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推荐8篇)
(一)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全省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茶叶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复杂多变的形势,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的战略方针,强化措施,加大扶持,狠抓落实,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实现了大幅增长。2009年,全省茶园面积532万亩,居全国第1位,比“十五”末增长62.3 % ;茶叶产量18.3万吨,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57.9 % ;茶产业综合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52%。一批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及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普洱茶从传统的“砖、饼、沱”向袋泡、茶粉、茶膏、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拓展,中国茶叶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云茶国内销区版图已从珠三角等传统销区向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拓展,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已经凸现,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二)茶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近年来,云茶产品尤其是普洱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云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普洱茶国家标准及管理办法的发布,加之“绿色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正在逐年递增。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设,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
西部转移步伐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并将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大对云南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中心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外茶叶主产区受到战乱、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减少、市场推广乏力,为云南茶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带来了难得机遇。
(三)加决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全省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云茶产业还存在着原料生产质低量少、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品牌兴茶工作滞后,质量认证进展迟缓、精深加工较为欠缺,加工企业设施落后、销售市场亟待拓展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茶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上对茶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出口产品面临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实现我省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分析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做强做大。
(四)加快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茶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已成为广大茶叶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6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快发展茶产业,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战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
一、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一) 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 把茶产业列入市委、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重点进行培育和扶持, 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9月末, 全市茶园面积318万亩, 其中:现代茶园面积133.9万亩, 野生茶树群落面积117.8万亩, 栽培型古茶园面积18.2万亩, 茶树林面积47.6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6.6万亩, 绿色食品认证面积6.3万亩, 无公害认证面积20.5万亩。2009年1至9月, 茶产业总产值10.3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2.6%, 占GDP的8.0%;全市茶叶总产量4.23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2.4%, 其中绿毛茶产量3.5万吨, 茶产业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 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茶产业链从一、二产业向服务贸易业不断延伸, 茶产业第一产业实现产值5.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3.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1.03亿元。
(二) 品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普洱茶市场影响力明显增强
全市先后有9个普洱茶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帕卡”、“柏枝”被云省省农业厅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 龙生、兴洋、牛洛河、王霞等品牌在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 普洱市茶叶特别是普洱茶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全市90%以上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特别是随着“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普洱茶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以及《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普洱市普洱茶原料加工标准》、《普洱市普洱茶加工标准》等的颁布实施, 有效提升了普洱茶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显现, 市场竞争力及科技含量大幅提升
围绕茶叶良种选育推广、无公害有机茶园建设, 普洱茶产品开发等课题, 普洱市茶办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大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对普洱茶成分分析、普洱茶发酵机理、品质形成机理、保健作用机理及工业化生产工艺、存贮保质技术等科技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部分课题已研发成功, 将逐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普洱熟茶预防和治疗Ⅱ型糖尿病、降糖等科研成果已有5项获得国家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 普洱茶的科研成果已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科研成果应用不断提升了普洱茶的科技核心竞争力, 为普洱茶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凸显了科学力量在普洱茶发展中的突破性带动作用。目前普洱市正在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 高科技龙头企业天士力集团已入驻普洱。预计到2010年, 茶叶种植面积达100万亩, 茶叶产量达到8.1万吨, 茶叶综合产值达50亿元, 茶叶产量和产值将达到或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
(四) 茶产业已成为地方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普洱市是农业大市,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9%。2009年1至9月, 全市茶产业实现农业产值5.6亿元, 占同期农业总产值的9%;实现销售收入6.3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0.52亿元, 增长8.9%。据统计, 普洱市60户主要茶叶生产企业中, 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9户, 茶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全市涉茶茶农22.9万户、112.8万人, 占全市农业人口数的80%, 户均收入3088.4元, 人均收入627元, 其中, 专业茶农人数达38.89万人, 专业茶农年人均收入1131元, 茶产业覆盖了辖内9县、1区116个乡镇、800多个村、20.9万农户、110多万农业人口, 是普洱市经济作物种植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 茶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五)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下半年以来, 茶叶市场持续低迷,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上普洱茶成品积压、库存量较大且价格下跌的实际, 普洱市委、政府及时引导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适当压缩普洱茶产量, 增加名优绿茶、红茶等产品的生产, 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振兴普洱茶产业的“科学普洱”战略, 找准普洱茶市场定位, 把普洱茶定位为“大众的时尚的健康饮品”, 通过调整结构, 引导了新一轮的消费。
