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级
学校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选题依据与
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在商业运营发展中发掘出来新的方式,从某些方面来看,已经推翻了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让双方的商业交易更加的便捷和自主。医学药品是当代人民的必需品,所以更加需要和当代发展齐行,也向电子商务的方面发展,也可以让我国人民享受到方便实惠安全的服务。现在我国社会的医药企业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上电商进行发展,也已将开始了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工作,而且成功申请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格。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已经越来越允许,所以一些相关人员认为我国的医药业的电子商务的进展也在顺利地进行中。所以很明显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顺应国家风向的表现。但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沉积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的人民。在数据看来,我国的线上药品销售额度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过短,对于国外的经验借鉴也不足,所以现在的网上交易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药品是关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制造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制度,编制可行的行业规则,才可以在网上药品销售时将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服务,才可以让购买者更加放心的对药品进行购买,对购买体系的信任度提升,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药物的信任度,使其习惯于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医药行业也应该在这种电商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促进我国医药电商的顺利发展。
作为与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发展在哪个备受关注,其自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占空间。经济发展新时期,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医药行业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也开始了转型。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容胡思。但是在“互联网+医药”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除了积极做好相关的业务开拓和烦,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多,存在这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疗产业使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稳定并且可持续。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导致网络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近年来按照中国网络商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医疗销售产业的网络商业正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格式医疗网络商业,并为此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发展医疗网络商业模式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对信息链和物流链进行优化整理,网络药品销售管理的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的关键。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Holger(2015)指出医药电商想要良性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互联网商业监督法律法规,并且让电商企业对其严格的遵守。一定要对网上的药品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控
制,仔细审核发布的广告和信息,严格监督和管理我国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Kubiak
Włodzimierz(波兰)在2005年指出,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也是促进医疗行业的保障水平的途径之一。它对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长短和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研制新的药品并且使其服务与人类,而且创新发展医药行业经营模式,使他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
Abraham
Schwab(2010)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改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医学教育也不能落后,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创建出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着重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增强人才的实践和科学的利用力。现在是互联网主导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的驻点医师被更加的需要,国家更应该完善我医学培养制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稳定的发展。
2.2国内研究现状
赵莎莎(2018)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十分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行业现状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需要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整理。
刘秋风,田侃(2018)提出线上的那些药品网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内外部的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要求,严格按照行业行规,不断深化道德责任感,就会形成一套科学的药品网店的管理模式。
孟令全(2011)曾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各企业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给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带来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就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网络财务的安全保障系统,进而不断完善与提高。
张鸣鸣(2017)通过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大众的目光正时刻注意着医药在网络上的商务发展。那么这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自身,想要在这个市场行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要找好出发点。消费者是奠定网上医药店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企业从用户方面出发,多为消费者考虑,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同时,不断创造安全可靠的财务交易环境,以及商品信息平台。
查阅的主要
文献
[1]丁汀.B2B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9(01):115-116.[2]孙同祎.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药店网络发展风险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15.[3]侯文华,杨丹丹.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3):3-5.[4]沈子渲.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59-160.[5]赵敏,原超,李朝霞.大数据背景下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提升与探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1):45-48.[6]安永强.医药零售网店建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8):244.[7]赵莎莎.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互联网+”因素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64-65.[8]韩玉.国外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Walgreens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94-96.[9]孙志政.医药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拓展空间[J].上海商业,2018(06):13-14.[10]李红梅.“互联网+医药”下的侵权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3):212-213.[11]刘秋风,田侃,沈夕坤,赵娜娜.“互联网+”背景下药品流通O2O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04):447-451.[12]龚璇.浅析我国医院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71.[13]孟令全.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医改效应[A].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9.[14]孟令全.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A].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8.[15]谢虹.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1:5.[16]于小燕.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初探[A].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17]胡海波.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困局与出路[N].科技日报,2011-12-18(002).[18]王莉.医药电商监管借他山之石[N].21世纪药店,2013-04-22(001).[19].600亿元医药电商蛋糕,你准备好了吗[N].21世纪药店,2013-05-06(A02).[20]史万奎.医疗电子商务是终点站[N].医药经济报,2013-09-20(002).[21]王淑玲.医药B2C生长态势[N].医药经济报,2016-05-02(F02).[22]明美.吉林大药房医药电子商务O2O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23]虞峰.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医药分销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24]张鸣鸣.BH医药企业“互联网+”环境下医药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7.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1医药行业的销售
2.1.2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2.2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2.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2.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3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2.3.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3.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
3.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探讨
3.2.1技术信息有待优化
3.2.2多层安全隐患
3.2.3成本居高不下
3.2.4政策法规配套不足
优化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4.1优化信息链和物流链
4.2完善网上售药管理
4.3搭建信息收集体系
4.4推进相关政策改革
结
论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围绕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永达SWOT研究法,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写作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签章:
第二部分主要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企业经营情况
第四部分行业热点问题
第一部分总体运行情况
一、总体生产情况
