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通用9篇)

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1

文言文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文言文的教与学应当是自豪而神圣的,充满着诗意般的美感与快乐。然而现实却非如此,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这要求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古诗文教学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摸索,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重诵读,培养语感。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今人与古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有些课可以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直至能背诵,牢记于心才能增强语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内容先要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句段,不必急于求解,暂且放在一边,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词义,求得大致的含义,或者自已进行猜测,以意会之,等日后求得老师的指点.再进一步求得理解。朗读过程中只需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轮廓。

二、重积累,夯实基础。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 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以及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等知识点要进行整理,这样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

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 走 ”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 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三、重讨论,把握要旨。

新大纲、新课改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应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而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建立班级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文言文讨论式阅读教学”就是一种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的兴趣的新型文言文教学模式。

所谓“文言文讨论式阅读教学”就是按照“见仁见智”的阅读原理,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先让学生各抒已见,再由教师相机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的一种新型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要鼓励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在阅读时划出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来,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协作小组讨论、筛选,把难以解答的问题输入电脑,在全班交流、评议。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众所周知,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通过人机对话,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种协作学习方式无疑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构。

四、重品味,感受美感。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从这句话来理解,“言”指内容。“文”指文采。在把握了文章的内容的前提下,接下来就是深入体味语言的魅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而学生又不是“鸭”,怎能不生厌恶之情?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支离破碎了,还谈什么去体味挖掘古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其实,美好的东西谁不喜欢,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文章同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华丽非凡的辞藻,精美短炼的小品,韵味十足的古文无不是语文学科中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无不吸引着学生们一颗颗好奇的心,只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将这种“美好”真正渗透在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当中,关键在于教法。

教读古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们在教古文时,应该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其

从艺术的各个领域、在愉悦中体会古诗词的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五、重延伸,提升能力。

文言文教学应该大胆鼓励学生自学。目前,广大的语文教师对教材所选的文言文还是相当重视的,而且花费大量的精力精讲细练,学生也因此对课内文言文很熟悉,尤其是大纲中所规定的基本篇目。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呢?我并不这样认为。

课堂文言文教学是整个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教学,终极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所以教学文言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在设计教学形式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现在的考试考查中,这种延伸式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2

初中教材所选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多为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却让学生深感其“苦”,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极端。一是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没有互动,缺乏激情。另一种则是:有的老师担心被扣上“传统陈旧教学”的帽子,而忽略了文言知识的积累,单纯对文章内容进行品味鉴赏,用教现代文的方法来教文言文,导致学生文言基础不稳固。众所周知,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脱离了文言知识的文言文教学宛如“空中楼阁”。文言文阅读教学不能只为考试服务,不能把文言文阅读教学演变成机械化的字、词、句的操练。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觉得有趣,有味。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在诵读积累中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生应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含英咀华,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以读悟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首先,一篇文言文要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懂文意。即通常说的“读准、读顺、读通”。文言文中要明确,通假字要读准字音,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强”同“僵”,读jiāng。以此为例,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的通假字,明确读法,学生怀着好奇心,举一反三,很快掌握了通假字的读法。有些词语要按照文意读音,如“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汤汤”读shāng shāng;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èhán。在读准的基础上,要能正确地进行朗读停顿。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结合句意,标出停顿。告诉学生一般主语后要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在读准、读顺的前提下,就要读出感情,读懂文意。如“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读出字里行间的凄凉感伤。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引导学生解其义,悟其文。

其次,通读全文以悟文意。文章的意思要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初读、再读和品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上课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如《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身在东晋的黑暗社会,毅然决定归隐田园,这既是不愿与腐朽的官场同流合污的精神,也体现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在本篇文章中,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初中教材中,值得研究的文言文作者不胜枚举,如《记承天寺夜游》中被一贬再贬却还能悠闲自适的苏轼,《出师表》中言辞恳切、忠心报国的诸葛亮,《醉翁亭记》中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欧阳修等,学生在搜索资料和课上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更增添了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在活动设计中感受趣味

首先,朗读的方法和形式要多种多样。如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小组读等,还可以进行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快读、慢读、高声读、轻声读、模仿读、限时读等。魏学洢的《核舟记》,可以让学生表演朗读,在学习第三段时,可以选择三位同学分别表演苏东坡、佛印、鲁直,模拟三人在船头的位置及他们的动作、神情,边表演边朗读,在朗朗的笑声和读书声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论语>八则》则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读……如此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读中有乐、读中有趣、读中有思,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真正乐趣。

