人以美的享受。

七、学时准确。讲课的内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要精心安排。不要拖堂,也不要欠堂。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中,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测题或内容最后讲,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八、着装典雅。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你讲课。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第

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第

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

第四、能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课就是好课--难忘。第五,思维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课就是好课--欲望。第

六、提供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课就是好课--满足。第

七、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课就是好课--直观。第

八、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课就是好课--轻松。第

九、能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课就是好课--自信。第

十、能响起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就是好课--快乐 4.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1动力作用2调节作用3评价作用;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对社会文明的示范作用;对教师修养的引导作用。 5.若为班主任,怎么组建班集体。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一)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1、注意事项(1)针对性 (2)层次性(3)民主性

2、目标种类:(1)教育目标 (2)管理目标

(二)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1、来源(1)党政及各级教育部门 (2)学校 (3)班级实际

2、意义(1)根本保证 (2)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培养班级坚强的领导核心

1、 设擂台

2、搭擂台

3、巧补台

4、立奖台

(四)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正确舆论的形成:

(1)正面教育,提高思想认识。(2)讨论和评议,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3)表扬和批评,树立班级正气。(4)利用班级舆论阵地,进行宣传。 •

2、培养良好的班风

许多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把以上正确舆论的形成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它们是: •

(1)讲明道理 (2)树立榜样

(3)严格要求

(4)反复实践

6、试述教学目的确定的依据,并对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评析 理论依据:

(1) 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2) 社会本位论。其认为,教学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关系。

现实依据:

(1)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 教育目的的确立也要依据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3) 教育目的的确立也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水平和需要。

(评析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依据做评论)

案例分析

一、 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是指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注意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

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或语言表述),使学生形成对概念或原理的清晰表,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认识水平。

4.启发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独立思维、独立判断,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及身心发展的顺 序进行,使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诸方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6.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次出现,加以运用。

7.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的深度、进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社会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四.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第7篇:教育学考试重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

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

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

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

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

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

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

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

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

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

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

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

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

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

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 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8、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9、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二是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三是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20、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白板说”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活的教育学是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1、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是什么? ①在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②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③他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④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⑤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2、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杜威的教育思想是:

①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③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④与其教育基本观点相一致,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

一、目的与活动的统

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23、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位置。

30、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什么?

一、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二、教育理论异彩纷呈,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31、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当代教育学则是一方面进行形而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越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主要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 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4) 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赞成的片面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劳动者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且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同时也在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这是因为:

一、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二)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其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5、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三)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的作用:

(一)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二)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材。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气度的主要途径。

(三)、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材、言论、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四)、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受文化的影响。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类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首先,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其次,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也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特色。

第三、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对文化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为社会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推动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二是教育如何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三是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交融和优化中,激发出文化的生机和动力。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相比,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为什么说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文化本身的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 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为什么说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是因为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时它又成为文化本体。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 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学校文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中提及。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由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价值成份和理想成份四种基本成份构成,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学校文化的特性与功能: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

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功能: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的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1: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三:教育有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花事业的关键所在。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持性因素。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可称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落实这一要求:

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人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

1、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

2、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

3、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为什么说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人作为主体进行认识和实践时,他同时又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另一方面,当人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和实践时,他认识到 自己是主体,体现着自己的主体属性。

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是指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总之,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地进行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要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教育也要重视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受到自身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人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都要受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发展自己。人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主体活动的选择性,主体创造性。总之,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两者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能动性。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观点是科学教育观的客观依据。在重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把教育同人的自觉积极性结合起来。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的活动的客体,更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共性是指存在于人类一般特性之中,贯穿于一切历史阶段之上,使人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特性。个性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它表示的是某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人的共性和个性统一的观点要求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包括个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

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富国的霍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此论的典型言论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言论是“合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榻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軍事家、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3、二因素论。此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以上三种观点各执一词,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一、遗传素质及其作用:遗传是上一代将种系特征传递绷带下一代的活动。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及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遗传焉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等方面,这些差别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原因。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儿童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刚出生时,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是不完备的,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都符合年龄解剖学规律。

4、不宜夸大遗传素质作用。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而且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种改变是非常缓慢的。

二、环境及其作用: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其作用是: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决定的。

2、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同,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身心发展来说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

三、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第

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

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

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第

一、学校教育对人的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

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第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的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具体现抽象的关系,二者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针主要从政策的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而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的层面来表达教育的理想。

5、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哪些?教育目的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6、制订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一是两种观点(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二是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7、我国制订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

