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工作规范管理

2022-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校财务工作规范管理

浅议如何规范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

摘要:在高校中,后勤管理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准。随着高校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对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本文简要讨论了如何规范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并从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了后期财务管理的特点,研究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规范高校后勤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经费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经济活动环境越来越复杂,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标准要求。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理念的不断推行,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展着,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使得后勤管理活动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我国大多数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相应后勤管理制度也就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变化,也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参考,使其逐步走向现代化、市场化、科学化发展之路。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高校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一些营利性组织、行政事业的管理工作性质不尽相同,而且差别很大。但其在管理过程中兼备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性质,随着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前行,这也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全新的标准和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发展特点。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各异的财务管理目标环境下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形式、内容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管理都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壮大发展最主要内容,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财务发展目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兼具事业单位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也需兼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将盈利作为其营运的唯一目标,要在利润环境约束下不断为其提供较为良好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随着高校后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大多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建立相应的后勤服务部,但大多数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都将盈利作为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其成立相应后勤管理服务部是属于公共性质的,并不能够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所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应用最节省的方式有效追求最大化社会价值。

(二)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落后性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财务管理都存在权责不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明的发展状况,促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高校环境中,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扩张进行的,有效推动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但在实际环境中,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并没有从高校中分离出来,促使其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制度组织、人员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上都存在一些差异;相应的监督机制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将内部监督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引进相应的审核监督形式。

(三)后勤财务管理体制多元化发展形势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其主要发展模式大多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化后勤集团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具备高校职能部门的后勤管理模式。这两种方式在核算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因为核算形式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后勤部门在运营过程中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其作为核算基础。后勤部门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主要核算方式;因为核算主体的差异,其在发展过程中后勤部门不会作为独立核算主体为其提供相应的财务管理报告,只将其作为利润核算单位;核算机构存在差异,后勤管理部门大多没有形成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而是由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统一账目核算,后勤部门会受到会计法规以及公司法规的约束,这就需要设置较为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政府下放管理权利,高校逐步成为具有自我约束力的管理形式,高校依据多种渠道收集发展经费的形式已经逐步形成。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方式不够完善

因为高校经营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其具备不同行业发展特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形式对其进行监管,致使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的核算方式也大不一样。在高校环境中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并且不重视学习积累,在处理相应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继而直接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所以,有效建立适应后勤部门管理的核算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实施成本管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式,并且这也是有效提升组织效益的方式。就高校后勤管路单位来说,其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单位不同的组成部分都能够依据其经济发展特征将其划分为利润部分以及费用部分,这其中费用部门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其创设利润的唯一方式。尽管利润部门能够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但其在价格约束条件下仅能通过成本控制提升效益,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并不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缺少相应的成本控制方式,造成大量浪费情况出现,成本控制机制不够健全还表现在资金应用随意性大、采购程序出现漏洞等。

(三)财务分析观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工作过程中,是应用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工作的,并不重视会计信息的应用。并且财务分析大多是建立在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之上的,使用财务分析就能够有效将会计语言转换为管理信息,这就为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有效决策基础。但是,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都缺乏正确财务分析,并且分析观念较为落后,并没有意识到财务信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相应财务工作仍旧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后勤财务人员也没有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没有实时监控后勤部门的财务发展状况。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因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法治观念不强,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与核算工作不能够有效完成。

三、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建立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的会计核算系统

1.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实现收付与权责发生制并行,是做好后勤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并且这也是适应后勤管理体制的重要的方式。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方式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想要有效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实体,这就需要按照会计制度以及财务规则要求对其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之间的差距,继而将各个时期的收入以及相关费用划入正常比重,希望能够有效实现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

2.深化会计核算方式,积极改革。积极应用现代化会计核算形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出其经营服务的主要业务,还能够有效核算出其经营管理的成果。引进吸收正确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有效改革落后会计核算方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多数会计核算形式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内容都为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应用。

(二)加强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是后勤工作部门提升绩效的主要方式。高校后勤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着手。首先,要应用标准成本法以及作业成本法作为其发展基础,联合高校后勤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制;其次,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成本核算,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发展数据;再次,依照成本核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成本内容进行分析,发展其中存在的差异,找出影响因素并解决他们;最后,有效规范相应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成本的浪费、消耗。

(三)转变财务分析管理观念

随着高校后勤部门改革,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改变,只有不断转变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有效面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依照现代化财务管理要求标准,形成企业化管理形式,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其次,依照市场规律要求标准,形成市场化管理理念;再次,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标准,形成法制化管理理念;最后,依照市场形势发展变化,创新管理思路,形成创新化管理理念,促使财务工作能够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

(四)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以及运行是受到成本与效益限制的,一般内部控制的设计仅针对一些常规业务活动,并且会因为一些具体发展状况受到限制,比如执行人员判断失误、以权谋私等。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会计从业人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利于良好内部环境的建设,保障制度的落实,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有效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发展。可以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相应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完善健全相应的制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方式。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以学生作为发展主体,才能够不断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蓉.浅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13:286.