二、金融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情况
(一) 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
2007年下半年以来, 茶叶市场持续低迷, 茶叶价格不断下降, 但随着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及普洱茶市场影响力的逐步提升, 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 普洱市金融机构积极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茶产业贷款信贷投入持续增加, 以满足茶产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2009年1-9月, 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茶产业贷款1.6亿元, 同比多发放0.2亿元;9月末茶产业贷款余额达4.9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1.3亿元, 增长33.3% (含剥离) , 比2008年末增加1.2亿元, 增长32.4%, 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3.8个百分点, 较好地支持了普洱市茶产业发展。
(二) 贷款投向突出, 重点扶持了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及茶农种植茶叶
一是立足于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实际, 积极支持主要茶叶生产企业及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及流动资金需求, 通过扶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资产规模逐步扩大, 经营效应明显提升。贷款重点扶持了云南龙生茶业公司、普洱茶叶 (集团) 有限公司、江城牛洛河茶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及主要茶企业的发展, 对普洱市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龙生茶叶公司为例, 截至2009年9月末, 云南龙生茶业公司总资产达2.67亿元, 前9个月实现利润1132万元, 比2008年增加734万元, 2008年、2009年1至9月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700万元、3812万元, 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茶业龙头企业。二是支持茶农种植茶叶,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普洱市农村信用社围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积极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2009年9月末, 农村信用社茶产业贷款余额3.21亿元, 比年初增加2041万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8203万元, 1至9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58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222元, 增长10.9%。
三、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茶产业信贷风险增加, 不良率有所上升
随着茶叶市场的持续低迷, 在茶产业行业风险加大的同时, 信贷风险也不断加大, 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9月末, 茶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0.9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0.83亿元 (含剥离) ;不良率20.0%, 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 (含剥离) 。其中农业银行茶产业贷款不良率高达53.49%, 据了解, 主要是对茶叶种植和加工企业发放所形成, 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较大。
(二) 茶叶价格下降, 茶产业持续发展和茶农持续增收困难
2007年下半年以来, 普洱市茶叶价格大幅下降, 形成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状况, 农业的整体效益明显下降, 加大了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据统计, 截至2009年9月末, 普洱茶平均价格为35.2元/公斤, 比去年同期减少2.8元, 下降7.4%;名优绿茶平均价格为50.1元/公斤, 比去年同期减少2.9元, 下降5.5%, 而农民家庭经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 预示着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减小的态势,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三) 品牌茶工艺重复落后, 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近几年, 普洱市茶产业发展较快, 茶企业迅速增加。2009年9月末, 普洱茶加工企业1335个, 其中:绿茶精制加工企业48个, 茶叶粗制所1084个, 普洱茶加工厂203个, 整个茶区工厂林立。但是, 普洱茶加工厂工艺重复落后, 几乎没有技术难度, 企业与企业之间工艺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许多投资者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方式落后, 加之相当数量的加工厂多为家族企业, 实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弱, 普洱茶市场的下滑, 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 出现难以维持生产的状况。
(四) 资金周转不畅, 企业再生产困难
由于近两年晒青茶收购大幅减少, 个别地区在一些时段几乎停滞收购, 企业纷纷改制绿茶, 个别地区少数茶农曾出现不愿采茶的现象, 许多企业出现了产品积压、销售困难, 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无法进行生产的情况。个别代表性的企业, 2008年的原料收购比前年同期下降85%, 基本上不收购市场上的原料, 仅仅消化自己基地上生产出来的茶叶。所以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严重缩水, 几乎都是小宗生意, 没有一定的批次和批量, 企业停滞在维持生存的状况。
(五) 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还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茶叶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还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普洱茶的基础性研究、功效研究、加工工艺创新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创新、仓储技术研究等等, 现代新型工业化生产工艺和创新型普洱茶产品还没有引领产业的发展, 科研和生产的脱节, 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四、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 加强管理, 防范茶产业信贷风险
一是金融机构要在支持茶叶企业发展的同时, 加强对茶叶贷款的管理工作, 尤其要密切关注茶叶企业改革, 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加大清收盘活力度, 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运转;二是加强调查研究, 建议政府积极开发符合茶产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险种, 稳步推进茶产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为茶农生产和茶企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 降低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
(二) 多渠道帮助茶企、茶农增收致富
一是建议政府结合当前茶产业发展的形势,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为茶农、茶企减负;二是通过加快种植科技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加快扩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规模,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 为茶叶加工提供更多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保证, 不断提高茶叶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三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 创新信贷方式, 采取农户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等方式, 尽量满足茶叶种植户、茶农合理的资金需求, 继续加大对茶农、茶企业尤其是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 集中打造品牌, 提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
品牌对市场拓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是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树立企业品牌。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扶持培养一批创新型名优产品企业, 从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二是做好“普洱茶”和“名优绿茶”等主要品牌的打造工作, 尽快使一些企业的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拓展市场空间, 开辟新的茶叶市场。
