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扶持资金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小企业扶持资金

企业如何巧用政府扶持资金

最近,上海市工商局为了扶持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批政策,今后,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等另有规定外,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一律降到3万元人民币。

此外,工商部门还鼓励企业实施商标发展战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申报“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根据上海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中小企业,将获得20万元以上的奖励。

其实类似工商这样的扶持奖励政策很多部门都有,在融资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不妨多向政府部门“伸手”,充分利用这些产业扶持政策弄到企业急需的资金。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政府也越来越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这些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面临的迫切要求和融资困难的矛盾,也成为政府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鉴于此,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建立并启动了政府支持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政府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它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创业初期、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主要有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

贷款贴息: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水平、规模和效益,银行已经贷款或有贷款意向的项目;项目新增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三年;创新基金贴息总额一般按贷款额年利息的50%-100%给予补贴,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个别重大项目不超过200万元。

无偿资助: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中试放大等阶段的必要补助。新增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金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两年等。

从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由于该基金具体由各企业向各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申报,所以企业在申请到创新基金的同时,往往还能获得各省市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来说如果成功申清往往意味着企业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典型案例1:兰州一家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运行一年来,主要进行产品开发,几乎没有收入,虽然技术的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资金的短缺越来越突出。当时正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启动,企业得知后非常振奋,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车站全电子智能化控制系列模块的研究开发与转化”项目申报创新基金。

为此,他们进一步加快了研发的速度,于199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的技术审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正因为企业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于2000年成功中请到了创新基金100万元的资助。同年,该项目又得到了甘肃省科技厅50万元的重大成果转化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2万元的基础研究经费。2001年,针对青藏铁路建设的技术需求,该项目被列入甘肃省重点攻关计划,支持科技三项费用30万元。

在得到资金支持后,公司很快完成了研发工作,,项目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个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车站——河南信阳电厂站工程,现在该公司的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由1999年的36万元、77万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2200万元、1780万元。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中小企业在国际社会中被称为“弱势群体”,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经验不足、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困难。为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降低经营风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简称中小资金)自2001年启动。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只要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都可以申请此项资金。资金主要支持参加境外展览会、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广、创建企业网站、境外广告商标注册、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考察、境外投(议)标等拓展活动。该资金对企业项目,最高支持资金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对团体项目申请,最高支持资金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典型案例2:郑州市某商贸有限公司,2000年5月正式成立,企业立足于纺织品、人发制品及动物毛发产品、轻工艺品、化工产品的经营,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公司国内销售情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于是有了开辟国际市场的想法。

企业当时遇到的困难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缺少资金的问题。当时除去生产费用,虽然略有剩余,但是要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这项花费却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其次是怎么开拓市场,打出品牌的问题。“对于方法和形式,我们讨论后决定去其他企业借鉴成功的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这也涉及到费用和资金的问题。所以,资金困难成为了我们所有的困难。”其总经理郭先生介绍道。

后来,企业了解到国家新出台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这一项政策,发现企业也均满足申请该资金的各项要求,顿时就觉得有了希望。随后。去考察,去展览,去宣传,去做网站的计划都出来了。2004年,该公司创汇就突破了80万美元。接着企业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设立办事处,利用开拓资金注册商标,使自己在这片空白地上立足。开发新客户,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培育出口创汇和提高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目前,新客户不断增多,对非出口达50万美元。

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

除了上述两类国家级的扶持基金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提供的特色基金可以帮助部分企业扩大融资渠道,不过这类基金对于企业身份有着很严格的限制,比如上海目前已经在运行中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就只针对上海市的高校学生或者应届毕业生。

该基金是上海市政府用于扶持上海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的政府资助型“天使基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提供资助:

一是对高校毕业生的科技成果孵化予以资助。在以高校为依托设立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内,选择科技成果作为项目,每个项目孵化期为半年至一年。资助金额为5万元,资金限定用于租用设备、外包服务和创业人员生活补贴(不超过2000元/月)。等孵化阶段结束后,基金管理结构将会对项目评估,决定是否注册创办企业及投资金额。

二是直接对高科技成果孵化后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予以资助,基金对每个项目按30万元额度内投资。为了减小投资风险,基金对于投资的资金将按照创业的进程分阶段投入,投资期限一般为1-2年。

典型案例3:25岁的上海男生司雯,创办和经营的上海基诺广告有限公司是今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主题馆“2008北京奥运会一中国移动通信馆”的主要配套商。司雯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计算机系2006届毕业生,上海首批大学生创业基金(即天使基金)获得者之一。

曾是松江大学园区首任娱乐中心经理的司雯,读书时就管着百来号员工,也参与过不少影视广告的制作。前年大学毕业,他获得20万元“天使基金”的资助,在市科技创业中心特辟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去年底,公司接下上海电信多媒体生活体验馆的单子。从一期的部分多媒体内容制作,到二期的总包,司雯和他的公司在上海电信多媒体生活体验馆的项目上赢得了客户缘。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负责人参观后印象深刻,于是,启建“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移动通信馆”时,想起了上海的这家大学生企业。

去年初注册公司,当年营业额几百万元,今年已有接不完的单子,司雯这个刚当了一年半老板的年轻人,已有了“二次创业”的长远规划。

作者:胡笑蓉

第2篇:对财政扶持企业资金项目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着眼于社会发展经济、培植财源需要,努力发挥政府职能,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了企业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的步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和财政收入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在项目申报、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使财政资金的效益受到了影响,应引起重视和加以改进。文章就这些问题对如何改进财政扶持企业资金项目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政扶持 资金项目 企业 管理

一、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管理主体间权责义务不清

在体制架构上,各类资金项目的管理主体之间的权责义务不明确,博弈和寻租空间大。一是现行体制缺乏从整体上分解不同层级政府在项目资金支出上的责任,中央与地方双方权责划分的规定,造成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二是扶持企业的项目资金由财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相对笼统、不够细化,业务主管部门在项目资金分配方面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从而造成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的现象。

(二)资金种类繁杂,交叉重复

企业发展项目资金往往是根据业务主管部门实施国家特定领域、阶段性重点工作的要求来设置,以部门职责而非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造成企业多头申请、财政资金重复支持的现象。由于政府部门之间未形成信息共享平台,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一些跨行业企业同时向多部门申报,而均获得通过的现象。例如关于农药产品的项目,由于其是农业上使用的产品,因此在农业部门获得拨款;另一方面又因为该农药产品较为环保,又在环保部门得到扶持。个别项目重复获取财政资金阻碍了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项目得到应有的资金扶持。

(三)引导带动作用不强

由于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项目差异很大,前些年普遍采用以企业直接受益为主、间接受益为辅的无偿扶持方式。由于无偿使用资金所占比重较高,又因将主要资金分散支持单个具体项目,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受到一定制约,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目前虽在资金支持中引入了资本注入、风险补偿、阶段参股等方式,但这种方式的使用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资本注入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等,且有一定比例限制。阶段参股主要针对创投机构,以及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也很有限。

