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精选10篇)
有人认为文言文已死,不必再行教学。其实,文言文教学与时代潮流并不相悖,反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从表面看,它们似乎是逆向运动,其实是相向而行。因为文言文承载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须臾不可丢弃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坚强的民族精神支柱。这种内在的思想活力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是我们炎黄子孙继承下来的无与伦比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隽永,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的意义。既然如此,怎么能不学好、掌握好它的载体——文言文呢? 但是,学好文言文并非易事,由于很多文言文距离今天年代久远,学生学习它会有距离感,教师如果不注重方法,势必让学生上课昏昏然而无所收获。那么,怎样才能激活文言文教学呢?现将个人思考试述如下: 1.激发兴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激发兴趣的要义,全在于激发出学生“自愿做”的热情。激发兴趣应注意时机的选择,或在课初,或在课末,或在课中。本人以为最好是在上课的初始时刻。如教《勾践灭吴》,可以适当补充勾践灭吴的历史事实,以及范蠡与西施泛舟太湖的美妙传说,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有较充分的认识,又丰富课文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教《过秦论》,可以简介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来激发学生兴趣。教《鸿门宴》,除简介司马迁与《史记》外,可借楚汉相争的故事梗概以及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激发学生兴趣。上《兰亭集序》,可出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上《归去来兮辞》,不妨先讲讲《五柳先生传》等。总之,激趣的手段可各有不同。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趣的工作也可放在上课的结束阶段进行。如上《鸿门宴》,在结束前就可提出“从项羽不杀刘邦你看出了什么”“假如项羽杀了刘邦”等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等等。
2.引进写作。很多文言文作品,都蕴涵丰富的写作空间,如能适当引导消化,可以激活整篇文章的学习。比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利用文章中未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这些信息,可以写烛之武夜辞郑伯的情景,也可以写郑伯苦苦等待的焦虑,甚至还可以写烛之武到秦营时的受冷落等等。学生如果写这些情景,一定要先读懂课文。这样的训练,既领会了文章内核,又锻炼了写作,还培养了想象力,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3.添加事例。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简单,可是如何让它生动而富有灵性呢?我认为只有添加事例,使它丰满,才可能让原文灵动。比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当讲到邹忌的讽谏艺术时,不妨添加庄子以愿当泥涂之龟而辞退楚国使者的机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影射梁惠王的善喻以及《克雷洛夫寓言》中乌鸦与狐狸的故事等,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明白了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无穷变化。
4、揭示内涵。这里的内涵,是指课文中潜在的、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的东西,而揭示内涵则是指将这些东西确认出来,使其明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毕竟是学生,其预习自学的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可能“尽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适当点拨,指明内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课文中内涵主要有三类:①关键句。如《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鸿门宴》中的“竖子,不足与谋”等。②段或篇的思想内容。如《兰亭集序》的二、三两段,《归去来兮辞》的一段和四段。③篇章结构、语言及其他。如《过秦论》的结构艺术、语言特色,《鸿门宴》与鲁迅先生“无韵之离骚”这一评价的联系等等。教学中,老师适时适度的揭发内涵,无疑会收到使学生在有所悟但所悟不清的情况下,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的效果。
5、解释文字。这里的解释文字不是解释课文中字词的意思,而是指根据这个字词在文中的含义或形状适当联系它的本义或与此字词有关的文化现象,这样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勾践灭吴》中,在讲到“贾”字时,结合课文注解适当补充“行商坐贾”的文化知识;讲到“取”字时,简要介绍“取”字背后蕴涵的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甚至对个别字还可以进行巧解,如“男”字,可以解释为“在田里出力拼命干活的人”,也许此解不合本字含义,但与古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是相符的。在教学中,对字词适当的引发联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这个字词,从而实现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积累文言词汇的目的。
6、吟咏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这样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如教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该文表达的是作者致力于隐、淡泊名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书生形象,读时不妨让学生扮个超脱先生状,玩味地读,亦可如三味书屋是老先生的读法,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用悠长的语调再现当时的氛围,体味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吟咏诵读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游于文言文之中。
7、介绍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的人类活动就是靠文言文记载的。如能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额外人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这样的文字,触龙见到太后为什么要“自谢”?如果没有介绍古代的礼仪习俗,就难以理解。所以适当地介绍古代文化常识,能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现实,也能达到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8、利用教具。教具的使用,容易让课文内容直观易解。如教《卖油翁》时,老师带进一枚铜钱与一瓶水,模仿卖油翁倒油动作,学生一看,对课文内容自然就了然于胸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如能结合课文实际,准备或制作教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把课文内容做成课件,再现课文场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特殊时空。