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及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 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全世界已经历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并出现了规模扩大化、结构高度化、区域内部化、方式多样化等新的趋势。

(一)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日益高度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 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趋势。此外, 随着知识型产业的不断进步, 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 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发达国家纷纷将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并以产业结构转移为手段, 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后发优势, 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纳, 也加速了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 从而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 国际产业转移周期缩短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尤其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技术日新月异, 传统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向集工业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化, 国际产业转移周期进一步缩短。

(四) 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发达国家更专注于研发、营销等高附加值的产业, 并将低附加值产业的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以外包的方式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已由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化为产业链式或组团式的转移。投资方式已由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与股权安排转换成包括前两者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 特别是证券投资和跨国企业间并购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五) 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新热点

以产业服务为主的服务业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新热点正在逐步转移, 如项目外包、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或者为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等。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服务业的启示

(一) 我国服务业现状

1. 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幅明显。进入21世纪后,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并于2001年突破40%, 到2014年提高到了48.2%, 预计到2020年, 服务业占GDP比重或将达55%以上, 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2. 服务业的就业人数逐年递增

改革开放初期,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仅为5532万人, 占总人口的13.1%。2013年则达到了29636万人, 比重也进一步提高到了38.5%。30多年间, 无论从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

3.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推动力逐步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逐渐取代了有着庞大人口的农业, 仅次于第二产业。1990年服务业的增长率为19.9%, 是三大产业中比重最低的。2013年, 服务业的贡献率达到47.6%, 在三大产业中,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 波动不大。

4. 服务业投资额比重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对第三产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国家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倾斜较为明显, 由1978年的30.9%上升到1990年的39.3%, 2013年达到56.1%。

5. 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分析

我国服务业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以目前情况来说, 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去甚远, 甚至明显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仍然较小;服务业就业比例仍然偏小;与第二产业比较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且增长速度较低。在政策和监管方面缺少支持及动力, 导致服务不规范、服务水平低下、服务意识差、服务人员短缺、服务手段落后以及服务贸易中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二)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发展服务业的启示

在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的背景下, 为了使我国服务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必须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结合我国国情尽力缩小我国服务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1. 加大知识型产业建设, 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加大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含量, 加快传统服务业向新型服务业的转移, 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业的面貌和促进服务业的兴起。同时, 优化三大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以市场化为导向, 解决我国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的问题。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奠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基础

建立和完善与服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营造一个完善的产权保护环境, 加强服务业的有效监管, 创建公平公正的准入制度。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该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 结合税收和信贷等财政货币政策, 共同促进技术、知识等要素服务的发展。

3. 打破服务业垄断壁垒, 加强人才培育, 营造竞争环境

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准入障碍, 通过并购、外包等方式实现对我国服务业的产业转移, 完善服务业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 以及提高服务业的创新动力和效率。重视人才的培养, 推动相关教育资源和有实力的企业资源的整合, 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实用型服务业人才;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 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水平, 进而提高服务品质。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服务业的现状, 进而结合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揭示了其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毛广雄.产业集团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2) :97-106.

[2] 丁金刚.产业转移的动因及趋势预测[J].经济师, 2010 (02) :68-71.

[3] 孙浩进.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J].人文杂志, 2011 (02) :85-88.

[4] 梅琳.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管理, 2011, 33 (3) :14-18.

上一篇:浅析数字校园建设——以彭水地区为例下一篇: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