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精选8篇)

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 篇1

作为每一个监理人员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就是有机会当上一名总监理工程师。那么如果你们真正坐到了总监的位置又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又怎样胜任这一工作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索、去面对、去如何处理各种正常工作和非正常工作等各种问题,所以本人觉得总监也不容易干呀。总结本人十几年的总监经历,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总监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工作。首先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其次,对其它专业技术也应掌握一部分,要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在工作中,不论在监理部或业主、施工单位的管理及协调中,对你的技术水平才能认可,你才能在关键时刻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才能得到他们信服。

二,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方面,也必须是优良的。首先应有好的思想境界,襟怀坦白、一身正气,凡是能从大局出发,首先考虑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办事公道,要求监理部人员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监理部人员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做,用自己的言行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监理部人员才会信服于你。

三,就是要努力学习监理业务方面的各项工作,逐渐充实自己,以便更好的开展的监理工作,同时对各专业的规范、验评及新技术的应用也应随时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监理部人员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在各个阶段的过程控制中起到监理的作用。总监在项目部的工作应有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不管在工程的哪个阶段,所需的专业人员应能及时到位,这样也便于工作,也就有了主动权,而不应让业主说我们监理人员不到位而极为被动的去工作;但是,作为总监,同时也应理解公司的难处,专业对口也并不是随叫随到,来到监理部的监理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以及最主要的责任心也都参差不齐,哪一位总监都希望自己的监理部配备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各方面表现好的监理人员,当然这样的人员组合工作也好开展;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可能称心如意,那么作 1

为好的总监,不能只考虑自己项目部的局部工作,而应该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安排,所以不论来到监理部的任何人,总监都有义务对其了解,包括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以及以往的工作情况,充分发挥监理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安心的去把工作做到更好;对业务能力差的同志,要在工作中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给他们提供和创造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大胆工作,敢于管理;监理人员之间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并且可能在工作中表露出来,所以一经发现,总监就要及时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互相加强沟通和理解,以大局为重,特别要注意避免在业主和施工单位中造成不良影响。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以便公司领导在用人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总监在整个工程 “四控、两管、一协调” 中的作用,我认为首先监理部的内部必须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充分的发挥每一位监理人员的作用,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如何去监、去理,什么是关键部位、什么是安全隐患、什么是质量隐患、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怎样才能取得好的监理效果,这些都需在各个施工阶段去努力,去和其它参建方进行沟通,并且充分利用监理内部会议,传达公司的指示及要求,以江苏省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监理部的要求及公司的绩效考核内容为目标,要求每一位监理人员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工作。我们觉得现在各监理部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进度和质量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征地拆迁等外部因素,工程进度款不到位等等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但建设单位为了完成既定目标考核任务,尤其到了年底,工程完全已进入冬季施工,好多工序按规范要求已不宜施工,例如二灰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等,众所周知的各专业、各道工序都有合理的工期和必要的施工条件,所以施工单位被逼得加班加点,甚至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强行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也根本谈不上什么三级验收了,直接就找到监理验收。虽然监理多次和业主沟通,但建设单位自以为是领导,什么都懂根本就听不进监理的意见,甚至反劝监理单位要积极

配合他们的工作,要以大局为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又将责任推给监理;为此,我们监理也只能抓重点项目、抓关键工序,保证重点项目、关键工序不出大的问题就行了,同时做好监理日记,详细记录建设单位何时、何地、何人发出的何种指令以及监理当时所表达的建议采纳情况,最好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联系单的形式留有书面材料。

四、摆正位置,顾客至上。监理工程师要有市场意识和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建设单位是监理企业的服务对象,让顾客满意是监理企业追求的目标。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决策、观点、意见、建议等也是监理协调的重要依据。对于建设单位的决策,总监要认真领会,抓住实质,并以此作为管理和协调的依据,有效地贯彻落实。当然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也不是个个都是专家学者,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也不一定很高,至使他们的决策、观点等也非都正确合理,这时作为总监就要及时的发挥专业特长,选择合适的时机向业主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合理建议,主动协助他们解决工程中的难题,并以自己良好的工作表现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认可,本人认为这才是一名合格的总监。

五、总结。一个项目监理部工作的好与坏,主要的是看总监的作用大与小,那么要求总监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胜任能力,管理到位,执行力度要强,带领和依靠监理部的每一位成员,用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对施工单位管理要严,要管理到位;对建设单位,要拿出真本事,让业主信服我们、相信我们、依靠我们,真正做到公正的第三方,不卑不亢,尽职尽责的去把工作做好。

以上是本人十几年来在不同类型的工程,面对不同的建设单位所担任项目总监的工作体会,今天在这里向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仁做一简要汇报,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正。谢谢。

姓名:

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 篇2

1 总监的岗位认知

1.1 岗位要求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50319-2013) 中“2术语”里“2.0.6总监理工程师:由工程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书面任命, 负责履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主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的注册监理工程师”[1]。由此定义可以得出总监的岗位要求如下:

1) 持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

2) 至少具有中级工程师职称, 具有中专 (1970年以前毕业的) 、大学及以上学历, 具有3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 这也是报名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条件;

3) 有工程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建设工程项目书面任命书。

1.2 岗位职责

在监理规范3.2.1条中详细列出了总监理工程师的15条职责, 并在监理规范3.2.2条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不能委托而必须亲自完成的8项工作。

1.3 岗位认知

1.3.1 总监的地位和作用

总监是监理单位法人代表在项目监理工作中全权委托的代理人。从监理单位内部看, 总监是所监理的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从对外方面看, 总监在授权范围内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由此可见, 总监是监理目标的全面实现者。

1.3.2 总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由于对总监能力的要求较高以及总监在监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 故决定了总监要求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 即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强壮的身体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果断的决策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 总监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

2.1 抓学习, 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

监理部的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个人水平参差不齐, 个别人对监理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也不太清楚, 尤其对资料的审核、归档也是一知半解, 因此对监理部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首先从提高个人素质, 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入手, 组织进行学习监理程序, 就如何写好监理日记, 如何审核各项报审资料, 如何管理现场, 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什么、注意什么、怎样验收等内容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通过学习使大部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

2.2 严格管理, 加强沟通, 提高团队战斗力

依据监理规范、公司文件及建设单位相关的一些建议, 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组织管理, 依据工程具体情况, 安排好人员工作, 使每个人做到分工明确, 各尽其责。在工作中要严肃工作纪律, 提高大家的服务意识和对监理工作的认识, 杜绝“吃拿卡要”的现象。总监应坚持每天巡视现场, 一方面了解和处理现场中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听取相关各方对监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掌握项目人员的工作成效, 对存在的不足或缺点及时向人员提出, 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对存在问题较大的人员, 尤其是责任心不强的人员, 进行单独谈话, 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并及时向单位反映, 也使单位能及时了解项目人员的工作状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对大家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 对专业配合之间产生的矛盾及时给予协调和调解, 注重化解大家在工作中的不良情绪, 努力使项目部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 树立良好的监理形象。

3 总监对工程项目的管理

3.1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标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技术措施, 以及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有针对性;特别注意审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每周组织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联合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安全专题会, 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解决, 并对施工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巡视,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脚手架、起重吊装、机具设备、临时用电、临边洞口、消防、高处作业和冬雨季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对于巡视发现的问题, 如临边洞口没有防护、工人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电缆拖地和电线私拉乱接、垃圾不及时清运、电焊作业没有动火证等问题采用口头通知、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和召开专题会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3.2 质量控制

首先组织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 了解本工程特点与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 注意各专业图纸有无矛盾, 是否完整交圈;核查设计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是否符合现行有关规定、规程和标准的要求;规定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规程的规定等。将发现的施工图纸中的问题汇总后, 以书面的形式在设计交底前提交给建设单位并提出监理的建议。当工程变化较大, 设计变更及图纸不能及时出, 甚至只是设计人员简单画个草图的情况, 首先建议建设单位及时给予签认;其次要求监理部人员在施工单位施工前, 要搞清楚哪些是按蓝图施工的, 哪些是按设计变更施工的, 要彻底搞清楚施工的依据, 避免施工单位钻漏洞, 随意施工。

对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严格把关, 推行材料样品封样制度。每批材料进场时必须有正式的产品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等质量证明文件, 并且与材料样品比对。需要做复试的, 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做复试, 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报送复试报告。没有产品合格证及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总监带头并要求项目人员每天到现场, 有目的进行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吊装等, 要求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旁站, 并填好旁站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三检制”的管理, 自检合格后再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于分项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或者施工人员不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的情况, 采取拒绝其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量和工程款支付的方式, 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3.3 进度控制

以预控为主,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坚持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相结合。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 及时编制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 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进行认真审查。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依据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编制周进度计划, 在每周监理例会上检查上周计划完成情况, 发生偏差, 及时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调整。

在日常的巡视过程中,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降低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诸多因素, 认真分析研究。对于由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造成的设计变更较多, 图纸与现场实际不符合, 材料确认不及时等问题, 应及时提醒建设单位尽早协调解决, 以减少对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利影响。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加班作业,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科学组织施工, 强化管理以保证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对建设单位指定的分包单位也不放松管理, 督促其加快施工进度。

3.4 造价控制

严格按照图纸和合同要求控制造价,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并且就工程变更控制原则及审批流程在开工时就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严格把好月工程进度款计量关, 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与造价监理工程师相互沟通配合, 每月的工程量先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后, 再由造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于工程变更, 要求各专业工程师严格控制现场计量签证, 杜绝虚报现象。

3.5 资料管理

刚开工, 就组织监理部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学习工程当地档案馆关于资料方面的规程和相关规定, 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规程规定随着工程进度及时编写、收集整理资料。对于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明确项目人员管理资料的职责。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整理完毕后及时将真实、完整的资料交资料员归档。资料员负责分类整理工作, 并且负责监理文件和档案的收发、管理及保存工作。

