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精选8篇)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文明;途径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的保护自然生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要求人们爱护地球,自然界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发展必须协调,人类才能向更高的文明迈进。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任何以毁坏自然界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只能导致自然界的报复,而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一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寻求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成为人类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建设的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可以提炼出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在《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哲学著作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尤其是在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上,这不仅是确立生态文明理论的着眼点,同时也是确立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理论方法。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的两大理论基础来源

(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第一基础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的运动形式,自然界是人们直接的生活资料,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和材料,恩格斯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的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人类通过劳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断使“自在的自然界”转化成“人为的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要在实践中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是人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和要素,离开了以人类劳动为中介的实践,任何自然的存在都失了以人类生活为判断尺度的存在意义。在批判黑格尔抽象的自然观的时候,马克思直接断言:“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决定了人只能在自然界中生活,只能依靠自然界,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人不能像动物一样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料,人靠自然界生活,事实上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但是人类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没有从哲学的高度去探讨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史过程中,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强调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地位,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他们只是从自然的本身去说自然,去探寻它的本质,他们既有合理的一面,即尊重客观事物的实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等,但是他们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他们只是把自然当作纯粹的自然,而不懂得从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自然,即有人参与的自然,他们把自然和人截然的分开,不懂自然是人的自然,采取了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原则,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论从生产实践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缺陷,把人同自然两者相联系,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了人这个主体与自然这个客体两者的统一。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另一个基础

人总是以类的形式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由于人不能离开社会,人总是作为群体或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去与自然发生联系,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解决社会矛盾的问题,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才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生产关系。要实现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要改变生产方式,要使生产关系不断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加强了人类与自然规律的了解与掌握,开发了许多新型能源,例如,高科技中的太阳能,核能产业及反物质等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和原材料,生物工程产业可以提高动植物的品种,增加粮食的产量等,但是科学技术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核污染等,人类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去寻求新的替代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归根到底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既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问题,那么也只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二、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要求

(一)人类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内在统一的,人类要爱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大自然惩罚和报复人类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人类的觉醒和反思,却是十分的迟缓,人类只有在遭到自然无情的惩罚,并危及到自身生存的时候,才懂得自然界是不可侵犯的,才开始反省自己的“征服”行为。从恩格斯的话中可以看出人类一定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不能破坏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办事,自然才能造福于人类。

(二)遵循客观规律,要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规律,按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发展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的按规律办事。

(三)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前提条件的,人类的发展不能开自然,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立起一个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生态圈”成为新世纪人们的共同愿望,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及影响是有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处于一个低层次的和谐状态;到了机器大工业的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界掠夺越来越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生态危机日益凸显,更是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人类由一开始从“敬畏自然”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关系变成了“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自然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物种灭绝加速,土壤侵蚀严重,海啸,地震频繁发生,全球气温上升等,人类开始寻求摆脱危机的方法,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形成人——社会——自然的良性循环系统,只有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那么,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实现生态文明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2

面对整个社会出现的对生态文明的呼唤, 承担着导向、转化和育人功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作出积极回应。卡西尔说:“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来治愈”[1]。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 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社会对绿色生存方式的价值诉求。大学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不容推卸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致力于培养理性生态人, 促进学生生态人格的完善, 指引大学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价值诉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正视当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寻解决思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日趋完善, 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启生态教育维度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价值。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启示

