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对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从“以人为本”出发,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激励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大家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启发员工有一种与企业休戚相关、与企业共存亡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向心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没有与时俱进的生机和活力,就难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站稳脚跟。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不少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某些误区,一是由于对企业文化认识浮浅,认为生产经营和效益是硬指标,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二是个别企业领导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想着“短、平、快”地建立企业文化,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孰不知这样企业文化难以成为员工的共识。三是多年来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片面地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娱乐活动,总觉得经常举办个晚会,组织个运动会,就是建设企业文化了,由于没有使员工形成共同理念,真正的企业文化没能形成。

2 “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企业的诸多要素中,人为第一要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和价值点。诚如当代企业家玛利凯所说:“每个人都具有内在潜力”,关键在于如何把这种内在潜力发掘出来,如何动员激励广大员工,培养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环境,是企业的成功之路。企业文化核心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理论和企业准则,为员工树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并通过它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结合合乎道德经营的企业规范,它强调人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牛鼻子”。这正是先进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3 创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措施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人的自身价值与企业的核心理念相融合,企业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帮助人们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让员工在企业的工作中有种成就感,进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1 建立主人翁意识

当员工的个体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其责任心的加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也就形成了。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激励员工,激励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大家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斗志,启发员工有一种与企业休戚相关、与企业共存亡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如陵县供电公司西郊、于集两座变电站的建设,实行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的共融,“企业兴我荣我富,企业衰我耻我穷”使员工主人翁意识得以升华,施工人员吃住在工地。白天,大家站在毫无遮掩的阳光下,运杆、立杆、挂悬锤,一刻也不闲着,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忍受着站内切割机、绞拌机的轰鸣和蚊虫的叮咬渐渐入睡,满腔热忱地为企业工作,甘心为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3.2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却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一致的目标。企业文化树立企业价值观,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团结、和谐、友爱、奋进”的文化氛围,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又使企业文化得以进一步升华。例如陵县供电公司举办的《公民道德读本》知识竞赛、“美在家庭”征文比赛、“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演讲比赛、“爱心一日捐”等活动,就是通过大家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发扬团队精神、求知精神、实干精神、进取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信念,同时又融入“追求卓越、服务真诚”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内容,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

3.3 创造企业发展“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重发展、重道德、重管理、重形象、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五重一创”活动,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号召广大员工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念,大胆选用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人才。叫响“多创效益是能人、真抓实干是好人、无所作为是庸人”的经营理念,营造一个鼓励冒尖、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爱才求才、重才惜才、用才教才”的环境。让“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成为员工们的自觉行动。陵县供电公司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了一次由95名青年员工参加的中层副职及后备站所长竞岗活动。经过严格的审查、演讲、考试、测评、考核,32人脱颖而出,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3.4 树典型、扬正气,提升员工素质

“以人为本”,就应努力提升员工素质,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弘扬正气,领导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用自身实际行动向员工昭示的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用一种人格的魅力来激励员工,把无形的精神力量注入到员工心中。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员工学习先进,培育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提升员工素质,使企业呈现一派蓬勃向上的局面。通过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来带动、影响、规范员工的行为,为员工树立起活生生的行为标准,以此把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传达渗透到员工心中。象陵县电业公司刻苦钻研业务,山东省电工知识与技能竞赛中勇创佳绩并荣获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的张石国、农改施工中边打吊针边指挥的乔学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的杨忠林等,都为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激励作用,对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从“以人为本”出发,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以人为本”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照搬照抄就能得到的,它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渐生长发展起来的。只有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炼、归纳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者:邓桂华 刘伟 刘东旗

第2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助力企业新发展

摘 要: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多种层次,其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应该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人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努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并用该理论解释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作用,还阐述了现阶段该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点。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问题 关键点

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越来越需要企业文化来维护企业的经济格局,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推动企业永续的发展呢?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应重视人的作用,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企业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约束每名员工,保持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把握上,许多企业的表现就有些不太近如人意了。其实,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在于把它作为一个口号喊得多么响亮,更不在于把它作为一种摆设放在多么高的位置,而在于把它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切实可行的任务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决策和员工的意识与行为当中。因此,如何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应该是我国目前各个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旨在保障人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人人平等,相互体贴,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温馨、融洽的气氛,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图达到企业的最高效益。其一,坚持以人为中心不动摇,明确人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在企业管理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处于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二,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坚持保持与基层员工的紧密结合,从人的利益出发,又实现人的利益;其三,实现人与企业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达到人与企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一切为人而着想,通过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培养人才、塑造人才、使用人才,使企业内的各种人才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极大地挖掘出企业员工的各种潜能,为企业创收提高效益。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特点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一般的企业文化比较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首先,注重人文关怀,崇尚人文精神。强调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断加强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满足员工需要,保证员工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真正的和谐发展,促进企业的繁荣昌盛;其次,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建立相互信任平等机制,营造和谐的互信互爱的气氛,使彼此间促成共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和谐,共同发展的境界;第三,保证了每一个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每个员工都加入到企业的决策之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排斥“一言堂”,个人崇拜主义等不良风气,不断的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加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作用

1.具有導向作用。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追求健康向上、拥有远大理想的团体都会严格的树立一些规章制度,对企业的员工,上至管理者进行引导和约束,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一方面,必须坚定人是企业文化制定与创新的主体,从根本上把对人的观念,意识,素质,情绪,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不断激发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同时尽可能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的同时,个人奋斗目标,生活目标也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建立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引导着企业的不断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也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要求管理者根据人的意识进行工作,在管理上尊重人、理解人,使企业与“人”之间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和谐共处与发展的局面。