(四) 集中扶持龙头企业, 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要实现普洱茶的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一是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企业困难时期, 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向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等援助, 让企业用于收购原料、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和基地建设;同时, 鼓励茶企积极申报项目, 争取国家、省级更多资金扶持;二是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以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形式与中、小茶企牵手, 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缩减茶叶企业数量, 逐步改变我市茶企业多、小、散、弱状况,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三是组织和引导农村茶农成立专业生产合作社。为企业构筑平台, 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区域合作, 形成新的企业联合体和品牌优势, 保持和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
(五) 结合科学普洱系列产品的展示推介工作, 不断开拓营销市场和拓宽营销渠道
摘 要 通过对湖北省丹江口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该市茶叶生产加工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发展对策;湖北丹江口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茶叶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农业六大特色产品之一,武当道茶生产的核心示范区。有“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之美誉。属于鄂西北秦巴山区重点开发高香型绿茶和有机茶优势区域范围。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茶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1 全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
1.1 类型及规模
丹江口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于江南的土关垭、浪河、牛河、三官殿、盐池河及江北的大沟等乡镇,是丹江口市江南部分乡镇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被十堰市纳入武当道茶核心产业基地进行发展。目前,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圣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为主的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三大龙头企业进入丹江口市,带动了丹江口市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茶农得到实惠,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2 主要成效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 000 hm2,其中可开采面积1 467 hm2,茶叶产量25万kg,产值6 0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9万kg,产值1 450万元,茶园每667 m2产值1 730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 130元。
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家,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500多台(套),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2家,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辐射丹江口市约万余亩茶园及带动5 000余农户靠茶致富。武当山特区八仙观茶叶总场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在土关垭镇兴建的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
2 茶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
2.1 茶产品加工
丹江口市茶产品仍以绿茶制品为主,乌龙茶、红茶、青砖茶少量生产,其中绿茶制品占全部茶产品的90%以上。茶叶精深加工方面,以生产加工茶饮料、保健茶、茶多酚等精深加工项目尚属空白。
2.2 茶品牌建设
十堰市茶产品统一为“武当道”茶品牌,丹江口市地方特色品牌有“武当关”牌、“三丰红茶”、涧水兰”牌、“牛河牌”等。荣获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12年“美国世界茶博会”金奖。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茶园总体规模小,产出水平低,茶叶产业链难以延伸
目前,全市开采茶园平均单产不足10 kg,远低于全国平均60 kg的水平;有60%以上的老茶园急需改造;夏秋茶尚未开发,鲜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茶园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丹江口市茶园多为农户分散生产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规模过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资金分散,不能形成较大的资本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条件,茶叶适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茶业经济效益不高,影响资本投入和再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循环圈。
3.3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茶叶加工亟需加强
全市大部分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加工环境差、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及质量管理水平低,名茶机制加工技术有待提高。
3.4 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名牌
茶叶品牌的市场开拓与促销力度不够,茶企业缺少专业营销管理人员,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宣传投入少,推介力度不大,形式单一,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3.5 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监管
茶叶生产中只重视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茶农及小规模茶叶生产、加工者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4.1 发展茶叶生产是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
茶叶生产投入少,易管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在正常年份,每亩平均收入在3 000元以上,最高的亩收入可达到8 000~10 000元。因此,加快茶叶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发展茶叶生产市场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茶叶的保健防老,治病解乏,降压,抗癌等药理作用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需要,每年需求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
4.3 资源优势突出
茶区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水净、土净、气净和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年平均气温15.9℃,积温5 100℃,年降雨量830 mm,无霜期250~254 d;尚有宜茶面积约3 333余hm2可以开发利用;交通便利,境内公路、铁路、水路一应俱全,为茶叶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
4.4 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武当道茶通过品牌整合,已成为湖北茶叶的知名品牌、“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丹江口市做为武当道茶核心生产区,先后吸引台资企业、汉江集团、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投资茶产业,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 600万元,建设有机乌龙茶和名优绿茶生产线,利用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网,将进一步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丹江口市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5 丹江口市具备发展名优茶的基础条件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简述了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连云港市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并提出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创新茶叶展示展销机制、加强茶叶安全保障和荼业交流合作及茶业宏观管理等应对策略.
