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要义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文化要义(精选7篇)

企业文化要义 篇1

1、企业愿景

每一项投资,丰富并改善人们生活,引领文明精神。

2、企业使命

基于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通过持续优质的服务行为,低成本优势,我们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3、核心价值观

分享、互助、厚德、自强

分享:我们是一个整体。因为分享,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被持续放大;个人的价值成为所有人的价值。

互助:我们接受不专业的员工,接受代价,但我们拒绝不合作者;互助使我们精神保持一致。

厚德:有生于无。我们是一个有灵魂的企业,愿意承担责任;道德健康保证我们追求利润正大光明。

自强: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相信我们不可替代;因为相信,我们看见未来。

4.经营理念

年轻化、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

凭籍年轻化团队,使企业以持续激情保持高速发展,使百年企业的目标以接力形式传承并永续经营。

凭籍专业化团队,使企业产品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赢得客户信赖更有保障。

凭籍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张驰有序,节奏分明。

凭籍标准化建设,使企业文化注重细节,具有可复制性;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员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偏执,快乐、感恩

每一个新联合职业经理人在企业内外都代表着新联合,我们团队的情感就是企业的尊严。在偏执中狂热工作,在快乐中分享生活,在感恩中尊重生命。

7、服务理念

始于热爱,止于至善

内心的热爱,激励我们真诚服务客户;服务追求尽善尽美,客户认可成就企业价值。

8.我们的行为准则

1、有限多元,专业经营:在有限多元的产业结构中专业经营。

2、永远不涉足制造业:理性经营,有所为有所不为。

3、没有引导就没有领导力:因势利导,才能建立领导魅力。

4、领导最先出现在最困难的地方:统而不率者不可为领导。

5、方向第一,努力第二:只有选对了方向,努力才有结果和价值。

6、团队建设高于个人价值:我们坚信1+1>2。

7、沟通彻底,分享及时:彻底沟通思想,及时统一精神。

8、反应迅速,落实到位:重在执行。

9、随时归零,即时革命:荣誉属于过去,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挑战。

10、持续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利器。

11、清楚做事,清白做人:我们追求一种做人做事和谐均衡的境界。

12、宽容失败,反思成功:胜不骄,败不馁,以平常心做大事。

13、学习竞争对手,感谢竞争对手:有大胸襟才能成就大事业。

9、我们的信条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推崇对工作的持续激情,偏执是我们热爱事业的唯一选择,我们尊重那些视创新与变革为生命的员工,并为他们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有助于成长的培训机会,保障他们在充分、公正、合理的条件下,实现就业、晋升和发展,承担他们的家庭义务与社会责任。

我们坚持年轻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坚持领先半步的策略,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信守承诺,管理好我们能够掌握的资源;

合理开发,从而达成员工、合作伙伴、股东、公众的共赢共享。

我们置身于商业社会的空间,在东方文明的历史中,实践企业的使命;在友爱、和谐、互动、激励的氛围里,创造财富。

10、感恩日、反省日

反省日:11月17日

为铭记公司发展的历史,公司将每年的11月17日,即公司成立的日子定为“反省日”;每年的这一天,公司组织员工对一年的工作做自我反省,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感恩日:1月13日

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客户的支持,公司决定将每年的1月13日定为公司的“感恩日”;每年的这一天,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客户回访、募捐及社会公益活动,以感谢社会、感谢客户的厚爱。

企业文化要义 篇2

从两个“报告”可以看出, 我们党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向和重要性的准确诠释。这种自上而下关注发展公益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说明, 中央已经意识到基层群众文化作为我党在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理念具有着“喉舌”般的效用。因此, 开展健康、积极、充满朝气的基层文化活动, 势之所趋, 势在必行。

一、以社区文化为契机, 撒播文化活动的种子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 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 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 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没有社区居民自觉和共同参与, 不可能发展社区文化活动, 为此, 城镇社区居民要自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 重点要推动完善日常议事和决策的参与制度, 积极参与讨论决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 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 对社区成员的闲暇时间、兴趣爱好作广泛了解分析, 以此来决定社区文化的组织方式、时间、活动形式。在参与形式上, 社区居民应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融为一体, 多组织如“五好家庭、文明户的创建活动”、“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群体性康乐活动”、“群众志愿活动”等。总之, 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 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在参与面上, 中年特别是在职工作人员要更多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 让更多的城镇社区居民共享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 通过一系列的公益性、福利性的志愿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活动, 促进社区成员之间文明高尚的交往方式和亲切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培育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 各基层组织要以社区文化为契机, 按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正视群众的需求, 满足群众的愿望, 切实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满足群众需求的一件大事, 将文化活动的种子切实播撒到基层, 把基层群众的各类文化活动引导好、组织好、开展好, 力促群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重视文化下乡活动, 持之以恒, 使“文化活动”之花真正绽放

要坚持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为重点,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不断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 满足城乡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华县按照“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 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为重点,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该县根据季节, 制定了广场文化活动计划,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基本实现“周周有活动, 月月有安排”。如在县府文化广场举行的“每月一台戏”活动, 它由全县16个镇以本土传统特色为主而编排文艺节目, 轮流组团演出, 使得民间艺术演出形式更加活跃, 更为多姿多彩, 更能吸引群众眼球。值得一提的是, 在地处华城镇新桥 (原新桥镇) , 曾经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竹马艺术之乡”, 由9个村和机关、学校共同组建了11支竹马舞业余演出队, 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本地和毗邻地区演出, 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 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另外, 五华县致力于解决基层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 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该县这种贴切基层民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模式值得大家借鉴。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文化下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切忌“忽冷忽热”。文化下乡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 讲求实效, 持之以恒, 形成制度。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要经常下乡, 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另外, 文化部门可以联合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在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从而使“基层文化活动”这朵花真正绽放开来。

三、发掘、培养、引进人才, 以过硬的文化队伍为动力, 以点带面, 促文化活动获硕果

培养和建设一支有素质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是一个长期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的素质问题和文化修养, 端正道德风尚与社会情操。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骨干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要加强继续再教育培训和观摩学习, 这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将有力地指导群众和影响群众。这样, 才不会被人说:“搞文化的人没文化”。因此, 我们可以从基层组织的人员结构、数量、素质方面入手, 不断优化人员结构, 增加人员数量, 扩大队伍, 提高人员素质。2009年五华县招录了6名文化馆 (站) 干部, 是在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上, 面向社会, 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 这就是提高文化队伍自身建设的举措。也许这样的举措短时间内还见不到明显的成效, 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 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任务。通过不断引进有素质的基层文化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这个县的群众文化生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文化队伍只有具备这种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多元化、多平台的社会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引领基层群众喜获文化活动的硕果。