如教《孔雀东南飞》时,利用电脑技术,把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用视频的形式加以再现,可以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象,学生更易于把握课文内容,乐趣自不待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古老的文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易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一.选准争鸣的“触发点”。争鸣的心理过程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发生的,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争鸣, 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 选准、选好争鸣的“触发点”。在上《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让学生争鸣的问题:你如何看待宋濂的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学生瞬间讨论开了!有的赞成他的学习态度;马上有人反对说他是苦学, 是时间加汗水, 现代社会提倡的是快乐学习,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的认为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对待老师就应该要毕恭毕敬, 言听计从;有的说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 不能盲目迷信老师, 就连科学家的学说都被推翻了呢!有的说要尊敬老师, 但不能畏惧、害怕老师;有的说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平等……学生们各抒己见, 争得不可开交。学生们真正成为了文言文课堂的主人, 文言文学习的参与者, 这一节课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高潮。最后老师也就这个问题参与了讨论, 天平的两边, 一边是知识真理, 一边是老师权威, 当我们面临知识和老师, 权威和真理的矛盾时, 该如何选择呢?很多人就说, 知识和真理。是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这样, 通过“挑拨”争鸣, 学生们对如何学习和该如何尊重老师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枯燥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下子生机勃勃。
二.多角度、多层次设疑, 提升争鸣的深广度。在初中文言文中课堂教学中设疑很有必要, 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面的拓宽, 学生们开始关注人生、事业及社会问题, 并希望通过争论,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期一鸣惊人。在上《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时, 我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唐雎是否真的想与秦王同归于尽?2、如果唐雎与秦王同归于尽了, 安陵国能得以保全吗?3、有人说《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是个厉害的角色, 能伸能屈, 不因小失大, 请说说你的看法。4、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 安陵国最终难以保全, 请问安陵国路在何方?由此学生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 从各个角度对唐雎“同归于尽”的虚与实进行了辩论, 从多个层次分析了秦王的性格特点, 并以天下为已任, 对小国在古代和当代的如何生存问题提出了自已的建议。这时候的文言文教学课堂, 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 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 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 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按照“见仁见智”的阅读原理, 实行了“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相机点拨, 从而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这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进行学习。
这种争鸣方式的文言文课堂学习, 既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又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 因知世、论世而评人, 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 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总之, 争鸣的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很好地解决了,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也激活了。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文言文教学 学习材料
当前文言文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课堂上教师分析洋洋洒洒,板书密密麻麻,可是学生昏昏沉沉,一头雾水,丧失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学生学了好几年的文言文,到头来连一般的文言文章还读不懂。这表明,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文化快餐”式的阅读心理,失去了读古文时从生涩到感叹的快感,失去了因细细咀嚼古书中人物思想情感而产生的共鸣。在多年的教学经历和探索中,针对现有文言教材的不足,笔者着力寻找课外文言读物,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训练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一、选材内容应回归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这样学生才能有意义地学习,选用的教材作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材料,同样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忠实地执行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做到既关注过去,又关注现在,既关注本学科特点,又关注不同学科知识渗透和有机整合,扩大材料取材的视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1.从成语中学文言文。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富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语言成分,其中有一大批来源于汉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如源自苻秦与东晋淝水一战文献记载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有的富有民族生活气息,如与竹子有关的“雨后春笋”、“势如破竹”、“功垂竹帛”、“揭竿而起”、“罄竹难书”,等等。因此,从成语中学文言文是一种便捷的途径。近年来出版的《文言快易通》一书就是教人从成语中学古汉语,此书被南京师大汉语文字学博导马景仑誉为“学好文言不可多得之精品”。