2007年1~9月份, 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快速,比上年同期有明显上升。子行业中,化学制药行业和中药行业的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提高,生物制药行业的增速则有所下降。1~9月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实现4491.64亿元,同比增长25.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增幅较大。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工业生产分别同比增长26.79%和24.05%,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7.59和9.14个百分点,提高相对明显。中药饮片加工业增速很快,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1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63个百分点。中成药制造业同比实现增长20.6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31个百分点。生物制品业工业增速为22.64%,比上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 (见图表1)
2007年1~9月份,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增速比前8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二、产品销售情况
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1~8月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完成3631.43亿元,同比增长24.7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17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0.06和8.26个百分点。生物制品业销售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见图表2)
三、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经过前年全面整顿之后,我国制药工业从2007年开始走出低谷。2007年医药经济形势的回暖,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国家大力整顿药品销售市场,改善经营环境,另外政策性利好不断,如加大医保投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普药市场容量增加等等。1~8月份医药行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改善,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全行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减亏形势良好。1~8月份,医药工业收入3631亿,同比增长24.7%,利润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49%。1~8月医药工业成本同比增长25%,利润增长幅度高于成本增幅24个点。1~2月份、1~5月份、1~8份,收入增幅16%、21%、25%,而同期利润增幅却达到30%、37%、49%,景气向好趋势非常明朗。在子行业中,1~8月份,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化学制剂,达到5 8%,中成药利润增幅达到53%,高于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幅度。医药化学原料收入增长幅度26%,成本增幅为23%,利润增幅为20%,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平均,而利润增幅低于行业平均。在化学原料、化学制剂两个行业中,利润主要分配更多的在下游,上游获取的利润相对少。原料:制剂的收入比例是8:9,利润比例是4:7。从毛利率看,化学制剂的毛利率最高,达到39.7%,中成药次之,达到38.4%,化学原料药为19.8%;销售利润率比较:最高的中成药达到10.9%,化学制剂次之10.4%,化学原料为6.6%。三费情况:化学原料、化学制剂、中成药分别为13.2%、27.5%、29.3%。
从亏损情况看,行业亏损规模下降,1~8月医药制造业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38%,改变了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局面。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7.04%,亏损增速明显提高,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成药行业的亏损同比均出现下降,生物制品业亏损增速大幅度回落54.22个百分点。 (见图表3)
四、产品销售成本和费用情况
2007年1~8月, 医药制造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略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速,成本压力比前几个月有所减小。1~8月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0.27个百分点,差距缩小。其中,化学制药行业销售成本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成本压力不大。中药饮片加工业和中成药制造业的成本增速较快,分别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2.37和2.41个百分点。生物制品业累计销售成本增长速度比同期销售收入增速高5个百分点,成本压力明显。 (见图表4)
五、资产资金运营
2007年1~8月, 医药制造业全行业资产负债率小幅度下降,负债规模相对减少。资金方面,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提高,但幅度不大,增速不快。一是行业负债率小幅度下降。1~8月医药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水平为50.83%,比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化学制药子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下降较多。二是应收账款增速同比提高。1~8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应收帐款同比增长11.17%,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中药行业的应收帐款增速提高较为明显,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应收帐款增速有较大下降。生物制品业应收帐款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15个百分点。 (见图表5)
六、影响医药制造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全球医药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全球制药行业的总规模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持续的高速增长。全球医药行业总产值从1970年的218亿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602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3%,几乎达到了同期全球GDP增长率3.5%的两倍以上。随着新药研发成本进一步增加,预计创新药制造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会减缓。与此同时,大量“重磅炸弹”药品的专利到期以及各国政府减少政策卫生开支,仿制药企业的增长速度将会远远大于创新药类企业。发达地区环保和成本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原料药生产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国的趋势不可避免,这将给中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带来机会。
(二)医疗改革促使我国医药行业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从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规范医药行业,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大量问题,但这表示国家下决心要解决医药行业的痼疾。新医疗改革方案即将推出,从目前的方案来看,整体的思路是“三改并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配套推进。目标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制。这些措施的推出,无疑将系统地解决我国医药行业存留的大量问题,释放无城镇医疗保险以及农村人群的医疗需求,使整个行业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三)国民经济持续高速。
经济高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医药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持续上升。这表明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身体的健康状况,同时也愿意为身体健康支出更多的费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药品消费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2005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额只有10美元,与世界平均水平91美元相差甚远。从这个方面来看,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均药品消费提升的空间非常巨大,医药行业发展的空间也非常巨大。
(四)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城镇人口的医药保健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因此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将有利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在50~60年代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同时又在70年代以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特殊的年龄结构加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64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未来的20~30年内都将逐步提高。据资料统计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17倍,随着我国老年人所占比例的提升,医药行业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
(五)成本上升压力较大。
虽然原料药涨价带动了企业业绩的提升,但也不得不看到其中存在的隐患。由于我国企业生产的都是仿制原料药,因此制造成本直接影响着价格因素。而目前,原料药生产的上游资源、电、水、煤等以及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企业在受益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成本压缩的考验。而同时,国家即将出台的制药工业环保标准也大大提升了部分标准要求,这也将对原料药企业设立更高的门槛。
七、行业景气现状及走势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三季度,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6.3,比上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金,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中老年人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些因素促使我国医药工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IMS的预测,中国2005~2010年医药市场年均符合增长率将会高达17%,还将保持世界上医药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目前我国正在酝酿新的医改方案,国家将对整个医疗体系做一个大的调整,“三改并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配套推进。在此基础上,政府将会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要的一种体系。为城乡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尽快使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够参加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预计新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将会使我国医药产业更加规范,医院药品虚增的现象会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会大幅度的增加,释放无城镇医疗保险以及农村人群的医疗需求,使整个行业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就整个行业而言,四季度仍处于逐渐调整、转型的时期,且目前的估值并无优势。此外,医药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及环保压力,因此基本面难有大程度的提升,四季度医药行业仍保持较为平稳的增值态势。2007年全年医药工业收入5880亿元,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550亿元,同比增长48%。
第二部分主要产品市场供求分析
一、各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2007年1~9月份,全国化学原料药产量累计完成139.18万吨,同比增长17.7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35个百分点,产量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明显。中成药产量方面,1~9月份中成药产量完成75.36万吨,同比增长12.4%,比上年同期下降1.51个百分点。在产品产量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行业工业产值增速出现较大上升,反映出医药价格上涨的趋势,特别是原料药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见图表6)