其次,运用翻译方法,组织译文竞赛活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讲究“信、达、雅”。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但对于初中生,只要忠实于原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地直译出来,并且语句通顺明白即可,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课文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会望文生义的文字要细致讲解,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应该理解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应理解为“将军、壮士有的身经百战而死,有的十年征战而归”。

三、在课外知识中延伸兴趣

要补充必要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学古文应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如:古人的姓名字号、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在平时的教学中,介绍古人的字号、书斋名,可以让学生为自己起“号”,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字,体现自己的志趣;介绍每个朝代的服饰特点、饮食习惯等,并推荐他们看相关的影视节目,这对阅读课外文言文很有帮助,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对文言文的教学,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静主编《知识集锦·语文》,吉林摄影出版社。

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3

一、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一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使我们拥有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了解继承发扬其精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文言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二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需要。文言文中有许多关于古人勤奋学习、勇敢抗敌、舍生取义、诚实守信、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故事,而这些正是实施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素材,只有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三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意识,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而这些都是学生走出校门后立足社会成为新型人才之本,足以让他们受益终身。

二、采用理想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对文言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教学法会使学生感到文言文课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1.熟读成诵生兴趣

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文言文比现化文更讲究韵律,古人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是因为这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因此,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笔者在教李白的《将进酒》时,就是采用诵读法。先播放配乐录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再指名读,对重读、语气、语调进行适当点拨;然后学生自由朗读、齐读,每次朗读都要学生与理解联系起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感受李白的浪漫诗风和个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通过自己示范背诵来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2.导语新颖引兴趣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首要条件便是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好的教学设计,如巧妙地设计课堂导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文言文这种相对枯燥的文章教学,更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式,悬念式,还可以是背景式等。下面是一位老师教《石钟山记》时设计的导语:北宋有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本书,叫《字说》,他认为每一个字都可以从字形上得到该字的含义。有一次,北宋另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见到王安石就打趣道:“荆公先生,我名字中的‘坡’字该如何理解?”王安石笑道:“坡者,土之皮也。”苏东坡又问:“那么‘滑’字呢?该不会是水之骨吧?”王安石无言以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解事物不能都从表面上去理解,想一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钟山记》,对石钟山的命名是否也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呢?这一导语不仅生动有趣,故事性强,而且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对理解课文的主题是有帮助的,这样的教学实例,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目的。

3.使用媒体激兴趣

兴趣在于激发,现代媒体再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展现的场景,音乐渲染的场景和言语表述的场景等。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能进一步理解教材,使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如教《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媒体,把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用视频的形式再现,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象,学生更易把握课文内容,乐趣自不待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古老的文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容易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4.巧设问题提兴趣

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任何一篇文言文,只要深入钻研,都可以找到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处理方法,并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始终处在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思维敏捷的状态中。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先要求学生排出人物表,然后提问: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几岁?他去参加移山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等学生回答后,他继续提问: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共有几人?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工作艰苦吗?以上问题的排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揭出阅读本文的中心目标:了解不同的人物在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这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问题,以此带起全文的阅读,使整个教学过程目标集中而不单一。问题的设计多用“曲问法”,问在此而意在彼,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如“遗男的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答,但仔细一想,便恍然大悟,在饶有趣味的思考中落实了词语的知识。

5.编讲故事增兴趣

学生们非但爱听故事,有时也喜欢讲故事。有些文言文,文字比较浅易,故事性比较强,可以请同学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大致内容,不必指名,大家齐参与,想不起来的情节或内容老师“帮忙”(也可以分角色表演)。这样使教学活动充满新颖性,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鸿门宴》这课笔者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当大家七嘴八舌将故事情节复述出来后,这时大家脸上表情轻松,也为后面的学习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

