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做题策略教学设计(DOC)(共11篇)
选文特点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前者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缘由-人物①-人物②……结局。
以记叙为主的人物传记一般都是高考文言文的热点。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人物传记文言文的结构的特点。
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特点解读一:身份为人在前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在文章开头部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特点解读二:典型事件跟后边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人物介绍以后,写了三个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特点解读三:经历官位会多变
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会有很多变化。《屈原列传》屈原的经历变化:屈原者……为楚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平既嫉之,虽放流;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特点解读四: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的变化,同时伴随的是官位的变化。《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官位的变化: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还没做官);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提拔做了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再次提拔做了上卿)。
特点解读五: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文言文阅读如何做
一、读
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个什么意思。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翻译、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意理解得更精准。
当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文章只有一篇,而对其理解却有千千万万。
二、译
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后,在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
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三、想
人物传记以叙事为主,阅读时要注意人物在不同阶段所做的事,体会其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评价。
对于其他文体,也要兼顾到。杂记,或以记事为主,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把握行文的线索,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和深意。议论性文体,阅读时要抓住中心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理解作者所用的例证。应用性文体,要了解背景即写作缘由,把握其文体特征。
对于其他文体,也要兼顾到。杂记,或以记事为主,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把握行文的线索,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和深意。议论性文体,阅读时要抓住中心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理解作者所用的例证。应用性文体,要了解背景即写作缘由,把握其文体特征。
四、积累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以上要求, 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借助注释、工具书读通文本
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也可以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着重从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字词理解等方面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方法, 告诉学生如何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 理解句意文义。如有些是整体注释的, 要根据注释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就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对文中没有注释, 自己又不能理解的就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这样, 逐步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二、加强诵读, 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但真正会读, 能够在读中见义却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读, 但常常是为读而读, 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 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 没有能从“读”中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读最基本的是读准字音, 了解句读, 这和学生对文言文语句表达的敏感能力和语句的积累有密切关系。仅仅如此还不够, 还要读出语气,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出情味来, 要在读中发现问题,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要用口, 更要用心, 这样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 才能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文言文的诵读,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前反复诵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自由诵读的机会, 更要指导学生如何才能读出韵味来, 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吟咏玩味, 体验情味, 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三、在体验、探究和活动中积累、感悟, 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交流, 学生活生生的体验与“自我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 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冷漠无趣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从谈起。如学习《童区寄传》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通过想象去体味区寄的心理活动, 学生很容易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课文,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教学之中, 最终达到与文本的“心灵沟通”。
我们如何改革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以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以上要求,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借助注释、工具书读通文本
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着重从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字词理解等方面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理解句意文义。如有些是整体注释的,要根据注释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就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对文中没有注释,自己又不能理解的就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这样,逐步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二、加强诵读,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却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从“读”中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读最基本的是读准字音,了解句读,这和学生对文言文语句表达的敏感能力和语句的积累有密切关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情味来,要在读中发现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要用口,更要用心,这样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文言文的诵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前反复诵读,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如何才能读出韵味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验情味,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三、在体验、探究和活动中积累、感悟,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交流,学生活生生的体验与“自我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冷漠无趣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从谈起。如学习《童区寄传》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想象去体味区寄的心理活动,学生很容易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教学之中,最终达到与文本的“心灵沟通”。