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维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逐步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论思潮之一。尽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线索多元, 理论家思想各有特色、各有建树, 他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理论倾向, 体现为用生态学理论去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对当代资本主义以及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非绿色、非生态的问题进行批判。认为,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问题的逻辑结果, 其资本逻辑与生态之间的裂缝是资本主义发展本身无法自我弥合的, 只会带来裂缝的不断扩大, 生态社会主义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而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是生态的, 社会主义本质上应该内在地包含生态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某些具体观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共识, 这些共识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 生态自然观——重建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遍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他们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 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以及方法论原则有助于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现实冲突, 建立起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此, 奥康纳 (James O’Connor) 通过阐释“文化”、“自然”和“劳动”之间的辨证关系, 强调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对规范人们行为、突破狭隘的技术决定论, 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的作用。福斯特 (J.B.Foster) 建构的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 运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中的“自然、自由和实践”三个核心概念。“自然”和“自由”分别表现为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把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就是实践活动。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辩证法强调社会和自然的不可分离及其相互作用, 佩珀 (David.Pepper) 指出马克思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论者和一元论者, 这种辩证法是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的科学方法。“自然及其对自然的看法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改变自然, 被改变的自然又影响着社会进一步地改变它”[2]。这就决定着克服自然异化必须消除外部社会对自然的非理性控制, 重新规范自然的用处。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阐释其生态自然观, 但他们都强调历史观和自然观的辩证统一, 在此基础上, 重新构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二)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重估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及相关主张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马克思是用物质代谢术语定义劳动过程本身。在《资本论》中, 他提到:“劳动是……人与自然的过程, 由人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过程”[3],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 这事实包含了劳动的两重维度, 一是劳动的社会特性;二是劳动的生态特性, 这两方面的特性使得劳动与自然的关系是持续的、辩证的。然而, 资本主义的地产生而出现的土地圈地运动和土地私有化催生了城市和乡村的分裂, 把人从土地上赶走,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当资本企图征服自然规律和自然系统来实现资本积累时, 它“全面地攫取了自然”, 它“破坏一切 (即自然) , 而且不断地使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摧毁所有障碍, 这些障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扩大、生产的全方位以及自然立和精神能力的开发和交换”[4]。交换价值主导使用价值, 竞争以及资本的积累和积聚共强化了资本贪得无厌的欲望, 不停积累的冲动扩展了社会的社会物质代谢, 加强了对自然的开发和要求。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扩大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资本的社会物质代谢与自然系统代谢的分裂不断加大。

在福斯特 (J.B.Foster) 看来,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变换过程实质上是异化的。如果用物质变换概念来表达, 这种异化就是“物质变化裂缝”。这个裂缝自然是资本主义无法缝合的, 在这个意义上, 生态危机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逻辑推导, 而社会主义也成为超越现状的应有之义。现代环境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人的观念落后或工业主义造成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 借用梅扎罗斯《超越资本》中的理论, 资本逻辑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并激活诸多“绝对的极限”, 只有超越资本逻辑, 人类社会才是有希望的。我们不能空谈未来, “不能浪费时间, 改变历史进程, 改变这个世界”[5]。

(三) 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理论——重塑绿色生活方式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 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建立在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基础上的人的异化。要改变这种异化状况, 我们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出发, 理顺生产、商品、需求、消费和环境之间的合理关系。在阿格尔 (Ben Agger) 看来,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危机已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领域。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 我们需要分析异化消费的现象。资本主义为了追逐巨额利润,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刺激消费, 鼓励消费就是不断扩大人的“基本需要”。生产不仅仅是为利润制造消费品, 还必须为利润创造需要。“需要不再是源于人的内心, 而是变成完全由外部制造出来的东西, 消费成了需要满足的唯一方式, 并变异为生产扩张的内在动力”[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借助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到的“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指出广告等大众媒体制造出了大量的虚假需求, 从而导致了与人的真实需要毫无联系的异化消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符号性消费, 在受广告支配的消费中去寻找真正的人生意义。由此产生了“劳动—闲暇二元论”现象, 即不是在劳动中寻求自身全面发展, 而是把娱乐消费作为获得幸福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 无限生产、异化消费和虚假需要被联结起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积极回应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启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维度的开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此作出应有的回应。

(一)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 实现教育方法的生态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层次上的教育, 更是一种文明生态行为的养成训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索的是如何把外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转化为内在的生态文明行为, 如何把外在价值内化于心, 真正让生态价值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准则,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去分析、思考问题, 树立整体生态主义观点, 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过分强调自然的工具理性。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 三者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然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反之,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然就会影响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只有实践中明确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坚持整体思维方式, 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才能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得以实现。