2.把古代蒙学引入教材。古代蒙学读物蕴含大量文化知识,汇集了千百年来民间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等方面的思想,富有教育意义,而且深入浅出,易懂易记,是文言文初学者的好读物。如对初中学生,我们可把《三字金》和《千字文》引入教材,既使初学者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一些文言字、词,又使他们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人文、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文化常识,增进知识和见闻,还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激励,好学向上,惜时努力,自强不息。对高中学生,我们就把《名贤集》和《增广贤文》引入教材,这两个读物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包含多方面内容的格言、成语、谚语,这些都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结晶,历久常新,富有哲理性,且句式长短相间,音韵铿锵优美,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至今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深受学生的青睐。
3.选取古代的格言警句,以思想美吸引学生。按句意分为修身、待人、处事、治学、经营、家庭等六大类,既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又通过整合从中学到文言文的字、词、句知识。如:整合爱国、修身、从政的几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从中可学到“之”等文言字词。
4.选取我国古代家书家训,以亲情感召学生。如:让学生学习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中的《勉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诸葛亮的《诫子书》(“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相庐的《治家格言》(“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见,不入真善”),战国齐国贤相田书谡之母《女学》(“修身洁己,不为苟得”,“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从中体会到古人“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辞源》)的谆谆教诲,认识到应当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认识到应当为人正直谦恭、诚实守信,等等。
5.选用各种古代关于学习、鉴赏的文字记载材料及碑刻、碑林、文化长廊等。让学生能将学科知识整合,并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文言文,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北魏《魏书·释老志》关于云岗、龙门石窟佛像的美学标准的判断,以及古代画论和盆景鉴赏等(“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盒中”)艺术评论:参观学习鼓山上的碑刻等,在课后练习设计中还可要求学生从历史、地理、政治书中寻找文言文学习材料,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
二、在选材运用上应注重技巧
文言文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字、词、句的知识性释读,其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以丰富自己的语言。选材的价值在于运用,其生命在于创新,有创意才有特点。因此,我们要以丰富学生语言积淀为基础,发扬传统,改革弊端,突出选材辅助性、启蒙性、人文性、可读性与新颖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技能和方法。
1.精选学习材料后,强调诵读训练。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每天背诵、积累2-4条古代名言佳句。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和审美体验,开掘并充分运用蕴涵在古代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特别是使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用心灵与作品对话,透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的境界,实现读书与做人的有机统一。
2.有意识组合文言文学习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熟悉文言文语言表达方式、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卡片进行文言文字、旁的积累,并做到日积累、周整理、月小结,让学生不断巩固中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必备知识,努力让学生“用选文来学”,着力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开发、运用和语文学习方式的探索、转变,在引导、启发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上下工夫。以求实现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的目标,达到学“一”知“三”的功效。把学与用、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中学阶段乃至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语文是一门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形式多样的表演等直观手段,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使教学变成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使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种发挥情境效应,从而激活课堂的情境教学法,已越来越被小学语文教师所青睐。
一、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 话、寓言、故事等都是让学生表演的好材料。那些狼、小山羊、大公鸡、小马等等,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学生们成了热情演员或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中。
二、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从而使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也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和教学幻灯片外,“剪贴画”和“简笔 画” 方便易行。如教《小蝌蚪找妈妈》 可简单地画一张表池塘的草图,涂上一些淡绿色,画几根水草,讲到池塘有一群小蝌蚪,就贴上几张小蝌蚪的图片,好像小蝌蚪在游来游去;接着,再用粉笔在后面画一 群小蝌蚪,表示“一群群”。讲到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就换上长着两条腿的蝌蚪图片,然后再贴上鲤鱼妈妈、乌龟的图片。这些图画随课文内容而发生变化,使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感,使学生很好地了解了小 蝌蚪的生长过程,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又如,《要下雨了》这一课的教学,运用剪贴画,创设了连续的一组情境。结合教为过程,创设了“小白兔”来到“草地上”“池塘边”“路边”,分别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对话的情境。情境一个连着一个,角色随着情境一个接 一个出现,从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可以说是简明、生动、有效。总之,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有“境”,配以教师讲述的“情”,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三、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境,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 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如教学有关“春天”的一组教材,就让学生到校园中、田野里、花丛间、树下水边去寻找春姑娘的踪迹。情境教育正是掌握了儿童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规律,十分注重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引导他们由近及远地、由表及里地渐次地认识周围世界。像观察说话、写话及野外活动,都在开设的课程类型上为儿童接触大自然,接触周围世界,保持两个信号系统的平衡得到保证。
