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单位信息工作(共8篇)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工作是指围绕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反馈、利用等所做的各项工作。
一、信息和信息工作的特点
现代信息的概念比较宽泛,一般来说,信息是由事物发出并表征事物的性质及其运行状态的信号、消息、情报、指令、资料、经验、图表、数据中所包含的内容。世上万物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信息具有客观真实性、多变性、可传递性、时效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但就单位信息工作来讲,不可能是前述的广义上的信息,根据机关、单位性质不同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一)针对性,要围绕单位的主要工作和中心任务进行,如某项决议的落实情况。要按照领导的指示、意图进行,闻风而动,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以助问题的解决。
(二)广泛性与综合性,必须纵观全局、广泛地收集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尽可能多地为领导提供信息。必须经过提炼,对于领导决策,拟定计划,制定措施提供参考。
(三)经常性,必须经常干,做一个信息工作的有心人,平时注意从各个方面收集信息,及时加以科学的处理,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从工作的角度说,是信息员为满足领导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搜集获取信息的过程。这是信息工作的第一步。
(一)信息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纵向信息。
①上级的信息。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条例,上级领导部门及领导人的部署、指示等,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和大政方针保持一致。②机关内部的信息。主要包括能反映单位基本面貌和现实的各种原始信息。如本部门的发展过程、经营状况、产品种类、劳资情况、职工的思想状况,企业管理动态,任务完成进度等。只有把这些信息收集得尽可能齐全,才能如实反映和掌握本单位的真实情况。
2、横向信息。
①社会信息。如人民群众的表扬、批评、意见、建议,反腐倡廉热点的问题,设备器材物价的变化等等,都应成为信息员时刻予以密切关注的对象。
②国际信息。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帮助领导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二)信息收集的渠道
1、信息网络。包括信息组织、信息员和信息工具等,(说明全县及广电系统的信息网络)。
2、会议渠道。会议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学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找到更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调查渠道。带着某个专题,广泛搜集多种资料,然后经过筛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非典时期与冯局长进村。
4、文字渠道。通过各种印刷品取得信息。如从文件、报刊杂志,从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图书资料中,从浩瀚的历史档案中获取多种信息。如我局家属院抗非典六个规范的获得。
5、信访渠道。
(三)信息收集的方法
1、网络交流法。通过因特网交流。利用现有的工作信息网交流。
2、常规采集法
①调查。
②会议。
③日常收集。从每天收到的电话、电报、文件、简报、资料、报表及有关人员口头汇报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④索要或购买。索要就是通过电话、信函或去人索取所需的资料信息,在对方不能无偿提供的情况下,急需或关键的信息,不惜花钱购买。
三、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处理,是对收集到的大量原始信息通过鉴别、选择和整理,把那些庞杂无序、零乱散虚的东西去掉,使之在数量上得以浓缩,在质量上加以提高,在形式上予以变换,最终实现方便利用和贮存的目的。
(一)信息的鉴定。
1、要判断其真实性。要反复核实重要事实、数据、涉及具体人和事的例子。
2、要确定其价值作用。真实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信息,对其他部门、人员适用的信息,对信息员或领导并不一定有用,要区分不同信息的作用,使之发挥最大效能。
3、要力求其新颖。要努力挖掘那些有独到见解的新颖信息,对那些过时的、一般的信息坚决抛弃。
4、要突出信息的典型性。反映一般规律,要通过它举一反三,见微知著。
(二)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加工,是把鉴定后的信息进行分类,经过分析研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完整性。经过加工的高层次信息,对于领导科学决策有着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领导拿来就能派上用场。
1、信息加工的方法。
①分类法。按需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层次化,便于查找利用。②摘报法。从大量的材料中,摘取出对领导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用凝炼的语言写成摘报形式送领导参阅。如抗非典时期的广电信息。
③补充法。有的信息在其传递过程中会发生遗漏、损毁等情况,不完整的信息要影响其利用价值,信息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将损失的信息补充完整。
④综合法。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合并同类项,编写综合材料,供领导全面了解情况,统观全局,安排动态。
2、信息加工的要求
信息的加工多数以文字材料为主,以较少的文字传达最大的信息量,编写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条。
①主题鲜明。一般来说,一篇信息资料只能有一个主题,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和观点。也就是说,一条信息只反映一件事情,甚至只反映某件事情在某一个时间段的一点表现。②标题新颖。直接简短而又形象生动的标题更有利于信息的利用。
③语言简明。必须做到语言明快、简洁、扼要,反对语言晦涩,力避套话、空话、废话。④内容概括。内容高度概括是快速传递信息的有利条件。但这是内容充实、具体的基础上的概括,不可言之无物。
(三)信息的贮存
1、信息贮存的要求:方便检索,有利安全,节省空间。
2、信息的贮存手段:案卷贮存,声象贮存,微机贮存。
四、编报工作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编报信息的特点:及时反映工作情况,注重时效性;调查研究,挖掘新主题;确定发放范围,注意保密。
(二)把握好编写信息的要求。写作信息要简明扼要,一事一篇。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动态信息在50—100字之间,经验信息在100—300字之间,舆情信息在300—1000字之间。
(三)把握好工作信息采编范围
1、要注重动态信息的编报。及时反映工作情况、问题,包括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发展趋势,暴露出的问题;落实上级和本局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和反馈意见;各类突发的急情要事等方面。
2、要注重经验信息的编报。及时介绍经验和先进事迹,包括各项工作阶段小结,任务完成后的总结;办实事办好事情况;服务县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过程中可资借鉴的新做法、取得的新经验;工作受表彰或新闻作品获奖情况及其先进经验。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程的发展, 勘察设计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内容包括科技档案以及人事档案两部分, 科技档案是勘察单位在勘测、规划、设计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归档保存的图表、声像、图纸、文字以及计算性形式保存的科技材料, 科技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的历史记录, 是珍贵的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 科技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设计以及生产建设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则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 用以记录和反应人才品德和经历的表现, 用以考察的资料和文件, 是勘察设计单位人才的学历、个人经历、社会关系、业务能力、思想品德、奖励处罚以及工作状况的原始记录。目前, 我国的大多数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已经开始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体制要求逐渐开始由事业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 在改革完成后, 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也设计着员工的安置、所有者权益处理以及债务处理等各种问题, 这就导致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加上信息化环境的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做好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管理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