(四)材料弄虚作假,粉饰包装严重

在项目申报审核程序上采用逐级申报、逐级筛选的方法,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容易造成权力寻租。这也助长了一些项目申报主体为能够获取财政扶持资金,满足申报条件,一味地依据掌握的理论和情况编造和粉饰项目申报材料,夸大项目成果,而不去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同时,伪造原始凭证,虚构财务数据,通过种种方法使申报材料符合申报条件,结合权力寻租以骗取财政资金。比如某公司为满足申报条件,在申报材料中,人为改动会计利润,使得审计报告与纳税申报表的利润出现很大差异。

(五)项目评审仓促,难以发现问题

尽管普遍引入了专家评审制,但出于节约费用等考虑,往往评审时间安排较短,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类申报材料,专家们的评审时间非常仓促,难以一一细看。而且仅依据提供的书面材料,无法对项目的真伪进行有效甄别。正是由于评审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专门策划、伪造材料、包装项目申请专项资金的灰色产业链,利益的诱惑也导致部分企业虚假申报、连年申报。虽然对此现象也早有察觉,但面对庞杂的支持对象、广泛的行业与技术领域,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难以实现全过程全范围的监督与控制。

(六)绩效评价成果未充分运用

绩效评价是对资金项目的验收,一方面通过将绩效成果与期初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促进项目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起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对受扶持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考察项目完成程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确定优质项目、无项目效或低效项目。可是一些部门虽对受扶持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后期却并没有真正运用绩效评价的成果,发挥绩效评价应有的作用。例如,建立起失信企业、失败项目的黑名单制度,并且及时回收已拨付资金等。

(七)项目建设后期监管不足

相关业务部门对企业进行扶持后,后期缺乏对企业的跟踪调查,未能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导致一些项目申报单位随意挪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因资金缺失而瘫痪的现象。一些项目申报单位在获得项目资金后,将资金运用到其他途径,并未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还有的企业在获得项目扶持资金后,并未按照项目上所计划的进行项目研发,而是将资金直接用于偿还贷款,原因在于银行因经融危机实行了“先还再贷”的政策,可当企业用项目资金还了贷款后,银行却不再放贷,企业也因资金的挪用而使得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二、对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扶持企业发展是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活动,企业是一端连接着政府,一端连接着市场的最为活跃的主体。对财政扶持政策进行改革,必须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不同环节和领域的职能作用有所侧重。

(一)明确各级财政的权责义务

企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支撑,企业经济发展应属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要理顺各级政府之间在扶持企业发展的责任,并实现动态调整。更重要的是根据外部性、激励兼容等原则,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支出比例,并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各级财政要对扶持企业发展的责任逐级分解落实。中央财政应当负责扶持资金政策的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包括设置项目资金的类别,项目资金的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等。地方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政策和制度加以落实,加强事前控制,审核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明确项目资金的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监督体系,并对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二)加强部门分工协作

要打破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格局,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应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实施,财政部门管钱,管住总量,业务主管部门管事,管住项目。部门之间应该有分工、有协作,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也就是说业务主管部门要管理 “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财政部门要管理“给多少、怎么给”,同时也担负起对资金使用的监管职能。

(三)用市场化方式进行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必然以效益为导向。因此,财政资金对企业直接支持的功能应转为税收政策,除了一些科技创新等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与农牧民和市场相关的特殊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平台外,应尽量减少对企业给予直接的投资补助。

(四)适当进行扶持方式的创新

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可以采取阶段性股权投资或者偿还性资助等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支持,同时委托专门投资机构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专门投资机构对政府部门审定的备选项目,经自主评估筛选后,按自主经营要求实施管理,在约定期满后收回投资,或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给予一定比例豁免,收回部分偿还性资助款,再继续用于其他需要扶持的项目,实现专项资金的循环重复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加设了一道“防火墙”,既不改变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又可避免资金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还可淡化财政资金变成“唐僧肉”的利益诱惑,激励中小企业管好用好资金。财政资金也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创投企业或者为其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间接支持企业。为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必须明确财政与创投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利用多种金融工具,鼓励创投企业向企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企业,活跃市场经济。

(五)建立企业财务评估制度

在项目评审过程中,目前主要依据的是企业申报材料,而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尤其是项目资金需要量、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内容,基本依赖申报企业自身的道德约束。因此,应建立财务评估制度,由政府部门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在项目资金下拨之前,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内容进行评估,核实企业项目的经营情况和项目的真实性,评估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性,将财务评估通过的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依据。这样就增强财政部门的企业管理能力,并将资金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有效克服传统的“马后炮”监管方式的弊端。

三、提高财政扶持资金效益的具体建议

(一)立足实际,完善企业扶持资金政策

比较苏南地区其他城市,镇江市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力有限,所以必须将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用在刀刃上”,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一要政策导向清晰化。企业成长关键在于市场竞争力,竞争力必须依托自主创新。因此,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做到增量和提质并举,既做大经济总量,又提升产业层次。所以政策导向上要清晰化,要围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做“文章”,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二要积极推行项目库建设。实行项目库管理是企业申报财政资金项目的一项重大举措。入库项目应符合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等具体规定,在做好项目规划、实地考察、评审论证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项目库中择优筛选和上报。通过项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项目基础资料管理,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和实施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三要奖励设置重点化。根据各类扶持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效果,围绕扶持政策主要导向,对繁杂的奖励项目设置进行认真清理、甄别,减少一些扶持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项目,突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类项目的重点支持,并提高奖励额度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式。四要设立扶持资金申报“绩效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以前年度获得扶持资金绩效情况,对达不到资金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资金申报;通过“绩效门槛”,筛选掉绩效差劣的企业,增加绩优企业的扶持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财政扶持资金效果。

(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合理的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对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扶持的主要依据,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涉及的行业多,绩效呈多样性的特征,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既有长期效益,也有短期效益;既有直接效益,也有间接效益,很难用一种办法,准确地对财政支出进行衡量,突破这一“盲点”,减少财政资源损失浪费、提高资金效率。一是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规范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的程序和行为,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二是完善对扶持企业资金绩效跟踪办法,除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考核外,增加社会效益(就业人数、公益支出等)、生态环境效益(污染物排放等)和循环经济(节电、节水、节能)等指标,努力提高考核指标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优先扶持民生项目、效益好的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相关项目。

