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精选8篇)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篇1

(转自“园林学习网”)摘 要:本文对水生植物的种类、花期、花色、叶形等主要性状进行描述,对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不同配置应用加以初步探析,并试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和想法。.关键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 ;园林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风景区、城市绿化、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对水景绿化的应用也随之不断的增加。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离不开水生植物来创造意境,因此,水生植物需求量不断增大。本文对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加以浅析,为水生植物在园林中得到更好应用提供依据。1 水生植物概况

1.1 水生植物的概念

水生植物是指常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的观赏植物,大部分为多年草生,水生植物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水下器官没有角质层和周皮,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

1.2 水生植物的类型

(一)挺水型植物

挺水型植物的根扎在泥中,茎叶挺出水面,有些种类具有肥厚根状茎或根系中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对水深的适应性与植物的高度有关,植株高大则适水能力较强,如再励花,芦苇,芦竹,水葱等植物适应水深可达60cm;慈菇、海寿花、黄菖蒲、香蒲、千屈菜等植株中等的植物适应55cm左右水深;花叶芦苇、玉婵花、灯心草、泽泻等适应水深在10~30cm。

(二)浮水型植物

浮水类植物的根在泥中,叶片漂浮于水面或略高出水面,花开时近水面。这些植物的叶柄或茎、叶片的海绵组织较为发达,贮存有大量的空气。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要好,并且因种类而异,如芡实的适水深度达1.5m,菱可达3m,当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再受水深限制。

(三)漂浮类植物

漂浮类植物的根系漂在水中,叶完全浮于水面,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多数以观叶为主,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又能抑制水藻的生长,如浮萍、水鳖、凤眼莲等。

(四)沉水型植物

沉水类植物的根扎在泥中,茎叶沉于水中,它与湖底水生植被的存在可阻止上层水体动力扰乱湿地底部,有效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体释放,是净化水质或布置水下景观的优良植物材料。如狐尾藻,金鱼藻,皱叶波浪草等。

1.3 园林中常见的水生植物

植物名称科属叶形花色及花期生长习性及应用

荷花睡莲科莲属叶片盾状圆形,上表面深绿色具白粉,叶脉放射状,叶柄密生倒刺花色粉、红、白、黄彩色等.花期6~9月。喜光不耐阴,喜静水和温暖的环境。可作大面积水栽,可与睡莲,王莲搭配摆放于园林绿地和亭榭旁,烘托吉祥喜庆的气氛。

睡莲睡莲科莲属叶两形,浮水叶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微有齿。花色有红、白、黄、粉、蓝、紫之分。

花期6~9月。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水质清洁、温暖的静水环境。盆栽在庭院、建筑物或假山石前摆放;与其他水生植物如王莲、荷花、香蒲等配置,周围布置瀑布、溪流形成动静结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凤眼莲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叶呈莲座状基生,直立,叶片卵形、倒卵形至肾形,光滑全缘。小花堇紫色,中央花被片具深蓝色块斑,斑中央具鲜黄色眼点,似孔雀羽毛。花期7到9月。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宜生活在富含有机质的静水中。可用于布置或净化水面,花序可用于切花材料。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喜温暖水湿,较耐寒;水边丛植,水池栽植,花境,盆栽。

再力花苳叶科塔利亚属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长50cm,宽25cm。复总状花序,花小,紫堇色,夏秋开花。喜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株形美观洒脱,叶色翠绿可爱,是水景绿化的上品花卉。或作盆栽观赏。

海寿花雨久花科梭鱼草属基生叶广卵圆状心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圆,具弧状脉,有长柄,有时膨胀成囊状,柄有鞘。总状花序,蓝色;花期7至9月。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8-35摄氏度。5℃以下地上部分枯死。蓝花串串,叶形雅致,是夏季优良的水生观赏花卉,适合池栽、盆栽、丛植、带植,也可作为河道水体治理的先锋植物。

花叶芦竹禾本科芦竹属叶互生,排成两列,弯垂,具白色条纹。地上茎挺直,有间节,似竹。圆锥花序,小穗通常含4~7个小花。花序形似毛帚。花期夏秋季。喜温喜光,耐湿较耐寒。通常生于河旁、池沼、湖边,常大片生长形成芦苇荡。可作水景园背景,也可点缀于桥、亭、榭四周,可用于盆栽或切花。

花菖蒲鸢尾科鸢尾属叶基生,叶中脉隆起,两侧脉较平整。花色丰富,有红、白、紫、蓝等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园林中可丛植盆栽,布置花坛。栽植于浅水区、河滨池旁,可布置专类园,也可作切花。

黄花鸢尾鸢尾科鸢尾属叶基生,剑形长60-120厘米,中脉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花黄色,花期5~6月。耐寒,喜水湿,能在水畔和浅水中正常生长,也耐干燥。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如点缀在水边的石旁岩边。水葱莎草科莎草属叶片线形,长1.5-11厘米。苞片1枚,为秆的延长,直立,钻状,常短于花序花穗单生或2-3个簇生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或长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圆,具多数花,花果期6~9月。最佳生长温度15-30℃,10℃以下停止生长。能耐低温,北方大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园林中可于水边池旁布置,甚为美观。

慈姑泽泻科慈姑属叶片着生基部,出水成剑形,叶片箭头状,全缘,叶柄较长,中空。

花茎直立,多单生,上部着生出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单性同株或杂性株,白色,花期7~9月。有很强适应性,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可做水边、岸边的绿化材料,也可做为盆栽观赏。

灯芯草灯芯草科灯芯草属叶鞘红褐色或淡黄色,长者达15cm;叶片退化呈刺芒状。花淡绿色,具短柄;花期6~7月。适应性强,可植于水边、小池旁用于观赏,也可入药。

泽泻泽泻科泽泻属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花小,白色;花期6月至8月喜光喜温,耐寒耐湿;可作水景园配置,盆栽或入药。

1.4 水生植物的作用

水生植物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公园绿地以及小区别墅的水景体系中,成为现代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水生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观赏性: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点缀在水面和河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另外,不同的水生植物通过搭配组合,给人以美的画面。

(二)功能性:水生植物能够有效的富集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能够调节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另外,某些水生植物还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能够对农药和化学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在水体植物配置上应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水生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自然的水体配置的水生植物宜高低错落,沿水岸边缘或丛植或点植,植物的色彩、体量及线条可多变,忌裙带式式种植,规则式的水体宜在水体中围合规则的种植槽,槽内水生植物不宜过多,以防植物蔓延破坏整体景观。曲折溪流的配置手法较为特别,对植物的品质、色彩、线条要求也高,种植时还需考虑卵石的摆放,通常定位在点植的植物之前,以减缓流动的水体对水生植物长期冲击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植物品种配置上,构成挺水、沉水相呼应,水生、陆生相协调的植物配置格局。种类配置时还应注意与耐水湿的乔灌木及色叶树种的配置。如荷柳组合,荷竹组合,或水杉、落羽杉、水松等位背景。总之,水生植物的配置与环境达到和谐、自然、舒适为宜。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具体构想:

2.1静态水景中的植物配置

首先要考虑水体的景观效果和周围的环境特征。如果要进行植物配置,应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水面植物不能过于拥挤,一般不要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水面的倒影效果和水体本身的美学效果。对选用植物应严格控制其蔓延,可设置隔离带,也可缸栽放入水中。对观赏作用不大的水面,可以加大植物的配置密度,形成绿色景观。

一般来说,水面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忌将池面种满,最多60%~70%的水面浮满叶子或花就足够了。如荷花睡莲类,种植面积应从三分之一到一半。像睡莲、萍蓬草、荇菜之类,将是满池浮叶不住的发展。因此,在配置时我们要注意栽植的密度。

(二)、直立的品种如香蒲、灯芯草、菖蒲、芦苇之类,丛生而挺拔,又都是浅水浅水性植物,以其屏障作用充当背景较为理想,宜安排在池角,与浮水的睡莲恰成对比。秋季蒲棒褐黄,芦花摇曳,颇有秋意,也是季相性很好的水生植物选择。大池可以成片种植,任其蔓延生长,小池只能点缀角隅。

(三)、伸出水面、枝叶不高,又有美丽的花果的植物如荷花、热带睡莲、燕子花、黄菖蒲、金棒、凤眼莲、花蔺之类,在水池栽植中可根据花期的先后进行规划,达到此起彼落的效果,而且要注意高低错落,达到立面的层次效果。

(四)、自然形成的或人工建造的水池大都中间深,四周浅,种植之前既要清楚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深,又要知道池内深浅的位置。此时栽植要注意水陆结合的方法,即水缘少种或不种水生植物的地方,岸坡上应种些陆生花卉。如池边小路临池一边的水缘若无水生植物,可种些酢浆草、矮雪轮、美女樱等花期长而植株矮小的种类,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2.2动态水景中的植物配置

动态水景栽植时同样要注意不同水生植物间的搭配组合,做到疏密有致,观赏性强。动态水景可分为自然河流、人工溪流、泉瀑等。无论是自然河流还是人工溪流都有驳岸,把硬质驳岸改造成为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驳岸,可减少驳岸冲刷,丰富驳岸物种。驳岸绿化既能使陆地和水系融成一体,又能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主导美化作用,可选择大批宿根、球根类水生植物,如天南星科的菖蒲、石菖蒲,鸢尾科的黄菖蒲、燕子花,毛茛科的马蹄草等种类,在绿化、美化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水体、加固驳岸的作用。为配合驳岸绿化,水体内若依次种植沉水植物苦草、金鱼藻,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等,能构建出

生机盎然的自然野景。

(一)自然河流的植物配置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能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案进行配置: A溪菘、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

B黄菖蒲、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组团;

C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组团;

D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莲、野菱组团; E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干屈菜组团;

F黄菖蒲、菖蒲、水烛、水葱、睡莲组团;

G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组团。

(二)人工溪流的植物配置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低矮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植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三)泉瀑的植物配置

泉水瀑布喷吐跳跃的特点,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视线,往往成为某个景区的主景。而泉水瀑布边缘人们喜欢叠石垒山,在山石间隙若配植合适的植物,加以烘托、陪衬,则效果更佳。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主要是选用一些挺水类型植物,如水葱、慈菇、萱草、小香蒲、苞香蒲、燕子花、黄菖蒲、马蹄草等,这些植物选材,能较好地衬托泉水瀑布景观。如果旁边上有大树遮阴,下种沿阶草,夹杂栽培一丛竹子、几株棕榈,更给人一种简洁、静雅而又亲切、和谐的感觉。

2.3室内水生植物配置

近年来,水生植物的室内栽植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室内栽植水生植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水族箱和盆栽。

(一)水族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室内摆放水族箱,养殖观赏鱼类,若在水族箱中加入一些植物,定可增加自然野趣,提高水族箱的观赏性。适合在水族箱中生长的水草,主要为沉水型植物,如苦草、水芹、虾藻、金鱼藻等,有的水草叶色碧绿、姿态华丽极具观赏性,有的水草布置在水族箱四周用作点缀、衬景,还有的水草能遮荫降温,为观赏鱼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盆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盆栽已渐渐成为绿化常态。在室内摆放一盆水生植物,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温馨和浪漫。如海芋,又名滴水观音,作为盆栽在厦门市民深受欢迎,其它如萱草、碗莲、纸莎草、小香蒲等,都是理想的盆栽植物材料。目前盆栽水生植物的品种逐渐增多,包括水葱、黄菖蒲、再力花、千屈菜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销量都有了明显的上升。

3结论与讨论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篇2

据报道, 全世界水生植物计有87种168属1 022种, 中国水生维管束植物计有61种145属400余种及变种, 可供挑选的有近300个品种。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不断兴起,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水生植物的概念与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湿润土壤中的植物, 包括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 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 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的生态学特性称其为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园林中应用水生植物时, 水的深度是设计、施工人员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根据水深适应性, 水生植物可按生活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指整个植株都在水面以下的植物。其水深适应性除其本身生态学特性外, 还涉及到光和水的能见度, 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 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 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 常见的有金鱼草、苦草、伊乐藻、大水芹、黑藻、金鱼草、石龙尾、水筛及水盾草等。

2. 漂浮植物

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 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 常见的有大漂、浮萍、凤眼莲等。

3. 浮叶植物

根生在水下泥土之中, 叶柄细长, 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植株是靠叶柄的伸长, 有的是依托细长的茎来使叶片浮于水面上, 这些植物的叶柄或者茎、叶片的海绵组织较为发达, 贮存有大量的空气。常见的有金银莲花、睡莲、萍蓬莲、满江红、菱等。

4. 挺水植物

其茎叶伸出水面, 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 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芦苇、香蒲、菖蒲、荷花、泽泻、雨久花、半枝莲、千屈菜、再力花、芦竹、水蜡烛、水毛花、海寿花、菰、香姑草、节节草等。

5. 滨水植物

其根系常扎于湿润的土壤中, 耐水湿, 短期内可忍受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雨杉、竹类、水松、木芙蓉等。

二、水生植物的功能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枢纽, 其主要功能包括美化环境、净化水质, 抑制风浪, 固持地泥, 澄清水质。为水生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等, 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 生物多样性功能

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品种繁多, 从陆生逐渐过渡到沉水, 层次丰富。此外, 水生植物的株形、叶形、花形也各具特色, 为野生动物与昆虫提供了栖居地, 正是由于这些水生动植物的不断繁衍与相互作用, 使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景。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 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水生植物, 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 还能改善水体, 清除污染, 这一点已形成了更多的共识。