(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实现教育目标的生态化

运用系统分析法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其环境视为一个系统, 明确我们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是在受教育者心灵白板上的简单勾画, 而是对个体精神生态的调适和污染治理, 对受教育者现有价值体系中多种观念冲突过程的生态替换、平衡与转型。必须从作为“现实的学生”的现实状况着手, 通过积极的调适和重建, 让学生明确在复杂的社会观念中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进而带动其思想领域的生态化健康良性发展。在这个过程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尤为重要, 必须用强有力的信念教育改变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的现状。克服以往对共产主义理论宣传简单化的倾向, 使学生真正把握共产主义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所在。同时, 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为教材, 让学生们真正看到资本主义的“诸多极限”, 纠正学生们对社会前进方向的认识的种种偏差。

(三) 理顺消费、正视幸福, 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态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从学习中找到幸福, 在追求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提倡学习的价值理性, 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体现为自我完善的过程而非是对学习目的的工具理性运用的过程。美国伦理学家R.T.诺兰 (Richard T.Nolan) 说过:“只有彻底改革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符合道德、符合现实地解决我们的问题”[7]。在这个意义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 使他们毕业后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关键环节”[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将生态价值观教育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范围。这一问题不仅仅值得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 更值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思考和深入研究, 这既是我们的专业兴趣所在, 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要: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 更涉及人们生态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转化和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要求理顺需求、消费、劳动和幸福的关系, 开启了唯物史观的生态视域,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年版, 第24页.

[2][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55页.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第201-202页.

[4][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393页.

[5]Meszaros.The Structural Crisis of Capital.140.转引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2012)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年12月版, 第287页.

[6]万健琳.《异化消费、虚假需要与生态危机——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和消费观》[J].载《江汉论坛》, 2007年第7期.

[7]R.T.诺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年版, 第140页.

[8]曹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内容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8年03月第03期 (总第153期) .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3

关键字:马尔库塞 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一、马尔库塞的生态危机观点概述

生态危机问题是当今社会面对的一个艰巨而棘手的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6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是将生态危机问题作为其对资本主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生态领域,提出了自己对于生态危机的看法。

马尔库塞之前,卢卡奇、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这些西方马克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已经关注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变化,他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同资本主义的统治和人的解放等问题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正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及技术的滥用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和探索。

马尔库塞继承前人的基础,提出了自己的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首先在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上,马尔库塞认为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原因:资本主义对科技的控制和不当使用最终造成了技术异化和技术合理性的产生,由此实现了对人和自然的双重控制;异化消费观让人们注重物质消费享受,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消除了批判思想产生的环境;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更将人的攻击本能引向自然生态领域,诸多原因共同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为解决这些问题,马尔库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呼唤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主张通过发展超越现存科技的“新技术”,利用艺术和审美批判现存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培养具有“性感型”的人建立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模式来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目的。他的生态危机理论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很多富有见地的观点成为后人继续探索的基础,为生态危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左派”运动和学生造反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主要流派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政治社会现实,推进他们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1)其中主要理论构建之一就是深化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政治效应研究,尤其是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问题研究,于是,在70年代初,“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深刻地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成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其根源,它从技术、生产、消费等不同侧面深刻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国家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提出了要全面超越现存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模式的看法。

顾名思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明显理论特征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相结合,通过多角度揭示生态问题的社会根源,对资本主义制度予以批判,“成为最具‘红色’标志的‘绿色’思想。”(2)13它正是沿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相关理论,直接将生态危机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在其后的阿格尔、莱斯等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身上得以显现,体现了马尔库塞开拓者和引路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马尔库塞生态思想的延续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前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威廉·莱斯和本·阿格尔,二人的理论与马尔库塞生态理论有紧密的联系又各有特色。

莱斯作为马尔库塞的学生,在总的趋势上同意老师的观点,认为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用科学技术大幅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大力宣传虚假需求,通过异化消费维持工业和统治,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对自然的破坏过程。在分析危机形成的具体原因时,他在《自然的控制》中提出了“控制自然”论,从古代宗教、哲学追寻生态危机的原因,人们不断通过技术手段开采资源、掠夺自然,也日益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自然的技术控制通过操纵要求转化为对人的控制。”(3)141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受到来自外部自然(自然界)和内部自然(人的内在欲望)的双重反抗。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他提出危机解决之道,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造就了虚假消费并以此为衡量幸福的标准,由此造成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所以,必须实行稳态经济,改变病态的社会消费方式,迫使社会重新审视工业化及其生活方式,转而采取分散的,增长速度放缓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实质同马尔库塞一样,就是要改变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对人的束缚,建立一种新型消费观和价值观的社会模式。