四、创品牌, 打造地方“亮点”文化, 融文化于活动, 寓活动于文化

在极少受到外来文化和“速食”文化影响的农村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没, 在我国文化宝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 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地方, 引导群众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 不断注入活力, 赋予新时代发展的内容, 把现代先进技术与传统文化形式有机结合, 在不改变传统、民族特色和韵味的基础上, 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重新包装、打造和展示, 使之成为具有地方性、民间性和独创性的特色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既可寓教于乐, 又可引导人们特别是新生一代的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爱惜和维护家乡形象, 进而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 起到以文化凝聚人心、用“亮点”塑造地方形象的良好作用。

五华县认真做好本土历史文化这篇文章, 致力打造特色文化亮点, 让传统文艺发扬光不断提升山区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该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独具特色, 在群众中流传的有采茶戏、木偶戏、竹马舞、山歌、锣花舞、花朝戏、春牛舞、龙舞、狮子舞等10多种, 其中采茶戏、木偶戏传入分别已有100多年、400多年历史。近几年来, 我县提出继承发扬本土民间传统文艺,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木偶、采茶两个专业剧团为龙头, 以县文化馆“一条龙”剧团和10个民营剧团为龙身, 以散布全县各地的文艺演出队、民乐社、山歌协会为龙尾, 构成民间艺术的巨龙, 带动群众性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的开展。这一典型的以“亮点”文化为切入点, 将文化与活动真正融合起来, 让人

文化视域下解读张爱玲笔下的父亲形象

潘冰洁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传统社会中, 崇尚儒家文化, 父权神圣不容侵犯, 父亲的形象是高大、伟岸、顶天立地的, 甚至是权威的象征。而在张爱玲作品中父亲大都庸俗无能、自私冷酷、不务正业、不负责任等。这种颠覆男性、父权权威的叙述方法, 体现着作家鲜明的女性主体立场, 表达着对女性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的关注。此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张爱玲作品进行了具体解读, 凸现了张爱玲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话语权;父亲形象;父权社会;女性意识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燕赵女性艺术研究” (项目批号:HB10UYS096) 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男性作为整个社会的统治主体, 一直控制着话语权。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却彻底地颠覆了父权的权威。在她的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多是庸俗无能、自私冷酷、不务正业、不负责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张爱玲作品进行了具体的解读, 凸现了张爱玲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张爱玲笔下男性家长主体位置缺失之探析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 大多数的男性家长都处于缺席的状态, 女性家长掌握了治家大权, 男性家长被排除在文本之外。如《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 《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太, 《怨女》中的姚老太太, 她们都是整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虽然将治家大权交给了儿媳, 但她依然是家里的实际统治者, 但凡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她点头了才算。《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太也是如此, 文中有这样一段媳妇们给她请安的描写“众人连忙扯扯衣襟, 摸摸鬓角, 打帘子进隔壁房里去, 请了安, 伺候老太太吃早饭。婆子们端着托盘从起坐间里穿了过去, 里面的丫头接过碗碟, 婆子们依旧退回到外间来守候着。里面静悄悄的, 难得有人说句话, 只听见银筷子头上的细银链条颤动。”[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姜老太太在家里的地位如何, 只是一顿简单的早饭, 却是这么大的排场, 不禁让人联想到慈禧太后用膳时的情景。而《怨女》中的姚老太太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姚老太太给媳妇们训话, 说到“你们没看见我们南京房子的上房, 媳妇们立规矩的地方, 一溜烟都站塌了, 你们这些人都不知道你们多享福。”[2]通过张爱玲短短的几句描写, 一个古板、尖刻、高高在上、掌握着治家大权的老太太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男性家长主体位置的缺失, 女性家长代替男性家长控制着话语权, 这种叙述策略凸显着作家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

二、张爱玲笔下男性家长主体位置颠覆之探析

张爱玲对于父亲权威的反抗强烈的表现在她对传统男性家长主体位置的颠覆上。在传统社会中, 父亲的形象是高大、伟岸、顶天立地的, 甚至是权威的象征。父亲以他们的威武和尊严赢得后辈的尊敬和仰视, 父爱是子女们坚实的依靠。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 基本上找不到这样的父亲。他们或是肢体残缺, 或是精神残障。

肢体残缺的突出体现在《金锁记》中的姜二爷和《怨女》中的姚二爷身上。在《金锁记》中并没有直接的关于姜二爷的正面描写, 他只是出现在别人的谈话中, 七巧的话就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姜二爷的残废畸形, “坐起来, 脊梁骨还没我那三岁的孩子高呢!”[3]自己的日常生活全部要靠别人来打理, 以至于要忍受七巧的冷嘲热讽, 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尊严。而《怨女》中的姚二爷则更为严重, 不仅患有严重的软骨病, 而且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前鸡胸后驼背, 张着嘴, 像有哮喘病, “一对新人坐在上首, 新郎坐不直, 直塌下去, 相形之下, 新娘子在旁边高坐堂皇, 像一尊神像, 上身特别长。”[4]

精神残障的突出体现在《茉莉香片》中的聂介臣和《花凋》中的郑先生身上。《茉莉香片》中的聂介臣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少, 他抽鸦片、养姨太太、麻木、冷酷。因为妻子从未爱过他, 们切实感受到“文化活动, 活动文化”乐趣的创举值得传颂。

总之,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 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是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按照“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朝气蓬勃、服务人民”的要求, 大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以不断创新的文化为契机, 深入基层, 以点带面, 在“亮点“文化的助推下, 融文化于活动, 寓活动于文化, 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努力让基层文化所以恨她。直到她死了之后, 聂介臣便把一腔的怨恨都发泄到儿子的身上, 骂儿子是猪、狗, 甚至把儿子的耳朵打聋。《花凋》中的郑先生是典型的虚伪、被“孩童化”、“幼稚化”的人, 是个“哄太太钱用的一等好手”。在女儿郑川嫦不幸生病后, 他不拿钱给女儿治病, 任病情发展, 反而在女儿死了之后将女儿的坟墓修葺一新, 并且声称他们有多么的爱她。由此, 郑先生的虚伪、冷酷、自私、不负责任可见一斑。

