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2023-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摘要: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进行认真的反思,促进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简要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是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坚持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物理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在新课改一标多本的格局下,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学实际是构成教学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质的改造,是建设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迫切要求。

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丰富。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建设“对话·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否有利于高效实施自主学习为准则,而不是为方法而方法,为手段而手段,华而不实。

3.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所谓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并及时调整教师的教,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4.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手段。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进行课堂案例分析

1.分析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可以养成书写课后教学反思札记的好习惯,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不但对教师笔头工夫是种很好的锻炼,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2.观察别人的课堂,取长补短,可以多听课。这里说的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每听完一节课,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

1.教师必须注重理论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

2.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物理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

3.关于物理教师的板書、板画问题。板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

4.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头到尾地演绎课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突出教学重点,浅化难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且很难在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2)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在多媒体的连续演示中被挤掉了。(3)要调动学生。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以上三大方面是我在新课程改革下积累的教学反思。反思应成为物理教师的职业习惯,教师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作者:付聚周

第2篇: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如:实验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等等。这样的新形势下,对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维定势,积极改革教法,不断自我反思,以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能力 反思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被分为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和三大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各模块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依存。新课标下的高考,选修科目生物试题与以往历年的生物高考试题相比,更加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如:实验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等等。这样的新形势,对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决不能做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听课与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对于教学及时做出反思,注意及时吸收同行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认真思考,教师能否科学地分析所听课的水平,并给予正确的評价,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上课时,决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对教学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我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努力:

一1、在课堂中要不断反思。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从课堂中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

1.1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1.2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

结合实验课多设置一些疑惑,学生带着问题边做实验边思考。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时,笔者问为什么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配制中所用的CuSo4 试剂浓度不同?如何控制试剂的量?试剂如何保存?不同试剂的配制浓度如何?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误差是如何形成的?上述问题只有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才能解决,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对上述实验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3. 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这方面的培养可以结合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1]。如在上“细胞有丝分裂”一课时,以前教师对全体学生讲课时只能从板书到挂图,即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只是静止的分阶段的图像,无法把活的生命现象以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无法把微观结构真实地展示出来。笔者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向学生播放了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录像,另一方面,利用Flash制作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把生物的图像展现在屏幕上,并根据教材、课程进展的需要,调节图像、控制图像,使其能静止或连续滚动播放,分开或合并,前进或后退,再配上文字、色彩,让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离有一个形象的概念。课后再让他们进行有丝分裂的模拟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时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有丝分裂的有关内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2、多听取同行的课,不断总结,进行反思。

2.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

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听课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首先明确你打算听什么样的课,是青年教师的汇报课,还是高级教师的观摩课。而你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是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上课的激情与活力,还是有经验的教师处理教材度的掌握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其次打算听哪位教师的课时,应该事先询问一下他将教什么内容(尤其是同学科的教师),把课本拿出来预习一下,看看这一节课上些什么,教材是怎样安排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自己教,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2.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们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一边听,一边观察。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有机结合。

2.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进行反复地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一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有感”。

另外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会对教师专业进步有很大帮助。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学校实行开放性课堂教学,给教师的教学教研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相互学习相互反思无形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3、认真做好每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每堂课总会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每节课后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这样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无论课堂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教书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敬川等.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瑞

工作单位:宁夏育才中学

通讯地址:宁夏育才中学 750021

联系电话:13629584606

作者:李瑞

第3篇: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走入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中,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懂得了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也深刻体会到了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也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但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的知识难度更深、学习的知识面更广。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化学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自主验证化学现象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老师需要加强对自己的教学的反思,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与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符合。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阶段;化学反思

[正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当今的社会更加需要有运用知识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儿。高中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化学常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加深刻,因此,高中化学老师要对照素质教育理念中教师观、教学观以及学生观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课中有效组织教学程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课后要认真反思课程教学,做出积极改进,争取在下次课程中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养成。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接着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一、分析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的“教”为工作重心,在整节课堂上,教师一直在知识输出,而学生也一直在下面竖着耳朵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始终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有的学习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要求。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积极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认识到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偏失,努力改进,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逐渐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靠近,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1.2有利于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會犯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犯错误,在每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及时反思,可以总结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且找到改进措施,在下节课中积极避免,一步一步提升教师本人的教学专业水平,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保驾护航。

1.3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进行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势必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教学创新,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每一年的学生都在发生变化,学生之间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同样的方法并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样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针对近期来的教学结果进行分析,认真分析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的创新性与创造性,逐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二、探究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途经