(三)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

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扶持的项目资金从申报、支出、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资金的使用对象、内容和扶持办法,规范项目管理程序,控制资金支出,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财务处理方法,强调违规处罚办法,努力使扶持资金支出达到公开、公平、高效。二是加强扶持资金申报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严格审核企业上报材料,确保材料完整无误,做到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财务报表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企业账簿核对一致,缴纳税收数必须取得税务部门的证明;其次在企业申报扶持资金项目时,要求必须填报该项目是否申报过其他项目扶持或在其他扶持资金项目已享受扶持数额,防止同一项目多头享受;最后要求企业出具声明书,承诺对不按规定要求如实提供申报材料的,将自动放弃该项目的申报,如扶持资金已拨付应及时上缴财政部门,并自愿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理等,增加对企业的自身责任追究。三是加强企业扶持资金支出管理。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对各部门提出的资金使用方案审核,严格按照支出程序履行扶持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四是加强对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通过座谈、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正确认识,同时财政、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抽查,监督企业按照项目申报书规定的用途使用扶持资金,如有发现不按规定使用、挪作他用扶持资金的,要及时限期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处罚办法严格处理。

结束语

强化财政资金项目管理措施,优化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手段,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宏观经济下滑的形势面前,广大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加大支持力度,发挥政策合力,构建既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又符合镇江市具体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财政企业政策和项目扶持体系,创立起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保障,从而推动企业走向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赖永添,王丹.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现代化改革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5)

[2] 赖永添,王丹.解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新规.中国财经报,2014.4.22

[3] 黎基钦,邓小莲.广西各级地方政府放大财政杠杆效应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11)

(作者单位:镇江市商务局 江苏镇江 212050)

(责编:若佳)

作者:李蔚

第3篇:简析财政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摘要】由于小微企业兼具社会稳定职能与自身缺陷特点,需要财政政策对其进行扶持。但扶持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缺少监督、考核,需建立起相应绩效评价体系。文章分析财政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并探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政资金 绩效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凭借其特有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小微企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源,而且提供了众多的再就业岗位,从而解决和避免了因市场失灵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小微企业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产品结构不甚合理,在其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融资困难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其发展的软肋,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因此,需要政府对小微企业进行专项资金的财政扶持。我国接受财政扶持的小微企业众多,这就需要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衡量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不断完善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价值。

一、当前财政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

1.专项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大。财政对小微企业扶持的专项资金一般有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并且有严格的支出标准。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控制,致使专项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增大,有的企业改变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挪作他用。

2.专项资金的运行缺乏监督。目前对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管理较松散,仅仅原则性地规定了扶持的对象和范围。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体系,致使从专项资金申请到拨给和最终分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行政干预现象,甚至出现寻租情况,导致资金到位不佳。

3.专项资金的损失浪费情况严重。因为缺少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随意扩大支出,对某些项目进行重复建设,造成专项资金的浪费,最终形成了企业的呆账、坏账。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致使专项资金数据的真实性不高,甚至于有些小微企业为了获得专项资金而虚报数据。

二、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使项目成效成为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的唯一评价标准。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想更加合理,如何分配是关键问题。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能逐步解决财政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缺位与越位问题,使专项资金的分配更加合理。

2.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财政专项资金对小微企业扶持前,往往没有认真考察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未评估扶持资金带来的效果,并没有继续跟踪小微企业得到扶持后的运作情况,缺少整个项目的绩效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往往由部门领导拍脑袋决定。所以需要建立起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跟踪资金整个运作过程,促使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投放的整个流程严格把关,使得管理更加规范。

3.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效用性。建立财政对小微企业扶持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符合社会和政府的要求。从社会大众角度看,能够使资金的分配得到最好的配置,使企业向社会提供最好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政府角度看,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有利于保障专项资金的支出效用。当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体系的建立同样能够影响小微企业的商誉和能否获得税收优惠、继续配套的资金补助等政府扶持,促使小微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专项资金,使政府与小微企业获得双赢。

4.有效杜绝寻租行为。建立起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建立起绩效评价体系后,对政府工作人员有了约束,社会公众和政府都会关心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果,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公开透明,便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促使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提高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寻租行为。

三、建立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1.遵循科学性原则。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性上,设计的评价指标要反映出实际的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这样才能保证绩效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遵循系统性原则。专项资金绩效体系必须具备系统性,也就是要求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既能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又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叠,使评价目标和指标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遵循动态性原则。对小微企业的专项资金补助经历了项目申请、资金投放、资金使用、最终完成等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当然,反映这一过程的绩效评价体系也要是动态变化的。这样才能全方位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并对其效果进行当前和长期的考核。

4.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根据目前的会计记账方法和统计制度,选择可以获得和便于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专项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要能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具有区域间的可比和时间的可比,做到评价可量化。

四、建立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

1.构建政府、专家与公众三个层次的评价组织体系。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分配,具体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最后由财政部门牵头,审计和监察等部门负责监督、审核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鉴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强,为确保绩效评价的合理、有效性,可以委托相应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为了使绩效评价具有可信性,也可以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顾问组,提供相应的支持。

由于扶持小微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本质上取之于民,并且不是完全用来提供纯公共服务,社会大众肯定会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特别关注,以防寻租行为发生。各级政府下设的财政部门是绩效工作评价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人民群众获得的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情况的信息渠道。因此,绩效评价工作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社会大众是否满意,是否符合社会大众的需要。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财政部门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同时,也要兼顾使人民群众选择适合的方式参与绩效评价,评价报告要适合大众阅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让公众参与绩效评价,以体现绩效评价工作的民主化。

2.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首先要研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对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确立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是要结合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管理,加强制度约束。要对小微企业法人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责任,建立起奖惩措施和追缴资金的制度。要求财政部门建立起严格的专项资金审查制度和跟踪检查制度。对不合理、不科学、不合法、绩效差的项目支出进行调整。最后要明确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专家组、社会中介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做到独立工作、独立承担责任,又要做到相互制约。在规范的制度安排管理下,才能从各个方面强化和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3.确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第一,确定对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佐证材料。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中央、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财政资金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求小微企业如何利用专项资金的规划说明;小微企业申请获得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定绩效目标报告;当地财政部门的经费预算批复文件、经费预算执行报告和其他相关的财务报表资料;最终的项目验收报告。第二,确定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标准。规范性评价标准要求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合理、安全,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效用性评价标准要求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预期绩效目标能够达到,具体而言,是对项目完成情况、扩大就业情况、生态环境影响情况的评估。第三,考虑到小微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是多维度的,从时间上说,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对社会、企业、个人而言,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绩效评价必须确定定性和定量两大指标。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相关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征求意见,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

4.建立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设立经济效益指标,直接反映小微企业利用专项资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竞争力的提高。通过统计小微企业财务收益、市场份额的变化来进行评价,并且可以高新技术转化率和创新产品的销售额率来衡量其创新能力的变化。其次,设立社会效益指标,表现在纳税额与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最后,设立环境效益指标。小微企业运用专项资金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方面发挥作用,可以通过污染治理和能源利用这两方面来考察。

5.规定小微企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程序。第一阶段是初始准备,由财政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专家组成的评价工作小组根据评价标准和当年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情况,确定财政专项资金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第二阶段是小微企业自我评价,小微企业法人根据自身经营运作情况,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上交财政部门。第三阶段是财政部门组织评价:第一,归集小微企业的自评项目,进行认真审核,选出需要进行重点评价的项目;第二,根据相关的自评内容结合已确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入遴选出的重点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第三,安排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甄别出真实有用的基础材料,并进行归纳整理;第四,根据已经确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在发放群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定性分析;第五,提交绩效评价报告,组织审计部门审核。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崔潮.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财税政策[J].北京:中国财政,2012(2).