三、张爱玲作品男性主体位置颠覆缺失原因之透析

张爱玲通过塑造这些畸形的虚伪、自私、冷漠、拜金、不负责任父亲形象, “撕破了父权社会强加在男性身上的各种耀眼的光环, 贬抑了父权宗法制的传统文化, 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惯常认为的高大威严的父亲形象, 对男权社会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嘲讽, 对男性英雄神话给予彻底地解构与颠覆。”[5]张爱玲对男性家长这种毫不留情的鞭挞与颠覆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由于张爱玲本身和没落贵族旧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既清醒地认识到她所出身的阶级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对它进行无情的剖析, 不甘和它一起沉落, 又津津乐道她的贵族血统。这种内心的矛盾决定了她对这些男性的态度:既憎恨又同情, 既嘲讽又可怜。”[6]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 她的祖母是清末慈禧太后的心腹李鸿章之女, 祖父张佩纶是同治年间的进士, 清末大臣之一。然而随着清政府的垮台, 到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这一代时, 家道衰落严重, 情况已大不如从前。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他骄奢淫逸、嗜赌成性、酗酒、吸鸦片、养姨太太, 与张爱玲的生母感情不和, 致使她离家出走, 远赴欧洲留学。而他对自己的子女更是冷酷无情, 毫无责任心, 他曾把十六岁的张爱玲痛打一顿后禁闭了一秋一冬。生活在毫无温暖、亲情的家庭里, 导致了张爱玲性格上的孤傲、敏感、多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创作。林幸谦先生曾指出:“事实上,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人形象, 都含有她父亲的影子, 甚至可以说就是张廷重的化身或投影。”[7]

在张爱玲早期接触的男性中, 除了她的父亲张廷重之外, 就是她的弟弟。张爱玲的弟弟从小体弱多病, 性格软弱, 不思进取。张爱玲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点点男子汉应该有的阳刚之气和顶天立地的责任感。张爱玲的父亲和弟弟影响了张爱玲男性观的形成, 也使她过早的习惯于以审视、怀疑、否定的态度注视着周围的世界。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观凸显着作家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 表达着对女性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的关注。“通常人们总是以女性形象成功与否来衡量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 而较少从另一方面去反观女性文学的深层内蕴, 审视男性形象既可以考察女性文学的创作成就, 又可以探索女性意识的历史印迹和现实足音。”[8]这对我们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张爱玲作品的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273、278.[2][4]张爱玲.怨女[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7.34、24.

[5]田玉霞.论奥斯丁和张爱玲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缺失[J].文学教育,

[6]仲红艳.生命的委顿与主体位置的缺失[J].工会论坛, 2007, (3) :136.[7]林幸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典[M]//子通.张爱玲评说六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334.

[8]王春荣.女性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M].沈阳:辽宁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潘冰洁,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在读本科生, 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活动在大众生活中谱写出更加动听的旋律。

摘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是加强基层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公民文化基本权益特别是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契机,深入基层,以点带面,亮点

参考文献

[1]《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形成合力》梁小龙

[2]《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存问题及解决办法》欧阳信鸽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义 篇3

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目标

所谓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能动反映,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更不易巩固。综观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均拥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加快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日益呈现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国际影响力很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入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很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我国国力的显著上升,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和不适应,如何增加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让各国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和发展进程,深切感受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真诚愿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其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最高价值诉求。

人民越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越高;国家越富强,对国民精神境界提升的要求就越高。回顾世纪之交,当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从温饱步入总体小康,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总结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 000美元,国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甚至是井喷的态势。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我国进入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活跃的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呈现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而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既有总量严重不足的短缺,也存在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缺口。展望未来1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之日,十几亿中国人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必然更高、更加多样化,而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标志之一,也将成为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文化工作者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多生产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多为低收入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更好地激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热情。

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成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坚持这条道路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众所周知,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文化体制,对于文化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的要求,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制度变革和创新的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强分类指导,完善政策保障,确保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

文化引领社会风气最需要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引擎,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积极运用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要大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氛围,倡导勇于变革、勇于创造的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

建设文化强国的精髓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应该承认,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必须自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诉求,但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存在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决定了群众需要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也同时决定了观念形态上反映出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如果只讲满足群众需求,忽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忽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就会落后于时代,在以“满足人民需求”之名中迎合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不仅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终将会影响先进文化的发展,干扰文化强国战略。这就需要坚持提倡多样性与弘扬主旋律的统一,真正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切实满足群众需要。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它不仅为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确立了鲜明而科学的价值导向,而且也为体现国内外崭新的时代诉求,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碰撞,抵御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对于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基本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体现在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多地是从先进性角度来讲的,属最高层次,即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更多地是从广泛性来讲的,属社会层次,他们是一元中的两个层次。具有这种层次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思想必须一元又照顾社会普遍意识存在的多样,强调对社会力量的思想整合又照顾民众思想的差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思想状况;体现共同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意识和诉求。总之,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就一定能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企业文化要义 篇4

个人--家族--集团--天下

在中西文化对比中,由于中古宗教的影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为集团式,近代西方迅速发展,也是对这种禁锢生活方式强力反抗的结果,所以西方人看重个人和团体;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大家族为单位,受周孔文化影响,看重家族和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基本单位的家族,一下跨越到天下,中间缺少如集团等的过度。

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使得中国并不同于普通的国家。政治上,常人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进入上层,不能形成阶级对立;经济上,由于遗产均分等传统,使得资本无法集中,总是小工小商,亦不能形成对立的阶级。国家消融在社会里面,社会于国家相浑融。

中国式的人生,最大特点莫过于他总向里用力。一个人生在伦理社会中,要负起无尽的伦理义务,摆脱不得,其所求者,却无非彼此感情之融和,便有“反省,自责,克己,学吃亏等”传统教训。在一般老百姓,寡欲知足,安分守己,并非领会了孔子哲学,由社会构造中锻炼出来。

“士”,原初专指执干戈配弓矢的武士,后来却变为专指读书议论的文人。中国旧日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自我维持的“乡治”.在整个自治过程中,教化所以必要,则在启发理性,培植礼俗,而引生自力。这就是士人之事了。士人居四民之首,正为他“读书明理”主持风教,给众人作表率。同时对于君主,则时常警觉规谏他,要约束自己少用权力,而晓得恤民。对民众则时常教训他们,要忠君敬长,敦厚情谊,各安本分。在整个社会中,士人居于中间向双方做功夫。

中国文化的早熟,是主要的一个特点,但亦是一重要缺点。过早向内寻求,导致对外物控制的欲望减少,从而限制了生产技术的进步,进一步竞争减少,在己则易于知足自得,在国家则不主动扩展版图。这恐怕也是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心经要义 篇5

今天下午讲《般若波罗蜜多心要经》,经文就照 华藏祖师的翻译,而不依玄奘法师的译文。

“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就是以智慧达到佛的彼岸。“心要”的意思是一个摘要,一个abstract 。因为《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多卷,这一段是《大般若经》的摘要、精华,整部《大般若经》的 abstract ,所以 华藏祖师把经名译作“心要经”,而不沿用一般习用的“心经”。又因它是摘要、是精华,所以很短,只有两百多字。

