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大学外语课堂学习中的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情感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问题成为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探讨的话题。笔者将在本文中具体介绍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 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讨以这两个理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 和罗杰斯 (C.R.Rogers) 。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是: (1)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发展。 (2) 人本主义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展自身能力的倾向。人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够使自己达到完善的境界, 达到自我实现。 (3) 认为人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学生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学生的学习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 所以人本主义主张教学要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 而是人的需要, 他将其分为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 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认识需要, 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 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 可起到匮乏性动机, 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一旦得到满足, 紧张消除, 兴奋降低, 便失去动机。

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也是最脆弱的。当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 他的主要动机就是生理需要。人对生理上的需求往往要比其他的需求更强烈。饥饿是生理需求中最典型的代表。如果生理需要得到满足, 安全的需要就会产生。这时的有机体就成了一个安全的机制。当然正常人中也有一些常见的现象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的需要, 爱的需要包括给予爱和接受爱两方面。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 个人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并且在此时爱的需要起着支配作用, 他渴望朋友、爱人、团体中同事之间的深情关系, 并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除了接受爱以外, 他还有给予爱的需求, 例如母亲给予子女的爱, 普通人给予其他人的同情等等。社会上所有人都渴望获得尊重。尊敬需要的满足使人感到自信, 如若受挫, 便会产生自卑情绪。“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 马斯洛把这种需要称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 有赖于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 当基本需要满足后, 人们就有可能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即促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这是需要层级中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并非为所欲为, 它是让一支玫瑰花成为更加怒放盛开的玫瑰, 却不是将玫瑰变成百合。它让人能够展现他的内在本质, 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健康, 更加充实。简单讲, 就是使人们成为他自己。

2 罗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论

罗杰斯曾在《学习的自由》 (Freedom to Learn) 一书中指出:“我知道, 这种学习 (系指自发的、有意义的学习) 的发起, 不依赖领导 (系指教师) 的教学技术, 不依赖他在该领域的精博学问, 不依赖他的授课计划, 不依赖他对视听教具的运用, 不依赖他的讲授和演示, 不依赖众多的书籍, 虽然他们当中的每一种都会在此时或彼时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资源受到利用。不, 促进意义学习依赖于促进者 (facilitator, 这是罗杰斯用来取代教师一词的更常见的术语) 和学习者彼此关系之中的某些态度”。

罗杰斯的促进者和学习者彼此关系之中的某些态度指的就是以情感因素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他深信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 因此他特别重视建立新型的情感型的师生关系。他认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 真实 (realness) 或真诚 (genuineness) 或表里如一 (congruence) 。它是指师生在交往中应彼此坦诚相待, 师生都要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情, 教师不把属于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强加给学生。罗杰斯认为, 这个要素是最重要的, 因为正确的移情和无条件积极尊重除非是真实的, 否则他们在某种人际关系中就毫无疑义。 (2) 奖赏 (reward) , 也称接受 (acceptance) 或认可。罗杰斯认为,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认可每个学生都是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重视学生的情感, 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 同时也宽容学生的缺点, 维护学生的尊严与爱好, 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3) 移情性理解 (empathic understanding) 。它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倾向等,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情感, 不要对对方作定性评价, 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 而且教师或学生要正确恰当地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对方, 让他感受到这种理解。罗杰斯坚信, 只要能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情感型师生关系, 学生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 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总之, 坚持以人为中心, 承认并尊重学习者个体间的差异, 主张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让学习者凭借自身的需求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

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3.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认为, 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它的情感因素, 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 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 而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 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 教师应是“促进者”, 是“引导者”, 帮助学生学, 创造条件让学生学。教师还应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 要帮助学习困难型的学生找出后进的原因, 克服阻碍外语学习的消极因素, 使他们放下包袱, 充满信心, 学好外语。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不要理由的珍爱和关怀不带占有的色彩, 不是出于某种自私的功利目的, 而是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人, 承认学生感情与经验的合理性。教师有能力真正理解学生的感情, 对学生的言行从来不怀疑, 能够准确地感受学生的倾向和态度, 并以合适的方式告诉学生他有充分的能力与意愿分担学生的感情。尤其是外语学习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以及良好的母语水平。因此当学生遇到挫折而被讽刺、挖苦时, 一般都会感到恐惧慌张, 表现为面红耳赤, 战战兢兢, 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等现象。时间越久就会害怕、疏远该门学科或承担该门课程的老师, 甚至厌恶课堂, 厌恶学校, 最终有可能导致逃学或退学。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感”的课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 包容和允许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 不偏爱和优待部分“好学生”而打击和歧视部分“差生”。由于智力因素、语言能力、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 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着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差异, 在学习中有漏洞或某些知识或技能方面很肤浅,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课堂上, 老师遇到上述情况时不能大声训斥, 避免学生为了保全面子而不懂装懂或者抄袭他人成果。因此教师自身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未知领域, 不为保面子而不懂装懂。这便能帮助学生消除因自己的某些无知或知识不多而产生的课堂恐惧。