虽然我国医药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近几年提升很快,但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我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国家500强大型企业中医药企业只有25家。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医药企业只有2家,过20亿元的有10家,过10亿元的有23家,过亿元的有250家左右,其数量还不到医药商业企业总数的4%。“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在我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雷同现象普遍。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重复生产、盲目扩大现象十分突出,生产企业都在50家以上,以致这些新产品供大于求。而像维生素C等老产品也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导致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处于亏损边缘。“三低”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从新药研究与开发来看,开发一种新药,一般耗时10年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耗资约需5亿~10亿美元,我国至少也要2亿~5亿人民币。但我国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 每年只有1000万~2000万人民币,加上制药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总计也不到医药工业产值的1%,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仿制药,我国自主开发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目前,我国仍主要以引进仿制为主。这种状况导致了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使企业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限制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
二、各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2007年1~9月份医药制造业销售增长形势良好,行业销售产值增长速度稳定,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子行业中,生物制品行业销售产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一定下降,其他子行业的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2007年1~9月份, 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产值完成4240.22亿元,同比增长24.71%,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4.91个百分点。子行业中,生物制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54个百分点。其他子行业的销售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业增速较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见图表7)
三、各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7年1~9月份, 医药制造业出口增速相对较慢,累计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但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了较快的出口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上升。1~9月份医药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实现458亿元,同比增长18.03%,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4.69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13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出口增长15.5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2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实现出口增长48.77%和47.48%,增长快速,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36.07和19.78个百分点。中成药制造业和生物制品业出口下滑明显,累计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6.11%和14.2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9.17和20.3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 (见图表8)
海关统计,2007年1~9月份累计医药品出口同比增长21%,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抗菌素出口同比增速为14.6%,比上年同期下降11.9个百分点。中成药出口量同比增长4.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医用敷料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 (见图表9)
在进口方面,2007年1~9月份医药品累计进口35205吨,同比增长26%,比上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其中,抗菌素进口量同比下降3.1%。抗菌素制剂进口量同比增长1.1%,改变了上年同期进口下降的局面。 (见图表10)
四、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7年1~9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2.33亿元,同比增长12.3%,与前几个月相比,投资增速在较低水平上有所回升,并超过上年同期水平,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 (见图表11)
五、各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2007年是中国医药原料药、中间体类商品的“转变之年”,传统大宗原料药价格低迷的局面发生转变,出现了产销量、出口量和价格均同步上升的形势。一些价格上涨超越理性的品种,不仅价格急速回落,还引来新投产或复产的竞争对手。三季度,医药行业总体价格水平在二季度的基础上继续上涨,且涨幅逐月提高。7月份,医药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为103.5, 8月份迅速上升到104.8, 9月份又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104.9,比二季度末的6月份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一)VC价格。
VC出口报价8月份9.5至10美元/千克,9月份9.5美元/千克,10月份下降到8.5至10美元/千克,约每月下降2%至3%;国内报价8月份80元/千克,9月份70元/千克,10月份68至70元/千克,9到10月份下降幅度为3%。由此认为VC的利润空间将有下调的可能,但是空间将比较有限,预计10月份后平均出口成交价格维持在5至6美元,比8月份成交价5.86美元/千克下降约3%至5%,但不会持续下跌。
(二)激素类原料价格。
皂素价格从1月份的13万元/吨(质量标准:98%),到5月份16万元/吨,8月份迅速上升到26万元/吨。到9月份以后,由于黄姜收获季节的到来,9月、10月皂素价格报价在22至23.5万元/吨,比年初上升80%,比最高点8月份下降9%,而且10月份稳定在9月份的水平。由此认为,由于黄姜到皂素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价格再往下行的可能相对比较小。到年后,随着鲜黄姜的上市量下降,年后皂素价格有上涨的可能。地塞米松的价格从1月份的7200元/千克(质量标准:99%)到8月底的9500元/千克,10月份回落在8800元/千克,比年初上升22%,比最高点(8月份)下降7%。由于前几年皂素价格比较低,企业储备皂素的库存都比较高,地塞米松的价格上涨幅度比上游原料皂素价格的上涨幅度小得多。根据判断,黄姜出产地湖北十堰市是南水北调的取水地,黄姜提取皂素过程产生污染,导致部分企业关停,无论是污染治理,还是企业迁址,都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和产能的阶段性不足,因此,在2008年此类原料价格还有上升的空间,持续的时间将有1年以上。
(三)VE价格。
目前的报价达到80元/千克,而且量的多少对价格影响不大,其它维生素E油(医药级)产品价格也相应有所提高。高端产品增量不是很明显,而低端产品的增量比较明显,其短期需求与国内饲料的需求有一定的相关性,2007年下半年饲料需求相对旺盛。饲料行业是低利润的行业,价格接受能力比较弱,不能长期接受价格的上涨,因此,在年底之前,价格可能继续走高,但涨幅和维持的时间有限。维生素原料药价格的上涨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从以往来看,通常价格处高位的时间短,处于低位的时间长,价格上涨周期很短。合成VE, DSM的产能最大。因此,目前VE上涨的主要是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VE产品的定价权还不够。从进出口数量和价格图中可以看到,8月份进出口的量没有明显的上升,而进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下降;上半年出口的量在上升,而出口的价却在下降,很难表明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可以认为价格上升的驱动因素还是成本推动,并非下游需求的强劲拉动,所以,VE价格涨幅将是比较有限的,而价格上涨持续的时间也是不宜过分乐观的。
(四)VB2价格。
由于近期国内外其他核黄素生产商供货量增加,广济的核黄素产品销售价格已开始自高位回落,以8 0%饲料级核黄素内销价格, 已从2007年9月的820至850元/公斤(含税价),下调至目前的700至720元/公斤(含税价)。分析1至9月份V B2出口平均价为6.0美元/千克(不分规格),比1月份上涨11%,而出口量从年初的2186吨下降到1479吨,下降幅度为32%。上半年短期的供需缺口导致短期的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得不到量的支撑,随着价格的上涨,出口量持续下滑。2007年原材料的价格成本上升10%至20%左右,产品的价格维持在毛利率3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因此,V B2的价格还将继续下滑。 (见图表12)
第三部分主要企业经营情况
一、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2007年1~9月份, 医药制造业内的大型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88%,比上年同期提高8.6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的累计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为21.27%,比上年同期提高8.3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58%,增速很高,比上年同期提高0.57个百分点。 (见图表13)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医药行业内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2007年1~9月份国有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45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92%,比上年同期提高2.6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增速较快,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49%,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47个百分点。 (见图表14)
三、主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三季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9.25%,如果剔除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公司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公司实现净利润6683万,同比增长42.5%。公司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品种的销售放量;利润增速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销售增长和费用合理控制。康缘药业良好的产品梯队和“分线销售”启动成功,成为公司二次腾飞的重要催化剂。公司成长的路径是非常清晰的,在营销改革成功和重磅品种陆续形成的推动下,康缘药业很有可能成为医药行业最富投资价值的公司之一。
(二)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三季报显示,1~9月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8%。公司业绩依然保持高增长主要因为:医院部、麻药、商务部销售的快速增长;公司费用的合理控制;青海,人福投资收益增长。受大股东国药控股香港IPO再次启动的影响,市场对其资产注入的预期彻底破灭,股价短期调整幅度较大。但是, 公司基本面依然良好,业绩高增长的趋势不变。仔细分析国药控股的分销业务,国药股份和国控北京业务重合度较高,存在整合的可能。因此可以坚定看好公司药品分销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
(三)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三季报显示, 实现销售收入5 1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10, 308万元,同比增长52%。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两广整合效应,分销收入规模扩大;费用合理控制,费用总额同比增长仅7.22%;股权出售获投资收益1700万元(税后)。从基本面看,公司业绩未来保持30%以上增长问题不大。公司通过两广整合后,三年内将成两广地区药品分销第一品牌。挂网招标推动的行业整合、分销盈利能力改善超预期(主要是费用控制)都有可能使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