3.6 协调

监理是接受建设单位委托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建设服务的, 在工作过程中就要经常和建设单位交流和沟通, 向业主方介绍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及监理原则, 及时提出监理的建议为建设方排忧解难, 引导工程满足建设单位的合理需求。施工单位是接受建设单位要约并书面承诺在监理单位监理下施工的, 总监就要时刻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利益, 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工作, 严格按合同约定和规范、标准站在“公平、独立、诚信、科学”的立场上管理施工, 通过交流和沟通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

4 建议与结论

1) 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行业的实践代表者, 也是建设单位认定的现场最高管理者, 总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项目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2) 总监的岗位要求是较高的, 不过这有利于监理行业的发展, 总监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项目监理人员技术和业务能力;

3) 总监在掌握工程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应加强宏观整体管理, 细节工作应督促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尽职尽责完成。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 篇3

【关键词】医药行业;财务总监;管理

一、团队管理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者,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行业背景,精通管理会计和绩效管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必须具备培养团队人员的能力和给团队人员压力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团队人员的提高。而如果财务总监越讲人情,那这个财务团队就越不行。那这样的团队就不能让企业发展。

二、资金的管理

企业的资金必须从销售当中取得。医药行业的销售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现金结算和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当然这种结算方式也是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品种来决定的。而目前医药行业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已占到很大一部分。那么收来的银行承兑汇票相对来说多一些,而企业的现金流就相对要少一些,而现金流的不足,将导致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对于有银行贷款的企业来说,银行对于你的现金流不能满足银行要求而让你从银行贷不到款。这时财务总监就要去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流去满足企业的日常需求,比如将银行承兑汇票去银行贴现。但目前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到银行贴现,手续太繁琐,而且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要。于是社会上的各种贴现机构就产生了。虽然方便了,但作为企业的财务总监就必须对各种贴现的财务费用,作到及时了解,要做到既能保证现金流,又能以最低的成本融到资。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为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财务总监必须负责公司资金的总体调配,所有费用的支出除了日常性的一些费用可以授权审批外,其他一切费用统一由财务总监进行审批,以利于资金的集中管理。同时还要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作好财务处理,即能满足企业需要,又能满足税务要求。

三、销售业务的管理

要对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较为了解。现在的财务总监必须懂业务,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医药商业现在有许多商业模式,比如渠道销售模式、传统的招商模式,现在比较推广的控销模式,以及终端的KA连锁模式。甚至还有国家要求的两票制的销售模式。还有国家GSP对相关销售的要求,每种模式的销售方法不一样,财务面对的管理方法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具有对不同的销售模式采取不同管理的方式,特别是对行业内的新模式和新的业务的发生,要从企业利益出发,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实际工作的灵活性。如果只会用传统的核算方法进行管理,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四、财务经营的分析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讲,对财务上的数据的分析要把握住两个关键点:控制财务风险,降低成本费用。企业财务人员平常都是对一些帐务进行记录处理,最后的结果是汇集到一个财务报表上。而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不光是需要一个报表,而是需要对报表有一个企业现状的说明,而这就需要财务总监来完成。而一个好的财务总监,必须依据企业的现状和为企业服务的态度,来制定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指标。通过企业经营状况,筹划企业财务税收情况。而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合理避税是所有公司决策层最看重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财务总监有没有真才实学的硬指标。而不是完全照搬书本上的方法来进行企业规划。一个阶段企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好的财务总监必须具有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为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依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如果不顾企业实际情况,去制定指标,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好无益处。

五、融资管理能力

在现实情况下,做好融资是财务总监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目前的企业现状下,如果不借助资本市场企业是很难做强做大的。比如现在中国民营医药的老大九州通(600998)就是通过资本之路发展壮大起来的。当然目前情况下,不是所有的医药企业都能成为九州通一样的行业龙头。但要发展壮大,必须走资本之路。不管是银行融资还是走资本市场之路,好的财务总监必须要有较好的资本市场运作能力。而资本市场的能力,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企业和行业现状有较好的了解。对企业的运营模式、现状有深度的介入和了解,这样不论是哪个机构来了解,你都有令对方信服的说法,让对方相信你的企业的生命力和财务规范化的管理,能通过你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让不论是银行还是机构认为,与像你这样的企业和有你这样有专业能力的财务总监的企业合作是可信的。那么这样的财务总监就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六、落实管理制度的能力

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个好的发展企业,必须有好的制度和流程来控制,现在很多企业都制定了很多好的管理制度,很多都是很科学和先进的。但往往就是产生不了好的效果,就是现在通常说的执行力的问题。好的财务总监必须要具有对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敏锐的撑控力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必须要求各个部门严格依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同时,财务总监所领导的财务部门必须要有强力的监督职能,这也是董事会必须赋予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各项制度和流程的严格执行。