[2]朱伟.浅谈如何建立高校新型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7:133-134.

[3]包晓明.浅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与内部财务控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4:68-71.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市130118)

作者:李姝 马琳娜

第2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规范工作》都是对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方面做出的具体规定,使会计基础规范工作被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高校会计-基础规范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规范 高校财务管理 高校会计

《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因此,国家要重视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定期专业教育培训提高在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来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条件的不断扩大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也越来越大,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显得也越来越重要。

1 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财务管理人员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理解和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高校领导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业务流程的认识和了解。会计工作人员也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能因为会计基础工作的枯燥、繁琐和乏味,就在工作的时候出现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现象,工作人员要时常巩固和更新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

1.2 会计人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差距较大 鉴于高校财务队伍的特点,就需要我们加强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学历层次以及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并且要协调好会计人员工作,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方向的管理。因为部分会计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会计的法律、法规及各类财经纪律等都一知半解,而有的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一些专业基础,但是长时间的不学习就会对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生疏,造成业务素质停滞不前,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出问题就相互推诿,敷衍了事,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甚至部分会计人员对业务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对政策法规把握不够准确,对于会计基础也不能够完全理解,出现领导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的局面,不坚持自己的原则,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有的会计人员虽然自身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但是缺乏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职业守则,就导致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时候不认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财务账务处理,投机取巧,简化程度,甚至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虽然会计人员每年会固定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通过合格会计上岗证参与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培训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不认真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这就对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是否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

1.3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监督不到位 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会计信息的源头所在,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会计凭证审核人员往往忽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对原始报销凭证审核不严格,就导致原始材料不规范,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导致监督职能形同虚设,并削弱监督管理制度的严肃性,使得会计核算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1.4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由于目前一些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全面、科学和合理化,因此满足不了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完整的会计制度,不能涉及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不能根据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很难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三是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的过程中,要简化程序,不能使手续过于繁琐、复杂化,不得超出会计法规规定的范围和界限;最后要重视稽核审计制度的建设,避免出现会计数据差错、核算方法不一致以及报表内容不真实等问题。

2 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行为的几点建议

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我们在强化会计人员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校会计制度,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化以及强化财务管理,在稳定高校经济秩序和有效配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2.1 加强领导,不断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 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不断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的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法则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會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要求单位负责人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由于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会计的主体,就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化起到一定的领导责任,他们是否重视会计工作,直接决定了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一方面,高校领导要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学习,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明确工作的职责和责任,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才能不断完善和规范会计人员基础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是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机关,因此就需要有效结合高校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范化的方案,进行财务专业人员定期的培训,从而促进高校会计人员基础工作的不断提高。

2.2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因为,拥有良好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政策观念,才能完善会计工作。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就需要加强会计人员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定期参加会计业务的深造培训,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及时掌握和熟悉国家财经出台的新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会计人员在会计基础规范工作中能够身体力行。

2.3 建立健全相应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发挥会计监管职能 完善制度是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能够有效进行,也是有效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制度。而高校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外,还要结合学校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财务部门工作要点和财务工作业务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收费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科研经费、教学经费管理办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公务借款管理办法等,不断完善操作流程,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规范有序。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2.4 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会计工作信息质量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财务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的行为,要根据情节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予以吊销执业资格。而高校在进行财务工作管理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在财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财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业务考核进行专门性的检查,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会计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会计人员则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以此保证每位会计人员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总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持续性、经常性的工作,而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加强对高校会计继续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外,还要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并且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全面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保证高校会计工作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爱华.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点探析[J].会计之友,2008(7).

[2]杜书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3]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10.31.

[4]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S].1996.6.17.

[5]孙琪华.对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1(11).

[6]钱秀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7]刘刚.小议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8]谢爱香.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当代经济,2010(9).

