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共6篇)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1

江波

一、(本大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剑阁峥嵘而崔嵬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C.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2.下列句中“何”字,用法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怎么)/ 豫州今欲何至(哪里)B.然则何时而乐耶(什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为什么)C.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D.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怎能)/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样)3.下列句中“乎”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下列句中“乃”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B.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下列句中“其”字,解释有错的一组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他的)/ 其若是,孰能御之(如果)C.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个)6.下列句中“若”字,意义和用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连词 如果)②其若是,孰有御之(动词 像)

③更若役,复若赋„„(代词 这样)④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连词 如果)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连词 像那)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代词 你)

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动词 好像)⑧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连词 至于)⑨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连词 或者)⑩指挥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A.②④⑤⑥⑧⑩

B.②③⑤⑦⑧⑩ C.①④⑥⑧⑨⑩

D.②④⑤⑥⑦⑨ 7.下列句中“所”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⑦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⑨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⑩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⑥⑧/⑦⑨/⑩ C.①⑤/③/④/⑧/②⑥⑦⑨/⑩ D.①⑤/③/④/⑥⑧/②⑦⑨/⑩

8.下列句中“焉”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①且焉置土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未知生,焉知死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⑧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⑨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A.①④

B.②⑦

C.③⑤⑥

D.⑥⑧⑨

9.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因拔刀斫前奏案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下列句中“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见笑于大方之家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D.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11.下列句中“与”按“介词/连词/动词”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吾与点也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 吾孰与徐公美

C.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失其所与,不知 D.与君歌一曲 / 然则废衅钟与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2.下列连词“则”字所表示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13.下列句中“者”字,解释有错一组是

()

A.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人)/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个方面)/ 言之,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C.远者数世,近者及身(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马之千里者(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近者奉辞伐罪(用在时间词后,不必)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英才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

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 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丰乐亭记 [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千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1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耸然而特立 特:特别 B.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乐:快乐

C.因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本:叙述、描绘 D.百年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漠:冷淡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求晖、凤就擒之所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

C.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绵清凉。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五、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6分)(1)且:

①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①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②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③表示

关系的连词,译为

。(2)以: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①词性是

词,译为

。②词性是

词,译为

。③词性是

词,译为

。(3)之: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①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的标志。②词性是

词,在倒装句中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2

关键词: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统计,应对策略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和评判也一直纷纷攘攘, 各持英雄之见。试卷的方方面面中, 笔者特别关注了文言文这一大项, 并专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做了分析。全国13套语文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文言虚词这一考点, 分别为北京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湖南卷、浙江卷、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考查的虚词为:“以”9次, “而”4次, “为”6次, “之”4次, “其”5次, “所”2次, “然”1次, “则”1次, “于”2次, “且”1次, “乎”1次;题型为四组八句, 并且其中四句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的五本教材中。

在这些对虚词的考查中, 其题目形制都是虚词用法的比较:一句是出自阅读的文章中, 一句是出自课本内学过的语句。而从所要阅读的文言文中语句来看, 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都是在课文中学过的。因此来说, 像大多数学生所认为的那种“文言阅读都是来自课外, 不考课内的”这个观念, 根本就是错误的, 文言虚词的考查, 还是来自于课本的知识。

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累课本典型例句, 以不变应万变

以前, 总觉得虚词很简单, 让学生强记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万事大吉了。诚然, 文言虚词数量不多, 义项加一起也只有十几个, 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 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辨析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接下来, 就要积累典型例句了。可是我们的必修课文每一篇都有大量的虚词, 该如何积累?我的建议, 只记比较典型的。比如, 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 可以重点积累“之”的典型用法: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之”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 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学习《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时, 重点积累“为”的用法:为之奈何 (“为”对付, 处理)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为”表示被动)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为”句末语气助词, 常用在疑问句里) , 凡此等等。并且, 积累的这些虚词还要求学生常读常用, 在考试过程中, 可以使用代入法:即把教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练习的文言文中, 看句意是否通顺, 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四项都能说通, 我们要进入下一步。

二、定时定量练习, 学与练紧密结合

高三备考不是学习新知识, 而是把以前的知识梳理, 归纳, 使之系统化, 网络化。把这些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达到学以致用。笔者建议, 尽量选用近两年的高考真题, 毋庸置疑, 真题是最有说服力的, 只有定时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 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 达到质的飞跃, 以便在高考中游刃有余。如, 2008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中“与”的用法, “使与之游, 待之极厚;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这两句中, 用代入法也能说通, 这时需要判断“与”的词性, 第一句的与是介词, 第二句的与是连词, 与的介词和连词可以用位置交换法, 因为介词不可以交换位置, 连词可以交换位置。做到了这些之后, 还要及时自查, 补缺补差。大部分同学练习后, 对对答案就算了, 其实做完后的对照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自己知道那些题真会, 那些题是蒙的, 只有认真对照答案, 才会明白错在哪里, 以后如何避免。在错误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不断进取, 创造高考的辉煌。

三、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以上从课内进行了复习, 其实还缺少重要的一环, 即平时多读, 因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那么, 读什么样的文言文、何时读?怎么读?笔者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质兼美的写古代名人传记类的文言文, 《聊斋志异》中有趣的小故事等, 使学生能读下去, 慢慢的文言语感也就培养出来了, 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也逐渐明白了。真正做到从语言中来, 到语言中去的学习语言的原则。时间上, 最好利用早自习。教师应给学生范读, 特别是表示不同语气的虚词, 让学生耳听、脑记、口诵、手写并用, 达到最佳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3

一、综观18套试卷,探究命题规律

2014年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套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进行考查,与2013年相比,有如下几个变化:

1.数量增多

2013年共有9套试卷考查了36个次文言虚词,而2014年则增加到了46个次。仅湖南省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量就达到了10个之多。

2.范围变广

2013年考查的文言虚词,全部锁定在考纲划定的范围之内,但2014年上海卷考查了考纲外的虚词:兮、哉、夫、矣。

3.题型多样

2013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都是客观题形式,用4组8个例句来比较4个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除广东卷、北京卷外,每组句子都是由选文和课文中的句子共同构成。2014年高考虽然还是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但出现了以下几种形式:

(1)用2个选文中句子考查1个虚词。比如2014上海卷第19题:

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2)用4个选文中的句子考查1个虚词。比如2014江苏卷第7题: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3)用4组8个句子考查4个虚词。比如2014四川卷第9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B)

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

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

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4)用1个选文句子考查多个虚词。比如2014湖南卷第6题: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C)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

A.而因之B.则为所

C.以乎之D.且于所

(5)用多个选文句子考查多个虚词。比如2014广东卷第6题: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A.①且②则③所

B.①以②于③因

C.①且②则③因

D.①以②于③所

剖析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方式还是客观题,但试卷的组题方式灵活多样,并更贴近文本,注重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同学们复习时应该提高对文言虚词重要性的认识,并用科学策略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二、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能

1.抓住用法

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所以“用法”具有稳定性,而“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比如2014年江苏卷第7题,就只考查了“其”的用法,对意义不做要求。“其”是《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一,主要用作代词(可用作第一、二、三人称,还可用作指示代词)、副词(表推测、反问、商量和祈使语气)、连词(表假设和选择关系)、助词(用在句中,无实意)。根据句式结构和语法分析,B项中的“其”是副词,表祈使语气;其他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再如2014年山东卷第10题A项:

不与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从“意义”上来分析,好像理解为“和”都解释得通,可是从“用法”上来分析,“不与市中儿嬉敖”中的“与”是介词,与宾语“市中儿”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来修饰动词“嬉敖”,“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中的“与”是连词,表并列。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所以复习、解题都要着重抓“用法”,无须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多耗时费神。

2.抓住常见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窄,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地学习。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2014年高考对文言虚词“而”考查的四组试题:

①浙江卷第17题A项:

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②安徽卷第5题D项:

去而人爱思之

临清流而赋诗

③江西卷第11题A项:

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④天津卷第10题C项: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所列举的“而”的用法达13种之多,而上述四组试题中,8句都是用作连词,例①上句、例②下句表修饰关系;例①下句、例④下句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②上句、例③上句、例③下句均表相承关系,而例④上句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上述“而”的四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抓住文本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并且每组都有1个例句来自课本,但2014年10份考查虚词的高考试卷中有4份采用选文中的句子来作为例句,因此读懂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14湖南卷为例:

选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C)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

A.而因之B.则为所

C.以乎之D.且于所

句子的意思是:圣人建造房屋居住,就是希望免除从树上跌下、住在洞穴中容易生病等祸患。第一个括号,根据所给虚词和句意,可排除B、D两项。第二个括号,前面的“免”是“免除”的意思,“二者”指居住在树上和洞穴中;第三个括号,后面的“患”指容易出现的问题,由此可以判定第三个括号里应该填结构助词“之”,那么第二个括号里则应该填无实义的“乎”。这就要求考生要根据虚词用法,紧扣选文,分析上下文来综合判断。

三、夯实基础,提升增分本领

1.梳理知识网络。

要以201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14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以”: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拿”、“用”、“凭”、“把”《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⑤起提宾作用。“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并且”或不译《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而”或不译《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③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而”或不译《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⑤表目的关系。“而”“来”“用来”《师说》:“作《师说》~贻之。”

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以《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⑦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至于”《柳毅传》:“~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以动词

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

副词

①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

注:2014年高考考查虚词“以”用法的有5套试卷9个例句,只涉及用法介词①②、连词③⑤,涉及面最广的是用法介词①。

2.精选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消化,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上表中所列虚词“以”,对2014年高考涉及的四种用法可依次精选如下典型例句:

介词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连词③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连词⑤并且树立石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迁移能力

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一种回归,回归文言基础知识,回归文本解读。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可以对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学生既寻同又析异。另外,还要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作者:赵金平,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④天津卷第10题C项: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所列举的“而”的用法达13种之多,而上述四组试题中,8句都是用作连词,例①上句、例②下句表修饰关系;例①下句、例④下句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②上句、例③上句、例③下句均表相承关系,而例④上句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上述“而”的四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抓住文本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并且每组都有1个例句来自课本,但2014年10份考查虚词的高考试卷中有4份采用选文中的句子来作为例句,因此读懂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14湖南卷为例:

选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C)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

A.而因之B.则为所

C.以乎之D.且于所

句子的意思是:圣人建造房屋居住,就是希望免除从树上跌下、住在洞穴中容易生病等祸患。第一个括号,根据所给虚词和句意,可排除B、D两项。第二个括号,前面的“免”是“免除”的意思,“二者”指居住在树上和洞穴中;第三个括号,后面的“患”指容易出现的问题,由此可以判定第三个括号里应该填结构助词“之”,那么第二个括号里则应该填无实义的“乎”。这就要求考生要根据虚词用法,紧扣选文,分析上下文来综合判断。

三、夯实基础,提升增分本领

1.梳理知识网络。

要以201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14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以”: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拿”、“用”、“凭”、“把”《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⑤起提宾作用。“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并且”或不译《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而”或不译《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③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而”或不译《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⑤表目的关系。“而”“来”“用来”《师说》:“作《师说》~贻之。”

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以《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⑦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至于”《柳毅传》:“~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以动词

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

副词

①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

注:2014年高考考查虚词“以”用法的有5套试卷9个例句,只涉及用法介词①②、连词③⑤,涉及面最广的是用法介词①。

2.精选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消化,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上表中所列虚词“以”,对2014年高考涉及的四种用法可依次精选如下典型例句:

介词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连词③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连词⑤并且树立石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迁移能力

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一种回归,回归文言基础知识,回归文本解读。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可以对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学生既寻同又析异。另外,还要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作者:赵金平,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④天津卷第10题C项: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所列举的“而”的用法达13种之多,而上述四组试题中,8句都是用作连词,例①上句、例②下句表修饰关系;例①下句、例④下句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②上句、例③上句、例③下句均表相承关系,而例④上句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上述“而”的四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抓住文本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并且每组都有1个例句来自课本,但2014年10份考查虚词的高考试卷中有4份采用选文中的句子来作为例句,因此读懂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14湖南卷为例:

选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C)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

A.而因之B.则为所

C.以乎之D.且于所

句子的意思是:圣人建造房屋居住,就是希望免除从树上跌下、住在洞穴中容易生病等祸患。第一个括号,根据所给虚词和句意,可排除B、D两项。第二个括号,前面的“免”是“免除”的意思,“二者”指居住在树上和洞穴中;第三个括号,后面的“患”指容易出现的问题,由此可以判定第三个括号里应该填结构助词“之”,那么第二个括号里则应该填无实义的“乎”。这就要求考生要根据虚词用法,紧扣选文,分析上下文来综合判断。

三、夯实基础,提升增分本领

1.梳理知识网络。

要以201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14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以”: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拿”、“用”、“凭”、“把”《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⑤起提宾作用。“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并且”或不译《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而”或不译《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③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而”或不译《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⑤表目的关系。“而”“来”“用来”《师说》:“作《师说》~贻之。”

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以《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⑦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至于”《柳毅传》:“~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目词

性用法今译典型例句

以动词

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

副词

①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

注:2014年高考考查虚词“以”用法的有5套试卷9个例句,只涉及用法介词①②、连词③⑤,涉及面最广的是用法介词①。

2.精选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消化,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上表中所列虚词“以”,对2014年高考涉及的四种用法可依次精选如下典型例句:

介词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连词③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连词⑤并且树立石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迁移能力

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一种回归,回归文言基础知识,回归文本解读。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可以对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学生既寻同又析异。另外,还要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 篇4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安徽   鲍亚民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2、全句关照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3、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4、语法分析法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5、代入检验法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下面将《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作一分析,供复习时参考。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夫】句首助

[1] [2] [3] 下一页

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ズ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7、若(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0、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石钟山记》)11、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1、也(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2、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⑵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13、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于(一)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7、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15、与(一)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三)动词。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①庞易与耳。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6、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ブ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18、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5

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虚词(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学习内容】理解“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出下列句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可译为“又”。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4.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表示承接关系,不译。

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不译。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示因果关系,8.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表示目的关系。

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通“尔”,用作代词,译为“你的”。10.军惊而坏都舍。(《察今》)通“如”:好像,如同。【何】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用作疑问代词,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作定语,译为“什么”。

4.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通“呵”,喝问。

第 1 页

【乎】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而况国乎?(《鸿门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用作介词,相当于“于”,5.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

【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才”。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译为“竟(然)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译为“只”“仅”等。5.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是”“就是”等。【其】

1.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用作副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 “还是”。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揣测语气,相当于 “或许”、“大概”。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且】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用作连词,递进关系,而且,并且。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递进关系,况且,再说。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让步关系,尚且,还。

4.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将要。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暂且,姑且。【若】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

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共 2 页

省沭中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处所,地方。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1.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到

2.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由于

3.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对,对于。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被。

【为】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以为,认为。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判断词,是。

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表被动。

5.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6.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对,向。

【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哪里,怎么。3.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相当于“之”。【以】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拿,用。

2.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5.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因】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介词,依照,根据。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依靠,凭借。

3.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趁着,趁此。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通过,经由。【于】

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比 【与】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介词。和,跟,同。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给。5.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赞许,同意。【则】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原来是”。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之】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之:我)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代词,这,此。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独。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第 2 页

高考语文复习2文言虚词检测 篇6

1、分析综合

(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27分 时间:6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克日请见。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争罗拜,有泣下者。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成化中,赐谥恭惠。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①诣阙下乞留信民 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④城中皆缟素 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 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A.①③⑥

C.①④⑤

B.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②写百姓好像得到新生。③是贼寇头目黄萧养的话,不属于“军民”。⑥是朝廷的命令。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信民性格刚直不阿。在担任广东左参议时,他弹劾了郭智,揭发了其继任者黄翰,又弹劾了佥事韦广,使他们都受到应有的处理。

