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改革课程改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中教研员的力量 ——基于教研员职能发挥现状的研究

摘要:教研员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特有的工作人员,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对教研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集指导、研究、服务、管理于一身。教研员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探讨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作用发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研员是教师的引领者、帮助者,其工作职能可以从胜任力理论、角色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来分析。胜任力是指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能力、特征或者动机等,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工作绩效。胜任力包括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知识、技能六个方面,在本文中重点研究胜任力的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角色扮演取决于对所要扮演角色的理解,符号互动是教研员工作中的重要依据。身份认同源于苏格拉底“我是谁”的哲学追问,主要是指主体要确认自身的身份或者角色的合理性,自身是否认可这种角色或者身份以及这种认识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教研员力量研究的理论基石即胜任力理论、角色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通过梳理教研员的相关文件,发现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教研员职能的要求是教学指导;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要求是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教改实验、深入研究课程改革试验;进入二十一世纪,提出了教研员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从政策文本的考量,发现教研员的职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课程改革对教研员提出更多的要求。为了解教研员职能发挥的实际状况,分别对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教师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可教研员的工作,教师认为教研员的知识储备与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差距,教研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基本技能,这是不断强化教研员力量的根本。教研员的指导、研究以及教师对教研员的认可度就是教研员和教师之间互动的体现。从教师的视角看,教研员要帮助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补充教学内容,教师认为教研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帮助者、引领者,教研员对教师的角色领会是通过站在教师立场理解教师。教师普遍认为教研员从事科研工作对教研的最大帮助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研员要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加强理论学习及教育科研。在教研员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学科知识”的把握情况是普遍认可的,对于“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把握是存在欠缺的。一般教育类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最受教师欢迎的指导形式包括听评课和示范课,教研员的管理工作促进教研员职能的发挥。教研员角色的定位,教研员对自己承担角色的领悟,以及社会对课程改革时期教研员的角色期待,会限制角色的行为,也会规范角色。课程改革是背景,教研员的角色是其责任的逻辑起点,教研员要依据社会的需要和规范,结合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依据舒尔曼的PCK理论,论文分析了影响教研员职能发挥的因素。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研员职能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教研员能否找到教学的切入口是影响指导职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教研员研究意识是影响研究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研员职能提升策略包括:一是建立准入条件与培养方式是有效发挥教研员职能的保障;二是教研实践是教研员力量的源泉;三是持续不断的多元学习是教研员成长的动力。在多元学习中包括教研员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学科知识、学习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学生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教研员要率先多元化,才能引导教师多元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多元化。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研员;职能发挥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一) 促进教研员职能的发展

(二) 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三) 为教研员队伍成长提供理论支持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课程改革

(二) 教研员

(三) 力量与职能

四、文献综述

(一) 关于“教研员”研究的总体情况

(二) 关于“教研员”研究主题的梳理

(三) 小结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1. 系统探讨教研员的职能发挥情况

2. 解决教研员职能发挥的有效机制问题

第一章 教研员力量研究的理论基石

一、胜任力理论

(一) 胜任力概念

(二) 胜任力模型

(三) 胜任力理论与教研员力量的关系

二、角色理论

(一) 角色理论概述

(二)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三) 符号互动中的角色扮演

(四) 角色理论与教研员力量的关系

三、身份认同理论

(一) 基本概念

(二) 认同

(三) 身份认同

(四) 身份认同与教研员力量的关系

第二章 教研员职能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教研员”的前世今生

(一) 教研室的由来与教研员的产生

(二) 我国教研员的构成现状

二、国家政策文本分析

(一) 1955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二) 1957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三) 1990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四) 1993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三、地方政策文本分析

四、几点基本认识

(一) 教研员的职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

(二) 课程改革对教研员提出更多的要求

第三章 课程改革中教研员职能发挥状况分析—基于一线教师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 问卷调查

(二) 访谈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教研员素养方面的情况分析

(二) 教研员教学指导职能的情况分析

(三) 教研员研究职能的情况分析

(四) 教研员管理职能的情况分析

(五) 教研员职能发挥认可度的情况分析

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

(一) 教师认同教研员的基本素养

(二) 教师和教研员的互动与教研员职能的发挥

(三) 课程改革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第四章 课程改革中教研员职能发挥状况分析——基于教研员自身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 问卷调查

(二) 访谈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教研员的素养分析

(二) 教研员的指导职能情况分析

(三) 教研员的研究职能情况分析

(四) 教研员的管理职能情况分析

(五) 教研员职能发挥认可度的情况分析

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

(一) 教研员的自我认同与职能发挥

(二) 教研员的胜任力与知识结构的关系

(三) 教研员的教研实践与素养提升

第五章 课程改革中影响教研员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的理论依据

(一) 舒尔曼的PCK理论

(二) 教师知识的发展阶段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研员职能发挥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寻找教学切入点是影响教研员指导职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三) 教研员研究意识是影响教研员研究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四、小结

第六章 教研员职能提升策略的探讨

一、建立准入条件与适切的培养方式是有效发挥教研员职能的保障

(一) 准入条件

(二) 培养方式

二、教研实践是教研员的力量之源

(一) 实践是教研员的根本

(二) 力量是教研员实践的体现

三、持续不断的多元学习是教研员成长的动力

(一) 学习教育理论

(二) 学习学科知识

(三) 学习学科教学知识

(四) 学习学生知识

(五) 学习信息技术

结语

关于教研员工作情况的问卷调查(一线教师问卷)

关于教研员工作情况的问卷调查(教研员问卷)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银行保险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图书馆网站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