七、超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作为一个好的财务总监必须要有超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体现在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的沟通,更体现在和企业外部、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银行、工商、房地、土地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上。在走资本之路时,还必须和券商、会计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保持较为畅通的沟通渠道,同时要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作为好的财务总监,任何事情的处理,都要严格以企业利益为重,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都不能让他发生。很多事情,只有我们用心的去沟通协调,总会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目前中国这样一个还有很多人情发生的这样一个国度,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往往在解决事物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需要财务总监具有较好的情商和工作阅历的历练。通俗的说法就是能帮企业摆平关系。

八、结语

如何做好财务总监 篇4

财务总监协助决策层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负责其职能领域内短期及长期的公司财务决策和战略,对公司中长期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负 责公司财务方面的策略制定、执行及公司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根据公司发展的计划完成财务预算,带领财务团队完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引。对于一个新上任的 财务总监,应该怎样做好财务总监工作呢?

首先搞清楚:这个企业多大的规模?有几个分公司、子公司?也就是公司的架构首先必须要了解,同时要搞清楚它的主营、副营项目。

如果这个公司只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没有分支机构,其实这个财务总监就相当于是一个财务经理,只需要按照财务经理的职责着手开展工作,就基本能够应付了。当然既然是财务总监,一般这种规模企业的老板不外乎就看重两点:资金的控制和成本费用的控制。对于一个财务经理来说,这个是轻车熟路的事情。个别老板或许 还会考虑向银行融资的情况。避税的问题,一般财务主管都能解决。

如果这个公司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公司,有很多下属分支机构,应该这样做:

1.先摸底。

老板关心的重点,也许是会计帐务的问题,也许是资金安全的问题,也许是成本费用的控制的问题,还有也许是融资的问题,这个在和老板面谈的时候应该已经谈得比较清楚了。摸底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老板关心的地方。

作为一个财务总监,今后的财务总监工作能否做得顺利,重点还是财务基础的建设,包括会计基础和内控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有了全面的准确的基础数据的积 累,才能使今后的财务分析、资金计划、预算化管理等财务总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以,首先要摸底,了解下面企业的生产程序、财务控制程序、财务工作的基础 状况。

(1)看。先在总公司调取各种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大致浏览一下,基本了解到这个集团的财务总监工作状况。并向集团公司的财务主管咨询一些情况,也许从他那里什么都了解不到,但谈一谈,总会有收获。

(2)聊。也就是尽量下到各个分支机构去走一圈,这也是所谓的下基层。首先和下面的财务主管聊,再到车间和车间主管聊,见到总经理和总经理聊,到库房和 库管聊等。聊不是单纯的聊天,东拉西扯始终要围绕想了解的情况去聊。通过聊,能够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很多情况和问题,也能大致了解聊的人的能力水平。

(3)查。查看库房,查看车间,重点是查看财务。财务上是查看报表、查看帐务处理、查看财务管理制度,这些是为下一步进行财务总监工作调整的关键。到了财务部还要继续多聊,和任何会计人员聊。

有过审计工作经验的人都明白,在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善于聊,能使审计工作少走很多弯路!

同时,在查账的时候,不能让下面人员感觉到这是在“办案”,否则,工作会寸步难行!

2.通过对全集团的调查摸底,整个集团的情况大致就掌握了,尤其是财务总监工作下一步的整改方向也就明确了。

(1)调整程序,包括财务内控程序和会计处理程序,更改、修正、制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

(2)调整会计帐务的处理方式,包括一些基本的设置。在进行这些调整的时候,要考虑到今后进行财务分析、资金计划、预算管理的需要去做。

(3)统一报表,并统一财务分析的结构和内容。内部报表的设计重点要考虑到财务分析的需要。财务分析的结构和内容首先要考虑到老板的需求,同时结合财务专业的需要。这个是能否影响老板的决策的关键,也就是把老板没有考虑到的重要的内容设计进去。

(4)财务的人员培训和调整。财务人员水平高低不同,我的原则是,只要配合、服从,可以尽力培训、指导,只要愿意学,我不担心谁的水平超过我!如果这个 人实在胜任不了这个岗位,可以考虑调动岗位,一般不炒鱿鱼。但如果始终不配合甚至故意作对,就只好打发给人力资源部去处理了。

3.一个财务总监,是否能够让下面财务人员真心实意地服从,德是关键,其次是业务水平。

所谓德,就是不能把成绩全部归自己,错误全部归下属;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照顾下属的利益;当下属和别的部门领导发生冲突时,要敢于帮他们说话为 他们撑腰;下属有功要赏,即使只是口头表扬,也要做,有过却不一定要罚,因为财务部不是军队!有过,提出警告,屡教不改的,就象征性进行惩罚,起到杀一儆 百的作用。当然,如果下属碰贪污和泄露财务机密这个底线,就必须开除!