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我国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9、2001的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国初中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0、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作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1、为什么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这是因为: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12、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是什么?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师生观。

二、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1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能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14: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有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1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这句话对吗?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百丑图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1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17、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发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18、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是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19、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2、简述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提出 ),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一是传道者、二是授业、解惑者、三是榜样、四是管理者、五是朋友

4、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是什么?一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5、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一是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二是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三是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总之,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并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既要发挥特长,创造性地教书育人,又要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育人大业。同时,教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之形成合力。

6、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7、教师的义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是: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8、简述的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个性素养。在道德素养方面对中学教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这意味着教师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教育目的的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治学态度严谨,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这意味着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尽职尽责。

2、热爱学生,在热爱学生方面,教师必须做到:(1)、全面关心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4)理解和宽容学生。(5)解放和放飞学生。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做到:(1)善于与同事合作。(2)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这一要求教师做到:(1)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

9、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一、专业知识素养,要求(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即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去向不明才能由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课,才能吸引学生,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自觉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教育和管理技巧与艺术。

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3)精湛的语言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10、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是什么?

答:

1、要善于学习。

2、要恒于研究。

3、要勤于反思。

4、要勇于实践。

11、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只有通过实践,人们的认识才能提高并转化行动的信念和能力,人们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实践的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自己所面临的机会,也要及时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二是要讲究实践的方法,要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1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这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个体? 答: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

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海

二、学生在教育的指导下学习。第

三、学生的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决定的,主要表现在:第

一、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第

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13、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第

二、进取心较强。第

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第

四、思想活跃。

他们的消极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第

一、自我中心。第

二、依赖性强。第

三、心理承受力差。第

四、娇气十足。独生子女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既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增加了难度。只要教师认真把握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条件,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4、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另一种观点是儿童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15、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第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是与教师是平等的。

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第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蝺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第六章

课程

1、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课程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面教育内容的总和。第

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

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3、课程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第

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按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 是从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第

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第

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是。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态度与能力。

第四、根据课程的制订者,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5、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认为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因此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为“目标模式”。

6、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生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程。具体有分三个流派,即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7、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8、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答:课程计划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教师做到:第

一、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第

二、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学科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第

四、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9、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答: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10、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第

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

三、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11、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

答:第

一、整体把握教科书。第

二、重点设计教科书。第

三、充分利用教科书。第

四、及时引进新知识。第

五、适当补充乡土材料。第

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12、简述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进行社会调查。第

二、审查学生活动。第

三、开发实施条件。第

四、研究学生情况。第

五、鉴别校外资源。第

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1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课程计划的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即向各学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第

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第

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第

四、教师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第

五、各种外部支持。

14、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其内涵有:

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方兴未艾是多元的。第

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

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第

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1、泰勒提出的目标评价模式;

2、美国斯克里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第

四、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提出的CSE评价模式(第一需要评价、第二方案评价、第三形成性评价、第四总结性评价)

1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语言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七章 教学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答: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为根本目的的活动。教学是通过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3、简述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答:第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早在古代,就有关于教学过程思想的萌芽,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教育家孔子把学习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

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

1、间接性与简捷性。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

3、教育性与发展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4、引导性与指导性。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有效地达到认识的目的。

7、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这一规律?

答:直接经验是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过分重视学生个经验的积累。

8、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统一于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 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赖于他们的智力的发展。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9、简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关系?

答: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了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互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10、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答: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

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

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

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

一、受学生本人的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

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11、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3、什么是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14、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

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是的疑难,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第

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良好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作用。

14、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进行教学?

答:启发性原则是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

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第

三、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15、如何运用巩固性原则进行教学?

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与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

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第

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

16、如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教学?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作到:第

一、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第

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

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7、简述教师如何运用因材施教的要求?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送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

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第

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贯彻这一原由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第

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活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

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以致用,加强训练,使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技能。

1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主要依据是:

1、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条件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双增双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

2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注意引导诱导。

2、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3、讲究语言艺术。

4、要组织学生听讲。

2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做好提问准备。

2、善于启发诱导。

3、做好归纳、小结。

23、讨论法的具体要求:

1、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2、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诱导。

3、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24、读书指导法的具体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5、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精心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

2、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6、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1)优点:第

一、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第

二、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第

三、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

四、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2)不足:第

一、难以因材施教。第

二、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第

三、缺乏灵活性。

2、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3、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

4、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2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一)备课,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2、写好三9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上好一堂课注意以下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组织有效。

5、体验积极。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刘外作业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因而布置作业与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织部分。

1、布置作业的形式。课外作业的基本形式的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际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布置作业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第二,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第三,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3、及时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主要有课外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

(五)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29、为了提高课外辅导的质量,教师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30、教学评价的种类有哪些?