2.1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课前反思

教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定,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认知结构、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与教师相比,都存在不足,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已经对课本知识相当了解了,但学生是第一次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进行课前反思:“针对这节课,我应该怎么让学生轻易的掌握,我有应该怎么展开我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我的教学中,通过这节课,能够让学生点燃化学学习的兴趣,为我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呢?”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前反思,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本节课教学程序的设计时,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课前反思,要认真分析班级上每一名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以及班级整体的学习特点,规划好每一部分内容的讲授方法。选择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定义,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原理,并且能够根据化合价配平方程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形式,尽可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反思,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如何来讲授这节课成内容,充分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反思。

2.2对课程及时总结,进行课后反思

在每一次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对本次课程的讲授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结合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努力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找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对自己的课程做到了如指掌。

比如,教师在完成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后,及时对本次课程讲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写成教学日记。“比如,在这节课程种,当我在讲到能量的变化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皱起了眉头,好像不理解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在课堂小练习中也出现了问题,在下节课上课前,我需要找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与我的反馈也很及时,说明我这节课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们的学习心理,我可以将这种方法延续到我以后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日记的撰写,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针对学生不同问题,探索出解决办法,尽可能促进学生极大限度的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学反思可以出现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水平,逐步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迈进。

参考文献

[1]任云.教学反思与新形势下的化学有效教学[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3年第8期,63-64页.

[2]杨延芳.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23期,88-89页

作者:卫婷

第4篇: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关键词

教学反思

评价

观察

摘要

教师的自我反思,它是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教师为什么要自我反思

1、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学的反思是教帅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由此可见,反思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2、自我反思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善于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更注重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教师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思路。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因而也就要求教师更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转变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材料。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1、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5个内容进行。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他人评价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尤为重要。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例如。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合理链接;链接的方法是否科学;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是否进行了正确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

新课改中的教师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由于同校特别是同轨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对于教学就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3、在观察学生中进行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效,.教师自我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做,所说,所思,所学,所感受都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言行,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

(2)、学习成长纪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收集学生自已,教师,同伴或家长做出的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等反映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材料,学习记录,有效反映学生的点滴进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它对于教师的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历程,教师经常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既有助于教师全面审视自已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形式

1、课后备课 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只有在课后才能检验出来,课后若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成功的经验也就无法得到提炼和升华.课后备课,即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课后备课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2、教学后记

教师在课章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它足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的一种较简捷的方式,可以记课堂教学成功之处、失败之处,也可记教学灵感、对学牛活动的思索等.长期坚持,以记促思,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必有好处。

3、反思日记

写反思日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新教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往往难以究完全体现教案中的没计构想.这其中原因是需要及时反思和探究的。在一课时和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要求新教师写下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学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学事件。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事件中包含哪些理论、如何改进?等等,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也可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细分。如:从教学思想运用的先进性、教学目标没计的准确度、教与学行为表现的合理性、教学手段选用的必要性、教材内容处理的可按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感、课堂活动组织的接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感、课堂活动的组织的周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这样做层次清楚,针对性较强,便于操作。反思日记通常表现为随笔的形式,书写格式非常随意。

4、行动研究

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是指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教育理论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展开调查研究。教师可充分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文献等多种方法,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中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氛围。

第5篇: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发展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我的主体行为或肯定、支持、强化,或否定、思索、修正,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教学行为,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课后反思贵在坚持,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反思有助于促进我们审视、纠正、规范、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适应学生的发展。以上既反思了目标达成的具体情况,又分析了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对自己以后的教学非常有帮助。

2. 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都会产生一些能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将这些“亮点”记录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3.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失误之处,如果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步骤繁琐的解题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教学后记要对形成败笔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与探究,既要找出客观原因,更要正视主观原因,要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纠正。

4.记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些偶发事件的出现,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对于教师来说,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转瞬即逝,如不及时记录这些“偶得”,就可能再也想不起来了。这对于需要积累教学实践智慧的教师来讲,是多么遗憾啊!

5.记“再教后记”。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每教完一篇课文后,总会写一写下次再教这节课时应该如何做,因此她的课炉火纯青、常教常新。我们大部分人都至少教两个班的课,可以在观看了全部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后,思考“如果让自己重新设计这节课(或假如让自己上这节课将如何设计教学)”等问题,根据这节课的反思改进后再上一节课,进行再反思,一定会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

6.记教学中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可能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可能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可能兴趣盎然,也可能默默无语。将其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可以反思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为今后的教学补充丰富的养分。

7.记教学中的改革创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被作为课程之本,其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绝对不能就教材讲教材。既要了解知识的前设,又要了解知识的后延,从而把握好教学的“度”,同时也要适当了解本学科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学科知识与知识有联系,形成立体的教学。