2.具有促进作用。当企业中充满以人为本的气氛时,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尊重,一种保护和给予,使每个人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精神享受越丰富,人们的工作热情就越高涨,越能促进企业良性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能够使广大员工强烈的感受一种被重视、被信任的感觉,使广大员工意识到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不由自主地从内心迸发出奋发进取、努力拼搏的高尚斗志,不惜一切为企业献身的精神,使每名员工爱企业如爱家,爱同事如爱兄弟姐妹,保证每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和谐相处、荣辱与共、互帮互助,共同努力为企业创益争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具有凝聚作用。一个企业的诞生与发展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浓厚的企业凝聚力保证了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只是着重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和思想上的沟通来维系员工与企业的联系。企业内的每个员工便有了共同的情感交流,毫无芥蒂可言,无形中产生一种融合剂,把每个人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框架内,把每个人的个人情感与企业的兴衰连在一起,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把每名员工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力量,推动企业的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4.具有创新作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通过维护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的挖掘员工的潜在能量,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工作的热情,制造良好的产品,维护企业良好形象,激发企业的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性的思维,创新的精神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开拓未来的动力,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激发员工的想象力是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保证,可见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发展,若想突破,就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一是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形式上采取民主决策,投票选举等方式解决企业重大问题,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实际上仍然以“官本位”的思想为主流处理具体事务,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各种矛盾更加尖锐。二是概念模糊,观念狭隘。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其内涵和外延有多大,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往往将“以人为本”的内涵降低到最起码的职工福利保障,却忽视了职工更高层次的被尊重的需求等等,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三是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一些企业,表面上到处是标语口号,但具体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以上三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以人为本”和谐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五、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1.确定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更要实现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最终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确定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有助于实现企业和职工乃至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真正实现人与企业和谐发展。

2.提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突出以人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有着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企业精神必须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当代企业精神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和基本原则。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更应该强化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使这种企业精神成为企业的灵魂和支柱,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内在潜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乃至业务水平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3.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某種特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企业领导者如果带头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独到的作用,对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领导者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性化管理的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4.企业文化应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必须使职工形成统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文化是目前所有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每个想要成功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对企业员工各种需要的关注和满足上,明确建设该文化的关键是树立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观念,确立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创造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激活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促使员工在观念和行为上达成共识,形成一个协调融洽、相互信任、高效运作的有机整体,使企业产生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2)

[2] 肖利国.浅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J].商场现代化,2005(1)

[3] 姚莉英.“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2)

(作者单位:宁波碧彩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赵毅)

作者:王明波

第3篇:现代企业应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摘要]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兴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大力气建设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

企业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现代企业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大力气建设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

企业以人为本,可以从以“员工”、“股东”、“用户”、“顾客”等不同的群体去看,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员工”为本讨论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

1.既引导人、又尊重人的精神文化。精神统帅行为。没有精神文化,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信念。企业精神文化应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艺术、企业文学、企业审美、企业思维等诸多方面。其中,工作作风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个企业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以及创造力、生命力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要在精神文化的创造中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使员工真正认同企业的精神文化,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的作用,从而使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进取的精神,最终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现有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既规范人、又依靠人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度等,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成员的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主导要素由制度等传统要素逐步向文化转变,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许多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经济因子与文化因子更加紧密地联系、糅合在一起,企业管理软性化、柔性化成为一大趋势。在制度文化的建设和推行中,必须重视柔性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人、规范人与依靠人融为一体,通过人本管理来落实制度,反过来让制度管理保障人本管理顺利进行。比如,企业的制度文化建构必须把追求民主、平等,崇尚知识、诚信作为制度文化设计的核心,企业重大经营活动中的民主原则、参与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原则、个人尊严原则、遵守规则原则等等,都应该是当今企业制度文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既影响人、又激发人的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全体员工的行为来体现。这就需要形成企业文化的氛围,影响员工的行为选择,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实践企业的文化内涵、展示企业的文化追求。在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而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创新已经提到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离开了员工具体的创新行为,就没有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建设创新型企业行为文化成为当前越来越多企业的首要选择。企业的行为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中,更集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行为中,管理者应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为员工设置明确而稳定的工作目标,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同时,提供员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员工在解决问题方面所拥有的自主权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既服务人、又发展人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没有物态文化,就没有生存的保障、发展的后劲。物态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厂容厂貌、工作条件、生产设施和环境等,还表现在企业标识体、文化设施等方面。这些硬件也集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传统意义上,人们虽然也认为物质环境主要的作用是服务员工的,但这种“服务”有时过于主观,很少去具体分析员工的根本的或个性化的需求。从现代管理理论来看,以人为本首先就要重视人,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重视人的潜能的开发。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新形势下,企业应特别重视服务员工的学习发展需求,通过物质文化的构建着力提高员工的素质。比如,建立培训场所、学习园地、练兵台、网站等,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企业、数字型企业,为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同时,发展人在现今社会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员工文明素养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增强等等,企业还应把循环经济、节约型企业、学习型企业、绿色GDP等理念贯彻到物态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基本是相通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关键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使企业文化从总结、提炼、规范、倡导到创新,都要时时刻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来、落实下去。