阿格尔对马尔库塞和莱斯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在危机成因上,阿格尔赞同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论,认为这是一种“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纯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现象。”(4)494“异化消费”不仅是个经济范畴定义,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政治范畴,人们处于“虚假需要”而片面追求高消费,而为了满足和维持它,工业社会变本加厉掠夺自然,由此造成生态危机。为了解决危机,他提出了新概念“期望破灭的辩证法”,资本主义的商品供给发生了变化,客观上引发人们对满足方式的变革,“人们对发达工业社会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能力的期望破灭,最终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即对人们在一个基本上不完全丰裕的世界上的满足前景进行正确评价。”(4)491用“小技术”取代当代社会的“大技术”,改组生产过程;通过使现代生活“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达到克服消费异化和生态危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与主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2]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8(4)

[3][加]威廉·莱斯.岳长岭,李建华译.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2007

[4][加]本·阿格尔.慎之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 篇4

作者:许棕森

原本我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不是因为这些思想离我们遥远,而是因为我的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相差太远....我的有我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总觉得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思想格格不入,所以也不太愿意去了解。不过看了这本《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后,我对与马克思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许马克思主义真的是能够创造未来的一种主义观呢.....我对于世界以及人类的看法与常人不一样,我个人不支持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我觉得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孕育出来的一种生物罢了,与其他动物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我们应该依托于地球母亲而存在,而不该征服地球征服一切生物。如果把人比作毛,地球则是皮,如果皮损坏了,那么毛也无处而生,而我们现在却在不断的破坏我们的皮。如果不停止的话,总有一天,人类要毁灭在自己手上。所以,我个人十分反对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切以人文本的话,其实会毁了人类自己。就像我们目前面临着沙漠化、森林覆盖率减少、冰川消融、水资源的污染和不断匮乏、不可控制的基因突变、空气污染、新型疾病、动植物的不断灭绝、资源的枯萎,大型灾难不断爆发等等.....这都是地球对人类的反作用,也许有一天,2012真的会到来。

但是我也不是“绝对生态中心”理论者,发展还是需要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懂得控制...一切要以生态的平衡为主,不能以人类的利益为主,要和谐的发展,才能到达美好的未来。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式相当不和谐,都在不断的搞发展搞建设,环境污染不断加重。这都是由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所谓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制度,不考虑环境问题。所以我对于社会制度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马克思思想也几乎没有提到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所以我其实对于现代的社会制度十分不满。我认为,只有通过强制手段控制全世界,才有可能改变现代的发展模式。因为每个国家只关心其自身的、通常是短期的利益。就像一次次的全球环境会议,总是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记得美国总统曾在环境峰会上说过:“我不可能会做损失美国利益的事,因为我是美国总统,不是世界总统。”我们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超国家机构去通过强制实行这样的立法。不过,世界上并没有如此强大的立法机构,联合国也不过是个图有虚名的形式罢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我曾想过,也许只有征服世界的战争才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就如同法西斯一般....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生态文明。

不过,看到这本书《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里面的马克思思想的社会主义理论观,我觉得也许,生态文明可以从社会主义开始。

首先,本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讨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阐释了这个主题:“资本主义生产只有在已经耗竭并破坏了土地的自然属性之后才会转而重视土地。”表达了资本主义的自然稀缺性原理。资本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不可能为了环境而不去赚取自己的利益。这既是资本主义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由于利益的驱使,资本主义必然产生“以无限价值扩张为目的的它丝毫不考虑这种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或生态的后果。”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不可避免。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不陷入严重的认识误区,其突出表现就是将“发展”简单地等同与财富的“增长”,片面的追求GDP的高增长率以及超出必要生存需要的优质生活和物质享受,忽视或否认增长有极限,否认地球资源的不可代替性,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都陷入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模式中,可是经济上的模式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都说明旧的发展观已经破产,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宇宙间物种权利平等的科学发展

观。而那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

书中说道,要想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是必经的途径。起初我十分不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没有任何的生态学的痕迹。不过书上写出了生态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

第一,二者在使命实现的一致性——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观始终把个性充分发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