2. 美化环境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 水生植物就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种水体, 都待依植物构成水体景观, 水生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现代园林造景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和优美的线条, 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 并形成水中倒影, 显得生动活泼, 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 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 挺立于水中的植物, 水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 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与荷塘的水色, 诗一样的宁静, 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而菖蒲、菱、千屈菜等, 美丽的花果竟相开放, 迷人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著名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和圆明园四十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 如“曲水荷香”、“萍香伴”、“菱荷深处”等景点, 杭西湖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都是以水生植物造景而闻名的。另外, 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 在河岸密植芦苇林, 大片的香蒲、慈姑、水葱、浮萍定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3. 净化水质的功能

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与其它元素, 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 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遏制水底泥土营养盐向水中释放, 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因此说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据研究, 水葱能净化水中的酚类, 芦苇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 能吸收汞与铅, 对水体中磷的去除为65%, 它繁殖快, 耐污染能力强, 对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吸收作用。植物选择在考虑其用途, 用于景观布置的, 应多从美观角度来选择植物;用于水质治理、生态修复时, 则要根据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 选择相应对这些污染物富集、降解效果好的植物。沉水植物还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积, 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据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估结果显示, 在16个富营养化湖泊中, 有13个为城市湖泊, 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长春南湖、武汉东湖等一些著名的城市湖泊, 湖中的叶绿素A含量已达到每立方米数百毫克, 透明度仅为10cm, 在我国很多内陆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下,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不失为一种又好又快的方法。

4. 保护河岸, 涵养水源功能

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 在坡面上和消落区 (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 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 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 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 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击作用。同时, 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的含量, 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 提高了土壤持土防蚀能力。所以, 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 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 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 改善生态环境, 所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 它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因此, 园林生态专家建议:在常年水位5~10m的地方栽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建立巩固的人工森林植被。在低水位和浅水区可大量使用乡土植物, 如荻、芦苇、香蒲、藨草等湿生和水生植物, 认真吸取过去盲目引种凤眼莲等危险性杂草导致泛滥成灾的教训。

5. 经济效益

水生植物是良好的绿肥, 又是好的饲料, 它们营养丰富, 生长很快, 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如果用这些草来养鱼、鸭等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种植水生植物的时, 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睡莲, 水花生, 水葫芦等。也可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和水禽, 适时收茯水产品, 使水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 从而获得更大的丰收。

三、水生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园林学家就注意到了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中的作用。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 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 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 人工湿地景观已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之一。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体为载体, 与自然水体相连, 这样流动的水体有利于水质更新, 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动的水体中做大量布置。在园林设计与施工中的植物配置原则是:

1. 根据水位的深度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配置

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 在确定植物选择时, 应把握这样两个准则: (1) 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 (2) 一片新叶或一个新梢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

2. 根据土壤环境条件选择植物的品种栽种

土壤养分含量高, 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栽种喜肥的植物类型, 而养分贫瘠沙化严重的土壤环境则选择那些耐贫瘠的植物类型。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浮水植物, 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类型植物。

3. 根据栽种季节选择植物类型栽种

在设计中, 设计者应该预料到各种配置植物的生长旺季以及越冬时的苗情, 防止在栽种后即出现因植物生长未恢复或越冬植物太弱而不能正常越冬的情况。因此, 在进行植物配置选择时, 应该先确定设计栽种的时间范围, 再根据此时间范围并以植物的生长特性为主要依据, 进行植物的设计与选择。

4. 根据地域环境选择植物

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 在人工湿地建设时更应把握这个观点

5. 对于设计者应做到对涉及植物相对了解

有些设计人员为图新颖, 吸引人的眼珠, 常引入一些比较特别而自已对植物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植物概念。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苗木采购和施工时面临很大的施工困难, 最后导致施工或设计的变更, 给施工方和业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更有甚者, 有的地方在引进外来水生植物物种时, 还把一些有害生物不加选择地加以引进, 结果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尤其值得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 水生植物只是水景的点缀, 不宜过密布置, 否则会喧宾夺主, 既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视线, 也会影响水体的流动和防洪。对于要求治污功能较强的水体, 应选择一些耐污强又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如千屈菜、水葱、德国鸢尾等。

四、水生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应用种类少

虽然水生植物种类繁多, 可供选择的有近300个品种, 但应用在园林绿化中的种类太少, 目前, 只限于千屈菜, 荷花, 睡莲等十几种。

2. 缺乏对乡土水生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有些品种如北京蓼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但至今无人大规模繁育, 相关的研究也是空白。

3. 植物配置单一

如湖塘中单纯种植荷花, 略显呆板, 应配植其它水生植物, 构成挺水, 浮水相呼应, 水生, 陆生想协调的植物配置格局, 结合湖岸变化, 共同构成各谐的生态景观。

4. 设计保守

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了解甚少, 导致在设计中应用时显得比较保守, 无法充分发挥其水生植物在水景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篇3

关键词:野生;水生植物;园林应用;浙江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There are 150 spieces of wild aquatic plants in Zhejiang Province.They are mainly in the Poaceae, Cyperaceae, Araceae, Iridaceae, Nymphaeaceae and Salicaceae.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wild aquatic plant resources and their landscape application in Zhejia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andscape application features of wild aquatic plants.For example, the source is convenient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introduction is high and so on.The paper then introduces some species of aquatic plants which have application values,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wild aquatic pla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otection,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Key words:Wild; Aquatic plants; Landscape application; Zhejiang

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s)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湿土壤中的植物,以大型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1]。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和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其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通常分为湿生型、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和沉水型五大类[2]。现今,城市园林水景、湿地公园的建设方兴未艾,城市河道得到大力整治,水生植物的美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也随之受到关注。而由于适应性强、引种成活率高、栽培养护管理容易等优势,野生水生植物在现代节约型园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浙江省野生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概况

1.1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土壤以红壤、黄壤和棕黄壤为主。省内水网密布,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在100万m?以上的湖泊30余个,并有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甬江、椒江、飞云江、鳌江、苕溪八大水系,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1.2浙江省野生水生植物资源概况

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部分实地调查,发现浙江分布野生水生维管束植物150种,隶属于78属,42科,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双子叶植物22科、34属、59种,单子叶植物15科、39属、86种,主要集中于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鸢尾科、睡莲科、杨柳科等,常见群落有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莲Nelumbo nucifera群落,玉蝉花Iris ensata群落等[3~5]。很多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目前还未应用于园林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1.2.1禾本科(Gramineae) 禾本科水生植物除水禾为漂浮植物外,其他多为挺水或湿生。花期多为夏秋。浙江产野生禾本科水生植物中常用的主要有芦苇、芦竹Arundo donax、菰、斑茅、薏苡Coix lacryma-jobi等。