1.加强三种教育,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优势,把“以德兴企”的战略思想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上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入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三爱”(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行业自豪感。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要把企业改革与建设的任务、目的、意义讲清说透,把生产经营的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和岗位,引导员工自觉冲破阻碍企业发展的羁绊,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加强发展意识教育。要把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树立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2.突出三个载体,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外化于行。突出抓好文化传递。要树立体现企业文化追求的模范人物,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带动员工通过学习来规范行为;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学习企业文化知识,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实践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大家效仿的对象。突出抓好文化践行。要开展节能降耗竞赛、技术比武、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为员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搭建舞台;举办晨会、升公司旗帜、唱公司歌曲、呼公司口号、颂公司精神等文化仪式,使员工能够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活动,使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进入车间、进入员工中间,营造“人企合一”的文化氛围。突出抓好文化互动。要建设一批功能性强、覆盖面广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有特色的文化娱乐设施,以优美的环境文化陶冶人、吸引人、激励人,并通过公司聚会、建立专门网站、文化场馆等建立文化网络,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从而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把握三项重点,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固化于制。抓建设。从企业到班组多个层面全面构建企业文化整体格局;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进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以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为原则的运行机制,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科学的学习引导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实现员工由操作型向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学习型的转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规范。加强企业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使信用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分配的各个环节,使信用道德渗透到产品的质量、设计、商标、广告、营销的各个方面;推进厂务公开,公开的内容从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到涉及员工利益的各个方面,推行厂长书记与员工直接对话、定向联系制度,集中员工智慧,努力取得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贯彻ISO9000、ISO14000的要求,推行目标责任制,实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抓评价。推行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实行末位淘汰,以能力为本,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和管理岗位上来;将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坚持收入向科技、管理、生产、营销骨干倾斜的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氛围。

4.强化三个途径,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杜绝封闭起来搞自身文化建设的做法,以谦虚的态度向其他企业学习,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摒弃企业原有的落后观念和方式方法。加强整合。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客观上需要形成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集团,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这同时也要求文化的整合,要在整合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文化。加强创新。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在竞争中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道理,把市场意识、品牌、竞争、效率、法制、双赢、节约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竞争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发展的文化。

(本文作者:共青团中央青工部部长、青藏铁路公司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金城

作者:徐绍川

第4篇: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评估

一、企业文化是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笔者不认同所有的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仍处于“没文化”的混沌状态。比如,凡是国人都蒙受汉语教育,其中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或多或少懂得一些汉语知识,也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语言沟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有文化”,也不会去谈论“这个人的文化怎么样”。同样,认为“只要是企业就有其企业文化”的观点,也实在过于勉强。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多样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来看,创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构建时期,发展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健全时期,事业(产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时期。因为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学术界、企业界研究企业文化,学派林立,众说纷纭,诸如“企业文化的成形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是创办者、主要经营者的个人文化在企业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理念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等。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成功改造企业活动中的精神成果,但不是必然产物。拿母鸡孵小鸡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从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任何一个鸡蛋都具有鸡的基因,都有衍变成小鸡的可能性,但在小鸡出壳之前,鸡蛋就是蛋,鸡就是鸡,鸡非蛋,蛋亦非鸡。但是,在蛋破生鸡的过程中,会发生由于温度欠佳导致臭蛋或者外部因素导致蛋破等等,各种负面的因素都会使得小鸡出壳的失败。同理,一个官本位、一味攫取巨额利润、丧失对员工人性关怀、企业相关人和人民群众不能在企业发展成果中受益的企业是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即使这些企业也会形式主义地创建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企业内刊,举办文艺联欢,粉刷企业口号等等,却是背离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之本,粉饰枝叶之末,口头上大谈建设企业文化,自诩“很有文化”了,压根儿还是一个要跟吴妈睡觉,想摸小尼姑脸,要白衣白盔去抢去劫去偷去盗,最后还是头颅落地、云里雾里的阿Q。国内曾有一家在全国红透了半边天的大商场,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

员工统一着装,每天早晨搞升旗仪式,集体背诵企业精神,引得许多地方的大中型商场竞相效仿,但这个“标兵”最终竟然倒闭了。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相关人在改造企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员工,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有机体,那么员工就是构成这个有机体的活细胞,企业就是由一个个的活细胞组织而成。IBM的一位总裁曾说:你可以拿走我的机器,摧毁我的工厂,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东山再起!宝洁公司的前董事长Mr.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可见,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效益的创造者,员工本身也就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的创业、发展在于人,企业的做大、做强的根本也在于人,企业做出价值、传播价值的关键在于人,企业的发展成果最终受益者是人。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要使企业文化发挥作用,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权益,企业内部要保持相对畅通的信息度,尊重并发挥外部社会监督、内部企业工会等组织的职能,企业重大决策、利润分配方案必须设法让员工共同参与,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无限忠诚。