作 者:范静 刘奉昌 余步云 杨汝久 张华 作者单位:范静(江苏省连云港市欢墩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222133)
刘奉昌,余步云(连云港市云台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杨汝久(连云港市花果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张华(赣榆县农林局)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赴云南暑期社会实践团“行者无疆”
摘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台,城乡差异的问题也迎来了破解的曙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随着城乡发展,村镇居民出行率的提高,出行不便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客运问题被推向前沿。
关键字:农村客运 新农村
前言
宜良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近郊农业大县、旅游大县,物产丰富,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宜良县九乡每年都有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使得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客运的现状,调查其落实与发展状况,我们选择宜良县为对象进行城乡公交的调查实践实践。
近年来,城市的道路旅客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旅客运输的多样化,形成了连接大中城市、沟通乡村、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而农村客运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的仅能够满足群众日常出行的需要,有的连日常出行都不能满足,这与客运的公共化、规范化、网络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
云南是一个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95%以上的边疆省区,全省客货运输90%以上依赖公路。1949年全省的通车里程仅有2700多公里,而在“十一五”末,云南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042亿元,是“十五”期的2.58倍,现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从“十五”末的16.8万公里,增至20.9万公里以上,位居全国第三。通车公路中,高速公路2630公里,居西部地区第一,出境、出省的主要通道基本实现高速化;高等级公路9135公里,全省129个县级以上城镇已有94个通高等级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万公里,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作为云南省会的昆明市,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唯一枢纽,面对西部大开发,以及桥头堡建设的机遇,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正确地统筹城乡,实现和谐发展势在必行!所以研究宜良县为例的农村客运问题是极其代表性和典型的。
宜良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5公里,属昆明市的近郊县。东邻陆良、石林县,北与马龙、嵩明接壤,西连呈贡、澄江县和官渡区,南接弥勒、华宁县。宜良是现代新昆明城市布局规划的卫星城和次级城市,离中心城市正处于45分钟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昆明通往滇东南的交通要塞和商品聚散地。昆河铁路、南昆铁路、昆石公路、昆九公路横穿全境,新建的昆石高速公路通车后,从宜良只需40分钟就能到昆明
对于农村客运问题,宜良县启用城乡公交一体化,统一规划,同一管理,制定完善的城乡公交发展各项规划和计划,统筹城乡公交发展。目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覆盖宜良县的9个乡镇,35个村委会。目前宜良至狗街东、西线公交已于2008年9月27日开行,《宜良县
农村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已于2008年10月1日启动实施,并开通了宜良—狗街镇(东线)、宜良—南羊镇(西线)、南羊—狗街、狗街镇—竹山乡、宜良—古成镇(柴石滩)的城乡公交,其余的汤池镇、马街乡、九乡乡和耿家营乡在2008年11月全面开通,目前,宜良县乡镇公交已开通98%以上,少数乡镇由于地形复杂,施工困难等问题还在解决中。
一、城乡公交现状
1.宜良县自2008年6月14日开始进行公交一体化,改善城乡公交的规划,至此共建设4
5条城乡公交线路,215辆公交覆盖了125(共133)个城乡村。
2.宜良县共有运源和新巴两个公交公司,包揽了所有的公交线路,车辆实行定时定点发车
机制,两家在政策的监督与规划下实行公平公开竞争机制。
二、城乡公交存在问题
公交建设实行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引导,对公交企业进行招标,最后由交通部门进行道路维修与建设的办法。
1.道路建设困难,工程量大。宜良县地处高原,山间围绕,道路崎岖,这直接造就修路人
员作业难度加大。同时,这也是对资金的一大挑战。
2.建设资金不足,筹资难。2007年的建设项目大部分已基本完成,但县乡(镇)村应配套的2373万元,至目前已配套400万元,还欠1973万元未配套。2008年县乡(镇)村应配套206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还未列入财政预算,因工程未能正式开工,上级资金也未到位。对外招商却不够,导致吸进资金不足,仅靠昆明市政府和云南省政府提供的资金是无法满足建设需要。
3.部分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慢,如南羊镇的黑羊村公路、花园公路、新庄公路、葡萄公路和
右所公路的施工进度较慢,工程承包方无垫资,由于工期拖得过长,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部分路段碾压不够,路基下沉,挡墙、涵洞支砌不够。部分小块路面工程
和部分通达工程存在平整度较差的问题。
4.部分村组干部支持配合工作不够主动,少数个别群众因涉及本人的利益,还以种种原因
为借口阻挠公路施工建设,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新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及不良影响。
5.部分工程项目建成后,管理职责还不够具体明确,管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村民的出行习惯很难改变。虽然农村公交的主旨是服务乡民,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舒
适的出行,但农村公交建成后,很多村民却迟迟不肯丢到传统的出行习惯,使农村公交的继续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7.客运量太少,运营成本高。由于宜良县属于山区,各村的交流一直都不太多,很多村民
还不习惯经常走出自己的村子,再加上村里的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就造成了公交的客运量很少,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运体系。
8.客运量不均衡、不协调。在节日或是周末,会突然出现很大的客运量,造成公交供不应
求,但在平时客运量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致使公交公司在派出的公交车数量方面很难做出准确的决定,影响了城乡公交的服务质量
9.道路安全存在隐患。天然的地理条件给交通带来隐患。在强烈的暴雨暴雪天气,自然灾
害成为可能,泥石流,滑坡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0.驾驶人员的素质不高。由于城乡公交是新生的运输方式,很多驾驶人员还没有很高的素
质专业化训练,对于公交的服务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11.安全设备不够、技术人员缺失。长期以往缺乏维护和监控,存在潜威胁。
12.人车联动机制很难一致。必须采取灵活的发车方式,如集散型发车。
13.公交公司太少,存在垄断的危机。由于农村客运的不成熟,致使在宜良县的公交公司很
少,容易出现垄断的危机,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推进城乡公交的积极意义
1.解决居民出行难。这也是城乡公交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服务于民。
2.促进商贸往来。宜良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的贸易是经济收入的一大份额。交通便利,农贸往来,带来货物资金的流动,进一步拉动了本县经济的增长,加快了宜良县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3.扬我所长。宜良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九
乡是国家级风景区。交通的便利带来旅游业的兴起,随着往来游客的增多,不仅带动了旅游的热潮,同时带动了当地特色的发展,如特色小吃、特产,都不可避免的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4.吸引外资,加大发展。随着宜良县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进行,走出昆明,甚至云南
是一个必然。除却农业,旅游业,宜良县还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走出去,才能使这一切更好的被利用。外资的投入,必将带来一个更加现代的宜良。
四、城乡交通的发展建议
(一)推进城乡公共交通行业市场化进程
1.建立和完善公交市场机制。整合、规范无序经营的中巴车、微型车等城乡客运市
场,成立股权多元化的公交运营公司,参与城乡公共交通运营市场的公平竞争。
2.实施城乡公交特许经营制度,盘活公共交通资源。制定特许经营权线路的服务质