该科水生植物喜光、喜湿,芦竹等植物还耐旱,性强健,养护管理粗放,是打造节约型园林的良好材料。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挺拔,花序大而飘逸,可丛植点缀,或在宽阔水域片植,片植则蔚为壮观,颇富野趣,具有水乡泽国的情趣,是今后营造野趣水生园和城市湿地不可或缺的材料。

1.2.2莎草科(Cyperaceae) 莎草科的水生植物多为多年生挺水或湿生植物。浙江产野生莎草科水生植物中常见的主要有水葱Scirpus validus、水毛花Scirpus triangulatus以及藨草属(Scirpus)、飘拂草属(Fimbristylis)、苔草属(Carex)的多种植物。

该科水生植物适宜栽植于沼泽或浅水地带。它们以观姿、观叶或观秆为主;许多种类植株挺拔、秆丛紧密,是很好的竖向材料,如水葱、水毛花、藨草属植物等,与阔叶植物配植能形成很好的对比效果。苔草属的水生植物以观叶为主,叶片线形,自然弯垂,具有较好的覆盖性。

1.2.3天南星科(Araceae) 天南星科的水生植物多为漂浮、挺水或湿生植物,以观姿、观叶为主。浙江野生天南星科水生植物主要集中在菖蒲属(Acorus)和芋属(Colocasia),常见的有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金线蒲Acorus gramineus、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以及大薸属(Pistia)的大薸Pistia stratiotes等。

天南星科中某些种类是少有的耐阴水生植物,如石菖蒲、野芋等,为阴湿处营造水体景观提供了材料;石菖蒲、金线蒲还是少有的常绿种。在观赏性方面,叶形丰富,姿态各异,菖蒲植株挺拔,叶形如剑;石菖蒲、金线蒲株丛紧密,线形叶自然下垂,覆盖度高,适宜丛植点缀溪沟岩石边;芋属植物姿态潇洒,叶片宽大,是少有的阔叶类水生植物。

1.2.4鸢尾科(Iridaceae) 鸢尾科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或湿生植物。花型美丽,花色鲜艳,花期集中于春季和初夏。浙江常见的野生鸢尾科水生植物主要有玉蝉花、蝴蝶花Iris japonica、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马蔺Iris lactea等。

该科水生植物多是花叶俱佳的观赏植物,丛植或群植都能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很多湿生种类,如蝴蝶花、小花鸢尾、马蔺等,可片植于水边疏林下作为观花地被。

1.2.5睡莲科(Nymphaeaceae) 睡莲科水生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水生草本。花朵常大而美丽,花期多集中于夏季。浙江野生睡莲科植物主要有莲、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萍蓬草Nuphar pumilum、芡实Euryale ferox、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该科植物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栽植于水质清洁、底泥肥沃的静水或微流动的水体中。其中很多种类的花叶兼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夏季观花水生花卉,是目前园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最重要的水生植物类群。

1.2.6杨柳科(Salicaceae) 主要集中于柳属,为湿生乔木或灌木。浙江野生杨柳科水生植物主要有垂柳Salix babylonica、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粤柳Salix mesnyi、银叶柳Salix chienii、旱柳Salix matsudana等。

柳属水生植物喜光、喜湿,亦耐干旱,养护管理容易。观赏价值以观姿为主,一般春季为其最佳观赏期。它们植株挺拔,姿态俊秀洒脱,乔木类的如垂柳、南川柳,可列植于河道、堤岸两侧或孤植于岛屿、湖畔、水边建筑一隅;灌木类的如银叶柳,可丛植于湖边卵石滩、溪流岸边或湖中岛屿。

1.2野生水生植物在浙江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为了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水景,保护原有生物种群,不少湿地公园在浙江应运而生,野生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如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芦苇成群;杭州湖西湿地利用水芹Oenanthe javanica、薏苡、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e、野芋、酸模Rumex acetosa、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等多种野生水湿生植物,形成了自然朴实、野趣盎然的稳定的湿地景观,成为一个能够保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特征,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示范综合体[6~ 8]。同时,浙江地区部分专业的水生植物苗圃在积极从事野生水生植物的开发和园林推广工作,并保育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Ⅱ级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为园林应用野生水生植物提供了基础材料和技术支撑。

虽然对野生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已开展了一些实践,但相对浙江省野生水生植物的丰富资源来说,该地应用的种类还有待多样化。以水生植物种类应用较多的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得知,西湖景区内现有水生植物98种,隶属于52科78属。其中浙江产野生水生植物61种,隶属于41科53属,占全省野生水生维管束植物总数的41%(详见表1)。应用频度较高的有睡莲、芦竹、菰、水葱、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垂柳、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共7种野生水生植物。因此,加强对浙江省野生水生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在具体应用上,由于对野生水生植物生态习性认识不足,常常导致部分种成为单一优势种,并使生长势较弱的种消失。如芦苇、芦竹、菰、睡莲等生长繁殖能力强,常常挤占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破坏水生植物预期景观,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如杭州茅家埠景区的荸荠Eleocharis dulcis、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等在优势种的挤压下消失殆尽。同时,园林景点一般受人为干扰较大,水体环境堪忧,不少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水生植物难以存活。如在杭州茅家埠景区曾经恢复种植莼菜Brasenia schreberi,但由于水质达不到标准,莼菜已难觅踪迹。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参考野生水生植物的自然分布状况,了解其生态习性,避免优势种和弱势种的混植,并注意对水体环境的保护和清理。

2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特点

2.1来源方便,引种成活率高

野生水生植物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来源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很多种类的繁殖力极强,引种少量便可在短时间内扩繁成片,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达到兼顾开发和保护的目的。同时,野生水生植物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引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此外,通过对野生水生植物的自然生境及其物种多样性的调查,还能初步判断其生态习性及是否具有生态入侵性,为园林应用提供指导,避免生态问题的出现。

2.2利用野生资源,营造地方特色

野生水生植物多从当地的自然生境中获得,具有自然、野趣的景观特质,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在景观营造方面,野生水生植物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园林要素相结合,能较好地反映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园林风格,体现当地的植物特色和文化内涵,如杭州西湖湖西综保工程就充分利用原有的水芹、薏苡、野荞麦、水田碎米荠等野生水生植物,来展现江南园林清新质朴、婉约雅致的风格。

3几种浙江野生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特点介绍

3.1睡菜Mneyanthes trifolia

龙胆科睡菜属,多年生水湿生草本。株高可达40 cm,直立或匍匐。总状花序顶生,花葶从叶丛旁侧抽出,长25~30 cm;花冠白色,边缘生流苏状毛。花果期4~7月。常成群生长于沼泽或浅水中。

株型清秀,叶形独特,宜成片栽植于池塘边缘、沼泽或浅水潭等静水处。

3.2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e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多年生挺水草本。高20~40 cm。总状花序顶生,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期4~6月,果期5~7月。冬季沉水叶绿色。常生于水田、溪沟边等浅水处。