(四)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三季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9989万元,同比下降25%,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业绩同比下降原因是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公司2007年一次性把开办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增加费用三四千万。母公司的收入增长5.5%,成本下降2.4%,利润增长10%,基本体现了公司的主要产品没有明显的放量,由于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旺季在第4季度,第四季度的销售情况依然向好,但是由于粉针的上市速度低于预期,2007年业绩表现一般。
(五)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三季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46, 656万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7480万元,同比增长14%。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片仔癀系列和医药商业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25%。由于公司的原材料的存货比较高,2007年许多名贵药材上涨70%以上,公司的原材料的高储备,有效地缓解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同时公司着手人工半圈养林麝,解决长远的药材资源问题,同时公司努力改善营销。由于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公司的产品有提价的需求,我们认为2008年提价幅度将达到15~20元/粒。
(六)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三季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5008万元,同比增长150%。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主导产品的价格上涨。目前VC和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有些回落,但相对以往2年价格还是处于高位。由于公司行业景气依然向好,因此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第四部分行业热点问题
一、全球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一)新药研发费用越来越高,研发速度减缓。目前开发一个新药的费用已经达到5~10亿美元,而1976年的时候只有1.2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是研究开发的难度加大,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筛选和组合化学技术、机器人技术等都很昂贵,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1961~1990年,世界共开发出2097个新化学实体(NCE),年均70个。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研究费用日益膨胀、传统的“普筛”技术穷途末路和新药审批制度越来越严格,新药的开发速度明显减缓,年均为40个左右。2000~2006年,年均数量降为26种,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FDA仅批准了18种新药上市,几乎为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兴起。医药研发外包(CRO)是一种为各大药企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并以之作为盈利模式的专业组织。C R O的兴起,缘自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高的新药研发成本。医药研发外包在全球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据CenterWatch公司统计,美国所有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项目中,有CRO参与的占2/3。专家介绍说,目前全球CRO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近年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争夺发达国家大型药企CRO业务上硕果累累。美国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外包服务正在逐步向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转移。流向这些地区的订单,预计2008年前将达到60亿美元。中国CRO也出现了一批产业先驱。在北京中关村、成都高新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地区,已涌现出一大批医药研发公司。今年8月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第一家C R O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就是国内领先的制药和生物研发服务供应商,服务范围涉及化学、生物和原料药,拥有超过100项已授权或申请中的专利成果。
2006年,其客户包括9家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目前,国际大型药企辉瑞和默沙东都是药明康德的客户。仿制药行业将保持继续增长。根据预测,到2015年,销售价值高达1600亿美元的品牌药将失去专利保护,全球仿制药行业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老化等原因,近年来各国医疗费用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减少庞大的医疗费用开支,各国政府都开始鼓励使用仿制药。全美最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梯瓦公司在美国的处方量在2005年一举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创新药公司美国辉瑞公司,而2006年梯瓦公司的处方量更是远远超过辉瑞公司。
(三)原料药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原料药的生产成本短期内不能通过技术突破而大幅下降,再加上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料药工业尤其是低端的原料药制造工业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成为大势所趋。2006年全球第5大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2007年宣布将在2年以内完全退出原料药的生产。2006年阿斯利康约有8 5%的原料药为自主生产,这些自主生产的原料药全部转为向中国、印度等国采购。
二、化学制药行业中大输液产品产销两旺
从需求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扩大了大输液市场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启动以来,到2007年6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数的8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2亿人,占全国农村居民的82.8%,参加率达到85.9%。我们按照7.2亿农民,每人每年50元计算,则增加了至少350亿元的药品市场容量。大输液将会受益于整体市场的增加。
我国从199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1.3亿城镇职工及退休人员。但我国包括学生儿童在内的2亿多城镇非从业居民缺乏医疗保障制度。2007年开始了在7 9个城市的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计划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对试点城市的参保居民,政府每年按不低于人均40元给予补助。按照2亿居民,每人每年40元保守计算,则增加了至少80亿元的市场容量。而作为最基本的药品大输液将会受益于整体市场容量的扩大。
随着医改不断推进,药品市场容量的增加,作为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大输液产品受益明显。据药监局南方经济研究所的统计,这一类药物占据着血液和造血类药物的重要份额。2005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血液和造血类药物市场价值为28.27亿元,占全部用药总值的11.7%,同比上年增长了24.6%。其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亚类中的主要品种葡萄糖、氯化钠占据了其中的20.48%。从供应来看, 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大容量注射剂派驻监督员制度, 减少了不规范小企业的输液产品供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在2007年底前完成大容量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并上报工作情况。其中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的重点,是大容量注射剂和其他静脉给药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通过核查, 规范企业改变工艺和处方的研究和申报行为,排除注射剂类药品质量安全隐患。
三、医药行业:五大类型企业受益于新医疗改革
新医疗改革以增加国家投入为着眼点,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医保制度的健全和国家投入的加大,将会释放民众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需求,扩大药品总需求量;另一方面,以药补医制度的逐渐消除,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医药企业的竞争环境,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和竞争环境, 将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 龙头企业优势日增。在此大背景下, 五大类型的企业将受益于新医改:
一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社区和乡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必将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设备的建设先行,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将迎来一个采购高峰期。此类企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企业规模也较小,如万东医疗、新华医疗。
二是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社区和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是新医改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保障供给网络,国家将选择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作为地区的主要配送商,如上市公司中的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南京医药、广州药业和一致药业。
三是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类企业。疫苗生产企业将受益于国家计划免疫范围的扩大。此类上市公司有天坛生物、科华生物和达安基因等。
四是高端处方药——创新型企业将胜出。相关上市公司有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和天士力等;低端处方药——大型低价品牌普药企业将主导。相关上市公司有中国制药、白云山、双鹤药业和广州药业等;非处方药——品牌中成药企业将胜出。相关上市公司有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和同仁堂等。
五是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企业。新政策环境将加速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化的进程。医药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资产注入成为趋势,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有恒瑞医药、天坛生物、现代制药、双鹤药业、同仁堂等。
四、制药行业环保设施整改,原料药受影响更大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向外公布了最后一则《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提取类的子标准征求意见稿。至此,六个子行业(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生物工程类、中药类和混装配制类)的征求意见稿, 已全部公布。这一新标准若正式出台,将促使国内制药行业大部分企业面临环保设施方面的整改,而这样的措施对于原料药的影响更大一些。
近年,我国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日趋提高,过去一些难以提上日程的标准,也开始逐步制定并实施。建设部部长此前曾表示,国家力争在5年内使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或者更多。还要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对重点企业存在的环境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由于制药工业的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过去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难以适应制药企业发展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如中药工业废水排放的原标准,就无法有效体现中药行业的污染特征和污染控制技术水平。若按原标准实行和考核,还容易造成标准执行的复杂性和企业负担的增加,反而不利于控制和消除污染。环保总局这几项新标准如果出台,无疑对于改变水污染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新标准比老标准要严格很多,一些过去没有涉及的领域这次也有所规定;对于排水去向的不同,标准也不同。比如对下游没有独立废水处理厂的企业,相应标准将更加严格。若按此规定,未来发酵类制药企业(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和其他)2010年当产量不变或产量增加20%的情况下,COD的排放量将由2005年的157177吨降至2010年的26209吨及31451吨,削减量分别为83%及80%。而其他子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新标准的出台,对于原料药(用发酵等工艺制作)和合成类药制造企业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他们为了降低成本,所以产生的污染往往也是最为严重。原料药,特别是大宗原料药是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国际竞争性的行业。不少原料药企业也是依靠牺牲环保和低成本劳动力, 来获得竞争优势的。