1 信息化环境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1.1 档案的经济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与传统档案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再与单位的发展向脱离, 而是成为勘察设计经营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成为具有具有经济学意义的重要资源。近些年来, 勘察设计单位对档案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 也只有充分的利用其各类档案, 才能掌握设备、工程、项目、人才管理的具体情况, 确定相关的革新方向, 有目标的制定技术创新目标。
1.2 档案的专业化
在市场经济社会之中, 信息的流通速度十分迅速, 这就促使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发展, 档案是在长期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内容繁多、种类繁杂, 在信息化环境下, 各个地区的勘察设计单位已经基本普及了计算机, 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
1.3 档案的数字化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理念, 档案管理也由传统模式下的纸质档案管理转变为现阶段的数字档案管理, 档案的数字化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渐的由实体转移至信息。早在2005年, 国家档案局就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建设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 企业应该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列入未来发展的规划中, 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同步进行, 在《意见》提出之后, 我国各个勘察设计单位也积极的贯彻这一理念, 档案数字化的雏形基本形成。
2 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尚处于转型的关键性阶段, 因此, 在信息化环境中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 部分部门只注重眼前工作, 没有对本部门的资料进行长远和系统的收集, 也没有向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移交, 这就导致很多电子档案处于分散、无序的管理状态, 难以实现电子档案的科学化利用。加上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仍然处于“重管理、轻应用”的思想观念上, 导致档案的内容和数量虽然得以改善, 但是实际的利用率却很小, 没有发挥出档案的真正作用, 因此, 必须对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
3 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勘察设计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档案的管理归根到底是人对于档案的管理, 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归类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 勘察设计单位的档案包括人事档案和科技档案, 与人事档案相比较, 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很强, 很多内容都有专业综合的特性, 且档案的来源较多, 不仅有电子版, 也有很多的纸质资料,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勘察设计知识以及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因此, 勘察设计单位要严格档案工作人员的准入制度, 筛查一些专业知识过硬、服务意识优良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 单位也要定期组织培训, 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进修条件, 保证现有的工作人员可以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文秘知识、勘察设计知识以及档案学知识, 可以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档案管理工作。
3.2 全面落实现代化管理方法
3.2.1 保证管理机制的顺畅性
管理机制的顺畅性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因此, 各个勘察设计单位必须严格的按照《档案法》以及《关于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建设的意见》, 保证相关的条款和制度可以顺利的实施, 为此, 在单位内部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领导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人, 保证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协调性。
3.2.2 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
档案设备的现代化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没有完善的设备, 再好的制度、再专业的管理人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档案保管工作也必须要紧贴时代步伐。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 对于档案的保护主要局限于档案库房、档案设备的防晒、防尘、防雨、防辐射的保护上, 随着信息化环境的推进, 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声像档案、机读档案、电子档案等新型的档案类型, 新型档案与传统档案相比, 新型档案的利用方式、形成介质、存储方式都有着较大的不同, 因此, 必须根据新型档案的特点完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 全面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3.3 推进档案的信息化, 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内的创新性实践, 可以保证各类档案资源通过系统加工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结语
档案是勘察设计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典型的无形资产, 在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时期, 档案已经成为单位内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促使档案朝着专业化、数字化以及经济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勘察单位档案信息化进程还不难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 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是我们现阶段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 必须从管理制度、设备改革、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入手, 分析档案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 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喜, 史丹丹, 宋哲.勘察设计单位档案信息综合利用的思考[J].新疆石油科技, 2009, 03 (15) .