答: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水平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作出鉴定。

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3、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3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含义与方法?

答:

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行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等多种具有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衡量测验目的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果、难度与区分度。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考试的方法通常有:期中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等。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的概念: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构成。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作用。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关键。

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首先,要注意全面性。其次,要注意多端性。再次,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影响的过程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就是各种矛盾的转化。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转化,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内部的矛盾,要促进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各个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辨证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7、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那些?

答: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

8、贯彻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9、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0、当代影响最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1、简述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答:第一,柯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来说是可信的,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柯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第

二、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应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第

三、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经验,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12、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首先,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内负面影响。再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学生的心灵。

13、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第

一、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末得到落实。第

二、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第三,造诣内容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第

四、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第

五、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1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第

一、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

二、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目标。第

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第

四、积极改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第

五、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第

六、因地制宜开发德育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他不仅以自身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还要创建班集体,创建一个能对成员产生教育影响的集体。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班主任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影响学生的合力。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2、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3、如何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答: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主任及班级相关人员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发展水平共同制订的,班集体经过努力而实现的预期发展结果。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是:第

一、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第二,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第

三、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第

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集体的实际情况。

4、为什么培养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集体核心?

答:班级积极分子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培养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是:第

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

二、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5、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

答: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第

一、确立班风目标。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总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立班风建设的基本思路,而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确立班级的班风目标。第

二、培养正确舆论。班主任应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

三、强化行为训练。班主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常抓不懈,反复训练。第

四、加强榜样示范。班主任要抓好典型,树立好榜样。另外,班主任还应注意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6、如何做好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答:中等生的特点是: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三是学习不成绩稳定。根据以上特点首先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好循环。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对信心不足的学生重点是解决方法问题;对表现欲不强的学生,重点是解决动力问题;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学生重点是解决非智力因素问题。再次,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答:后进生的典型特点 是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根据其特点要做到:要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环节。

2、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4、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是什么?

答:

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范围的多元性。

3、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

4、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赦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

7、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8、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及局限?

答: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可以直接向被观察者了解情况,获得许多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对同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其局限主要是:难以控制可能影响观察对象的外部因素,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带有有偶然性;

9、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研究成果的撰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标题与内容的一致性,既不能大题小做,也不能小题大做。(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选择典型,真实,准确,新颖,生动的材料,运用严密的逻辑论证,引出正确的结论。(3)正确处理借鉴吸收他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尽量体现出创新性。(4)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5)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第8篇:教育学考试重点

如何理解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学不在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网络学校: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既可以进行个别教学,也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际界面。

网络教育与传统学习教育相比有什么优越性?

1传统的学习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习教育的优劣编制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什么是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1. 学校文化石一直组织文化

2. 学校文化石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叙述校园文化的分类: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游哪些表达方式?

一是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一是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精神文化有哪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形成血栓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点

2. 同伴群体的影响

3. 师生的交互作用

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 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什么是个体身心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什么特殊性?

1.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有哪些不同观点?

一是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赛格尔),二是外铄论(代表人物华生、洛克“白板说”、

荀子},三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的基本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简答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有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阶段性: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不平衡性: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时不平衡的;第二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说明不平衡性:有点方面在焦作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心理方面、生理方面)

什么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时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互补性: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心理和生理的互补。

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问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材施教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

什么是遗传素质?

遗传史指从上地几次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作用?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点的影响作用。

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什么是成熟?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成熟时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有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格赛尔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什么是环境?叙述环境的分类。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 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是,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给发展的影响具有哪些特色的功能?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现在),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将

来)。

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是谁提出来的?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一种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开,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什么是个性?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吧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少年期被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叙述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初中教育的个性发展任务是什么?

“帮助少年起飞”,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烦闷,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展望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叙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是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也是认识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什么是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手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换,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准则。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 国家的教育目的

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 教师的教学目标

4. 学校的课程目标

第9篇:教育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自我标准

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课程设计程序:(泰勒原理)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课程文件:

1、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科书教学计划三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教学计划构成: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核心)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课程标准作用:

1、体现了国家队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

2、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科书作用:

1、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规范和教学任务

4、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确定和安排教学活动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课程实施影响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特点

2、教师特征

3、学校特点

4、校外环境课程评价:

一、目的:

1、改进课程

2、改进教学

二、功能:

1、诊断

2、修正

3、决策

三、方法:

1、观察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课程评价改革:

1、旨在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

3、促进课程发展的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我国中小学课程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轻活动、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内容陈旧落后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2、课程综合化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4、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课外辅导:

1、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3、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辅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制

3、分组教学制

4、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班级授课制:

一、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缺点:

1、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教学策略特征:

1、综合性

2、可操作性

3、灵活性教学策略形式: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

3、方法型

4、综合型

原始教育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原始性

3、同一性古代教育特点:

1、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阶级性、等级性

3、内容保守性

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也注重实践中学

5、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古代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提高为产生提供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需要提供社会条件

3、文字产生和文化发展提供现实条件现代教育特点:

1、鲜明生产性

2、走上大众化道路

3、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终身化

2、社会化

3、生产化

4、民主化

5、国际化

6、现代化

7、多元化常用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比较法

6、个案研究法

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作用:

1、导向

2、协调

3、激励

4、评价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关系: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关系。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来的,目标是针对特定教育对象提出来的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目的与目标不同,能测量目标,不能测量目的制定教育目的依据:

1、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1、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3、授予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

1、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2、二者关系辩证统一。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不可或缺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在个体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3、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个性,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发展。

第九章德育

德育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品德实际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对多数心理健康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发生

2、对心理障碍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

3、对少数心理疾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辅导:

1、学习心理辅导(听课方法、学习方法)

2、生活心理辅导(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消费方式、自我意识、人际交往)

3、择业心理指导德育过程: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方法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德育过程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

2、内容、形式多样性

3、对象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德育过程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2、实现矛盾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班主任工作德育方法:

1、说服法

2、榜样法

3、陶冶法

4、锻炼法

5、品德评价法榜样法:以他人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真是可靠、有导向性

3、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道德两难)

2、体谅模式

3、社会模仿模式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政治→教育:

1、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政治:

1、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生产力→教育:

1、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教育→生产力:

1、实线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科技→教育:

1、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教育→科技:

1、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教育:

1、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改变着教学和教育观念

3、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实现教育个性化,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2、实现人机互动模式,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

3、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文化→教育:

1、提高人们对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完善

3、促使学校和社会联系加强

3、促进教学内容质量和结构变化

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变革教育→文化:

1、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学校文化特征:

1、组织文化

2、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缩影学生文化特征: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5、生成性学生文化成因:

1、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影响

3、师生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影响教育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学生本质属性:

1、现实社会成员之一

2、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3、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学生身份:

1、国家公民

2、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

3、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学生权利:

一、人身权

1、身心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5、名誉荣誉权

二、受教育权(最主要权利)学生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3、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4、完成规定学习任务教师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性质:

1、专门性职业,专业人员

2、教育者,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教师职业特点:

1、人类文化传递着

2、人类灵魂工程师

3、示范者角色(规范、垂范、模范、世范)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教师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2、教育专业素养

3、人格特征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育专业素养:

1、先进教育理念

2、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内容选择方法、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交往能力)

3、一定的研究能力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情绪

2、豁达开朗心胸

3、坚忍不拔毅力

4、广泛兴趣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最基本)

2、热爱学生(核心)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师生关系形式:

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民主平等

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新型师生关系:

1、伦理关系

2、情感关系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情感关系:

1、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位教学成功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七章教学(上)

教学定义: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教学意义:

1、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

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学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学过程特殊性:

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捷性

4、交往性教学过程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学过程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巩固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

1、调动学习主动性

2、启发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基础上巩固知识

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循序渐进原则:

1、按教材体系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重点和难点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材施教原则:

1、进行有区别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十章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功能(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次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1、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的作用:

1、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学生(中心工作)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含义及特殊性: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积极变化过程。

1、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2、具有能动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2、外铄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不均衡性

2、顺序性

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

5、互补性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

2、成熟机制

3、环境

4、个体实践活动遗传素质→个体身心发展:

1、是身心发展的前提,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差异对身心发展有一定得影响作用

3、作用不能夸大环境→个体身心发展:

1、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时,不是消极被动的学校教育→个体身心发展:

1、对个体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基础教育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初中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任务:

1、身体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2、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培养

3、情意方面,培养道德理想和情感体验

4、自我教育方面,形成正确自我认识,掌握

第八章教学(下)

教学的基本程序:

1、备课

2、上课(中心环节)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

1、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方案课的机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讲授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上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作业检查和批改要求:

1、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

2、份量要适当难易适度

3、布置作业时

第六章课程

课程表现形式:

1、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科书课程制约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知识)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儿童)课程目标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设计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

上一篇:十大自强之星下一篇: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