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认识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 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 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 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 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 (1880-1920) :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 起源于英国, 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 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 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 (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 , 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 (1921-1950) :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 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 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 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 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第三阶段 (1951年以后) :现代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 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 (或可能付出的) 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 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 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三、对成本会计理论的认识

1. 成本不属于价值范畴。

《资本论》旨在分析资本剥削制度, 因此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商品的二重性人手, 正是抓住了要领;但是作为成本会计教材也从分析商品二重性开始, 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可能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依据马克思关于价值w的公式:W=C+V+m, 令成本为k, 于是:w=k+m, 移项:k=w-m也就是:成本等于商品价值减剩余价值。但须指出:这里的成本k是一个抽象, 或者说, 它是成本的本质部分, 即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 并非成本会计作为对象的现实的历史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1章指出, 成本具有一种假象, 似乎它是价值本身的一个范畴。不仅指明是假象, 并且正面指出, 成本这一范畴, 同商品的价值的形成或同资本的增值过程毫无关系。换言之, 成本只是生产过程中的耗费, 资本借生产耗费的过程来对劳动者实行剥削, 但这种生产耗费与榨取的剩余价值率和量的大小程度是毫不相关的。由此可见, 半个世纪以来借助从商品二重性人手来解说成本, 从根本上是误会, 从惟理上终于未能将成本是什么说明白。

2. 不能脱离生产力论成本。

由于从商品二重性入手阐述成本, 并由价值代表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推导出成本之本质是社会必要生产费的一部分;这种从抽象到抽象的推导是不必经过深思熟虑, 完全可以从形式逻辑推导得出的。以上不加区分地将废品损失断定为不构成产品价值的说法, 当然也是不遵从辩证逻辑而按照形式逻辑得出的推论。然而这毫厘之差, 却谬以千里。

四、关于成本会计的独立性问题

成本作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资金耗费, 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那么, 是否所有与成本有关的价值问题都可以纳入成本会计呢?显然不是。现在有一种不良的趋向:各个学科 (分支) 都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努力”范围, 拉长自己的“羽翼”, 造成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

一般认为, 现代管理会计是从原来的成本会计中发展而来的, 由此成本会计的职能即扩展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 形成了庞大的成本会计体系和内容, 从而造成了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复。为此有的学校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 因此, 西方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 在我国应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大分支。成本会计应致力于“费用”要素的反映与监督, 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对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评述和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 最后又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作了说明。

关键词:成本会计,产生,发展,认识

参考文献

[1] 郑凤旺.成本会计教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5年, 第6期.

[2] 邢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5年, 第6期

上一篇:繁忙铁路干线立交框架桥施工技术下一篇:论网络专车合同的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