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研究及对策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G时代即将到来, 互联网逐渐打破那道无形的“心理墙”, 融入“现实世界”, 形成了新的教育领域, 互联网对德育的影响已势不可挡, 我们只能积极拥抱, 而不是被动接受。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条件, 形成了一个去中心的时代, 我们在这个时代中付出了一定的道德代价。从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互联网特点和道德教育的规律中探索出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是一项德育战略举措。

1 网络道德教育的界定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网络道德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遵循网络特点, 以网络为平台,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网民实施针对性的道德、信息素养的影响, 使网民的思想政治品质和信息素养[1]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种多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和网络素养进行引导, 调节涉及网络中的各方面、各环节之间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 使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并按其价值标准为人处世、塑造良好品格, 形成新型道德关系和道德生态。

网络道德和社会道德是相容相通的, 具有延伸性和一致性, 现实中道德素质表现出相应的网络道德品质。网络的弱规范性、自由性、隐蔽性、开放性和大数据性等特点造成网络监管的困难, 导致正处于自律上网和网络素养养成期的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

2 高职高专院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网络全面浸染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大学生是区域文化和行业文明的重要主体, 网络道德教育是新时代德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重要性和战略性不言而喻。

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突出。大学生遵循快乐原则, 追求感官刺激, 对社会角色和责任认知还处于意识建立阶段。高职高专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他们生源复杂, 层次差异较大, 具有才艺天赋、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等优点, 对具体示范性的规范具有较好接受力;但思想脆弱、承受力差、价值观功利化和言行二元化, 学习自制力和习惯有待提高, 正处于开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交融的探索阶段, 容易产生认知偏见。他们在网络行为中表现出不文明用语、色情暴力、剽窃造假、传播谣言等网络失范行为, 甚至违法犯罪事件, 大学生成为网络失范的参与者或受害者, 会影响未来的职场选择和行业规则意识品质。

2)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成就与不足并存。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全面加强网络建设,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循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诸多地区和高校纷纷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上海高校推出了“易班”, 其他高校推出了“红色网站”“红旗在线”“星网”“觉悟网”等[2]。网上德育平台将教与学相结合, 加强师生沟通、热点讨论, 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

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网络道德教育的意识建设不足, 重视和投入欠缺, 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出现“放任自流”、一味“防堵”的态度。“课程思政”建设在探索寻找具体举措, 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够, 网络道德定位和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网络道德教育要求以网络思维来拓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探索“疏导”, 实现从技术层面到心理人性层面的转变。

3) 站在网络最前沿的大学生首先受到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学者及国内追随者通过网络媒体推销西方价值观及其政治制度, 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完美“普世”。若各种社会思潮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而被大学生吸收, 必然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和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平、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络本是信息科技的载体, 既承载先进文化, 也存在落后文化,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也寄生着封建愚昧思想。如何通过网络听到大学生的渴望和心声、情绪和舆论、呼唤和呐喊, 也是满足信息时代下德育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需要,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 保证网络健康性、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建立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型道德体系。

3 高职高专院校网络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网德道德教育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传授, 也要有网络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学习, 也要有对网德行为的剖析评价, 为大学生网民指导示范。

3.1 意识建设:改堵为疏, 转被动为主动

1) 加强意识。网络德育新阵地的形成势不可挡, 新媒体、自媒体带来了网络娱乐化和商业化, 手机智能加速网络全面应用, 打破了对网络的绝对技术控制, 网络未来将成为德育的主阵地,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动建设德育新世界。

2) 转变意识:改堵为疏。行为表现是评判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 但价值观念才是内心深处的驱动力。我们不仅要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 为净化网络信息提供技术保障。更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 用开放的视角, 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成果, 完成新的中华文化使命, 深入大学生情感关怀、良好习惯和品性修养, “疏”通心脉, 注入暖流, 汇入德育之海。

3.2 内涵建设:新时代中华文化底色上的人伦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校和教育者不能只做传声筒, 更要加强文化思考和沉淀, 从礼仪、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脉络中诠释网络道德的人性伦理的内在逻辑, 唤起大学生心理认同、情感建立和品质坚定。

1) 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底色上的人伦研究。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理论研究, 在发扬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清晰人伦研究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深度, 挖掘道德规范的内在逻辑和理性要求、交往要求、情感要求和社会要求。将关注焦点从纯粹的网络技术转向学生主体, 从“技术解决”转向“伦理关注”, 力求在开放和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明确地把“以学生为目的”的伦理精神注入, 以价值观为核心, 以传统道德为土壤, 遵守实践标准, 着眼于能不能解决今天网络道德现实问题和满足大学生网民需求, 对传统道德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 使其具有当代价值、民族价值和世界价值。

2) 加强新时代网络道德教育的示范性和标准性建设。网络道德教育原则的明确性、内容的示范性和标准的清晰性。实现社会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统一, 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统一, 网络权利义务的统一, 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 理论实践相结合,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传承和包容, 坚持对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延续传统道德的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3) 网络道德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和时代化。拓展网络德育新平台, 推动德育模式改革, 通过讲座、论坛、对话、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教育, 努力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高校慕课、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成效良好, 加大网络道德的调查、案例等实践课程, 结合校园网络, 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互联网空间和校园网, 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并形成有效的机制。

3.3 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建设

德育不仅是思政课及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所有课程和教育工作者对德育都具有示范责任和监督责任。树立德育工作的全员意识、全程意识和全方位意识是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德育是浸融式教育, 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 单纯的理论说教效果甚微。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榜样示范和高素质环境才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学、品行、性格、思维方式都会对大学生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让大学生在与人相处中、在学习实践中、线上线下都能感受到良好的行为示范和引导, 才能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敏锐性和判断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个性。课程思政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 更提供了思想方向和选择依据, 与思想教育工作同向同行, 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3.4 体制建设:进一步网络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教育思想政治队伍。师资队伍是网络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施的主体和关键力量。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舆情控制能力。面对学生的问题和质疑, 能够剥茧抽丝, 透过看本质, 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尽快将网络技能运用到课堂上, 如易班、对分易等, 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新鲜感, 发挥教育管理和引导功能。

2) 家校社媒形成教育合力。网络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大众传媒和个人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通力合作制度机制建设,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根据网络社会大学生网络行为展开的道德需要, 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倡导网络道德礼仪新风的同时, 要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文明公约》《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另外, 通过舆论来实现网络道德教育, 激励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络主体。舆情引导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及时通报客观信息, 给学生正确的信息, 避免被动引导。客观信息有利于学生的情绪引导, 增强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冷静思考, 培养大学生客观、冷静、理性判断信息和做出行为指导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大众传媒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家长要树立网络意识, 客观理性对待网络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减少网络“文化代沟”, 建立信任, 加强沟通交流。

高校是培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鼠标下的道德”[3]建设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高校德育新课题, 这种新型道德教育建立在生活伦理、主体伦理、转型理论等基础上, 既要有“通识教育”又要有“道德智慧”[4]。提出适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网络道德规范, 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摘要:新时代, 网络道德教育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高职高专院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成因, 树立网络道德教育的意识建设、大思政建设和体制建设, 形成长效机制, 合力推动新时代网络道德教育的时代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新时代,课程思政,互联网交往,改堵为疏

参考文献

[1] 朱全华.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C]//学生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2013.

[2] 成林娜, 石彩霞, 王传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3) .

[3] 杨博, 冯晓莉.鼠标下的道德: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 (02) .

[4] 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下一篇:《山西农经》杂志约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