[2]刘瑛.应重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制过程中档案的移交与管理工作[J].中国勘察设计, 2003, 08 (15) .
1.1 档案工作人员“一少、二弱、三不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少、弱、不稳”三个方面。少,就是人员少。目前,事业单位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人员,多数为兼职,且一人身兼数职。兼职多,精力不够,造成来了任务突击干,应付了事。弱,就是力量弱。事业单位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中,“半路出家”的比较多,学专业的少。正规档案专业毕业更是寥寥无几。有许多人未经过专业培训即上岗。不稳,就是指档案队伍不稳。一些档案工作人员认为干档案工作乏味单调想调走,一些则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些领导出于某些考虑也频繁更换档案人员,更有甚者,不是档案工作人员却晋升了档案职称,造成“档案员三四年”现象。档案管理部门培训班年年办,但每年都有人不会干。
1.2 文件归档收集困难。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是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在一些单位,档案人员收集归档各科室文件时,像“要账”的一样到处跑,往往是跑断腿、磨破嘴,最终还是收集不齐,给立卷归档进度带来影响。2010年,我们在帮助某单位整理2009年度档案时,清理出2006年以前需归档文件60多件。档案不完整,对利用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反之,又影响归档文件的收集工作,造成了恶性循环。
1.3 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缺乏活力。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活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与支持,二是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些部门档案工作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档案人员兼职多,无力很好地顾及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随意性很大,工作必须依靠外部力量来推动。如文书立卷工作,每年,档案管理部门都必须举办1~2期培训班,档案管理人员边学习、边交流、边立卷。市档案局每年都成立档案业务指导小组,到市直、区直机关及各档案协作组开展集中立卷活动,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部分单位不能按要求完成年度立卷归档工作任务。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强化社会的档案意识。要以《档案法》为重点,强化宣传工作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注意强化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制约能力,依法管档治档。加强档案馆工作,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 深化档案工作体制改革。现行档案工作体制是从上世纪5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较适合中央、省级机关。实践证明,事业单位由于编制、经费等原因,各部门和单位建立档案机构和配备人员较困难。要结合当前新形势和当地实际,研究探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新体制,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2.3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注意加强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特别是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在积极引进档案专业人才的同时,制定相应政策,稳定业务骨干,为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正常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摘要:文章论述了施工单位如何与审计部门做好结算审计工作的方法,强调做好自查工作,把好第一关,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审计方的矛盾关系,合理运用造价专业技术,并掌握与审计部门的沟通技巧,争取更大的工程利润。
关键词:结算审计;工程量审核;定额套用;工程利润
目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市场正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转变。国家为了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制定了许多制度并采取了许多措施。结算审计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结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审计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利润,那么施工单位应如何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做好结算审计工作呢?笔者结合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做好自查工作,把好第一关
结算审计是指施工单位与审计部门利用专业技术、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资料,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进行验证,最终共同认定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它以工程竣工资料为依据,对施工方所编制的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因此,施工单位在与审计单位进行结算之前,应首先做好上报材料的自查工作,把好第一关。自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 工程量审查
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核定工程量是否准确,防止出现漏项,是结算工作的关键。工程量审核的第一步是现场查证,即要以现场实际勘测、计量为依据,跟踪了解施工全过程,而不能单纯地依靠设计文件闭门造车,要做到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准确掌握真实数据。同时应注意留存施工影像资料,尤其是涉及到造价增减的隐蔽工程,以便为审计工作留取证据。最后是注意检查竣工资料中的工程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及时、齐全和真实。
1.2 定额子目套用(含换算)的审查