对原料药行业的影响也要从两方面来看,如果国内企业大部分都提高成本,那么对同类企业影响并不大,反而有利于行业洗牌,为下一阶段医药行业发展打下基础。比如, 基本上由我国所垄断的维C产品。而由于我国原料药出口规模巨大,也是出于成本优势,现在提高成本,将可能影响部分企业的出口。对于成本问题,环保总局分析认为新标准尚且处于合理范围。
例如,发酵类企业的吨废水投资成本在1340~24285元/立方米之间,总体来说,废水处理投资在企业的可承担范围之内。而大部分发酵类制药企业处理吨废水的运行费一般在3元以下,但个别厂家较高,达到8.1元/吨,处理吨废水的运行费用也在企业可承担范围之内。而污染相对少的生物工程及制剂类企业,如果制剂类按环保设施年运行成本30万元计算,则每单位(万片、万粒)产品增加成本仅为1.75元。而生物类企业绝大部分都可达标,所以实际提高的费用并不会太多,要低于30%。又考虑到该部分的环境效益,部分超标企业因项目增加的运行费用, 实际上增加约30万元左右,对于生物工程类制药企业是可行的。(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提供)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对提升医药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发展很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有目共睹。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小分子药物向大分子生物制药转变,并且生物制药的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13%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17%。在国际医药环境转换下整个也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但5年来生物医药比重仅仅为5%,相比世界水平来说,相差甚远,为实现赶超战略,国务院正式把生物医药确定为未来中国必须大力培育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要求未来三年以20%的增长速度加快结构调整,争取在2020年生物医药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居于中国政府确定生物产业的首位,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助于中国在多见的糖尿病,癌症,血友病以及免疫系统缺陷等疾病领域实现医药技术的大突破,加强民族健康素质与幸福指数。
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提倡与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实际发展中却面临各种阻力与现实困难。对于患者来说,希望获得最新的安全有效的最新生物药品,以得到最好的治理与救治。但是在目前全国医药监管政策限制下,许多最有市场销量的拥有先进技术的生物药品无法正常的进入医药市场,大量的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最有效的创新生物药,导致错过最佳医疗时机,给许多患者造成生命危急。特别对于现行的医药监管审批程序无法有效区分生物类似物及创新性生物药品,即使获得了上市机会,当前市场的监测机制不顺畅,很难控制与规范新药的质量及安全问题,无法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许多医保政策把创新性生物医药排除在报销的药品之外,这限制了患者及时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足
生物医药虽然是国家需要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安全性问题。对于一种新兴生物药品,其分子结构是不统一的。虽然新医药产品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但是许多生物制药产品并没有科学可靠的临床科学数据予以证实,因此这种生物制药极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早期生产的生物制药由于管理上的混乱如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低下使得安全性存在隐患,全国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医患事故发生。加强生物制药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严格管理,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
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转基因、生物合成、抗体工程、生物反应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强生物安全研究和管理,建设国家基因资源信息库。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提高我国新药创制能力,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现代中药;开发先进制药工艺技术与装备,发展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
同时需要大力加强生物医药产品的安全性与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患者知道生物药不具有完全的复制性,这是与小分子药物的最大区别。因此有必要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生物制药的高度复杂性。其次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物医药监管体系,加强监管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的有效性,优化生物新药审批流程,加快优化新药临床试验申请(CTA)的审批流程,确保中国患者尽早获得已经在全球其他地区被认可的创新型生物药。
对于生物制药产业,要使其真正快速发展,并维护了生物制药的质量及增强安全系数,必须建立健全能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医药质量标准及灵活有效的监管审批机制,加速生物医药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信息透明度,在参考欧盟和WHO的全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轨的监管审批制度和检测系统,确保生物药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明确对创新型生物药和生物类似物的定义,并分别建立清晰透明的质量认定标准和监管审批制度(包含专利申请、注册,命名到后期市场准入和监管),以确保监管的一致性,从而对两类药品的质量保证和患者安全保障进行把关。建立让更多中国患者受益于创新性生物药的机制,如加速创建生物药的医保支付条件,或者推动采用政府/企业/患者等多方承担的共付机制,从而使更多患者可以有条件受益于创新型生物药。
中国完全有条件与实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市场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让更多的患者能得到新兴生物医药的救治,提高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水平。为实现赶超战略,未来中国应该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与影响力的生物药物质量体系,在资金不足时大力吸引外资加盟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大市场化竞争程度,最大限度的惠及中国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能苑波,陈波.形成和确保代际优势—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组织状况.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l):97-101.
[2] 彭熠,黄祖辉,郭红东.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科学学研究.2006,(2):207-215.
[3] 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8,(01):132-135.
[4]郑风田,辛本胜.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7,(11):126-144.
中国近几年涌现出许多的医药行业中者。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医药行业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近年来,医药行业频出,各项政策密集落地,未来的行业形势走向如何?医药企业如何面对新的政策做出新调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指数及解读一直被业内认为是医药行业的晴雨表。以下是xx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医药产业增速持续高于GDP
此次发布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终端规模持续上升,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20XX年我国医院终端购药市场规模达到12246亿元,其中化药市场规模7696亿元,占比达到
60%以上,中药3848亿元,占比30%,生物药是869亿,占比 7%。政府近几年在卫生的投入逐年加大,从2010年的19980亿元一直发展到20XX年的亿元,卫生费用在GDP中的比重也是稳步提高。
广阔的市场容量是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XX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容量将近4500亿元,其中医疗服务市场容量是 21400亿元,占比将近50%,药品市场容量约占40%,器械类占3%。未来在药品价格改革影响下,药占比将逐渐下降,医疗服务占比会相应提升。
医药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自从2011年以来,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工业整体水平(高35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的工业产业。并且医药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从2007年占%到20XX年占%。
发布结果可以看出,我国GDP走势和医药行业发展走势相近,在2011年
之前的阶段十年,甚至放大到二十年,增长速度都比较快。近几年来增长速度逐渐往下,在缓慢下降。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雪蔚认为,2017年增速还会进一步降低,主营业务增速预计在11%左右,利润总额增速约%左右。医药行业依然保持较高的行业利润率,一直在10%上下,远高于工业总体水平,工业整体水平不到6%。预计2017年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水平,2017年下半年会有所提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分析认为,近十年来医药行业稳定增长,到去年为止,整个医药产业药品生产收入总金额在万亿,今年预计万亿左右。到去年为止,整个医药产业药品生产收入总金额在万亿,今年预计万亿左右,总量增长很快。
明后年,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医药行业压力会比今年大,于明德认为,一是医药行业周边行业压力大,二医保
费用控费要求强烈。这将导致今年、明年、后年医药行业增长幅度比较低。大家应对可能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充分准备解决、克服困难,要千方百计通过转型、升级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竞争能力。没有积极的出路,永远不可能走入低谷。于明德说。
2.中成药发展向好
榜单显示,从经济规模看,行业景气排名是化学制剂、中成药、原料药、生物制品。从利润水平来讲,排名是化学制剂、中成药、原料药、生物制品。从榜单分析,中药饮片、卫生材料、生物制品、中成药未来成长性好,制药机械、中药饮片盈利能力强。
华雪蔚分析认为,2017年及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子行业将是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剂,中药饮片和卫生材料分别在大健康产业驱动与在生物创新技术驱动之下将具可预期的成长性;制药机械则可能成为潜在的行业盈利黑马。
中成药跟化学制剂类似,主营业务
收入指数和利润总额指数跟行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并且呈上涨态势,利润率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从榜单上看,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品和原料药位居利润总额前四位,只是在排序上略有差别。虽然中成药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逼近化学制剂,我国对中药发展政策强力扶持,中成药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未来中成药发展会更好。中成药有望超过化学制剂。华雪蔚说。
3.寻找转型升级突破口
于明德认为,我国医药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转型升级必须走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医药产业过剩,走向欧美市场必须通过国际最高水平的药品许可,这需要中国药企提升药品质量,加强研发,走在国际化前列的药企,未来不可限量。生物技术将改变现在医药产业总体结构。很多重大医疗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新的生物药品配合,基因药物、新型疫苗、单抗体药物等领域要密切关注,投资生
物技术。