作者:王萍

第3篇:会计规范化建设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体会

摘 要:在当前时期的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明确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联系,尤其要结合新时期的会计制度来做好更加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帮助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提升,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的会计规范化建设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体会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会计规范化建设;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影响体会;研究分析

随着不断深入化的高校财务管理会计制度改革,对于新时期的高校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结合新时期的财务规范化建设,落实相应的财务,并以此来实现会计规范化建设,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高校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策略,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化对执行高校财务规范化管理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后续的高校财务管理有所启发。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针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有明确高校的财务管理,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同时,更多的是结合不同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做好规范化的整理,以此来实现和确保高校资金能够更加有效的做好运用和管理,结合不同的高校财务管理方式,能够实现对高校财务的预算决策、资金运用和分配等方面的落实,在进行高校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高校有充足的资金来开展后续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另外由于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因素,也会导致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多样化的问题,最终会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和效果。

(一)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不足

当前时期,部分高校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后续的高校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高校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的自身性质特殊,往往更多的重视基础教学建设,更多的是将其行政管理作为重要任务,导致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有效性的落实,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往往会存在传统的片面性认识,更多的将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处理结合在一起,并未深层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内涵,也难以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结合高校的财务管理,应当用不断地实现高效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同时也要帮助实现高效资金的不断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所以必须要有效地落实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但是在相应的具体化的工作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和落实到管理制度,导致出现财务会计信息数据难以把控,影响整体的经营发展。

(三)对高校资产的利用不到位

很多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忽视,没有重视对高校资产的管理,而实际上高校的资产管理往往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尤其是结合相应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要提高重视程度。当前资产的管理方式是开展财务管理的关键性重要性内容,很多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没有增强,对这部分的认识不明确,未认识到高校资产的重要性作用,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和政府对于高校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在相应的高校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资产利用不足,会导致出现资产浪费,容易产生一定的资产浪费行为,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高校财务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高校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在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增强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但由于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计划管理经济方面,更多的财务管理缺乏较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态度较为分散,并没有落实财务管理要求。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应当要加强高校此外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并帮助落实相应的财务管理有效性开展,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所以必须要针对财务管理进行相关的规范,做好对于财务会计方面的规范管理,做好有效的资金运用的预算管理,尤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结合高校的多个部门和院系可能产生的财务支出行为,来展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同时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好后续的资金的合理的使用,同时也要确保相关的支出项目与预算相平衡实现对于高校资金的优化配置,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高校票据管理制度

在进行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于高校的财务的优化管理,这就需要完善对于高校的学费管理、行政管理和相关费用的有效管理,结合不同的科研经费和教学采购经费以及作业画经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票据,要做好积极有效的规范性管理,票据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为了实现更加规范合理的财务管理和达到更加规范统一,应当要求财务部门,来负责后续的费用票据的收集和处理保管与核销,也要确保票据的规范性完整性,为不断增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打好基础。

(二)制定高校财务准则。

新时期,由于高校的业务较为繁多,所以相应的高校的财务管理也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必须要结合不同的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来加强对于财务准则的完善与规范,这就需要结合不同的财务管理来落实相应的准则制度,尤其要出台相关的奖惩制度以来,落实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尤其要借助更加规范的行为规则来做好对高校财务的管理,不断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也能够避免高校财务人员可能产生的不规范行为。

四、加强高校资产管理

在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地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资产管理,要结合不同的资产不断地强化落实高校财务管的价值,强化对于高职高校的资产管理的重视性程度,同时要要构建起专业的财务部门来强化对于资产的规范性管理,要确保整体的财务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另外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具来构建管理系统,强化对于资产的分类,并制定成规范统一的表格,应用和支出要进行相应的记录,也能够确保高校管理层能够及时的了解到高校现有的资产情况,为后续的资产管理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避免可能产生的资产浪费行为。

五、对执行高校财务规范化管理的优化建议

结合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当要结合不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规范及要求,来不断落实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积极宣传

在新时期的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高校的院系领导和财务管理领导者,应当要加强自我转变,要从我做起,带好头发挥出模范引导作用,要强化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视,尤其要积极学习高校新型的会计制度,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要做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视,要做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方法的优化更新。另外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宣传,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和教职工对于财务管理的积极和配合,也应当要帮助全体人员了解到新型的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为后续的高校财务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二)强化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进行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对高校财务人员进行强化业务培训,做好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根据财务管理形势,做好更加系统化的、专业化的业务培训,当然也可以邀请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和资产管理部门及政府审计部门的人员来进行相关的宣传、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要构建起专业化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不断地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重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

当前时期,高校教育和相关改革,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应当要结合不同的高校资产管理相关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核算以及不同的会计监督等方面,来做好积极有效的重视,这就需要积极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帮助构建起专业化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促进网络化、高效化、规范化发展,也能够便捷高效,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处理,实现部门的合理的高效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同时也能够实现部门财务决算和资金管理一体化帮助,确保整体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针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不足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对高校资产的利用不到位等问题,应该要积极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视;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同时要提高认识,做好积极的宣传,强化对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执行;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重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高校此外管理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新财务会计制度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9):117-119.

