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之思考论文(推荐8篇)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创新是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经济进入了调整时期,市场需求大幅缩减使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面临严峻压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必须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才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动力。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之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步伐有所减缓,而企业管理的弊端逐渐显露,如:企业认同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如何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资源集约式的发展模式将是研究的课题,也是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随着市场形势变幻莫测,中国企业的盈利不再像以前那么轻而易举,而经济管理的工作也需做出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总结发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的焦点已从单纯的资金、产品等有形资本的竞争转为管理、创新、机制等无形的智力资本的竞争,而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进行综合全面的系统管理,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合理规划和控制,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营,进而达到盈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管理方式。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一经诞生,管理制度便随之而来,并作为一项独立职能而存在。企业管理需要一整套严格且精密的制度作为依托,它涵盖了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战略及领导制度、人才开发、激励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标准及文化特色等一系列内涵,与企业的生命息息相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用现代化的思维增加管理深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同时用战略性的眼光统筹规划,从更深层次上思考、分析现代企业管理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深化现代管理力度。
(三)以现代化财务制度作为制定管理方针的基础
现代管理制度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电子信息化,加强现代网络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进而推动企业的高效运转。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控制处理,可以强化企业管理层对下属机构进行实时的财务监控。企业经济管理的财务指标反映了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运作,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否良好也是由企业财务指标得以直接体现的。实现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目标,企业领导者必须要根据企业所反映的财务指标,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进行引导和及时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变革的需要。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更新经济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手段
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要不断的转变领导层及员工的观念,在更新经济管理观念的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战略意识等,使得企业管理层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的大政方针时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企业的发展动向进行全局把控,及时准确的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目标和方针,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领导更应该做到务实高效,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工作的`特点,重视创新管理方法和技术革新。另外,企业应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建立独立的人才管理机制,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储备,优化资源整合和管理。
(二)制定创新经营策略
作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制度的核心元素———“创新”,对企业传统的经营观念以及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改变企业的组织架构,为企业重塑一种柔性化、虚拟化的组织架构,增加企业管理弹性,扩展企业管理的深度。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需要从企业的经营联盟以及品牌入手。其中,关于企业经营联盟的创新是在企业之间建立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经营联盟;而品牌创新则是指企业通过创建属于自己的新品牌或子品牌来提升知名度、赢得市场的手段。通过创新策略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盈利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科学严谨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识别风险,财务管理体系需要进行自我风险评估,规避一切不利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科学预算、合理分配资金链,各项制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企业内部建立的财务管理机制,在执行企业财务的支出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做到有章可循。此外,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实行企业部门预算细化,根据自身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制定合理的预算标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能力。
(四)提升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综合素质
多年来, 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有的企业可能刚刚开始建立不久, 有的企业已经建了半个多世纪, 投入了大量资源, 制定了大量标准, 总是处在永无止境的“健全”过程中。近年来不少企业和地方标准化机构的人员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疑惑:这个标准体系有什么用?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的企业说, 我们是响应号召建立的, 都说这个体系非常科学、有用, 我们投入了很多资源, 做了许多年, 到现在“没有感觉”;有的企业说, 原以为这个标准体系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可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它却无能为力;有的企业则说:“我们已经把它束之高阁”;企业标准化人员也经常抱怨, 标准化工作最不受领导重视……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大体上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方面, 企业认识上的原因。有的企业把建立标准体系当成了标准化的中心任务, 较少考虑如何用标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结果是标准化的中心任务与企业的中心任务脱节, 形成了所谓的“两张皮”现象。更有的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拿证, 照搬其他企业标准的现象不在少数, 他们的标准体系是赶制出来的。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为建体系而建体系, 所定标准不切合企业实际, 让它发挥作用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 企业标准体系本身的原因, 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因, 即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问题。也就是说, 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所产生的功能, 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上述企业对标准体系的抱怨, 归根结底反映的是标准体系实际起到的作用 (发挥的功能) 与企业对它的期望之间的矛盾。
通常情况下, 系统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当初企业建立体系时, 对体系的作用产生了过高的期望, 并且几乎所有企业在建立体系时又选择了分类结构。因为绝大多数企业的标准体系几乎都是按照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标准中要求的企业标准体系由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三部分构成而建立的, 这就注定了标准体系是个分类结构。
实际上, GB/T 15496把企业标准分为三大类, 每一大类里都是越分越细的同类标准。这种分类结构的优点是便于对标准的管理。结构无所谓好坏优劣, 关键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以积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目的, 分类结构是最佳选择, 它对于那些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长期不变的企业应该是适用的。但如果为了应对市场竞争, 企业需要持续的产品创新, 生产流程和组织架构也要经常改变, 这种分类结构不可能提供你所需要的功能。