套用定额子目的原则是:施工现场实务过程与定额子目包括的内容或程序基本相符(子目换算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这就要求结算人员对定额子目的设置、划分原则有深入的了解,如管道安装工程,要根据管道专业、管道材质、连接方式和公称口径等设置不同的子目,因此,结算人员在上交结算文件前,要注意审核自己的结算文件子目套用的是否正确。定额子目套用上还有一个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重复套定额,如有些工序已在其主导工序的子目内容中包括,后又单独拿出来套用定额。有些施工单位认为重复套定额可以增加工程投资,蒙混过关,但是他们却忽视了重复套用正是审计人员重点审查的内容,很容易被查出,一旦被审计人员发现,容易造成弄虚作假的嫌疑,很难再赢得信任。因此结算人员在报送结算资料前要仔细核对,认真检查是否存在该现象。
1.3 材料差价的调整
建设工程费用中材料费所占的比重最大,大多都在50%以上。因此要重点检查结算文件的基期价格和材料差价是否已经进行调整,还要注意检查材料消耗量是否正确,调差范围和调差方法是否与有关主管部门下发的调差文件、招标文件以及合同相符。
1.4 费用定额的检查
费用定额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类别及取费率的取定应正确;取费标准应与资质等级相符;取费基数及计算正确;计税基础及税率的取定正确;其它费用的计取应符合招投标文件或合同的有关规定。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争取更大的工程利润
施工单位在合理运用造价技术,做好自查工作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达到争取更大的工程利润的目的。就沟通技巧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审计方的矛盾关系
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讲“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如果就施工单位与审计单位进行“结算审计”这件事而言,矛盾点在于:施工方考虑想方设法的争取工程的最大利润,而审计方则是千方百计地考虑维护财政资金、节省财政支出。两者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就决定了两者在结算过程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主体。那么作为施工单位来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矛盾关系,首先应认识到双方的角度和工作性质的不同,造成了双方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而不是存在什么私人恩怨问题。因此,施工方的结算人员要把握好与审计部门的交流,做到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正确处理矛盾关系。
2.2 保持与审计人员的相互尊重
就结算审计工作而言,一般来说审计人员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大多数施工单位都能做到尊重对方。但也存在部分施工单位不尊重审计人员的现象。比如一些施工方自认为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自命不凡,动辄就搬出某某领导,想吓住审计人员,其实这样的做法只能引起审计人员的反感,起到更坏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施工单位认为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施工情况了解不多,而且自认为有一定的经验,就以内行专家的口气说话,咄咄逼人,这样的做法会使审计人员将私人情绪带进结算工作中,造成不好的结果。施工方正确的做法是:以谦虚的态度,向审计人员以讨论的形式,说明其不清楚的事情,这样的交往会更顺畅,双方在以后也会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因此,施工方首先要将心态摆正,与审计人员保持相互间的尊重,做人不高调,说话谦虚,以探讨的形式对某件事展开讨论,而不是针对个人发生争吵,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准则。
2.3 自己多催多跑多问
一般来讲,审计人员的业务都比较繁忙,排的较满,经常是哪个项目着急,就把哪个放在首位。因此,作为施工单位来说,要经常性的催问。试想如果一个项目,施工单位自己都没人管、没人问,审计单位又怎会放在心上呢?另外,施工单位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多问问审计的进展情况,遇到审计人员不清楚的事情,要亲自前去说明情况,与审计人员多交流,用真诚来打动审计人员,以此来加快审计结算工作的进度,早日实现资金到位。
2.4 正确处理争议问题
在结算审计过程中,由于双方对待政策、条款的不同理解或遇到难以协商一致的事情时,就会产生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往往都认为自己的理由比较合理,相互讲不通。遇到这种情况,施工方一定首先要保持冷静,克制情绪,记住前面所讲到的争辩要以技术讨论的形式,不伤和气,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若遇到不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回去仔细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下次再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步到位的解决。另外,审计的原则是“不能算的一分不算,可算可不算的适当考虑,可以算的相互协商”,所以施工单位只要把审计方认为不能算的问题,争辩成可以算的,则就改变了问题的性质,就是赢得了胜利。若遇到审计人员十分苛刻或争议非常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可以请求审计人员提交审计部门主管领导讨论,或寻求另外的解决途径,避免与审计人员过于纠结。
结算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施工单位的直接经济利益。施工单位应合理运用造价专业技术,掌握与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与审计人员建立友好的关系,以此来争取更大的工程利润。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归纳、整理并最终形成所需有效信息的过程。各种途径包括:一是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是直接信息。二是通过某种介质间接获得的信息。如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电脑获得的各种信息。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达、便捷,我们进行信息采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网络,主要工具就是计算机。有效信息就是对我们切实有用的信息,不是随便一条信息对我们都是有用的。一般来说我们需要的信息往往具备这样几个属性:即信息的综合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信息采集的重要性(意义)