[2]李志良,施沧桑.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设想[J].中国农业会计,2019(09):87-88.

[3]范振楠.管理会计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X民办高校为例[J].纳税,2019,13(25):86-87.

[4]司浩婷.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24-25.

[5]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业财一体化平臺功能与效用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7):15-16.

[6]刘利.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19,13(09):86+89.

[7]夏熙平.简析高校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31-33.

[8]王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68-69.

[9]冯洪营,张莹,周蕴.新会计制度实行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9(11):137.

作者:张京延

第4篇: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摘 ]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务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多年来,高校的经费来源是靠国家拨款,核算上沿用着预算会计的方法,体现的是财务收支,强调的是预算收支平衡,而忽视资金效益,缺乏资金成本意识和资金增值观念。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预测不严密、决策不科学、使用计划不周、预算控制不严、资金使用不当、投资效益不高等现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缺乏整体观念、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状况,造成能够直接用于人才培养的投入减少,最终影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制约着高校的发展。2. 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愈来愈大,支出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改革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失控、现有人员特别是机关人员过于臃肿,人浮于事,能上不能下,平均师生比过低,高校的资金中用于人员经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另外,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人员补贴政策是只给政策不给经费,为了稳定教职工队伍,学校不得不保证这些刚性支出。同时,大量临时工的费用挤占公用经费等也是导致人员经费比重过大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挤占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经费支出,进而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制约学校的发展。3. 银行贷款过多,财务风险加大。近年来,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许多高校通过争取银行贷款,弥补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学校在贷款前论证不充分,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导致资金运行成本加大,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加大。4. 财务内部控制不够严密,制度建设不健全,资产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在资金的筹措、招收新生、物资采购、教材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逐渐市场化,由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某些经济活动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投出的资金由于投向不合理,期满难以收回,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在招收新生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礼金;在物资采购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钱财;这些有的进了个人的口袋,有的形成了财务部门之外的“小金库”或账外账,成为不法行为产生的“温床”。

二、改进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1. 加强资金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引入成本核算、提高办学效益。高校财务管理与一般的财务管理相比,其任务有所不同,主要是利用好资金,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针对目前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进:(1)统一管理、分级核算、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学校的财务会计运作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下属学院等二级单位原则上不设财务,通过成立会计服务中心的形式,实现对全校二级单位的统管,解决高校财务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的现状。实现统管后,二级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这样,既保证了学校财务部门对二级单位的监管权,又使各单位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通过会计服务中心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宏观调控,从而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2)科学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每年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占全年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加强这部分资产的管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设备重复购置,资产利用率低是影响办学效益的因素之一。学校应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相对集中地对急需项目给予倾斜,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2. 引入成本核算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应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精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通过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入成本核算机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成本进行核算,全员参与,树立主人公意识,杜绝高校内部各个环节存在的大量损失浪费现象,如:空无一人的教室长明灯,水龙头的长流水,公共财物的浪费和损坏,实验材料的丢失等现象。通过成本核算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3. 适度贷款,防范风险。高校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没有风险或低风险的。然而,当前高校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建设性融资已达相当规模,这一变化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财力可能,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评估、调整学校发展战略,适度贷款,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防止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大而全、高标准,给学校财务运行造成隐患,给后来者留下巨大的债务负担。高校应通过规范财务核算、作好资金流量预测与收付安排、取得银行授信额度等方式来化解债务风险。4. 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优化人员组合。要降低人员经费在高校总支出的比重,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就必须下决心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以人事制度为切入口,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以达到精简机构,优化人员组合的目的。对富余人员可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安置到后勤服务单位,减少临时用工,这样既安置了富余人员,又减少了人员经费,调节支出结构,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5.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逐渐显现出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实际的资金使用又是分散进行的,因而发生错误、舞弊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高校管理当局,应重视相关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及内部牵制原则,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地预防和化解财务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应高度重视“小金库”的问题,用制度来规范零星收费行为;建立适当的激励引导制度,将原“小金库”形成的“局部利益”,逐步转变成能推动小集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收的“激励动力”。6. 重视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要注重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一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分期分批派出学习、培训;二是在职情况下请有经验的财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选择地引进人才,挑选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有专业学历的财会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上。财务人员要树立新的财务理念,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当家理财,献计献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要增强法律意识,敢于坚持原则,同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做斗争,保证学校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要廉洁自律,一尘不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总之,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业务、会管理的新型高校财会队伍,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参考文献][1]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理论[M].北京: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2]王宪光.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5,(6).[3]罗绍德.新编预算会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4]阎达五,赵西卜.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3,(3).[5]章晨.关于高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会计思考[J].教育会计研究,2001,(4).[6]王宏堂.论高校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J].甘肃高师学报,2000,(4).[7]朱明秀,吴中春.传统财务管理的价值导向与缺失[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8]梁红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事业财会,2004,(12).

