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教学目标

2023-03-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文言文教学目标

浅议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总体目标。

把文言文教学目标集中于古汉语知识,教师们在教学中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串讲。讲文言常识、词句意思、通假字、词的活用、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多种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语序句等等,都在讲授之列。“见言不见文”,把文言篇章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没有对文言篇章的诵读体悟,没有文言文阅读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有关古汉语知识的。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思想内涵、文化意蕴,教师们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与现代文教学无异,但效果上要差很多,因为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文化背景有很大隔膜。在学生对课文词句还没有理解,甚至连课文也没有好好读一遍的情况下,就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品味文章精彩语句,进而探讨作品的现代意义,其效果可想而知。没有扎扎实实的“言”的教学作基础,没有一定量的“言”的储备,便无法对“文”分析、挖掘甚至拓展、延伸。这样的教学,既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古汉语的风格、习惯、也不能让学生体验到文言佳篇的文章趣旨、思想感情。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应侧重于文章本身,包括对文章的理解、体味和记诵等。

众所周知,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经过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魅力,是构成文学、文化素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也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它们,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

不管是理解文章,还是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都离不开古汉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而,文言文教学中“言”的教学也不容忽视,但“言”的教学必须在对“文”的领会中进行。一方面,文言词语的表义和组合非常灵活,不放到具体语境中其意义用法就难以确定;另一方面,脱离了“文”的“言”的教学必定是零散而僵化的,学生不易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一篇篇文言课文,不仅能在文化品位、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等方面受益终生,而且还可以积累一定的文言感性材料,形成基本的文言语感,有效提高文言知识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已为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证实。只有“文”、“言”兼顾,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才能顺利达成。确定了教学目标,在方法的选择上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尺度。

1.以读为本,注重积累。

叶圣陶说:“从前注重读,此至有道理。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求其能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睬其意义,较之仅仅看一二遍好得多①。”新课标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诵读”。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不只在早读和课外鼓励、督促学生读书,在课堂上也要把大量时间让给学生诵读、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应该如此。

2.沟通古今,文白互助。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现代汉语水平。如果借助现代汉语中保留着的许多古汉语语言现象来学习古代汉语,无疑会大大降低难度。比如学习“名词作状语”这一语法现象时,可结合现代汉语中的“笔谈”、“函授”、“漆黑”、“雪白”等词语;讲到宾语前置句式及其标志,可联系“何罪之有”、“唯命是听”等成语;学习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要求联想现代汉语里“轻装”、“寒心”、“干杯”等结构。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理解透彻,还可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大大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3.主动探究,适当点拨。

在教师的灌输下,学生也许一时能记住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没有进入知识经验结构,学习并没有真正完成。这样的教学,看似面广量大,实则收益了。其实,就教材所选文言篇目而言,能难住学生的也就是有限的几处,教师没有必要进行机械地串讲,只需对重点字词及文言特殊现象作精要的解析即可。钱梦龙在分析自己的老师教学文言文的成功之处时说:“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有的地方老师又重点细讲,并指导评点,这就突出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学生印象更深②。”抓住要点、紧扣难点、要言不烦、张弛有度,其实是一切教学共同的要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目标明晰、合理,教学方法适合文言文特点、适应学生心理,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叶圣陶.答孙文才.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3页.

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

作者:张志坚

第2篇: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隐性”目标及教学策略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隐性目标是:把文言文当作“文化载体”,用以培育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隐性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础是该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隐性目标是:把文言文当作“文化载体”,用以培育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中国传统教育中“文以载道”的古训不能丢。

围绕文言文“文学”教学的隐性目标,为取得明显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品文。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品读、品味文言文的辉煌历史,去鉴赏诗词曲赋,去领略散文小说,去发现文言文的无穷妙趣,去回味文言文的言简意赅。