[2] 张士.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思考[J].兰州:财会研究,2012(2).

[3] 李萍.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北京:中国商贸,2012(13).

[4] 刘成龙.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及启示[J].长春:经济纵横,2009 (9).

[5] 杜茂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解读[J].太原:经济师,2010 (1).

[6] 金荣学,宋弦.基于DEA的财政支出绩效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北京:财政研究,2011(8).

[7] 丛树海,周炜,于宁.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财贸经济,2005(3).

[8] 姚凤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际比较与借鉴[J].北京:财政研究,2006(8).

作者:张楠

第4篇: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丽水工业经济发展

国企处课题组

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并首次把“工业强市”融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市合力兴工氛围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各类企业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为我市工业提前完成“十五”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奠定扎实基础。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4年底,我市各级政府安排各类工业企业扶持资金(含外贸,下同)约32128万元,向省级、中央争取扶持资金约12487万元,共计44615万元。为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丽水工业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就我市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工业企业扶持资金基本情况

(一)资金设置情况。

我市现有的企业扶持资金主要包括中央、省级、市县(区)三部分。

1、中央扶持资金主要有5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央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更新项目贷款贴息、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国家技术产业项目技术研究与开发奖金、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

2、省级扶持资金主要有16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财政专项资金、技术创新项目和纳米材料专项资金、节能专项资金、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清洁生产项目财政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财政补助(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科技局)、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信息产业电子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重点技改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专利专项资金、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财政贴息资金、欠发达县(市)出口商品贴息、机电产品出口业绩突出企业奖励(前五名)、外经贸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补助资金。

3、市、县(区)的扶持资金有10类33项,主要是:技术改造资助、技术创新奖励(3项)、管理创新奖励(5项)、企业发展奖励、企业上市奖励(2项)、外贸出口奖励(17项)、专利资助、企业信息化资助、工业园区建设奖励、园区新办企业奖励。

(二)资金使用取得的成效。

由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逐年加大对工业企业支持的力度,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鼓励,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1、财政专项扶持奖励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市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我们对市直47户重点扶持企业(不含纳爱斯和新办企业)近三年来有关数据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显示:①企业规模稳步壮大,截止2004年底47户企业资产总额为20.9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25亿元、职工人数为9378人, 比2002年分别增长64%、56%、30%,年平均增幅达28%、25%、14%。2004年底,比2002年底7218人增加2160人。②企业收入大幅增长,200447户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82亿元,比20028.5亿增加5.32亿元, 增幅达62.5%,年平均增幅达27.5%。③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0447户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亿元,比20020.61亿增加0.63亿元, 增幅达105%,年平均增幅达43%。④固定资产不断增加,截止2004年底固定资产合计8.44亿元,2002—2004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5.63亿元。⑤社会效益明显提高。2004上缴税金总额5631万元,比20023628万元增加2003万元, 增幅达81%。

2、财政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快了我市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成为企业技改的助推器。由于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力地调动了企业技改的积极性,“十五”期间全市企业技改无论是总量、规模或者是项目的档次以及取得的成效方面都大大超过“九五”期间。2001-2004年全市专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资金、贴息等共计达9134万元(不含纳爱斯专项扶持8291万元),占同期财政扶持工业扶持资金总额的28.4%(含纳爱斯为54%),同时充分利用省委17号文件有关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政策,努力发挥政策效应,四年来全市向省级争取技术改造贴息共计3766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由于连续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改扶持力度,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如纳爱斯集团2002-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25亿元,完成了纳爱斯工业园区的整体建设,遂昌县元立集团完成了年产20万吨各类金属制品生产线,遂昌县凯恩投入2亿多元完成占地300亩的凯恩特种纸高科技工业园前三期工程的建设。

3、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发挥了“抛砖引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市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如纳爱斯集团2002企业利润额为1.29亿元,2004为2.37亿元,年平均增长35.5%;上缴税金合计20021.37亿元, 2004度年为1.81亿元,年平均增长15%;2004年底该企业资产总额达22.6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达11.92亿元。

总之财政对工业的支持,既促进了工业发展,又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基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二、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政策点多面广,存在撒“胡椒面”现象,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各级政府通过各部门(财政、科技、外贸、发改委、经贸委等)管理兑现的扶持资金项目高达50多项(其中市级33项),内容涉及促进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项目多,申报程序繁多,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就企业来说,扶持支持力度却不大,给企业有每年政府“排排座,分果果”的感觉,难以达到促进企业积极发展的目的。如2004年我市共向省级、中央争取扶持资金项目20多项,受扶持企业户数近300户,获得扶持资金总额仅3000多万元,平均一户企业享受仅10万元;市直2004年安排扶持资金52家992万元(不含纳爱斯),平均每户企业19万元;二是各级政府重复设置相同扶持项目,而且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一个项目,多头拿钱”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扶持资金公平性和使用效果。如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中央、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局每年都安排财政补助;对企业技术中心、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各级也安排有不同的补助。曾有位部门同志笑言,天晓得一个企业享受的扶持资金到底有多少。显然扶持资金的这种多头管理,既不利于扶持资金的管理和问效,也难以发挥扶持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二)部分扶持政策不符国际贸易规则,政府日益面临“反补贴”调查风险。我国加入WTO已近5年,中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全球“重灾区”。但随着2004年加拿大等国针对中国烧烤架和复合木地板等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作为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补贴也开始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反补贴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反补贴调查应诉以政府为主体,它不仅针对政府的出口补贴,还针对政府的生产补贴。2004年,我省企业开始遭遇第一次反补贴诉讼,某生产钢制紧固件的出口企业由于遭到反补贴调查,被迫退出国外大部分市场,损失惨重。这是由于目前在我们企业的扶持政策中,不但包含WTO规定应禁止的出口补贴(红灯),如直接与企业出口数量挂钩的补贴和奖励,还包含一些WTO规定进口国可以起诉的生产补贴(黄灯),如专向性补助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短时期能对地方企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长期却会对企业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带来严重隐患。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陆续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可能遭遇的国外反补贴调查将会越来越多,企业扶持政策迫切需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调整。