四、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 情境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运用音乐让学生置身特定的 情境,感受文章的内涵,体会人物形象,是情境教学的又一方式。如 教《桂林山水》,让学生轻轻哼唱他们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 桨……”使学生仿佛愉快地泛舟在清澈的漓江上;教《月光曲》,让学生体会 “盲姑娘从贝多芬的琴声中仿佛看到月亮从水天相接的海面上升起来”一段,配上一段钢琴曲来朗诵,不断激发了学生的想像,更突破了对这个重点段的理解。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渲染了气氛,丰富了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加深了 对课文的理解。
五、实物演示情境
学生对一般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是非常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实物来演示情境,让学生去感知事物。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像海参、珊 瑚等可用实物图片帮学生理解有关海参、珊瑚的描述及说明的词语。实物演示也包括模拟情境的演示,如《詹天佑》中“两头火车” 在人字行铁路上行驶这一情境,可用一剪纸的两头火车替代。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六、语言描述情境
语言描述与以上几种直观的手段相结合,便于将学生带入情境。凭借语言本身的生动、优美、有趣、动情来描述形象和意境,使学生境中见形——形中悟美——美中激情 ——情动辞发。如教《荷花》,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听柔和的 轻音乐进行想像,老师有感情地轻声描述: 瞧,“ 荷花翩翩起舞了……”(课文语段)音乐播放一分钟后,问学生: “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会有所感悟地告诉你:我仿佛觉得自己就站在满池荷花前;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我仿佛听到了丁冬丁冬的河水声;我仿佛看到了荷花在舞蹈……教师语言的描述,直观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的协调作用,把学生带入花香叶翠的有声有色的世界!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它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文素养的积淀,为学生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想像空间。在任重而道远的语文教学路上,情境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清醇的源头活水,带来了有声有色的缤纷世界。它那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教学变成了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不尽人意。我们只要冷静地反思一下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现代文教学是“热点”,而文言文教学则是教改热潮中的“冷点”。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课文来教学。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这里谈谈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应采取的策略谈些粗浅的看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来个“中心归纳”。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知“反三”的结果。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显而易见,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也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种现状,给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就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通过文字直寻主题。文言文则不然,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些什么,怎么“讲”,很值得一提。
第一,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这样也许会有人担心教师没讲到的学生会不会理解。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再加上教师有重点的讲解和点拨,学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即使开始学生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点,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无法自己去读懂。
第二,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 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尤其是有些难句、长句一时领会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读,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之所在。
诵读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背诵的方法很多。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按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指导学生理清“文脉”(《桃花源记》),抓警句(《岳阳楼记》),抓关键词语来背诵。为增加学生的积淀,我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具体要求如下:①学期之初,先向学生提供50篇古诗文的推荐篇目,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自己去悟,除点拨关键字词外,决不用字词句语法去破坏其整体的和谐性;②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规定下限——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20篇,多多益善;③学期结束前进行班级之间的诵读大赛。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却空前高涨,随时随地可看到有学生在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再次,在能力培养上。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说起“迁移”,首先要确立迁移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曾经有人简称这个教学过程为“定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 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素悍勇而轻齐”中的“素”和“素不相识”的“素”等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