采取这种分类结构的企业, 相当于建了一个标准库。库里分门别类地存放标准, 标准体系表就是库里的货架。建货架必须遵守“全面成套”原则, 即企业标准体系应涵盖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企业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不仅包括“已有”标准, 还要包括企业今后发展“应有”的标准。企业里有限的标准化人员, 不仅要按计划完成库存任务, 还要去处理那些过期变质的标准。企业的规模越大、标准化历史越长, 仓库的规模也就越大, 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 仅仅处理过期变质的标准就令他们伤透了脑筋, 标准化人员的担子变得越发沉重, 他们被牢牢地锁在库房里, 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如何把库里的标准派上用场, 如何用标准去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分类结构的特点, 以及许多企业对标准体系感到困惑的原因。
问题的根源
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企业, 照理说企业标准化的方法和管理模式也应该千姿百态, 然而中国企业的标准化模式却惊人的一律, 它们不仅都把建立标准体系作为中心任务, 而且所建体系几乎都是以GB/T 15496标准为基础, 而起推动作用的是与其配套的GB/T 1927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标准, 这是一项专门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评价考核的标准。被评价的企业标准体系如果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可授予证书并被称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并把这种“良好行为”分为五级, 于是企业便纷纷按统一的要求建立标准体系并申请接受评价。在此基础上, 加上行政力量的推动和宣传, 企业便自然地按评价标准的要求选择这种统一的模式。有家企业各方面工作都很岀色却被评为3星级 (良好行为刚刚及格) , 虽然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举世无双, 由于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可采用, 少得20分而被评为3星级。从这件事当中, 我们既能看到了标准的强大统一作用, 又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标准的双刃剑作用。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怎么建、建成什么样, 同样要从这个基本观念岀发。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标准体系结构的建立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之外, 还有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是在建国后开始从零起步的, 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时只能把加快制定标准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以分类为特征的标准体系恰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
为什么从前很少听到企业对标准体系的抱怨而现在却多起来?原因极其简单, 那就是生产库存标准跟生产库存产品一样都被时代抛弃了。今天的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 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只有适应这种变化, 它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调整生产结构乃至组织结构。零库存、按订单生产、定制和个性化服务已成普遍趋势, 与此同时, 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垂直一体化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改变为扁平式、分布式、网络式结构的情况下, 企业所建立的那种与以往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标准体系也应随之改变才行。
结构改革是可行对策
系统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采取什么样的结构, 是由建立系统的目的决定的。分类结构, 也适合特定的目的。如果岀于标准化规划和计划以及对标准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目的, 传统企业标准体系就是合适的结构。当我们的目的发生改变、对标准体系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时, 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结构, 使其产生所需要的功能。
为什么分类结构不能做到?因为分类结构是按标准的种类、属性、适用范围等特征加以归类的, 它把同类要素集中到一起。这种同类要素的集中, 不论要素 (标准) 有多少, 它都不称其为系统 (体系) , 因为它不具备系统的必备条件、没有共同的目标、要素之间互不关联、没有形成特定的功能等。因此, 所谓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都是不能成立的命题。它们只是一类标准, 而不是标准体系。不是体系 (系统) 也就不具备系统功能, 它的结构不是功能结构。
以分类为特征的标准体系不是没有用, 它“不仅为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提供依据, 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目录很有用, 但不能要求它具有额外的功能, 如产品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等。而若使其具备这类功能, 则必须把相关标准组织起来, 另建功能结构。例如, 企业要实现某项节能目标, 就必须把与实现该目标相关的标准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它才能产生节能这项特定功能。特定功能是由组织起来的一整套特定标准产生的。而标准目录则恰好相反, 它把这些本应组织在一起的各类标准拆散, 分类存放;把有机整体打成碎片, 割断了相关标准之间的联系, 使它丧失了功能。所谓结构就是要素的组织形式, 改变结构就是改变组织形式。只有改变组织形式、改变结构才能创造新功能。
模块化结构创造新功能
一个企业的全部标准必定要采取一种存在方式, 而要想发挥作用还必须把它们组织起来。通常的做法是把它们全部放在一个“一体化”的标准体系中。用这种方式管理贮存标准是可取的, 但它无法把标准组织起来, 难以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功能。结构改革就是要变一体化的分类结构为模块化结构, 做到既能有效的管理好标准又能把标准组织起来, 产生需要的功能。模块化结构如图1所示。
模块化结构打破了传统标准体系的一体化金字塔结构, 把企业标准分成许多块, 并且呈分布状态。
首先, 它把全部标准分为“库存标准”和“在用标准”。
“库存标准”指处于存档状态的企业全部标准, 可设立两个库:“通用标准库”和“基准库”。“通用标准库”相当于现行的标准体系, 承担企业全部标准的分类管理使命;“基准库”存放企业标准化的依据文件, 如法规、强制标准、企业标准化规定等。
“在用标准”即正在使用的标准, 以“标准模块”的形式存在。在建立模块时, 首先到“通用标准库”中选择适用标准, 不能满足需要时须制定新标准。新标准同时在标准库里按类归档。
“标准模块”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逐项建立的成套标准, 如开展综合标准化时建立的标准综合体。模块内的标准是按照综合标准化的方法组织起来并具有共同的目标, 标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同,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模块不仅具备所需要的特定功能, 而且具备系统的全部属性, 这才是名符其实的标准体系。标准模块是标准综合体, 是新功能的缔造者, 是企业标准化的宝贵资源, 是标准化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的前沿, 是发挥标准的作用和标准化工作者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
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管理需求, 建立不同的标准模块, 这就必然会出现结构形式多元化的局面, 如:
●按管理职能建立标准模块。如产品创新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等。企业建立哪些标准模块 (设立哪些管理职能) 是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这项活动应与企业的组织设计互相契合、协同进行, 是企业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意义十分重大。图2是某流程型企业与其组织架构对应的标准模块分布示意图。
图2中的管理职能模块是与企业的管理部门对应的;生产模块是为各生产厂组织生产而设立的。如果生产厂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生产过程较复杂, 可再建立本组织内部的模块。这样一个模块化架构把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全部覆盖起来。管理职能模块的内部组织形式可参考ISO的管理体系通用结构;生产模块的内部组织形式, 不论是针对产品还是针对流程都可以运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标准综合体。
●按产品线建立模块。如果企业出于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 可以整个产品线为对象, 建立一个或多个标准模块。如果产品不太复杂, 一个模块 (标准综合体) 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产品较复杂, 可能要建立多个标准模块;如果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采用的是模块化架构, 则标准模块常与产品模块并行开发, 每一个产品模块都有相应的标准模块;如果其中的标准模块还复杂, 可再划分, 直到满足管理要求。
●按项目或任务建立模块。如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流程再造、工程项目等。由于这类项目任务急、工作量大、难度高, 需要许多部门互相配合, 没有标准导向难以运作。企业里最适于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这类项目或任务常常是一次性, 项目完成后模块 (标准综合体) 可能解体, 标准分类入库。生命周期很短的产品开发也属于这类情况, 标准模块通常是“即需—即制—即用”, 用后即废, 非常灵活。