浅谈如何做好总监工作 篇5

企业全员培训计划

□KJJ198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昭示着知识和信息将更为重要,成为新的资源和经济要素。知识是人的自身之物,我们的力量来自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不得不提着脑袋,追随信息时代的步伐,而这一过程的实现直接依赖于学习型企业的构建,依赖于知识的创新,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建立先进员工培训理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而员工培训是取得人员素质持续优势的重要途径,员工和企业应分别从各自核心能力当中培育,以增强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与员工才能将员工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做,员工也能彻底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培训;其次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培训效率,现代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比如说基层锻炼,研修讨论,情景模拟等等,使培训的效果更好。此外,企业还可以使用高科技提高员工培训的水平,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进行自我辅导培训,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规模巨大的远距离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将使员工获得新知识的速度大大加强,使企业更快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无疑是肩负重任的关键性人物,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如何才能使员工培训达到高效实用呢?

一、知晓培训目的和需求分析

企业全员培训工作是为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的,因此必须密切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和企业的管理实践展

开,这也是企业培训工作成败的关键。在进行培训工作开发前,人力资源总监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分析是否有培训和开发的必要性。

1、组织分析

组织分析是将培训开发活动与组织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组织的外部环境,了解外部环境,如经济,技术的变化对培训开发需要的影响;分析组织及它的各个部分在达成预定目标上的完成情况;明确组织对员工的短期和长期的培训开发要求。比如,有些组织在进行企业变革时,可能会采取“工人自主管理”小组模式,那就要对员工实施自主管理方面的培训。

2、任务分析

为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应通过查看职务描述和职务说明书,分析执行一项特定的工作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由此来决定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

3、人员分析

人员分析是决定需要培训的人选的过程,即决定哪一位员工需要培训,首先要了解每个员工目前的绩效状况,如果发现某些员工绩效不够理想,就要进一步了解是什么原因,是由于知识,技能缺乏,还是由于工作动机欠缺?前者可通过培训加以解决,而后者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另外,还可通过让员工自己填写培训需要问卷来了解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

二、明确员工培训的意义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中国面临着完成工业化以及接受信息化,知识化的双重挑战。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必须从现在起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改善资本与产品结构,再造企业组织,调整营销策略,改变管理方法。然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

成工作任务。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1、员工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可能谈得上持续发展。通过培训,可以使新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可以使老员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培训使企业人力资本整体增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价值。

2、员工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

低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大量浪费。有人在对汽车行业油漆工进行分析时发现,一个技能低下的油漆工,仅在使用油漆喷枪一项上,一年就会浪费近10万元的油漆。在某种意义上说,员工培训,是一项回报极高的投资,通过培训,使员工队伍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增收和节支双重回报。

3、员工培训是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需求的行为。

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才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就必须时时“充电”,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培训,不仅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个人;参与培训,是对企业的支持,更是享受一种“福利”。

4、员工培训是造就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企业需要人才,一种方式是从外面聘请,另一种方式是在内部培养,相比之下,内部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于企业,更能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在国际上,很多大企业的总裁,都是内部培养起来的,比如麦当劳公司美国总裁,最初只是一位发报纸的工人,通过培训和他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了总裁。

三、坚持员工培训的原则

做好全员培训计划制定及培训管理时还得注意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战略原则。培训要服从企业战略需要,培训本身也要从战略角度去组织。

二是长期性原则。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只是偶尔为之。

三是按需施学、学用一致的原则。

四是培训方式和方法多样性原则。

五是全员培训和分群体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所有员工均需培训,在此基础上分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应该多投入资金。

四、了解培训目标及分类

企业员工培训的目标如果不明确,培训工作从展开到结束,员工大多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也会无疾而终。员工的培训目标是分层次的,包括从总体目标到每一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企业员工的培训目标,从大类上来讲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我意识的提高。通过培训,让员工增进对自己,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及自己与他人交往中的角色的了解,提高员工自我认识。

2、传授知识,培养技能。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得以提高,使他们既有有关工作的概念和理论,又能在实践应用中得心应手,这类培训在企业中最为常见。

3、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同和责任感。特别是当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组织目标不相吻合时,培训这一目的效用尤为重要。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意识和他们对自身在工作中自我价值的承认。

4、提高工作效率。当企业的生产率出现下降,新技术的生产需求不断增加而导致对合格的员工需求增加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

在企业里,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素质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因此在培训上面也应该区别对待,在培训内容上各有所侧重。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提升其认职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则应该侧重于业务,操作等方面。新进员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则应该侧重于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文化培训。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获知员工存在的问题、弱项或差距呢?弄明白他们的培训需要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观察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观察,找出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问卷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公司人员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对答卷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归纳出培训需求;关键人物访谈法:通过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了解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文献调查法:分析研究包括专业期刊在内的出版物,获取调查资料,发现培训需求;采访法:对公司内部不同人群实施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采访,获取培训需求信息;小组讨论法: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进行小组讨论,获取培训需求信息;测验法:有目的地测试某一群体成员的技术知识熟练程度,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培训需求:记录报告法:对工作业绩进行记录、分析、报告,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确定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