世界卫生资源的70%投资在吸烟、喝酒、营养、运动、肥胖、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因子,这些创造了医药产业新的发展契机。在新契机中,对于家政生活服务、医生卫生康复护理这些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要想转型升级药企还应勇敢拥抱互联网。中华海峡两岸医疗暨健康产业发展协会副理事长乔培伟认为,在互联网+新生态下,产业布局是企业战略地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应该思考如何创造客户价值、如何经营客户、如何拓展新通路、如何传递产品价值、如何运用新科技、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从商业角度来看,对于医药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引入其实为业务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首席咨询师黄东临认为,药企对于互联网的专业应用包括公众教育/病人教育、植入广告、医疗/药品门户网站、医药电商和医药交易平台、医学远程服务、专业APP服务、企业内部在线管理和在线项目、网上社区互动、专业APP沟通、与医疗专业人士在线交流、药品品牌自媒体、读者阅读跟踪、消费者人群互动等。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XX 年英国《金融时报》500 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 15 年的时间,耗费 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 20 年间,每隔 5 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 1 倍。XX 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 71 亿美元、46 亿美元和 35 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 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 1/5000,日本为 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XX 年,世界前 10 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 20 家占有率已经达到 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 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 70%。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出现了令人触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今年上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24 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 5%,同比增幅降低 0.9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1063 元,实际增长 2%,同比提高 1 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还同时指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 162 元,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 65%,而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 43 元,占全部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 82%。剔除其中的一些不可比因素,仍然可以看出,医疗消费在城乡人均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差距并不大。农村居民人数基本是城镇居民人数的二倍以上,如按实际数字计算双方医药销售金额应当大致相近。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多种因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额 723亿元,而其中农村销售额 35 亿元,仅占全国销售额的 9%。城乡医药市场消费差距之大,确实应该令人思索。笔者认为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还依然存在。这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极不相适应。医药保健是保障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长久下去,势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
(一)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镇、乡两级的集镇上。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需求客观的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由此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在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从而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之地。另一方面在销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二)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 GMP 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严重下跌,不合格药品随处可见。据有些地区对
农村基
层药店、诊所、卫生室抽检,药品不合格率竟高达 70%,而那些无证经营的超市、保健品店、诊所还不包括在内。归纳起来,主要问题就是过期失效、霉变虫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制的原药上市等几个方面。
(三)农村市场药品价格混乱。
农村医药市场由于价格信息闭塞,价格方面又无实质性的管理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靠高不靠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价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往往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
(四)农村市场药品管理松弛。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刚刚涉及县级,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机制管理状态。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交通工具无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由于农村市场的客观因素,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又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
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二、症结
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第一、农村医药销售市场药品供应问题,建国以来主要靠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和委托代批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分割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了原有的农村医药批发机构不适应多种经济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消费层次的农村医药市场现状。
旧的渠道不适应,新的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渠道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村镇小店、医务所和行政村的卫生室药品进货渠道处于秋黄不接的状况,农村分散在最基层的销售网点药品供应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
第二、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或地段,竞争过度,竞销过热;经济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众多的村落、村镇药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市镇,医药品种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农民消费的需要。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农村市镇药店已经很多,有的已经亏本。殊不知解放前许多镇上有近十家药店,现在人口增了三倍,集镇的规模也成倍地扩展,药店不是多了而是规模、机制不对头。更何况众多的村落、村镇也是农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网点空白,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第三、各种经济成份自成体系,各类经济成份连锁网络中心按照自已所在城市经营的习惯遥控指挥身处农村乡镇的销售网点。购销脱节,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不能适销对路。一些企业还片面地追求高差价、高价格、高利润药品的销售,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的雷同化。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医药商品、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特别是传统的服务项目却很难购到和满足。
第四、经济实力雄厚,品种齐备的医药集团企业热衷于在城市拼搏,无暇顾及如何占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价、低利润的商品无人经营,传统的繁琐薄利的药店售后服务也基本不见。
第五、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投入等超常规发展,造成单位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卫生院抓住了行政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工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数供应给卫生室的药价往往高于市场上一般零售店的进价。管理严格的乡镇,有些村级卫生员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对上实行明顶暗抗,偷偷摸摸在无证药贩处购药。他们甚至八小时在卫生室上班,业余时间在家里行医,成了一证多摊。管理松一些的乡镇,由于经营的分散性,村级卫生员采购药品基本处于监督管理的空白状态。
我们认为这许多因素归结起来,基本上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农村医药市场监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强和规范;二、农村医药市场药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药品监管工作好,药品流通渠道就通畅。只有药品流通渠道通畅,农村医药消费才能正常发展。
三、初探
农村医药市场要加强监管力度,已经引起许多领导的重视。县级药品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正在建立和强化,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特殊性和因此而形成的难度我们更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建国初期,由于农村医疗水平的落后和医药商品的缺乏,农村急切的是要解决药品的供给问题。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解决了农村医药市场的根本问题。由于药品掌握在国营经济手中,在国营商业系统从上到下的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平稳。随着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农村集镇上的个体诊所联合起来,组成联合诊所。个体零售药店联合起来,组成合作药店。有一定规模的医药商店实行了公私合营。由于联合诊所、合作药店、公私合营药店都在掌握住医药物资的国营经济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还是发展平稳。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中心集镇由国营经济直接组建地区性人民医院,联合诊所也接受卫生局的领导和管理。农村医药商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规范管理曾多次因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而条块变动。但在国营经济的统一领导下,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也是比较平稳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加入,多种商品流通渠道的展开,彻底打破了农村医药市场几十年平稳发展的境况。特别是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村医药市场也就跟着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简单的历史回顾,面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发达、人口分散、村落众多、网点稀少,形成了农村医药市场宽广、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网点设置分散和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我们认为一、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坐镇在城市中的大型医药集团企业深入农村,通过收购、兼并,合股、控大股、直接建网点等多种形式,切实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农村行政机构的改革,特别是以经济自然流向为指导,实行撤小乡并大镇,撤小村并大村,精简行政机构,精简行政人员,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变革。这为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占领
农村医药市场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效益。建国几十年中,农村医药市场的平稳发展,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农村医药市场长期有一个主体力量统管。大型医药集团牌子硬、信誉好、实力强、品种齐、价格廉、质量有保证。支持他们占领农村医药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农村医药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向那些大集团企业提议,深入农村应该深入到在农村机构改革后的大村所在地组建连锁网点,因为这里是农村经济最基层的中心地,也是各农村村落人流的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农村医药网点的空白处。