6.读读议议助兴趣

要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就是按见仁见智的阅读原理,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教师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大大助长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位老师在教《孔雀东南飞》“双双殉情”的结尾时,这样问学生:结尾除了写“双双殉情”,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可以用来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许多设想,如焦仲卿、刘兰芝双双私奔;刘兰芝嫁给大守之子育一小儿气死焦母;让焦母突然死去……,然后,这位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对上述设想各抒己见:私奔不合现实,即使逃出仍会遭到迫害,刘兰芝重嫁,有损古代妇女贞洁形象,也歪曲了作品主题;焦母之死,这是掩盖矛盾,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等等;而只有“双双殉情”的结局,才能激起读者对封建制度的痛恨。就这样又是比较又是讨论,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结尾在表现作品主题方面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思维到最佳立意过程中。

小学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1 篇4

罗成聪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因此,小学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进入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在此我想就小学文言文教学教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抓住好奇心培养学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有一定的新鲜感,但因文言文的的词语、句子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拗口,难懂。这时如果上不好,不但新鲜感会丧失,还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了:

1、课前能读通课文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天才;

2、能自己弄懂每个句子意思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奇才;

3、最先背过这篇文章的同学是良才。学生都想成了这三个中的一个,一下子就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不想落后。于是很自然就进入了预习阶段,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生字障碍,可以借助注释和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教师此时可巡回指导。

二、抓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认为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以读为本,让学生读、悟;读、背;细细品位。读的方法很多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初略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我在上课时一句一句地教,并且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掌握语句的停顿。如《伯牙绝弦》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的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

3、学生自由朗读。目的让全体学生锻炼朗读,获得语感,领会课文大意;

4、同桌互读,这样他们之间就可相互帮助纠正错误的发音。并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

5、全体学生齐读。目的让优生带动差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这环节,主要是学生反复读,读到文章自然上口,读出韵味。

三、放手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大意

在此环节中我采用的办法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先逐字逐句对照注释一句句去读通,去读懂,去理解每一句话乃至于通篇文章的意思。然后小组相互讨论进行交流解决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课文大意,同桌互相翻译理解课文。同时老师不能忽略了课文中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也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老师也不能小看现在学生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此时课堂上的气氛是十分活跃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了。一会儿时间学生基本能说出《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大体内容,知道讲的是伯牙与子期生为知己,后因子期死,伯牙摔琴断弦,从此不再弹琴。也感受到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境界。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学生一定会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满意,也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会毫不示弱,都想成功。

四、及时总结学法

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篇5

【内容提要】: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少慢差费”的尴尬局面,为了彻底改变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理念,为学生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转型,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农村高中文言文活动化

一、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遗憾的是,文言文教学却是一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在当下的农村高中,教师在生源基础薄弱、高考应试压力的现实面前,难以摆脱以往“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然而,这种几近辛苦的“填鸭式”教学,不但收效甚微,反而加剧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学心理,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教学局面呢?人教社中学语文教研室顾振彪先生在接触了广东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有关成果后提出“大力发展中学语文活动课”,并认为:“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针对农村高中文言文活动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现归纳如下。

二、农村高中有效进行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鉴于传统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我们主张在活动化教学中,强调“以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通过活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并最终实现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一)激趣教学,以“读”导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语文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朗读的运用。作为文言文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诵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几乎适用于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普通学生群体,是文言文活动化教学中的最基本形式,尤其适用于农村高中基础薄弱的学生。

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再次,“读”作为活动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有着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人比读、小组赛读、个人体验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而叶圣陶先生尤其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读”作为文言文活动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二)问题探究,拓展思维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合作讨论主动地探究问题、自主地获取知识,而这种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进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种教学活动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必须预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与教学目的,为学生预设相应的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中,我一开始便提出了“兰芝与仲卿真心相爱,为什么最终却只能落得个黄泉相守的下场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阅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查阅字典、翻阅资料等形式,疏通了文意的同时,更讨论出了各种让人惊喜的答案,例如“封建制度的压迫”、“恋母情结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七出之条”等,其收获之丰,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同样的,在《鸿门宴》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下面两个探究问题:(1)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掉刘邦是一种“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人之度”。你的看法是什么?(2)有人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是英雄,也有人认为“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刘邦是英雄。对此我们应怎样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解决文言知识、读懂文章的同时,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形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可见,巧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不单止能促动学生主动想办法克服阅读困难,更能在让学生拓展思维,收获更多。