8.记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由于课堂的动态性、不确定性,n常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处理的怎么样?积累下来,也会成为我们宝贵教学经验的一部分。

9.记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堂成功的课,还必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尽可能地“为了一切学生”。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以上几条并不是在课后反思中都要面面俱到学出的,因为它不是都能在我们每天的教学中同时集中体现出来。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可能在其他方面出现新的收获,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但无论怎样,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真实。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第6篇: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的亲历行为,经验型教师一般只凭个人经验去一次一次地模仿过去的行为,好一点的也只是去模仿别人的行为。研究型教师则会不断从学生的角度去体悟教学过程,他会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学生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那样做;他会问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看法。当然他也会观察学生做了什么,省察其为什么那样做。这一过程的观察是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去进行组织教学的,这样做的基础是教师首先把学生看作一个课堂生活中的主体,这一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过程合理化的根本,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会使教师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角色地位。在这样的不断反思中,教师成长着、享受着,这样又形成了良性的教师发展动力,进而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体验和认识,把享受教学过程作为乐趣,进一步激发了教

2、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观已物化为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等,忽视了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情境而生发出来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由差异而形成的,包括师生差异、生生差异、过去和现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呈现出来,在思想认识的激荡中、冲突中相互磨砺,从而进一步建构。这种教育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同时也转瞬既失。教师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才能把握住。这种横空出世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这种教学资源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成为研究型教师,“苟日新,日日新。”

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教学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在早已设计好的教案和常规课堂内外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教学资源,尤其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捕捉,不断积累。

3、怎样让学生成为自主性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如何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达到自主性学习的标志是什么?

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首先要放得开。长期以来,教师把持着课堂学习的话语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失语地位,学生思维的权利被剥夺,就变成了知识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结论性知识,根本没有参与到教学思维中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的价值观。教师就认为知识就是结论,学生的任务就是背记结论,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结论性知识,学生的学习没必要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实自主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暴露自己的思维历程,教师准确判断学生的思路是否符合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时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长期以来,教师都是把学生接受了多少结论性的知识,作为自己评价的唯一标准,用这一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从而把学生齐唰唰地用一个尺子量下去,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学困生”。其实评价应该从学生相对提高的角度去分析,只要这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某一个方面获得了成功,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就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评价的指导意义所在;再次,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师在语言上要注意其引领性和鼓励性。自主性课堂教学常用的课堂用语有“你认为……”、“你怎样来学……”、“你怎样评价……”、“你还有哪些问题”等。自主性学习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等,这实际上是说学生已经进入了一种“愤悱状态”。教师要慎重对待这种状态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在这种创造中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劲头。但也不是无原则地去赞誉一切。否则会让学生丧失评价的原则感。学生在这种亲历中,利用多种对话渠道(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情景的对话),产生判断、顺应、建构。

4、教师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对话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的主动参与已经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有人这样说,“没有教师参与的教学改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革”。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改革呢?

教师主动参与改革,学校首先要从氛围上引领。经过前一阶段的新课程实践,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已有所认识,但其成果不很平衡:有的教师已经深受其惠,开展的轰轰烈烈;也有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校要创造新课程实施的强大氛围,要比刚开始课程改革时更加猛烈,才能克服由这种认识所产生的惰性的破坏,否则会倒退。其次,从教师教学成果上去催促,把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成果的评价权重加以调整,突出教师业务素质的地位,推动教师去探讨新的理论和理念。因为长期以来教学评价只是依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使教师的的发展处于遗忘的境地,教师发展长期停滞。

从校本教研上去规范。首先,校本教研是草根式研究,它把教育教学研究的根基植于教学实践者——教师中。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可以推动教师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其次,教师的理论学习是一种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对话,教师把亲历的教学实践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比照、反思,发现自己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差距,从而体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去主动地改进教学实践,这样就达到了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且使教师成长成为可能。

总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不断反思和学习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它途不坦。

第7篇:职教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摘 要: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链条上一个必要的环节,不论你有多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现场实践经验,教学设计再完美,但纰漏、瑕疵不可避免,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重新认识这节已授课,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它是提升教师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是强化教研意识的催化剂,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助推器。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内容和注意事项,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它将指导职教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不断成长、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自我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近几年,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要求我们职教教师教学后必须写教出学反思,但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好像课后小结,只是对自己教学内容和目标作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就凑成了所谓的教学反思,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效果的深度思考,这样的反思对教学对我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那么,教学反思的反思点应该在哪儿呢?教学中的哪些内容应该反思,应该如何寻找教学中的反思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听课中一些切身体会,以及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思索,浅谈一下职教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我们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提倡,学员提出的哪些问题让你措手不及,讲解不够清楚,哪些环节的设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反思之后,应认真进行记载。