(二)建国几十年中城市国营医药批发企业下伸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发部门,我们认为这个经验实得大型医药集团占领农村医药市场的借鉴。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应该在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零兼营的药品配供中心。全面开花,做到每个网点品种齐备,这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每个网点品种齐,势必库存大,药品卖不掉,周转失灵,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若品种少、规模小又满足不了消费多层次的现代农民医药保健的正常需要。这正是一些以单一经济成份组织的连锁网店存在的而且很难解决的问题。而在中心集镇建立配供中心,则有利于商品资金、人员规模的节约。农村中心集镇人口多、经济繁华、商品辐射能力强。配供中心由于实行批(配供)零结合,身在农村了解农村市场的需要,多备品种能够适应农村医药市场多层次的消费新需求,又可以“以一供十”,即用较少的资金满足周围乡镇、村镇(含改制后的大村)连锁网点的需要。同时农民有个土种土生药材的收购问题。近年来土生药材由于无人收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农民收入。配供中心身在农村,了解药源,又可根据组织的指令,辅导种植和收购药材。确实这是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三)市、县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否能以农村中心集镇上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农村医药配供中心为依托,借用或聘用配供中心的领导为农村药品监管的人员。在县级药品监管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1、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员熟悉农村中的情况;2、由于配供中心在农村有一个网络体系,运用好这个网络,监管工作可大大地取得实效而且大大地节约费用;3、可节省行政机构人员编制;4、容易取得地方党政领导、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容易协调地方上的各种关系,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5、农村居民民风淳朴,讲究情感。监管人员在农村工作,为严格、公正执法,容易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实行政务公开,提高药品监管工作水平,切实改变农村药品市场的不良现状,确保农民用药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农村是个大市场,有占到全国人口 70%的农民住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农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去占领农村市场,既能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近期的经济效益,健全的销售网络,入世后,其战略性的成果也将十分显著。当然政府更应该积极鼓励企业深入农村医药市场,要制定倾斜的政策支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1、城市与农村有一定的行政障碍,这很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2、现有的店铺都有较好的地段,新网点的设立要取好的地段,更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3、新建网点,手续难度大,费用也很多。企业正常营业后,正常情况下还要半年才能盈余,所以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积极的政策辅持、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支持。4、医药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大型集团企业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当成自已的眼睛和手足在农村的延伸,支持他们,依靠他们,共同监督管好农村医药市场。
随着农村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农村医药市场一定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一、宏观情况
医药行业在 2015 到 2015 这 8 年间由于药品价格管制和招标政策比较宽松,配合充足的行业资金支持,以及市场自身稳定的需求,医药行业在这 8 年间发展较快,产值增速平均保持在 20%,2015 年以来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 GMP 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有所下降,维持在 13%左右,不过政策面上也 有许多利好消息,无疑仍将会刺激着医药行业稳步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利润外在因素是国家的医疗医保政策,内在因素是市场需求,核心是产品药效质量和招标政策。
首先新一届政府大力发展医疗保险,把城镇居民大病重病均列入医保统筹范围提高了报销比例,无形中能促进医药行业整体销量利润,另外仅以 2015 年来讲,全国医保结余资金总额超过 9500 亿元,占药品消费的 102%,医保资金具有强大的消费欲望和动力。
其次目前随着疾病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本身人口基数大的现状,无论是在医院就医型,还是在家疗养型对医药及医疗器械客观上都有大量稳定需求。
再次国家药监局逐步放开药价管制,可能导致低价药有所上涨,高价药价格回落,药品市场充分竞争,这将对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有益,大大促进销售额度,增加利润。
最后政策逐渐探索试水医院药房“对外托管”;允许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拟放开网上药店处方药互联网销售。又增加了一个医药销售渠道,市场销量广阔。
二、微观分析
医药行业整体前景好,但好的行业不一定百分百有好的企业。具体到一个企业公司来讲要想实现高利润运营,需要有核心的安全且吸引人的产品和技术,有专业营销中介如经销商,货物储运商,稳定的供应商,下游客户要广而分散,要有金融中介持续稳定支持。
决定医药公司发展中几个关键运营板块分析
(一)原料供应商 供应商地位举足轻重,是整个价值传递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尤其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客户满意程度,产品销量,公司利润。所以医药企业都很重视和供应商保持好关系,原料价格直接影响成本,所以一般也会多选择几家供应商,不过分依赖于某个或某几个,防止因供应成本走高,而使企业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关于医药生产公司与上游供应商之间供销结算方式,以调研的两家生产型药企业河南明仁药业(该公司具有Ⅲ类医药器械生产销售资质)和顺康中医药批发连锁
公司来看,除了针剂供应商可以赊销购销或开承兑外,中药材,酊剂,西药化学原辅料多使用现金结算。药企在进货过程中对流动性资金有需求。
(二)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营销,人工,财务成本 远不及研发成本,公司直接设立研发部研究所,所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长,有时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所以有的药企可能会直接选择与高等院校、医药研究机构合作购买他们的专利,再进行直接或仿生生产,以节约研发成本。产品定型后还需要由药监部门组成专家组进行 GSP、GMP 质量认证,方能对外销售。这期间购买专利和药品生产批号的费用,以及公关认证费用是一笔较大开支。一旦产品得到相关部门技术认证,方能参与各大医院招投标,进药房,以此能够保证有较好市场销量。所以药企在进行技术认证和后期招投标过程中,也是具有强烈使用资金欲望的时期,能够且愿意承担高利息成本,所需资金一般在 200 万以上。
(三)销售环节 医药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医院、药店、诊所为主,三者都有可能成为同一家医药公司的客户。尤其是连锁药店,渠道能量很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销售力量。在省内例如张仲景药房,省医药超市,健康人药房,千禧堂,老百姓等大的药房还有一些名气稍弱的小连锁药店零售收入占比颇大。药企在跟这些医院,药店,诊所合作时资金结算上是先收取一定比例定金,然后全额结算,所以账期一般不会太长,所以在此经销过程中,药店大型诊所会涉及进货流动资金、周转资金需求,但期限根据调查来看均以 2 到 3 个月为主,承担利息成本在 2 分以内。
(四)小型药店零售 单一个体户经营的药店,其利润增长首先靠的是好的店铺选址,其次就是有价格竞争优势的进货渠道,再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取得省市医保刷卡资质。根据调查显示一个经营刚满一年,面积在 350平左右的中型药店在医保资质下来之前月均营业额在 15 万左右,医保资质审批下来后,零售业务达到 23 万左右,有突飞猛进增长。所以一般药店大多都有意愿申请医保刷卡资质,其公关活动费用省、市加起来至少 20 万左右。
诊所及其药店也有相对的淡旺季之分一般在 5 到 7 月份是淡季,进入下半年 8 到 10 月份库存周转率加快,年底 12 月份备货需求增大。所以中小型药店在采购药品、补充流动性资金需求、以及申请特殊资质时期,对资金有非常急切的渴求,一般所需资金在 50 万以下,利息成本在 8 左右。因为经营相对稳健风险较小,所以需要的是短平快资金不愿承担过高利息成本,融资渠道一般是以拿房本抵押办理的大额生意人信用卡为主,或是亲朋之间转借,支付1 分左右利息。
三、风险因素 目前省内医药生产企业经营较好的应属新乡的华兰生物和信阳的羚锐制药,二者均是上市公司,它们具有自己核心的生产专利技术,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其他的一些中小药企大多是生产国内外仿生药品的,企业没有研发实力,所以利润空间有限。另外,药企在原料采购时多以现金结算,销售环节收到医药连锁公司的多是承兑,所以容易产生一段时间账期,造成流动性资金紧缺,因此对银行等金融部门有很大程度依赖性,经营稍有不善,会面临抽贷风险。
四、综合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当前形式下,我们要帮助一个好的行业好的企业找到融资需求融资点,由原来被动选择客户到主动发掘客户。综合衡量来看,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及增长
空间还是蛮不错的,可以覆盖融资成本。受政策层面影响较大,但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药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环节都存在短期流动性资金需要。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于此,专门设计适合他们需求的信贷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具体产品设计如下
(一)寻找一优质药企,打通它的上下游企业,走供应链金融模式,做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全方位资金支持,这样可以避免以往合作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压贷,抽贷造成的资金枯竭风险,单笔贷款额度不宜过高,但可以循环使用。
(二)针对单一小规模药店而言,设计短平快信贷产品,可以面积在 40平以上房本抵押,设计单笔贷款额度在 10 万元以下,期限 60 天左右信贷产品,要优于信用卡 45 天免息期条件,突出产品优势。
(三)另可以月均收入在 3000 以上,医保社保公积金齐全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做连带责任担保走信用贷款,期限也不宜长,可以约定有循环使用功能优势。
(四)针对医药生产企业在销售环节结算上,收取承兑占比较大这一现状,可以设计以应收账款抵押来做贷款,承兑视同应收款,大大降低放贷风险。
五、总论
2013-2018年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医药零售简介
第一节 医药零售定义及分类
一、医药零售定义
二、医药零售分类
第二节 医药零售市场发展概述 第三节 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成熟度
第二章2011-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态势剖析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药零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发展特点
三、中国医药零售市场景气度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分析
一、中国医药零售市场供需分析
二、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动态解析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中国医药零售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二、提高中国医药零售整体竞争力的建议
三、加快中国医药零售发展的措施
第三章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运行状况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6-2013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二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一、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比较
第三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四节 医药零售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医药零售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医药零售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医药零售区域集中度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章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获利能力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一、2006-2012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2006-2012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一、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2006-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五章