(三)体验教学,教学相长

所谓“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教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抽取一些较为浅显的篇目或文段,让学生小组负责分段备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课件,并以此为作业上交,通过老师的审阅后,进而试讲,最后在班里正式讲授。这样的体验教学活动,可以迫使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主动克服文言文的难点,并在形成教案的过程中,增加与组员、老师的互动,通过以优带差的形式,共同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段太尉逸事状》一课中,我把其中“勇服郭郗”、“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分给学生小组备课,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思考、利用工具书、请教老师等形式,分工合作,最终形成教学设计,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单纯的老师讲解,字字落实,更为明显。

(四)参与评价,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更为投入,对文言知识能做到及时的总结梳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活动化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力拟出评价试题,进行小组互考,互相解答。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归纳新学文言文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游褒禅山记》的拟题比赛中,其中一组学生除了把握好其中重点字词的出题方向外,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题目,让同学们在“尽吾志”与“知难而退”的价值观上进行讨论,反响热烈。而出题者,也在同学们的热情回应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学习主动性愈加强烈。

三、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一些构想

事实上,真正的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在课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课本剧、比较阅读、素材积累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当然这个过程,实施起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实际能力。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课本剧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则主要侧重培养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本色表演。活动形式不同,但是目的相同,在激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并不是一蹴即就的,要培养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课时的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到活动与学期教学任务是否有冲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面,尤其得留意分组时,是否能做到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合理搭配,进而实现以优带差的学习;在教师的备课上,更要有多元的准备,适当的朗读指导、合理的问题预设、持之以恒的点拨指导等等,无不向老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求索,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的道路上,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洪叶剑《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4月第4期第6卷

【2】张霞《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些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3】朱峰《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4】焦翠霞《高中文言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

【5】田立君《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2月号下旬刊《文教资料》

高中文言文“少数多学”方法初探 篇6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文言文语言典雅,音韵和谐,句式变化灵活,文意深远,适宜诵读,高中生又有一定的朗读基础,高中文言文教学若借助“诵读法”,则可做到以读促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语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少教多学”

一、以“读”促悟,培养文言语感

1.读准字音,了解古代文字“莫”与“暮”、“其”与“箕”等通假现象记录着古代新字的出现,“衣(yi)”与“衣(yi)”,“王(wang)”与“王(wang)”等破音异读现象记录着汉字词性的变化;“可汗”与“吐蕃”等古音异读现象则刻录着民族的文化一“读”,叮以了解古代文字的更多含义。

2.读准断句,了解词义。古今异义词的存在,是文言文难懂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断句方法则是古今异义的普遍现象。《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相如前进缶”一句的“前进”与现代汉语的“前进”完全不同,文巾的“前”意为“上前”,“进”意为“进献”,“前”与“进”之间断开诵读才能读准同意,否则就与现代词混淆。

3.读准重音,感知文意。汉字表音亦表意,诵读时文意传达得到位不到位,主要看重音读得准小准。一般而言,表动作的谓语和表性状的`状语需重读,需强调的定语及表结果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和指永代词也常常需要重读。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的“破”“下”“东”;“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的“亿丈”“不测”;“却匈奴七百余里”的“七百余里”等再如《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句,只要指导学生重泼“安仵”这个词,便可以引领学生悟得作者人生短暂、生命难以把握的惆怅消极的情绪,感知到文意。

4.读对语调,品味情感《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若把“天一方”读成高亢的升调,表达的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若每个音节都读成低缓的降调,则表达朝堂之外自己被贬后内心深处的丝丝愤懑、怅然、不甘与期待。

5.读出文气,获得文言语感。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曾说,教人读书要“因声求气”,文言文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句式也多骈散结合,所以,文言文学习必须注重诵读,特别是《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和《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不读就体会不到整句与对句飞扬出来的洒脱与奔放,就体会不到诗人时喜时悲的情感变化;像《陈情表》与《祭十二郎文》这样的感人肺腑的名篇,也只有读,置身于特定的氛围才能感受出诚挚与真切。

6.读懂形象,感受古代文化。像《鸿门宴》这一类情节突出的作品,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让学生在特殊的语境里诵读才能体会得到鲜叫的形象。如“樊哙闯帐”一节,分角色诵读,分组对比,樊哙闯帐时的急切与愤怒、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才体会得真切,项羽英雄惜英雄的英雄气概,也才能悟得?