●按流程建立模块。为了加强对关键流程的管理, 可针对流程建立标准综合体。如产品生产流程、物资流程、信息流程、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等。这些模块有时以子模块的形式存在于职能模块和项目模块中。这类模块的内部结构, 即标准的组织形式, 通常可按过程的先后顺序或所处位置, 形成串列式、并列式、网络式等分布式系统结构。
●兼而有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 可能上述各类标准模块都有。总之, 凡是需要制定一整套标准才能解决的问题, 均适合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 每个标准综合体就是一个标准模块。
每家企业建立多少标准模块、建立什么模块, 完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这就决定了结构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必定是多元化的。不仅企业之间互不相同, 就是同一家企业不同时期也可能不同。只有多元化, 才有选择, 才不妨碍创新, 才能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契合。
由于模块化结构的这些特点, 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标准系统。离散型企业创建的基于制造单元的标准模块分布如图3所示。
标准体系模块化结构的意义
(1) 使复杂系统简化, 处理问题分散化, 降低了管理难度。从前的标准体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体系越复杂管理难度越大。模块化结构把大一统的标准体系分解为许多块, 并且实行分工管理, 降低了管理难度必能提高管理效能。
(2) 易于实行有区别的管理, 做到精细化管理。把全部标准划分为许多块, 这就把标准按性质进行了区分, 从而为实行有区别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如, “通用标准库”的管理重点是做好标准的分类和更新, 为选用提供方便;“基准库”的管理重点是做好信息跟踪和及时通报;对模块的管理重点是解决标准的适用性、协调性和成套性问题。有了明确的管理重点, 就有可能使企业标准化管理走向精细化、科学化。
(3) 模块绑定项目, 项目的目标就是标准模块的目标。有了具体目标, 就知道要制定哪些标准、标准规定什么、参数指标达到什么水平、标准之间如何互相配合, 才能使标准具有目的性、针对性、适用性和成套性, 这是标准产生功能的根据。就是说, 模块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组织起来并经过整体参数协调的一整套标准, 它有针对具体问题的特定功能。
(4) 模块授权执行主体分管。许多企业习惯于制定标准与执行标准分离, 我制定你执行, 自上而下的强制贯彻, 使执行者感到标准是强加给他们的外来之物, 这是执行难的深刻根源。在企业开展综合标准化并建立标准综合体过程中, 不仅制定标准时要请执行者参加, 标准综合体建成后还要授权他们分管。哪项标准好用不好用, 他们最清楚。这样做既有利于标准的实施又有利于信息反馈, 使标准始终保持最佳有效状态。
(5) 模块可独立演进, 这是模块化结构区别于一体化结构的突出特点。一体化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法演进, 这是大而全的标准体系必将落后于时代的结构性根源。模块化结构把一体化结构化整为零, 模块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每个模块的变化不影响其他模块。从而使企业的标准系统处于整体稳定局部动荡状态, 并且具有自下而上即时更新的能力, 这就使标准系统有了动态性和柔性。这个动态性和柔性是标准化能否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问题。
(6) 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 库存标准必定快速失效老化。通常的做法就是复审。模块化结构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标准复审的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原理, 可实现随机自动复审。模块作为检验平台, 在实际应用中判定取舍, 这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大一统的标准体系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管理, 这是形成“两张皮”现象体制上的原因。模块化结构易于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并最终走向全员管理, 形成人人懂标准、关心标准、管标准、用标准的局面, 一旦达到这样的境界, “强制”就是可有可无的, 人们会像尊重科学那样尊重标准, 这才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标准体系结构改革是转型的切入点
结构改革是许多领域体制改革和转型的切入点, 企业标准化也不例外。标准体系结构改革的落脚点是建立模块化结构。模块是为解决某项具体问题而组织起来的一整套标准, 它不是同类标准的堆积, 而是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即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建立的。企业为了管好一项业务、开发一种产品、解决一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某种管理目标等, 都可运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每开展一项综合标准化, 都会建立一个或几个标准综合体, 这些综合体就是“在用”的标准模块。
企业通过开展综合标准化不仅能建立起模块化的标准结构, 解决标准的功能问题, 更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推动企业标准化转型。主要表现在:
(1) 有利于转变标准化发展模式。它能推动企业由以积累标准为主向以用标准解决问题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 也就是从“制标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这个转变的实质是摆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这个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 只有完成这个转变, 标准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2) 有利于转变工作理念。企业标准化工作会更加切合企业实际, 关注企业发展, 参与市场竞争, 解决关键难题, 为企业创效益 (彻底解决“两张皮”现象) 。
(3) 转变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为企业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员参与、区别管理的工作方法打下基础, 实现企业标准化管理科学化。
(4) 利于人才成长。企业标准化工程师不仅仅要管好标准仓库, 而且要让库里的标准发挥作用;他们不再整天锁在仓库里, 而是从库里走岀来, 到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用标准去解决问题;不再是整天制定、修订和积累标准, 而是为了用标准才去定标准, 并且只制定有用标准。通过深入实际, 参与解决重大关键问题, 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尽情的发挥, 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必能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一、维持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内成文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为依据的一门学科。同时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法学教育应以解释成文法规则、法律理论及其适用问题为主,而这正是讲授式教学法的优点所在——法学体系严谨、系统、详细、理性,但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在现行讲授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学生是被动地进行学习,师生很难进行真正的交流,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开始习惯于服从教师的讲授,而很少去思考问题,逐渐对法律失去兴趣。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薄弱,也会使教师丧失学习的动力,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何有效利用已压缩了课时数的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转变教学组织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民主对话,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提供者,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在授课形式上采取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自我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讲授不再纠缠繁琐的概念、意义、性质等实际意义不大的内容,交由学生自学,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就一些关键知识不时地向不同的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和认识立法意图和宗旨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如:在讲授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笔者先将发达国家的态度和发展中国家的态度进行简要的阐述,又简单讲解了经济学中的利益博弈,同时要求学生回顾相关法学专业的基本原则。由于学生学完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以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前见”,从而对此领域的理解有共同的“视域”,并形成共同的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教学法是欧洲颇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即,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事先将课程中所涉及的专题布置给每一个小组,由各小组在课堂上通过课件进行讲解,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应对学生提出的论点、论据及讲述的层次予以点评,指出在讲解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展示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等各种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自己讲授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既做学生,又做老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如:讲解跨国公司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时采用的是自我展示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二、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环境,它正演变、发展着我们的社会,推动了学习和生活的效率,而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使传统“板书”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同样,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制作合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不仅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快课堂教学进度,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