量、装备、标准、环保要求和优惠票价等综合指标。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明确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公共服务质量来规范和评估公交企业。
3.强力打击城乡非法客运行为。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保障企业、车主、驾
驶员的合法权益,研究解决中巴、出租、农村班线客运市场优化重组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
1.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段、区域,调整车型和班次,疏通区域公交线网微循环,组成结构合理、功能匹配的公交线网。
2.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公交管理智能化建设。以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城市公交系统。逐步形成公交查询、线路运行显示、车辆自动识别、营运调度等现代化系统。
3.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城区主要干线试点安装监视装置并逐步
推行,确保交通安全。按照专业化营运、规模化经营、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不断做大做强公交企业。
4.改善公交乘车、候车条件,强化公共交通人性化服务。发展大容量、低能耗、低
污染、高效率的交通工具,提高车速、档次和舒适度,改善乘坐环境。
5.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完善营运调度方式,提高出租车客运效率。设置出租车
候车泊位,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是出租由现在的流动揽客向停车候客,电话招租
转变,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三)创建有效管理机制
1.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县政府要加强对职能部门以及各乡镇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及时
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要层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公路的畅通。
2. 加大投入,要按照项目资金配套要求,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投入县乡(镇)村的配套资
金,确保已建工程经费的支付和新建项目的争取。
3. 广泛宣传,加强培训,要在工程项目覆盖范围内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自觉遵守公路的管理制度,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业务能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4. 加快进度,要根据工程项目合同,定期组织检查,对工程进度较慢或久停不动的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促使尽快动工,尽快验收投入使用。
5. 要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按照各级的规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的安
全运行。
6. 要加强上下左右的联系,多争取中央省市的项目和资金,争取在近期内尽力多建硬化路
面,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对于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学习到了将理论联系实际,也看到了交通运输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合作,从政策的制定,民意的调查到道路的施工,运行的管理和大力的宣传,目前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农村客运问题对于农村物流,知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客运的前景,正事农村客运发展中的困难,客观的对待这些问题,并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从上到下看待农村客运这个与农村发展和服务三农息息相关的问题。
摘要: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建设中指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云南云南省优势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将成为该省重点扶持的先导产业。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云南旅游这一优势产业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特别是周边邻近国家的境外游客来到云南省旅游,小语种导游面临挑战,但其队伍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结合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对云南省小语种导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从而使学习小语种导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应对小语种导游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云南;桥头堡;小语种导游;现状;发展
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与云南旅游业发展
“桥头堡”大通道建设,云南从内陆边陲成为开放前沿。桥头堡建设中指出,把云南尤其是昆明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形成航空、水路、公路、铁路、通讯的立体通道,让这个大通道能够把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中东国家连接起来。目前,4条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连接的出境公路和4条出境铁路正加紧建设;年底投入运营的昆明新机场将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家门户枢纽;随着云南省全力推进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建设,云南与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已“越走越近”,过去的“边陲末梢”如今正成为“开放前沿”。这不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环境,提高了云南旅游的可进入性,同时便利了国际间的交流,在利用外资、推进通关便利化、搞活流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桥头堡、一体化,云南旅游地产迎来了新机遇。“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地位,虽然在中国行政版图上看,云南是西南边陲,但从经济版图上看,云南将是南亚、东南亚未来的经济中心;同时,“桥头堡”规划主要扶持旅游业和生物医药,旅游地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云南推进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步伐的加快,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出入境人员数量将会剧增。这就扩大了旅游市场,为云南旅游业出入境旅游增加了客源。
二、云南小语种导游现状分析 随着“桥头堡”建设步伐的加快,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既懂专业知识,又有语言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备受瞩目。云南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导游20198人,外语导游1289人,占总数的6.38%。其中日语导游有172人、泰语导游51人、德语导游29人、法语导游20人、韩语导游12人、越语导游12人、西班牙语导游1人、俄语导游1人、意大利语导游1人。若按地理区域划分,目前美洲团、非洲团以及非法语国家语种没有导游,缅甸、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语种也没有导游。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并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在过去五年间,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50万人次增加到3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5.3亿美元增加到13.2亿美元。很多不是使用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的国际旅行团到云南之后,由于没有相应的语言导游为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旅游国家化发展的步伐。这种有市场而无服务人员的尴尬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据了解,不少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倾向于翻译和外企的工作,进入导游行业的相对较少。近年来,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贸往来的不断强化,以及欧美等国际旅游者对云南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云南在培养相应的语言人才方面也在不断深化。一些大专院校的小语种培训逐渐火热起来,也有学校专门开设了小语种导游专业。同时,云南省“十二五”人才专项规划,在小语种导游的培养和培训方面予以重点关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资金投入。