二、以“读”导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少教多学”的要义在于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语文教师从学习的最基本环节“读”进行引导,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1.引领学生读课下注释,了解文史知识,“知人论世”。古代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关注课下注释,诵读背景文字及作者介绍,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把钥匙、

2.试读与范读相结合,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学生诵读全篇后没汁“有没有读错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互助正音,讲解渎音知识,或渗透文章内容。而通读文章之后,设计“你们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或“你们认为哪一段写得最精彩?”“你可以试着读得更精彩吗?”等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间的交流,促进文意的感知。

3.诵读与评价相结合,激发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少教多学”,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文言文的课文理解,也可借助“读”引领学习者的合作与探究,个体诵读之后,“读得好不好?”“怎样读更好?”“读得最精彩之处在哪里?”等问题的设计,也可以引出评价,激励其他同学的评价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4.分角色诵读与配乐相结合,身临其境,感受文言文之美。情节性强的文章,借助角色诵读法,更易于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意蕴;散文类文章,配乐诵读法,更能读出音韵之美与文化之美。

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7

一、引入竞赛机制, 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揧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二位哲人的话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 那就是兴趣在人的认识活动或者说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能够使人积极地通过探讨和寻找, 去满足对新知的认识所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 将竞赛的机制引入教学中, 便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极大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 首先在理清结构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将以前在教学文言文时所传授的文言文常识———词类活用字、古今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常见的文言句式等等, 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去发现, 去理解, 并在其中寻找到例证。然后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来个文言常识的竞赛, 比一比哪个小组寻找到的最多。最后, 教师评判, 奖优罚劣, 让差的小组每人背诵一段课文。这样的竞赛, 竞争激烈, 趣味横生。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文学常识的反复训练, 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积极学习文言文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更为浓厚的兴趣, 同时, 也提升了每一位学生自觉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收到的显著效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二、鉴赏品味语言, 重视审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种能力的培养, 又只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来完成。“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 但是最基本的”。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它充分说明,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同样要从品味文章的语言入手。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 皆为名篇佳作, 富含着音韵美、节奏美、情趣美、意境美、图画美。而鉴赏这些美, 一定要能够通过形象的感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索分析, 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进一步领会, 我们的美感才能得以深化和升华。例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以看出它的画面美、形态美;读出它的语音美、情感美;悟出它的品格美、气质美、正直美……这不仅描写的是莲的品质, 其实也正是作者的那种完美的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再如《小石潭记》描绘的“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这是一幅动态的影像, 特具图画美。又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它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种优美的的音乐, 感受到了那种精练的有节奏的韵律美。这些美, 我们只有通过对文言文中颇具美的语言进行深入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品味和鉴赏, 才能体会和感悟, 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间伸展。

三、深刻理解主旨, 对比分析

相同的境遇, 相同的游山玩水, 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初中所学的三篇游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三位作者, 他们的学识相同, 都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他们的作为相同, 都兴除时弊参与政改;他们的境遇相同, 都是因改革失败而被贬, 他们的被贬后的心境也相同, 都有郁积于心的忧思。这三篇游记也都是三位作者被贬谪之后各自所作的从古至今的名篇, 而且也都是借山水之景来抒发自己的忧乐之情。然而, 三篇游记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又是那样的不同。“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中这样的描写, 恰恰写出了作者暂时因为小石潭的水之“趣”、之“乐”而忘了忧, 但随之而来生发的是“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不可久居, 记之而去”的孤凄悲凉之意。而《岳阳楼记》中的作者范仲淹, 虽然也描写了两种境况下的两种心境, 但是, 他的“悲”“喜”观与那些“迁客骚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那种“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的超然心态, 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再看一下《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 他寄情山水, 纵情酒宴。“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更写出了禽鸟因山林而乐, 人们因太守游而乐, 而太守则是因百姓乐而乐, 眼前的景物是优美的, 人是欢欣的, 欧阳修也被这和谐的气氛所笼罩, 陶醉了。“醉能同其乐”。他的确是陶醉了, 但是, 他的醉不是醉于酒, 而是醉于优美的景色, 和老百姓安详的生活。欧阳修以“醉翁”自称, 旷达自放, 他被贬之后, 摆脱了宦海的浮沉以及人世的纷扰, 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 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一种闲适、恬淡的情境里, 获得的是一种平衡, 一种和谐的感受。这就充分表达了, 他的“乐”, 不在酒, 不在山水, 而是能与民同乐。这种境界,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那样的难能可贵。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问题教学;提问激趣;提问权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起着引领学生学习的责任。孔子《论语》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告诉我们,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提出启发诱导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能把结论和盘托出,泯灭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问题”教学。1980年,美国在数学教学上提出了“问题”教学模式,发展至今,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发展趋势。古汉语教学不同于数学教学,当然不可能招办套用,但它给古汉语教学以启示:“问题”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正如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问题”对古汉语教学也很重要。学生学习古汉语,并不是从零开始,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觉知道大概,懂得一些,但也有哪里不甚明了。