(三)财政扶持资金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奖励大于企业贡献的“倒挂”现象。一些企业发展缓慢,经营业绩多年没有增长,税收贡献低下,甚至经常处于亏损状态,却可以连年获得扶持资金资助。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市直某企业2002-2004年获得扶持资金总额达86万元,其经济指标2002年销售额为511万元、2004却已降为385万元,三年来的纳税总额仅为4万元,而且连年亏损,亏损额累计达88万元,甚至还有企业在获得扶持资金不久即告破产的个案存在。这样的企业却可以获得政府奖励,明显与政府安排企业扶持资金发展地方经济、涵养财源的初衷相违背。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务院规定不允许地方财政扶持奖励与企业税收贡献挂钩,所以目前企业扶持政策大多对被扶持企业财政贡献指标不设限定条件;二是与我们的扶持政策制订尚不完善有关,如不论企业处于什么发展时期,不论企业是先进产业或落后产业,不分是否高能耗或资源利用型企业,不分是否环保企业,只要做了“规定动作”,就能得到奖励,难以体现政府的产业、税收倾向。如果长此以往,扶持资金调整产业结构、涵养财源的功能将受到逐渐削弱。

(四)对企业扶持资金使用效果长期缺乏跟踪,存在“重分配、轻管理、轻绩效”现象。一直以来,各级政府资金管理部门过于关注企业扶持资金支出分配,却忽视资金的管理和绩效跟踪,虽然近几年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对财政支出管理逐渐加强,但对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和问效,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踪问效的考核机制。从全市“十五”期间财政安排企业扶持资金管理问效情况随机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得到财政支持的中小企业财政资金效益不尽如人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多年徘徊,典型的有缙云县去年安排的腾马竹业、新丰木业两家企业的技改项目,安排了技改专项扶持资金达45.3万元,但由于产品、市场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原因,两家企业分别只生产了几个月就停产至今,财政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据了解,到目前全市尚没有一个县市出台专门的企业扶持资金跟踪问效办法,有近50%的县市没有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加快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企业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财政支出浪费,已是刻不容缓。

(五)企业在资金使用上仍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是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据对市直48户重点扶持企业的调查,发现有4户未设单独财务制度和专职财务人员、9户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占调查户数27%,其中包括个别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的企业。这些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规范,直接影响到财政扶持资金规范使用;二是部分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财政扶持资金。一些企业通过的各类认证、获得的名牌产品等称号在财政奖励到位以后,并没有将资金应用于生产管理,而用于工资支出;有的企业取得技术创新、技术中心奖励资金不专项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而用于管理支出。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我市欠发达地区实际,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完善企业扶持资金政策。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还十分突出,企业扶持资金的安排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所以必须将扶持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一要政策导向清晰化。据统计,我市98%企业属小企业,小企业成长关键在于市场竞争力,竞争力必须依托自主创新。作为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做到增量和提质并举,既做大经济总量,又提升产业层次。所以政策导向上要清晰化,要围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做“文章”,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二要奖励设置重点化。根据各类扶持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效果,围绕扶持政策主要导向,对繁杂的奖励项目设置进行认真清理、甄别,减少一些扶持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项目,突出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类项目的重点支持,并提高奖励额度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式。三要设立扶持资金申报“绩效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以前获得扶持资金绩效情况,对上达不到资金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资金申报一年;对连续两次绩效跟踪达不到资金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资金申报五年。通过“绩效门槛”,筛选掉绩效差劣的企业,增加绩优企业的扶持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财政扶持资金效果。

(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扶持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扶持的主要依据,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再加上支出绩效呈多样性的表现特点,既有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还有更多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而且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长短期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财政部门一直无法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办法,来对财政支出进行衡量。突破这一“盲点”,恰恰是减少资源损失浪费、提高效率的关键点。一要建立重点企业资料数据库,通过月报、年报等形式,充分掌握被扶持企业各类基础数据资源,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化管理,为最终建立绩效评价项目库、标准库打下基础;二要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规范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的程序和行为,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协调、有序进行;三要完善(企业扶持)财政资金绩效跟踪办法,除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考核外,增加社会效益(就业人数、公益支出等)、生态环境效益(污染物排放等)和循环经济(节电、节水、节能)等指标,努力提高考核指标科学性、合理性;四要根据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特点,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在企业技术改造资助项目中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循序渐进,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企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三)加强企业扶持资金申报、支出、使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对象、内容和扶持办法,规范资金支出程序,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财务处理方法,强调违规处罚办法,努力使扶持资金支出达到公开、公平、高效;二是加强扶持资金申报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严格审核企业上报材料,确保材料完整无误,做到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财务报表核对一致、财务数据与企业账簿核对一致,缴纳税收数必须取得税务部门的证明;其次在企业申报扶持资金项目时,要求必须填报该项目是否申报过其他项目扶持或在其他扶持资金项目已享受扶持数额,防止同一项目多头享受;最后要求企业出具声明书,承诺对不按规定要求如实提供申报材料的,将自动放弃该项目的申报,如扶持资金已拨付应及时上缴财政部门,并自愿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理等,增加对企业的自身责任追究;三是加强企业扶持资金支出管理。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对各部门提出的资金使用方案审核,严格按照支出程序履行扶持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四是加强对企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通过座谈、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正确认识,同时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有关企业进行资金使用情况抽查,监督企业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扶持资金,如有发现不按规定使用、挪作他用扶持资金的,要及时限期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处罚办法严格处理。

(四)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努力防范政府反补贴应诉风险

一要认真研究WTO 关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相关规定,及时疏理现行扶持政策中明显与该协定相违背的扶持内容,深入理解WTO协定中“红黄绿灯补贴政策”的内涵和外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起符合WTO规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体系;二要建立反补贴预警机制,相关部门要在出口企业中建立政企信息互馈通道,及时掌握企业出口产品销售额、售价、国外占有率等相关信息,定期分析预测,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及时反馈企业有关国内其它企业受到反补贴调查的信息,对企业提前预警,这样,当我们遇到反补贴调查时,才能心中有数,从容应对;三要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出口企业WTO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对反补贴调查的认识,使企业充分了解享受扶持政策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主动应对,使其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组 长:刘小平

成 员:余小平 卢剑峰 吴晓英

执 笔:汤延武

第5篇:中小企业如何成功申报政府扶持资金?