第5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作者:黄 静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8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不断深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黄静(1970- ),女,湖南冷水江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广东广州51045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7-0033-02

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还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对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资金运作进行筹措、组织、协调,合理编制学校预算,科学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财务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政府部门有关规章、制度、规定和条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准确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多渠道、多形式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高校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这一客观现实要求高校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内部经济秩序。其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管好用好学校的投入,提高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重要性日显突出。这就促使我们高度重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研究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工作。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施行,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高校财务管理的机制得到了转换,财务人员的结构得到了优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财务管理的活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但总体而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但高校的预算管理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重视不够,编制方法简单,长期沿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的支出规模。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在经费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缺乏量化分析和综合论证。另外有的高校预算约束力不强,存在擅自扩大预算经费支出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行为,开支渠道相互混淆,只注重资金的投入,忽视了对资金支出的管理,对资金的使用结果、效率没有及时进行跟踪和调查,削弱了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使高校财务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高校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决策机制,财务管理未能起到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作用。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对外投资方面,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

3.财务分析工作薄弱。财务分析工作即对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它能发现财务问题,改善管理,提高财务调控能力。但有的高校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经费收入或支出的“量”分析,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缺乏对学校全局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指标信息。

4.考核机制不完善,奖惩力度不够健全。长期以来,学校有些财务规章制度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稽核的范围有限,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干部政绩、教学业绩考核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综合考察。学校里虽然有奖惩制度,但没有制度化,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机构,从而削弱了对财务制度的执行力。

5.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金管理效益较低。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忽视学校发展规划;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而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6.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未能起到再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校里,审计的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未能达到最终审计目标。内部审计职能与纪检、监察混同,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并且不能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无法履行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职能。内部审计职能单一,仅限于日常工作的审计监督,未能建立内部离任审计制度,有的甚至以平衡各方关系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制定与本校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必须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校长负责制。完善经费收支手续,严格按照国家财经制度办理学校各项事业支出,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各个方面的费用定额标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定额标准管理等。明确规定各种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规范各个教学院系、机关处室的费用开支行为,强化会计核算,规范会计业务。按照“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监督。完善经费支出审批制度,在经费支出方面,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严禁越权审批、超标准审批和手续不齐的费用。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范围、程序、权限、责任等。建立检查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对重大筹资行为、投资决策、基建工程项目等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不断修正决策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优化投资策略提供参考。

2.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高校必须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所有收支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校财力的可能,把学校的全部可动用资金,包括财政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核,不得以预算数或计划数列报事业支出,合理安排支出,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建立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分析各项预算收入是否及时到位,支出是否控制在预算内,重点分析超支原因,确保预算的执行。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和严肃性,增强学校预算管理的责任。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确保资金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预算更趋公平、合理、透明,形成科学、规范的高校财务管理。

3.提高财务分析,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预算的分析,促进高校强化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前必须做好上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影响下期财务收支的各项因素进行事前分析,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对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和评价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通过对影响预算执行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保证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分析,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将非教学工作中所占用的学校资源和成本核算出来,合理计提这些成本并将其返还到教学领域,提高办学经费的自筹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创造侵占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有效遏制资源浪费,推进学校改革的进程。

4.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在审计层次上,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由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变为以事中、事前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为主,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前控制。首先进行事前审计,在经济业务发生前对其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预期效益进行审计分析,可以防患于未然,保证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合理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正确可靠。然后进行事中审计,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保证经济