由于企业文化本身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有人把企业文化的特征笼统地归为一种个性环境;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理念、目标等;也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行为,比如:用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奖惩制度等等。笔者认为,上面提到的观点都是企业文化的有形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都是企业凝聚力的外在体现。如何审视、评估一家企业的文化,其核心体现就是这家企业的凝聚力,具体地说,是这家企业所有相关人的凝聚力。松下幸之助曾说:“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七秒种,就能感受到这个公司的业绩如何。”同样,笔者认为“只要圈定一家企业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准确评估相关人对这家企业的凝聚力,就能感受到这家企业的文化如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反过来,它对企业相关人的主观实践活动具有相应的引导作用,突出表现为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也就是企业相关人在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主动自觉程度。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人文氛围,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相关人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相关人,特别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员工只有把为企业效力看成是一种幸福和自愿的行动,并上升到对企业感恩的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才有活水源泉不断提升,企业整体风貌才会气宇轩昂、生机勃勃;企业效益才能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做大、做强、做久、做得有价值。世界知名企业麦当劳通过„尊重人权‟,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协调一致。在麦当劳,职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大哥、大姐相称,不准加任何头衔,甚至可直呼职员的名字,使员工感到公司有人情味,有种归属感。

三、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一种基于员工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尊重、付出、福利、回馈等各种关系的和谐。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前面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和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通过有形化渠道或策略,构建“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人文氛围,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践活动。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为载体,企业文化建设要“入乎其内”,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必然内化到每一个企业相关人的内心深处,又必然“出乎其外”,通过他们的言语、动作、精神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所谓“小型企业看老板,中型企业看管理,大型企业看文化”。松下幸之助在论述企业管理时说:“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请求他们鼎力相助;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运筹帷幄即可;如果员工几万人时,我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家在企业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创业时期,企业家要事必躬亲;企业发展时期,要善于用人;企业壮大时期,要通过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衍生员工精神上的工作自觉和主动性、创造性。下面,笔者从企业的创业时期、发展时期和事业(产业)时期三个阶段简述企业文化建设。

1、创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这个时期也是俗称的“老板文化”时期,主要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逐步建立和形成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企业精神、员工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其责任感、荣誉感等,在企业相关人的意识形态里牢固确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发展规划、事业领域等等。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相关人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它规定着全体员工的共同一致的方向和行为准则,它指导着公司整体的活动和形象,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则是企业基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在企业的基本价值上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企业相关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和谐共同体,这时,“与企业共兴荣”成为企业相关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企业是我家”也会变成大家的实际行动。例如“零售之王”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崇尚“尊重个人”;沃尔玛不只强调尊重顾客,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而且还强调尊重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沃尔玛,不把员工当作“雇员”来看待,而是视为“合伙人”和“同事”,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同事”而不称“雇员”。沃尔玛的管理者必须以真诚的尊敬和亲切对待下属,了解员工的为人及其家庭,还有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尊重和赞赏下属,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包括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在内,沃尔玛的领导和员工及顾客之间呈倒金字塔的关系,顾客放在首位,员工居中,领导则置于底层,员工为顾客服务,领导则为员工服务。领导的工作就是给予员工足够的指导、关心和支援,以让员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下属对上司也直呼其名,营造了一种上下平等、随意亲切的气氛。这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和上司都是公司内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公司也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还有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世界知名企业壳牌的《壳牌商业原则》,明确规定可持续发展是壳牌核心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成为了全体企业相关人共同一致的愿景和行为准则。

2、发展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的支撑,完整的制度体系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保障。这个时期,企业从企业活动的实际出发,完善各种机制,通过制定和落实

各项制度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和规范运作,保障企业相关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它对企业相关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或约束力,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在广义的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既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在规范员工行为、树立和传播企业形象、协调企业相关人之间的关系、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不能完全依靠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相对公正公平的客观制度。

营销学上有则七人分粥的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的重要性。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制定制度的关键是简单明了、容易操作,体现效率与公平。所以,企业营造感恩文化氛围,首先面对应该是机制和制度,企业的机制和制度是否完全公平公正公开,员工的“责、权、利”是否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3、事业(产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表现是该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成功创造巨额利润后反哺社会,比如有财务预算的捐赠、捐助,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持续性地资助希望工程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等等。这也是笔者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感恩文化建设》一文中提到的感恩文化建设时期,也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时期。企业发展到事业(产业)阶段,企业应通过构建感恩文化,以感恩反哺的形式处理好企业、社会、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的关系的文化,这里包括最基本的五种感恩互动关系:一是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感恩意识;二是企业和员工对客户的感

恩意识;三是企业和员工对合作伙伴的感恩意识;四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向感恩意识;五是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感恩意识。这五种关系围绕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互为补充、有机统一。笔者认为,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更应该是为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利润回报的社会组织。企业有追逐利润的自身属性,但利润不应该是一个企业的终极价值形式,在利润之上还有社会责任。而企业的感恩文化,则应该是企业以保障企业共同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为根本,通过有效机制构建企业与企业相关人(老板、员工、顾客等)、社会之间的回赠、反哺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价值观。企业营造感恩文化的前提是企业本身要有凝聚力,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首先应该忠诚,然后就是教会职员热爱本企业和事业。企业员工只有把为企业效力看成是一种幸福和自愿的行动,并上升到对企业感恩的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才有活水源泉不断提升,企业整体风貌才会气宇轩昂、生机勃勃;企业效益才能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做大、做强、做久、做得有价值。

四、企业文化评估。

现当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国力竞争逐步演变为经济实力的竞争,企业则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柱和细胞。近几十年来,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致认同,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内企业文化的诊断、评估的工具和机构也随之产生,比如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的CMAS系统,该系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内部沟通、员工激励、领导和决策、培训与员工发展、员工工作动机、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文化建设以及理念与价值观等12个维度进行测定。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国内企业文化的诊断、评估工作应该摆上企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朝着“简洁、效率、准确、科学、权威”的方向与时俱进,围绕企业文化核心体现“企业凝聚力”,笔者从社会(公众)及企业相关人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合伙人)、员工(家属等)、客户、消费者等5个维度