这部经是观世音自在菩萨说的,因为那次法会中舍利弗请问:“修般若波罗密多,要如何用功?”观世音菩萨就在释迦牟尼佛前入定,释迦牟尼佛加持他以后,再请他说的。现在我们的经文里面没有特别加上这一段,所以也就省去不讲。

今天我就照 华藏祖师所翻译的经文来解说。为什么要照 华藏祖师所译的经文,而不依玄奘大师翻的?因为玄奘大师在唐朝的时候所译的经文有些地方意思表达得不够清楚,容易造成误会,而 华藏祖师在关键的地方改得很好,能够引导人正确地修行。我们现在就开始看经文: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度一切苦厄。”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观音菩萨”。因为当年玄奘大师在翻译这部经的时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皇帝,以前皇帝的权威很大的,连翻译一部经文,菩萨的名号有一个“世”字与他的名字一样,都不可以,一定要把它去掉,不能和他相同,这叫做“避讳”。现在是民主时代,我们应当恢复这本经的原貌,不必再管这些封建社会的习惯,所以 华藏祖师就照原文直接翻译成“圣观世音自在菩萨”。“圣”是表示他已经修成了;“观世音”表示他是从耳根圆通修成的;而“自在”则是非常地安详自在,表示他已经解脱了。“圣观世音自在菩萨”所指的就是大家所修的四臂观音,或者观音菩萨,或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都是同一个。也有人修过气功的红观音,仍是他的变化身。还有不少人会问观世音菩萨是女生或是男生?观世音菩萨有男相,也有女相,也有不男不女,中性的。其实修成的状况是没有男女之分的,但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随缘变现。所以我们讲观世音菩萨没有男女相的差别,这样比较好;如果讲成是不男不女,大家会以为是妖怪。

现在我想讲一下我自己第一次读这本经时的感受:我还没有学佛之前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后我就决定要学佛了。当我下决心要学佛,就想应该找一本佛经来看看。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比在座的有些人年纪都大,但却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佛经,因为听说《心经》最短,我想就从这本最短的经开始看好了,所以就去书店请了一本玄奘大师译的《心经》,后面还有注解的。拿到家里就开始读,看到第一句话,就是“观自在菩萨”,我当时不懂什么是“观自在菩萨”,就翻后面的注解看,注解说是“观世音菩萨”。噢,原来这本经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可是奇怪的是此时我的眼泪忽然像泉水一样汨汨流下,无法停住,而心里面充满一种特别的感觉,我也讲不出来。这下子可把我吓到了,这本经倒底是怎么搞的?怎么会让人这样?我不敢再看下去了,立刻合起书来;又怕给人看到,所以赶快把门窗关了起来,坐在屋里让它流,就这样一直流了一个钟头,泪水才止住,但是心里面很舒服,那种感觉有一点像是内心深处一直要找的东西给我找到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但是心里面一直像要寻找一个什么东西似的,而一看到这句话,就觉得找到了!情况就像一个人小的时候随家人逃难,最后失散了,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哪里?长大以后有一天忽然找到了,是那种感觉。不过这件事情仍然太奇怪了,我只看了第一句话而已,居然会有这种反应!又过了三个月以后,有一天等家里的人都出去了,我才敢再打开《心经》,只看第一句话,看看会不会又出问题。谁知道相同的情况又开始了,眼泪又像自来水一样一直流,停不下来,我只好再次把书合上,把窗子关好,躲在屋子里让它流,这次又流了差不多一个钟头。过了几个月,我又再试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我没办法再看下去。直到第四次,前几次的状况没有再发生,我才能把整本《心经》看完,才知道内容是什么。

好,说完了这段经历,我们再往下看。第二句经文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里,就觉得这一句话如果没有弄懂,后面就不容易明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谓“行深”就是实行至深处,而“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注解说是入定,而入定又是什么?书上并未说明,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一直到几年后,我遇到 华藏祖师,才晓得入定。其实入定的方法很多,一心三观、数息法……等都是,但在实践层次,不能背那么多复杂的偈子。一个随时随地都要用的方法是不能复杂的,一定要很方便,随手一拿就可以用,这个便捷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 华藏祖师教的“眼见色,心中无色;耳闻声,心中无声”或者是“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还不好,还要找“知觉者”,仍有点罗唆。所以最好用的还是“眼见色,心中无色;耳闻声,心中无声”,只要记得这一句就好了。意思是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但是心中没有这个相,而是空的。一察觉心是空的,而且做得够深,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句话很简单,但是做得深与浅,差别是很大的。“眼见色,心中无色”,眼睛是看到的,并没有把所看到的东西化成没有;可是虽然看见了,心里面却没有这个东西。真的彻底做到心里面没有这个东西,就是回头到了彼岸,也就是回头找到了“本来面目”、“知觉者”,就这么一句话已经把佛法说完了。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看起来好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已。

接着就是“照见五蕴自性归空”,这一句是全经的精华,非常重要。我们已经知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眼见色,心中无色”,一旦实行得很深的时候,就会照见五蕴自性归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只是简称,其实还包含了声、香、味、触、法。“受”是接受,也就是feeling 。“想”是第六识。“行”是第七识。“识”是第八识。色、受、想、行、识就等于所有外界有形有相的世界,我们不但能看到,同时可以感觉得到,而且还可以察觉到自己的`识心在想东想西;“行”是抽象的思考,你也能观照到;而第八阿赖耶识这些种子你也能体会到——那不是把整个宇宙物质世界及心灵世界全都掌握了?“五蕴”指的就是这么复杂众多的世界,而这森罗万象全部照见自性归空。以前玄奘大师把这个地方翻译成“照见五蕴皆空”,这样翻,容易被人家误解成:眼睛这么一看,世界就全都化空了,没有了——实际上,解成这样是做不到的,除非眼睛瞎了,耳朵聋了,或者是脑子没有了,否则这么一照,仍会见到有形有相的世界。很多人依照这段译文努力去修练,想把五蕴照得没有,但如此辛苦照来照去,五蕴仍然在,怎么修都不成,所以 华藏祖师就把这个地方改成“照见五蕴自性归空”。

但这样翻译,刚开始我还是看不太懂。我知道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把这五蕴变空,心灵运作的方式不是直接把五蕴变空掉,但是这个“自性归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这个五蕴的自性归空呢?还是这五蕴要归到自性空呢?这个地方我就不太懂,也想了很久,我觉得应该把它解释成“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把五蕴摄回来,还归到自性空,应该是这么解释。所以我就拿着经书去请教 华藏祖师,问他到底应该是照见五蕴的本性还归空性,还是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到底是那一个?他听了我的问题以后,就陷入沉思。这次我注意他回答的时间,因为我师父一向回答问题都不必想的,你一问他,他立刻就回答你。但是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差不多想了十五分钟,然后才写给我。究竟他把这一段改成什么呢? ——“照见五蕴还归自性法性空”。我那个时候还不懂法性,所以他加上了“法性”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去了解法性。而他写给我的时候,我还是只能了解到“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还只了解到这地方;直到日后我了解了法性以后,才能体会 华藏祖师要改成“还归自性法性空”的用意在那里。