活动合法和有效。最后进行事后审计,检查单位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合法权益。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促使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5.建立财务管理绩效全面评价体系,落实资金使用责任制。据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精神,高校要健全财务工作经济责任制。明确各权力主体的责任,把权、责、利结合起来。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把收入分配与努力创收相结合,把经费使用与办事效益相结合,把落实自主权与履行经济责任相结合,增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财经工作运行机制。加大经济责任考核力度,坚持财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促进学校经济工作良性循环,加强对权力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奖优罚劣。实行资金使用问责制,资金使用量、任务完成量、质量情况及资金使用效果都应列入各级领导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财权运用与经济责任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将履行审批财权与承担支出效果相结合,并与负责人的经济利益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提高会计人员执业能力,创新会计工作模式。高校财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经受各种利益的诱惑,树立实事求是的职业观。二要加强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面对高校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及会计报表知识的培训,更新其观念,开拓思路,提高业务能力,全面参与高校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资金管理,发挥参谋和监督作用,真正为学校“当好家、理好财”。

[参考文献]

[1]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赵善庆.高校财务管理问题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3]谢丛梅,武怡云.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8(9).

[4]夏伍珍,缪小群.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

第6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教育体制改革,以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使得高校的理财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与新形势的不适应,因而,有必要对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一、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管理体制不够明确

当前,高校由过去单纯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并举,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单位。由于财务工作的多层次,经济利益多元化,财务关系的复杂化,财务管理出现条块分割,多头操作的局面。一些学校内部在会计核算,财务开支,创收分配等方面的财经政策和制度政出多门,不能协调一致,有的系,处认为下达给本单位的经费指标归属单位所有,因此,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甚至审批权限职责不清,载留应激公款现象时有发生,学校资源配置失调,难以集中学校财务,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影响和制约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2. 对校内各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

有些学校各会计机构自成一体,会计信息不畅通。各部门聘用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偏低,造成学校一级财务部门(如财务处)难以掌握真是有效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本部门单位的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会计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账,算算工资,报销等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一些学校负责人认为会计工作在高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不重视会计工作,在改善学校管理,进行经济决策中往往不注意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一些会计人员也认为自己只要按时记账,及时上报财务报表就算完成任务。

4. 会计监督难以体现

《会计法》强调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而单位内部监督是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会计监督的主题往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承担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双重任务,而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是与其所属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当学校利益与所属部门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只维护部门利益,靠各部门的会计监督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二、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1. 统一学校财经政策,避免政出多门

高校内部应实行统一的财经政策和制度,各项财经政策和制度应该协调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校内各项财经制度必须由学校财经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布,其他部门不能各自为政。校内单位在制定内部财经制度时,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财经政策和学校的统一财经制度,并报主管部门审批,确保学校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对于合并后的高校应尽快

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经济政策和经费开支标准,才能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符合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原则。

2. 明确学校财务管理体制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组织高校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根本制度,必须科学合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已明确了高效理财权限,必须是在作为财务主体的前提下进行,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制度来实现。“统一领导”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小的高校,可实行集中管理。所谓集中管理,就是统一财务收支计划,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预决算,统一资源配置,将高校的财权及物权,集中到校长领导下的财务部门,不设置二级核算单位;规模大的高校,可实行分级管理。所谓分级管理,就是适当下放财权,学校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各二级单位财务活动,并对其进行财务监督。各二级单位在业务上必须接受学习爱财务的领导,定期向学校财务机构反映其财务活动并报送财务报表。学校的一切财经政策,重要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学校统一决策,避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实行分级管理,可以调动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但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学校统一领导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无论是集中还是分级管理都必须明确,财务(科)处是学校唯一的一级财务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机构,是学校的财经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会计核算包含学校财务,基本建设,科技开发,校办产业,校内后勤等,学校的科技开发财务,校办产业财务,后勤财务等二级核算机构的设立均由财务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校财务处主管全校会计工作是一种责任,必须责无旁贷地把全校的会计工作抓好,杜绝学校收入流失,支出失控现象,使学校的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 依法理财,建立以校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强化财务工作的领导体制

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高等学校的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代表高校依法行使职权,对高校的财务工作依法负有经济责任。所以高校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健全本单位的财经纪律,对本单位的财经工作负责,保证高效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高校健康发展。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意味着主管高校财务工作的校长必须全面领导和管理高效财务工作,对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负责。高校必须设立专门财务机构,统一领导协调高校的财经工作,增加财经工作的透明度,增强财经工作严肃性。同时,财务机构还承担着财务工作计划的制定,各项财经制度的制定和调整,预算的安排与执行,对外投资的确定等重大工作。高校作为事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必须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按照“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原则,按层次分别建立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等若干层次的经济负责制。财务上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健全高校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强化财务管理,加强高校校长在经济上的领导,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集中财力,合理运筹有限的资金,以适应高校内部会计机构的设置,应根据其学校规模和内部管理需要,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高校财经管理工作原则和体制进行。