文言文不仅是形式上,而且内容和主题都让人感到陌生,尤其是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主题深邃,难度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不少问题,那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让他们在思考、探究中理解积累。如《桃花源记》一文,学生提出“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作者写桃花源幽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其目的何在?”“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等等,在学生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文意,而且进一步了解了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以及他执著的人生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此外我们还可以恰当运用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如教学《黔之驴》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对它们的下一代讲一段话,要求讲话要贴近原文,但要有自己适当的想象,以“我”的口吻就是研讨融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下一代讲”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长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总是那套固定的程序: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 然后进行课文思想内容分析;当学生读不懂文言文字词句的意义时, 课堂上就用大部分时间来做字词句的落实工作。久而久之, 似乎文言文教学就形成了这么得过且过的状态, 甚至是“一贯制”。那么, 我们该如何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
一、 给学生创设文言氛围, 激发“兴趣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方法很多, 有时可以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比如学习《陋室铭》一文讲到“往来无白丁”一句时, 这个“白丁”到底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还是指“平民百姓”呢?学生争论起来。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而是顺势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 嫌自己的名字太难写, 想让妈妈给他改名叫“丁一”, 因为他的一个同学就叫“丁一”。原来古人常用“白”“丁”等字表示最简单的字。“目不识丁”意思就是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 当然就不可能是有学问的人。再让学生想一想解释为“平民百姓”有没有道理,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一讲, 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就会印象深刻, 而且非常有趣。当然这需要教师广泛阅读, 有广博的积累, 要能自己善于体会知识的趣味性, 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乐趣。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 我们有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 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 兴趣变浓。同时, 学生也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 加深对文言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能使学生自愿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其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避免“填鸭式”
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 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 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这个问题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 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 参考书翻译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往西扩大边界”, 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 这两个词在用法上却有区别:“封”, 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 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但“又欲肆其西封”中, “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 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 充当定语, 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三、教会学生触类旁通, 掌握“规律性”
文言文产生于古代, 时代环境不同, 语义、用法殊为不同。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定会觉得难以理解, 面临这样的情况, 我觉得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触类旁通, 掌握“规律性”。大多文言文课文对某些字词和语言现象都作了初步的归纳整理, 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内容和笔记进行梳理、分类, 分析、对比, 那么, 在克服了开始时的繁乱之后, 学生大多可以明了和掌握文言文知识构成和字词的使用规律, 举一反三, 从而在后续的文言文学习中活学活用、触类旁通, 直到形成融会贯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做哪些知识的归纳呢?
(一) 掌握一词多义时, 明确本义, 选准义项
文言文中一个字都基本可以看作一个词, 而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 比如“乐”通“悦”、“见”通“现”等通假字现象;又如:“亡”可释为逃跑、丢失、死亡等义;又比如“之”在文言文中则有六个以上的释义和用法交替使用, 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明确本义、选准义项的能力。
(二) 注意比较分析古今异义
分清文言文字词古今异义是掌握古代汉语的核心。“江”在古代专指长江, “河”在古代所指黄河, 有时指淮河, 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河流;“臭”在古代有“其臭如兰”指的是香气而不是如今的臭气;“牺牲”古义是祭祀用的牲畜, 现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利益;“卑鄙”古时是中性词, 指身份低微, 现在变为贬义词。如此种种, 要注意比较分析古今意义的不同。
(三) 文言翻译“三步法”
文言文的翻译, 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 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 借助工具书, 联系语言环境, 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 还有不懂的地方, 由学生提出, 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或教师点拨。在此基础上, 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 引导学生增补、调配, 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 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 首先对照注释, 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 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 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 则保留就可以了。
四、让人文情感走进课堂, 产生“距离美”“共鸣感”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文言文教学并不是外语教学,它仍是母语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也不会完全是从零开始。因此要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研究适当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方式多变,激发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人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如: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歌曲、图片、影片;讲与课文内容或人物有关的故事;介绍有关的诗词、对联、文学常识以及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艺术成就等;或是教师深情朗读、背诵。如我教《观潮》前先播放潮水来临的视频、图片,学生都十分兴奋,七嘴八舌讲起来。我再适时对照图片讲课文句子。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受到了感染,进入了情境。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激情。