真正合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是集音响、图案、人物、事件于一体的生动形象、综合演绎的表现形式。实践中,多媒体课件要么停留在“教案搬家”“书本搬家”的初级阶段,要么忽视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片面地追求“感官效果”,冲淡了教学主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变化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客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尽快转变教学习惯,而且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内容与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恰当融合,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课件是在轻点鼠标就翻过一页的演示方式下进行的,教师无需板书,师生双方没有肢体语言甚至没有目光交流,难以产生互动,同时学生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手段以及因此而加快的课堂节奏,易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视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学生提出适当做笔记的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消化和思考时间。
三、适当穿插案例教学法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学知识解释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入世”,同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广泛,也为该课程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研究法官的判决来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具有积极、形象、具体、感性的特点,与讲授式教学方法存在着互补性,同时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具体操作的方法主要有:1、由理到例的案例评析:上课先讲解理论知识,针对所讲内容适时插入案例进行评析,借此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所学的知识;2、由例到理的案例分析:上课时先向学生抛出一个案例,针对此案例提出相关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听课,所以并不会感到法学理论枯燥。对学生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时候,重视用专业的法律语言进行理论分析,演绎法官处理案件的思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案例教学法给学生的主动性大,从而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收获也就越大,对案件的综合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辩能力得到强化,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关心公益事业的品德,培养了学生为实现正义献身的精神。
四、进一步完善考试环节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围绕课程的基本理论、有关法律条文的解释、有关概念的构成要件、特征等内容进行讲授,法律是书本中具体的枯燥无味的理论、条文,而不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的、机械的,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也往往采用笔试的方式,对于经历高考等无数考试“洗礼”的本科生而言,考察的仍然是学生的记忆力。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加平时成绩核算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将平时成绩20分拆解为考勤和提问两部分,每次上课前提问3—5名同学,主要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学信息,口试结果即时给分,记入平时成绩,在期末笔试中相应加大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比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还宜相应开设比较法学课程,对当代主要法系、法律制度进行或宏观或微观的比较,使学生有所鉴别和取舍,进而推动法学教育的开放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黄军,谢慧芳.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6(1).
[2]张道功,李春,刘士国,颜万发.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12).
科技期刊社体制改革之思考
指出了现行挂靠单位科技期刊社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不利于刊社独立自主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了现有体制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挂靠单位科技期刊社(编辑部)进行运行体制上的.改革、推动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作 者:杨丽君 田世江 YANG LiJun TIAN ShiJiang 作者单位:杨丽君,YANG LiJu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110168,辽宁沈阳浑南新区沈阳建筑大学)田世江,TIAN ShiJiang(《铸造》杂志编辑部,110022,辽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刊 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年,卷(期): 16(2) 分类号:G25 关键词:科技期刊 挂靠单位 体制 改革山西省火电施工企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时。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省火电施工企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在经济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像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施工队伍高达1万多人,年施工能力高达四五十亿。但是,伴随着改革春风发展起来的火电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1)由于微利经营,企业难以形成积累,无力更新改造机械设备,失去了发展的后劲。目前山西省施工机械装备在全国同行中排在了倒数的位置。
(2)由于历史遗留,企业社会包袱仍然很重,很多企业仍然保留有职工医院、后勤物业等社会职能部门,使企业在竞争中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制约了发展。
(3)由于招投标主体地位不对等,形成市场竞争不公平,加之火电施工队伍相对过剩,使得火电市场极不健康,不仅风险均由承包方承担且中标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目前,火电施工企业承揽到的工程,其价格普遍比概算下浮20%~30%,这使得施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施工安全健康环境得不到保证,工程质量受到威胁,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体制不活,制度乏力,企业整体状态欠佳。火电施工企业大喊改革改制已经多年,但没有进展。在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的大框架下,厂网已经分开,但作为辅业的火电施工企业,一直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暂时挂在省电力公司。由于这一决策的影响,火电施工企业就像没有亲娘的孩子,弱势弱力,得不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改革无政策无成本,企业内部运作出现体制不活、制度乏力等状况,企业整体状态欠佳。
(5)职工收入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企业长远发展没有人才保证。山西省火电施工企业职工收入普遍不高,以山西省电建公司为例,职工年收入仅2万有余,和本系统其他企业相比,相去甚远。火电施工企业的职工远离家乡,生活工作在偏远的施工现场,条件恶劣,生活艰苦,收入又低。迫于生计,一部分技术骨干、管理人才,不得不离开企业另谋高就,从而造成了施工企业人才的严重短缺,企业的后续发展受到严重的人才影响。
在这种状况下,很多企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形成的凝聚人心、积极奋进、具有强烈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也日渐消退或淡化,企业优势丧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火电施工企业要在困境中生存、在危机中发展,除了各种内外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建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一点,天津电建企业以及其他一些企业以文化建设带动企业全面发展的成功事例足以说明。以下,笔者就从企业文化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1 树立核心价值观,凝炼企业精神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哲学,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我生成又理性提炼,并要求员工坚持不懈去遵循的信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的精魂。目前,对于火电施工企业来讲:
首先,给企业核心价值观重新定位。山西省火电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由于定为辅业的关系,一直五花八门、自成体系。企业的一些价值理念未能集中统一反映出山西省电建企业的特色。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集中优势的企业文化理念将会更加吸引外界的眼球。笔者认为,作为省公司全资子公司,火电施工企业在目前艰难的形势下,应该学会借势发力,争取与国网公司、省公司文化系统接轨,统一理念,统一标识,在大统一的基础上,找出各自企业的闪光点,不仅能借助集团优势把我们的品牌推广出去,也能很好地彰显每个企业的不同个性。
其次,进行宣贯、植入。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其他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自上而下、全方位运作,将企业价值理念植根于每个员工的脑海中,最终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其三,实践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引导员工接受企业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实践与落实,使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应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和全年工作,以及每一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来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大力弘扬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使全体员工在每一岗位上都能体现出企业整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火电施工企业应有的精神风貌。2 注重以人为本,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而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员工的参与热情。
(1)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将“人”放在首位,注重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精神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会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等,人的善性才能发挥到极致,人性的智慧和闪光点才能彻底释放出来。
(2)注重工作细节,强调领导表率。领导干部对待小事的态度会直接起到示范和效仿作用。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完整负责地干好每一项工作,以认真负责、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动和影响全体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3)突出和依靠职工主体,创造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活动中,职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职工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职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重发现和升华职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的文化内涵,使企业文化的内涵既能反映企业的发展方向,又能与职工意愿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文化走出口号、走出字面,深深地扎根于企业本土。
(4)丰富文化生活,提升企业人气。公司在开拓市场、发展生产、强化管理的同时,决不能忽略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目前施工企业艰难生存的现阶段下,可以本着厉行节约、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弘扬正气、寓教于乐,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引导职工的价值取向,培养职工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抓住“揽干管算”四个环节,大力推进十大文化建设
省电力公司在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针对公司发展的内外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工作机制,精心培育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爱员工发展,大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公司特点的道德文化、安全文化、发展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礼仪文化、网络文化、环境文化十大文化建设”。作为电力施工企业,应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抓好“揽干管算”(揽-市场开发,干-施工过程,管-企业管理,算-经营核算)全过程,有重点地在“揽管干算”四个环节中植入十大企业文化,通过十大文化的种植和培育,带动火电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建设全面发展。
一是以“揽”为轴心,加强发展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公司科学发展。市场开发是公司科学发展的龙头,作为施工企业,要下大力气抓好这个龙头,认真分析市场,客观评价自我,在知已知彼的基础上,提高战略水平,减少盲目投标,争取中标成果。此外,在市场开发中还要不断打造企业的礼仪文化、环境文化,积累和丰富成功的经验,以特色的形象赢得市场的挑战。
二是以“干”为轴心,加强服务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保证工程安全优质完成。“干”是经营活动中的第二个环节,不仅是完成眼前任务和取得收益的保证,也是承接下一个任务的“敲门砖”。干好了这个工程,下一个工程才有了竞争的资本和可能。因此“干”就必须要干好。干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质量好,二是要安全,这就要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将“服务
业主,缔造精品”作为服务文化的中心任务在企业上下传达,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千军一命系于安全、安全责任生于泰山”等一系列安全理念作为安全文化在企业传承,真正使这些文化理念深入到“干”的每一个过程当中,有力地促进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以“管”为轴心,加强管理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管”是企业运作的保证,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运作的优劣,关键体现在“管”上。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就是要贯彻省电力公司“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强化风险防范,优化资产结构,全面整合资源,实现资产优良和运营高效。要用规划指导计划,用措施落实计划,加强重点工作、重要环节的过程控制,保证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摘要】“低碳 经济 ”作为未来人类经济 发展 的新模式,需要 法律 提供相关的保障机制。本文提出此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对能源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机制、“低碳”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等产业链环节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也应实现宏观环境政策、环境法制及相关法规的调整、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构建起“低碳经济”保障机制。
【 英文 摘要】as the new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future of mankind,〝low carbon economy〞needs legislation to provide relevant protec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law should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to the industrial chain links such as the adjust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clean production mechanism, “low carb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the paper also pointes out that the adjustment of macro-environmental policy, environmental law and related laws, the change to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should be realized so as to develope a “low-carbon economy” protection mechanism.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结构;清洁生产;产业化;环境法制
【英文关键词】〝low carbon economy;energy structure;clean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正文】