B.杨信民军事才能出色。他守备过白羊口,在贼寇围困广州的紧急时刻,临危受命,担任右佥都御史,他单车赴约,平息了贼寇之乱。

C.杨信民体恤百姓。他进入广州城,分发仓粮,让百姓能出入;他富有仁心,贼寇见他,也欢呼并争相下拜,有的甚至哭泣流泪。

D.杨信民受到朝廷的褒扬。他去世后,皇上赐予送葬的祭品,答应百姓建其祠堂并赐谥号恭惠;皇上还命主管部门每年在其忌日祭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军事才能出色”誉之过重且他并未“平息了贼寇之乱”。

答案:B 【参考译文】

杨信民,名诚,是浙江新昌人。乡试中举进入国学。宣德年间,被授予工科给事中。(因)母亲去世回家,安葬的土石一定亲自抬几百步,他说:“我安葬我的母亲,却专门役使别人(来干),我心中不安。”守丧期满,改任刑科。不久因王直推荐,提拔他为广东左参议。他高尚的情操非同一般,曾经在田野上行走,寻访利弊进行变更。他生性刚强不屈,按察使郭智不守法,杨信民弹劾他,使他进监狱。黄翰代替郭智,杨信民又揭发他的奸邪。不久,又弹劾佥事韦广,韦广于是揭发杨信民,因此杨信民与黄翰一起被逮捕。军民哗然,到京城请求皇上留下杨信民。皇上下诏恢复杨信民的官职,而黄翰、韦广罪行审问属实,除去他们的官名。景帝监管国事,于谦推荐杨信民,命他守备白羊口。恰巧广东贼寇黄萧养围困广州紧急,岭南人向杨信民求救,于是授予他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军民听说后相互庆祝说:“杨公来了。”当时广州被围困很久,将士作战总是失败,禁止人民出入,砍柴被阻绝,并且躲避贼人而来的乡民被拒绝不让进入,大多被贼人杀害,百姓更加愁苦而归附贼人。杨信民来后,打开城门,分发仓库里的粮食,刻木锲给百姓,百姓得以出入。贼人看见木锲说:“这是杨公给的。”不敢伤害。避贼的人都收留保藏它,百姓好像得到新生。杨信民加紧操练士兵,多方招抚,投降的人一天天到来。于是派使者拿着檄文来到贼营,以恩信告知。黄萧养说:“得到杨公一句话,死而无憾。”约定日期请求相见。杨信民单车到那儿赴约,隔着护城河和他说话。贼党望见,欢呼说:“果然是杨公!”争相下拜,有哭泣流泪的。贼人用大鱼进献,杨信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黄萧养将要投降,而都督董兴大军到来,贼人忽然变卦。晚上有颗大星在城外坠落,七天后杨信民突然发病去世。当时是景泰元年三月乙卯日。军民聚在一起痛哭,城中人都穿着白色的丧服。贼人听说了这件事,也哭道:“杨公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退路了。”不久,董兴扫平贼寇,所过村落多遭受杀掠。百姓仰天号哭说:“如果杨公在世,怎么能使我们到这地步!”讣告传到朝廷,皇上赐予送葬的祭品,录用其子杨玖为国子生。广东百姓赴京城请求给杨信民建祠堂,皇上答应了。成化年间,赐谥号恭惠。很久以后,皇上听从选人卢从愿的请求,命主管部门每年在杨信民忌日那天祭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

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自卫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改)注:①栾高之难:齐景公十四年,齐国大夫栾施、高强互相进攻。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季札“见微而知清浊”的一组是()①子臧去之,以成曹君 ②季札弃其室而耕 ③无邑无政,乃免于难 ④难将至矣,政必及子 ⑤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 ⑥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A.①④⑤ C.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②均为表现季札推位让国之德;⑥是写季札不愿违背初心。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樊服丧期满后想把君位让给季札;季札认为诸樊作为继承人符合礼义,在推让不得的情况下抛弃家室财产去做农人,吴国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B.诸樊离世时,为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留下遗命将王位传给余祭,意思是想要按次序以兄传弟,这样就能渐渐传给季札;但兄弟们都想当国君,季札只得到延陵这块封地。

C.季札使齐,认为齐国政权将易主,劝说晏子纳邑与政;使郑,认为郑执政者骄纵,劝子产要小心以礼治国;使晋,认为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劝叔向考虑如何免于祸患。

D.季札曾造访徐君,知道徐君内心喜欢他的宝剑,出使归来途经徐国时打算赠剑,但 ①

B.②③⑤ D.④⑤⑥

是徐君已经过世,季札就将宝剑解下,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才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兄弟们都想当国君”不当。答案:B 【参考译文】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二十五年,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三子叫余眜,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推辞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本是合理的(合乎道义的)继承人,谁敢触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就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做农人,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馀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

四年,吴王派季札到鲁国聘问。季札离开鲁国,就出使到齐国。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两样东西,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易手之前,国家的祸乱不会平息。”于是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因此在栾、高之乱中得以避免灾祸。季札离开齐国,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骄纵,大难将临,政权定落于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从卫国到了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政权将要落到你们三家了。”临离开晋国时,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前的树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太史公说:延陵季子的仁爱之心,仰慕正义终生不止,能够见微知著辨别清浊。啊,又是多么见多识广、博学多知的君子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财赡百姓,所济甚多。

六年,为江州刺史。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时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

寻迁荆州刺史,加都督。立学校,招隐逸。辟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等。是岁,魏县瓠城人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曰:“彼待我为援,援之宜速,待敕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及沮水暴长,颇败人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荆州尝苦旱,秀乃责躬,亲祈楚望。俄而甘雨即降,遂获有年。及去任,**暴起,船舻沦溺,秀所问唯恐伤人。

十三年,为郢州刺史,加都督。郢州地居冲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秀务存约己,百姓安堵,境内晏然。夏口常为战地,多暴露骸骨,秀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每冬月,常作襦袴以赐冻者。

迁雍州刺史,在路薨。武帝闻之,甚痛悼焉。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闻其疾,百姓商贾咸为请命。及薨,四州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秀美容仪,每在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都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

秀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列传·梁宗室下》)注:①求坚船以为斋舫:南朝梁武帝时佛教达于鼎盛,故视斋物为圣物。②胤:后代。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萧秀“敬重士人”的一组是()①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 ②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 ③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 ④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 ⑤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 ⑥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A.①④⑤ C.②③⑥

B.①③⑤ D.②④⑥

①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④⑤体现萧秀的爱民惠民,而不是“敬重士人”。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重点表现萧秀仁惠爱民的事迹,萧秀每到一处就任,都安抚民众,有时甚至以

私人财物供给百姓,所救济的人很多。

B.文章介绍了当时百姓累被兵革,人户流散,赋敛繁重,不堪重负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

C.萧秀到江州任刺史时,不按崇佛的时俗办理,将坚牢的船拨给僚佐,下等的船运载斋物,是他预测到会遭遇风暴,下等船要破沉。

D.萧秀容貌仪表俊美,引人注目。他性情仁慈宽容,对待下属的过错不计较;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载记,招揽学士编撰《类苑》。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他预测到会遭遇风暴,下等船要破沉”有误。

答案:C 【参考译文】

安成康王萧秀字彦达,是梁文帝的第七个儿子。天监元年,被封为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之乱后,屡次遭受兵祸,民众大多流离失所,萧秀招纳并安抚民众,仁惠爱民之政广泛推行。一再遇到饥年,他把私人财物供给百姓,所救济的人很多。

天监六年,萧秀担任江州刺史。将要出发时,主事者找来一艘坚牢的船运送斋物。萧秀说:“我怎么可以爱惜财物而不爱护士人?”便让主事者将坚牢的船拨给僚属,下等的船运载斋物。不久遭逢风暴,斋舫破沉了。到达江州后,萧秀听说前任刺史让陶潜的曾孙担任里司,便叹息说:“陶潜的德行,难道会不泽及其后代吗?”当天就征辟他为西曹。其时夏季水上涨,津渡桥梁都断绝了,外司请求依照旧例租船渡人,按价收钱。萧秀教导他说:“我这刺史并无恩德,水积为灾祸,怎么可以因此而获利呢?”