2.思绪飞扬。真知灼见。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不“罔”就要“思”。应该努力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既要学会“提玄勾要”,又要学会判断、推理、联想,学古人之纵横思辨,鉴古人之深邃思想。

3.情感教育。文言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美好情感。

4.艺术素养。《琵琶行》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核舟记》让学生领略到古代的微雕绝活,《李龙眠画罗汉记》让学生欣赏到古代画家的高超画技……读文言文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享受生活中的美和积累艺术素养的过程。

5.探究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启发学生“以读促写”,借鉴古人的为文之道,提高写作能力,进行改写、扩写、缩写或话题作文;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阅读,让学生走进作家,走进古代社会,了解当时的社会习惯、文化体制、文学史、社会历史……因为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上好选修课(我校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拓展学生文言文阅读视野,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了合作、探究式学习,则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迫切任务。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传道授业”的教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首先从师生关系上看,文言文教学应该以对话式为主而不是以独白式为主。这里说的“独白式”是指教师完全以知识传授为能事,教师在唱独角戏。所谓“对话式”是指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即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这种多向互动是积极的、综合的、建构的。我在上《种树郭橐驼传》时,并不给学生讲解字词,也不翻译课文。我要求学生自行解决。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我要求必须预习,强化形成预习习惯,使得课堂的对话能够顺利进行。学生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堂向我提出,我先引导学生交流、研讨,我也参与研讨,在共同研讨中归纳出结论。因为我已经成了课堂的探讨者之一,学生并不把我当成与他们对立的教师,我的言论只是一个学习者的言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他们对我的提问,也就十分自然,使得我追求的对话能够顺利进行。其实,在对话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平等,才能从对话的参与中获得成就感,才能使学习得以继续。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就令学生满意。

其次从高中新课程教材模块使用上看,应该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新课程提倡“一纲多本”,课程大于教材,更大于课堂,因此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要求把教材当作是教学的基本材料或凭借,而不是唯一的凭借;会主动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材料;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是主张读写一体的,也不专门设什么作文课。许多课文都是作文的好材料、好例子。比如《种树郭橐驼传》,没有谁规定它是作文的材料,我却在诸多可讲的特点中突出它的选材、文势。郭橐驼是一个残疾人,小人物,为士大夫所不齿。可柳宗元为什么为他立傳?因为他有绝活。有绝活的多了,为什么非给他立传不可?原因在于郭橐驼能触类旁通,由种树之道谈及为官之道。这样的小人物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可是我们有没有柳宗元那样的慧眼呢?我们能不能从平淡的素材中发掘出神奇的宝藏?这一点正是中学生作文最可借鉴的。这样的选材、练材,没有构思上的匠心独运,也将平淡无味。

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急需用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拓展文言文教学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来努力实现新课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适合新课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教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改变目前高中课改的困难局面,努力开创语文新课程改革辉煌美好的明天。

作者:李海生

第3篇: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摘要]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文言文阅读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题型的分值一直维持在19分左右。而在考试中,文言文阅读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环节。教师应该在复习的过程中将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实际应试能力,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赵萍(1975—),女,云南临沧人,本科,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民族中学,中级一级。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的命运,高考中的每一门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不能松懈。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一样,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时没有掌握一套好的复习策略,结果导致文言文阅读这个考点在高考中拖了后腿,语文成绩不理想。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策略呢?

一、了解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和选文特征

首先,文言文阅读的选材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浅易”的特点会在选文中体现出来。因此,复习时对难度过大的文言文不易花费过多时间,要把握好近几年的选文类型。例如近几年以史传为主,所以要重点对待思想导向性和可读性强的题材。2013年高考的辽宁卷选择《王尧臣墓志铭》作为阅读材料,天津卷以《姚敬恒先生事略》为阅读材料,这些文章的共性是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好体裁类型,教会学生正确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

其次,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试卷我们会发现,文言文阅读的篇幅有所增加。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增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长篇文言文的能力,以适应高考的变化,使学生不要看见较长篇幅的文章就失去耐心,这样对整个文章的掌握非常不利。