最后,在知识积累上。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附录中推荐了50篇(段)优秀诗文,其余部分有待教材编者和教师补充推荐。因此,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由于推荐给学生的文章难度适合他们的实际,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可开展与所上课文内容有关的如成语故事大赛、名言解读、诗词赏析、改诗改词等等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也可延伸到课外。使得他们课外能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探究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和途径? 我认为,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之前,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这个认识,对文言文教学中选择什么方法,关系甚大。如果教的是外国语,就得从ABC教起,学生每走一步都得靠教师扶着拽着。现在文言文教学中那种一字一句“嚼烂了喂”的教法,正是把古代汉语当作外国语来教的办法,有的老师就戏称上文言文课是教“第二外语”。如果是教母语,就完全不必如此。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尤其是现代的书面语言里。就是说,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
不妨举短文《陋室铭》为例。全文81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山、水、高、深、上、入、苔痕、草色、谈笑、往来,等等;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如“有仙则名”的“名”,本是“名声”的意思,属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出名”讲,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鸿儒”“白丁”)以及结尾处涉及的人、地名,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除了末句“何陋之有”词序有些特别外,其余都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回想自己刚进初中读书的时候,初次接触文言文,就在《古文观止》里读到这篇文章,借助极简单的注解,居然也能大体读懂,而且对篇首两个精警的句子以及整篇文章的音调和谐之美,都能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欣赏。由此我想,教这样浅近的文言文,也应该可以像教现代文那样,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当然,同是文言文也有深浅难易之分,但从目前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看,过于简古难读的文章基本没有,即便文字略深一些,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学生也是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读懂、消化的。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也不例外。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这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的必然结果。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等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叫“买椟还珠”,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靠老师字字句句嚼烂了“喂”,是无论如何“喂”不出来的。
另外我觉得还有两点是值得重视的:
一、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有的地方老师又重点畅讲,并指导评点,这就突出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学生印入更深。教学中这样疏密相间,略其所当略,详其所当详的教法,是符合学生读文、认知的规律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可以受到很好的锻炼。
二、老师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凡行之有效的教法,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规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
一.课前预习
我们往往布置三个任务。第一是尽可能多地找出文言文本中与现代汉语钩连得上的重要词句, 这样可以使文言词句的积累尽可能与学生最为有用的现代汉语的运用交融一体, 尽量做到文言学习和现代汉语学习的同轨。文言学习和现代汉语学习的同轨还指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言中的虚词含义, 词的活用, 特殊句式等等。
如《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本 现代汉语 互联含义
盖在殷忧 殷切 深
董之以严刑 董事长 监督
谦冲 冲淡平和 谦虚
自牧 牧羊 养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中“之”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因为“木之长”作为主谓短语充当动词“求”的宾语, 即“求木之长者”。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中“能”、“善”单独看一般可看作形容词“有才干的”和“好”, 它们分别处于“简”和“择”这两个动词的宾语位置, 据此可推断“能”和“善”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意思分别为“有才干的人”和“好的意见”。
另外, 利用汉语常有对举结构的特点, 我们亦可推出和“择”对举的“简”的含义是“选择”。
这里要特别强调利用现代汉语词法语法分析的手法理解掌握文言文中的活用现象。笔者在讲名词作状语的文言现象的判别时, 给出了如下判别公式:
所谓“不通”是指该名词本身不能发出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如“箕畚”本身不发出“运”的动作, 是人用“箕畚”发出“运”的动作。这样的现代汉语言语实践式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式掌握文言现象, 从而避免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式的文言学习。
第二个任务是学生的课前诵读。要求读准词句, 读音正确不破句;读出基调, 语气助词体味准;读进文本, 精妙之处有感悟。要避免以“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的借口让学生有口无心地完成课后习题中的背诵任务。
第三个任务是评点式阅读。或全篇, 或局部, 对自己感受最深的点作或长或短的评点。此前我们常常从内容主旨、艺术特色方面设置一个能把握全篇的问题, 这个问题往往也是切入文言文本的好的角度。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基本上按照预设的三个设置完成教学任务。上课伊始, 我们常常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列举预习中找出的与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仍有显性关联的重点实词。这个任务我们采用的完成方式常常有: (1) 小组对阵法。对阵两组分居黑板南北两端, 两组成员按座位顺序, 或由前而后, 或由后而前, 逐个上黑板写, 内容一是文言文本中相关词句, 一是现代汉语中相关词句。竞赛法重在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在全员参与, 尤其要注意不能忽略、冷落后排的同学, 其实从后排开始往往有很好的控场作用。 (2) 小组代表法。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于上课前一天集中浏览小组成员的字词预习笔记, 整理汇总, 正式上课时代表小组同学上台发言, 发言同学的内容由该小组另一同学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 发言的同学体味了“成员国”代表“说”的风光, 记录的同学锻炼了“听”的能力。 (3) 小老师法。由老师选一位准备得充分的同学充当小老师上台重点提示讲解。这种方法尤其不能忽视语文基础薄弱畏惧文言学习的学生, 正式上台前, 老师可以适当帮助指导。小老师法重在培养先进意识。 (4) 抢答法。老师投影文本中加点的重点词句, 然后让同学在下面抢答出相关联的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中的词句。
