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

文言文 篇1

本文题目: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的群星,他们是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风流儒雅,他们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的作品90%以上用白话写成,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譬如社会政治动荡等等,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最根本的解释,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即13岁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所接受‚语文教育‛,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废除文言的背景下,基本以白话为主体的、为本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人们,在语言‚敏感期‛,基本是‚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而不是‚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跟随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一母一子,一本一末。人们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根源处‛ 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

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上半叶的大师‚比肩‛,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他们成为‚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而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文人、学者们,少年‚语言敏感期‛,恰好处在大陆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从诞生、发展、再发展的时期,也即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此时,正是大陆所谓的‚现代语文教育‛对文言否定愈演愈烈,语文课本摒弃文言愈来愈多的时期。大陆语文课本在七十年代彻底告别了文言。因此,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成人的文人们,少年时期接触文言的数量‚一代少之于一代‛,因而他们成人时的文风也基本上‚一代逊于一代‛。几十年来,大陆文人的整体文字面貌是越来越 ‚水‛,越来越‚白‛,越来越‚俗‛,越来越‚痞‛,失去了纯粹、古雅、洁净、朴素。不可否认,这正是所谓大陆‚现代语文教育‛斩断了‚文言‛血脉的结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汲取,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少年‚语言敏感期‛仅仅涉猎极少的文言,或者仅仅学习白话,哪怕是一流的白话,那么,成人时期,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可以听听香港著名学者,堪称语言大师的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上穷远古,旁及异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语,苍然深邃,情致极焉’。鲁迅读过古书不少,从而‘知旧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 ’,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我绝对不是主张在中小学阶段全面恢复文言教育,全面实行‚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我主张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适度加大中小学阶段文言的课文比例,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至高中阶段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绝不是放在培养‚白话大师‛上,我们着眼于奠定一代几代‚现代人‛的‚白话运用‛的根底,提高‚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运用白话‛的效率。

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和‚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文言已经不用,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现代人何必再去学,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也无益于应用。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闭‛、‚禁锢‛。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就直接学习什么,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其实,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

‚古学诚不能无病,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这何消说,但一见古书,便视为毒品,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现代人贵能通古今,难道专看什么斯基译作,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史记》、《汉书》不曾寓目,《诗经》、《左传》一概不识,不也是中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也有语言珠玉一样。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或偏古失今,或偏今失古,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如文中是今语,即使借了 ‚之乎者也‛穿插,也不碍事,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即使借了‚吗呢吧‛来穿插,也还是鬼话。其原因就在于,一真切、一浮泛。所以,林语堂说我宁可写 ‚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不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口语,却罗嗦、繁冗,让人不明不白)。

我们再想想,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堪称博大、恢弘,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仰天地的目光,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超绝。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非现代‛、‚保守‛、‚封闭‛的吗? 文言诗文,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不断地 ‚走过‛、不断‚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另外,如果须循着‚学什么,就用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思路,发展下去,进行语文教学,那么,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量产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手机短信、QQ聊天语等等,放在语文课本中呢?因为它们是今天用得最多的呀!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所以他们成年后,无论怎样大张旗鼓地反对文言,而自身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养,是反对不掉的;他们自身的文言功底或者说是文化的根底,是不会因此而变薄的。而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大陆文人的文字正在出现‚粗鄙化‛ 趋势,广大青少年的语言也正在‚网络语言‛、‚商业语言‛的冲击下,出现‚垃圾化‛趋势。