“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就是我们观察五蕴时,发现五蕴的源头在自性,这就是摄心内证的方向,沿此方向做得深,就会到达自性,到达你的“知觉者”;但是“知觉者”本身是没有办法被知道的,所以你到达的是什么呢?就是空。你感觉到的就是空,找不到东西,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被你找到,那种空空的感觉,就是自性空。(要注意:自性空是不被知的!如果那个空能被你观察到,仍不是自性空。)你的心真的回到自性,五蕴也随之归空。因为五蕴之所以会被观察到,是你的自性观察它而有的;若把心收回至自性,这些五蕴也随之回归自性(观察它的主人)而归空了。如果你的境界只在自性而不是法性,是什么五蕴没有呢?是你身体这个五蕴没有了,不是整个世界。如果你的境界到达法性,那么不只是这个身体没有,整个宇宙都收回去了,没有了。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练的时候,运作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虽然照见五蕴,但心中没有五蕴;眼见色,心中没有色;耳闻声,心中没有声;鼻嗅香,心中没有香;舌尝味,心中没有味;身受触,心中没有触;意思想,心中没有想 ——就这么运作。你观察到了五蕴,但是心里没有,你的心就回到那个没有五蕴的自性也好,法性也好,回到了那里,就是回到你的“本来面目”,回到你的“知觉者”,整个就回去了。因为万法是你造的,心一回去以后,你不造了,它们也就不见了。所以这个宇宙是法性造的,这个身体是你的自性造的,一收摄回去,因为自性本来是空的,你造的东西也就跟着空了。因此 华藏祖师在原译文后面要加一个“法性”,改成“还归自性法性空”,这里面是有层次的。而一般人大概先能做到的只是还归自性空,照见五蕴还归自性空。当你做成功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见了。这方面我很早以前就有经验,发现身体不见了,不是忽然间一下子不见的,而是好几天慢慢不见的。就好像有些人画画,画完后,如果颜料不好,就会慢慢褪色,色褪了以后,相就不见了,画的东西就没有了,只剩下一张白纸,状况就像这样。不只是身体,连我的衣服也看不见了,越来越没有了,我就要消失了。这时候我不禁担心起来:糟糕!我的家人会以为我消失了。但我注意到他们仍然看得见我,我才放心。可是我却看不见自己了,没有了 ——就是还归自性空,但还没有到法性空,这个世界还在。开始时我真是吓了一跳,怎么搞的会有这种事情?

一旦能照见五蕴自性归空以后,就接到下面:“度一切苦厄”。真是奇怪,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怎么能度一切苦厄呢?事实上,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能力度一切苦厄!因为五蕴全都这样化空了以后,你就自在了,没有什么限制了,那么什么问题、什么苦厄,你都能一化就把它化空了,也就可以度了。到了这一步,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因为一切的苦厄都在五蕴当中!要怎么化呢?把它一摄归空,就没有了,所以“度一切苦厄”是“用法”,对不对?前面“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归空”,我们说这是修“体法”。“体法”是帮助人修行成道的法,一旦修成了,“体法”也就是“用法”。也就是说:“体法”本身就是“用法”。苦厄如果度不了,就是因为你化不空。如果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只能解自己的问题;如果能够照见五蕴还归自性法性空,那么整个宇宙的问题,都有办法化掉,所有这些苦厄都有办法度。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于是观世音菩萨就告诉舍利弗:“色不异空”,“色”是五蕴当中的一个,包括了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不异”就是没有差别。“色不异空”就是一切有形相的东西,与自性空是没有差别的。因为“色”是“自性空”造出来的,它们就是它,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反过来说,“自性空”和“色” 也是一样的。心一摄回去,色相就归空了;心一放出来,这个宇宙的色相又出来了,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再进一步说,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用数学的讲法就是全等,“空”全等于“色”,“色”全等于“空”,这两个完全相等。当然我们把前面这一段作此解释,后面的就很好懂了,是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情况和前面相同,就不再解释了。“想”也是一样,“行”也是一样,“识”也是一样,都是与 “空”不异,与“空”全等。不但“空”可以全等于“色”,“色”也可以全等于“空”,是两边通,两边全等,这样过来可以,反过去也可以。有些人可以做到 “空即是色”,但是“色即是空”就没有办法了,那样不够的,要两边都全等才可以。

“舍利子,是一切法真空性,无相无不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世音菩萨又再继续说:“舍利子,是一切法真空性”,这里 华藏祖师又把玄奘大师的翻译做了一点修改,玄奘大师原译“是诸法空相”,但这个“相”字会误导人,因为修到这个地方已经没有相,如果又讲一个空相,就很奇怪——空既然没有相,怎么又有一个空相?会让人的脑筋转不过来,所以 华藏祖师这里就改成“是一切法真空性”,这样的文字就不会让人苦恼了。“是一切法真空性,无相无不相”,它没有相,同时又无不相,它什么都相,所以是无相无不相。这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找不到相的,比如说这里有一个杯子,它说没有杯子相,又说无不相,即什么相它都是,这就令人难以了解了。究竟有哪一个东西具备这种特质?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东西,也找不到这样的相,因为它就是一个空性,是“知觉者”的特质,是我们佛性的特质,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的特质。“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没有样子,只是真空性。说它是什么样子,其实找不到。它没有面目,无不面目,什么面目都是,它是无相无不相这种状况。“不生不灭”,它既没有生出来,也没有灭掉,就是没有生,也没有死,这是什么东西?“不垢不净”,它既不肮脏,也不干净。我们说修行要清净,但它不清净,可也不肮脏。“不增不减”,它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那它是什么?究竟一切法的真空性是怎样的?就是“无相无不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超越了一切相对二边。讲到“不增不减”,我这个学科学的人,就想要讲一讲科学了。数学里面大家都学过无限大,是吧?你们一定知道的。一个无限大再加一个无限大,等于什么?还是等于一个无限大,对不对?这是“不增”。无限大减掉一个无限大等于什么?仍然是无限大,这是“不减”。现代科学里面数学的无限大就是不增不减,你看科学里的无限大和真空性是相符的,没有办法脱离一切法真空性。

“是故空性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失。”

“空性”就是一切法真空性,也就是“本来面目”,也就是“佛性”,也就是“自性”、“法性”,也就是“知觉者”,这个“空性”就代表这些。“是故空性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空性中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都已经归空了,当然没有——这是空五蕴。