目前小语种导游主要来源于旅游院校尤其是外语院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优缺点。一方面,旅游院校毕业生在院校里除了学习掌握导游业务基本知识以外,还丰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但在外语能力培养发面,却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一门外语,如英语,但要想达到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却有一定距离。因为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求学习者围绕相应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在日后运用中得心应手。更何况是小语种,要想在短时间内,经过非专业系统的学习而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能自如交流,但却没有专业性,缺乏导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导游相关知识。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挑战,完成导游工作。此外,目前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模式较为陈旧,专业设置过窄,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等问题在旅游业市场需求中集中体现。
此外,语种导游在专业语言技巧的培养得到重视的同时,旅游服务的意识以及旅游服务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因为缺少小语种导游,使得旅行社不得不在高校寻找外语专业学生或老师从事兼职导游工作,这给小语种导游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产生很多问题。
三、云南省小语种导游的培养与发展
从上诉现状分析中不难看出,要想更好的结合云南“桥头堡”战略发展与培养云南小语种导游人才,就要从根源入手,即从培养和输送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外语院校以及旅游院校着手。1. 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面对市场的挑战,用人单位对导游人才的选拔越来越严格,更注重导游的综合能力,导游不但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严峻的挑战。外语院校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要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置相关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外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以外语专业课为根本,根据学生今后不同的就业及发展方向,在高年级提供不同的模块,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只是一味停留在语言学等传统方向上。对于想要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的学生来说,院校可以在模块下开设介绍导游相关理论、业务等知识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导游就业市场的要求,让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大的竞争力,学校还可以开设与导游证考试相关联的选修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的考试。学校还应该创新课程,努力把外语与导游知识相结合。总之,教学计划要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与模块中的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之间的关系。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老师为主体,以一本教材为内容,填鸭式的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从中得以收获,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给学生一个方向,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来完成。具体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模拟,学生报告等多种互动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学院要提供能够适合进行导游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教师要能够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手段,掌握电视,光盘以及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以PowerPoit等课件制作方法将景区的图片,路线图,旅游行程,带团时所需资料等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或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景区信息直观的带到课堂。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会对导游工作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演习,并相互评议,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扎实基础。3.考核方式创新
创新即改变过去那种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单一考核方式。具体可根据课程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成绩不再仅仅取决于对外语的掌握,还要取决于能否借助于外语这门工具去解决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通过一次性语言表达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实战,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最直观的判断,认识到不足,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拉出校园,用一场模拟哈尔滨一日游的方式考核学生。老师决定路线后,以旅客入住的具体酒店为起止点,每名学生既是游客,也是导游,老师作为旁观者负责决定在不同阶段导游的替换,学生时刻做好导游与游客之间角色的转换。作为游客学生要尽可能给导游制造难题,而导游则要在行进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语言知识完成各项任务,如景点讲解,集合游客,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解决等。最后由老师和游客共同为担当导游的同学打分。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 4. 强调实践
导游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职业。因此要重视导游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与省,市旅游局及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导游实习基地,可以由旅行社的老导游和学生建立一定的团队关系,使学生在老导游的带领下跟团实习,渐渐过渡到独立带团,完成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又或者利用外语院校的自身优势,邀请外国友好合作学校来云南访问,组织学生假期出国交流培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机会能够直接面对社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在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建设与指导之下,对于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让语种导游才人在机遇面前得心应手,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语种导游人才。就看我们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于国政.中国边境贸易地理[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2.李晓琳.《云南小语种导游缺乏,五年内将扭转现状》中新网昆明5月17日电.2011.5.18
一、发展现状
1. 突出规划, 念好“茶经”
以名茶为主攻方向的茶叶产业是历代漆碑人的创业追求。乡党委政府顺势而谋、乘势而为, 确立了“打建万亩富硒茶基地, 创建川东北名茶之乡”的奋斗目标。提出了“5年规划、2年成型、3年见成效”的发展步骤。着力打造1个示范带 (太阳村) , 4个无粮区 (太阳、大树、琵琶、竹园村) 和7个生态走廊 (各村公路沿线) , 确保“十二五”内全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 人平种茶1亩, 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形成“出门就见茶、抬头能见茶”的无粮化区域布局, 真正使茶叶产业成为当地安全高效的拳头产业、观光旅游的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当前, 政府利用各种宣传形式, 正在营造“人人思茶、人人盼茶、人人干茶”的浓厚氛围。
2. 做强协会, 搭好“茶台”