1.信息采集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省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信息服务是我们经济信息中心的工作任务。我们中心承担着为省委、省政府服务的职能,在经济信息管理、宏观经济研究、微观信息服务、全省宏观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分析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作基础。我们所采集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为上级领导作为直接参考,一方面,还是我们自身进一步应用,以此为基本资料、基本素材、作为我们向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信息采集非常重要。
2.信息采集是新形势下经济信息工作的客观要求。现在是信息社会,所有从事信息工作的单位、部门、甚至个人,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信息采集已成为获得有效信息的必要过程。
三、要采集什么样的信息,还是从我们中心的职能和工作需求出发,我们经济信息中心信息以综合类经济信息为主,这是我们的出发点。而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时期,打开互联网,信息太多!兵不厌乍,龙鱼混杂,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进行信息采集时一定要学会分辨。
1.筛选有价值、有针对性的信息。首先确定你所需信息。从我们网站的专栏来说,有时候一个专栏包含的内容很广,首先从专栏题目上我们要确定筛选怎样的内容才能符合这个专栏的名称,才能符合它实际需要的内容,才能体现这个专栏的价值。如“重大问题研究”,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什么是重大问题,怎样才称得上研究,在信息采集之前必须要思考这个标题的内涵。能够称得上是重大问题的应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又有种种,各行各业,但称得上重大的应该是有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而 “研究”一词又把范围限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他不是单纯的新闻报道,也不是简单的舆论诉求。而是经过深入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尤其是学术性和政策建议性较强的信息才是对这一专栏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如《建设沿海强省应创新解决九大关键问题》就是“重大问题研究”里较有价值的信息,而如果是《我省沿海强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于这个专栏来说就很牵强了。
2.要有的放矢,选择权威性信息。由于网络的便捷,使言论自由得到充分发挥。在众多言论中,我们要选择权威性信息,而不是小道消息。因为我们网站是正规的事业单位网站,他的内容反应了我们单位的整体素质。我们采集的信息要能体现正规网站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虽然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亲笔写成,但是要经过我们的编辑,我们的整理,我们发布,要有我们的劳动在里边,我们也要为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这就要求我们从信息渠道入手,要审查信息来源。因此知名网站和政府性网站是我们主要关注和利用的网站。如人民网、河北日报网、中国河北、长城在线等等
3.保持时间观念,采集时效性较强的信息。信息千变万化,每日都有更新,网站也要与时俱进。因为没有人愿意看陈旧的信息,没人看,时间长了,我们的网站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成了一种摆设,浪费资源,影响形象也浪费了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费劲采集了很多信息,但却是过时的,那就只能是劳而无功。所以我们采集信息是不能看见就拿过来,一定也要看看信息本身的发生时间,看把它拿过来是否还有价值。如某个政策本来已经出台好几个月了,但你却把他放到咱们的每日新闻里就不好看了。也有一些信息可能时间性不是那么明显,如上面说的重大问题研究,一些问题在某个时间段可能会一直存在着,短期内不会改变,在较长时间内仍有借鉴意义,那我们就可以把时间条件的限制放宽一些。(一般研究性信息可以适当放宽时间限制,而新闻性、动态性的东西时效性较强。)
四、怎样才能有效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不是“拿来主意”,不是重复从别人网站上直接复制、粘贴的搬运工作。按照我们的目标和原则搜索到的信息一般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所用,而是要经过归纳和整理,也就是需要一个编辑的过程。商业性的网络编辑是要达到读者乐意掏钱买单的地步才算达到目的。我们试想我们编辑的信息价值体现在哪里?虽然我们的信息不是用来卖钱的,(最起码现在不是)但我们的信息是用来卖形象的。其实只要我们多看一下,很多政府网站给人们的印象非常差,信息不全,陈旧是主要特点,有的甚至几个月、半年都不更新一下。通过他们的网站根本查不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负面宣传,有宣传的平台利用不好就成负面宣传。更不要说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上办公等等了。现在的信息采集只是处于我们树立单位形象,扩大网站人气,实现对外宣传的初期阶段。所以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便应付了事。
1.首先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增强信息意识。这是体现我们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能否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一种能力。这就要求在搜索过程中,要有准备,不是漫天撒网。要明确我们服务的对象,体现我们中心的职能。体现信息的价值。要搜索有创意的信息,人云亦云的东西没有价值。要用比较的方法搜索,外省信息要选有借鉴意义的,省内信息要选有普遍意义的。新闻性质的要注重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各种要素。科研型的要注意理论观点、数据证明及逻辑性等。
2.要确定信息角度。我们刚得到的信息很多时候比较粗糙,或者文章的角度是以个人语气或采访形势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角度的转换。不同的专栏需要的信息角度不同,重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编辑,将搜集信息内容用我们自己需要的语句来代替。如把“我局”“我市”“我认为”之类的改成具体的市、单位和具体的人名。日期也要根据需要调整,要看事件或信息发生的具体时间。这些都是简单的编辑,还有一些语句是整体都要改变的,如口头语改成书面语,陈述句改成论述句等等,这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过程。