不久萧秀任荆州刺史,加授都督。他在那里建立学校,招揽隐居之士。征召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等人。这一年,魏县瓠城人造反,杀害了豫州刺史司马悦,引起司州刺史马仙琕的紧张,仙琕发签到荆州以求应允赴援。众人都说应当等待台官的批复,萧秀说:“他那里等待我援助,援助他应迅速,等待敕令不能应急。”便立即派兵赴救。后来沮水暴涨,淹毁了很多百姓的田地,萧秀用二万斛谷供给百姓。派长史萧琛选择州署中贫苦衰老和单丁的役吏,一天就遣散了一百多人,百姓非常高兴。荆州常常遭受干旱,萧秀就自陈己过,亲自祈告楚人的愿望。不一会儿甘霖就降落下来了,于是获得了丰收。到他离任时,**骤起,船沉橹没,萧秀所询问的是唯恐人员伤亡。

天监十三年,萧秀担任郢州刺史,加授都督。郢州地处要地,赋税繁重,人力不堪负担。萧秀抚恤百姓,约束自己,百姓安居,境内安定。夏口经常成为交战之地,很多地方骸骨暴露野外,萧秀在黄鹤楼下祭奠亡者并将骸骨掩埋。一夜梦见有数百人跪拜谢恩而后离去。每年冬天,他常常制作衣服给受冻的人。

萧秀迁为雍州刺史,在路途中去世。梁武帝听到噩耗后,非常沉痛哀悼。起初,萧秀往西行时,郢州人士送他出境,听说他病了,百姓商人都为他请命(要他归来)。到他去世时,四州人士都撕裂衣裳做白帽哀痛哭泣,迎接他并送往京城。

萧秀容貌仪表俊美,每每在朝廷上,百官注目。他性情仁慈宽容,喜怒不形于色。近臣曾经抛掷石头杀害了他养的天鹅,斋帅请求治其罪。萧秀说:“我怎能因为鸟而伤害了人?”在都城某日早晨办理公事时,厨师送上食物,不慎将餐具弄翻了,萧秀登车而去,至上朝结束了也没有吃饭,也不指责那厨师。

萧秀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载记,招揽学士平原刘孝标,让他编撰《类苑》,书还没有编完,就已流传于世。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善其言。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

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虑免,拜太子舍人,迁秘书郎。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征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论》。迁散骑常侍。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古者要荒未服,脩德而不征,重劳民也。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

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

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劭上疏曰:“百官考课,王政之大较,然而历代弗务,是以治典阙而未补,能否混而相蒙。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弛颓,神虑内鉴,明诏外发。臣奉恩旷然,得以启蒙,辄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会明帝崩,不施行。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凡所撰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余篇。卒,追赠光禄勋。子琳嗣。

(选自《三国志·魏书·刘劭传》,有删改)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劭,三国时魏国人,曾任太子舍人等职。受诏收集五经群书,作《皇览》一书。明帝时,曾任陈留太守、骑都尉、散骑常侍。正始年间,被赐爵关内侯。死后,被追赠为光

禄勋。

B.当时传闻公孙渊接受了孙权所授的燕王称号,谋臣们纷纷提议派兵去讨伐他。而刘劭认为对公孙渊理应宽大为怀,让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C.魏国对外大兴征伐,对内大兴土木,刘劭为此写了《许都》、《洛都赋》,文中都含有对君主委婉曲折的劝谏。

D.景初年间,明帝诏令刘劭负责制订考查官吏功过善恶的标准——《都官考课》,刘劭完成任务后,还写了《乐论》十四篇呈上,认为应制定礼乐制度,以移风易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刘劭完成任务后,还写了《乐论》十四篇呈上”错,原文是“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会明帝崩,不施行”。

答案:D 【参考译文】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建安时做了计吏,来到许都。太史向皇帝报告说:“农历正月初一那天将有日蚀。”刘劭当时在尚书令荀彧的住所,当时在座的有几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的说应停止朝会。刘劭说:“梓慎、裨灶都是古代优秀的太史,精通历法,善观天象,但他们在占卜时,也犯过不能准确推测天时的错误。《礼记》中说:诸侯一同进见天子,到了宫门却无法举行完朝见的仪式有四个原因,日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既然这样,那么圣人传下来的制度,不因为怪异现象而预先废止朝礼的原因,或者是灾祸消除异象隐藏,或者是推测有误。”荀彧觉得此言有理。朝廷下令朝会照常举行,正月初一当天也没有发生日蚀。

御史大夫郗虑征召刘劭,恰逢郗虑被免官,刘劭任太子舍人,后又任秘书郎。黄初年间,他担任尚书郎和散骑侍郎。他受命收集五经群书,分门别类,编纂成《皇览》。明帝即位后,他出任陈留太守,因崇尚政教风化而为百姓所称颂。后被朝廷征召授予骑都尉一职,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制定法令条规,编写《新律》十八篇,撰写了《律略论》。被提升为散骑常侍。当时传闻公孙渊接受了孙权所授的燕王称号,谋臣们纷纷提议留下公孙渊的计吏,派兵去讨伐他。刘劭则认为:“当初袁尚袁熙弟兄俩归降公孙渊的父亲公孙康,公孙康将其斩首,并把他们的首级送给朝廷,这事表明了公孙渊祖上对朝廷的忠心。再说现在听说的这件事是否是真的,还有待调查。古时圣贤求取处女之地,只修德政而不事征伐,是怕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因此对公孙渊理应宽大为怀,让他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后来,公孙渊果然斩杀了孙权派去的使臣张弥等,并把他们的首级送给了朝廷。刘劭曾经写过《赵都赋》,颇受明帝赏识,明帝又令他写了《许都》、《洛都赋》。当时魏国对外大兴征伐,对内大兴土木,刘劭写的这两篇赋,都含有对君主委婉曲折的劝谏。

青龙年间,吴国的兵马围攻合肥,当时魏军将士都在分批休假,征东将军满宠上表请求中军调拨援军,并急召休假将士,必须集中兵力抗击敌军。刘劭在议论军情时认为:“敌人刚刚攻到合肥,用心专一,士气旺盛。满宠带着少数兵将在阵地上御敌,倘若此时出击,不

一定能打胜仗。满宠只要边坚守边等待援军,就不会有什么损失。我认为可以先派五千步兵、三千精骑,军队出发后,在路上大张旗鼓,显耀声势。等队伍到了合肥,便拉大行军队伍的距离,增添旗帜和战鼓,在城下炫耀我军兵力,等把敌人引出,就揣度其归路,断绝其粮道。敌军听说魏国大军已到,骑兵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定会惊慌而逃,这样,便可以不战而打败敌军。”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等到魏军到达合肥,吴军果然退兵了。

明帝景初年间,刘劭受命制订考查官吏功过善恶的标准——《都官考课》。刘劭上书说:“考核百官,是国家政治的大事,但是历朝历代都未能实施,大都是因为典章制度缺而未补,因此无法正确、明晰地辨别官员的好坏和才能的高低。现在陛下有着圣贤的宏伟谋略,担忧国家纲常的松弛颓废,内省于心,诏令于外。臣下承蒙皇恩浩荡,得以进行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制订了《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写了一篇《说略》。臣下才疏学浅,实不足以弘扬您的旨意,编写制定好典章制度!”刘劭还认为应制定礼乐制度,以移风易俗,于是写了《乐论》十四篇,写完了没有上呈。恰逢明帝驾崩,这事便没有施行。正始年间,刘劭手持经书讲学,朝廷赐爵关内侯。共撰写《法论》、《人物志》等著作百余篇。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勋。他的儿子刘琳继承了爵位。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五郎传 沈括

颍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萧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至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亦有时不继。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问:“观何书?”曰:“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盛寒,但布袍草履。室中枵然,一榻而已。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径往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五郎父子处世卓异的一组是()①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②乃以田与兄 ③尚有余力,又为人耕 ④端坐耳,无可为也 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粥 ⑥未尝傍游一步也

A.①②⑤ C.①④⑥

B.①③⑤ D.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②表现兄弟之情;③表现自力更生,属于常人常为之事;⑤说的是他的生存方式,这也是乡里很多人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异常。