五、重视并跟进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考试,测评,行为分析,讨论,观察,检查,调研,同类员工比较,问卷调查,经济回报分析等。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切实地做好评估工作,才能明确投入产出是否合理,才能为改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进行:

1、学员反应测评: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效果测评: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了提高。

3、行为改变测试:确定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行为上的改进。这一层次的测试可以通过对参加者进行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方式来进行。

4、产生效果测试:从受训者所在的部门和组织范围内,去了解因培训而带来的组织上的改变效果。明白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影响程度如何。

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衡量受训员工和企业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

2、发现哪些培训目标没有达到,以便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3、评估培训项目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以决定如何改进培训项目;

4、有利于为今后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等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改进。

由于培训效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因此培训效果的评估较为复杂,必须从不同的视角对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评价培训效果有四个基本的环节:反应,学习,行为迁移和效果,即评估培训项目促进受训员工学习的程度,影响受训员工工作行为的程度,以及影响企业基本绩效的程度。

浅谈如何做好会务工作 篇6

●雷洋 ●

会议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指出,原始部落时期的易洛魁人每逢一个首领死去时,本氏族的成员就举行一次会议来提名继承人。我国古代也有会议这种形式。史籍中有关于尧召集部落首长用会议形式决定继承人和治水人选的记载。在现代社会,会议是领导机构进行决策和管理,实现领导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会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在筹备组织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难以弥补的差错,造成不良影响。会务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议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想做好会议服务,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会前筹备工作

会议有效的重点是计划性要好,计划性就是会前筹备。会前筹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会议的成功与否。据统计,会前筹备的效果占会议有效性的70%。可以说,高质量的会前筹备工作,是会议质量的保证,是会议成功的前提。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会议筹备工作。会前筹备工作主要包括拟定会议计划,组建会务班子,准备会议材料,安排会议后勤保障和布置会场。

(一)拟定会议计划

拟定会议计划是会前筹备的第一步。它指的是拟订会议议程、日程。会议议程是为完成议题而作出的顺序计划,即会议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的大致安排。拟订会议计划通常是由决策层,如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单位党组会等会上议定草案,然后交由牵头单位具体办理。它是会议具体的概略安排,通过会议日程显示出来。拟定会议工作方案的要点是明确会议议程的制定程序以及会议日程的编制方法。这些都确定好之后即可发出会议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会议名称、内容、会期、时间、地点、与会人员范围等。

(二)组建会务班子

组建会务班子是会前筹备的第二步。有些会议的规模相对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因此会有相当繁杂的会前筹备事项。这就需要事先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来负责会议的所有筹备工作。筹备委员会是一个对会议负有某些责任的团队,通常由主办单位的成员构成。一般可以根据会议的规模、议程等情况成立筹备委员会,可以由一名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筹备委员会下再建立子工作组,一般可设秘书组、组织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等,各组确定人员,明确分工,层层负责,并定期碰头交流工作进展。

(三)准备会议资料

会前筹备的第三步是准备会议资料。会议资料包括领导资料(会上学习的或要宣读的文件材料、领导讲话稿、主持词等)、来宾资料(会议指南、会议文件资料、分组名单、笔记本、文具、代表证、出席证、列席证、请柬、通讯录、房卡和餐券等)、会务资料(接站一览表、来宾登记表、住宿登记表、用餐分组表、订票登记表、会议讨论分组表、小组召集人名单、讨论地点等)和沟通资料(会议参考文件、会议宣传资料、会议简报、各种记录、注意事项、各种会议协议合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有的会议还要编印交流发言材料汇编,印发领导讲话稿等。

(四)安排会议后勤保障

凡是连续召开几天,并且有外地同志参加的会议,就要热情做好会议生活的安排工作。要根据出席会议的名额,提前编定住宿分配方案,等人员一到立即安置。在住房安排上,对领导和年老体弱的同志应予以适当的照顾。会议期间的安保、出行、饮食要有专人负责,并事先做好安排。

(五)布置会场

会场是会议的重要场所,要根据会议的性质与规模把它布置好,营造出相应的气氛。在布置会场时,主要应注意选择会场、装饰会场、安排会场座位、布置主席台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施。由于会议的类型,规模等都不尽相同,工作程序也会有一定差别,但总的原则是会场布置要充分体现会议气氛。一般包括:

1、悬挂会标、徽记、旗帜等。2、设置主席台,落实主席台领导,安排座次,设置发言席、签字席,摆放席卡、泡杯、毛巾、话筒,并保证音响效果。3、确定会议桌摆放形式,明确划分会场区域,并使与会者明了。4、保证照明、通风、投影、录像、空调设备齐全、有效。5、摆放适量花卉。

6、做好会议发言、投票、发奖、集体照相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7、场外彩虹门、氢气球、欢迎标语、红地毯、花卉等。