2引导预习,循序有致,激起求知欲望。
预习是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目的在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预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预习。学生预习课文,教师要给予提示,明确要求。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借助注释,初识文章,在给予提示之后。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教师的课堂引导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拓宽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路,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如,要识字解意,要熟读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初译出来。并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七年级《山市》课文内容简单,短小易懂。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做好预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要注意的是——教师随时检查预习的效果,绝不能放任自流。
3多方并用,重视诵读。提高诵读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以往的文言教学,教师往往侧重对文言文内容的讲解和练习的落实,很少重视诵读,尤其是学生个人的诵读,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使得学生在背诵某一篇文章时显得非常困难,因为它无法理解各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语感上的联系。读的方式很多,范读、默读、朗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读长句要准确断句。一定要读得准确、流畅、有感情。同学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我从七年级开始就注意让学生语文课前几分钟读一读文言文,逐步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早读课更注意多让学生诵读。
4巧用激励,训练背诵,展示学生能力。
背诵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背诵。是传统的练习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加深和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一般要求在讲完课文之后再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历代名篇佳作,篇幅较短,富于节奏感,易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都是短小的诗文或文中的精彩片断。结合学生实际,在学习负担不重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增加背诵一部分诗和短文。背诵的方式方法多样化,如《出师表》这篇课文比较难背,可以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阶梯式背诵。线索式板书可以对背诵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在让学生大致梳理好文义的情况下,不应再咬词嚼句,应把重点放到背诵上来,通过线索式板书串联起重点字词。梳理完以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背诵,一般来说,多读几遍即可熟练,再增加难度,不看板书。闭上眼睛。进行背诵,最后通过个人抽背、男女背诵比赛等灵活方式进行强化。在逐段的进行突破以后,就可以连起全文,进行整体背诵。
5科学有法,疏通文义。提高驾驭能力。
疏通文义,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要让学生翻译起来得心应手,首先要教给他们,翻译的方法,具体有:保留、增删、替换、调整、直译、意译等。对于古代的国名、地名、官名、人名等。保留;省略的成分,或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增或删:现代已不常用的词,用现代常用词替换:对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调整。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分,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齐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6品读课文,抓住重点。启迪深思。
一、朗读
“自读通大意—诵读理文脉—悟读重积累。”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加深对句意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时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探究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古希腊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会翻译,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必须强调的是,文言文教学,千教万教,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在文化上、思想上有所获益。我们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承载着一定思想含量的作品,是要告诉后人很多道理的。初中生尽管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能在其中读出自己的结论,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文言文,要读出历史经验、人生智慧,这才是最高境界!
2.整体把握下的局部细研。整体把握,局部精研,文言文教学应该进入到领悟文意、品味细节的层面。教材所选文言文大都篇幅短小,便于课堂班级授课制下的阅读训练。教材所选文章均为古人精心写就,其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方面面,精益求精。立意的把握离不开文章结构的研究,也离不开关键词句的准确理解,这些文章便于教师对学生实施词意、句意、文意——“三意”一体的文言文阅读训练。文理、文章的起承转合、详略安排、前后呼应等,这也和我后面要讲的写作有一定的联系。任何一篇好文章,都必然在“文理”方面表现为极其的合理性,即既恰到好处,又有独具特色的起承转合、详略安排、前后呼应等。事理,文章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人物特点、人物关系或事物特点、原理等。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必然会合乎逻辑地展示文章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人物特点、人物关系或事物特点、原理等,认识文章里这种极精致的逻辑性,是读懂文章的关键,自然也就是阅读指导的关键。从文理、事理两个维度实施阅读指导,既可以兼顾词语、文句的落实,又可以落实整体阅读的指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我”的“美”,若孤立地从一词一句看,“以……为美”,似乎也能讲通,但若从事理的角度看,“有求于我”显然是“客之美我”的原因。再从文章后面的“臣之蔽矣”的原因看,当然是因为邹忌之妻之妾之客的“美我”,即没有说出事实的真象。事理与文理的相互参照,使看似一个词语的理解过程,扩展为文章整体的深入理解。
3.从文言文中学习构思和表达技巧。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其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其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其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其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其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4.积累。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平时的积累,并善于在阅读中熟练地运用。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积累。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积累要有目的、有重点。重点即是实词、虚词、句式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涉及到的,在这里就不赘谈了。
总之,教无定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照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教学,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获得能力上的进步和知识上的增长。
而今,文言文这味良药,虽然药性奇特,但学生往往止于“苦口”。那么何苦之有 ? 那便是文言文教学起于字词止于字词,把一篇饱含情志、丰润幽美的文言文变成了单调乏味、空泛苍白的语法文字课。文言文成了干涩、古板、寒酸的代名词。学生只能望而却步。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接受,来不及思考,就被固有的知识吞噬,何谈趣味?何谈韵味? 绝大多数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使得文言文教学只为应试而服务。如何改革文言文教学之法,使文言文教学之法青春永驻?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策略。
一、诵读积累是前提
诵读名篇佳句, 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作用,同时,体现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将其作为前提。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几种引导学生积累诵读的方法:
1.反复诵读以感悟文意。读要重视读音、句读及语气 。首先,不能忽视诵读关。在诵读过程中,解决文字障碍,尽可能将文字于无形中解决,要比单个机械重复记忆好。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读yuè;“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食”通“饲”读sì。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èhán。其次,在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再次要注意阅读的语气,读出感情。如“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要读出嘲讽和怀才不遇的悲愤。
2.积累不是平均用力。特殊的生僻的字词句应放首位。 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互文见义句,等等。如“来此绝境”中“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当视作短语讲。又如“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劳”是使动用法。故必须进行疏通,让学生明确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汉语中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其次要注意归纳,归纳知识点本身是一种能力,教师要引导,而不能越俎代庖。
3.所学知识要经常巩固。避免由生到熟 ,再由熟变生的无用功。特别是篇幅较长文言文回头的频率要更高, 如《出师表》、《隆中对》等。
二、古色古香有韵味
文言文的本色就是古色古香。包括上课的氛围、教具、课堂细节等。
1读的有趣活动。朱自清说 :“吟诵 ,对于探究所得的 ,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读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 别朗读外 ,还可以两 人对读、分 角色朗读 、快读慢读 、模仿读、限 时读、自选 读及摇头 晃脑读、指 手画脚读等。 如学习《公输》时,公输盘和墨子尖锐激烈的对话,就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蒲松龄的《狼》,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可以让学生表演朗读。学习《〈论语〉十则》则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读……如此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读之以乐、读之以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真正乐趣。
2.译的有趣活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讲究“信,达,雅”。留、补、调、换、删、变,是常用的翻译方法。多结合实例,教给学生翻译的具体方法。如“抽签翻译”,“男女对译”,“小组互译”,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多点评多鼓励。
三、拓展应用是关键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都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而前者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教学绝不仅限于文言文字词教学。知识应用、启迪、拓展更重要,要求更高,所学文言文在今天的生命力显而易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深度。具体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重视方法指引。
四、结语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策略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的”。《大纲》规定,初中文言文教学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遇到的文言文章的阅读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
通过几年的观察,笔者发现农村学校多数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手段呆板单一。为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在学生对文言文朗读都还不十分通顺的情况下,就用一成不变的步骤,即默读、诵读、整体翻译古文大意、了解古文的出处及背景资料,然后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空间。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使学习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2.教学效果片面化。许多教师片面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以为初中是义务教学,学生只要了解一点就行了,忽视文学的欣赏、文化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更忽视文言文教学向课外迁移。在大多数农村学校,文言文阅读的课外要求和辅导几乎是零。
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常用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典型句式,进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吸取中国古典文化。在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那么,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在哪里呢?
一、熟读、背诵必不可少
熟读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效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句的内容,积累词汇,逐步掌握遣词造句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具备文言文的语感,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熟读的方法多样,要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一般比较浅易的文章,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读,内容较深奥的文章可以放在课后读。要求学生读时“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进一步做到有轻有重、抑扬顿挫地读出感情的语气来。
背诵是传统的练习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一般要求在讲完课文之后再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历代名篇佳作,篇幅较短,富有节奏感,易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都是短小的诗文或文中的精彩片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其学习负担不重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背诵一部分诗和短文。正如苏东坡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综合比较至关重要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组成,词是构成一切句子的基本材料,古文亦然。所以,翻译句子的基本落脚点是翻译出组成句子的词,只要用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置换出原句中的古代汉语词,这个句子就基本翻译出来了。如何解决“词”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同词的具体比较来丰富学生的一词多义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清异义,才能解决“词”这个难点。
1. 同词异义的比较。
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例如“道”字,它有四种意思: (1) 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 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 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古代灵活的语言中确实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多义现象,要做到“对号入座”,准确译文,就必须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依文度意,推导求解,另一方面也是复习巩固已学的词法、辨清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看文识义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从而为解决学生准确译文之难、正确理解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古今词义的比较。
对文言文教学中古今词义变化十分明显的词,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作一一的比较。例如:
(1)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2)请:古义,问;今义,邀请。(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3)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出师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同词比较,辨清异义。这样加以综合,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再做成笔记,有利于复习。
三、寻找审美轨迹,增大课外阅读量十分必要