二、以基础为主,把握好教材

教材中的文言文范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复习,为学生打好基础。如果学生连范文都掌握得模棱两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那他对其他文言文的复习效果就可想而知。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复习这一基础环节。

三、扩大文言实词的复习范围

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之一。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的特征,需要结合文意,依据特定的语境判断其意思,同时还应考虑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情况。做好文言实词的复习应注意两点:第一,在日常的复习当中要不断地积累;第二,在确定实词意思时要学会借助上下文的语境。在文言实词的复习中,还要注意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实词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学过的实词数量,要扩大复习范围,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足够多的实词,一旦在考试中出现了没见过的实词就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效率,间接影响其语文总成绩。

四、多做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很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扫除课堂教学的盲点。由于近五年高考文言阅读对人物传记的考查较多,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教材内容联系较大的人物传记引入到课堂中来,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史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并相互之间进行探讨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阅读的领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

五、根据高考的命题特征,复习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文言文阅读的题型相对固定,主要考查以下几个:首先,理解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其次,判断文章人物的性格特征;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分析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最后,翻译一些经典句子。

1.理解实词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判断对实词解释的正确性时,可以采用“带入”的办法,就是将几个选项分别带入原文,看是否通顺,正确的答案应当选择最通顺的选项,如果选项中一旦设置有学生不熟悉的生僻词,那正确的答案一般就会是对这个词的解释。

2.判断人物性格的答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要认真筛选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防止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例如选择能够分别表示郭敬明仗义助人和孝敬父母的的句子时,要对题干中“分别”一词进行详细地分析,同时弄清楚仗义助人和孝敬父母这两个基本的规定,对答案中不符合要求的选项进行逐个的排除,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3.分析和概括文段内容的答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时,一定要注意理顺文章的脉络,一边阅读,一边对照该题的备选答案,由于在设计这类题型的过程中原文描写的顺序是备选选项顺序的主要依据,所以,如果能够细致认真地进行阅读,那么就一定能顺利完成这道题。

4.翻译句子的答题方法

在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是基本要求,尽量用双音节词语来取代那些单音节词语,一些实词的具体含义仅仅依靠自身掌握该词的程度很难准确翻译出来,这时就要考虑“活用”和“通假”的情况。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的方式,如果存有困难则选用意译的方式,要注意用括号括起那些补充的省略成分。当碰到特殊的文言句式时,要依据当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对其调整。翻译要确保通顺,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文采。此外,书写一定要工整,不能让阅卷教师去猜字、辨字。

六、对一些试卷当中新的题型要多加关注

最近两年文言试题的出题方式比较的固定,但是也有一些地区的试题出现了新的题型,这是我们在复习当中应该注意的。例如,在2011年湖南省语文卷中出现了“欣赏叹诧”这个名词,有很多学生都不明白它的意思,这样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对于一些新颖的题型要多多留意,注意复习,掌握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在整个高中的众多科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高考中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是学生最容易得分、也是最容易丢分的一科。尤其是有关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很多学生都在此处“败北”,这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个知识环节。造成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没有一套有效的复习策略。要想确保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就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制定一套有效的文言文复习策略指导学生,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和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卫,陆精康.高考文言文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J].文教资料:高中版,2011(7).

[2]马新萍.高三语文复习策略——关于作文和文言文[J].青海教育, 2013(8).

[3]陈绍彬.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方法刍议[J].中学语文,2009(2).

[4]程继伍.高考文言文阅读指津[J].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版,2012(1).