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个阶段也必然是环境友好型的支撑。社会主

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二者在关系处理上的一致性——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反对极端人类中心

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通过大量惨痛教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与

自然必须要有好相处、和谐发展,否则就要受到严重的惩罚。而科学社

会主义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

所以,它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是和谐发展观。

第三,二者在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公平公正。社会主义靠得是制度的优越

性,比 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带来公平公正、共同富裕,更能维持可持续发

展,更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文明倡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体系,所以它在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

第四,二者在社会发展观上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义发展观反对资

本主义利润最大化原则,提出符合社会生态要求的“生产的更少,但更

好”的新经济原则。新经济原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采取最优生产

方式和手段,保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与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

看了本书对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详细讲解之后,我对于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虽然马克思没有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进行多少讨论,不过在详细的思考之后,发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生态文明的发展还是具有相当多的共同点的。

我所希望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人类不再是地球的主宰,而是地球的守护者,人类能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要把其他动物当作口中的食物,而是朋友。佛教、道教之类的东方文化也历来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和睦的关系。按照这种观念,我们不能把宇宙中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非生物物种仅仅作为工具价值来对待,而应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非生物物种都有其内在价值。若就生存权而言,物种间权利平等。但是,伴随近代工业文明而来的世界历史与社会文化的一个突出主题却是所谓的“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其结果是整个世界苏沪成为了作为人脑、忍受之延长的机器支配和主宰的世界。然而这种控制、征服、主宰的最终结果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不断破坏,以及自然对与人类接二连三的无情报复与惩罚,人与自然间失去了本应维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人类要想持久生存、繁衍和发展,离不开两大关系之和谐——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5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环境观点 生态文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GDP已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截至201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2013年人民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今天爆表了吗”。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明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为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包含了深刻的环境保护理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设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应该包含生态文明的构建,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有很强的理论启发意义。是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人与自然是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的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就说明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恩格斯也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必须受到自然的限制、遵守自然规律。应该说人类是从自然中诞生的,是历经了上万年的进化而产生的,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正是对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朴素观点。

(二)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靠自然界生存,所以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创造人类的历史,而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自然进行改造,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也应该合理、科学地利用。恩格斯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点:“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就说明作为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类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应该从长远角度去看待自然环境,不断的为自然环境加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种群的延续。

(三)人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十分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能动作用:“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恩格斯也说;“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马克思强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人类才能充分发现自然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了自然条件决定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马克思科学地、辨证地阐明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既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三、经济视角下构建生态文明

(一)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同时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也主要是根据当地GDP的增长情况。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当时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但是,历经35年的发展,单纯考核传统GDP已很难满足实际需求,更造成了政府层面对于环境保护的消极态度。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构建上的重要作用,应该构建绿色GDP考核制度。

谓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和环境独立出来,建立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现行GDP进行扣减和调整,从而得出绿色GDP。简单地说,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目前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可以说,绿色GDP这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就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可见,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通过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可以说,绿色GDP核算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结合点,实行绿色GDP核算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与此同时,要把绿色GDP这一科学的概念转化为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缘于绿色GDP核算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对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困难;二是绿色GDP对资源耗费的估价没有标准,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有一个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问题。但是由于绿色GDP所具有的优越性,开展绿色GDP核算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

(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是根本保障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要克服即将到来的“刘易斯拐点”所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障碍,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的棕色经济向“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和高产出”的绿色经济转变。真正践行“绿色经济”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宏伟目标。

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伊始省政府就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定,其实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倒逼”机制的体现。表明了浙江省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来,把 “环境”回归到“民生”的本质上来。“五水共治”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出发,“腾笼换鸟”实现经济发展结构的绿色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应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促环保、以环保倒逼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路子来。

(三)环境保护税制改革

环境保护税制体系是指在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税目和税收政策的总称,旨在实现特定的环境政策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调节纳税人的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庇古税,其核心精神就在于“谁污染,谁治理”。

通过对污染行为附加环境保护税使污染行为的成本变高,使得企业放弃采取污染环境的行为。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外部性,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会使得供给大于合理的供给,也就是说,污染的供给大于合理的污染供给。环保税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污染的企业承受自身污染所带来外部性的成本,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污染必然会下降。