作为全球性的话题之一,气候、能源备受全人类关注。www.11665.CoM且看10月19日在马尔代夫举行的“海底会议”和12月4日在尼泊尔举行的“雪山内阁会议”,道出了人类共同关注气候问题的心声。此后不久,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会人员为主题呼喊奔跑,民众瞬间组成各种名义的环保卫士,踊跃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来。在会议中,马尔代夫的呼声很高,这个海平面只有1.5米的国家,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已经让它处于危机状态。会议召开期间,相关媒体重提“低碳经济”,让这个由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的《京都协议书》所达成的共识重新在会议上体现。但是,受制于诸多因素,会议最终未能形成对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量的提高,而应于质上改善,这已是多数人的共识。因而,对“质”的追求不会因一次会议的失败而破灭。当环保、低碳主题在相对冷却之际,低碳产品亮相第15届 中国 住博会的消息又让人重拾这一话题:低碳经济是否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倘若是,我辈又如何为低碳经济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把握
“低碳经济”至今实则没有一个准确的定性,按照通说,主要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 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获得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改实现绿色gdp,最终改变人类发展的模式。在特征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低碳经济是当代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该发展模式主张“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指标,与3r理念[1]相一致。随着全球变暖问题引发的各种环境与生态问题,能源的无污染性成为经济发展应予考虑的因素。“低碳”模式的受认可度因此得到提升,与之结合的低碳经济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
2.“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支撑,“低碳观念”是“低碳经济”的行动指针。其中,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 、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2]。而低碳观念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当前已经突破横向关系之间的平衡,而在纵向上提出要求,即要求实 现代 际平衡。
3.低碳经济注重经济的整个过程,从生产到消费的基本环节上都注重co2等的低排放,实现产业的整体优化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 历史 溯源及法价值审视
如果探寻“低碳经济”的源,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同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制订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其中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在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在207月举行的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3]。
综观这一简短的历史,低碳经济在最近三年受到关注的程度有明显提高,这表明该理念在当前日趋成熟并得到多方认可。然而,从20到年底七年左右的时间里,“低碳”前进的步伐是缓慢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一,该理念带给现实的改革成本之高昂,致使人们对该方案的可行性存有不少疑问。其二,各国尤其是大国在“软法”[4]性质的国际条约中的承诺并未明显带动国内经济的转型。其三,各国并未制定关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虽然美国在这方面牵了头,但是其执行效果不容乐观。
那么到了2009年,两次特殊的会议即马尔代夫举行的“海底会议”和尼泊尔举行的“雪山内阁会议”,将这一问题再次拿到全球谈判的桌面上来。这不禁带给全球新的危机感:如果片面地指责低碳模式成本高昂而一意孤行的话,电影、《当地球停止转动》带给我们的视觉恐慌则可能演绎为事实。
在法律价值上,人身权高于财产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终极意义上追求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的人权意识和社会意义。因而,力促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应成为我辈孜孜追求的目标。从法律保障机制的角度考虑,宜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切入,即在微观上注重低碳经济于产业链上的运行,在宏观上有政策等外部性因素对低碳经济的积极引导。
三、于产业链的主要环节构筑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核心的转变在产业链。因而,从微观上对低碳经济做一产业链的审视,构筑主要环节上的法律保障措施很有必要。
(一)能源法规对能源结构作出调整
“低碳”本身是对能源利用结构的质问。煤炭、石油等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传统能源带给我们的是温室效应,典型地表现在全球变暖,南极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能源结构方面作出大的改观。
当前我国的能源法主要是经过颁行的《能源法》、《电力法》和《煤炭法》,20修正过的《节约能源法》,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这几部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在能源使用尤其是后两部法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调整,应当说其意义重大。但是,随着人们能源观念新的变化,低碳经济是否能够纳入这些法律规制的视野中呢?至今仍然是个问题。
细看这些法律的具体规定,它们并没有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作为立法的主导思想,因而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能源应当成为法律必然涉足的内容。在立法修改上, 2009年8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5]。笔者认为,在该法修订中应该认真思考并准确定位低碳能源这一关系人类发展的模式,把低碳能源的结构调整作为法律应有的主导思想。与此同时,在具体规定上不再是简单的“软性”规定,有必要突出“经济刺激措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能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理念,并发挥其正向效应。另一方面,该法也需完善“法律责任”项的规定。未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在立法定位上主要强调政府机关部门的责任,但是几年后社会面貌发生改观,尤其是将该法放入市场背景下重新考察,将责任主体扩展至参与到可再生能源(包括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的主体,并融入“公众参与”的理念,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运作。
再则,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能源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小宪法”即新《能源法》[6],经过向社会征求意见稿,已于2009年2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议。作为能源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是否可以在法律规定上倾斜低碳能源,从而为整个能源法规体系奠定一个新的基调。
(二)清洁生产法规形成的调整机制
改观能源结构是低碳在产业链上的第一环节,清洁生产机制则关注“能源”在进入生产领域后如何清洁生产的问题。作为我国环境法学第一位博士的王明远老师对此很有见解,他认为清洁生产机制改变传统的末端处理,关注从源头和过程上对污染等处理进行分流和有效地疏导[7]。笔者认为,该机制带给我们生产模式是新一轮的革命。当能源上的调整并未把其他碳能源排除出能源结构时,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产碳能源的继续使用必然需要在生产结构上作出调整。因而清洁生产机制成了第二环节上的必然选择。
至今,我国已经于出台了一部《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的出台对我们规范生产机制有重要作用。结合王老师的观点,在清洁生产机制上我们需要注重四种调控制度:(1)经济调节,改变传统的“命令——控制”措施占主导地位的情形,强调运用费、税、许可证等限制性经济手段和财政扶持、采购优先等利导性经济手段来实现生产机制的转变。(2)环境信息公开,一则是灰名单、黑名单制,将构成环境损害和不符合清洁生产最低指标的 企业 公布,将之放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将环境法规、许可证审批规定公诸于众,充分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3)行政指导和自愿参与,在此处主要是国家环保局及其各级机关在环境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行政指导,在自愿情形下订立行政合同,让企业参与到这一机制中来。(4)行政强制,该手段作为最后的保障措施,为强制性削减污染物排放起着强有力的作用[8]。
作为对“低碳”的回应,笔者认为这四项措施足以改进我国的生产结构。当然,在具体的清洁生产法律中,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清洁生产具体应对的法律措施,形成特色的地方清洁生产法制。
(三)低碳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当人类面临温室效应时,很多人的呼声是要限制碳能源,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悲观的。有一句话耳熟能详的话说得好:“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那么至今仍为诸多人所依赖的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就是尚未被人开发的资源呢?至今,全球已有50多家 金融 机构投资13亿美元进行低碳技术开发,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这些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co2 捕集和封存等[9]。这一新近的发展状况带给我们另类的思考:低碳的市场化乃至产业化运作。
在金涌等人共着的文章中,作者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讲述利用科技创新达到“碳”的再利用。主要有“4.4开发co2 的捕集技术以进行利用和埋藏”和“4.5 通过发展co2利用技术推进低碳经济”[10],因而该技术经过理论的论证是可行的。那么法律又将如何作出有效引导和必要的调整呢?