作者:赵萍

第4篇:高考文言文阅读基础之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

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复印资料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以一组存在活用的成语导入课堂教学。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示例使用多媒体)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 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

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触旮说赵太后》)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 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以上十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

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 课堂练习:(使用多媒体投影)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

古代汉语中除了特殊句外,一般句子成分组成是固定的,即: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当然,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虽然都经常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一样的。

由名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判断句,又叫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即: 名词+(者)+名词+(也)。(“主语+副词+名词+(也)”。) 由动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叙述句,又叫动词谓语句,简称动句,即: (状语)+形容词+(补语)。

由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句叫描写句,又叫形容词谓语句,简称形容句。 (状语)+动词+(补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例如:

“虎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这个句子中的“蹄”,本是名词,这里临时用作动词,作谓语。这种现象叫词类的活用。而词类活用一般较常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相互活用、名词作状语,不常见的有数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活用为动词等。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惧有伏焉 “伏”意为“伏兵”

吊有忧,贺有喜 “忧”“喜”意为“丧失”“喜事” 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指赐福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缟素”白色的丧服,这里指穿丧服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普说赵太后》) “侯”指做诸侯 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徽颔之。(《卖油翁》) “颔”指点头 以上的名词都活用为一般动词。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上的形容词都活用一般动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 “固国”是使国家强固;“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苦,“劳其筋骨”是使他的筋骨劳,“空乏其身”是使他的身体空乏;“远我”是使我距离远。“又绿江南岸”是又使江南岸绿。

名词用作使动的例子不普遍。名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示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例如: 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àng)之。(《史记·项羽本记》)──先攻破秦军打进成阳的,就让他做王。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齐威王打算让孙膑当主将。

“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将孙膑”是“使孙膑成为主将”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刺史颜证奇之。(《童区寄传》) 愬然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毒之”是认为它痛苦;“奇之”是以为奇特;“然之”是认为他对。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看作这个活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也是一种主观认为。例如: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客我”是以我为客;“宾客其父”是以其父为客。

3、我们知道,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同上) 又数刀,毙之。(《狼》) “止之”是叫他不要这样做;“已”是使止,“去”是使去;“殚„‘竭”都是使尽的意思;“毙”是使毙,即杀死。这些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4、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可译为“像„„那样”。“犬坐”译为“像犬一样坐”;“猱进鸷击”译为“像猱一样前进,像鸷一样攻击”。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膑》)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 “客待之”是用客礼对待他;“兄事之”是用事奉兄长的礼节事奉他。都是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孔子东游,见两小辫。(《两小儿辩日》)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布囊其口。(《童区寄传》) 第一句名词“廷”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第二句方位名词“东”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最后两句,名词“箕畚”“布囊”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四、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 第二课时

一、示例解析

二、词类活用的条件

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条件,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列举了其中七项主要的,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例如: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 “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冬实„夏荣”都是主谓结构,后面的名词“实”(本意是果实),“荣”(本意是花)活用为动词;实:结果实的意思;荣:开花的意思。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 “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逼迫”的意思。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福”“衣”两个名词的前面有副词“弗”“皆”修饰,都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衣”是“穿”的意思。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及陷于罪,然话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远”是形容词,用在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作动词,“远”是远离的意思。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例如:

儿涕而去。(《促织》)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羽本纪》) 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别的词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涕”是流涕的意思;“西”是向西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解惑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资料 第三课时(练习讲解课)

一、找出句子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

提示1: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2、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3、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提示2: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4、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

5、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韩愈《原道》 提示3: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6、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报任安书》

7、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贵德》

二、找出句子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形容词

提示1: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9、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10、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11、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 提示2: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3、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庄子•盗跖》

三、找出句子中使动用法的名词

提示1: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4、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15、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韩非子•问田》

16、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提示2: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

17、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18、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提示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发出动作。

19、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20、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韩非子•外右上》

21、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经•小雅•斯干》 提示4: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省略的。

22、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提示5:同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

23、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淮南子•主术》

24、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四、找出句子中使动用的动词

提示1: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具有的行为或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如:

25、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史•淮阴侯列传》

26、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7、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贾谊《治安策》

28、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国语•周语下》

提示2: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2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31、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诗经•小雅•斯干》