4. 完善财务管理主要环节的工作制度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的环节大致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五个方面。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结合现实情况,对未来时期的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全面和准确的预计。财务决策就是为了达到某一财务目标而选择将要实施的决策方案的过程。财务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以货币的形式加以综合

安排。财务控制就是以财务计划为依据收集有关信息,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保证财务计划执行。财务分析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依照一定的标准,应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高校必须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主要环节的工作制度,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5. 各项财务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信息披露与监控制度等内容需要规范和完善

一方面,在高校内部应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按照权责结合的原则,依据经济工作中的职位确定权利和义务,制定出具体的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应贯穿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管理,重大支出项目的安排,学校财经制度的制定和调整,财务工作人员的任用和变动等,使学校的财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该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在财务收支管理上出现的效率不高,效益较低现象,大多数是由财权不集中,财力分散,各自为政所致,所以应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把全部收入纳入大财务管理,明确管理原则,规定收支范围,收支标准,完善票证,现金收支管理办法,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6.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队伍,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要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由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搞好财会队伍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保证。特别是目前高校筹资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利益分配的复杂化,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更加广泛,高校财务人员逐步由“记账、算账”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与经营型会计”转变。因此,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努力营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会计工作的核算与监督职能,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详实的财务信息。

7. 充分发挥高校会计监督职能

为保证高效的一切经济活动健康有效的进行,必须强化高校会计监督职能。要打破传统的财务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主要靠事后的这种模式,随着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方式;也改变事无巨细的监督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要充分理解会计监督除了具备对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纠正等职能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服务职能,就是通过有效地会计监督为单位经济活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改进会计监督的方式方法,把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

第7篇:财务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0目的

确保财务报告工作的准确、完整、有效。

2.0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部出具各种财务报告的工作过程。

3.0工作规范

3.1文件概要

3.1.1 公司财务报告包括:

Ⅰ、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增值税申报表、所得税申报表、个人

所得税申报表、地方税纳税申报表、现金流量表(、月度)费用情况表。

Ⅱ、 会计报表附注。

Ⅲ、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3.1.2 属月度、季度的财务报告应于当期结束后15天内向董事会报告,报

告应于结束后30天内经财务审计员审计后向董事会报告,并于次年4 月30日之前办理所得税汇缴清算及向各股东报告。

3.1.3 本文件从财务报告的制作、撰写、审核、通过等工作流程,阐述了财务报

告工作规范的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相应要求和相关责任者。

第8篇: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落实温家宝总理“健全财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和农业部办公厅农办经〔〕6号“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们秀洲区洪合镇泰石桥村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村。我们以此

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处理规范操作、抓好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加强我村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科技管帐,促进了我村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下面就我村开展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作一总结:

一、加强领导,规范我村财务管理制度。我村的财务在由镇会计服务站进行代理记帐,几年来,在洪合镇党委、政府和镇农经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等有效形式,使我村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

1、组织领导。前年我村成立了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任组长、村民委主任任副组长、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领导小组。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办法,结合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农业部的有关要求,对我村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指导。

2、规范制度。根据农业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秀洲区农经局下发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相继建立健全了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收支预决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制度、票据及印章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等九项制度,并把重点制度公开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以制度管人、规范运作。

二、有序运作,实现财务处理规范操作。

1、规范操作业务流程。为了规范操作程序,我们结合镇会计服务站操作规程,严把审核关。村财务事项发生时,必须取得或填制有效的原始凭证,由经手人签名和证明人证明并注明具体用途,再经村领导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做到原始凭证规范、用途明了、手续齐全。并规定每月25日由出纳向镇会计服务站专职会计结帐,然后专职会计进行记帐。

2、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村账镇代管后,记帐、结帐、报帐及各项往来数据全部由镇会计服务站经计算机自动完成,由电子账簿取代了纸质账簿,简化了手工操作流程,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的误差,专职会计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所有信息便一目了然,使我村的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民主公开,抓好透明理财阳光工程。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后,村民明白了,气顺了,心齐了,干劲足了,村风正了,干部清白了。近几年来,我村没有发生一起因农村财务管理引发的上访问题,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1、实现了运行规范化。我村在浙江禾城农村合作银行洪合支行设立帐户,专户储存,实行“三印鉴”管理。村集体各项收入使用嘉兴市农经局统一印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票据,严禁坐收坐支、“体外循环”。镇服务站专职会计不定期检查出纳现金、存款金额,村里日常开支,日结月清。村集体各项开支实行限额审批,对1000元以上的开支须经村班子集体签名,元以上的须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根据我镇制定的限额审批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开支,镇服务站专职会计有权拒绝入帐,并向镇农经部门报告。村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实行限额管理,村集体各种应收款项,全部及时登记入账,保证集体资金收足用活。