学生厌学文言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学生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文言文,还是一片茫然。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没有搞清楚。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若说是为了交流吧,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古人,峨冠博带,一见面就是‚之乎者也‛一大串,显然是很荒唐的。若说是为了研究古代文献吧,这显然是少数人的责任,从普及的角度来说,这少数人把古代文献翻译成现代文,做成光盘,或直接进入网络,全民即可受用,为什么要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呢?现在,你若是随便到高中生中做一下民意测验,问你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他保管回答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考试不考文言文的话,他会立马将文言文放弃。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模糊不清,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觉得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应当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更不应该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中国文化!我们让学生接受什么?就是接受这种文化。可我们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严重走偏了,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使文言文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那么面目可憎。其实文言文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它里面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我有时不无偏激地想,我们今人和古人相比,我们的智慧和思想是不是越来越变得迟钝了?你看,我们所有发现的智慧和思想,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过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实上,我们的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企业家就曾拿我们的《孙子兵法》来管理他的企业;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就对我们的古代文化情有独钟。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可以了解到孔子、孟子、庄子、晏子、鬼谷子、诸葛亮这样的大智,也可以了解到郑袖、吕后、秦桧、魏忠贤这样的大*,了解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看到现代生活的影子,为我们了解现代社会提供一面镜子。

其次,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有些混乱。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符合这条规律,在过程安排上有些混乱。比如说,你能说出《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放在初中和放在高中有什么区别吗?事实上这几篇经典篇目并不比《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等浅显,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篇课文,过去是放在初中的,如《醉翁亭记》,现在又放在高一的情况。上海的二期课改也没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比如《左忠毅公逸事》,过去上海H版教材是放在高二的,现在新教材放到了高一,你不能说它的根据是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我觉得过去学习文言文可能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这点是不是可以值得我们编排文言文教材时借鉴,还望方家考虑。

再次,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我认为,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的读书被做题目所代替,尤其是文言文学习,被标准化的A、B、C、D的题目所代替,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做这样的题目,只能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加弱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靠长期诵读、感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繁琐、细碎的所谓文言句法训练,不是真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存心捉弄学生,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绞尽脑汁,让他们在那里做着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害莫大焉!试想一想,一方面现代文在淡化语法,一方面文言文在强化语法,不是与我们的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让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毕竟古文和现代文有着许多不同,我们只需引导他们了解究竟有哪些不同即可,不必在这里做过多的纠缠。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生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讲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呢?我在这里强调两点: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

文言文 篇2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论,古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今有各类学校为阅读特意安排的时间———早上,并冠以响亮的名字:早读。由此可见,阅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受重视度,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显得突出。文言文具有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和古奥难懂的特点,因此阅读就成为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阅读呢?

一、引导认识阅读重要性,增强主动阅读自觉性

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文而言的,它是汉文化中的“文物”,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石,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汉文化的起点。

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反复阅读文中第三、四段,它们骈散结合,言简意赅,把洞庭湖一阴一晴、一暗一亮的不同景色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巧妙地衬托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可谓独到,别具特色。学生们主动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语调去读,把老师的要求变成了主动的行为。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学习文言文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全面把握诵读教学根本

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所谓好之者指的就是兴趣而言。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朗读接力以及情境表演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而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读得畅快兴奋,课堂效果很好。

文言文的阅读是有要求、有方法的。诵读就是一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采用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眼到、脑到、口到、耳到,形成了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

三、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源泉,积极创设学生阅读环境

一是读课下注释,有效使用工具书。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读课本的注释,利用现有的工具书,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中,学会自己疏通文句,学生获得的是“发现”的乐趣,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会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提问题,可以与同类文章对照提问题,还可以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再从相反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提问,以加深学生印象。

三是让学生制作知识积累卡片,反复复习阅读。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知识积累卡片。这解决的是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记得快、忘得快、知识多而易混杂的特点。这些卡片学生随身携带,同学之间随时互相交流,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巩固了课堂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阅读过程学生重在参与,阅读评价教师侧重鼓励

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古诗文的朗读活动,如结合现代文的学习吟诵与之有关的诗文,分门别类编辑古诗,古诗文朗读争霸赛等。教师的阅读评价要对学生多鼓励,并适当有一些奖励,要让那些愿意花工夫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尝到甜头,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向模范学习。