负—秦:间接宾语,两者是使动关系,“秦”是动作的发出者。

负—曲:直接宾语,两者是一般动宾关系,“曲”是动作的承受者,是动作关涉的对象。

翻译的结果:使+间宾+谓+直宾。仍是兼语句式。 提示3:宾语省略

3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33、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孟子•万上》 提示4:及物动词的使动用与一般用法无别

34、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孟子•公孙丑上》

35、孟子将朝王。同上

提示5:使动与一般动补关系无形式上的区别

36、欲因此时降武。《汉书•苏武传》

37、涉间不降楚。《项羽本纪》

提示6:同一句中,结构一样,有的是使动,有的是一般动宾关系。

38、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语•阳货》 提示7:使动用的动宾后,有的还有补语

39、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信陵君列传》 40、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左传•庄公十九年》

五、找出句子中使动用形容词

提示1: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41、明主不滥(过度)富贵其臣。《商君书.画策》

42、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孟子•尽心下》

43、请问安国众民如何?《晏子春秋•内杂问下》

(吕不韦)乃往见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门。” 《史记•吕不韦列传》

44、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论语•宪问》

4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6、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上》

4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修身》 提示2:形容词的使动用,其后宾语有省略的。

48、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补充:现代汉语中这类形容词的使动用很多,巩固国防、繁荣经济、密切关系。

六、找出使动用的数词

提示: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或特点。

49、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五蠹》 50、傅之翼者两其足。《汉书.董仲舒传》

51、借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世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章太炎《秦政纪》)

52、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战国策.楚策一》

53、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左传.成公八年》

七、找出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语

提示1: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使动用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前者体现在行动上,后者体现在思想认识上。

5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

55、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

56、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57、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58、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

59、吾妻之美我也,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60、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 6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上》 提示2:名词的意动用 主语把宾语看成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译为“以„„为”。

62、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后汉书.李固传》

63、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6

4、韩愈《原道》

65、其谓之秦者何?夷狄之也。《谷梁传•僖公三十四年》 6

6、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史记•扁鹊列传》 6

7、使人主师五帝而式三王。《后汉书•崔 shi传》 提示3:名词的意动用,宾语有省略的。如:

68、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提示4:形容词的意动用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译为“认为„„”。

69、吾闻柳公尝巧我慧我。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 70、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庄子.秋水》 7

1、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史记•商君列传》 7

2、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73、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 《战国策.魏策四》 7

4、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史记.滑稽列传》

75、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 7

6、夫差智太宰而愚子胥,故灭于越。 《韩非子.难三》 提示5:形容词的意动用,宾语有前置的。如:

77、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说苑.建本》 提示6:形容词的意动用与用为一般动词无形式之别 7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79、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80、驱天下之民,从善远罪。柳宗元《断刑论》

第5篇: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大全)

文言文教学内容

文言文到底教什么?诵读,是文言文课堂提效的第一要素。(一) 在字词的诵读中激起美感,引发兴趣1.在诵读中感受音韵美。2.在诵读中感受意境美。3.在诵读中感受文势美

(二)在词句的疏通中探究字词,几种探究的方法1.温故知新

2、触类旁通3。知人论字4.反用其意 (三)在人事的体验中活化人物、丰富故事1.情感体验,使人物更丰满

2、情景描述3.情意感悟,使意蕴更深远(四)在德智的延伸中开阔视野,丰润生命1.比较赏析,深化认识2.续写后记,活跃思维。冯军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 311200)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3.刘辉平《守住阅读教学的根——诵读》.《初中语文教与 学》.2010.3. 4.丁丽娟《穿越文言文这块玉米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5. 5.孙文玲.《古文教学要努力激活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2008.7. 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