之后就进入文本的理解、赏析、运用的教学过程了。我们有这样几个常用方法。
第一是诵读法。诵读不是为诵读而诵读, 而是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教学法存在于文言教学的实践中, 是以“听说读写”中“读”的方式体现的现代言语实践。但是当前的文言教学中的诵读有流于肤浅之弊, 有些老师或是“干读”, 只读不解, 最多只是读准字音, 他们不知道“解读解读, 有解有读”的一体性, 还常常以“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欺己欺生;或是“花读”, 变换各种花式读, 全班读, 小组读, 个人读, 老师读;对读, 朗读, 默读, 但他的课堂常常只是读而已。
黄厚江老师上《谏太宗十思疏》, 以学生的朗读引出老师读和录音读的比较, 在读的比较中辨析“求木之长”中“长”的读音;在读的比较中辨析出了全文忠诚、恳切的基调;在读的比较中体味出了全文骈句为主的句式特点。这是读解一体化的读, 是“解读”。
第二是评点法。评点法应是最地道的文言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多有典范的评点, 它们和原文一起形成了联珠合璧。读“水浒”不读金圣叹评点, 读“红楼”不读脂胭斋评点, 真真会少了一层滋味的。我们也引导学生边读边评, 积久而成, 学生也评得像模像样, 不但金圣叹的渲染式, 脂胭斋的知音式, 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 学生的评语还运用着鲜活的流行用语, 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如学习《五人墓碑记》, 笔者布置了一道引导诵读评点的预习思考题:文有文气, 文有文势, 《五人墓碑记》的文势像什么?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造成了这样的文势?你受到了什么感染?学生的评点多有精彩之笔, 如 (1) 山巅落瀑之文势, 江海漫岸之感情。 (2) 文势汹涌, 起笔造文势, 一声“五人者……”如山巅疾呼, 如江源急浪。 (高宝刚) (3) 文势汹涌, 文序造文势, 倒装叙事是回流水, 文末议论是冲天浪。 (潘安辰) (4) 文势汹涌, 对比冲撞出浪峰之文势;文势汹涌, 句式排比出倒海之文势。 (陈浩) (5) 读后有正义的感染, 读后有人格的召唤。 (李淑) 这样的精致点评文字本身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要积累整合的有利于现代汉语表达的精粹语言。
第三是关键词句法。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使言 (词、句) 文 (解读、鉴赏) 交融, 文 (赏析) 道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交融。古人特别讲求炼词炼句, 文言文一般有能提领全文的重点词句。笔者教学《孔雀东南飞》就从诗中反复出现的重点多义词“相”的理解出发, 既使学生对“相”的“面相”、“偏指一方”、“互相”的含义有个比较中的清晰区分, 又提炼出全文的情节线索, 情感脉络。全文的情节线索是“合——分———合”, 相关句有:“相 (互相) 见常日稀”, “及时相 (偏指‘我’) 遣归”, “儿己薄禄相 (面相) ”, “会不相 (偏指‘你’) 从许”, “还必相 (偏指‘你’) 迎娶”, “久久勿相 (偏指‘我’) 忘”, “誓天不相 (你) 负”, “登即相 (他) 许和”, “蹑履相 (他) 逢迎”, “怅然遥相 (他) 望”, “黄泉下相 (互相) 见”, “枝枝相 (互相) 覆盖”, “叶叶相 (互相) 交通”, “仰头相 (互相) 向鸣”。浏览这一系列“相”字句, 我们也能感知文中贯穿的情感脉搏:互相理解———忠诚系念———无可奈何———毅然殉情———爱情永生。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的四字短语梳理出情感脉络之前已有重点词句的辨析, 做到了“文”和“言”教学的交融。
笔者教学《报任安书》, 就要学生借助课本中的注释、翻译, 弄通文意后, 选出自己体味最深、能够勾勒史迁“发愤”之情的句子加以评点阐释。学生选出的句子和点评如下: (1)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卒就死耳” (背负冤屈者无死之资格, 否则, 卑鄙就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江航) , (2) “勇者不必死节” (勇者何必为名节立即去死, 懦者常常借名节以死逃避———房广江) , (3) “所以隐忍苟活, ……恨私心有所不表” (隐忍苟活, “将以有为也”———袁刚) , (4)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史迁从古代圣贤中寻找自己不死而有为的同志者———孙有丽) , (5)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重泰山———姚广强) , (6) “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隐忍苟活”, 将以有为, 茫茫人海, 此心谁知?———陈木) , (7) “负下未易居, 下流多谤议” (落井常有下石之害, 置火常有浇油之加, 这就是倒霉者现实处境———孙亚宇) , (8)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所如往” (史迁真人也, 不掩盖自己痛苦得魂不守舍状;史迁伟人也, 痛苦得魂不守舍中硬是守住了挺立人生的魂魄———华霆) , (9) “要之,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盖棺论定, 史迁坚信时间会给他公正, 即使不是当世之人, 就是“来者”也会给他客观公正的评价的———朱林林) 。抓关键句既把握了文本学习的重点———体悟司马迁文中表现的生死观;也落实了文本学习的另外一个重点———重点词的积累, 如“死节”中“死”的为动用法, “私心”、“非常”、“下流”的古今异义等等, 真正做到了文、言交融, 文、道交融。
安徽师大附中严景东老师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以三个文言虚词“以”、“之”、“其”的辨析理解带动“文”的学习, 引领学生欣赏外交词汇和人物形象。事实上, “以”、“之”、“其”也正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词。
其实, 正如严景东老师所说, “抓住若干关键的文言虚词 (推而广之, 根据具体情况, 又完全可以是若干文言实词或句式较为特殊的句子) 来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文本阅读的点拨教学融合起来, 不失为省力高效, 切实可行的着眼点”。
第四是仿写法。仿写主要是仿照借鉴文言文章法, 练习现代汉语的文体写作。笔者经过实践, 觉得文言文议论片断中的各种论证法很适合学生模仿、借鉴。因为这样的片断短小精悍, 学生容易记也容易仿。并且模仿、借鉴之前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地掌握了文言片断中的重要词句, 因为他等着用。其它的如叙事笔法、抒情笔法也可从文言文中合理地加以汲取。这样适度处理的读写结合既没有使阅读成为写作的附庸, 也没有使写作成为阅读的附庸, 有的只是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功效。
此外, 文气再现翻译法, 文言经典现代读解法, 浅近文言写作法都是有趣有效的现代言语实践法。
三.课后拓展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言教学的最佳时期, 几乎整个华语世界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营造着一种以现代言语、现代音像、现代舞台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氛围。现代音像实践有中央电视台对四大名著等中国古代经典的电视改编, 有港台等地对中国传统剧目“大话西游”式的改编。现代言语实践的有王蒙、刘心武的“说红楼”, 马瑞芳的“说聊斋”, 南怀瑾的诸子别裁, 于丹的论语心得等等。现代舞台实践, 像轰动一时的根据史记《赵世家》改编的《赵氏孤儿》的舞台剧。更有利的是对文言经典的解读已经呈现出一种现代言语实践和现代音像、舞台实践交融的大势。刘心武、易中天、马瑞芳、于丹对相应文言经典 (《红楼梦》《三国演义》中有相对现代汉语较多的文言成分) 既有现代言语实践的解读著作面世, 又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亮相。这实在是现代言语、音像实践激活文言教学, 激活经典重读的大势。这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复兴、走向民间的大势。读经热潮正涨, 古史今读正盛,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更是掀起了一股全社会的经史今读热潮, 处于这样一个文言文教学大背景下的中学师生应该说躬逢其盛, 幸甚至哉!