张璐博士的 论文 为笔者打开了思路。“环境产业”这个听起来仍崭新的字眼带给我们无尽思考的空间。作者认为,环境产业是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包括污染治理产业和资源建设产业[11]。那么对于本文所提及的低碳经济而言,低碳既可以从治理模式上进行也可从资源建设方面拓展。当前我国并未制定类似《环境产业法》的法规,倘若从立法的层面上考虑,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考证当前技术能力成熟度的基础上,依循张博士文章中所指出的“利益增进”的模式,利用行政强制机制、经济刺激机制和行政指导机制构成的“混合调整机制”[12]对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有效地引导。
(四)低碳与循环模式的对接
如果说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循环经济在“能源”上的另类思考。因而,发展低碳经济最终要想循环性经济目标靠拢。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这个名词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陌生,它是指在人、自然 资源和 科学 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3]。
依循循环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的发展应注重三个方面关系的处理:产品的低碳生产,产品的低碳消费乃至产品的可回收性。
在产品的低碳生产上,应当予以把握的是清洁生产的扩面,这是在清洁生产机制上考虑的问题,前面已经述及,不再赘述。
在产品的低碳消费上,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节能和采暖技术应予推广,汽车等交通方式的改观(如最近提倡的.扩建交通线路、改乘公交等现象),生活食物消费中肉类食物的适度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推进消费的低碳控制。
在产品的可回收性上,则强调的是一种“反生产”理念[14]。不仅要将co2回收利用,而且要将能释放co2的产品也回收改造。
四、以外部性机制的构建促成低碳 经济 的 发展
低碳经济要顺利展开,并非只健全自身的机制便可,外部性的积极引导是其顺利进行的动力。如何为低碳经济寻求完善的政策导向机制和“硬法”的有效规制则是关键。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政策法规乃至理念上的转型,力求推进经济刺激手段
传统的行政模式强调利用管制的方法来管理市场主体并强行地推行其经济政策。但是这个市场本身的理念决定了它必然与政府的做法相冲突,造成政府在行政上的成本大而效果差。
当前,经济利导性的做法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它主要是让政府置于市场之中,一方面强调与市场参与者的合作,达成行政合同,共同推进经济政策的实行。其中,必然有政策上的诱导,如财政支持、鼓励,税收优惠等正向规定,当然也不排除排污收费、环境税、许可证等限制性的举措。因而,在低碳经济推行的过程中。政府能否营造一个低碳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二)环境法制体系的健全,并在“治”上下功夫
环境法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本人认为环境法制是“经营之法”。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刺激手段之时,政府的“经济理性人”决策观念也应被我们所接受,那么它的决策必然是为了市场的良性运行抑或说是经营“市场”。按照这样的思路,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制需要做什么?
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实现环境法制理念的革新。以“经营之法”的理念来完善当前法规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新概念的提出,要及时作出法规的应对,同时修改相关的法规,在必要时制定专门的“低碳”法规。
(三)配套法规的完善
除了环境法制的转变,相关部门的法规也有必要及时作出修改。主要体现于民商事、经济法的修改。
在民商事法上,主要考虑如何将碳交易纳入民事物权、民事合同等相关制度的调整范围,使碳排量产权化,从而引导 企业 等民事主体对碳排放作出自我约束,便于政府治理和监管。
在经济法领域,主要思考如何对低碳经济作出有效地经济刺激,采取技术性规定如《循环经济刺激法》等 法律 对之形成正向的引导。此外,在碳交易方面,为确保碳交易的安全,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规制措施。
【注释】
[1]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可循环)
[2]王达水:《低碳经济的基本特点》, blog.gmw.cn/u/6716/archives/2009/89579.html ,2009年12月18日访问。
[3]参见百度百科:低碳经济, baike.baidu.com/view/1494637.htm?fr=ala0 ,2009年12月18日访问。
[4]“软法”是指一些仅列出条款却未指出如何实施的法律法规。例如:虽有禁止性条款,却没有违反该条款后的责任规定;有授权性条款,却没有行使权利所需要的程序性规定。也指一些不具有法律规范应有的假定、处理、法律后果3个基本要素的法律条文。于是这种法律被形象性地称作“软法”,在实践中屡屡被随意违反。
[5]唐志强编辑:《修改可再生能源法意义重大——分组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发言摘登(一)》, 中国 人大网,2009年12月19日访问。
[6]国家能源办网站: news.xinhuanet.com/society/-12/04/content_7196929.htm ,征求意见稿: 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12/04/content_7196929.htm ,2009年12月19日访问。
[7]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版。此处观点为本人理解,特此说明。
[8]参见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版,第七章“部分国家的清洁生产法制要览”,第166-214页。
[9]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中国工程 科学 》年第10卷第9期。
[10]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第10卷第9期。
[11]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版,第5页。
[12]张璐:《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年版,第72页。
[13]百度百科:循环经济, baike.baidu.com/view/61554.htm?fr=ala0_1_1 ,2009年12月19日访问。
[14]此概念由日本企业家常盘文克提出,转引自林丕:《把环保产业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论环保产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前线》第2期。
【 参考 文献 】
[1]王明远著:《清洁生产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版。
[2]张璐著:《环境产业的法律调整——市场化渐进与环境资源法转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朱伯玉著:《循环经济法制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贾引狮,宋志国著:《环境资源法学的法经济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一、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审计尚处在发展阶段, 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少, 在实践中的应用还不成熟、不完善, 在营销战略领域的应用更少。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在技术、方法方面落后, 再加上我国审计环境的限制, 风险管理审计在营销战略领域的应用及推广还面临着诸多障碍。
(一) 风险管理审计所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组织机构及配套制度不健全。
目前, 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缺乏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的职能大多是由各职能部门自行管理, 采取的是谁主管谁负责承担的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发生时, 相关职能部门又不能全面承担风险, 或者是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不明确, 即使成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 但是无力承担独立、具有权威的、有效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责, 使得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始终停留在以眼前利益为目的的决策层次上, 而不能像西方一些企业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2. 管理者对风险重视不够。
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只是消极、被动的进行风险管理或者接受风险。风险管理的理想状况是使损失发生之前及时捕捉风险征兆并对风险进行预警;在损失发生之后, 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将风险降至可接收水平, 使损失尽可能减小。另一方面, 有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对风险不能进行系统全面分析, 不能对重要风险进行管理。进行风险管理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只顾眼前的利润最大化, 考虑到成本或者其他原因而放弃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 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地发现和预测风险, 忽视重要风险,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最终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遭受致命打击。
3. 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只是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有限的风险管理活动, 而且往往还是瞬时或间断性的, 大多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采取应对措施。事实上, 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 必然会降低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这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多风险环境中谋求发展的要求。尽管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要求中央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执行, 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及报告, 但由于风险管理审计在我国的企业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大多数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和专业人士的管理, 或者只是表面上的设立了组织形式实际上都少有作为, 使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受到重重限制。
(二) 来自内部审计的障碍
1. 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单一, 素质水平不够高。
我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虽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 但仍无法满足独立承担风险管理审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不高, 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够, 知识结构单一, 风险意识不强, 工作创新能力差等。多数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管理等知识多元化背景, 从专业结构来看, 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自于会计和审计专业和少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整体素质偏低, 与现代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无法胜任对风险管理的评价工作, 而寻求专家支持又受到经费和人力资源信息的双重限制。
2. 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不健全。
现有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中对风险管理审计进行了专门的规范, 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审计程序, 只是笼统的提出了一个框架, 不同的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同, 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内、外部风险因素也在不停地演变中, 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力度相差较大。但现有的《风险管理审计》准则过于原则化, 对企业风险管理定位不当, 给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另外, 针对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 目前还存在统一的风险管理的框架要求,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评价工作时缺乏一定的依据。此外, 风险管理审计方法也相当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技术较为单一, 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在审计技术和方式上比较落后, 与国际先进企业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相比, 我国风险管理方法较为落后。风险管理方法的落后源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 而落后的风险管理方法直接导致企业不能恰当地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 进而影响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途径
(一) 企业方面
1. 强化风险意识。