“无眼、耳、鼻、舌、身、意”,空性中也没有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六尘。“无眼识界”,六识虽只举一个,当然还包含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其他几识,所以“无眼识界”就是说包含眼识在内的其它几识也都没有。“乃至无意识界”,最后连意识也没有——这是空十八界。

“无无明”,“十二因缘” 最后的无明,空性中连无明也没有了。“亦无无明尽”,大家要注意这句话,“尽”就是把它去除尽了。“无明尽”,是把无明破除光了;“亦无无明尽”,就是把无明破除尽了的这件事也没有。“乃至无老死”,这仍在讲“十二因缘”,是其中最浅的层次,就是老、死,人在轮回中最后不是生、老、病、死吗?但在空性中没有老、死。“亦无老死尽”,意思是说生、老、病、死这些事情也没有了的情况也没有。这一点有没有问题?就是说我们把无明破光了,破得干干净净,甚至把“十二因缘”每一环节都破尽了,但在真空性中这些破尽的事情也都没有的。因为如果说我们把无明破除光了,那还是有一件破除光了的事情在那里,是不是?而空性中是连这些事情也没有,没有到什么都破除得很彻底、很乾净——“十二因缘”,是中乘缘觉的修法,修成就是辟支佛。这里连“十二因缘”也空了。

“无苦、集、灭、道”,则是小乘声闻的修法,他们修苦、集、灭、道四圣谛。然而在空性中,小乘人辛苦修行的苦、集、灭、道也都没有了。

“无智、无得、亦无失”,菩萨努力修行,有什么般若智,但佛性中也没有什么智不智;也没有修成得到什么,当然也就没有失掉什么。这句“亦无失”玄奘法师翻译的原文并没有,是 华藏祖师加上去的,如此才能离相对的二边。

“以无所得失故,菩提萨埵 依止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住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超越颠倒,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失故,菩提萨埵 依止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住故”,我们通常苦恼,都是因为在那里患得患失,而菩萨(即“菩提萨埵 ”的简称)一旦证入空性、证入本来面目,根本就没有得,也没有失。因为没有什么得失,所以能安住在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里。如果你说今天有一个什么成就、什么感应,或有一个本事可以解什么什么,那就是有所得,此时人很容易洋洋得意,而障碍自己的修行;又倘若今天亏了什么,令你十分烦恼,心在得失中打转,就不可能安静。惟有无得无失,菩萨才能安住在甚深的禅定中。 “心无罣碍”,因为菩萨心中没有得失,什么都空空的,还有什么好牵挂的?钩子也没有地方可以挂了,找不到东西挂了。“无罣碍故,无有恐怖”,没有了罣碍,所以没有恐惧,心里面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比如圆寂的时候不能往生,要怎么办呢?菩萨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心中没有任何罣碍,没有什么担忧恐惧。“超越颠倒,究竟涅槃”,因此就超越了颠倒,也就不颠倒了。这样就到了究竟涅槃,修成功了,没有事了,而且菩萨连这个自己已经修成的念头也没有。

“三世一切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亲证大圆满觉。”

“三世一切佛”,指所有的佛,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就是过去的佛是这样,现在的佛是这样,未来要成佛的人还是一样,都要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事实上这里的“明空三摩地”已经是多说的了,大家不需要追问要明要空,那到底是什么?你这样子去想,又着相了,连这个都要没有,什么都没有才叫“明空三摩地”。“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复显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原来此正觉为无明所障,现在恢复了;于是“亲证大圆满觉”,就能证入大圆满觉。后面这些句子都是在锦上添花,如果前面的经文能懂,这些话就一定会懂。

“是故住持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只要你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能安住甚深的禅定,就是大神咒,就是大明咒,就是无上咒,就是无等等咒——这是没有声音的咒。也就是若能定到空,那个就是咒,是非常神奇的、无可比拟的,就是所有一切咒。“能除一切苦”,就能够把一切苦都除掉。“真实不虚”,这里特别强调这是真实的,不是说空话。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

最后观世音菩萨又发慈悲心说了一个咒,让人好依之修持,因为大家还没有修证到,所以就传一个咒好让大家依止。“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这个咒整个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说的,只是用这个咒来代表,而持咒就是要体会到前面所说的意义。当然这些咒音也有解释:“唵”,是皈依三宝。“揭谛”是自度,即要去“我执”。第二个“揭谛”是度他,即去“俱生我执”。“波罗揭谛”,是度登彼岸,即要去“法执”。“波罗僧揭谛”,是一切众生度登彼岸,即要去“俱生法执”——这四句表明要去种种执着。“菩提野梭哈”,是说无上菩提迅速成就。所以真正的咒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入定,就是“眼见色,心中无色”,就是摄心内证,就是皈元回到自己的本性,这些才是真正的咒。

大家如果听过我讲很多遍以后,你会知道我每次虽换不同的题目讲,其实所讲的就只是一个,没有别的,只不过换不同的方式说而已。如果你们会读佛经也是一样,各位不要看《大藏经》那么多,其实说的就是这一个,要修的也只是这一个。

好,以上就把《心要经》讲到这里,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现在可以问。

大家都没有问题了,那么就一起来持咒:

政治改革的要义是渐进 篇6

按语:三十年后,中国再次掀起议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各种声音都有。但我认为,政治改革必须谨慎有序地进行,必须坚持可控制的渐进的原则。中国的改革还是应该按照经济—社会—政治的顺序推进。前三十年的改革完成了经济改革的任务,新三十年应该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方法解决政治问题的思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今天应该明确提出以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解决政治问题的思想。可以预期,随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基本完成,政治改革的条件才会成熟。否则,在目前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复杂的竞争激烈的国际局面下,贸然推进激进的政治改革,只能导致政治权威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动荡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失范,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政治改革是渐进的?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于此前三十年的巨大的变化,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无疑是根本性的转折,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变化是一种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渐变,而不是打破了历史和传统框架的激进性的突变。进一步说,中国改革的特点就是它的渐进性,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一特点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都有深刻的表现,在经济体制上表现为,尽管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国家仍然在重要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经济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引导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在新的经济体制中的延续。

而渐进的特征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首先是执政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依然是建国以来确立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尽管在1976年之后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及思想解放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不是全盘否定和根本抛弃,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此后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新的思想理论的提出和阐释依然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这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做法保证了党的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有利于党向新的角色的平稳过渡。

其次是政治制度依然延续了建国时确立的基本结构。这种制度结构就是执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之间的关系和权力从属方面没有进行大的改动,改革表现在每个权力系统内部的调整上,而没有涉及到大的整体的权力结构。也就是说,依然维持着党对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中国自己的政治制度,而没有进行彻底的激烈的变革,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主要特点的政治制度。