对企业文化进行认证和评估,每个维度中包含“物质成果、组织管理、绩效奖惩、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20个左右的评估指数,根据企业文化的层次性设定每个维护对各项指标的认可系数。假定每个维护的分值在-1分到1分之间,总分为-5分到5分。如果是0分或者负分(0分以下),那么该企业尚未建成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围绕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相关人进行测定,突破了在企业内部评定企业文化的局限性,而是突出了人(特别是公众)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将企业文化评定工作推向社会化和大众化,该评估结果将比较全面和具有人情味,更可以促进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和建设企业感恩文化。

第5篇: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相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企业愿景——树科学服务理念,架科技领先、服务一流的管输畅行金桥。

企业价值观—— 共创 共赢 共享

企业精神——自强自律 创新超越

企业经营宗旨———立足主业 拓展市场

创先科技 优化服务

安全环保 健康发展

企业形象定位——管输畅行第一桥

——技术服务首选提供商

誓词———

我们是石化精神的传承者,艰苦创业、勇担责任、诚以待人,我们是自律自强的金桥人!

我们是忠诚事业的信奉者,忠诚信实、执着顽强、不惧挑战,我们是信仰坚定的金桥人! 我们是理性睿智的开拓者,市场导向、科学管理、和谐发展,我们是知行合一的金桥人! 我们是与时俱进的实践者,居安思危、超越创新、走向世界,我们是勇往直前的金桥人!

我们是金桥事业的开创者,发展是我们的理想,强大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从不停歇追逐的脚步。我们是金桥荣誉的缔造者!我们是光荣的金桥人!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In people-oriented atmosphere of corporate culture, common outlook on values makes everyone feel that they are the master here, self-actu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life is the highest spiritual needs, thiswill become a powerful incentive.

第6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个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同样,成功企业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并用人性化的经营,调动企业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如同做人要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办事风格、行为准则那样,企业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本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与行事方法,它是企业员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态度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空间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赋予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也孕育富含人情味和人性魅力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经营中能否认识到“员工第一”,这不但是一个“位置”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员工”究竟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般说来,人的追求并不仅仅以薪金报酬为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提高薪酬在员工看来只是应得的回报,如果能在心灵上给员工以关怀和慰籍,则更能产生感召力。在加强企业管理、发展企业文化的同时,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口号上和文娱活动中,而是真正发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核心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上。就是要做到“员工第一”,真正实现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只有把企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员工的人生目标和个人发展中去,把企业的发展观念与员工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和统一,充分反映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这才是“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上的真正意义所在。

“人”是企业中核心的要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员工个人,企业文化都是一个涉及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做企业文化工作,就是要真正地做到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既要让员工熟悉企业的发展现状、理解企业的困难、熟知领导安排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应使领导熟悉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内心需求,理解员工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企业的领导者真正能做到从内心去理解员工,做到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真诚、合作、发展,将是企业文化成熟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一个企业保持良性发展,持续进步的源泉和灵魂。

第7篇:企业“以人为本”文化论文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企业“以人为本”文化

的探讨及分析

学生姓名: 颜潘杰

学校: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 2009级

指导老师: 李艳芳

日期: 2011.01.20

内容摘要:有的公司认为,当发现员工确实不适合公司的需要时,让他们及早离开,去尝试新的工作环境,去谋求新的发展,也许比他们继续尴尬地赖在公司里“不死不活”更好。换句话说,是否人性化,是否有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关于企业“以人为本”文化的探讨及分析

企业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对象的核心是人。而组织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们的共同努力,这就是说,管理是否创造出更好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问题是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质上是以人为目的的管理,就是在实现物的目标时要将人的目标作为根本目标来追求,就是一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主球利润最大化,没有利润的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企业要实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因,以人为本是对企业管理直接利润目标的更好实现,它是企业持久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

(1) 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受,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管理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人置于企业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

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

(3) 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主要方式。由于人才是企

业市场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需要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源投资。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弥补、互相促进的。

(4)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概念。因

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它更加注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有效结合。

(5) 强调实现企业的目标与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在实

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企业经济目标是否实现,还要看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二、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是适应当今企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首先,企业管理由注重物质手段向注重对员工的行为与智能管理转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些企业在把员工作为管理对象的时候,为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较多地对员工实行物质激励手段。

这种方式实质是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依附在物质刺激上,从而把企业推到了“只进不退”的边缘。一旦企业效益“滑坡”,员工的积极性就有可能下降,企业就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冲击,企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的管理者应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注重对员工的行为与智能的管理,并通过正确引导和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一大批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的员工;并且,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经济方面,更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实现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在心灵上的互动和沟通,从而真正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企业发展已由注重物质投人向注重对员工的“投入”转变。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中_生存与发展,必须更加关爱员工和重视员工的作用。因为,员工不仅是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得到发展,企业管理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和培育人做起,舍得对员工的“投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得以全面提高,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稳步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企业发展的目标已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对此负有重要的职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贯彻落实全面、统筹发展观,尤其是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如果企业不顺应这一历史趋势,更加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发展将会缠足不前,甚至会被淘汰。

三、企业管理以人为本需要重点协调好“三个关系”