让小学生走进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篇3

【关键词】文言文 文白对应 仿写

文言文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根基。如今文言文教学已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但因为文言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学生的掌握与传承。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将课外的文言读本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以下简称《一百课》)一书中有许多文章可以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找到它的白话文版本。为了拉近小古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决定让四年级的学生对照以前学过的八册人教版教材,来找一找和《一百课》中的文言文相对应的课文,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共找到了19篇。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观潮》对应《一百课》上册第十一组的《浙江之潮》,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鹏程万里》对应《一百课》下册第四组第67课《北冥有鱼》,四年级下册中的《纪昌学射》对应《一百课》下册《学习这件事》;三年级下册中的《夸父追日》对应《一百课》上册第七组《夸父逐日》,等等。通过这样文白对照的朗读和学习,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首先解决了小古文难读难懂的问题,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从中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在此基础上,学生因为有了自己文白对照后的发现和理解,背诵这几篇小古文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也可将《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中的文言寓言小故事,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同教材中学到的寓言故事进行对应学习,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文言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语文教材的对比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对学习文言的兴趣更高了,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发现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文言材料,不管能否读懂或只是一知半解,他们都会拿到班里来尝试阅读,如《古文观止》《增广贤文》《从古到今》以及文言笑话、教材中的成语故事等。由此可见,学生对待文言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避而远之了,而是带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热情主动地去接近它,感受它了。

二、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

好玩、爱动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的情景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学习小古文。于是笔者尝试把《守株待兔》的课本剧表演搬上舞台,惟妙惟肖的演出让学生对小古文更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再看看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活见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片段。

教师出示关键句:“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启发学生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扮演这个撑伞者,并表演这一连串动作?

当有学生上前表演动作后教师给予鼓励并随机问道: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吗?“以足撩之”时你在想——“奋力挤之桥下”时你在想——“趋”时你在想——把这种感受放进去,你来读读这句话。

……

课始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通过表演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这几句文言的含义,之后教师一连串的三个“你在想……”不但帮助学生解读了这几句文言的意思,还使得短短几句精练的文言短句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情感色彩,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原本害怕小古文的心理烟消云散。

又如在学习《乡村》这篇小古文时,除了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小古文带来的古代乡村美景外,还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古代乡村的美景,在展现画面的同时,要求学生边画边背诵,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这篇小古文,而且在情感与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小古文还可以这样好玩。

三、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

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读,模仿写。“写文言”的成功,对“读文言”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古文诵读积累后,可尝试让学生进行小古文的仿写。如在教学《猫斗》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争斗,也照样子改写成文言,字数不限。请看两位学生仿写的文言片段。

白棕二狗,斗于庭院,汪汪大叫,龇牙咧嘴,四目对射,不分上下,久之,白棕二狗遍体鳞伤,两败俱伤。

——张琪曼《狗斗》

黄黑二鸡,斗于院中,喔喔而鸣,耸毛拍翅,四目对视,两不相下。久之,黄鸡稍退缩,黑鸡奋起逐之,黄鸡走入室,不敢复出。

——童羿博《鸡斗》

又如,在学习了《菊》一课后,有学生这样仿写:

滴水观音,翠色欲流。其叶,如毯,如掌。其形或抑,或垂,其色或绿,或碧,或黄。种类独一。性顽强,折枝既可栽,栽后与前一致。春日萌芽,夏日繁茂,秋日生枝,冬日傲霜斗雪,一年四季,唯其不枯。

——李凡《滴水观音》

秋菊盛,清香四溢。其瓣似针。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白如雪,赤似火,黄胜金……其性耐寒,严霜降时,草木皆枯,百花皆凋零,唯菊独盛。远望,如诗如画;近看,美中之美也!

——王乐阳《秋菊》

……

等到小古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有了不同类型篇目的积累,笔者让学生把课外的小作文题材统一为小古文的仿写,类型自己选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篇目或自己想写的对象都可以。结果全班同学都作了尝试,写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写水果的,有写景的,有写植物的,等等,尤有特色的如:

古今中外,茶乃上好饮品,茶中,又以西湖龙井为佳。夏饮消暑解渴,冬饮明目而健脾。置少许茶叶入壶,以沸水冲之,候些许时辰,开壶,清香四溢,入口,惊呼美也。

——陈鲁秋月《论茶》

夏日如火,母买一瓜,怕吾贪吃,藏于床下。不料被吾找至,口流馋水,急剖之,立光。母撞见,笑曰:“小馋猫,要撑破肚子耳!”吾羞而走。

——蒋诗雨《夏之瓜》

面对学生充满情趣的仿写作品,笔者感觉到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已非一般,小古文以它“简短有趣又好玩”的面貌向学生展示着它无穷的魅力,由此可见,文言,其实离我们真的不远!让我们努力创设各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热爱文言之情,让他们自发地学习,并把这个经典在我们手中完好地传承下去吧!