中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基金、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助和扶持。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

国家每年都有大量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地方政府也为了促进当地科技、外贸以及经济的发展,从地方财政拿钱设立专项的资金计划,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无论在其发展的种子期、初创期,初步成长期或快速成长期,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都可以申请并获得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的扶持。

中央目前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包括:设立于1999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设立于2000年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设立于2001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设立于2003年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设立于2004年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于2004年的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截至2007年末,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这六项专项资金近170亿元。

目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主要表现为专项资金投资与产业政策资金投资。

国家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专门投资于中小企业专向用途的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下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事项: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项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专项资金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资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王铁军教授表示,尽管中小企业在申报基金条件上会受到限制,但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并不知情,导致许多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流产。

产业政策资金

产业政策投资是指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而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投资。我国产业政策投资的种类主要包括财政补贴、贴息贷款、优惠贷款、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从财政支出、贷款援助、税收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

最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和金融政策;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小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中小企业适用的其他通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如何申请并获得政府资金的扶持呢?主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一、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或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抓技术开发,抓产品市场,还要抓融资,学会与政府打交道。有些人总是觉得与政府打交道很麻烦,这是一种偏见。

二、了解哪些产业是政府扶持的对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申请的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等。通常有几种途径去学习和了解: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网站;通过直接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有关人员交谈;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协会兴办的一些活动和讲座;通过专家、专业人士以及中介机构。

三、做好申请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说考虑怎么样包装自己。包装不是做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价值发现。另外,多注重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产品的测试和鉴定;企业标准的制订;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企业信用的评级;重点新产品的申请;重信誉、守合同的评比;出口创汇企业的评选;然后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或软件企业的认定等。

四、在了解了有关政策和企业的基本条件大致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提交申请材料,开始进入审核程序。在这过程中,申请材料必须充分准备,把企业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出来;同时,要主动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人员接触、沟通,使他们对你的企业基本情况,特别是管理团队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这很类似于在做产品的市场推广,企业也必须做品牌推广,特别是在争取政府的资源这方面。必要的公共关系和信用关系必须建立起来,要使政府了解到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

第6篇:音乐企业政府资金扶持申请报告

一、企业介绍

企业概况

音乐企业国际钢琴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地区首家以艺术改变生活为主题、以音乐来构建和宣传企业形象的专业文化艺术传播机构。

公司秉承创新、务实、诚信、感恩的企业经营理念,主张将音乐做到极致,让文化兴盛企业,将钢琴文化普及为己任;主营钢琴文化传播、少儿艺术培训以及企业音乐文化塑造三大业务,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音乐文化服务体系,包括音乐创作、专业教学、高雅艺术塑造、企业艺术文化构建、精品钢琴计划等一系列服务流程,为社会各年龄阶层人群提供了一个走进钢琴音乐殿堂、亲身感受高雅艺术魅力的平台。

企业理念

持感恩之心,行慈善之事,不仅是音乐企业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七 星音乐岛人的处世信条;也因此,音乐企业将对社会的责任心视为企业的经营 内容之一,将对社会的回馈付出视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始终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 支持公益事业发展。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一个企业公民对社会的作用,七星音 乐岛不仅积极参与慈善捐助、环境保护、支持教育等公益事业,还充分利用自有 技术、特长和经验为社会发展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

重要活动

◇ 2010年5月 接洽《XXXXX》中国首部科幻题材少儿公益电影剧组,拟在厦召开电影首映会。(后因资金问题未能与制片方达成一致)

◇ 2010年6月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创作《慈善星》慈善歌曲,并投至央视赈灾歌曲征集栏目。

◇ 2010年8月 发起“慈善星”音乐援助计划,旨在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弱势儿

童群体的音乐教育需求。

◇ 2010年8月 成功举办“地区天使”公益之星选拔赛,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及支持,并成立“地区天使”童星组合,录制公益歌曲《慈善星》等。

二、企业发展现状

音乐企业在历时两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摸索与尝试,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发展道路,即以本土少儿教育为生存根基,以企业音乐服务为企业发展动力源泉,以连锁加盟方式为最终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企业做强做大目标。

1、以本土少儿教育为生存根基

音乐企业长期专注于少儿艺术教育,广泛学习世界先进少儿教育理念,结合本土情况,独创七星教学模式,特聘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毕业优秀人才,组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以激发少儿学习兴趣为前提,既确保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学员学习的稳定性。

自创办至今以来,已形成稳定教学队伍60多人,其中国家一级艺术类师范院校毕业学生24人;稳定学员200人左右,累计学员达3000多人,并多次组织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其中约有二百余人在比赛中获得佳绩。

音乐企业在业务层面上已成为地区少儿艺术培训机构中的引航者,无论是教学模式、运营规模还是教学成果上,在同行业中都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2、以企业音乐服务为企业发展动力源泉

企业音乐识别系统(AIS)亦称听觉形象统一化。它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听觉刺激在公众头脑中产生的记忆和视觉相比毫不逊色,从理论上看,听觉占人类获取信息的1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渠道,颇受广大企业青睐。

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各个城市发展情况也不一致,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地区尚无专业化企业音乐服务公司。

音乐企业在做了大量详尽市场调查后,在2010年果断推出为企业提炼企业音乐文化,创作符合企业内涵的企业歌曲,很大程度弥补了地区市场在这一领域

的空白。

目前,在企业音乐文化服务这一业务板块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音乐创作团队的建设完成及意向企业的开拓与洽谈工作进入执行阶段。

企业音乐创作团队包括音乐制作组及影视制作组,音乐制作组的组建工作已经完成,其中包括资深词曲作者2人、编曲3人,后期制作2人,专业歌手4人,少儿歌手5人。

影视制作组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中,现有编剧1名,导演1名、场记1名、灯光音响师1名,化妆师1名,少儿演员20余名,其余工作岗位正做陆续补充。

由于企业音乐识别系统在地区乃至福建都属于新生事物,整体市场需求意识未被挖掘,因此相关业务开展在初期遭到一定的困难与阻力,针对这一境况,音乐企业决策层做出战略调整,将业务工作一分为二,化作本土市场的教育培养工作及外在成熟市场的开拓工作两大部分,在不放弃本土市场的前提下,将业务开展重心转移到诸如山东、浙江等成熟市场,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约有十家企业已进入最后洽谈工作并等待最终合作协议签订。

3、以连锁加盟方式为最终发展方向

作为新创办的文化类产业,音乐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无法和其他大型实业公司相比,但音乐企业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成熟的产品体系理念、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良好的人才培育系统以及市场高度认可的品牌价值,这为音乐企业走连锁加盟之路,实现低成本低风险高速度地战略扩张提供了可能。

目前已成功在福建云霄地区设立加盟店,预计2——3月后,可正式进入营业,这证明了连锁加盟之路的可行性。按计划,在今后5年内,音乐企业将执行以地区为据点,先向福建周边地区发展,再向沿江城市拓展,最后向内陆城市辐射的扩张战略,将音乐企业的品牌推向全国。

三、社会回馈

对社会的回馈,一直是音乐企业企业文化的重要核心部分,无论是过去,现

在,还是将来,音乐企业不仅身体力行地为社会公益做贡献,更希望能通过自身的行动,带动社会各界一起投身其中,共同缔造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音乐企业社会回馈体系主要包括:弱势儿童群体音乐援助计划、童星组合公益演出及城市名片塑造。

弱势儿童群体音乐援助计划

弱势儿童群体音乐援助计划是音乐企业于2010年发起的公益活动,其宗旨在于为生活困难,没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享受音乐乐趣的儿童提供接触音乐、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计划包括