单株纤弱,宜成片栽植于水塘边、溪沟或浅水潭中,颇有野趣,尤其是在春季,成片的白色小花显得很清新醒目。因冬季植株沉于水中,颇似盛开的绿色花朵,亦可作为冬绿植物观赏。

3.3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水湿生草本。株高20~40 cm。叶片卵形至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唇形花冠蓝紫色。花期5~10月。生于溪沟、池塘边,或湿润草丛中。

植株纤细,蓝紫色花朵较小,单株观赏效果不佳。适宜成片布置于水缘或沼泽地中,形成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

3.4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 miliacea

莎草科飘拂草属,一年生湿生草本。株高10~40 cm。秆丛生,扁四棱形。叶剑形。生于田边、湖边、溪边草丛等潮湿地。

株型自然飘逸,是独特的观秆类水生植物。适合大丛点缀于水缘景石旁。

3.5华东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var. orientali-sinensis

毛茛科驴蹄草属,多年生水湿生草本。株高20~50 cm。叶片圆肾形似驴蹄。聚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枝顶端,金黄色,缺花瓣。花期4~5月。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荫湿处。

植株叶形独特,花序明显,色彩亮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近观的小型水景园中,可丛植点缀于浅水处的景石旁或与其他植物配植成水缘花境。

3.6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蓼科荞麦属,多年生湿生草本。株高50~120 cm。叶片宽三角状至卵状三角形。总状花序,花白色。花期5~8月。常生于水沟边、山坡旷野。喜光亦耐半阴。

野荞麦植株高大,叶形美丽,开花时白色小花星星点点,是花、叶俱佳的湿生草本材料,适合片植于池塘边、溪流两侧,形成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

3.7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um

泽泻科毛茛泽泻属,多年生水湿生草本,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植株矮小,高20 cm左右。基生叶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葶长10~20 cm,有白色花1~3朵。花果期7~10月。常生于池沼中。

植物矮小纤弱,宜成片布置于沼泽或水生5~10 cm的浅水处。鉴于其在植物系统进化中的重要学术价值,毛茛泽泻是布置水生植物园或水生植物专类园的重要物种。

3.8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

茜草科水团花属,湿生落叶灌木。株高可达2 m,枝细长披散。叶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期6~7月。常生于山谷、溪边或卵石滩的石隙中,喜水湿,不耐旱。

株型清秀潇洒,枝条细腻,叶色油亮,花序独特如杨梅,可丛植于池畔,或点缀桥头,或小片栽植于湖边卵石滩,营造自然野趣的园林景观,亦可横斜栽植于蜿蜒流动的潺潺溪谷边。

3.9银叶柳Salix chienii

杨柳科柳属,湿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背灰白色,有绢质长柔毛。花叶同开,花期4月,果期5月。常生于河谷、溪流两岸。

银叶柳株型秀丽,具异色叶。可作为小乔木栽植于桥头岸边,或三两株栽植于湖中岛屿。亦可作为灌木丛植于溪谷石滩中,野趣横生。

3.10粤柳Salix mesnyi

杨柳科柳属,湿生落叶小乔木。叶片长圆形或狭卵形。生于溪沟边或沼泽地。

园林应用上,可作为湿生乔木孤植于岸边、桥头或建筑物一隅做点景,亦可栽于低湿处作水生植物的背景。

3.11尖叶眼子菜Potamggeton oxyphyllus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沉水草本。具根状茎,细长,分枝多。叶片线性。花期5~8月。生于池塘、溪沟或江河中。

尖叶眼子菜植株纤细,适宜布置静水水潭、小池塘和流速缓慢的河流中。

4小结

利用野生水生植物资源营建生态稳定的城市湿地和园林水景是实现低碳园林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很大一部分水生植物仍处于野生状态,有一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野生水生植物的观赏价值不高。对野生水生植物进行改良,提高其观赏价值,是实现城市湿地和园林水景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切实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资源的过度干预,中华水韭等野生水生植物濒临灭绝。因此,对野生水生植物的开发,必须实行保护和开发并举的策略,以不破坏野生水生植物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不影响其恢复能力和更新能力为前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冬林,王磊,丁晶晶,等.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应用[J].湿地科学,2011,9(3):290-296.

[2]崔心红.水生植物的应用与管理[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3(4):54-58.

[3]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93.

[4]浙江省林业局.浙江林业自然资源(湿地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浙江省林业局.浙江林业自然资源(野生植物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赵可新,钱萍.水生、湿生植物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7):73-75.

[7]吴彩芸.杭州新西湖人工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生态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篇4

1.1结构单一,缺乏特色

在当前较大比例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多以引进外地流行的植物种类为主,没有首先选择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而是以最为受欢迎的植物种类为参考,导致产生各地园林景观风格雷同的现象,没有突显出地方特色。由于园林设计风格的大同小异,使园林景观的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如不能合理进行系统的调整,将会使园林景观的美感及协调感大大下降,降低观赏价值。

1.2缺乏科学性,与生态学不相符

部分地方在进行园林造景设计时过分强调观赏的美感,仅从植物的色彩、形状等因素进行考量,忽略了植物对其区域的适应性,造成了植物存活率偏低的现象。在造景设计中,生态效益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因素,倘若一味地追求植物的协调美,而没有将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在内,将会使植物的种植与生态学规律相违背,不仅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养护成本,也有可能造成植物的死亡,形成绿化资源的浪费。

2选择及配置植物的原则

2.1选择植物的原则

植物的选择是植物造景工作中的基础,也影响着整体观感及协调性的一项工作。因此,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种类的结构,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原则在于筛选出适合在当地生存且抗逆性较强的植物种类,以适应生态学的规律。另外,因受到空间与环境的制约,在植物尺度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能够使人近距离观赏的尺寸,这是由于体量较大的植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间的压抑感,而株型较为紧凑的植物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园林的景观效果。在自然光线下,尺度较小的空间光线会相对较暗,因此,在尺度较小的空间内应尽量选用颜色较量的植物,同时还需考虑到树荫对光线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利用灯光效果为衬托的植物,还应考虑植物的色彩与灯光的色彩是否相衬。

2.2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考虑到植物自身特性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也就是植物在所种植地域的适应性及存货率;另一方面则应考虑到周边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是否能够形成更佳的感官享受,是否具有协调的美感。由此可见,植物配置的原则在于保持配置的科学性及艺术性。强调科学性是由于植物对特定环境、特定土壤的排斥性较强,如没有考虑到以上因素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植物无法适应所种植环境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植物存活率;强调艺术性是由于园林艺术的本身旨在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不同植物之间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各不相同,如没有从艺术的层面进行布局的调整,会形成美感上的败笔,造成观赏价值的流失。例如,在一些纪念性的园林中,松柏等常绿树木在其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这是为了烘托出庄严肃穆的场景特征,以景应情,同时也增加了观赏的价值。