参考文献:

[1]朱文君.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

文言文 篇4

一般同学认为,文言文阅读的记忆类考题,仅是默写的6道小题,只占18分。其实不然,古诗词赏析中的第7小题,即词语解释,以及课内文言文阅读中的第9小题,即文学常识,也属于记忆题,两者相加共计22分,占中考文言文试题分值一半以上,是文言文部分的半壁江山,因而绝对不容小觑。根据有关统计,记忆类试题的得分率在95%左右,尽管较高,但还未达到满分的境界,犹嫌不足。失分的主要原因是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所致。文学常识题中的作者及所处朝代,只要把三十篇课内文言文按朝代先后及作者姓名、学派排列成序,进行理解性的记忆,答题时避免写错别字,内容不张冠李戴,拿满分是很容易的。古诗词赏析中的第7小题,解释填空一题错误较多,得分率仅为65%左右。如中考第7小题,要求回答“王孙”指的是什么,而有的考生答成:“大王的子孙”、“贵族子孙”,“归隐的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又如中考的第7小题,“太清”的意思是“天空”,而有的同学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望文生义,答为“非常干净”,更是莫名其妙。之所以答错,在于这些考生只注重背诵默写诗词句子,而忽视有关的词语注释,因此失误也就不足为奇。如果认真整理古诗词注释中运用典故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以记忆,得分也就容易多了。这里,笔者在规定的古诗词考试篇目中,选取下列词语,请同学们作三分钟的自我测试,以检验自己准备的成效如何。

1、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2、造化:《望岳》

3、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4、班马:《送友人》

5、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万籁:《题破山寺后禅院》

8、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9、绿肥红瘦:《如梦令》

10、天山:《诉衷情》

11、飞鸿:《天净沙*秋》

12、玉壶:《青玉案*元夕》

把握题目要求有助理解

20中考课内文言文语段考查《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少考生由于没从整体上对文章加以分析,再者没有看清题干上的提示“错项”,以致选错了正确答案。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要求是: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和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由于备考的篇目有三十篇之多,许多考生忽视了七﹑八年级所学的文言课文,因而成绩不理想。如果课内文言文阅读较生疏,课外文言文延伸势必要受到影响。

文言文阅读(一):文言虚词梳理 篇5

(一):文言虚词梳理

【文言虚词定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常见的文言虚词】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而翁知我。(《蔡勉旃[zhān]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⑴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⑵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⑶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⑴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⑵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⑶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九)且

1.副词

⑴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⑵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⑴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⑵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⑶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乃

1.副词

⑴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⑵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一)乎

1.语气助词

⑴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⑵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⑶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⑷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二)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所”和“以”连用。

⑴“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⑵“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

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三)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

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

例:夫齁(hōu)声起。(《口技》)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四)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十五)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六)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

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例: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者。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七)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课外文言文 篇6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②盬(gū):吸饮。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⑴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⑸蜘蛛乃盬 ②其脑果腹而去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

⑴之 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

⑵以 ①以刺刀攫其首 ②以首俯地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⑴然审视殊无所见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

2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21. ⑴听到 ⑵从上往下看 ⑶ 终于 ⑷ 曾经 ⑸离开

22.⑴之 ① 的 ②它,指蜘蛛 ⑵以 ① 用 ②把

23.⑴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文言文 篇7

第一, 生活中缺少文言文语言情境。这一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 文言文就让位于白话文, 逐步退出了我们日常语言交际的舞台。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当代人对文言文的生疏, 无法直接阅读优美丰富的文言文。在此现实面前, 我们这些高中教师应勇于面对。