正是借助于这一股已然吹拂的文言教学东风,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后拓展上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本作了以下两个角度的研究性学习拓展。
(一) 拓展印证。
拓展印证是搜寻与文言文本关联的古代作品以及以文言文本的内容主旨为蓝本的相应的现代作品, 以此引导学生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读文言经典。而以现代言语、音像、舞台形式呈现的, 与文言文本相关的作品又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比照学习的兴趣。学习了《史记选读》中《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 我们首先引导发动学生辩证认识荆轲的所作所为, 感受解读他的形象, 而后提供历代论者对荆轲的评价之词。否定之词, 如苏洵的“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的“轲不足道也”, 朱熹的“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肯定之词, 如左思的“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陶潜的“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龚自珍称赞的“江湖侠骨”。这已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趁热打铁, 我们节选印发了当代名作家莫言的《我们的荆轲》 (《钟山》2004年第2期) , 我们带领学生看了电影《英雄》、电视剧《荆轲刺秦王》, 学生此时真正是热情高涨, 欲罢不能。我们还把这次课后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成《我们的荆轲》全班交流。
学生学习《史记》中《高祖本纪》《项羽本记》《淮阴侯列传》时积极性很高。因为此前我就渲染过, 学好了以后, 借助于网络、书籍的资料搜索, 我们师生先写出自己的刘、项、韩信叙评, 然后与如日中天、红得发紫的易中天的《品人录》中相关章节 (《项羽》) 进行“比高”, 学生的表现真可谓生情激昂, 跃跃欲试。
(二) 比较批判。
流行历史影视、“百家讲坛”的今天正是引导学生读文言文本进而与影视、“讲坛”进行比较, 对影视、“讲坛”进行评判的极佳时期。我们着眼于以下角度: (1) 文言文本和电视改编的比较, 电视台热播《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时, 我们选取了《清史稿》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 引导学生比较对同一历史人物、事件, 史学的叙述和文学的改编 (电视改编) 的异同, 进而评判电视改编的优劣。《聊斋志异》作为清代文言, 很适合中学生由浅易处入手文言文的学习, 2005年暑假, 我们利用电视台重播“聊斋”的契机, 抓住学生爱看“聊斋”连续剧的心理, 规定可以看“聊斋”电视剧, 但要写出10篇以上文言小说原文和相应电视剧的比较谈的文章。学生也乐于进行这样的比较。
(2) 从电视改编、“百家讲坛”引发争论处引导文言原文的阅读。凡是引起争论的电视改编、“百家讲坛”, 我们都及时发动学生阅读相关原文, 就争论处尝试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记得当年热播《水浒传》时, 就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建议封杀《水浒传》电视剧, 重拍新《水浒传》电视剧的言论, 我们印发了一组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阅读古白话小说原文《水浒传》甚至《宋史》有关章节, 而后也试着写作、交流自己的小论文。易中天的《品三国》引发了葛红兵的炮轰, 我们也引导学生写出参与争论的小论文, 班级、年级范围内交流。
(3) 从历代有争论的名篇的重新审读处引导文言原文阅读, 激发言语表达。“六国灭亡新论”的习作, 必须在深入研读苏洵、苏辙、洪迈、李桢的相关原文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新意的。这样读写结合的文言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又激发锻炼了学生言语实践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因此,在现今初中语文各类考试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考查通常停留在字词句的翻译和中心思想的理解上,从而导致学生只死记硬背课文以及重要字词的注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逐步降低。虽然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暂时记住了,然而由于缺乏兴趣,文言知识的迁移难以完成,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更无从谈起。鉴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改进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多阅读古代典籍,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三个课堂案例来阐明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第一个案例:再现变幻莫测的“山市”
《山市》是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蒲松龄,以不足300字的篇幅简洁扼要地为我们描绘了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现象。本课的教学,除了掌握字词释义,积累文言知识,另有一个重难点便是“了解、体会山市变化过程”。在本课备课阶段,比着参考了不少教师的教案,多数教师对这一重难点的处理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并归纳出山市变化的过程,即:孤塔—宫殿—城郭—危楼,然后再让学生逐个分析具体的山市变化情景。
这样的设计立足文本,中规中矩,但也仅限于文本,学生还是较难体会山市变化的神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突破这一重难点呢?经过反复思考,最终比着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再现海市蜃楼。学生分角色、分任务,立足文本,发挥想象,用语言再现山市的盛况。
第一组:你是要现场播报山市情况的前方记者。
第二组:假设你是孙公子禹年的朋友,亲眼目睹了山市,请你以“目击者”身份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你所看到的景象,希望你尽可能有条理、清晰地讲述所见之景的细节。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激活,大家都努力发挥想象,并有条理地、大胆地讲述出来,“山市”的变化过程就更加具体形象,课堂的趣味性就更浓了。
第二个案例:屠夫讲述狼的故事
《狼》也是蒲松龄的名篇,本文字面翻译较容易,屠夫和狼的性格也比较容易归纳总结。但是再简单的课文,要让学生乐意学,也需要教师花费不少心思去设计。学习本课,同样也可以利用创设情境,让课堂更有趣味。曾在本校听过一位优秀教师上该课的公开课,她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处理得非常巧妙。多数教师通常让学生按照情节把故事内容复述一遍即可,但是该教师却另辟蹊径:让屠夫参加《实话实说》栏目的采访,学生分组扮演角色。访谈环节学生表演得绘声绘色,趣味横生。
第三个案例:走进桃花源
《桃花源记》出现在八年级上册,让学生真正理解桃花源之美,是本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想象去感受桃花源的美。处理该环节,笔者用如下的设计:
1.立足文本发挥想象,欣赏桃花源的自然美
这步的设计以“桃花源美景”为核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描绘。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启发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在屏幕上投影出桃花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下列句式进行描绘。
2.采访桃花源村民,领略桃花源的社会美
“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教师扮演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学生是桃花源的村民,主持人采访村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公民的诞生》)学习、识记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有趣味,学生才有可能认真思考课文的内涵,习得思考的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精华的结晶,是我们体味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通道。然而毕竟年代久远,字词句随着时间的流逝变窄,甚至消失,再加上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要去深刻理解并把握好其中的言,就会觉得难以上青天。但学通学懂了就有兴趣和信心,再难都不怕。文言文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所谓言之有意,言之有蕴。
一、点燃主动自读求知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大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能课上满堂灌填补式教学,这不仅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令人畏惧。