我国现行税制,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大多散见于各税种之中。其中涉及环保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而:一是有关企业“三废”的税收减免。包括免除、先征后返增值税及减免征企业所得税;是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所得税减免;三是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消费税、车船使用税税收调节;四是开征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五是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镇环保建设筹集资金。

四、结束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创建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政府部门要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革环境保护税制,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6

摘要: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马克思生态哲学是最具应用价值和科学性的哲学,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漫长而综合的工程,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它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来剖析现代人道德、社会生态和精神文明的思想文化危机根源,以寻求解决这些危机的路径与方法。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建构相应的协调机制,在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人的心灵与生命被尊重、自然被尊重,民生与生态共赢的幸福中国美好家园。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将人、社会、自然看作统一有机整体进行把握, 为今天我们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和相应社会问题提供了答案, 也为如何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须正视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 对于当今中国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 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如何展开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点有利于人的价值理念的转向, 帮助我们确立如何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二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三者的互动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维度;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肯定了自然客观存在的价值, 提出人与自然应当进行合理的物质交换, 形成低消耗生产过程, 支撑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和政府向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改革, 健全全国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可见, 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 创造性地提出并开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路径探讨

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准确的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中既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和良性互动, 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路进行有效对接。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教学的开展。

(一) 以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 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专题讲述。标题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社会主义”四个字是体现我国的生态文明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政策的主要区别。原因如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高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科学批判精神。这种批判针对于资本主义将人与自然都作为实现资本无限积累而进行征服、剥夺和索取。其次,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角度。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异化劳动, 劳动者自觉地认识和运用社会和自然规律, 合理调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 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融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涉及到不同发展领域,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进行设计:在第八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 可以运用马克思在自然生产力论、循环经济论中涉及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融合与有机统一、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在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中, 社会经济生产起主导作用, 自然生产过程对其进行阻碍或促进, 人通过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并通过自身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形成物质能量循环。这对当今我国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第八章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中, 强调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科学、民主、依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之一就是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中有这样的论述:人们会重新感觉到, 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要解决生态问题,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我们不断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把原有的唯GDP政绩考核改变为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 目的就是通过政治体制的完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马克思认为:我们既要从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 又要从自然的需要出发, 强调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先在性相统一, 建立了新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为生态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目的

首先, 重塑新的环境伦理观。通过教学过程, 让同学们意识到, 人与自然彼此依存的伙伴关系, 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真实关怀与切身责任感。其次, 树立合理的环境利益观, 提醒同学将来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时要牢记环境成本的因素, 不要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而无视生态利益, 要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定位产业格局, 实现永续发展。最后, 提倡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 减量消费, 绿色消费, 尽量避免一次性消费品。我们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能量, 而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可以让废弃物重回自然, 利用自然的力量变成新的产品, 避免更多的环境污染。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广和生态理念的普及, 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 是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 2010 (1)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浅谈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景观策略 篇8

关键词:生态都市主义;理论体系;场域;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都市主义的景观策略:

生态都市主义是面对后工业时代,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众多问题情境下提出来的。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社会学者、环保人士等众多学科的人士参,这也体现了在面对当今社会问题时各学科的融合。生态都市主义的提出,是有意的将“生态”与“都市”加以弥合,将自然和城市两个看似不能融合的两个矛盾关系并行在一起提出来一种自下而上的生态诉求,反映了设计者对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境况下,对通过都市主义将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期望。

第一,生态系统思维(从线性到非线性)。这一切源于设计师思考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设计理论始终受限于形式的分割、空间的塑造以及风格、意义的阐释等方面的约束,将场地理解为静止的模型。认为机械地将功能区块进行优化组合,便可以得到完美的空间设计,这种将复杂的社会系统过分简化,也导致了园林形式与内容上的单一,忽略了景观内部的模糊性与生物复杂性特征和本身的自组织特征。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由20世纪初物理学(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生物学一起所建构的对世界认知的哲学世界观里。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生态学”和“都市主义”。诸如,多样性流动性、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等术语,也被引入到景观探索当中,从而不断完善我们建构场所的思考方式。