第二, 学生文言文书籍的阅读量太少。如果学生上学期间能多读一些文言文书籍, 先天文言文语境的缺失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的。但受这样一个崇尚效率的时代风气所影响, 绝大部分学生对生涩难懂的文言文书籍不感兴趣, 更妄谈深入研读。

第三,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纵有再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只要教师的方法得当, 文言文教学也还是会取得好的效果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采取的是讲—读—抄—背的模式。在此种模式下, 学生几乎完全沦为课堂教学的配角, 只是被动地听。结果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呈反比, 教师讲解得越多, 学生积累得反而越少。

可以说高中文言文教学已进入一个误区:教师艰辛地付出, 换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所以, 文言文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那么, 怎样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呢?

首先, 从朗读入手, 千方百计做好读的文章。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 做好朗读这一环, 文言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的方式很多, 我在教学中, 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方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齐读、分角色读、默读、听录音仿读等。各种阅读方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从文章内容分析入手讲解文章。以往文言文教学教师们多习惯于串讲课文, 即通篇依靠教师讲解课文, 学生被动听课记录, 或者个别地方由学生翻译, 再由老师点拨。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这些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教师最擅长的教学方式, 也是最受诟病的方式。正是这种我们最擅长最习惯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对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好感”消耗殆尽。所以有必要用新的教学方式。这其中, 从文章内容分析入手讲解文章, 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此种方式尽可能地解放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角。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 通读全文, 了解大意;第二步, 设置较为简单关键性的问题供学生自主思考探究 (要求可用原文作答) ;第三步, 重点解决学生无法独自处理的疑难语句;第四步, 将古文中的问题与当下实际联系起来思考, 古为今用。

再次, 注重课文的创造性解读。学习文言文决不能局限于能翻译出大概意思。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 更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学习文言文也不是要让我们回到古代, 完全复制古代的思想语言, 而是要通过学习文言文, 掌握阅读理解古文资料的能力, 从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为今用。所以, 学习文言文时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创新解读, 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最终做到对文言文的活学活用。创造性解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 在学到《廉颇与蔺相如》一课“负荆请罪”一节时, 我提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取向和廉颇“负荆请罪”的举动分别可以应用到哪些作文话题中, 学生对此反映就极为热烈。而讲到《晁错》一课时, 有学生指出:晁错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值得肯定, 但他的结局却令人惋惜。由此, 我提出:“要想成功实现改革目标, 一位合格的改革者应怎样去做?”学生也踊跃发言。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引导学生冲破课本的条块约束,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积累。

最后, 还应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和积累文言知识的意识。文言文教学中, 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在日常学习中及时归纳积累知识点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句式, 古文化常识等) 。毕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文言文, 及时积累归纳既可以强化记忆又便于日后及时复习。同时归纳积累文言知识的过程也是梳理知识体系的过程, 可以尽快将所学知识构建成有机的整体, 真正实现古为今用。

文言文 篇8

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文言文教学的优势,使得中国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更深得人心地蓬勃开展下去,这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准确地认识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使文言文教学改革能够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使我们能够在当前的本土语言教学上取得领先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上的和当前的使命来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与学中更加有效地实现文言文教学改革。

一、古代文言文教学在历史上的使命:传承文化,选拔人才

文言文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承文化,延续文明。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呈现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断层,即使在秦朝著名的焚书坑儒的巨大压力面前,中国文化也没因此断裂。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文言文的作用。纵观世界文明史,没有哪个民族的文明能像中国文明这样有着不可思议的生命力。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始终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文言文教学于是就必然承担了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从中国最古老的官学开始,到孔子开创的私学,再到官学私学并行,2000多年来,文言文的这一使命没有发生变化。文言文是精简、凝练、雅化的书面语,具较高的稳定性。烟如浩渺的古籍古典,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行为等。如果不懂古文,则无法知思想之源,更无法知古以鉴今;不通古文,则无法真正的领悟中国有形文化与中国传统中无形的精神力量,更无法真正理解中华文明。

