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上讲话时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阐明了民族文化在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战略定位和民族工作的新常态。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对本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 地貌多样, 自然风光绮丽, 民族文化丰富。抓住国家建设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机遇, 通过整体规划、区域合作、政策扶持等措施, 繁荣民族文化, 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 形成大旅游、大配套、大线路、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经济产业化,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秀山、酉阳、彭水、石柱自治县及黔江区为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 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6%, 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 占该地区人口的59%,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2.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鳞次栉比。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孕育了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桃花源, 有保存完好的世界地震遗址黔江小南海、幽深逶迤的阿蓬江、阿依河, 举目苍翠, 步步成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宗教圣地, 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址、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头山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石钟山天然巨佛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西沱云梯街、龙河崖棺、太白岩碑刻、沿溪明朝摩崖造像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蚩尤庙遗址、张飞岍古石刻、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古城、打妖洞故城遗址、清溪古地道、宋龙土王庙等, 文化源远流长, 极具开发价值。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礼仪、民间工艺、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说唱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尔调、南溪号子、秀山花灯、土家摆手舞等11个项目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众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均为革命老区, 有黔江区黎水、水市、濯水、冯家、马喇等十余处重点革命遗址;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酉阳的龙潭古镇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红二军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秀山县城南郊红军二野司令部旧址和刘邓大军入川洪茶渡口旧址;彭水红三军司令部汉葭镇旧址、南渡沱红军渡口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1.1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种类多, 数量大。文化遗产方面, 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9处区县 (自治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柱西沱、酉阳龙潭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有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古建筑技术和民族手工艺等。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达69个, 黔江板夹溪十三寨、石柱冷水—黄水民族文化旅游带、酉阳河湾山寨、彭水鞍子苗寨等一批发展旅游产业的特色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村”带“游”、以“游”促“村”的格局。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成果丰硕。有序推进重庆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石柱民族文化演艺中心、秀山花灯博物馆、酉阳摆手舞博物馆、彭水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改造, 编辑出版了一批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丛书, 支持《大美桃源》《娇阿依》《天上黄水》等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和制作。协调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华民族一家亲”下基层活动走进彭水、酉阳。组织民族地区五区县在美国洛杉机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等。

二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 组织有关专家收集整理民族文化精品, 实景、实地、原生态地拍摄了少数民族歌曲、舞蹈、器乐、建筑、民俗等五大类122个传统民俗文化项目, 印制了民族文化典藏画册, 开通了民族文化网站。渝东南民族地区有11个项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58个项目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包括口头传说、节日文化、表演艺术、饮食文化及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苗族蜡染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口头传说包括土家族、苗族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说、民间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民间故事等;节日文化有土家族的“舍巴日”“族年”“赶年”;苗族的“过苗年”“七月七”“羊马节”等;表演艺术主要有花灯戏、摆手舞、土戏、傩戏、薅草锣鼓、三棒鼓、竹琴 (酉阳) 、苗族芦笙舞及木叶吹奏艺术等;饮食文化主要有土家族糯米粑、养面羹、火炕腊肉、菜豆腐、酿豆腐、血豆腐、豆腐鱼、咂酒、灌灌茶等, 苗族的油茶汤、酸鱼、酸肉、酸汤、辣椒骨等;另外还有土家吊脚楼、土家族西南卡普和苗族蜡染手工艺等。

三是精心打造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品牌。挖掘和开发了一批极具民族特色、浓郁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文化产品。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彭水《娇阿依》等民族歌舞多次进入重庆主城演出, 并代表重庆市参加国际、国内的展演、比赛, 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合川钓鱼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金奖, 黔江区少数民族作家何炬学撰写的中篇小说《摩围寨》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彭水自治县文化宫原生态表演唱《诸佛盘歌》在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比赛中获金奖。同时, 重庆民族歌舞团打造的“云上太阳”在巴西巡演倍受观众欢迎。渝东南民族地区还举办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会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土家民俗文化节等。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把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把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 在渝怀 (沪) 铁路、渝湘 (沪) 高速路、黔江舟白机场的带动下,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重庆旅游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

一是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拟将渝东南民族地区建成国内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 截至2014年, 区域内仙女山、桃花源、乌江三峡、小南海、濯水古镇、龚滩古镇、西沱古镇、黄水名镇、太阳湖等大项目已完成投资达100亿元。

二是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乐”等要素为主体, 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4年底,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旅行社近30家, 星级宾馆饭店40余家, 分别占全市的6%和13%左右。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武隆的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龙坛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开发, 一批初具规模, 展示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的景区已成为中外旅客游览的重点项目。

2 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通过“五大功能区发展规划”以前, 受保守落后思想影响, 对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认识不足, 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软指标, 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帐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小。

2.1 缺乏财政投入长效机制

渝东南民族地区财政实力薄弱, 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较少;市级财政未设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按规定需要配套的项目资金也很难到位;缺乏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有限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运转十分困难;旅游交通条件差, 断头路多;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接待能力弱。

2.2 缺乏大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支撑

一是缺乏跨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重庆市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地区,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但分散于不同的行政单元内。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缺乏牵头部门, 没有总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二是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撑。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 又缺乏高层指导, 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由于口径不一, 强度各异, 有的甚至相互抵触, 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2.3 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文化人才匮乏, 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编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旅游产业发展缺乏高层次规划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导游人才。虽然举办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如黔江区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中国酉阳土家摆手节、石柱森林文化节等, 但缺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未能形成协调推进格局, 特色、亮点和品牌不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不大。