8、进行会前检查或向领导汇报准备工作情况。

二、会中服务工作

在会中服务阶段,会务人员须提前1小时到达会场,反复检查会场准备情况,做好会议材料分发,完成签到与引导,组织会议有序进行,搞好后勤服务等工作。

1、签到与引导 签到是指与会人员进入正式会场时向会议组织者表示入场的一种手续。常用的签到方式有簿册式和卡片式。在组织签到的同时,会务人员要做好入场引导工作,以方便与会人员入场,同时缩短入场时间。此刻特别重要的是要落实主席台领导、发言人、上台领奖人是否到齐。同时,会场内可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会场氛围。

2、组织会议进行 维持好会场秩序,会议开始前5分钟,关闭会场大门,与会人员入座就绪,无关人员离开会场;开会期间关闭手机或调到振动状态,一般不允许找人,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会场。在会议进行时,会务人员要按照会议议程做好服务工作,注意安排会议发言,做好会议记录,编制会议简报,起草、修改会议有关决议文件以及做好新闻报道等。这其中主要是一些服务和保障性工作,该工作要求会务人员要了解会议内容,熟悉会议流程,领悟会议精神,关键是要做到细致入微,有条不紊。

3、搞好后勤保障 会中的后勤保障除了吃、住、行要善始善终外,会场上还要保证茶水供应,要照顾好老弱病残,要准备必要的纸张、铅笔、墨水等,以备临时取用。会议期间的参观、游览、娱乐、合影等活动也要精心组织好。根据需要有些会议还要准备会议纪念品。外地与会人员的返程车票、机票要在散会前送到订票人手中。对与会者提出的其他合理要求也应尽可能给予满足。

会中阶段,会务人员除了主要进行各种服务工作外,还要接受会中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要求会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此阶段的有关工作同样实行明确分工、层层负责制。要确定各小组乃至每个人的任务,标明完成时间,在每天会议结束后集中,核对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交流会中出现的新情况,以便对第二天的会议进行适当调整。

三、会后总结工作

会议日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完毕后,标志着会议基本结束。但会务工作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而是由会中服务阶段转入会后总结阶段。会议有效性的20%是会后落实。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仍很繁重,需认真地完成,做到“有始有终”。会后总结工作主要包括送别会议代表,会场的善后工作,整理会议文件以及会务总结反馈。

1、送别会议代表与会场善后

与会人员的车票或机票已事先订好,会务人员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送站车辆,确保与会人员安全到达车站或机场。之后,要做好会场善后,它包括及时清理会场,带回剩余材料、席卡等;清退客房和会议用房;归还借用的物品;结算帐目并向财务部门报销等。

2、整理会议文件

整理会议文件的首要工作是收集文件。会前准备并分发的文件,会议期间产生的文件和会后产生的文件都是需要收集的文件。完成收集工作后,就要对会议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归档后应交由有关人员保管,不要保留在个人手中。

3、会务总结反馈

会后总结工作的重点是会务总结反馈。上述工作都完成后,要对本次会议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分析不足,表扬有功人员,向支持会议工作的有关部门表示感谢,布置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反馈工作。通过会议工作总结,积累会议工作经验,提高会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互相配合,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

浅谈如何做好概算工作 篇7

关键词:设计概算,概算控制

当前项目建设超概算现象相当严重, 这不仅使投资计划失控, 也使项目原有的效益、投资回收期发生很大变化, 使得一些原本很好的项目最后面临困境, 步履艰难。提高初步设计的概算编制水平和准确性对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杜绝浪费, 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益等,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 阐述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控制。

1 设计概算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建设项目概算是设计人员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概算定额或指标、费用标准, 按规定的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的一种设计文件。设计概算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投资额, 是该工程建设的最高限额。

设计概算对于工程建设的筹建、开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都有极其重要功能。首先, 概算是布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以及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的依据;其次概算是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签订合同和推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的依据;第三概算是筹措建设项目资金, 编制用款计划, 签订贷款合同以及划拨资金进行会计核算和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依据;第四概算是建设项目前期预备、工程结算、决算、竣工验收以及基建支出和概算投资比较, 考核工程项目建设成本, 分析投资效果的依据。

2 做好设计概算的编制工作

(1) 概算编制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 采用相关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按相关工程造价编制与审核的规定进行概算编制。设计概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批复文件, 二是国家有关行业部门和省颁布的工程概算定额三是国家有关行业部门和省市公布的设备材料价格, 四是国家有关行业部门和省颁布的工程费用定额及其它费用定额。单位工程概算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总概算表这三级概算表, 应不混编。不能只考虑项目的静态投资, 计算其动态投资, 对项目的投资计划、资金筹措与运用、建设资金的借贷利息均应考虑。

(2) 设计概算要完整、正确地反映设计内容。要认真了解设计意图, 在设计前, 要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 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周围环境, 地形、地貌, 工艺设备选型, 建筑空间和平面, 建筑材料和性能, 努力提高设计工作深度, 优化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文件、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避免重算和漏算。设计修改后, 要及时修改概算。