在教授文言文中,首先解决读懂的问题。 其次,从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来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知文言词汇的魅力,它的遣词造句,它的言简意赅,它的朗朗上口,对语言美的体会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和词汇积累来完成的。最后,我们在对待不同文体的时候应该采取西方的一句俗语: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当然,注重朗读和词汇的积累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干巴巴告知某个词的意思。让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枯燥的文言词汇有趣起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马说 @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後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善於相马的伯乐,然後才会有千里马。事实上,千里马是经常存在的,但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是上等的好马,却因为它委屈地沦落於役马者手中,而跟平常的马一样老死於马厩,这样就没有人称它为千里马了。能日行千里的马,每餐要吃一石的粮食。养马的人不知道它为了要走千里而需要吃那么多的粮食。这种马,虽然具备走千里的能耐,但因为吃不饱,力气不足,致使才能无法表现出来。它甚至连一匹普通的马都比不上,哪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养马者赶它奔驰,却不得其法;喂它粮食,却不让它尽量吃饱;呼唤它,却不懂它的脾性。在这种情况下,养马者偏偏手持马鞭走到它的跟前说:「这世界上并无好马存在!」唉!果真世界上没有好马吗?其实,说这种话旳人真地不懂马啊! 作者

韩愈(768一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郡(今辽宁义县)。唐人讲究郡望,韩愈自称“昌黎韩愈”,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出身贫寒,自叙“家贫不足以自活”(《上兵部李待郎书》)。三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会死,嫂郑氏抚育。七岁读书,刻苦好学,十三岁能文。二十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二十五岁方中进士,又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赴汴州为董晋宣武节度使推官,三十二岁为徐州张建封武宁节度使推官。後至京师,官四门博士。三十六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三十九岁时,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五十岁从裴度征讨淮西吴无济叛乱,任行军司马,维护中央集权。淮西平定後升任刑部侍郎。後因写《论佛骨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裴度等人救援,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官国子祭酒。五十四岁任兵部侍郎。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受命前去宣抚成功,转为吏部侍郎,时年五十五岁。五十六多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五十七岁逝世,赠礼部尚书,谥为文。大半生坎坷,晚年政治上较有作为。

他在政治、哲学、文学方面都有成就,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从汉魏开始,至六朝而泛滥的骈文,语音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追求华丽词藻。这种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的文体,浮华空疏,成为表达思想和反映现实的桎梏。韩愈反对这种充斥社会的陈腐骈文,提倡质朴自由的秦汉武散体古文。不顾流俗的耻笑侮辱,身体力行,坚决斗争。由於他和柳宗元等的倡导,终於形成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风,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文以载道”,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实际上是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文章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他所说的“道”,兼合儒墨名法,而以儒为主。道的具体内容便是仁与义。在道的基础上,他建立了随顺“天道”、合於“人道”,性分三品等理论。他提倡儒家的“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反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反对压制人才的权门政治。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他排斥佛教。这些,在当时都有进步意义,尽管存在局限和缺陷。但以韩愈的性三品说而言,便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研究的大门,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不能一笔抹煞。

在文体上,他主张在继承先秦古文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做到“师其意不师其辞”、“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唯陈言之务去”。他把古文运动的理论运用於创作实践之中,所作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多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皇甫湜说他的文章“如长江秋清,千里一道,冲飙激浪,瀚流不滞。”(《谕业》)。苏洵也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鳖蚊龙,万怪惶惑。”(《上欧阳内翰书》)这些评价,形象而恰当地表达了韩愈散文的风格。由於追求创新,强调“奇”,他的某些文章满纸僻词怪字,佶屈聱牙,自称“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遂穷文》),为人垢病,对後世一些文人也有影响。著作有《韩昌黎集》。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 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 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後叙》,融 事、议论、抒情於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於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於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後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後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爲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後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 、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谱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最为详备。赵翼《瓯北诗话》、方东树《昭昧詹言》、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中有关部分,是评论其诗文的代表著作。