选拔人才是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另一历史使命。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原始民主制——禅让制、西周世袭制、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隋唐到明清的科举制。在这中间,总少不了学校教育的影子。而科举制更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一呆就是一千两百多年,于此同时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文言文教学)也走上了辉煌。科举中虽然有人是通过自学成才的,但不可否认,学校教学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以唐代为例。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余人。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而且唐朝对科举报考人员的要求也不甚严格,除作奸犯科者不得参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参加,应该说是比较开明的。这样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在唐代的宰相中,十有八九是进士出身。可见,选拔人才是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另一相当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当代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提高语文素养,传承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最基本的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改以往大家熟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并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这样,文言文教学就必须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文言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更重要更本质的使命:传承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中国古代文言文中包含大量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财富。文言文学习中的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言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语文学科其他部分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文言文学习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环境下,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在历史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文明成果,应成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意识到,了解文言文是作为中国人应有的责任。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文言文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同时,高中文言文教学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文言文教学内容,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三、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给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我们的文言文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文明。思考文言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我们总能发现其中存在着文言文教学目标混乱的影子。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知道教学朝哪个方向发展,学生不知道自己通过文言文学习要最终学会什么。在这种模糊的方向下,文言文教学工作出现长时间低效率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目前,在现行文言文教学模式下,中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两种目标上的偏差:一种是过分重视语文字词教学,重视“字字落实”的翻译,重视文言句式的理解。曾经听过这样的课:学习《钴鉧潭西小丘记》,一上课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象征性地叫了几个学生来提了几个字词上不懂的问题,然后就进入了文言文翻译教学,教师唱独角戏,教师讲究“字字落实”,学生在课本上记的不亦乐乎。教室里传出的就三种声音,教师的翻译声,学生座位上的沙沙声,偶尔有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声。学生相当的配合,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真让人感叹。另一种是过多强调了文章的思想性。有这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像《游褒禅山记》,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的相当热烈,并且对文章的主旨“志力外物的意义,学者要深思慎取”作了大量精彩的发挥。然而,学生是如何把握到文章主旨的?是教师直接板书在黑板上的。学生还没对文章本身有相对深入的阅读,教师就把自己的理解抛给了学生。表面上看起来热烈的教学氛围掩盖不了学生主动性的抹杀。

(二)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是中学文言文改革良性发展的基础。目标的明确为改革朝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新课程对文言文改革只有个理论性的要求。说实话,这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认知上的差异,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中的文言文教学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师教得累而盲目,学生学得苦而无益。文言文教学进入了串讲翻译的状态中。有一批语文教师甚至一些教育专家振振有词地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成绩,得到考卷上的那十几二十三十分。结果明明是一篇优秀的妙趣横生文章,在经过肢解后变得枯燥无味;明明是一篇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有积极意义的文章,最后掩盖在了乏味的“字字落实”的翻译中。实际上,分数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兼得的鱼和熊掌。试想,在学生体会到文言文魅力的情形下,加上教师的指导帮助,兴趣加主动加成就感,学生的文言文想不考好也是不可能的了。

(三)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的明确将深化文言文教学改革,使文言文教学能够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放异彩。在历史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改革就相当必要和必须了。当前白话文占据社会的话语权,成了社会的主流语言。但我们同时发现,白话文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已经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而且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出现有世界影响性的作品了。这让部分人士想到应是白话文先天不足的后遗症。他们认为,白话文当初果断抛弃文言文进入独立发展阶段,是当时历史的要求,但并不很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一下子割裂有几千年历史的语言,难免会出现阵痛。所以,如今应认识到虽然白话文和文言文有很大的时代差距,但文言文是白话文的基础是毫无疑义的。可以说,文言文将为白话文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持,这个观点是可以接受的。文言文在历史上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已经被时代证明了。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让文言文适应新的历史环境。中学文言文教学如何才能成为现代汉语有力的后盾,那就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思考探索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承诺书下一篇:广播体操比赛领导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