3园林设计的形式及策略

3.1以人们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园林设计的核心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给人以美的绿色享受,可见其宗旨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将园林造景的相关原则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上来。首先,不同的园林所具备的主要功能存在着差异,如公园等主要功能为给人们提供休息及娱乐场所的园林,在设计上应侧重于如何为人们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在植物的布局中尽可能营造出阴凉、舒适的效果;如古典园林等主要为强调观赏价值的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植物色彩、形状的搭配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力求整体格局的自然与协调。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艺术的实际价值,形成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可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一大要素进行参考。

3.2通过因地制宜的形式进行园林造景

植物作为具有生命体征的物体,不同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形态、色彩及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使植物在园林中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因地制宜是一项可保证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有效途径。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可首先细致考察对相关区域的地形、土壤及气候等因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所适合生存的植物,整体把握不同植物所适应的生长环境,并按照植物所适合生长的区域宏观调控植物的造景。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从不同植物的轮廓线、林缘线及林冠线等角度考虑其相互结合的观赏价值,4总结

园林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论文 篇5

1.1彩叶植物的定义。

彩叶植物并不是秋色叶植物,主要是在生长季节中呈现出稳定的非绿色,特别是夏季时保持彩色不变,叶片呈现出部分甚至全部非绿色,这是彩叶植物自身的独特性,而且这种非绿色状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一些植物在秋季时,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缺失而自然变黄时的情况,则不属于彩叶植物。

1.2彩叶植物的分类。

彩叶植物是植物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由于变异、育种及栽培等诸多因素而使植物叶片色彩出现不同的变化。目前彩叶植物主要指单色叶植物、班叶类及花叶类、镶边类植物等。单色叶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叶色季相动态均不明显,叶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园林设计中将其用来构建色块、修剪彩篱等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而斑叶类植物其叶片上具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和条件,能够有效的丰富城市植物生态景观。而镶边类植物叶片边缘多为彩色,在园林景观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景观的观赏效果。

2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2.1遵循生态适应性。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园林栽植的地理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彩叶植物,所选的彩叶植物需要与生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确保植物能够保持在最佳的生长状态。在具体配置过程中,需要将乔木和灌木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搭配的协调性,确保配置后植物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所组成的园林植物系统具有较好的和谐性和有序性。

2.2合理利用彩叶植物叶色的变化。

在对彩叶植物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季相变化进行充分考虑,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及四季有景的良好效果。由于彩叶植物品种不同,其在不同季节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不同色相的彩色植物进行协调搭配,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2.3遵守景观美学原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这就使园林配置中离不开彩叶植物,通过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有效的通过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及色调对比,从而将园林景观的效果更好的营造出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3彩叶植物的配置手法和方式

3.1彩叶植物的配置手法。

在园林植物色彩配置中,彩叶植物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彩色植物来强化植物色彩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更好的体现出景观色彩上的调和性,使园林植物景观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柔美和舒适的美感。在园林艺术中,色彩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在具体设计时需要以绿色为主色调,同时通过彩叶植物的配置来为景观增添美观,利用对比和协调的手法来吸引游人的注意,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1)通过对比的手法配置出和谐美。在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需要以红、黄、蓝为三原色,并利用混合成的间色形成互补色来产生明暗或是冷热的效果。利用互补色可能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营造出景观的和谐美。

(2)通过协调的手法配置出和谐美。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各要素之间在组合上的合理搭配,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能够使游人在观赏过程中欣赏到平静及舒适的美感。而且利用各种互补色彩的有效搭配,可以使游人身处景观中感觉到更舒服,惬意。通过彩色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植物色彩的丰富性,而且不同色彩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营造出缤纷的景观效果,同时还能够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而且在景观色彩的对比和协调手法配置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好的关联性,而且通过对植物颜色的近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掌握,可以有效的确保配置在一起后的协调性。

3.2彩叶植物的配置方式

(1)孤植。植物可供四面观赏,景观性能相对稳定,可作为中心景观处理。孤植树主要是作为局部空旷地段的主题或园林庇荫与构图艺术相结合的需要,如银杏、枫香等均可孤植。

(2)列植。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与公路两旁。例如金叶榆、紫叶李均可列植与分车带中。

(3)丛植。将同种类或相似的植物种植在一起。既能丰富景观色彩,又可以活跃园林气氛。再搭配周围环境的绿色,便能形成对比及烘托的关系。

(4)篱植。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构的种植形式,称为篱植。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这些耐修剪的彩叶植物是彩色篱植的最佳材料。拼组成各种彩色图案美观实用,同时增加了园林造景的层次感。

4彩叶植物的应用模式

4.1公路绿化带。

在园林道路两侧,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人们视野内的景观,则通常会采用彩色树种进行种植,利用色彩的跳跃性来避免人们视野的疲劳,通过彩色植物及绿色植物的交替种值,形成四季有景的效果。

4.2分割空间和引导视线

(1)园林植物空间的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在公园设计中往往利用彩叶植物进行园林整体的空间分割以增加公园的深度及层次感。

(2)彩叶植物在单独栽种时作为局部空旷地段的主题,成为视线的集中点,引导游人游园路线,形成园林庇荫和构图艺术相结合的实用美感,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4.3配合水景。

水体在园林设计中具有不可或缺性,而且通过合理对水体及周围的植物进行配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水体的美感,将水体与植物有效的融合为一体,而景观在其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将色彩水景的美感更好的体现出来。

结语

浅析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篇6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1.1.1因地制宜。园林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用乡土原生树种,并选择生长比较茂盛的植物。对于工业厂房等,要尽量避免种植一些贵重、娇气的植物,应当多种植广玉兰、夹竹桃等,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并且能够起到净化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害气体的作用。1.1.2植物的生态影响。园林植物配置时,不可以因为美观,而随意采用外国种类的植物,这样有可能造成其他生物的入侵,从而对本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由于我国的土地非常广阔,并且南方和北方的土地差异比较大,不适宜所有的植物生长,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植物,例如:茶花、杜鹃等植物比较适合酸性土壤,但是不适合北方的盐碱地地区。

1.2经济性原则

在对绿地或企业绿地进行管理时,可以在城市绿化中种植果树,但是有一部分公共绿地的可行性比较低,所以应该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节水型绿化为主要的建设目标,例如:多使用一些耐旱节水的草坪和地被植物:沙地柏。

1.3艺术性原则

探索园林植物的设计特性及其应用 篇7

1 园林植物的分析

1.1 园林植物的生长类型

藤本植物与匍地类的植物相比, 可以形成良好的垂直关系, 同时匍地类的植物可以将地面划分成不同的地表面, 而且为地面附盖上不同的色彩, 增添了观赏的情趣。与其类似的为草坪类植物, 它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修剪, 这样对于构建活动的空间, 使其成为既为具有空间感的活动场所, 而且对于减少环境污染, 防止尘土的飞扬都有良好的作用。对于竹类和花卉类植物来说, 都是具有着较为鲜艳的颜色, 竹类植物可以创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 而且其生长在园林中的竹类通常会高达30m。对于花卉来说, 其五彩缤纷的色彩变化就极具有吸引力, 通常都用于来布置花坛、花篮等。