这两个方面—作为党的指导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维持和延续通过1979年初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得以确定下来:对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的坚持涉及基本政治制度,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则涉及意识形态。可以说,四项基本原则为整个改革开放战略设定了政治思想和制度上的前提和边界,也决定了政治改革的渐进性特点。

这也是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前苏联的政治改革根本区别之处。从党的意识形态上说,苏联放弃了马列主义,使其失去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的思想、形象和历史功绩,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从政治制度上说,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列宁斯大林时期确定的政治制度,接受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式的制度体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改革都是极端的激进的,全盘否定和抛弃了苏共的政治传统。可以认为,激进的政治改革是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政治改革选择了渐进而非激进,起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而不是政治改革。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是先从经济上,从改善人民生活做起,不是从政治上做起。”[1]这一点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就已经明确了,经济建设是整个改革开放的中心。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局势来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改革千头万绪,但不可能整体推进,必须有领导、有顺序、有重点逐步推进,而当时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也是较为容易取得成绩和突破的就是经济。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集中发展经济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在1956年之前,从1957年开始,党的指导思想的日益左倾,逐渐转向阶级斗争为中心,发展经济成了次要的任务。可以说,1978年以前的三十年,党的工作中心主要就是政治,忽视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的也是尽快开始现代化建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所以,经济是第一位的,为了不伤害到发展经济这个中心,邓小平把经济上升到了政治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2]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他进而提出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的新思路,用经济政策、经济办法来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3]可以说,这样的改革思路一直延续下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不断完善成熟,已经成为整个改革开放战略的基础性思想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的重要方法。

其次,激烈的颠覆式的政治改革,无论是思想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会破坏现存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动荡,从而导致改革的失败。这是被中外历史一再证明的规律,也是所有富有成效的成功的改革都采取渐进式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在当时的中国,已经连续进行了二十多年激烈的政治运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可谓千疮百孔,疲惫不堪,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安定富裕的生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要创造这样的局面,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稳定的政治权威有秩序地推进改革,二是有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统一的思想来维系人心,要做到前者,就必须树立和强调党的坚强领导,而要做到后者,就必须对马列主义,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做出新的评价和解释。毫无疑问,如果当时彻底否定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就等于否定了新中国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上和起源上的合法性基础,其后果不难想象。所以,评价毛泽东绝对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党的历史和全局的政治问题。这就是提出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之后很快就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历史背景,也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不可分离的政治逻辑关系。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是否进行激烈的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那个政治体制是否适合国情和民情,具有领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历史上那些通过激烈的革命的方式被推翻和抛弃的政治体制其重要原因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它已经陷入了僵化和停滞,不再符合发展变化了的国情和民情,不能领导社会的前进,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在这样的情况下,渐进式的改良的修补的方法已经失去了作用,只能彻底改弦更张,对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颠覆式的改造。中国历史上秦的中央集权制取代此前的封建制,辛亥革命以共和制推翻王朝制度,共产党打败国民党,都是激烈的政治变革,其原因在此。而共产党通过二十多年的长期革命斗争,终于取代了国民党,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的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尽管1957年之后中国政治的发展是坎坷曲折的,但任何一种新生的政治制度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成熟完善的过程,截止到1978年,它暴露出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必须看到,它的基本政治架构依然在有效地维系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没有任何新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制度可以取代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改革的巨大成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取得的,它说明了这个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渐进改革下的政治发展

所谓渐进改革绝对不是僵化保守的维持原状,拘泥守旧,其要义是在坚持基本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框架的基础和前提下,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和构成制度框架的各个方面进行适应形势的改进。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来看,政治改革主要是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改革那些阻碍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为发展经济创造适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尽管总体上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在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政治制度具体领域的内容、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却发生了丰富和广阔的变化,我称之为“不变中的渐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性意识形态上的不断发展。指导性意识形态上的稳定和延续是基本政治制度保持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前提。通过1978年以真理标准讨论为重点的思想解放、1979年初的理论务虚会和1980年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的讨论,既把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前的错误和教条中解放出来,也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正面地位,肯定了毛泽东的功绩,结束了重大历史问题的争论,统一了思想,目的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但党并没有固守毛泽东思想中已经不适合中国发展的部分,而是果断放弃了他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一系列的理论,但坚持了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核心,转向全面发展经济,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折。随后,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改革开放具体形势的变化,对指导性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和发展,先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这切合了渐进改革的精髓---旧瓶装新酒。

其次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前提下,党的任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职能在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党的任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职能在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政治性的,是围绕着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在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还遗留着革命的暴力工具的色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向经济建设,专政方面的职能在日益弱化并纳入法制的轨道,而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能逐渐得以强化、丰富和发展,实际上,三十年来,党和政府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的作用,这是世界上落后的后发展国家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必须选择的模式。

第三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上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革命和军事斗争夺取政权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新政权的历程使得新中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难以在短时间内摆脱革命和斗争的传统,他们更习惯于乡村的、紧张的、激烈的、战争节奏的政治、运动、斗争,而不善于和平时期的、城市的、经济建设。本来,这样的方式应该在1949年就结束,但历史的惯性却使革命的激情延续了三十年,到了1978年才彻底结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的是规章,制度,责任,秩序以及更重要的法制,这推动着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逐渐向制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方向演化。

第四是在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发生的变化。中国自古以来在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政治和国家强于并支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走向,这一点是中国区别于西方社会的鲜明特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传统的王朝政治时代,由于组织、交通、通讯等统治技术上的限制,国家的权力无法覆盖和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层面,但1949年之后,随着权力集中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科技的进步,党组织和行政权力基本上延伸和覆盖到社会和经济的所有领域和层面,个人和社会、经济的自主空间几乎全部被政治垄断了,这也是中国在1957年之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就是放权让利---政治给经济松绑,给企业自主权,允许私人经济和外资企业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国家给个人和社会松绑,个人有了相当程度的自由,从国家和单位中游离出来,自主创业,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社会也有了相对自主的空间。可以说,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离使得经济、社会、个人具备了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分离仍然是渐进的有限度的分离,政治依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指导性的关键的作用,国家依然强于社会。

仅从以上四个方面观察,足以说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尽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激烈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但中国的政治发展仍然是良性的和日益进步的,渐进式的改革战略既保证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稳定和连续性,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和改革自身,为进一步的改革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四,继续推进渐进式的政治改革,以社会建设解决政治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政治、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平稳而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深化各个方面的改革,而政治改革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中国,政治和国家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始终起着支配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改革采取了以经济为中心,优先经济的战略,但其前提和基础却是政治方面包括党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具体体制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没有政治改革作为先导和突破,经济社会方面的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