1、为生活贫困儿童提供免费学习音乐的机会。

2、乐器捐赠活动

3、专项奖学金及助学金

4、暑期演出机会提供。

童星组合公益演出

童星组合公益演出指的是通过对有潜质儿童的选拔、培养及包装,打造本土童星组合,以原创歌曲为主要节目,参加各类公益晚会演出,为慈善事业贡献属于儿童的力量。

目前已成功组成“地区天使”童星组合,正对其进行才艺培训及包装宣传。

城市名片塑造

作为全国有名的音乐城市,地区在文艺界特别是少儿明星板块,还缺乏代表性人物,音乐企业的童星组合一旦取得成功,将成为地区对外宣传的又一醒目名片。

四、远景规划

音乐企业正处于创业阶段,在欣喜面对良好的市场反应的同时,唯一遗憾便是市场消化能力受经济实力限制,在最大限度保证现有业务稳定性的同时,只能耽于现状,错失独享蛋糕的大好机会。

目前函待解决的问题有

1、地区旗舰店的设立

2、人才梯队的储备

3、音乐创作及拍摄设备的购进

4、企业的多渠道宣传

5、现有童星的包装宣传及海外学习。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音乐企业将凭借独立女性创业、企业绿色运营、关注慈善公益、本土文化品牌等几大特点,成为地区文明企业的新标杆。

第7篇:三明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三明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9-01-19 【生效日期】2009-0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三明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为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市政府从2009年起,在市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为确保专项资金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合理、高效使用,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资金使用对象

在三明市依法注册,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均可申请贷款贴息资金扶持:

(一)“4+1”重点产业企业;

(二)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

(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

(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

(五)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的企业或项目;

(六)为当地工业生产提供物流、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配套服务的企业或项目。

二、资金使用条件

成长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强制性规定,符合全市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

(二)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符合市场扩大、自主创新、财税增收、就业增加、节能减排等要求,当年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

(三)资金来源确定,已取得银行贷款。

三、资金使用方式

每年从市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对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原则上一家企业确定一个项目,给予一次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贴息(同一项目当年已享受市级以上专项补助的,原则上不再重复补助)。逾期贷款不予贴息。

四、资金使用管理

市经贸委根据专项资金预算规模,负责牵头制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受理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核;市林业局、科技局配合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共同做好专项资金审核工作。

市财政局按预算管理要求,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

五、资金使用程序

(一)申报

1.申报程序。由企业所在地经贸局牵头,会同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组织企业统一向市经贸委、市财政局申报。

2.申报材料。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需要提供以下申请材料:(1)三明市成长型中小企业项目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申请表;(2)项目上一年度或当年的贷款合同、贷款落实到位凭证,以及银行计息单(复印件);(3)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复印件)。

3.申报时间:每年3月底前。

(二)审批

1.联合审核。对申报贴息补助的中小企业,由市经贸委、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共同审核,拟定贷款贴息标准。

2.社会公示。对由市经贸委、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共同审核后的贷款贴息扶持企业,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3.政府审批。对经公示后无异议的贷款贴息扶持企业,由市经贸委、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共同报请市政府审批。

(三)资金拨付

对经市政府审批同意给予贷款贴息扶持的中小企业,由企业依据市经贸委、财政局、林业局、科技局联合下发的批文,到当地财政局办理贷款贴息拨付手续。

六、资金监督管理

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贷款贴息资金,并接受市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贴息资金;对违反规定的,除将涉及资金全额收缴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取消其今后年度项目申报的资格。

七、附则

(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实行一年一定。

(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三)本办法由市经贸委、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负责解释。

三 明 市 人 民 政 府

二○○九年一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8篇:广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09-03-31

穗信息化字〔2009〕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发改企业〔2008〕647号)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穗字〔2008〕12号)精神,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划分标准,在广州市内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广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资金(以下简称“电子商务应用资金”),是指为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拓展国内外市场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 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科学管理、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资金扶持对象和扶持方式

第五条 电子商务应用资金扶持对象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小企业:

(一)已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独立企业法人,且注册地为广州市;

(二)符合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三)在本市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

(四)外贸型企业须经市外经贸局备案,且年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

(五)首次购买政府选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服务项目,签订不少于1年的服务协议,并已在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展贸易活动;

(六)未享受过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的资助。

第六条 政府通过统一向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减免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部分费用。具体规定如下:

(一)对购买出口型服务项目的中小企业给予服务费总额30%的资助(含区、县级市财政配套资金支付的服务费),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5000元;

(二)对购买内贸型服务项目的中小企业给予服务费总额30%的资助(含区、县级市财政配套资金支付的服务费),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500元。

(三)对购买现代物流服务项目的中小企业给予服务费总额30%的资助(含区、县

级市财政配套资金支付的服务费),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0元。

第三章 资金管理职责

第七条 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的主管部门是市信息办与市财政局。具体分工如下:

(一)市信息办。

1.负责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重点扶持企业的类型; 2.负责组织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服务项目的评选工作; 3.负责审核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申请; 4.负责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协助市财政局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6.负责代编电子商务应用资金决算。

(二)市财政局。

1.负责安排电子商务应用资金; 2.会同市信息办审定并核拨服务经费;

3.会同市信息办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4.对电子商务应用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5.负责审批电子商务应用资金决算。

(三)区(县级市)信息化主管部门。

1.受市信息办与市财政局委托,协助组织、指导区(县级市)属地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2.受理辖区内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申请;

3.会同市信息办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4.协调区(县级市)财政配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资金。

第四章 申请程序与审批

第八条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每季度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按企业注册地向区(县级市)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补贴申请报告,并附相关企业材料:

(一)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电子商务服务合同;

(三)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合法凭证(发票复印件);

(四)企业已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证明材料;

(五)其他规定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应对企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第十条 区(县级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第十一条 区(县级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初审通过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每季度报市信息办,由市信息办对申请企业进行审核,审批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资金管理和拨付

第十二条 电子商务应用资金采用事后拨付方式,即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根据第六条规定的资助标准,减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费;申请获批后,政府在购买电子商务服务资

金额度内,向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补贴其给企业减免的相应费用。

第十三条 经费补助以“先申请、先审批、先支持”为原则,额度用完即停止。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应在其网站及时公布政府购买其服务经费剩余额度,及已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名单。

对设立配套资金的区(县级市),市级电子商务应用资金对该区(县级市)的中小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按季度拨付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给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每年11月30日前服务提供商未用完的资金额度,将结转为下全市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统筹使用。

第十五条 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中小企业申请组织、专家评审、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等费用支出,可在电子商务应用资金中列支,但每年不超过当年资金总额的2%。

第六章 服务提供商选择

第十六条 市信息办每年委托专家对电子商务服务项目进行评选,确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及购买相应服务项目的经费额度,并与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签订协议。