第6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首先,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其次,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怎样学。鉴于此,在高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那么,文言文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教学中又有哪些具体要求?依据多年的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教材《说明》和《大纲》要求,我认为:

第一,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它的语言形式,即所基于的词汇、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在客观上拉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与它之间的距离。无论是人对语言的体验程度,还是语言本身的适用环境,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就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通常所说的语文能力,说穿了,也主要是指人们对祖国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比如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我们就要去感受语言文字中那种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古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就要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我们就要从字里行间咀嚼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良苦用心……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点上,即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能够将其提高到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方面来的便只是少数,至于这里所谈到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则常常被忽略掉了。而笔者却认为,学好文言文,第一点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基础,是前提,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体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完成了第二点、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上看,第一点仅局限于知识的吸收,第二点、第三点则更体现了德育的渗透。因此,学习文言文,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项重要内容。

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知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挖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

第7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恩平市第一中学 叶晓霞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①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2: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点, 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

B组:

行李之往来

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

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三、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又如下列词语:走

亲戚

牺牲

烈士` 爪牙

卑鄙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小结:词语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练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

﹙状﹚

〈补〉

〔定〕

词类: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数量词

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代词

二、 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

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2)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3)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4: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二、阅读下面的的练习,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修改。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5:解题步骤及方法技巧归纳总结: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掌握翻译的要求

4、强化训练

第8篇:语文教学素材: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固定结构例析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固定结构例析

“固定结构”,指文言文中,某些结合在一起,解释时不能分开而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固定形式的词语也叫“固定格式”或“凝固结构”。这一考查形式在高考题中出现了多次。既可在Ⅰ卷的选择题里考查,也可在Ⅱ卷的文言文翻译题里考查。

1.不亦…乎 2.得无(毋)…乎(耶) 3.何…之有。 4.何所 5.何为 6.何以…为

7.何有于 8.奈何 9.其…之谓也;其…之谓乎;…之谓也

10.然而 11.然则 12.如何

13.是故 14.是以 15.是之谓、此之谓 16.孰若 17.孰与 18.所谓

19.所以 20.虽然 21.惟(唯)…是(之)… 22.唯独 23.未尝 24.为…所 25.无何 26.无论 27.无乃…乎 28.无所 29.无以 30.以往 31.以…为… 32.因而 33.庸…乎 34.有所 35.有以 36.有…者 37.与其…孰若 38.于是

1.【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也是……吗”。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2.【得无(毋)……乎(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有时有诘问语气。“得”系表疑问语气副词,“无”或“微”、“非”、“毋”系表否定的副词,连用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莫非……吧”。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3.【何……之有】

(1)即“有什么……”的倒装,译作“有什么……”。助词“之”起提前宾语的作用。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2)有时压缩为“何有”,成为“有何”的倒装,译作“对于……来说,有什么呢?”

4.【何所】

是“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一般译作“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99年高考题)

5.【何为】

即“为何”,意思是“为什么”,多用于询问,有时用作反问。也写作“胡为”“曷为”“奚为”。如: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三》)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01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6.【何以……为】 表示反问。

(1)“何”系疑问代词,表示询问,译作“为什么”、“怎么”,“以”介词,“为”语气助词,在句末同“何”呼应,加强询问语气。连用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有什么……呢”。如: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说新语·阮裕焚车》)

(2)介词“以”后面的宾语属动词或动宾短语,那么“以”可省略,变成“何……为”,译作“(要)……干什么”。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还可写作“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如: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7.【何有于】

动词“有”带一个前置宾语“何”,又用介词“于”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加以修饰。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8.【奈何】 (1)怎么办。如: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怎么,为什么。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97年高考题)

(3)还可以分开来运用:“奈……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怎么办”“把……怎么样”。如: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98年高考题)

9.【其……之谓也】【其……之谓乎】【……之谓也】 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其李将军之谓也?(02年高考题)

10.【然而】

(1)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连用,是“如此,而”或“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