(1) 协调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在企业中无非是上级

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将这种被动的关系变得主动融合起来,使其相互尊重,共同为企业统一的目标而奋斗,这应是企业领导者深思熟虑的课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还停留在对员工行为的强制性管理上,即“我说、你听”,“我管、你从”,“我罚、你受”这种管理模式上。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协调这一关系时,除了用企业的远景和价值观统一员工思想、调动员工积极性外,主要运用独特的“领导文化”来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这种“领导文化”体现在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处事作风、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这一点,在很多中外成功企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运用。例如:德国奥迪公司价值观的第五条就是“互相尊重”。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介绍:“奥迪的各级领导都非常尊重员工,上级给下属安排工作时,首先问下级现在有时间吗?如果有,能不能帮我一个忙?然后再部署任务。”“在奥迪,如果一个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成绩不理想,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岗位是否适合他,哪个岗位适合他,征求他的意见后,把他调到适合他的岗位上。”领导者对下属的尊重,能使上下级关系非常融洽,而这种融洽的关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 协调好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确保现

代企业正常运作的“推进剂”。过去,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沟通和加深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主要是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以及各

种节假日的茶话会、座谈会等。而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互助互爱精神至今仍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大部分企业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幌子,以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生产任务紧张等为借口,使这种能激励团队精神、沟通员工之间情感的各种活动逐渐萎缩。而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则要求企业做到把“互相帮助”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并把员工和部门之间互相帮助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应帮不帮、推诿扯皮的个人和部门依规处罚,使互相帮助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强化了员工的团队精神,促进了员工、部门与企业的共同进步。

(3) 协调好员工与客户的关系。员工与客户的关系代表着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国外大多数企业采取不断改进营销文化的办法,密切与客户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既代表着企业管理工作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现代成功企业在管理方面所追求的一种佳境。这种趋势和境界在新的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每一个企业,要在充53-0,清自身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并与此相适应地提出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切切实实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将会稳步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全面地向前发展。

第8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概念: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出处: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前725年前后 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在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最有名的则是刘备。当年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襄阳地区有很多的人跟着刘备逃跑,大概难民有十几万,辎重有数千辆,日行十几里,走得非常地慢。曹操派出轻骑,日行一两百里,在后面疯狂追赶。眼看曹军就要追上,手下很多人都劝刘备丢弃百姓先行逃难。刘备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当时感动得很多人热泪盈眶。

企业以什么人为本?

一是企业以员工为本、二是企业以客户为本、三是一切与企业有接触的人为本。

企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否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能否适应包括内部员工和外界顾客在内的所有与企业发生各类关系人群的需求,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问题,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能否坚持“以人为本”地建立和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到企业基础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水平,使之更加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品牌形象、服务理念、经营目标、行为准则等等有关的方面,都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体现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 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使员工感到宽松和谐的、有一定的压力也有更多的动力,能够不时取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愉悦的工作氛围。也应该是使顾客、潜在用户、周边人群等与企业接触和发生关系的所有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优质服务、细微服务和温馨服务的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优秀企业文化赖以建立、保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一定的条件培养和打造而成。全体员工普遍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只能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干预下形成,在良好的舆论氛围影响下得以巩固和完善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企业舆论氛围,既是衡量企业员工行为的尺度,也是造就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 但是,企业规章制度实施的对象是员工,推行的效果如何,也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因此,就必须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予以落实,才能更有效地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推行来予以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的和不断予以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既是创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又是优秀企业文化得以维护、延续、发展和进步的基本保证。

三、坚持以人为本,吸引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要建立、保持和不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重视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全体员工吸引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因为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的各项活动要靠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要通过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是非标准、日常行为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必然需要广大员工的共同参与。 倡导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协作奋斗的团队精神,使广大员工普遍增强“司兴我荣、司衰我耻”的思想意识,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同时从提升服务品位入手,大力提倡亲情介入和换位思考,组织全行开展大讨论,弘扬诚信、合规、尽职等职业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文明规范服务水平。

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资源优势呢?企业又如何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呢?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生存是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所有企业的期盼,它必须满足多种因素。在这众多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中,惟有人的因素最重要位居第一位。因为其它因素最终都要通过人这个载体去实现去完成,没有人因素的存在,其余因素的价值将无法得到体现。因而,在一个企业内,人的智慧、力量得到了有力发挥,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好人的资源是当务之急。这要求企业

1、强化培训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断开阔视野。在我们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作法,或从优秀的企业中邀请某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帮助提高,从而达到推动全体员工业务技能的目的;或将少数员工送出去到别的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学习他人先进技能的同时,切身感受他们的治企管企方略,不断开阔思维,从而发现本企业的治企管企不足,为以后的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2、及时“调频”,让员工与企业产生共振效应。 随着劳动用工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似过去那样无论企业条件好坏与否,经济效益高低与否死抱一个单位不松手。现在的人们思想活跃,“跳槽”的念头在大脑中频现。如果企业效益暂时低迷,员工会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会以满腔的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共同实现双赢。

3、相互沟通,让员工时时刻刻融入到家的亲情中。每当企业有较大举动时,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有参与决定权,而占绝大多数的员工就要享受到这种献言献策的权利。但是在现在员工们眼里,企业中的大事都是领导们说了算,认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应该是为数不多的领导层。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作为企业员工只有埋头苦干的份,丧失了为企业大家庭建言献策的机会。长此以往员工们虽有微词却无人理会,大伤其感情,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感情貌合神离,影响着企业的精神状态。为此,要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就不能使员工只满足于作为各项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主动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缔造者。只有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建设的东西,才更能够集中广大员工的智慧,才更能够被广大员工所接受,才更具有可行性和约束性,才更能够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现良性沟通,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群体性的舆论氛围。 总之,企业的发展就是人的优势竞争,人的智慧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与否决定着企业发展壮大的势头。从中外优秀的企业管理方法中可以看出,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方能缔造出优秀的企业,建设出优秀的企业文化。