答案: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五郎携家人独处荒村,三十年没出过家门,他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个隐逸之士,更是个有道之士。

B.杜五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人眼中十分与众不同的行径,杜五郎却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C.杜五郎的儿子继承了父亲恬淡清净的性格,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

D.作者听孙轸谈到杜五郎的事“不觉肃然”,是因为杜生无欲无求,不受俗务烦扰,这种超脱而又悠然的心境让他佩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谈不上“独处荒村”“远离尘世”,“不问世事”是对原文的误解和夸大,他问生活之事、生产之事,只是不问国家之事、朝廷之事。

答案:A 【参考译文】

颍昌阳翟县有个杜生,不知道他的名字,县里人只是叫他杜五郎。杜生居住的地方距离县城三十余里,只有两间屋,其中一间他自己居住,另一间他儿子居住。屋前有一丈多空地,空地外紧接着就是篱门,杜生已经有三十年没有走出篱门了。

黎阳县尉孙轸曾去拜访他,见他本人非常超凡脱俗,杜生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能耐,您为什么还要来拜访呢?”孙轸问他足不出户的原因,他笑着说:“告诉你这话的人言过其实了。”他指着门外的一株桑树说:“十五年前,我也曾到这株桑树下乘凉,怎么能说是足不出户呢?只不过我对当世没有什么用处,对别人也没有什么要求,恰好我又不出门而已,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孙轸)问他依靠什么来维持生计,他回答说:“从前居住在县城的南边,有五十亩田地,与哥哥一同耕种。后来哥哥的儿子娶了媳妇,我估摸所种的田地不足以供养一大家人,就把田地都给了哥哥,带着妻子儿子来到这里。碰巧有乡里人把这屋子借给我,于是我就住在了这里。只靠替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来置备稠粥。但有时候也会断炊。

后来儿子长大能耕田了,乡里人可怜我们,给了我们三十亩田地,让儿子耕种这三十亩地,他还有余力,又受雇为别人耕种,我们从此就能吃饱饭了。乡里人贫困,靠行医算卦养活自己的人很多,既然自己能吃饱饭,就不应当再去和乡里人争夺利益了,从这以后,给人选择黄道吉日和卖药这些事我都不去做了。”又问:“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他回答说:“端正地坐着而已,没什么可做的。”问:“经常看书吗?”回答说:“二十年前也曾看过书。”问:“看的是什么书?”回答说:“曾经有人送了本书,没有书名,其中多处提到《净名经》,也不知道《净名经》是什么书。当时非常喜欢那本书中的议论,现在那些议论也都忘了,而且很久以前便不知道那本书放到哪儿去了。”

杜生气韵闲适旷达,言辞简洁,真是有道之士。隆冬里只穿着布袍草鞋,屋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而已。问他儿子的为人,回答说:“乡下孩子而已,但他的品性非常淳厚温和,不曾胡说,不曾嬉玩游荡,只有买盐、乳酪等日用品时才去一次县城,可以计算出他的行程,来等待他回家。他直接去直接回,从来不到别处游荡一步。”

我那时正有军务,到半夜还未曾上床睡觉,非常疲劳,与同僚闲话时,孙轸就谈到了杜生的事迹,我不禁肃然起敬,顿时忘记了烦闷和疲劳。

2、古文整体阅读

(时间:120分钟 满分:1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课颁盐

课:征税 .B.《实录》成,擢起居舍人 擢:提拔 .C.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 论:议论 .D.丐郡,得知太平州 丐:赐予 .解析:丐:请求。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黄庭坚“才华超凡”的一组是(3分)()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A.吏不悦,而民安之

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B.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C.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D.蜀士慕从之游

解析:A.后句写的是黄庭坚“以平易为治”的结果。C.前句直接描写黄庭坚尽孝。D.前句直接描写黄庭坚“泊然”的美好品性。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庭坚心系百姓,平易治理。他担任太和县知县,在分摊盐税一事上,其他县争占多数加重了百姓负担,唯独太和县不是这样,使百姓得到实惠,安居乐业。

B.宋哲宗即位后,征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因得罪朝廷,黄庭坚被贬为著作佐郎。《神宗实录》修成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

C.黄庭坚屡遭贬谪,坦然视之。他本已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可谏官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又被贬至戎州,对此他却毫不介意。

D.黄庭坚晚年的政治生涯十分凄惨,曾与黄庭坚不和的赵挺之执政后,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三年后,迁徙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去世了。

解析:后一句中“得罪朝廷”之说无中生有;“被贬为”应是“升迁为”。答案:B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出类拔萃,不同凡俗,世上很久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远扬。(得分点:“尝”“超轶绝尘”“由是”“始”“震”,句意)(2)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终年生病,他日夜察看母亲气色的变化,到了衣不解带的地步。(得分点:“笃孝”“弥年”“视”,句意)【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精通的。李常非常吃惊,认为他才智出众。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在北京国子监任教,留守文彦博认为他很有才华,留他接着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出类拔萃,不同凡俗,世上很久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远扬。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用平易的方法治理该县。当时征收分摊盐税,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只有太和县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因此安居乐业。

哲宗即位后,征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黄庭坚升为著作佐郎,担任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他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终年生病,他日夜察看母亲气色的变化,到了衣不解带的地步,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室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服丧期满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任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任鄂州知州。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为不实之词,使前修史官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展示给他们,说这些没有验明证实。不久,院吏考察审阅,发现都有事实根据,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我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听到的人都认为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谏官还认为他去的是好

地方,诬他枉法。因为有亲属徇私的嫌疑,于是移至戎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对贬谪毫不介意。蜀地的士子都仰慕他,乐意和他交往。他给他们讲学不知疲倦,凡是经他指导的文章,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徽宗即位,起用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的身份被征召,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以担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隆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旨意,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被拘禁管束在宜州。三年后,迁徙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的人称他们为“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相对于写文章而言更擅长于作诗,蜀地和江西(古称)的有德之人都认为黄庭坚比得上苏轼,所以称他们二人为“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奏章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林泉的优美,因而给自己起名号叫“山谷道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

议郎董昭,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操书与奉曰:“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诫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

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操曰:“善!”即遣使诣奉。庚申,车驾出辕而东,遂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 .景:像影子一样

B.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 . 休:美善

C.一物不备,则有阙焉

阙:缺失 .D.宜时遣使厚遗答谢 遗:丢失 .解析:遗:赠送。答案:D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董昭献计智慧的一组是(3分)()①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 ②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 ③国家所当依仰也 ④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 ⑤将军兴义兵以诛** ⑥宜时遣使厚遗答谢

A.①③④ C.①④⑤

B.②③⑤ D.②⑤⑥

解析:①是董昭的分析,并未体现献计的智慧。③是杨奉对诸将军所说的话。④是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献帝将返回旧京,曹操认为,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

B.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杨奉接到信后极为高兴,诸将也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C.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向他问计,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曹操作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D.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给杨奉送去重礼,献帝迁都于许,献帝抵达曹操军营后,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侯。

解析:张冠李戴。原文相关语句之前有“荀彧曰”三字,可知这句话并非曹操的观点。答案:A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辅相成,我们生死相约,祸福同当。(得分点:“相通”“济”“契阔”“共之”,句意)(2)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此计一定不会被他怀疑,等到使者返回后,就足以定下大计,杨奉怎么阻挠得了呢!(得分点:“寡虑”“见疑”“比”“累”,句意)【参考译文】