1.2 园林植物的形态

对于园林植物的形态分析主要是从其外形的轮廓、结构以及质地等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对于其形态中给人以各种高低、大小等比例的协调搭配, 使得产生园林景观中的艺术美, 促使景观园林空间形成三维化结构。

在树形的表现中, 其整体的不同种形态所呈现出来的外部轮廓, 主要取决于其生长特性以及遗传因素, 对于树形中有尖塔形、圆柱形、水平展开形等, 使得园林景观拥有空间感, 对布局具有着一定的延伸性, 将建筑水平线融入到环境之中。并且, 对于外形圆柔温和的形态植物与尖端突出的形态植物都具有着其自身的优势, 尖形植物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而圆润的植物则给人以温和的感觉, 对于这2种形态的植物给人以极端的心理状态, 一定要避免同时设计在一起, 这样容易使人的内心产生矛盾, 影响园林植物所带给人们的感觉。

在体量的表现中, 主要是其树木的高低以及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动态的变化。而且, 体量的大小对于观赏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其数量的不同, 对于构建空间的层次感和组景效果便是截然不同。根据植物的质地来划分, 可以从疏密程度、光滑度等带给人们视觉感以及触觉感。通过叶片的大小及排列方式、生长季节等运用到设计之中, 有效地改善了视觉上的不同欣赏效果。对于粗壮型的树木而言, 其魁梧的枝干便可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与崇拜感。对于较为细小型的树木, 可以充当为中性的背景, 为其欣赏空间提供优雅、细腻的外部特征, 表现出紧凑狭小的空间设计中较为多的体现。

还有植物的枝干以及根在空间中产生的烘托效果, 对于枝干而言, 其不同的伸枝及长度对空间进行不同的分割以及旋转起到了良好的观赏价值。有些树木的根没有扎根于地下, 而是伸出了土壤, 在地面上悬露出其根枝, 这样将地面盘旋成各种奇特的景象, 并且其不断的蔓延体现出了生机与活力, 彰显出植物的生命力, 给观赏者带来深深的感触。

1.3 园林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色彩主要是靠其叶片的颜色来决定, 而且在不同的季节中, 叶片的生长与凋落同时改变着其自身的颜色变化。绿色是园林植物最为常见的颜色, 在设计时需要多考虑这样的颜色, 其可以通过光线的照射以及阴影的衬托, 呈现出绿色深浅度的变化, 带来较多的层次感。在设计过程中, 将不同绿色的树木进行有效的混合搭配, 最终可以达到给人以美妙的色彩之感。

设计者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 也可以考虑植物对于四季变化的不同来进行设计, 从而彰显出植物的多个面貌, 给人以不同的欣赏感受。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 万物复苏, 植物的嫩绿色枝芽开始萌发, 嫩绿色的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 给人以身心愉悦的心情;夏日里的园林植物, 通过其自身所带有的冷绿色, 正好与炎热的夏天形成对比, 给人以凉爽的感觉;秋天的植物, 往往处于泛黄、凋落的状态, 通过夕阳的烘托, 给人以落日的西下之美;冬日里的植物, 披上了银装素裹, 用其枝干支起散落的雪花, 构成了一副美好的冬日之景。

2 园林植物的设计特性

除此之外, 园林植物还可以给人以心灵上与感官上的不同感受。其不仅仅只是色彩以及形态上的改变才会给人以直接的感受, 更多的是在所处环境中所带给人们的特殊反应较为明显, 这样的特殊反应可以给人以身心上的满足。例如, 在反光的情况下, 植被的整齐化排列以及树叶的千奇百态, 经过阳光的反射会产生出光芒四射的场景, 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景象;对于适当的叶子阴影, 可以有效烘托植被的氛围, 为树木的观赏增加了情趣;经过微风的拂过, 园林中会产生树叶的摇摆声音, 对园林中的氛围增添了渲染作用, 使身临其境的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

3 园林植物的设计艺术

3.1 意境艺术

园林植物要求除了形态美和自然美之外, 还要求有一种艺术气息, 要求蕴藏含蓄美, 才能达到调节人们情绪的作用。在欣赏园林中自然植物时, 还将植物拟人化。中国传统将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 这都是最恰当的例子, 在园林中种植松竹梅可以陶冶情操, 因此, 园林植物的意境艺术地位十分重要。设计者要注重景观设计, 根据不同的要求实现效果, 更要注重植物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季节更替。积极利用针叶与阔叶相结合, 落叶同藤蔓间的组合, 有效创造出春意盎然、夏荫浓茂、秋色斑斓、白雪皑皑的美景。

3.2 色彩艺术

园林中植物色彩要求既要整齐规则, 又要多彩丰富。在园林植物建设中, 利用各种植物丰富色彩创造风格迥异的园林, 供人们欣赏, 引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对校园的热爱。

3.3 香景艺术

许多植物可以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让游览园林的人感到心旷神怡, 利用植物的芳香增添园林的意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3.4 造型艺术

现代园林设计技术的逐步完善, 游客不仅仅满足于对自然植物的欣赏。此外使用人工手法充实园林的建设, 如将植物围绕池塘建设, 将乔木修建成各种造型。这样才能将独特的植物与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园林植物设计应用的意义

对于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取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着园林设计的好坏, 以及最终所带来的观赏价值高低。在设计应用中, 除了以上设计素材之外, 还要注意整体的画面构成以及整个园林的立意与构思。对于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来说, 必须在塑造中遵循科学性及艺术性双重方面来进行设计, 即满足了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还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来意境之美。在设计中:一方面要帮助人们了解园林的传统文化, 宣传保护园林植物、爱好大自然的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人们在欣赏中得到陶冶情操的特性, 无论是在布局上, 还是在空间渗透上, 都要给予人们视觉以及心灵上很好的共鸣及感悟, 对挖掘观赏者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设计特性与实际应用中, 要严格的遵循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根据其形态、色彩及功能的不同, 以及环境质量、参观者的活动行为等等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在设计中, 主要考虑布局方式, 通过空间的穿梭与渗透, 给观赏者以更多的视觉享受以及内心的共鸣, 带给人们更高的艺术氛围, 同时陶冶情操。合理的园林植物设计, 能够有效的改善公园内整体的景观艺术效果, 最终达到给人以优美、舒适的观赏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慕芳.浅议园林植物的配置和应用[J].科技资讯, 2010 (20)

[2] 张媛.园林植物的设计特性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

[3] 周美玲, 周福红.现代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的有效应用[J].吉林农业, 2010 (9)