4、既要通过有形的品牌、产品、司容、司貌、司徽、服装等予以展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员工的精神风貌、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组织纪律性、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宽松和谐的氛围等各个无形的方面得到体现。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人的工作”的范畴,因而必须“以人为本”,围绕人(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的需求来建立,并根据人群需求的增长而不断予以完善和发展。

5、怎么做可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活动、内部和外部等各个方面相互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优良的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创新,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6、怎么做可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最大限度地吸引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还能够保护好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达到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推进企业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案例 沃尔玛宣传视频

一、沃尔玛概况 日本的销售之神——松下辛之助曾说过:“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生命力,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目标,更谈不上发展。”那么如何成就一个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呢?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近四十九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私人雇主和连锁零售商,多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及当选最具价值品牌。目前,沃尔玛在全球27个国家开设了超过10,000家商场,下设69个品牌,全球员工总数22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2011财政(2010年2月日至2011年1月31日)销售额达4190亿美元,比2010财年增长3.4%。2011财年,沃尔玛公司和沃尔玛基金会慈善捐赠资金累计3.19 亿美元、物资累计超过4.8亿美元。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众所周知,沃尔玛公司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零售业界的佳传,其文化的精髓在于企业理念,企业的理念就表现在企业的价值观上。沃尔玛倡导并奉为核心价值观的“顾客就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还有“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永远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等等的服务原则和文化理念,都被世人称为宝典,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沃尔玛一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良好机制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山姆·沃尔顿的非凡创造能力和他所倡导并一手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现代版商业神话诞生的源泉,这也是沃尔玛能够荣登世界排行榜头把交椅的重要因素。

沃尔玛核心价值观

一、 顾客就是上帝:为了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沃尔玛不仅通过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高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努力降低经营费用,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而且公司还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如在销售食品时,从保质期结束的前一天开始降价30%销售,保质期到达当天上午10点全部撤下柜台销毁。在沃尔玛看来顾客就是上帝。为了给消费者超值服务,沃尔玛想尽了一切办法,沃尔玛要求其员工要遵守“三米微笑”原则,尽量直呼顾客名字,微笑只能露出八颗牙,各个商店都安排一些退休的老员工,身穿沃尔玛工作服,佩戴沃尔玛标志,站在店门口迎接顾客,不时有好奇的顾客同其合影留念。这不但起到了保安员的作用,而且也满足了老员工的一种精神藉。等等,正是这样沃尔玛在顾客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结:保证满意、天天平价、日落原则、超出顾客期望

二、 追求卓越:沃尔玛公司已经连续几年位居全球商业企业榜首,但人们接触到的员工都没有满足的表示,确实体现了"每天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对于沃尔玛商店经理来说,他们每周至少要到周围其它商店10次以上,看看自己的商品价格是不是最低,看看竞争对手有哪些长处值得学习,丝毫不敢懈怠。公司以沃尔玛(WAL-MART)的每个字母打头,编了一套口号,内容是鼓励员工时刻争取第一。公司每次召开股东大会、区域经理会议和其它重要会议时,每个商店每天开门营业前,都要全体高呼这些口号,并配有动作,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不管是公司总裁、区域经理,还是商店普通员工,表演时都十分投入,充分显示了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追求卓越的口号的激励之下,沃尔玛有了很多创新,销售方式、促销手段、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等,在细节方面更是如此,它第一次用了一次购足的购物理念,第一次在零售中用信息化管理。沃尔玛正是靠着它的超时代的企业文化,来建造新世纪的零售王国。

三、 尊重每一位员工:尊重个人,这是沃尔玛最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沃尔玛不只强调尊重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而且还强调尊重公司的每一个人,坚持一切要以人为本的原则。沃尔玛公司重视对员工的精神鼓励,重视对员工潜能的开发,重视对员工的素质的培养,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建立,重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气氛,正是这些重视使得员工感到自己是公司的重要一员,在公司就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也正是这样沃尔玛才能把员工们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愿意为公司这个自己的大家庭贡献一份光、一份热。沃尔玛推行的是一种"开放式"管理哲学,营造敞开心扉的气氛,鼓励同仁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因此沃尔玛员工的意见和的想法,始终都能受到高度重视。沃尔玛提出"门户开放"的口号,给每个人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走进管理人员办公室讲诉任何话题,发表任何意见。它不仅是发泄不满的机会,而且很多最好的主意都来源于此。对沃尔玛的员工来说,在这里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发现自己与老板并不是上下属的关系,还是朋友,甚至是亲人。这对于加强沃尔玛公司的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沃尔玛坚持以员工为本

(1公仆领导:沃尔玛内部很少有等级森严的气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就乐意和员工在一起,谈论一些问题或发表演讲,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到今天,沃尔玛的各级管理人员依然贯彻着企业传统文化,经理人员被认为是"公仆领导"。