曹操在许县,计划迎接献帝。部下众人都认为:“崤山以东尚未平定,而且韩暹、杨奉等人自认为护驾有功,骄横凶暴,不能马上制服。”荀彧说:“以前晋文公重耳迎接周襄王,各诸侯国像影子一样跟随他,汉高祖为义帝身穿孝服,使得天下百姓诚心归附。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提倡兴起义军,只因崤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如今献帝返回洛阳,但洛阳荒废,忠义之士有存续国家正统的想法,黎民百姓有怀念旧的王室的哀伤。如果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坚守君臣大义,招揽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这样,尽管四方还有叛逆者,但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韩暹、杨奉之辈,有什么值得担心呢!如果不及时决定,使别的豪杰生出奉迎的念头,以后就算再费尽心思,也来不及了。”曹操于是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董承等扼守险要之地阻拦曹洪,曹洪不能前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说:“我和将军相互倾慕,只听到名声,便已推心置腹。如今,将军在艰难之中救出天子,护送他回到旧都洛阳,护卫辅佐的功勋盖世无双,是何等的美善!现在,各地不法之徒扰乱华夏,天下不宁,政权至关重要,事情主要靠辅佐大臣;所有的贤明之士必须一齐努力,来肃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碍,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心脏、胸腹与四肢,实际上是互相依存的,缺少了任何一件,都不完整。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事务,我则作为外援,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辅相成,我们生死相约,祸福同当。”杨奉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对其他将领说:“兖州的军队已经靠近许县,有兵有粮,正是朝廷可以倚靠仰仗的对象。”于是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问他:“现在我已到洛阳,应当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兴起义兵,讨伐作乱之人,入京朝见天子,辅佐王室,这是像春秋五霸一样的功业。现在洛阳的各位将领都有自己的打算,未必服从将军的指挥。如今留在洛阳匡正辅佐朝政,有许多不利因素,只有请天子移驾到许县。但是天子在外流离多时,刚回到旧都城,远近都踮起脚跟观望,盼望迅速获得安定,如今再要移驾,是不符合民心的。不过,只有做

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将军作出利多弊少的选择。”曹操说:“这也是我的想法啊。只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兵强马壮,难道不会阻挠我吗?”董昭说:“杨奉缺少与他结援相助的人,所以他愿与将军结交。任命您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的事情,都是杨奉的主意,应该及时派遣使者送去重礼表示感谢,使他安心。并告诉他说‘洛阳没有粮食,想让献帝暂时移驾鲁阳,鲁阳靠近许县,运输较为便利,可以免去粮食匮乏的忧虑’。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此计一定不会被他怀疑,等到使者返回后,就足以定下大计,杨奉怎么阻挠得了呢!”曹操说:“很好!”立即派使者去拜见杨奉。庚申,献帝车驾出辕关,向东行进,于是迁都于许县。己巳,献帝抵达曹操军营,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窦玄德,河南人也。贞观中,任都水使者,时年五十七,奉使江西

[注]

。发路上船,有一人附载。窦公每食余,恒啖附载者,如是数日,欲至扬州,附载辞去。公问曰:“何速?”.答曰:“某是司命使者,因窦都水往扬州,司命遣某追之。”公曰:“都水即是某也,何不.早言?”答曰:“某虽追公,公命合终于此地,此行未至,不可漏泄,可以随公至此。在路蒙公余食,常愧于怀,意望免公此难,以报长者深惠。”公曰:“可禳否?”答曰:“彼闻.道士王知远乎?”公曰:“闻之。”使者曰:“今见居扬州府。王尊师行业幽显,众共尊敬。其所施为,人天钦尚。与人章醮,有厄难者,天曹皆救。公可屈节咨请,得度斯难。明晚当奉报灭否。”

公既奉敕,初到扬州,长史已下诸官皆来迎。公未论事,但问官僚见王尊师乎。于时诸.官,莫测其意,催遣迎之。须臾,王尊师至,屏左右具陈情事。师曰:“比内修行正法,至.于祭醮之业,皆所不为。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于是命侍童写章,登坛拜奏。

明晚,使者来报公曰:“不免矣。”公又求哀甚切。使者曰:“事已如此,更令奏之,明晚当报。仍买好白纸作钱,于净处咨白天曹吏,使即烧却;若不烧,还不得用。不尔,曹司稽留,行更得罪。”公然之,又白师,师甚不悦。公曰:“惟命是遵,愿垂拯济。”师哀之,又奏。明晚使者来,还报云:“不免。”公苦问其故,初不肯言,后俯首答曰:“道家章奏,犹人间上章表耳。前上之章,有字失体;次上之章,复草书‘仍乞’二字。表奏人主,犹须整肃,况天尊大道,其可忽诸?所上之章,咸被弃掷,既不闻彻,有何济乎?” . 公又重使令其请托,兼具以事白师。师甚悦云:“审尔乎!比窃疑章表符奏,缪妄而.已。如公所言,验若是乎!”乃于坛上取所奏之章,见字误书草,一如公言。师云:“今奏.之章,贫道自写。”再三合格,如法奏之。明旦使者报公云:“事已谐矣。”师曰:“此更延十二年。”公谓亲表曰:“比见道家法,未尝信之。今蒙济拔,其验如兹。从今以往,请终身事之。”春秋六十九而卒。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注:江西: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

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既奉敕,初到扬州

敕:皇帝的诏令 .B.屏左右具陈情事 屏:避退 .C.窦公每食余,恒啖附载者 啖:给„„吃 .D.比窃疑章表符奏 比:比较 .解析:比:近来。答案:D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窦都水往扬州,司命遣某追之因.A.因击沛公于坐.报长者深惠意望免公此难,以.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可忽诸况天尊大道,其.C.可怪也欤其.

于坛上取所奏之章乃.D.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乃.

解析:均为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怎么”。A项,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者可译为“趁机”。B项,前者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后者为介词,可译为“依靠”。D项,前者为副词,可译为“就”;后者为副词,可译为“是”。

答案:C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窦玄德五十七岁时任都水使者,奉命出使长江北岸地区,上船出发时有个人也来搭乘,这个人本是来取他的性命的,后受到窦玄德的赏赐,心中希望能免除他的这个灾难。

B.窦玄德系受皇命而来,长史以下各级官吏都来迎接他。他没有谈论政事,只问官员僚属见过王尊师没有。当时各级官员没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意。

C.王尊师到来后,窦玄德就屏退身边侍候的人,把整件事情详细陈述了一遍。王尊师马上就亲自写陈奏文书,登坛跪拜上奏,为窦玄德消灾。

D.解救成功后,窦玄德对他的亲戚说:“我每次看到道家法术,都不曾相信它,如今承蒙道术拯救,方知如此灵验。从今以后,请让我终身奉道。”

解析:“马上就亲自写陈奏文书”错误,原文是“于是命侍童写章,登坛拜奏”。答案:C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然之,又白师,师甚不悦。公曰:“惟命是遵,愿垂拯济。”师哀之,又奏。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上之章,咸被弃掷,既不闻彻,有何济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既然担负重大的使命,我就尽力为您作法,但是效果,我还不能预先知道。(得分点:衔、悬及句意各1分。)(2)窦玄德觉得这话很对,又禀告王尊师,王尊师很不高兴。窦玄德说:“我完全遵从您的吩咐,望您施恩拯救我吧。”王尊师觉得他很可怜,又奏报了一次。(得分点:白、惟„„是„„、哀及句意各1分。)(3)(前两次)上奏的表章,全都被扔到一边去了,既然不能使天尊听到,有什么作用呢?(得分点:弃掷、济及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窦玄德是河南人,贞观年间任都水使者,当时他五十七岁,奉命出使长江北岸地区。(他准备)上船出发的时候,有一个人也来搭乘。窦玄德每次吃罢饭之后,总是让搭乘的那个人吃,几天都是这样。将要到扬州时,搭乘的那个人告辞离去。窦玄德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走了?”那个人回答说:“我是司命使者,因为窦都水前往扬州,司命派我来取他性命。”窦玄德说:“都水就是我呀,你为什么不早说?”那个人回答说:“我是来取您性命的,您的生命应当在此地终结。(以前)还没到地方,不可泄露,所以我随您到此地。在路上承蒙您一路赏赐给我饭吃,我常怀惭愧之情,心中希望免除您的这个灾难,来报答您深厚的恩惠。”窦玄德说:“可以消灾吗?”那人回答说:“您听说过道士王知远吗?”窦玄德说:“听说过这个人。”使者说:“他现在住在扬州府。王尊师道行极深,大家都尊敬他。他所做的事情,人天都很钦佩。他给人上表祈祷,有灾难的人,天曹都援救。您可以降低身份,虔诚地向他求救,方能度过这场灾难。明天晚上我会告诉您此难消除没有。”