3.掌握技巧,抓信息重点。信息要简洁,抓重点,要学会取舍。这里有个技巧,可以考虑抓头,抓尾。很多文章为了说明某个问题用了长篇大论,而我们只需要摘出其中精华说明意思就行了。一般这样的文章开头是引出问题,结尾是总结说明。也有的是在开头把问题。结论都说出来了其他都是论证而已,这样我们只要开头就行了。当然也有一些是泛泛而谈,需要我们自己总结。但是这也绝不是要完完全全自己去写,重点内容仍然可以在整片文章中摘出,然后自己添加一些关联词、过渡句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一个通读、选择和组合的过程。
4.文字的编辑排版。内容确定了,为了美观起见,还要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注意题目、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正文、数字、标点符号的格式等,这是一个细节问题。目前,咱们网站也没有明确规定这些格式。我个人认为通常用的,也比较美观的一种搭配格式是标题:小二号方正大标宋。内文三号或四号仿宋,其中一级标题黑体,二级标题楷体。作者姓名若在内文前就要比题目小一号居中楷体。若在内文后,加括号直接写作者或者另起一行居右楷体括号。行间距保持单位行距即可。总之,最终形成的信息不仅从内容上有意义,还要从形式上保持美观,字体、字号、行间距、对齐方式等这些细节也要做好。
五、我们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现在我们拥有较好的办公条件,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际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工作态度问题。心里比较毛躁,信息意识还不是很浓厚。还没有切实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明确信息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工作方法问题。无方法(复制+粘贴)
3.综合素质问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训练,一直沿用各自的方法采用各自以为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在今后的信息采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信息质量。我们要努力采集和整理的高质量信息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性。我们的信息是为各级领导工作、领导决策服务的。如果把领导工作运行的过程概括为“发现和研究问题——决策——决策实施”三个阶段,信息工作就是领导工作第一阶段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就是帮助领导发现和研究问题提供客观事实的依据。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稿件质量高不高,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领导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作为一名信息工作人员,要有这样一个观念:“领导关注的就是我要全力去做好的”。就要始终不忘当好领导的“耳目”,替他们去看、去听、去了解各方面发生的事情,就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善于用领导的眼光、领导的头脑来观察、认识、分析、判断情况和问题;就要围绕领导的关注点和领导工作需要来收集、反映信息;就要有大局意识,把反映的内容放到大局、放到未来发展趋势中来把握,而不是偏于一隅、局限于本地的情况来考虑问题,就事论事;就要非常务实,抓住那些对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启迪,对领导的决策及指导全局工作有帮助,对推进面上的工作有借鉴意义的信息。
二是真实性。信息的真实,反映在两个方面,即事实真实和如实反映情况。事实真实,就是要求信息稿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和事等都必须真实准确;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过程和重要细节,以及原因、效果、人物的语言和思想认识等,都必须真实、准确,可信;引用各种背景材料、数字等都必须准确无误;对事实的概括必须符合其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曲解或掩饰,要合乎逻辑、合情合理。要如实反映情况,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隐瞒,不夸大。信息采集时,对情况不明、事实不清的,一定要进一步核实,一时搞不清的宁可不要,也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三是针对性。针对性是决定信息价值高不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信息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着眼于对新情况的认识和研究,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时刻关注我们正在做的、亟需去做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来抓信息。信息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所收集、反映的信息要围绕经济建设、难点热点问题来开展,力求所采集的信息能触动领导工作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对解决领导思考最多、最关注的问题有帮助。
一、把握决策思维———树立高位意识,学会“换位思考”
信息工作作为辅佐决策、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必须站位要高,起点要高,出手要高,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中心意识、高点意识,学会“换位思考”,跳出小的工作圈子在大局中找位置,做到“顺势而谋,逆势而思”。信息工作者要善于从工作热点、难点中捕捉领导思考问题的“焦点”,要对领导意图举一反三,从理论高度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扩展到广泛关系中去思考、去反馈。只有掌握了宏观走势,又能把握领导意图,就能善于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发现问题,挖掘工作中的普遍性、关键性的问题,做到“统观全局品评得失,权衡轻重优化取舍”。
二、精选信息视角———树立超前意识,力求“思维共振”
信息工作者要站在领导的高度,在找好问题的角度、挖掘问题的深度、把握时间的及时上下功夫,力求与领导达到思维共振、与中心工作完全合拍。重点要抓好五类信息:一是以小见大,搞好问题类信息。主要是用逆向思维反思微观工作实际,找准个性事件影射宏观共性问题的聚焦点。二是平中见奇,搞好经验类
信息。主要是用宏观的观点评判自身工作,找准基本工作与上级工作的吻合点,来挖掘其特色。三是见微知著,搞好政策建议类信息。要侧重政策出台之前的决策建议、制定政策之中的补充建议、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梗阻问题、对过时政策的理性反思、需上级出台政策的“空白点”。四是透视焦点,搞好社情类信息。关注国计民生是信息工作中的着力点,也是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如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低保人群、复退军人、社会关注的殡仪改革等。五是关注难点,搞好内参性信息。主要是抓住左右全局、困扰中心、急需突破的重大问题开展信息调研,提出决策建议。