市场是动态的, 具有不确定性, 如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提高, 如果企业的营销战略不能与这些变化相协调, 不能体现消费者的需求, 不能使得顾客满意, 势必会发生风险。同时, 由于受风险预测方法、技术、人员等的影响, 不能对风险全面、准确的预测。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并且真正重视内部审计的结果, 自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 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重视内部审计并促使其有效工作。
提高对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把风险管理审计摆在重要位置上, 正确、合理地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 把企业长远利益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师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独立于风险管理部门, 审计结论具有客观独立性, 可以为营销战略风险预警及应对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在积极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起着巨大的作用, 对已经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企业, 一方面要评价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风险管理审计的整改意见及建议, 克服偏见, 使风险管理审计真正在营销战略领域发挥作用。对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企业, 内部审计师应该提请管理层注意这种情况, 并同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
3. 加强风险管理基础建设。
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建设, 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的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 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对企业的风险进行随时监督、管理并报告,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如把风险管理写入公司章程, 作为一种日常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同时为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制度支持, 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理解及配合。
(二) 内部审计方面
1.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是控制内部审计质量, 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关键。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通过考核、竞争、激励等管理手段鼓励和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维持和强化自身的基本技能。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以及企业、部门规章制度、会计和审计知识等方面的变化信息, 加强对税法、经济法、企业管理等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 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2. 创新风险管理审计技术与方法。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可以极大的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水平。因此, 积极探索有效的审计方式, 通过开发新的审计软件, 提高计算机审计系统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应用率, 将传统的手工查账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审计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审计部门可以专门配备或外聘信息技术方面的人员或机构,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 提高审计效益, 更好地为风险的预测、评估和控制服务。
总之,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审计尚处在发展阶段, 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及成果还比较少, 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内部审计的完善任重而道远。在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 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孟焰, 潘秀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 2006 (3) .
〔2〕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3〕李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 2008, 4.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
1改进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目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课的现状是:学生只是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联好实验电路,通过虚拟仪器观测输入、输出波形,在电脑上对这些波形进行记录,对系统的设计过程体会不深。为此,要改进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1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实验教学老师将所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完整地演示一遍;甚至部分学生只有在看到同学联接好电路后才自己动手开始进行实验。几乎所有学生自己做实验时测不到结果或所测实验结果与演示实验不相符时,便马上举手示意请求老师帮助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如何检查实验电路及如何找出错误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许多学生同时请老师帮助检查电路的混乱场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心情舒畅,乐于自主动手实验,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严,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在保证实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出现一些小问题,在完成所要求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应该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自主实验。
1.2指导学生自己检查实验设备故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实验设备使用频繁,实验中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总结了一套判断故障的一般化方法。实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首先要判断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分析故障的现象、是否与其他设备相关等,并予以排除。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台的检查按照电源、USB总线驱动卡、接口排线系统、实验平台电路的顺序逐一搜索故障区域。其次是对接口排线系统进行检查,这部分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使得表面生锈,导致接触不良;usb采集口可能由于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由于系统平台上的插槽里有故障,导致排线插入有短路的情况。最后检查实验平台的电路,在这一部分出现故障后经常会导致计算机上输出的结论与实际相差很大或者为零,当出现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搭建的电路原理,分析出它的正确结论,然后再检查使用的平台上的电路。
2改变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采用虚实结合的模式
(1)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数字仿真虚拟实验模式。
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MATLAB/SI
-MULINK软件就可以采用建立在纯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实验软件来进行相关的实验项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验证性实验,还可以完成一些无法进行实物实验的复杂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
(2)基于实物硬件仿真的实验模式。即采用RLC电路模拟控制系统的模式。
2.2实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以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对做实验不太感兴趣,敷衍了事。目前根据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大量开设综合型、自主设计型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自主选择完成实验的时间。为了打破班级的限制,实验室安装了实验预约系统。通过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目前实验室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有: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加热丝温度控制系统、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学生在完成这些实验项目的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从剖析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入手,通过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特性,利用已学的有关控制系统的评判标准对一个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设计,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对一般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围绕创新能力测量,建立新的考核机制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重视理论教学考核,忽视实践教学的考核。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对学生提出实践教学考核的相关要求,让学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是教学过程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对教与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影响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教学的特点,考核除了涉及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1实验态度和动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从学生预习和实验操作两方面评价实验成绩。对在实验中进行创新或自行扩展实验内容的学生给予成绩上的奖励。实验考核内容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多的是考核实验动手能力;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于实验动手能力考核之中,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3.2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主要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对小组协作完成的实验,根据自己在实验任务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实践效果和创新性几方面进行考核。对实验报告雷同的学生,每个人实验报告的成绩是绝对分值除以雷同人数。鼓励学生保护自己成果,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3.3考核多样化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把笔试、面试、操作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加大操作性考核的比重。在笔试中加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设计系统的能力。实验考核的时机不采用集中考核的方式而是将考核分散。把实验的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的研讨、实验结束后所完成的报告等学习的情况都列入考核范围,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测更为实时。考核的形式应从教员单独评价转为教员和学生共同评价、学生之间互评,这样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田思庆,吴桂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2]唐超颖,姜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探究性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6).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之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论文07-08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论文12-13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07-01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论文10-28
教案现代企业管理12-10
6s现代企业管理模式06-14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三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