第十七条 申报广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企业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独立企业法人,且注册地在广州市;

(二)在本市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

(三)有完整的服务方案并在广州市有稳定的服务队伍;

(四)其他规定的条件。

第七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信息办每年对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进行绩效评价,不合格者将停止其下一的申报。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用途。对截留、挪用、侵占该项资金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该单位及其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 企业应据实报送有关材料,服务提供商应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对企业骗取电子商务应用资金的行为,主管部门有权追回已经取得的款项,并取消其申请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信息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关闭

第9篇:重庆市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4〕36号)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扶持资金指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包括微型企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等有关资金。

第三条 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降低费率、业务补助等方式,用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小微企业经营场所、完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等方面。

第四条 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突出重点、统筹管理、手续简单、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 扶持资金分配采用因素分配和项目申报两种方式。因素分配主要依据全市五大功能区划、区县产业发展条件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成效等,并适当向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倾斜。

第六条 根据本办法享受创业补助和创业扶持贷款政策的微型企业,指雇员(含投资者)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5万元以下,营业执照标注有“微型企业”字样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且属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重点人群创办的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鼓励类微型企业。

第二章 改善融资环境

第七条 微型企业可向金融机构申请15万元以内2年期的创业扶持贷款,贷款利率执行同期限基准利率,市级财政按照贷款金额给予承贷银行1个百分点奖励。

第八条 建立市级微型企业创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承贷银行按基准利率贷款形成的微型企业创业贷款损失,由工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市级财政、区县财政和承贷银行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原则,对承贷银行进行补偿。

第九条 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性贷款收取的担保费率在2%以下的新增担保发生额,市级财政按照新增担保发生额,给予担保机构0.5个百分点补助。

第十条 筹集资金组建市级再担保机构,设立代偿补偿资金专户。市级再担保机构对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按照代偿额50%以上的比例给予补偿时,代偿补偿资金专户同时给予最高30%的补偿。

第十一条 区县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中安排部分资金,对鼓励类小微企业当年发生的商业贷款给予贴息,贴息时间不超过两年,财政按不超过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予以贴息,小企业贴息金额每年不超过20万元,微型企业每年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二条 小微企业招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符合条件人员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2年,财政按有关规定给予贴息。小微企业可具体向区县人力社保、财政部门咨询和申请办理。

第十三条 由重庆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出资2亿元,与社会投资机构建立小微企业发展产业引导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重点支持我市市场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局应会同财政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并积极做好优质项目储备。

第三章 鼓励创业活动

第十四条 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重点人群创办的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鼓励类微型企业的创业补助以及小微企业场地租金和贷款贴息等补贴。微型企业9月1日前取得营业执照的,按原政策给予资本金补助,资金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中统筹安排。

第十五条 区县工商部门在微型企业设立登记满2个月后,对其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区县微型企业创业评审小组根据微型企业实际营业情况、从事行业、实际投入金额、创业者身份、雇工人数等因素开展创业评审,确定创业补助金额并公示后,由区县财政部门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六条 创业补助资金应专项用于微型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用于买卖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投资活动,不得用于购买房产、轿车等个人消费。微型企业应在每年向工商部门报送企业年报时,将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报区县工商局审查。未按照规定使用补助资金或恶意逃避行政监管的,纳入“异常经营名录库”和“黑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三年内不得再申报其他补助。

第十七条 市级微型企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微型企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基地、微型企业特色村建设及微型企业经营场地、后续培训、水电等补贴。

第十八条 区县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中安排部分资金,对鼓励类微型企业给予场地租金补贴,对入驻新打造楼宇产业园的小企业给予场地租金和水电气补贴,补助标准由各区县具体制定。

第十九条 鼓励类中小型微型企业包括市级鼓励类和区县鼓励类两种类型。区县鼓励类目录,由区县根据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结合全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和区县产业发展情况予以确定,并在10月1日前报市中小企业局和市工商局备案。市级鼓励类目录由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局会同市财政局确定并在10月1日前公布。

第四章 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第二十条 对月销售额或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对月销售额或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从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暂免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对小微企业从事国家鼓励项目,进口自用且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免征关税。2016年12月底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一条 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新办微型企业和鼓励类中小企业,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2年补贴。201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微型企业,在2015年12月31日前,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补贴上限为注册资本(最高不超过15万元)中的个人出资部分。

第二十二条 坚持简单便民原则,对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地方留成部分的补贴,由工商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分别提供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基本信息,税务部门提供上述企业纳税情况,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补助资金。

第二十三条 2015年底前,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招用登记失业的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6000元/人的一次性岗位补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向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咨询和申请并按规定办理。第五章提供聚集发展空间和优化服务环境

第二十四条 利用工业用地新建的市级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其生产性用房及配套用房同等享受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扶持政策。

第二十五条 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范围内经认定的市级楼宇产业园和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根据其连续3年对市级财政的贡献,通过转移支付奖补各区,用于支持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运营及入驻企业的发展。

第二十六条 市、区县(自治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楼宇维护、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对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及其提供的服务给予补助或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市级重点楼宇产业园,按照市、区县两级财政补助和楼宇业主让利的“三个一点”支持方式,对入驻小微企业给予不超过三年的房租补贴,市级财政的补助标准为不超过租金价格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八条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微型企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帮扶成效显著、展示效果明显的微型企业孵化园、微企村和创业孵化基地,在市级微企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

第六章 资金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由财政部门会同中小企业、工商、人力社保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扶持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会同主管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组织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等开展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中小企业、工商、人力社保等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包括根据资金支持方向、使用范围和支持标准,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市中小企业、工商、人力社保等主管部门原则上应在上年四季度会同财政部门,明确下年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向、支持重点、申报条件等事项,并通知区县和企业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

第三十一条 申请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我市依法登记注册;

(二)近两年没有骗取财政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相关部门要求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二条 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就企业申请资料组织开展审核工作,并将审核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第三十三条 公示期内提出异议的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及时组织核实。公示期结束后,主管部门将无异议的项目和经核实没有问题的项目列为扶持项目,并提出资金安排意见商财政部门。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扶持企业,企业收到后按《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第三十四条 市和区县财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市和区县中小企业、工商等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强化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局、市人力社保局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扶持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及效果等实施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扶持资金以后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对骗取、套取资助资金的,擅自改变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的,以及截留、挪用扶持资金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相关企业3年内不得申请专项资金扶持。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确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奖励及风险补偿、中小微企业融资性贷款担保费补贴的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4年9月22日

注:以上关于“重庆市小微企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由 东莞厂房网 转载自重庆忠县人民政府 网址:http://zx.cq.gov.cn/main/zxzw/ggzt/gsgg/10fe350a-c7bc-46ed-90a7-829176f07b3f.shtml

上一篇:往来专项审计报告下一篇:时政热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