(3) 正确使用定额、指标、费率和价格等各项编制依据, 才能提高设计概算的准确性。目前, 概算的计算基础很混乱, 有的编制预算使用预算定额, 编制概算时, 不分情况又使用预算定额, 拉不开挡次, 分不清设计分阶段。另一种混乱现象是, 在同一单位工程内, 有的分部工程使用概算定额单价有的分部工程使用预算定额单价, 有的分部工程使用所谓的“技术经济指标”牵强附会地拉扯在一起, 口径不统一, 产生的幅度差也很大。应该指出的是, 在初步设计总概算的编制中, 除了定型设计和重复使用的设计之外, 应避免使用“技术经济指标”。确实因初步设计深度不够, 必须使用“技术经济指标”时, 也应根据项目结构和工艺特点合理选用。

3 应对设计概算进行审核

设计概算偏高或偏低, 不仅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也会影响投资计划的真实性影响投资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行设计概算的审核, 可以促进概算编制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概算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 从而提高概算的编制质量;有助于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合理性。审查设计概算从而可以核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可以使建设项目总投资力求做到准确、完整, 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 从而减少投资缺口、缩小概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 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并通过审核对原概算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 使批准后的概算真正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 从而避免高估冒算或漏项少算的现象发生, 使整个工程建设按照规定的造价进行控制, 使建设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

4 做好概算的审核工作

首先要了解建设工程的概况, 了解建设工程的作用、目的, 根据各个工程的要求, 初步掌握工程建设的标准。

重点加强对建安工程和设备及工器具造价的审核。在审核中要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审查编制依据的时效性、审查编制依据的适用范围。根据设计文件、图纸及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定额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取费标准等, 按不同专业分别进行计算。对图纸标注不清楚的和在设计阶段尚未确定的设备、材料的定位等问题, 要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 了解他们的要求, 并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及价格调整指数, 考虑建设期的价格变化因素等, 对设计概算进行调整和修正, 以使审核后的设计概算尽可能地反映设计内容、施工条件和实际价格, 也避免造成设计概算与工程预算严重脱节。

设计概算审查方法一般以对比分析法为主, 结合主要问题复合法、查询核实法、分类整理法。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建设规模、标准与立项批文对比;工程量与图纸对比;综合范围、内容与编制方法、规定对比;各项取费与规定标准对比;材料、人工单价与统一信息价对比;引进投资与报价进行对比;技经指标与同类工程对比等。大型项目的概算需要采取联合审查, 层层审查进行把关。

概算审核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计算, 结合各方意见, 严格把关, 从严控制概算投资, 实事求是, 该增就增, 该减就减, 能使项目概算反映项目建设投资实际情况, 以体现概算审核的严肃性, 审定概算的可信性。为了确保设计概算审核质量, 提高审查效率, 要求参加审查人员, 除了掌握有关编制概算的依据之外, 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树立对国家负责, 对工程负责的思想, 对专业性较强的建设项目应事先组织专家预审, 对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意见。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确保设计概算能真实反映设计图纸的内容和标准, 概算人员应当把主要精力用于初步设计总概算的编制, 此外对设计概算审核也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它对控制整个工程造价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明德.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王军.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篇8

一、注意水平的衔接

我们知道,“注意”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没有注意伴随的认知活动是不存在的。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这种注意主要靠环境中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引起。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他们学习时,需要依靠自己意志的努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如果幼儿注意的水平比较低,他上学后要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

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做好注意方面的准备呢?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同时逐步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尽可能适合幼儿。到了大班,随着幼儿大脑额叶的成熟和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教师要慢慢地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成为有意注意。这可以通過教师的要求、幼儿制定的规则、幼儿之间的竞赛、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等来实现。

二、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衔接

前面谈到大班要逐渐减少活动的游戏成分,也就是说,教师要适当增加集体活动的时间。除了组织集体游戏等活动以外,还要组织一些专门化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上课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逐渐习惯于全班共同学习某一内容。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要真正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要让幼儿的思维动起来。

三、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我们为幼儿入学做准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从幼儿初期主要通过感知、记忆进行学习转变为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过程,而且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要做到这一点,大班教师就要仔细分析本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真正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四、知识点的衔接

长期以来,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在大班教不教幼儿一些小学知识。一方面,家长有强烈的要求,有些家长认为教师教得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幼儿园不要教小学的知识,理由是:教育纲要中没有让教师教小学的知识,幼儿如果在幼儿园学习小学的知识,入小学后由于掌握了所学内容,上课时会不专心,况且幼儿园教师不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教错了,小学教师还得纠正。

我认为,家长的要求和幼儿园的理由各有道理,问题是教师怎么协调好关系,并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愿望,把握好分寸,趋利避害,帮助幼儿开一个好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上学后如果事先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教师讲课的内容就更容易引起幼儿的认识共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特别说明的是,在这里强调的知识点的衔接,并不是要求幼儿园教大班幼儿学习多少小学的知识,使他们占有知识方面的优势,在起跑线比别人先起跑,而是希望通过给幼儿一些零星的知识点,引起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强烈的上学愿望,在他们上学时能与老师产生更好的“认识共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人事管理的工作总结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