3.2 建立和谐友爱的生生关系

如果说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励学生乐学向上, 那么和谐的生生关系更能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保持愉快且稳定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 既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学生不受歧视, 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责任感。以个人的教学体会为例, 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纵向型”, 即优秀生帮助后进生, 这种方式也可以是跨年级的, 即高年级同学帮助低年级同学;另一种是“横向型”, 即将同等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也可以跨班级进行。前者可以在外语课堂以外组织学生批阅作文及翻译作业, 后者可以给后进生一些有趣简单的话题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课堂讨论。这种互助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愉悦情绪, 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一个学生离开父母的庇护过集体生活时, 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有想要依附于某个集团的倾向。很可能差生之间或优秀生之间形成一个个小群体, 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 若不加以引导, 往往会产生磨擦, 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 更应倾注情感, 用爱心打动他, 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 共同搞好班集体。还应增加差生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长期处于受到关爱和鼓励的学习环境中。同时, 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 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 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如马斯洛所说:“处于和平、安全和友爱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发展, 并容易懂得发展的过程。”

3.3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开展多样化教学

马斯洛理论中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在教学中是指学生将自己的命运与集体相联系, 并在这个集体中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当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时就会增强自信, 愉快而专心致志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微笑, 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时的鼓励, 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肯定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动作表情都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排除自卑等各种心理障碍, 勇敢的参与课堂活动, 获得更多口语交际的机会, 从而满足学生归属感的需要。此时还应把握好课堂订正的尺度, 避免打击学生表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当然和谐的课堂环境既是民主的, 又是规范严格的。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是在一定规范的制约下形成的。即是所谓的没有“法律”制约, 何谈“民主自由”。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遵守规范, 忠实于规范, 在制定规范时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其中, 师生共同建立课堂行为规则。必要时可采取制订课堂公约的形式, 师生共同接受制约。另外, 教师还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言语交际活动和思想交流活动。以笔者多年来的亲身实践为例, 课堂内安排猜谜游戏、接尾令、课前5分钟演讲、外语诗歌竞赛和戏剧表演等语言实践活动;课外安排学生与外国朋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举行外语演讲比赛、提供在企业中的实践机会等, 多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流, 使学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此外, 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图片等形式刺激学生的视听觉, 使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景中。

3.4 实施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关注语言的意义, 理论基础是认知学基础:在做一件事时, 人们会去关注语言的意义内容, 才能发展语言能力, 不能光靠背语法知识。任务型外语教学强调, 强调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加大信息输入, 促进语言产出。任务型外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向、多向的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活动。学生在一个协作小组中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构建、领会和应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5~6种任务, 让学生自愿也能够通过外语完成任务, 实现在集体中的自我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即是任务完成时的成就感。而一次任务的完成带来的成就感, 将会激发学生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 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 形成良性循环, 优化他们学习外语的心理环境。另外, 罗杰斯关于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的主张启示教师在分派任务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程度较低的学生不宜分配困难的任务, 否则会降低教学的效果, 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更大的挫败感对任务分配产生抵触心理。

4 结语

马斯洛的理论成功在于将人的心理需要分为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满足或部分满足学生的低一级需要。也就是说,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与同学的关心和尊重, 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并受到肯定, 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罗杰斯的情感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 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师生间建立的平等友爱的关系。这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启示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积极转变角色, 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以满足人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那么马斯洛和罗杰斯的理论的共同点就在于从人的正常需要出发培育优良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

总之, 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视角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外语学习的本质, 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其中关于“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认知与情感同时发展的论述为我们理解外语教学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的同时鼓励他们学习自主, 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互帮互助, 通力协作,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 这一理论对当今正在进行中的外语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从介绍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理论入手, 试图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从宏观上探讨人本主义教学论对大学外语教学方式方法的启示, 以期引起广大外语教师对于角色转变问题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重视, 对于学习者心理因素的关注, 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潜能, 提高外语学习效果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大学,外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 (第三版)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8.

[2] 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2.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1.

[4] 王策三.教学论稿 (第二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2.

[5] 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9.

上一篇:核电主泵泵轴振动分析与处理下一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之地下停车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