窦玄德系受皇命而来,刚刚到扬州,长史以下各级官吏都来迎接他。他没有谈论政事,只问官员僚属见过王尊师没有。当时各级官员没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意,便快速派人去迎接王尊师。不一会儿,王尊师到了,窦玄德就屏退身边侍候的人,把这件事情详细陈述了一遍。王尊师说:“近来我修行正法,至于祭祀祈祷的事情,我都不做。您既然担负重大的使命,我就尽力为您作法,但是效果,我还不能预先知道。”于是王尊师就令侍童写陈奏文书,登坛跪拜上奏。

第二天晚上,那个司命使者来报告窦玄德说:“不能免除灾难。”窦玄德又非常恳切地哀求他。使者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再求王尊师向天上的官署奏报一次,我明晚会告诉您结果的。再次买好白纸做纸钱,在洁净的地方向天上的官吏陈说,让人立即把纸钱烧掉;如果不烧掉,还不管用。不这样的话,天上的官署拖延不办,您又要获罪了。”窦玄德觉得这话很对,又禀告王尊师,王尊师很不高兴。窦玄德说:“我完全遵从您的吩咐,望您施恩拯救我吧。”王尊师觉得他很可怜,又奏报了一次。第二天晚上使者到来,又回报说:“还是没有免除。”窦玄德苦苦追问其中的缘故。使者最初不肯说,后来低头回答说:“道家上奏表章,如同人间上奏表章一样。前一次上奏的表章,有的字写错了;第二次上奏的表章,又把‘仍乞’二字写得潦草。上表向君主陈奏,尚且需工整严肃,何况向天尊大道陈奏,怎么能够疏忽呢?(前两次)上奏的表章,全都被扔到一边去了,既然不能使天尊听到,有什么作用呢?”

窦玄德又重新请求王尊师,让他向上请托,同时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向他说明了。王尊师很高兴地说:“确实如此吗?近来我心里怀疑章表符奏只不过是虚妄的东西,如您所说的,真的如此灵验吗?”(王尊师)就到坛上取来前两次上奏的表章,看到文字错误、书写潦草,全像窦玄德说的那样。王尊师说:“这次上奏的表章,贫道自己来写。”写完后再三检查确实合格了,按道家之法把表章奏报上去。第二天早晨,那个使者就来向窦玄德回报说:“事情已经成功了。”王尊师说:“这次又延长十二年寿命。”窦玄德对他的亲人说:“我每次看到道家法术,都不曾相信它,如今承蒙道术拯救,才知道如此灵验。从今以后,请让我终身奉道。”窦玄德活到六十九岁才死。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

门中一铃下唱“客前”,即有一人提一襆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著讫,.进见少府。谓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歔,无复辞免。便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充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往问讯,女抱儿还充,又与金

[注]

。充取

儿、,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后乘车入市卖。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欻有一老婢.识此,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大家即崔氏亲姨母也。遣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著棺中。可说得本末。”充以事对。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儿有崔氏之状,又复似充貌。儿、俱验。

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选自《搜神记》,有删改)注::同“碗”。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举弓而射 吾尝跂而望矣 ..B.充因逐之,不觉远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便以书示充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家亲痛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解析:两个“以”都是介词,用。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项,副词,于是/介词,通过,经由。D项,代词,代崔氏女/音节助词,无实义。

答案:C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崔氏女鬼魅身份的一组是(3分)()①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 ②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 ③充取儿、,忽然不见二车处 ④高举其价,不欲速售 ⑤生女,未出而亡 ⑥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A.①④⑤ C.①③⑤

B.③⑤⑥ D.②④⑥

解析:第②句写崔氏女的表现如凡间正常女子,第④句写卢充希望能有认识此碗的人,第⑥句写卢充与崔氏女的后人卢植名满天下。

答案:C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充年轻时出门打猎,射中了一獐子,獐子倒地后又起来逃走了。卢充后来才知道此獐子乃鬼怪所化。

B.本文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如卢充已故父亲的书信、去如电逝的速度、水边忽然消失的牛车等。

C.卢充的父亲在阴间与崔家联姻,为卢充求亲,于是有了卢充与崔氏女的婚事。成婚三天后两人就分别了,崔氏女为卢充生了个儿子,四年后特意抱来送给了卢充。

D.卢充故意在集市上高价出售崔氏女赠送的金碗,想借此找到识此碗的人,果然引起了他人的注意,并最终知道了崔氏女的身世。

解析:“卢充后来才知道此獐子乃鬼怪所化”于文无据。答案:A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令尊不因为我家门第不高(而嫌弃),近来收到他的书信,为你向我的女儿求亲,所以把你接来了。(得分点:尊府,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因为;鄙陋,指门第不高;索,讨取。每点1分)(2)(崔少府)吩咐外面备车送客。卢充便告辞出门。崔少府送到中门,拉着卢充的手流下眼泪。(得分点:敕,吩咐;严,整饬,整理;涕零,流泪。每点1分)(3)这个孩子最终成为卓越的人才,当上了有两千石俸禄的郡守。他的子孙一直到现在都世代做官。(得分点:遂,最终;令器,卓越的人才;冠盖,官员的官帽、车盖,代指官员。每点1分)【参考译文】

卢充是范阳人。他家西边三十里,有座崔少府墓。卢充二十岁那年,冬至的前一天,离开家到西边打猎,看见一头獐子,他举弓射箭,射中了獐子。獐子倒地后又爬起来跑掉了。卢充于是追赶獐子,不知不觉就走远了。忽然看见路北大约一里地的地方,有一座高门大瓦房,四周好像是大户人家的府邸。他没有再看到獐子。

大门内一仆役大声喊“客人到”,立即有人提了一包新衣裳来,说:“我家府君把这个送给你。”卢充就穿戴完毕,进去见少府。少府对卢充说:“令尊不因为我家门第不高(而嫌弃),近来收到他的书信,为你向我的女儿求亲,所以把你接来了。”说完就把书信给卢充看。卢充在父亲去世时虽然年纪还小,但已能认得父亲的笔迹,就叹息流泪,不再推辞婚事。少府吩咐内院说:“卢郎已经来了,让小姐好好梳妆。”并对卢充说:“你可以先到东廊去。”等到傍晚,内院的人说:“小姐梳妆完毕。”卢充到东廊,小姐也下了车,两人站在坐在首位的人前,退后一步一起拜堂成婚。卢充在崔府待了三天后,少府对卢充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女儿已经有怀孕的迹象了,如果生的是男孩,一定会把孩子送给你,你不用疑虑。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留下来我们自己抚养。”(崔少府)吩咐外面备车送客。卢充便告

辞出门。崔少府送到中门,拉着卢充的手流下眼泪。卢充上了车,车快如闪电般离去,一眨眼就到了家。

和崔氏女分别四年后,三月初三那天,卢充在水边嬉戏,忽然看见水边有两辆牛车,一会儿沉没一会又浮起,不久就靠近了岸边,和卢充一起游玩的人都看见了。卢充过去打开牛车的后门,看见崔氏女与一个三岁的男孩一起坐在车上。卢充上前询问,崔氏女把儿子交给卢充,又给了他一个金碗。卢充接过儿子和金碗,两辆牛车忽然不见了。卢充后来就坐着车到集市去卖碗,故意把价格抬得很高,不想很快卖出,希望能有认识这碗的人。很快有一个老年女仆认出了这碗,回去对女主人说:“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人,坐着车,在卖崔家女儿棺材中的金碗。”女主人正是崔氏女的亲姨妈。她派儿子去看,果然和女仆说的一样。(姨妈的儿子)到车上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对卢充说:“当年我姨妈嫁给崔少府,生了个女儿,还没出嫁就死了。我母亲痛惜她,送了她一个金碗,放在棺材中。请说一说你得到这金碗的经过。”卢充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这个姨妈的儿子也为此悲伤哭泣,回家对母亲说了。他母亲立刻就让他到卢充家,把孩子接过来看看,那孩子长得既像崔氏女又像卢充。孩子和金碗都验证了事情的真相。