要继续深化政治改革,依然应该坚持渐进式的推进,走符合中国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符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民情的政治发展道路。象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人口和民族众多的大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道路,照搬他们的政治体制和模式。事实上,那些历史上成功的世界大国,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发展模式都是独特的。试图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是一种政治浪漫主义的也是懒惰的做法,现实的可行的当然也是艰苦的方法只能是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经过自己的实践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新中国的建立和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说明,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上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它成功的应对和解决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的危机,重建了有权威、有动员能力、有效率的能够进行有效治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成功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初步转型。所以,继续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还是应该在这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下进行。

具体说来,前三十年改革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那么在新三十年应该转向政治、经济、社会并重,尤其应该突出强调社会建设,原因在于突出经济发展而长期忽视社会领域的建设造成了二者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包括公民福利、劳动者权益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社会自治等各个方面都是滞后的,中国目前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如贫富分化、阶层冲突、群体性事件爆发、分配不公平等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

如同本文一再强调的,中国任何改革的关键的确在于政治,前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如此,今后的社会建设和改革依然如此,没有政治改革的深入和配合,社会建设不会取得大的成就。但是,现实的问题远为复杂,改革的关键在政治,不等于就要立刻着手解决政治问题,原因之一还在于政治和国家强于经济和社会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直接对上层建筑进行大的改革难度和阻力很大,难以取得实效,而从经济和社会入手则较为容易。原因之二是解决政治问题需要相当的条件,在经济和社会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政治问题无法解决,要看到,政治既是社会和经济的主宰,也是其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没有基础的改革和发展,只在上层建筑方面做文章,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空想。原因之三是由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复杂的难以分开的关系,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最后都会归结为政治问题。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和社会问题,实际上就等于解决了政治问题。

所以,在中国,改革的大致思路还是坚持经济---社会----政治的顺序较为稳妥,也较为可行。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无论从物质条件上还是执政能力上都具备了解决社会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社会建设的能力。如果再用三十年的时间,逐步、有序、稳定地推进社会建设,在公民的社会基本保障、基本权利、劳动者权利、个人自由度、公共卫生和教育、社会自治、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形成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治理和市场机制方面的不足,不但诸多社会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政治和资本权力难以制约导致的腐败和特权、平等、正义等诸多政治问题也会逐步找到解决的机制和方法。经济和社会建设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政治问题的解决将是平稳的,水到渠成式的。

所以,应该延续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用经济政策、经济办法解决政治问题的思路,明确提出用社会政策和社会建设来化解新的政治问题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之点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破的方面入手,改革和破除那些阻碍和不利于社会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机制;一是从立的方面入手,建立推动社会建设的政治体制、机制、制订相关的政策,还必须尽快建立执行相关职责的党政部门。

和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任务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一是由于历史上中国就是弱社会的结构,社会建设缺乏传统和动力;二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的滞后造成政治权力挤占社会空间;三是社会建设已经涉及到国家和社会之前的权利博弈,必然带来政权的阻力;四是社会建设主要是制度、规范等方面较为抽象的领域,是需要耐心和耐力长期进行的,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实效,行政部门缺乏推进的动力。尽管存在着诸多的难度,只要执政党坚决推进,措施得当,领导有方,加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就会取得成就。

总之,中国三十年改革采取的渐进式的战略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事实上,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现实主义的、渐进的,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那种激进的、彻底批判和抛弃本国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统,照搬、抄袭、移植别国的政治思想和发展模式的做法是理想主义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政治改革需要理想主义的激情,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有坚定的意志和推进改革的激情,但政治现实远比政治想象严酷,政治实践远比理论和逻辑复杂,成功的政治改革需要更多的理性、冷静和智慧。

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任何形式的改革都必须谨慎行事,精心筹划,运筹帷幄,尤其是中国将会长期处于持续变革之中,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以及道德伦理制度和秩序处于真空、断裂、破碎和逐渐形成新模式的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离开了政治权力的规约,经济和社会都还不能自主运转和自我维护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传统政治权威在保障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才能孕育出健康的成熟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从而为政治改革积累条件。相反,如果在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还没有完成,经济和社会基础还不牢固的背景下就推行激进的政治改革,有可能带来政治权威在改革中的失落和失范,其严重后果是不难设想的。

[1] 邓小平1991年同金日成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33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163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论语要义(七) 篇7

孔子讲学图

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论语》中谈治学方法的一篇。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孔子不仅要求弟子勤学,更注重其自身的学习。那么,他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呢?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①,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一五·三一)

注释

①寝 睡觉

析论

在这篇中,孔子教导我们,思考若不以学识作为基础,往往会流于肤浅,变成浪费时间和心力的胡思乱想。“思而不学”是无益的,在学习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只思考不学习是危险的,这一篇孔子即以亲身经历向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孔子虽然是古代的大学问家,但他的治学方法也是逐步探索出来的,他也有过错误的学习方法。他曾经整天整夜不吃不睡地思考,结果却一点知识也没收获。他这才认识到,必须通过学习,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思考才能有所得。

在中华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早已为我们积累了数不清的知识财富。如果不虚心学习,断绝了向先人汲取经验、知识的道路,思考所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主观的臆测。即使有时略有所得,说出来之后,才知道那是他人早已阐述过的知识、道理,很容易就可以学习得到。可见,“思而不学”是徒耗精神,还不如借学习以吸取新知来得好。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快速积累知识增加经验,使自己不再浅薄无知,并非每一个道理都要由自己思考而得到才行。那么,“思”应该在何处发挥其重要功能呢?我们应该在学习之中运用思考能力。对于学习而得的知识,我们应该思考、判断其真伪,并且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发展知识。如果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崭新的、独到的见解,便是创新,这样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

如果在学习中我们能做到“学而思,思而学”,一定能获益良多,学业也能够突飞猛进。

(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新华出版社《国学基本教材》)

问题与讨论

1.试举出近代历史上一位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创新,并终有所成就的名人,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

2.在平时的学习中你是如何处理“思”与“学”的关系的呢?读了本篇你有何感想?

3.除了本篇,孔子还在《论语》的很多其他篇章中阐述了他的治学方法,请选出不属于此的一项()

A.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一以贯之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D.有教无类

思维魔方

1.可举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例子。为了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上的宝石,陈景润系统地学习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专著,并自学多国外语,直接阅读国外资料,掌握最新知识。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推算,他终于在1965年发表了题为《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的高度重视,他的理论也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并被写进数学书中。

2.略,从“思”“学”并举的角度来谈。

3.DD选项是从教学精神这个角度来谈的,不符合题意。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要求下一篇:建设工程设计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