沃尔玛公司的"公仆领导"始终把与员工沟通放在首要位置。他们为每一个员工服务,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机会。因此,沃尔玛公司的诸位"公仆",并不是坐在办公桌后发号施令,而是走出来和员工直接交流、沟通,并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实行"走动式管理"。他们的办公室虽然有门,但门总是打开着,有的商店办公室甚至没有门,以便让每个员工随时可以走进去,提出自己的看法。

2激励员工:沃尔玛在处理员工关系方面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激励而不是批评或者是处罚,如果员工某件事做对了,他们就会对其良好的表现进行褒扬:"你做得很好!";如果员工做错了,他们会对员工说:"换种方法你会做得更好!"为激发员工的活力与激情,沃尔玛每周六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展会,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表扬先进、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沃尔玛还经常邀请社会名人、当红演员、NBA球星等来参加晨会,激发与会者的兴趣。另外,沃尔玛还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养与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在总部和各级商店开设各类培训班,并专门设有沃尔顿学院,为沃尔玛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处处可感到沃尔玛是一个团结、平等、向上、愉快的大家庭。 3上下沟通:沃尔玛公司的领导人常会对沃尔玛商店进行不定期的视察,并与员工们保持沟通。例如山姆就是这样做的,这使他成为深受大家敬爱的老板,同时这也使他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一方面,他通过沟通发现问题,同时也乘此机会挖掘人才。因此,常有这样的情况,他会给他的业务执行副总经理打电话说:"让某某人去管一家商店吧,他能胜任。"业务经理要是对此人的经验等方面表示出一些疑虑,山姆就会说:"给他一家商店吧,让我们瞧瞧他怎么做。"因为在沟通中他已经了解了这个人的能力。沟通不仅在公司与员工之间,还存在于公司的运作之中。沃尔玛曾经有个这样的活动,就是“给总经理写信”,员工在公司的鼓励下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设计出别出心裁的商品陈列、发明出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

4信息共享:沃尔玛的信条是"接触顾客的是第一线的员工,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官僚"。这种体制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反馈以达到共享,同时也促使员工提出了许多改善管理的卓有成效的建议。所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沃尔玛文化,它是支撑这个零售业巨人的中流砥柱。沃尔玛处理员工关系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汇叫"分享信息"。分享信息和分担责任是构成沃尔玛合伙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使人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在各个商店里,沃尔玛公布该店的利润、进货、销售和减价情况,并且不只是向经理及其助理们公布,而是向商店的每个员工、计时工和兼职雇员公布各种信息。显然,部分信息也会流传到公司外面。但他们相信与员工分享信息的好处远大于信息泄露给外人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样做并没有对沃尔玛构成损害。

总结

现在,许多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泛指依靠员工办好企业;企业经营者要善待员工;做到抓人心、促人和,保发展,等等。

早期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体现上述色彩很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许多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冲击波增强,大多数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这些变革无不涉及人的利益问题,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生强烈碰撞,令许多人对“以人为本”产生怀疑。

事实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残酷的竞争,如果企业内部一味强调所谓的“以人为本”,希望风平浪静不要变革,大家都温情脉脉地太太平平是行不通的。只有在企业内部同样创造竞争和优胜劣汰氛围,让适者生存,才能面对企业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

杰克·韦尔奇上任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后,把GE员工分为20%是优秀的(A类),70%是一般的(B类),10%是较差的(C类)。20%优秀员工一定要提拔、鼓励、高酬,让他们看到方向,那一般的要加以教育培训,较差的坚决淘汰。企业里普遍存在一种2:8定律现象,即20%优秀员工创造80%利润,这就是杰克·韦尔奇所说的A类员工。C类员工则拖了企业整体效益的后腿,更多的是消极地影响别人,破坏企业文化,有时还占据其他员工上升的通道,因此必须坚决淘汰。

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不能理解为以个人为本,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在企业,我们可以理解人是主体,但是只能够是符合企业价值观要求的人为主体。一个员工不能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自我防卫”的借口,一味向企业只谈索取。只有建立竞争机制,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也才能得以实现自身价值。这才是企业真正的“以人为本”。(来源:广州日报)

第9篇:“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

上海盈加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洁平

每个企业讲到企业文化,总离不开 “以人为本”、 “诚信为本”、“价值为本”等等。 在盈加“以人为本”体现在这么一句话上:“在盈加你为兴趣而工作”。兴趣是工作的原动力,没有兴趣你就不可能爱岗敬业。

“以人为本”我的理解不是只做表面文章,而是将“以人为本”贯彻在整个企业文化中:

一、良好卫生的办公环境是“以人为本”的骨骼;

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可以有好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轻松融洽的办公氛围是“以人为本”的血液;

信任员工,不搞监视,在规定范围内该用的、该看的都各取所需,建立烫锅理论,不论谁触犯,一律按规处罚。

三、透明公平的竞争机制是“以人为本”的肌肉。

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把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优留劣汰。

四、平等互爱的人际关系是“以人为本”的灵魂。

不论职位高低、本地外地、临时正式工、退休在职,所有福利一律平等。因为人格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

盈加的企业文化中的另一个重点是“道德建设”。“万事德为首”,“品德高于能力,性格大于才干”,德才兼备是盈加人的唯一准则。

现代企业,因为通讯的发达,交流的及时与方便,企业的保密工作越来越难做,企业员工个人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

本文刊载在2011年12期《浦东之窗》杂志

上一篇:抛锚式教学模式课例下一篇:村委会扶贫办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