那么怎样运用“问题”促学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教师充分运用提问激趣

钱梦龙老师曾经总结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也是重要的一条。”有一次学习《愚公移山》,解释“孀妻”“遗男”二词,老师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这个问题提的妙,学生要多动一下脑筋才能作答,比直接问“孀妻”“遗男”是什么意思效果要好,而且又激发了学生积极动脑。

我在新授古汉语实词活用时举了个例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生谈谈这一诗句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学生答:“这句话写景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将江南春天的变化写得动感十足,仿佛眼前正有一幅莺飞草长的图画。”我追问:“你能否把它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思考片刻答:“好像可以翻译成春风吹过江南大地,江岸上长出绿茸茸的小草。”学生理解的意思大体是对的,但却不是很准确,而且,对照原句,根据字面意思翻译显然存在距离。问题就出在对“绿”字用法的认识不足。

二、把提问权交给学生

长期教学中,教师经过探索总结出多种有效的提问方法,课堂提问方法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

其实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注重“问”的同时,还应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应着力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提问权交给学生,课堂结构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预备为学生讲什么、提什么,而是要看学生需要什么。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他要求教师应具有更为广阔、深厚的知识,对教材的钻研更深更细,以便更好地配合学生,完成师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

以“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为例,有教材解释“吴王”是名词用作使动词,“吴王我”即“使我像吴王一样被刺杀。”有学生提出,把“吴王”看作意动也讲得通,“吴王我”可以解释为“把我当做吴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此句中“吴王”一词的用法,学术界亦存在争议。刺客刺杀鲁公若,用的是历史上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将匕首藏在鱼中献食的方法去行刺,刺客从鱼腹中拔出匕首刺向公若,公若即惊呼此言:“尔欲吴王我乎?”危急之中公若话语短促,话音刚落便被刺身亡。其主观上是认为刺客想使自己像吴王一样被刺,抑或认为刺客把自己当做吴王一样刺杀,已无从取证。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有争议的内容,只要教师引导适当,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疑为学之始。”学生有了疑问,才是真正的学习。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陶行知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禽兽不如人,就在不会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还应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问精神,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朝晖.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的设置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2]赵睿.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6).

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篇9

文言文历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言文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一阶段是学习高中语文的基础阶段,文言文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教好文言文,让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呢?我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特别在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我做了一定的摸索、探讨,现做一总结。

初期:教师精讲,学生跟记式。

学生初上高中,学的第一、二课便是传统的文言篇目《劝学》、《师说》,在初中,学生学习的是浅易文言文,基本上是老师念翻译,学生记翻译,没有接触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些较深一层的内容,更有甚者,实词、虚词分不清,最常见的“而”“之”“以”的用法都不明白,怎么办?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肯定不行,当时我很着急、困惑,为了引导学生理清并记牢最基本的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下定决心,从最基本的抓起,教师精讲,学生跟记。基本上采用这一步骤: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精讲,学生跟记。

4、学生读课文,如有疑问,再问老师。

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串讲式文言文教学无大异,只不过我面临的是一帮初上高中的学生,要使他们听得懂,记得准、牢,需要我讲得更慢、更精、更细,并且要时时提醒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认真记笔记,复习时认真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点:对于文言知识,学生听得清,记得准。

不足:显而易见,这种模式与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理念上的文言文教学格格不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得不够。

适用对象:初上高中的学生,为他们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更好地学习文言文起一个领路作用,讲一课、两课行,但绝不可长期采用。发展期: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导学点拨式和诵读式。