建立契约关系, 加强企业与茶农合作, 是改变茶叶产业传统生产模式,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10年5月, 漆碑乡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 在全县率先成立了第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宣汉九苑茶叶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258户茶叶种植大户组成, 覆盖4个行政村、2 600亩种植基地, 拥有标准高产茶1 800亩、良种茶苗圃20亩。同时, 合作社又与九顶茶叶公司、绿缘茶叶公司联合成立了宣汉县硒茶协会, 形成了“统一生产秩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统一系列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的“五统一分”的生产经营体制, 确保茶叶龙头企业、基层茶场和种茶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促进了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 依靠科技, 唱好“茶戏”
坚持“科技兴茶”, 把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加收益的重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一是邀请有关专家和从茶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茶叶种植、栽培、采摘、茶园管理、加工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二是健全完善以县茶果站为龙头, 以乡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 以农民技术员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体系, 为全乡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提供全方面服务。三是要求漆碑中心校在自然课或植物学课程表中增设相关茶叶知识的专业课, 加大地方茶叶产业的人才培养。四是建立科技入户工作机制, 通过发放资料、田间现场指导强化茶叶科技服务。2010年, 漆碑乡聘请有关专家、技术员到我乡举办茶叶种植技术培训讲座6次, 开办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培训班8期, 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 召开各种会议50余次, 培训人数达3 000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4 000余份。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会技术、善经营的干部和群众, 切实提高了茶叶产业发展的科技应用水平。
4. 狠抓管理, 兴好“茶业”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2009年, 漆碑乡上成立了茶叶生产领导小组, 负责全乡茶叶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定期召开茶叶产业专题办公会议, 全面了解茶叶发展情况, 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跟踪督查产业发展的落实情况, 逐步形成“茶上人上、茶下人下”的工作机制, 确保茶叶产业持续发展。二是强化企地协调。通过支持企业发展、加大品牌宣传、培育种植大户、协商解决收购争议等, 建立完善“基地+企业+农户”生产模式, 和谐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促进良性合作与竞争,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三是强化茶园管理。采取发放茶园秋冬管理技术资料, 举办茶园管理示范现场, 落实结对管理措施, 免费发放相关药物等办法, 指导茶农搞好以松土、除草、施肥、剪枝、杀虫为重点内容的茶园管理, 并将各村茶园管理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实行重奖重惩, 在促进效益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 传统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茶园布局、管理及茶叶加工面临大量劳动力外出、机械设备跟不上科技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建议县上在漆碑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将该乡按无粮区规划,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打造茶叶产业核心乡镇, 辐射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
2. 个体经营的生产格局未能得到有效突破
建议县上将茶产业纳入招商引资范畴, 加大对外招商力度, 扶持产业大户, 引导茶农联户经营, 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3. 茶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品牌竞争力仍处于弱势地位
建议县上采取相关措施, 整合全县茶叶资源, 集中包装、宣传, 打造优势品牌;每年举办一次“硒茶”文化节, 挖掘和弘扬富硒茶文化, 提高宣汉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以特色产业带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1. 发展产业, 转变思想是关键
目前农村群众思想观念普遍落后, 随着国家多予少取政策的不断深入, “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突出,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干部向他们经常宣传相关政策, 解读形势, 统一思想, 转变观念, 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作业统一整合起来, 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做强产业, 科学引导是前提
群众对自己的土地能够种什么, 适宜种什么最好, 和对农产品市场前景的认识较为模糊, 多数群众是凭老经验搞种植。这就需要政府结合实际和发展需要, 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引导群众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 规模化生产, 土地流转是难点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有效实现了农户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引导、组织农民有序的进入市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从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合作社来看,依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不能将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笔者就以云南省昭通市的农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该市农业合作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业合作社发展发表了自身的看法。
关键词: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对策
农业合作社不仅仅是农民谋求切身利益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进步的推力。促进农业合作社发展,有助于早日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是从云南省昭通市的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因为各种原因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探讨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在发展上存在问题;并就相关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提高农业合作社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昭通市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意义分析