[4] 周丽娜, 张领军.色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09 (6)

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 水生花卉;园林景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S68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水生花卉以其特有的形态美和意境美在园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的快速发展、水景在园林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和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与景观构建,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水生花卉,充分发挥出其在园林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类型及其常用品种

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

1.1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的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品种繁多,常见有: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香蒲。

1.2 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的品种有睡莲、野菱、王莲、芡实、莼菜、荸荠等。

1.3 浮水植物

浮水植物以观叶为主,其根生于水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可随水漂移,位置不易控制。如:凤眼莲、大漂、紫萍、浮萍等。

1.4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的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全部生长在水中,主要用于观赏鱼池的水底装饰。如:金鱼藻、网草、苦菜等。

2 在水景中的作用

2.1 造景作用

2.1.1 丰富园林的景观效果

水生植物多用来观花赏叶,还能用来欣赏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水常给人以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受,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也称为园林的灵魂,所以古今中外的园林对水体和水生植物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常常通过水生植物的姿态和色彩来点缀水面和堤岸,从而丰富水体的景观和加强水体的美感。如西方某些国家的园林中提倡野趣园,就是通过种植芦苇、慈姑、香蒲、浮萍、眼子菜、黑藻等野生水生植物来使水景体现出野趣横生的景观效果。又如细细体会“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波明存叶颤,风热萍花香”,“离离水上蒲,结水为散珠”等诗句,也能领悟到景致中的水生植物给人一种清新、舒畅之感。

2.1.2 创造园林意境

水生植物在中国园林中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在全园的布局上通过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和环境的凉来突出 “碧、红、香、凉”的意境美,但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又与西湖景区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古迹紧密结合起来,大面积栽种西湖红莲和各色芙蓉,使夏日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这种水景意境独特、耐人寻味,成功之处在于立意时含意深遂,让人们从欣赏水生植物景观的形态美升华到意境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2 水生花卉的生态作用

2.2.1 保存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群落为亲水的水鸟、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居场所。水生动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循环往复,使得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从而保存了水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2.2.2 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固碳释氧的同时,水生植物还会吸收水体中许多有害元素,如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不仅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且,还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充分体现了水生植物生态价值。

2.2.3 固坡护岸

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繁殖,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另外,水生地被植物栽于水陆交界之处,其发达根系较强的扭结力,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

3 配置的基本原则

3.1 因地制宜

3.1.1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

如在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植物,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植物。又如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中可栽种喜肥的水生花卉,相反则只有选择那些耐贫瘠的品种。

3.1.2 根据地域环境选择

乡土品种丰富,且对水质的耐受程度比园艺品种强,在大面积河道沿岸带生态恢复和景观构建中应较多采用。

3.1.3 根据水位深度选择

湿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同的植物品种在生长中对水位的深度要求也不相同。在确定选用植物时,我们应把握 “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和“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 d”这2个基本原则。这里说的出水时间是新叶或新稍从显芽到叶片完全长出水面的时间,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质较肥的环境里更应该注意。

3.1.4 根据栽植季节选择

植物种植成活的关键是植物体的水分平衡,一般乔灌木的种植季节以休眠期为最佳,而多数水生植物可在生长期种植。

3.2 合理构图

在进行水生花卉配置时要从园林构图的角度出发,主要体现在遵循以下原则。

3.2.1 变化与统一

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搭配在一起,会增强层次感,使景观变得丰富,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事物的统一性,如在选择水生花卉的品种时就要考虑怎样通过植物的形体、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表现出事物的规律性。endprint

3.2.2 对称与均衡

水在自然界中是流动体、往往给人一种自由、活泼的感觉,所以在配置水生植物的时候应注意植物与水体的均衡,否则完全对称的配置就会使人显得呆板。

3.2.3 对比与调和

水生植物造景应注重水生植物之间、水生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给人产生柔和舒适的美感。

3.2.4 韵律与节奏

水生花卉叶和花的大小、疏密、高低等在不同的景观中都能使人产生不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感到十分有趣。同时,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及建筑等进行合理配植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3 重视生态平衡

植物都存在着种间竞争,在配置时要从保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科学处理好植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要充分发挥每一种植物在湿地环境中的作用,来维持或创造出各种持久而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造就和谐优美、平衡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并达到融游赏娱乐于一体的目的。

4 不同水体的植物造景技术

4.1 不同水位区域的植物配置技术

⑴深水区,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将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进行组合。

⑵浅水区,要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多将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进行组合。

⑶滨水区,多用挺水植物进行片植、丛植或散植于水边,形成倒影而增强野趣。如用线性叶为主的禾本科植物和再力花等。

⑷沼泽区,方式较为灵活,有的是把池杉、水杉等高大湿生乔木种成树阵;有的是把芦苇等沼生植物进行片植;还有的是将乔木、沼生植物和挺水植物进行高低错落地组合,形成层次分明的湿地景观效果。

⑸陆地区,湿地区域也有部分陆地,如湿地公园里面的休息小广场、防护林带、游乐区、林阴道、科普教育馆以及服务设施绿化区等多种场所。在植物配置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从使用性、观赏性和生态性进行综合考虑,如场地的性质不同配置方式也不同,在设施服务区和科普教育馆等周边主要是将乔木和灌木进行组合形成半封闭空间;防护林带、服务设施区和休闲广场等周边可将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或草皮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空间;休息小广场和游乐区就要形成明亮、简单的视觉景观效果和良好的透景线,多种植乔木和地被或草皮;而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科普教育馆以及服务设施区多种植灌木和地被,形成半开敞的空间。

4.2 不同水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4.2.1 水域宽阔处

在配置时主要考虑远观效果,应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多通过片植黄菖蒲、荷花、睡莲、干屈菜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来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

4.2.2 水域面积较小处

在配置时要注重植物的单体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和高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要运用细腻手法去突出近观效果和水面的镜面作用。多把黄菖蒲、水葱等小片疏落有致地栽种于池岸,水面上再适当点植睡莲等浮水植物形成自然野趣,丰富景观效果。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对生长过于拥挤繁盛的浮叶、挺水植物,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水缘植物应间断种埴,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

4.3 不同流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4.3.1 自然河流

自然河流呈带状,两岸的水生植物种植切忌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选择溪菘、黄菖蒲、菖蒲、再力花、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美人蕉及干屈菜等植物进行组团,在组团的时候讲究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

4.3.2 人工溪流

人工溪流水体的宽窄和深浅是植物配置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多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如选用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或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缀于水缘石旁,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 总结

水生植物是营造园林水体景观的重要植物材料,也是建立和谐优美水景的关键因素。所以,应加强对水生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习性与生长环境的研究,遵循“因地制宜”和“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对水生植物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创造出一处处层次明显有立体感的水生植物景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上一篇:妇女儿童工作简报第8期下一篇:成本与管理会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