讲了《劝学》、《师说》,我想,学生刚入学,讲两课,对文言文学习起一个领路作用还行,但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兴趣全无,激发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么办?又不能一下子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我想,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展示,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点,教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石钟山记》时,我决定采用“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导学点拨式”。在这之前,我让学生认真复习了《劝学》、《师说》,回顾总结了有关文言知识。上课时,每一小部分内容,我采用这一步骤: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学生质疑。

4、师生解疑。

5、学生翻译剩余内容。

6、教师订正翻译,点拨重点、难点。

7、学生读课文。

8、教师点拨写作思路。刚开始,学生还不太适应,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适应了这一模式。在教授必修二的《鸿门宴》、《赤壁之战》、《殽之战》这三篇文言文时,我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模式。鉴于学生基础,不适宜拿出一大段让学生质疑,适宜于小步子质疑,论课本内容上的行数的话,我一般每六行让学生质疑。再加上课下复习我抓得比较紧,又从《文言助读》上找了简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读,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初步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为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

优点:学生质疑,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点拨,使文言文重点、难点突出。不足: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适用对象:经历了初上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之后,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学生。诵读式:

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以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的教学方法”。①这种方法对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尤其适用于“辞”、“赋”、“骚”、“歌”、“行”这些文体。这些文章课下注释较详细,读之朗朗上口,在教授必修一的《琵琶行》,第一册读本的《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必修二的《离骚》、《兵车行》时,我采用了诵读式,主要步骤如下: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范读。

4、学生跟读。

5、学生质疑。

6、教师解疑。

7、采用教师范背、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熟读,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8、教师抓重点加以讲解,明确文章内涵。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背过了这几篇文章,并且都已落实默写。

优点:增强了语感,体会了古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妙,提高了文言文阅读水平。

不足:有些文言知识点落实得不是很到位。

适用对象:尤适用于“辞”、“赋”、“骚”、“歌”、“行”体。成熟期:自主、合作、探究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实行“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导学点拨式”时,我就一直在思考,学生经过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初步形成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能否放手让他们自己做,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理念呢?恰好在今年三月中旬,我们学校组织了语文组全体老师到杜郎口中学考察,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深深触动了我,我想,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我何不尝试一下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呢?

从杜郎口中学回来的第二天下午的语文课上,我教授《兰亭集序》最后两段时(必修三第一课《报任安书》较难,我们备课组统一从第三单元开始学),采用这一模式:

1、全班分成十四个小组,每五人一组,有一位组长。

2、学生借助《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主学习,不会的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

3、课本内容每人分三行,翻译给小组内成员听。

4、每一小组分两行课本内容,组里推荐一名成员为代表在班上讲,其余同学可质疑。

5、教师归纳总结。这一次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高涨,收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班里的梁鹏鹏同学在周记中记叙了这一学习过程,他写到:“那天下午的收获异常多,学得也非常起劲!有一种动力感!再加上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成员都会为自己小组的表现好坏而努力!我感到老师给我们的这种方式学习很有效果,虽然慢了点儿,但是收获多多!好处多多!”

课后,我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针对讨论过程慢与需要达到的教学进度相矛盾这一问题,在教授《报任安书》和《苏武传》时,我又做了调整,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营造讨论、探究的氛围,授完《兰亭集序》,我给班里固定每五人一组,这五名成员学习好坏搭配,对着桌子坐在一起,有一名组长,我给他们编了号,组长是五号,其余四人分一到四号。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点出重点、难点的实词、虚词,但不说意义。

4、学生借助《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边读边口头翻译,不会的小组长领着合作、讨论、探究,据授课内容有一定时间限制。

5、学生质疑。

6、师生解疑。

7、学生翻译剩余内容,指出重点实词、虚词之意。

8、师生订正。学生自己找重点、难点不是很到位,第三步是让他们明确重点、难点,避免了讨论学习的无目的性。第四步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边读边口头翻译,体现了诵读教学,有一定时间限制,避免了讨论的随意性。我校特级教师石险峰老师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在听了我采用这一模式授《报任安书》

三、四段和《苏武传》

六、七段后,评课时给我指出两大优点:

1、重点突出,落实到位。

2、与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也指出了不足之处,除个别文言知识落实不透彻外,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还应仔细研究一番。

优点: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不足:讨论过程慢与需要达到的教学进度相矛盾。

适用对象: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高一学生。

上一篇:我体验到了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建设海洋强国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