万事皆有规律可循,文言文作为先人们交际的载体同样蕴含着特定的内涵。所以适当学习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无疑有助于学生理解远离现代生活的文言文句法规则。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如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附会,十年乃成。(《张衡传》)附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今义,把不相关的事说成有关,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说成有某种意义。因此语言教育不是纯工具教育,它满载着时代气息,这就要求克服语言障碍,不因时间阻碍,深得要领。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湘夫人》)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是清新优美的抒情诗。然而很多学生除了要求背诵的篇目,大多不愿多读。又由于不懂得古人句读的划分,读起课文来有的结结巴巴、稀里糊涂;有的胡乱停顿、美文完全被肢解了,没了任何意境。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学生结合书上的注释,阅读起来是不会有太大困难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这句很容易理解: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读此文就会信手拈来,一段悲凄的美文就不会被活生生地拆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学生通过自读,大体能熟知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即使没有庖丁解牛一样的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也会逐步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这种增强语势、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积累中不断更新知识。有了一定的.文言积累,夯实基础,多读就更能赏析了解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觉多读多学多积累,学生多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如: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只要仔细便一目了然。业精于勤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鸟雀呼晴式地提高了主动求知的信心。
二、文言文教学时注重融会贯通
古诗文情态万千,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精彩纷呈,都是美文,令人回味无穷。但真正能够入门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往往都是懵里懵懂、稀里糊涂。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融会贯通,想象着与古人进行一次次精妙的对话,把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还原到本来栩栩如生的生活中去。每天每月每学期不断训练,带着铁杵磨成针的志向锲而不舍后方能熟而成习!
文言文保留了传统的中原文化,其结构是完整的,所以利用笔记本建立一个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古汉语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勤奋地整理好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如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其中的重点字词的积累:说,应译为话或教诲;达在句中是切中切合或理解明白;微在句中是谦词,指微小的卑微的。趣在句中应解为志趣情趣志向;规在句中的意思是规划考虑打算。所以,积小流方能成浩瀚大海,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温故而知新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让我们的知识体系能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历验与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讲清字、词的涵义。
综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汉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学生把“狱”常误解为“监狱”,未能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说文》:“狱,确也。从,从言。”,即两犬。朱骏声《通训定声》:“狱,讼也。”犬好斗,用两犬示相争;打官司要争是非曲直,故从言。狱为会意字,本指打官司,后引申为案件。打官司,往往有人会因犯法而入狱,故又引申为监狱。知道了狱字的形体和词义引申的轨迹,就不难理解上句的“狱”。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闯亍!碧逑至斯湃说幕繁R馐丁A个字有三个难点。数,本是小学都应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和意义常混淆。《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shuò,作者注),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音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ù。又引申为密,音cù。罟较生僻。,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从的字多有网义,如罗为捕鸟网,罩为捕鱼网。矗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文句读》:“础⒊赝物,但分清浊耳。”因此,闯胤褐赋靥痢9湃宋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不许密网捕鱼。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些心理问题,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有的抗挫折能力差,心胸狭隘。古人说《周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二是要胸怀宽广,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是要养德养身,社交语言得体,饮食有所节制;四是要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要学习好的,改正错的;六是要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位置。老是可以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的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三、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仅以《小石潭记》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我们若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孟子的文章颇有借鉴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孟子文章论证严密、气势磅礴的特点,便于借此指导学生针对议论文中的问题进行学习。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一)要坚持“古为今用”,避免脱离现实。学习文言文,并非让学生钻故纸堆,并非让学生满口之乎者也,成为“孔乙己第二”;而是服务现实。“见”并非“现”的通假字,它也是多音字,有“jiàn”、“xiàn”两读。读“xiàn”时,义为显示、显露、出现、实现。《广韵》:“见,露也。”《集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露。”事实上,见现是古今字:“现”字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宋代才有“出现”之义。讲解这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形音义知识,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古文无用论”,必然能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要坚持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人类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先让学生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言文,努力做到日新、日新、日日新。
(三)要坚持追根溯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准。教师应该学而不厌,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的知识都有所涉猎,遇到问题勤查《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必要时就教于专家,不仅要知道流,还要知道源。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才能深入浅出,将语文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笔者浅陋的一家之言。探索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一论题,仍有待广大专家和语文教师研究。
参考文献:
汉许慎 撰 宋徐铉 校定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版
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清王筠 说文句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王力 谈谈学习古代汉语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
【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转变观念激活课堂09-07
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6-27
激活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09-17
领会新课程标准激活美术课堂11-10
运用远教资源,激活数学课堂09-10
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激活与培养策略06-06
全面激活发展潜力07-06
浅析激活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论文09-25
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评语10-18
如何提高课堂效益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