三、科学谋篇布局———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信息质量
关键词:防汛工作,管理
2014年刚刚步入初夏, 南方多地市遭暴雨袭击, 不期而至的暴雨洪水灾害, 给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和损失, 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做好防汛工作, 尽最大可能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 是社会交给我们每一个水利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也是历史赋与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本文结合河东局的防汛现状, 浅谈基层水管单位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一、工程现状及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我局直管的堤防总长97.97km, 其中达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的22.16km, 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的75.81km。近年来, 造床流量洪水频繁发生, 河槽土质差, 河岸坍塌严重, 部分石护工程退化严重, 加之河道内障碍物多, 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2) 塌岸险工共计13处, 长5.3km, 沂河、沭河都属季节性山洪河流, 汛期雨季极易暴涨暴落, 加之河道河床地质条件较差, 故中小型洪水就极易形成塌岸险工。
3) 穿堤建筑物较多, 共有158处, 是防汛工作的重点, 出险的可能性较大。穿堤建筑物闸门经常被盗, 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4) 防汛料物偏少, 仅有防汛料石125方。
5) 管理人员缺乏。我局现有管理人员24人, 承担着工程管理、防汛、建设项目管理、日常巡查、维修养护监管、水行政执法及依法收费等工作, 人人身兼数职, 管理中难免出现漏洞, 给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历年汛情
可以看出, 汛期洪峰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份, 2012年7月10日沂河最大洪峰8100m3/s, 为19年来最大峰值, 沂河茶山拦河坝局部垮塌, 致使洪水在垮塌处集中淘刷, 造成沂河茶山拦河坝上游316m至下游545m处左岸滩地坍塌, 坍塌总长度861m, 坍塌宽度最宽处达100m, 距堤脚最窄处仅剩10m, 沂河局部出现险情, 临沂市、河东区水务局、河东河道管理局等有关防汛成员单位紧急磋商, 成立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确定抢险方案, 有效控制了险情, 并通过后期治理, 保证了防汛安全。
险情引人反思, 同时也暴露了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河道内建设项目较多, 且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 这给河道防汛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2) 多年未出现大的洪水, 造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麻痹侥幸心理, 对防汛工作认识、准备不足。3) 抢险队伍实战能力不足, 缺少培训演练。
三、浅谈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1) 做好思想准备。一方面要对防汛工作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 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通过“水法宣传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水法》、《防洪法》等水法律法规及相关防汛知识, 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水、依法防洪的意识, 建立全民参与防洪的思想防线。
2) 做好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 认真落实各类防汛工作责任制, 明确分工, 强化责任, 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为防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落实与地方政府的协调组织, 与沿河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 密切加强与河东区防指的联系, 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协调地方政府组织抢险, 解决控制险情。
3) 做好抗洪抢险的物资准备。根据所管河段的具体情况, 督促地方政府认真落实防汛抢险器材, 做好防汛物资的号备料工作, 按照“三线”水位要求, 督促地方政府组建防汛抢险队, 确保防汛抢险急需, 做到有备无患。落实防汛通讯及防汛交通措施, 确保水情预报传输和汛情传输畅通, 确保防汛交通安全通畅。
4) 做好技能准备。a.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险工险段等防洪预案, 并及时下发至沿河乡镇。对河道内已建及在建项目落实度汛措施, 确保安全度汛。加强防汛值班, 实行领导带班及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 确保及时沟通汛息。b.做好防汛抢险知识培训, 提高基层职工的技术水平。c.组织、参加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掌握实战知识, 提高实战能力。
5) 做好工程准备。a.高度重视, 加强预防, 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工作, 对重点堤段增加巡查次数, 并充分发挥报汛员及广大干部群众的作用, 实时掌握水利工程现状,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不能及时处理的, 落实安全度汛措施。b.对由于降雨及堤顶交通等原因造成堤防雨淋冲沟、堤顶凸凹不平、堤顶排水不畅等问题, 利用维修养护经费及时维修, 确保堤防工程安全完整。c.利用水文信息测报系统和自测水位站, 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水情, 快速反应, 及时行动, 加强工程巡视和维护, 保障水利工程安全, 为防汛工作提供安全保障。d.加强水政执法, 对在堤防上违章垦殖、种植、堆放垃圾、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确保工程安全。
四、结束语
一、讲“共性”更要讲“个性”