2.4 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不够, 开发不力

渝怀铁路、“渝张常长”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和弃土对乌江画廊造成严重影响;对体现重庆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秀山花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利用不够;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民族服饰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3 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顶层政策设计,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渝鄂湘黔政府联合争取国家设立和增加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基金、生态补偿基金、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及扩大信贷规模等扶持, 重点支持武陵山区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工、民俗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争取中央财政对生态保护发展区、长防林、天然林、石漠化治理区抚育等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逐步提高补偿额度;争取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专项, 在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开展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 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对武陵山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产生的税收全部留存地方使用, 逐步取消专项资金项目地方配套要求。争取国家支持在武陵山片区各区县 (自治县) 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定年限全免政策, 在国家政策没有下达之前, 可先由市级财政进行补贴, 在武陵山片区形成招商引资洼地,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效果。三是整合扶贫项目资源,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将财政、发改、交通、水利、扶贫、国土、电力、农业、林业、畜牧、教育、卫生、民族等部门资金集中设立“渝东南产业发展基金”,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计”和杠杆作用, 专门用于该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企业银行贷款贴息, 撬动社会资金的投资, 促进旅游、种植、养殖、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武陵山区区域合作政策法规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 整合力量, 从更大的空间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抓住国家对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 突破武陵山地区行政区划分割障碍, 加快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协作立法工作。二是加强渝鄂湘黔四省市区域规划合作, 促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国家民委牵头, 统一协调武陵山区各地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规范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三是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同推进国家出台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的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 争取把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出台有利于促进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发掘、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武陵山地区土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交通发展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发展意见》等。

3.3 发掘文化内涵, 科学编制民族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推进武陵山旅游整体规划建设。避免单纯的景观规划, 把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优美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丰富旅游资源, 提高文化内涵。由武陵山少数民族区连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 编制武陵山地区文化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旅游资源,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优化资源布局, 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旅游规划融合。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重庆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依法保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强区强县、强乡名镇、美丽乡村、民族村寨保护建设统筹规划。三是按照武陵山区域总体规划, 完善渝东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以民族文化为主线, 特色自然景观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方针, 突出重点, 加快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乌江画廊、桃花源、黄水森林公园、小南海等著名景区, 西沱、濯水、黄水、龙潭、龚滩古镇建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推进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及其艺人的认证工作, 对通过认证的民族文化产品, 发放专用商标, 保护知识产权;对通过认证的民间艺人, 授予称号, 颁发证书, 鼓励其领衔创办民族文化企业。

3.4 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合作机制, 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一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手段, 推进“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联合发布信息, 统筹旅游宣传促销,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现代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文化旅游商业模式, 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重视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消费内容的启发效应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带动, 支持企业将高科技手段融入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再现、建筑景观及特色演艺中, 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二是建立营销合作机制, 争取宣传最佳效果。市内宣传媒体、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好宣传造势、产品和项目展示、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广泛运用新兴媒体、大数据和创意策划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根据不同客源地、年龄段、收入群体的游客偏好, 精准投放广告信息, 精细开发和培育市场。引导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围绕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创作影视、动漫、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 实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三是做强旅游产业基础, 培育壮大旅游精品线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乌江画廊、芙蓉洞、仙女山、桃花源等知名品牌的作用, 以旖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 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主线, 科学构建旅游精品线。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形成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 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酉阳—黔江—重庆旅游线;以石柱旅游为中介, 形成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旅游热线, 重庆—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旅游线。

3.5 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 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旅游产品创新。自觉将旅游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 把抽象的土家、苗家文化品牌商品化, 创造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依托鲜明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建设为突破口, 开发集自然风光、民俗活动、民族饮食、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三是开发民族特色餐饮文化。依托武陵山区绿色食品资源优势, 结合独特的土家、苗家饮食文化, 开发地方名特食品、风味小吃等, 通过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名特美食展、烹饪技艺表演活动, 建立民族餐饮开发基地, 优化民族餐饮结构, 打造民族餐饮品牌, 发挥特色饮食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3.6 创新融资服务, 突破旅游相关产业资金瓶颈

一是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库, 促成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设立政策性开发银行, 推行小额贷款, 提高生态旅游、农村特色产业贷款贴息标准, 延长贷款时限等;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 扩大对区域银行的业务授权范围和额度, 放宽区域内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允许多样化资金进入县域金融体系, 解决武陵山片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投融资需求, 破解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过程融资难问题;旅游企业贷款在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 可采取差额部分由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采矿权、商标权、股权、农村承包土地及森林经营权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 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同时, 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担保公司及行业协会, 形成相互联保的信用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企业融资能力。二是推进旅游企业诚信建设。结合大多数生态旅游企业“短、频、小”的贷款需求, 创新服务手段, 开辟“绿色通道”, 提高服务效率, 向企业做好标准化服务流程及优惠政策宣传, 银行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宣传信贷产品、信贷流程、办贷条件、结算程序、利率定价及服务承诺, 帮助企业掌握金融业务知识, 为银企构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指导企业提高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使企业树立起守信用、重管理的模式,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旅游企业利率定价机制。根据区域企业特点和差异, 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经营管理及法人道德等情况评定信用等级及信誉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守信程度等建立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在授信范围内允许循环使用、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充分利用国家利率杠杆作用, 促进生态旅游企业稳步发展。根据国家利率政策、企业风险程度、信用等级、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效益目标及信用合作等因素确定和调节贷款利率水平, 对优质客户在覆盖风险的情况下实行利率优惠。

摘要: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 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 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 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 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 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渝东南

上一篇:浅谈互动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