在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松散的弱连接的关系。而正是这种非线性关系,才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维系。从而构成一种有机整体,也依赖于这种非线性的存在,整体具有强大的弹性生命力。试想,如果事物间以一种线性状态存在,某个节点的断裂便会引起整个链条的崩塌,这样的存在状态将会是十分脆弱的。由伊里亚·普里戈金(I . 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展示了系统演变的过程,强调非平衡才是系统有序的根源。生态系统也正是一个逐渐远离平衡的高度有序的耗散结构,通过大量的系统内部非线性的联系,进行彼此的物质能量交换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同时这个系统也是开放的,随时保持与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这种非线性的生态思维,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思考方法使得设计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第二,场域、基址的自主演替。场地的环境要素是场地存在的客观基础,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体、噪音、周边环境等,这些要素既是设计的限制条件也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社会层面中场域的社会性特征,关注时间、事件、环境等未来场地的预见,从物理性空间和社会性事件两个方面去理解场地。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中针对人类行为模式的一种研究,它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1]一般认为,人的具体行为会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当然场域不单纯指物理环境他人的情感、行为、事件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都是影响场域变化的重要部分。[2]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某个网络,或某个构型。

另一方面,对于基址的研究是生态都市主义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生态都市主义强调积极的环境融入,而非博物馆式的生态的物理隔离。这就要求我们对基址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在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中,面对密切交错的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农业、住宅以及片段水域与预留地等生态斑块,“纯粹自然”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承认并积极应对“混杂的地景”才是生态恢复的基础。这种相对碎片化的城市基址特征,源于生物性的城市迭代是不可避免的。

“基址的碎片化特征”与“场域的社会属性”在景观设计层面产生融合交汇,共同对场地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基础的研究内容与场地理解方式 。生态都市主义在对基址和场域的深入研究,使得当代景观在认知模式和操作模式上展现出新的可能性。深入的获取和理解基址信息和场域信息有助于设计师进一步协调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产生的复杂问题,从而为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与流动性的特征提供设计依据,为景观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行动方向。

第三,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上述基址和场域中,所具有的复杂的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承载了场地内连续的物质交互和生态流动。在多中心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呈现出网络状蔓延状态,各种的如能源的、物质的、信息的各种要素不断流动,展现出动态的和暂时性的景观图景。这种流动性也加剧了各类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而促进了对场地塑造。

生态都市主义与传统景观设计之间存在一种根本的认知差异。生态都市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变化的,空间的形态、生态的流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等都具有强烈随机性特征,基址、场域形态演变也会受到这种随机性影响。然而城市空间设计的传统手法,由于对几何形式、极简主义等的过分尊崇,设计往往过于主观性和决定性。破坏了自然的流动过程,使得空间形态与生态流动受到阻隔。生态设计必须同时处理好系统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多重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下找到自然系统的动态演化的平衡。强调时间向度内,生态的过程性特征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它的实现依赖于针对动态的过程分析和表达。

第四,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构建。这种流动性的形态成为理解当代城市的重要思考角度。生态都市主义面对这些现象,使用一种建构生态化、策略化生态基础设施的方法,让景观作为一种媒介在分散的多元的城市中,承担起组织复杂场地中基本秩序的重任,在这里基础设施成为了这种流动形式的重要载体。用景观的水平表面空间延展和生态基础设施的链接系统,代替了以往以建筑构媒介构建空间形态的手法。[3]

在这里,设计师将基础设施视为重要的公共景观来思考,这也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态都市主义认为,自然系统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着巨大的空间依存关系。设计者认识到,着眼于建立与生态系统相联系的景观基础设施网络,可以从中发现出一条新的城市发展途径。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互作用。基础设施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公共基礎设施中自然的生态交换和继承过程,往往在如城市公园、高架路的消极空间,交通转换枢纽,河道堤坝等层面大规模发生。提倡通过生态过程、基础设施运行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等层面的共同作用。

人居规划的核心是要平衡城市、自然与人三者的关系,生态学重点研究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其目标是发展时空生态学,将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城市领域内的所有力量和因素,放置在动态的时空平台上加以思考,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楠.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场域性与公共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2):52.

[2]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32-35.

上一篇:货品管理工作流程下一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