一般来讲,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编研成果的基础形式主要大事记、组织改革、基础数字汇编等,以及其他形式的专题性编研成果。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各自职能的差异,各自在工作中形成的编研成果又有一定的区别,即使是同样体裁的编研成果,在内容上也相差很远。以水利部门档案编研工作为例,编研工作必须体现水利专业工作的特点,在表达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编研工作“共性”的前提下,体现其“个性”。比如大记事,对水利单位来讲,就要有综合大记事和专题大记事之分。其中综合大记事是记录本单位党政工团、设计施工、行政后勤各方面发生的大事,内容大致有:1、主要职能和工作范围的划分和调整;2、主要干部任免;3、主要内设机构设置和下属单位成立;4、主要决策性会议的召开及其主题;5、主要的有影响力的文件发布;6、上级机关指导方向性工作时的采访(包括上一级的来访、调研、视察);7、主要职务活动;8、其他一些由本单位领导班子认为需要记入《大记事》的内容。而专题大记事则是专门记录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关于水利事务管理比如防汛抗旱发生的大事,内容有:1、水情;2、汛情;3、旱情;4、主要措施;5、造成后果;6、上级领导视察;7、其他一些需要记入《大事记》的内容。水利大事记绝不能等同于水利局大事记,两者有明显不同。组织沿革也一样,要体现水利单位的特点。因为水利单位通常又要兼代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职能,而行使职权的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其法定代表人是地方人民政府首长。因此水利单位组织沿革除了记录本单位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职能变更、干部任免等信息外,还要编纂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组织沿革。编写基础数字汇编,同样要有“两本帐”,一本是本单位应记录的整理数据,包括职工基本情况、经费收支基本情况、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等;一本则是本行政区域水利工作的基本数据,如开展水利专项行政执法活动情况,包括行政收费、罚没款物、行政许可等。
二、突出专题资料的编写
单位档案编研工作要突出专题资料的编写,这是由水利单位特点决定的。水利单位是专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利事务,所以专项活动多专题事务多、工程项目多。编写专题资料可以满足各方面不同需求。专题资料有以下表现形式:
(1)档案文件汇编。按照不同专题(如防汛、抗旱、防内涝等),选取有一定价值的的档案材料,按一定体例和要求,汇编成册,向有关方面提供服务。
(2)专题数据。同档案文件汇编一样,按照不同专题(如防汛、抗旱、防内涝等)选取有一定价值的档案数据,按照一定体例和要求,制作表格,向有关方面提供服务,便于其对比分析。
(3)工程专题。介绍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子项目名称、工程占地面积、工程基本结构及标准、工程造价概算决算、下达工程任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投入使用时间、工程竣工图档号等。
(4)专题概要。即记载和反映水利重点项目工程、重大自然灾害等等,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专题,概述其要。以某次重大自然灾害为例,要在众多档案资料中进行归纳、综合,分析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灾害的过程、采取的补救措施以及经验和教训等。将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浓缩为提要勾玄、短小精悍的专题资料,编写要求较高。
(5)专题介绍。和专题概要相比,专题介绍内容更丰富一些。以某重点工程项目为例,专题介绍应包括该建设项目的由来(即建设这一工程的原因)、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产生的效果、取得的经验、存在不足以及需引起重视的问题等。
三、做好分层次的档案编研工作
由于水利工作的特殊性,水利單位呈现“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点多”是指作业点多、工程项目多;“面广”是指分散,工作面涉及整个行政区域或整个流域;“战线长”是指工程项目工期长。由于大多数水利工程是分段施工,尤其是由于季节气候原因,不可能在一个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完成,甚至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一个工程可能随建随毁,造成战线拉长。根据这一情况,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就要分层次进行,按照管辖的范围(或专项)分别进行。属于行政区域主管范围的,由行政主管部门编纂;属于基层工作单位主管的,由主管单位负责;属于外包工程的,则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定,编制《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说明书》,内容为:本套材料的名称和代号;本套材料的任务和来源、工作依据及依据文件的编号;本套材料的任务性质和进行过程;本项目的科技水平、质量评价和技术经济效益;材料完整、准确、系统状况;主持人和参加人姓名;材料整理人和说明撰写人姓名、日期。在此基础上,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或主管单位档案人员编纂专题概要或专题介绍。
四、水利单位档案编研成果要体现水利文化
水利文化是指水利单位内部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信仰、共识及生活准则。作为一种象征,水利文化在精神层面反映水利单位的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单位成员根据基本要求做好业务工作。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档案,又都需要利用档案,合理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于促进水利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利用水利单位编纂的档案编研成果,介绍本单位的发展历程,展示本单位的辉煌成就,对外树立本单位的形象,对内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有些反映本单位辉煌成就的材料,可以发给本单位全体员工,也可向社会各界宣传。一些反映自然灾害的材料,甚至可以进机关、社区、乡村和学校,起到科学普及宣传作用。所有这些档案编研成果是在水利文化建设上形成的,反过来又有益于水利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有益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好单位信息工作】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信息采集工作10-24
如何做好施工单位的结算工作10-23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01-09
如何做好班长工作07-16
如何做好水保工作07-22
如何做好政工工作10-02
如何做好编辑工作?11-20
如何做好招聘工作12-04
如何做好企业档案工作06-07
酒店如何做好质检工作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