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入选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曹刿论战》、《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等虽节选自古代史书,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能传诵后世、脍炙人口,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至于诗词曲就更是文学作品了。既然这些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那么教学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那还是文学作品吗?其实,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树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除此以外,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 这是对的, 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 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 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 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 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 课外不阅读文言作品, 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文学懂了, 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也容易退步, 结果就是劳而无功。因此, 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中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 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阅读, 并且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那么,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在落实文言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切实地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3]郭焕.古文经典.山东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的导航仪,对文言文有兴趣,才能投身到这种与实际生活脱钩的旧文字中来,尤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接触与古诗不同的另外一种古老文字,如何将其完全沉浸在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兴趣就是很好的助推剂。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可以从文言文中衍生出一些比较现实的故事来平铺直叙地进行阐述,特别是将一些现在还在使用的文言文词汇拿来与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的实用性,也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文言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比如在讲解《陋室铭》时,学生能够理解“往来无白丁”中“白丁”一词是作为名词存在,代指某类人,但关于“白丁”的具体含义,学生理解不到位。那么“白丁”到底代指哪类人,是身无分文的乞丐,还是没有文化的粗人呢?教师可以将“往来无白丁”与“目不识丁”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白丁”的具体含义,还可以将“白丁”与现代的“丁一”做对比,给学生解释“白丁”其实就是简单的字,那“往来无白丁”的意思是“来往的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这样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与现在通用词汇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品味出文言文中的乐趣来。
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剖文言文的能力
升入初二后,新课标对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已经从抽象认知上升到了具象的理解上,学生在掌握了如何阅读文言文及文言文基本词汇的用法后,开始具象思索一篇文言文中的技巧及特殊语句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塑造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分析的技巧,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很好地阅读文言文,就容易在内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动力继续学习,才能提升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去品味文言文的魅力。
在讲述苏教版初二课文《口技》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做好课前预习,并将课文反复读上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可结合课文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在读第三遍的时候,可以将文中描述口技动作的句子标出,并提前做好背诵。在背诵结束后,可以全面搜索关于这篇课文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完整简介、课文出处等,尽可能地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环境。通过做好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会根据预习情况,找准自己的阅读障碍或分析难点,重点学习重点弥补。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因汉语博大精深,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句子中会呈现不同的意思。即便经过前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初三学生对于文言文同类词汇的掌握还是不全面,容易造成误读或理解偏差。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比较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分析词汇语境及含义的方法。“之”字是文言文中“出镜率”最高的词,既可以作为代词,又可以作为助词,还可以作为动词。教师在分析课文或者课后延伸阅读时,只要碰到这类多义词,就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将平时遇到的多义词总结出来。在前十分钟,可以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讲述,这种方法既可以做到信息内容的共享,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小老师”的责任,从而提升了文言文学习的课堂趣味。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注重形式,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其关键在于善诱。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新”、“趣”、“活”、“乐”上下功夫,运用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法,像磁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学生,这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教学《狼》、《唐雎不辱使命》这类情节较强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的、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述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出美丽的画面,并配上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歌曲,同学们看着课文听音乐也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在歌声中同学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共赏明月,互相祝福,释却离怨。在教师的启发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回答问题。进而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拓展,丰富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我经常让学生把文言文改编成记叙文,告诉学生改写文言文要把握原文的主题、感情基调、背景,对人物生活的环境、心理活动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可作合理的补充,或进行细致的刻画,通过联想想象,使情节充分展开,对原文提供的信息非但不能缺失,而要充分利用。如教学《木兰诗》,引导学生抓住“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进行想象。这句话既体现木兰驰骋疆场时,英勇无比,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同时也能体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战功却不漏破绽的艰辛与难得。可据此合理添加情节,体现木兰的机智与智慧,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形象更丰满,更富感染力。学生具有丰富的、异于成人的想象力,想象是他们的特长,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但没有触发点,想象无根;缺乏丰富的阅读,有限的知识掌握量和阅历,也会阻碍想象的顺畅。文言文的改写既能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又能引导学生自然掌握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既提高了他们阅读了解文言文大意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字斟句酌的耐心,因为改写时,一定要学会提取原文中的可扩展信息。
三、注重朗读,读出神韵