2、实现了民主决策化。凡涉及本村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1)分别建立村务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成员分别由5-7名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民主理财组织、财务监督小组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定期理财,财务监督小组每年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集体财务收支情况;(2)认真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今年以来,我村筹资筹劳1.6千工,用于村路桥工程建设,都得到了村民的通过。(3)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村里重大项目的建设,在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标过程中,邀请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以及组长代表参加会议,做到工程项目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组织部份代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我村实行通组达户水泥路建设,总投资321万元,整个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在工程建设中,村民积极参与工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村里反映,使整个工程在完工后得到百姓的认可。

3、实现了村务财务公开经常化。我们泰石桥村花了一万多元建造了高标准的村务财务公开栏,每月10日为财务公开日,由镇服务站会计把打印好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在村固定的财务公开栏上按时公开,公开内容有村级年度收支预算、年终收支结算、村民缴纳公益事业资金

第9篇: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经验交流

近年来,X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以“保障有力、规范管理、基础扎实、服务到位”为目标,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强化工作措施,在公安机关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走出了新路子。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做好公安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

当前新形势下,公安部门财务工作面临着各种机遇、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经费使用范围逐步扩大,这样就使理财难度明显加大;同时,对经费的使用效益,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认识到,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才能根本上提高警务保障工作的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采取召开市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文件、开展座谈讨论,迅速统一了全市民警对规范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规章、明确责任,努力实现财务基础工作制度化

制度化是抓好财务管理工作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基础,对此我们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抓好制度建设。一是建章立制抓规范。市局先后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公用包干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财务规章制度,规范经费开支审批的各个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归口管理促规范。本着统一管理,民主理财的原则,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警务保障部门统一设帐,统一记账、统一报表、统一核算。三是责任明确保规范。对县市两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分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财务fzr和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层层细化责任,将各级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明确分工,设立主管会计、现金会计、工资会计、银行会计、票据会计、稽核等岗位,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强化岗位间的监督和制约,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

一是规范报销单据的审批流程。市局对所有报销单据都实行审批报帐制,发票报销严格实行“四级把关”,即财务人员制单初审、财务处长审核、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单据,集中报分管财务的局领导审批,2000元以上的集中报局长审批。所有单据由专人负责粘贴、统计,并报领导审批。二是规范报销单据审核程序。稽核在审核报销的发票时,要按照“零差错”为要求,严格实行“八审八看”制度,即:一审业务内容,看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二审付款单位,看是否与本单位名称相符;三审填制日期,看是否与发生业务的日期相近;四审用途,看是否与发票有关;五审财务签章,看是否与出票名称相符;六审金额,看计算是否准确;七审大小写,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八审票据整齐,看有无涂改、刮擦现象。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坚决不予办理报销手续,从源头上杜绝漏洞,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三是规范网上记账程序。将全部经费收支纳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全面的录入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实事求是的反应全市公安机关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同时建立健全了网上账目巡查、网上报表审查、网上预警研判等工作机制,对每笔账目、每名会计人员和每个环节实行更直接、更具体的监督,防止违规使用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投资3万余元,建立专门的会计档案存放室,并印制了统一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格式。会计存放室内统一资料柜、资料盒和资料标签,所有财务凭证、单据入柜列单存放;财务档案按序列标清会计凭证、财务资料档案等相关资料,做到会计档案存放整齐划一,规范有序。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实现财务管理队伍专业化

我们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抓手,努力建设一支“高效、严谨、求真、务实”的财务管理队伍。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把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高、热爱会计工作的民警充实到会计岗位,经常不间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廉政强化教育、爱岗敬业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确保会计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也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二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自学、岗位练兵等多种类型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全市公安机关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鼓励和提倡财务人员参加有关专业认定资格考试,努力改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共投资投资30余万元,为全市公安财务部门配齐了计算机、专用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在所有的财务室设置了统一的开放式柜台,安装了统一的规章制度图版,设立了宣传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文化长廊,实现财务办公场所的整齐划一,为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

上一篇:企业建立职工书屋下一篇:守护生命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