(2)和现代汉语相近。“可是”或“但是”的意思。如: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输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捍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封建论》)

11.【然则】

(1)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意思是“这样就”或“既然如此,那么”,多用于对话。用“然则”的句子往往是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后果。如: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

(2)相当于“那么”。如:

是进亦犹,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2.【如何】 (1)怎样。如: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小雅·庭燎》)

(2)怎么办。如: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3)为什么。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4)还可以分开来运用:“如……何”,译成“对……怎么办”。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13.【是故】

译为“因此、所以”。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14.【是以】

由介词“以”的介宾结构“以是”演变而成,常用于结果分句的句首或主语之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15.【是之谓】【此之谓】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6.【孰若】

译为“哪里比得上”。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7.【孰与】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比,哪一个……”,表示比较和选择。其中“孰”为疑问代词“谁”、“哪一个”,“与”介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2000年全国高考题)

(2)还可以分开来运用“与……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18.【所谓】 意思是“所说的”。如: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19.【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方式等,意义较具体,译作“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它来……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意义较抽象,译作“导致……的原因”。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也于此乎?(《师说》)

此世所以不传也。(《游褒禅山记》)

20.【虽然】

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相当于“虽然如此”。如:

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滕君,则诚贤君;虽然,未闻道也。(《孟子·许行》)

21.【惟(唯)……是(之)……】

“惟”(唯)意思是“只、只有”;“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如:

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吕相绝秦》)

常见的已经保留在成语中的词语如“惟才是举”“惟利是图”“唯命是从”。

22.【唯独】

意思是“只有”、“只是”。如:

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23.【未尝】

表示“不曾”或“没有过”。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秋水》)

24.【为……所】

(1)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相当于“被……怎么样”。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2)“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变为“……为所……”形式。如:

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5.【无何】 译为“没多久”。如: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26.无论

译为“更不必说”。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7.【无乃……乎】

(1)以委婉的语气对某一情况加以推测或对一事情加以商榷。“无乃”和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译作“恐怕(只怕)……吧”。如: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这种结构也用于诗词中,但由于格律音韵的限制,“乎”往往不用。如: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

28.【无所】

动宾短语,“所”用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的”,用作动词“无”的宾语。相当于“没有……的(人、事、物)”。如: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沛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29.【无以】

动词“无”和介词“以”连用,译作“没有什么办法用来……”、“无法”。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30.【以往】

译为“从这里开始”“向那里……”。如: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1.【以……为……】

(1)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修饰动词“为”,一般译作“用……做……”、“把……当作……”。如: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有时可紧缩成“以为”。如: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32.【因而】 译为“趁此(机)”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3.【庸……乎】

“庸”表示“岂”“难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4.【有所】

动宾短语,“所”用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的”,用作动词“有”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的(人、事、物)”。如《项羽本纪》: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触龙说赵太后》)

35.【有以】

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表示动作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某物而完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办法用来……”。如:

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36.【有……者】 译为“有个……人”。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37.【与其……孰若】

表示语意的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不如……”“与其……哪如……”。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38.【于是】

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结合,译为“在此”“在这种情况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第9篇:广东省天河区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第3课时)教学设计讲义

第三课时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 朱昭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5.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 1列子生活贫困,面容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谷子。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受悠闲安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我的。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与的原因。”列子死后,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1)用“/”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2)况且人所迫切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不能让自己不死,怎么能够让燕王长生呢? 【参考译文】

有客卿教燕王不死的方法,燕王派人学习它,派去学习的人还没有学成,这个客卿就死了。燕王大怒,杀了派去学习的人。燕王不知道是客卿欺骗自己,反而认为学习的人学成太晚而诛杀了他。相信不正确的东西,责罚没有罪过的臣子,都是缺乏考察造成的祸患。况且人所迫切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不能让自己不死,怎么能够让燕王长生呢?

- 3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上一篇:血防工作总结范本下一篇:督导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