1.1 教学过程反思的时机: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的内容是:(1)如何突破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群学员和一间教室的“五个一”模式。教师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群体,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行之有效地引导学员去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体验出来,课前,教师除了吃透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外,还必须查阅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天衣无缝的信手拈来,既体现出自己的知识储备的丰富性,又能够促进自己课前认真备课。(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学员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生产的实际等),是否有利于引导学员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要对学员的现状了如指掌(即,备学员),根据不同工种和不同专业,对教学过程做好充分的设计,并备有应急预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生设计之外的情况,立即启动预备方案,得心应手地把教学进行下去而不显尴尬。(3)要处理教材(即,备教材)。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

2.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具体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否得当;能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等。

3.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即使是优质课、观摩课,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教学环节、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员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可能会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疑问,我们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巧妙灵活地采取不同手段将之处理掉,课后反思还应重新认识这节已授课,从中找出优点或缺点、成功之点,遗憾之处,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选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成熟 。

1.2 教学反思中应记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思得)。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学员共鸣、兴趣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下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思失)。对已进行过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不尽人意之处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我们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以便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留下遗憾。

4.记学员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些理论知识的实践者,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员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现场经验,这样不仅使学员的见解、经验得以推广,而且对学员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丰富今后教学的内容。

5.记“再教设计”(思改)。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学难点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 在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自我反思

除了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之外,教师之间应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机会,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特别是优质课、观摩课。教师对所听优质课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对话(比如,集体备课),倾听其他老师的见解,与兄弟单位教师进行交流等。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而且往往也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

三、写教学反思的要求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注重精要性。教学反思要求内容精粹,语言简要。教学反思,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必须有份量。述说体会要言简意见赅,阐述见解要一语破的,剖析问题要一针见血,评析教学要画龙点睛。

3. 选准切入点。同一个感悟点,可以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切入。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技巧、智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情绪思维、教学的语言板书,以及它们各自的构成要素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写教学反思时,要善于从自身感悟和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中选准小口径切入点,以利记录反映自己感悟最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4.坚持及时性。教师从课堂教学获得的具体细微的感悟和启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留在头脑里,稍纵即逝。因此,教师写教学反思,应尽可能在课后即时进行,一般情况下不要超出当天的时间,这样就能及时准确地记下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个性化体验和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所感所悟。教学反思录贵在求真,贵在坚持!写教学反思有如教海拾贝,日积月累,它就会在你面前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就会从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是撬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也是教师体验教学幸福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善于学习与反思、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积累点滴的智慧结晶。教学的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它包含了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随时认真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重复反思,使自己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教学技能与实践》第八章

2.青年教师班第三小组《如何教学反思》

第8篇:高效课堂下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教学反思对老师的成长很重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反思:

一、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二、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我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分为第

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在写这一部分中,要针对成败得失,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三、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百密总有一疏”。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迅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 写学生的独到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活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等,都是源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5、写“你认为需要记下的”。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写反思的时间。可以每节课都写,也可以每一课写,也可以两天、三天写一次,一个星期写一次。如果一个星期你都没什么可写的,那你就要好好反思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了。

古人云“人不思过往,则难以自省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思考过去自己发生的行动,是很难检查到其中的错误。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自己很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期教师,

第9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回顾。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反思的内容

1、教学理念的反思 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抛弃陈旧的应试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检查自己教学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学理念:有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既照顾学生普遍需求又关照到学生个性需要;有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没有在照顾到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反思时,应该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检查自己有没有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动力。(2)检查自己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时是否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素养整合发展基础上。(3)检查自己有没有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4)检查自己有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策略。

3、教学内容的反思 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有必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标。可以对教材内容取舍的同时,添加自己选编的材料。反思时,回顾教学效果,对有益的尝试不凡加以总结经验,为以后备课提供参考,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

4、教学策略的反思 教学策略的反思应该围绕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取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看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反思的方法

1、内省式反思 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写教学日记和教后备课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这种反思是常见的,也是教学反思的基本做法。有时不形成文字,教师通过心中思索得失,在下节课纠正不足。

2、交流式反思 通过教师间或者与教师与学生间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教学做准备。学会协作,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获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新课程改革中有重大意义。

3、学习式反思 通过对新的教学理论或者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反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一日千里,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专业知识储备,做一名研究性、专家性教师。

4、研究式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得失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呈现,使自己研究成果系统化。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身份转化,从仅仅传授知识到能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性教师。教师在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课后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上一篇:最富有的时刻下一篇:政协专委会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