这里的“读”指诵读,虽然从“读”这一点来说,文言文诵读与现代文朗读有许多共同性,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割裂历史、摒弃传统,忽视文化。对于诵读的重要性和诵读的要求,朱熹在《熟读精思》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也应该选在“读”上。通过读,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典雅优美,从而提高其阅读写作水平。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朗读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言文诵读法,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四、注重训练,迁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27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文言文阅读在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并且对初中阶段50篇优秀诗文的背诵做了明确的建议,文言文教学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我国的文言文从先秦开始算起,可谓历史悠久,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文言文,指的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诗文,它包括了古代的散文和诗、词、曲这几部分。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关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从教育层面来讲,在中小学普及国学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应该引起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优美的文章中学习古人言辞的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对古代建筑、环境的描写中感受别样的风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可以以古代小说、散文的写作方式为模仿对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为例,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师生合作学习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调动学生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虽然当前的大教学环境对文言文教学非常有利,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当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教学情况深感忧虑。不少教师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没有什么大的提升空间,课堂上的文言文教学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的,对教学方法不进行反思,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欣赏“文言之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已经与当今社会脱节,学习古人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必要。同时文言古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产生的意义变迁等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师必须改善当下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首先,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我们都知道,古人写诗是讲究韵律的,同样他们所写的文章也在句读停顿之间表达着音律之美。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要重视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带着感情大声地读出声音,感受古文独特美感。一般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先读三遍,通过第一遍的朗读自己弄明白应该在哪里停顿,在课文已有的标点符号基础上断好句;第二遍的时候自己试着揣摩文章的主要意思;到了第三遍带着感情认真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读完以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再讲课,就不至于老师说什么都听不懂,也就避免了对课堂产生厌烦的情绪。
其次,教师要重视文言文课文的背诵。古人读书读到兴起,会反复阅读然后把大段大段的文章背下来,这与小学而言是很有益的。通过背诵,文章里的精华才会真正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潜意识中,成为自己的东西。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背诵,是希望学生通过背诵记住文言虚词、实词的意思,背得越多记得越多,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越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对照着课下注释和老师的讲解,读一句翻译一句,这样一边读一边翻译,一段完成之后由老师将重点的词语圈出来重点讲解,并作为记忆点,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当课文讲完之后,最后并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根据现代文翻译,还原古文内容,背起来相对简单。文言文阅读的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大部分原因是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体裁,学习起来有困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做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才会对课堂充满期待。
二、合作学习,优势互补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合作方式,可以解决一个人完成不了的难题,提高办事效率,达到“1+1大于2”的效果,所以合作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也很普遍。根据初中生依赖同伴,容易模仿同伴,擅长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合作学习在初中课堂文言文学习中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种方式,只要运用恰当,在学习中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以后,在具体讲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自行试着翻译课文。由于小组内每个学生学习水平不同,预习效果肯定也不尽相同,在讨论的时间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别人的补充,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有一个参考,帮助他理顺文章的大意,听讲的时候不至于太吃力。而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对同一个句子的翻译或者作者情感的表达,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不同的思想火花发生击撞,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陈涉世家》这篇文章的时候,对文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大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陈涉说这句话语气过于自大,暗示了他最后起义失败的结局。有的学生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分析,认为陈涉敢于反抗不平等的社会现状,表现了他要求平等的决心。有的学生从词义理解的角度出发,“宁”是难道的意思,“有种”是生来就有的意思,发散思维,认为就像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一样,每个人成功的因素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有所成就,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几千年过去,我们不可能亲自问一下陈涉当时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心情,但是学生们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启发,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古文这么有趣,古代人的智慧胆识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像我们无法真切体会陈涉的心情一样,由于年代久远,社会背景早已大不同,所以对古人为人处世的评价除了参考写作背景之外,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品评的标准,这就必须要依靠合作学习,老师和学生各自分享自己的观点,来得出最终结果达成共识。因此在文言文阅读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很有必要。
【初中文言文做题策略教学设计(DOC)】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06-24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07-01
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09-1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07-24
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12-17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会论文07-08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微课应用06-27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12-09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11-02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