2013-2018年中国各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华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一、2011-2013年华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1-2013年华北地区医药零售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华北地区医药零售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华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华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华东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同上下略)第三节 华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华中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西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西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东北地区医药零售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章 主要城市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一节 2010-2013年北京医药零售市场情况分析
一、2010-2013年北京医药零售市场规模
二、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
三、医药零售市场前景预测
四、医药零售投资建议
第二节 2010-2013年上海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三节 2010-2013年深圳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四节 2010-2013年成都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五节 2010-2013年重庆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六节 2010-2013年武汉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七节 2010-2013年郑州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八节 2010-2013年西安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九节 2010-2013年沈阳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十节 2010-2013年南京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十一节 2010-2013年广州医药零售市场情况
第十二节 其它城市市场情况分析
第七章 医药零售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领先者市场竞争策略
第二节 挑战者市场竞争策略
第三节 追随者的市场竞争策略
第四节 补缺者的市场竞争策略
第八章 医药零售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九章
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医药零售需求与需求预测
一、2013-2018年医药零售市场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医药零售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供需预测
一、2008-2013年中国医药零售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医药零售施工量预测
三、2013-2018年中国医药零售供需平衡预测
第三节 影响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2018年影响医药零售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3-2018年影响医药零售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3-2018年影响医药零售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3-2018年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3-2018年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医药零售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医药零售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章 医药零售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医药零售价格策略分析
二、医药零售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企业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医药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医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医药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医药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医药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医药零售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医药零售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医药零售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医药零售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医药零售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图表略......--------------------网 址:
会上, 中国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和市委书记冯喜亮分别向大会致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立君出席会议, 副市长于胜利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敦化市医药产业发展专题片;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处长韩会学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注册司中药处处长刘春在会上讲话;吉林敖东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林及相关专家就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主旨演讲;与会专家与我市重点医药企业负责人对中医药的形势、任务、使命, 中医药与健康产业, 中药现状和前景及如何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 主要围绕《敖东医药产业战略规划》, 结合国家长吉图发展战略, 重点就敦化医药产业特性、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形式、敖东医药城建设、敦化市中药、北药发展趋势等方面研究讨论, 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进而推动敦化市医药产业的发展。
敦化市的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医药工业制造及关联企业发展到22户, 全口径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以2008年的16.9亿元为基数, 到2012年达到47.2亿元, 年均增长29.9%, 四年增长2.8倍。
敦化市现有野生植物1463种, 野生动物105种, 有经济价值的740种, 形成了一批以中药材种植 (养殖) 为主的特色乡镇。动物资源中, 具有经济、药用价值的有几十种, 被誉为“世界生物资源的宝库”。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市”, 也是吉林省中药材GAP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市。
2011年,甘肃成为首个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目前,甘肃省正在努力争取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国家试验区。
刘维忠2012年因“任督二脉”事件知名度飙升。西医出身的他,骨子里相信中医。2008年主政甘肃省卫生行政工作之初,就提出“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推行“西学中”,要“扩大中医阵地”。
中医药要从殿堂走到百姓中去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微博、微信基本都是发布与中医药有关的内容,这是在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取向或者态度呢?
刘维忠:我的微博、微信里面90%以上都是关于工作的内容,而且都是在空余时间发的。我就是想普及这些有用的知识,让老百姓掌握更多中医药知识。
甘肃发展中医,就是要让中医从殿堂走到老百姓中间去。如果总是掌握在少数几个专家手里,中医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而老百姓掌握这个武器之后,就可能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会威力无穷。
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式办法”的一种,而“美国式办法”是对高新技术的无限追求,对昂贵药物、尖端检查的无限追求。
《瞭望东方周刊》:怎样理解这个“中国式办法”?
刘维忠:“中国式办法”一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办法。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钱少,必须用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就是一种“中国式办法”。
现在我们是中医药、西医药两条腿走路。有一年禽流感期间达菲被限量供应,我们就用中医药。中医药产业链在中国,关系到药品安全、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本来关乎国家安全。
中医和西医就是人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能平衡、可持续。现在国家的投资结构不合理,各种政策都倾向于西医药。
把西药变成中药的一种
《瞭望东方周刊》:有一些网友称你是中医药的救星、靠山,说你让中医药重焕生机。
刘维忠:我肯定不是什么救星。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我们甘肃是在落实国家政策。西医发展这么好,不喊照样发展,中医不支持不行。
要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行政部门不采取强力措施不行。因为这里面牵扯很多问题,包括专业问题、利益问题。有些“反中医”的人爱走极端,啥都反对。
《瞭望东方周刊》:中医药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种境地?
刘维忠:中医发展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医自身发展提高水平;第二阶段是中医向西医靠拢,西医也在发展;第三阶段是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
患者具体情况不一,同一种疾病,不同患者服用同一种西药,结果可能迥异。我们都在研究,强调个体化辨证地服用西药,提高西药用药水平,这就是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
我们的思路是把西药变成中药的一种。现在中药有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为什么将来就不能有化学药呢?这是出于战略考虑,也是“中国式办法”的一种。
8%的疾病要花100%精力解决吗
《瞭望东方周刊》:据说,甘肃这两年又推出了“村级三件事”这项新举措,具体有哪些内容,想达到什么目的?
刘维忠: 2013年我们组织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等调查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白血病五种大病,显示这五种大病涉及1200万人次,每年花费大量医疗费。
所谓“村级三件事”就是刷写健康文化墙、开展村民健康沙龙和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进家庭三件事。目标之一是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掌握保健技术和知识,减少疾病发生。
这都是基本不花钱、少花钱就能解决的事情。我们还有监督落实体系。“中国式办法”就是有人干,还得有人监督落实。
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在当今就是要让老百姓拿起卫生防疫的武器。医生能看好的疾病大概只占人类疾病的8%,8%的病要用100%精力解决吗?
中国症结在于“看病难、看病贵”,而瓶颈在于病人太多。怎么减少病人?就是要提高健康素养,减少疾病发生。如果总是纠结于医院规模、技术设备等问题,病人不减少,投入无边际,医改就很难展开。
《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我在甘肃采访的时候,很多医生对你大力推广中医药的做法表示不解,现在情况怎样?
刘维忠:虽然我以前是卫生厅厅长,主张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但一些西医从心底是不认同的。现在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我感觉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比如,以前甘肃省人民医院部分西医对中医不够理解。有一次我的一个老同学突然脑梗进了ICU,医生说“今天或明天脑死亡”。后来我请著名中医联合治疗,患者康复后上班。这件事后,这家医院主动落实中西医并重。
我是行政人员,我不开药方,但是调兵遣将总可以吧。什么时候该用中医,什么时候该用西医,我比一些大夫经验多。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未来医药行业消费需求分析预测07-25
2024年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10
医药产业研究09-20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06-17
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06-18
医药保健行业发展趋势05-26
中医药服务发展情况汇报12-02
医药薪酬报告11-25
浅谈我国医药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07-25
咨询报告薪酬医药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