从昭通市农村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农民的散化、缺乏充分的权益保证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昭通市经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作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一种制度资源,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社企团体,是对分散家庭经营的必要补充,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因此,从云南省昭通市农业经营现状来说,大力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具有建设性意义。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发展模式不一,发展不平衡 虽然说最近几年,云南省昭通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从2000年的1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将近150家,但是从昭通市农业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存在着合作社的发展规模不一甚至偏小的现象,导致整体合作社发展不平衡。目前,昭通市绝大部分的农业合作社的注册资金都在5―10万元之间,经济实力相对落后,部分农业合作社存在名义上的社员及家庭合作社。目前昭通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合作社较少,农业的省级龙头企业也只有1―2家,因此不能为合作社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 从昭通市参加农业合作社的人员来看,绝大部份都是农民,因此整个社员的文化层次不高。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由合作社的内部人员担任,管理者在文化知识、技术水平以及经营管理理念方面相对较低,导致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给合作社日常经营决策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再加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薪资待遇低、环境恶劣等难以吸引到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合作社中,从而制约合作社的发展。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效益低 从昭通市农业合作社来看,其中绝大部分的中小型规模的合作社因为自身农产品单
一、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益不高。然而对于部分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合作社来说,自身的主导产品可能在云南省以及周边地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因为经济实力不强、深加工滞后导致农产品存在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以及价格的低向性、不稳定等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合作社经营的风险,降低了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如昭通苹果的品质很好,但由于规模化种植不够,产品深加工没跟上,导致初产品价格上不去,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未形成市场竞争力。
2.4 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昭通(市、县)政府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手段比较简单,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直接拨款的方法进行补助,因此导致了政府在资金支持上缺乏效率。农村专业合作社在使用这些款项的时候,并不会详细对资金用途及效益进行分析和讨论,政府的补贴和拨款就达不到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的。促进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发展多种形式农业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环境对昭通市合作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合作的内容、实施多层次合作方式等,从而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从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合作主体来看,不仅有农业企业、村集体领办、涉农部门;有部分农村能人以及农户联办的;还有部分是农户和农户联办的。从昭通市的农业合作内涵来看,不仅有围绕主导产业、产品进行专业合作的;有以盘活集体“三资”为目标的社区经济合作;还有为了明确土地产权、提高产出率进行土地股份合作的。笔者认为要促进合作社发展,还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例如:大力鼓励“企业+农户+农业合作社”的合作形式,从而鼓励昭通市涉农企业或者个人积极参与到合作社中。
3.2 提高农业合作社质量,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要实现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就应该结合昭通市当地的地理优势以及资源特色,选择部分重点农产品和产业,围绕重点农产品策划包装项目,在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中进行重点推广。不仅如此还应该立足于新兴的农产品项目和大型农产品项目,从而不断带动全体农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提高农业合作社的质量。
3.3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昭通市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当地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各项公共政策咨询、收集工作,要及时发布农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要不断建立农业合作社的服务设施,从而实现昭通市各类农业合作社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三是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的各项标准,从而加大农产品、水产品等质量的监督和检测,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农业合作社主导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积极在昭通市各个乡镇开展各种农产品的展销会、经验交流会以及产品发布会等,从而为合作社开拓市场创造基础和
条件。
3.4 重视人才培养,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昭通市政府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鼓励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参与到农业合作社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社发起人、建设创始人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潜力。要对培训规划进行科学的制定,按照分类指导、落实责任、注重时效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业务培训制度,从而让他们更加对农业合作社的理论和政策更加熟悉,从而提高合作社决策
水平。
3.5 健全合作社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要实现昭通市农业合作社沿着良好的发展轨道发展下去,离不开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做保障。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昭通市的农业合作社必须加快自己的步伐,不断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从而有效的保障合作社员的各项权利和利益。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当地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截止到目前,我国只颁布了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该法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缺乏对领办农业合作社的企业家进行激励机制,缺乏鼓励合作制企业的机制以及缺乏对农民分配和积累进行划分等规定,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昭通市农业合作社实现健康发展的因素,所以,云南省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关于农业合作社产业支持、税收优惠以及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要根据昭通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等。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农产品风险保证制度。因为农业生产会受到自然灾害、政府调控以及市场波动等方面的影响,在收益上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因此昭通市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补贴为主、社会企业资助以及农业合作社自身积累三者相结合的农产品风险保证金制度,从而降低农业合作社会员的各种风险,实现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断地推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农业和国际农业发展的接轨。虽然云南省昭通市的农业合作社在经营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解决办法,就能够实现我市农业合作社健康稳定的
发展。
参考文献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推荐阅读:
云南省核桃产业分析09-13
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09-28
云南发展生态旅游05-25
云南昆明的作文06-23
难忘的云南之旅作文09-25
描写美丽的云南的作文11-11
云南省人才培养07-21
云南过桥米线的作文07-07
云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24
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