这个孩子最终成为卓越的人才,当上了有两千石俸禄的郡守。他的子孙一直到现在都世代做官。他的后代卢植,字子干,名闻天下。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9分)简[注]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出为青州刺史。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

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

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

(选自《晋书》,有删改)注:简:山涛之子,山简。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领吏部 领:掌管 .B.每于听政之日

听:处理 .C.次于涅阳 次:驻扎 .D.乃迁于夏口 迁:晋升官职 .解析:“迁”应解释为“躲避”。答案:D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山简忠于国事的一组是(3分)()①累迁太子庶子 ②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

③自古兴替,实在官人 ④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 ⑤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 ⑥其笃厚如此

A.②③⑤ C.①④⑤

B.②④⑤ D.②④⑥

解析:①说的是山简官职升迁的情况;③说的是山简的观点;⑥说的是山简敦厚,不乘人之危。

答案:B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简性情温和儒雅,有其父山涛的风度,二十多岁时,山涛还不了解他,为此山简感叹不已,后来与名士嵇绍齐名。

B.山简肯定了黄门侍郎王恂的言行,建议皇上应该命令公卿大臣力荐各类人才,主事的人根据空缺情况优先录用。

C.山简镇守襄阳时天下动荡不安,但他却优游度日,沉湎于酒,外出嬉游,总是一醉方休,为此人们创作了一首儿歌讥讽他。

D.在洛阳沦陷,贼寇嚣张的情况下,幕僚还劝山简奏乐以助宴会之兴。山简不但拒绝,还“流涕慷慨”,使在座的人羞愧不已。

解析:“肯定了黄门侍郎王恂的言行”错,从文中的“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可知,山简否定了王恂的言行。

答案:B 2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初平元年到建安末年,百姓流离失所,差不多死光了,这是败乱的极点啊。(得分点:讫、流散、略尽、斯)(2)彦夏是我旧时的朋友,我正为他感到悲痛。我怎么能利用这个机会讨伐他,将之作为自己的功业呢!(得分点:惆怅、岂、以为、功伐)【参考译文】

山简字季伦。他性格温雅,具有他父亲的风度,到了二十多岁,山涛还不了解他。山简感叹地说:“我都快三十了,却不被家父了解!”后来他与谯国人嵇绍齐名。山简最初做太子舍人,后来多次升迁做了太子庶子,在外任青州刺史。被征召为尚书左仆射,掌管吏部。

山简想让朝臣各自举荐所了解的人,以此来广开选拔人才之路。他向皇帝上奏折说:“我认为自古兴衰更替,关键在于是否官得其人;如果有了人才,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周王朝兴隆,是因为朝中人才济济。秦汉以来,教化规范渐渐丧失。从初平元年到建安末年,百姓流离失所,差不多死光了,这是败乱的极点啊。世祖武皇帝应天理顺人意,接受了魏国的政权,泰始初时,亲自处理天下事情,辅佐的官员都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当时黄门侍郎王恂开始在太极东堂处理政事,评议尚书奏事,多谈刑狱案件,不谈人才的选拔和举荐。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先考虑那些难办的事情,而辩论那些容易的事情。陛下您刚刚登临大位,人人想着竭尽忠诚,每到处理政务的时候,您就命公卿大臣首先议论推荐人才一事,各自谈谈所发现的后辈俊才、乡邑的优异之士、才能足可任用的人,把他们的姓名都报上来,主事的人根据空缺优先录用。这是在朝廷上当众授人官职,陛下与百官共议录用人才的大义。”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永嘉三年,山简在外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这时四方混乱,天下分裂,帝王的威势不能振作,朝野上下人人忧虑恐惧。山简优游度日,只沉湎于酒。习氏家族是荆州的豪族,有雅致的园池。山简每次外出嬉游,多到池上,在那里置酒设宴,一醉方休,还为池取名为“高阳池”。当时有儿童唱儿歌说:“山公出来去哪里?来到了美丽的高阳池。傍晚醉倒了,车载着他归去,烂醉如泥什么也不知道。”

不久,山简负责管理宁、益二州的军事。这时刘聪来犯,京师危急。山简派督护王万率军队救援,军队驻扎在涅阳,被宛城的贼人王如击败,于是环城而守。等到洛阳沦陷,山简又被贼人严嶷逼迫,于是躲到了夏口。他招引接纳流亡的人们,江汉一带的人都来归附。这时华轶在江州起兵,有人劝山简讨伐华轶。山简说:“彦夏是我旧时的朋友,我正为他感

到悲痛。我怎么能利用这个机会讨伐他,将之作为自己的功业呢!”他就像这样敦厚。当时乐府的伶人逃避战乱,多数到了沔汉一带。宴会那天,幕僚中有人劝山简让人奏乐助兴。山简说:“国家灭亡,不能匡正补救,我们是晋朝的罪人,哪里有作乐的理由呢!”他流着眼泪慷慨述说,在座的人都感到羞愧。死时六十岁,追赠征南大将军。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9分)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累转副使、参政,仍故官。.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

崇祯元年改关内道。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奄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实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之馀,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

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我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薙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选自《明史》,有删改)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就理而民不病

病:困乏 .B.春等责数之 数:屡次 .C.春具揭辩 具:拟写 .D.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 逆:迎 .解析:B项,数:责备,列举罪状。答案:B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春尽忠职守的一组是(3分)()①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 ②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 ③既入对,帝数称善 ④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 ⑤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 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③句写张春的军事谋略很受皇帝赞赏,④句写张春的官职变迁情况。答案:C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

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有方;兵火之后永平街巷破败,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弹劾勾结宦官克扣粮饷时,关内百姓都为他诉冤。

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山东佥事时,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又获释起用,但无论境遇如何,他都对国事尽心尽力。

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破,诸军溃败,张春率领溃败的士兵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解析:B项,“关内百姓都为他诉冤”是在王在晋“劾春嗜杀”时出现的情况。答案:B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但必求实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是一定要做些对边疆有益的事情,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尽自己做臣子的本分。

(2)(张春)在古庙居住,穿戴着原来的衣帽,最终不丧失臣子的气节而死去。【参考译文】

张春,字泰宇,是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辽西全部失守,廷臣集议急需守卫边疆的人才,(把张春)提升为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两路的兵备道。关外的难民像云一样聚集。张春运筹谋划(很)有方略,处理事务(非常)合理而百姓不(再)困乏。(张春)多次调动任副使、参政,(后)仍任原职。天启七年,哈刺慎的部长汪烧饼,带领(他的)部下窥伺桃林口,而张春督促守将擒获了(其中的)三个人。汪烧饼入关(求见表示)愿意接受惩罚,张春等人责备他(并)列举他的罪状,(而汪烧饼)发誓不敢再背叛(朝廷)。

崇祯元年(张春)改任关内道。兵部尚书王在晋被流言迷惑,检举揭发张春喜好杀人。张春拟写帖子辩驳,关内的百姓也为(他)诉讼冤屈。王在晋又检举揭发(他)勾结宦官克扣粮饷,于是(张春)被革职,被交给司法官审判。第二年,司法官说张春被检举告发的罪行没有

实据,于是释放了他。

崇祯三年正月,永平失守,(朝廷)起用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说:“我已经把自己交给了这座城,不敢有丝毫逃避。只是一定要做些对边疆有益的事情,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尽自己做臣子的本分。”于是说军事机密不能提前泄露,请求皇帝召见,当面陈述用兵策略,而皇帝答应了他。进殿对答后,皇帝多次称赞(他),(并)提拔张春为参政。不久(张春)偕同众将收复了永平各个城池,按功劳(张春应被)提升为太仆少卿,(但)仍然掌管兵备的事务,等候巡抚有缺(才被)推举补用。因为(他)在朝廷没有靠山。永平在兵火之后,百姓贫困疲惫,张春尽心竭力安抚(百姓),而百姓更加感激他。

上一篇:风筝课件下一篇:图形的变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