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篇1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飞霞

1.相关介绍

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法学学科门类)所属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所属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适用对象:各本科专业学生

2.教学背景

【关于教学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绪论”之中的一个知识点。“绪论”部分主要是向学生讲清三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才能打破传统偏见的束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也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关于教学对象】

大学生一般比较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排斥单纯的说教似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3.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三个视角,即世界、国家和个人视角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整体性认知。

4.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从第二和第三个视角讲授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而难点在于第三个视角的讲解,即当代大学生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5.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启发法

6.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噪声不绝于耳。在我们很多大学生的心中,都不同程度地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讲授的主题。对于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将从世界、国家和个人这三个视角把以把握。

【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带着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思考,欣赏一段小视频:《千年思想家马克思》

●【视频背景材料】新的千年开始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康德、尼采等人之前,被评为已过去的千年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西方各国网友投给马克思的票数,远远多于第二名和第三名——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达尔文。

“BBC”是一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它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马克思却在这一资产阶级喉舌进行的调查中当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耐人寻味。在此次评选活动之后,在英国、德国又进行了三次评选活动。

●1999年在英国第二次路透社评选千年人物活动中,马克思以一分之差位于爱因斯坦之后;2005年第三次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中,马克思荣登榜首,2005年第四次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活动中,马克思再次荣登榜首。

分析:西方权威媒体的评选活动之结果,说明了什么呢?这充分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展示: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是时代的需要。(世界视角)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示例:西方一些学者关于现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是不可被超越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L·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

●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论家,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 特里·伊格尔顿最新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充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社会的 影响力。

近年来,“马克思热”遍布全欧洲,尤其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本论》已成为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畅销书。这都充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

以上是我们从世界的角度,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学习它,是时代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不仅生活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也生活在特定的国度里,下面我们将从国家的角度来谈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国家视角)。

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 一个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的总原则,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结局往往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

2013年8月19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8·19讲话)中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提出“两个巩固”的思想,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家学过历史都知道,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并非偶然,而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 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但是近年来,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噪音、杂音不断出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大量涌现,不断地表现着自己的政治诉求,马克思主义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反面例证:苏维埃核心价值的缺失正是苏联演变的意识形态因素,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历史警示。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还取决于价值理念、精神力量等“软实力”。在当今中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的信仰呈现低层化态势,但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最新理论的学习。

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国家视角来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与我们自身的成长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第三个角度。

第三,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的需要。(个人角度)

引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在我们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包括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理论的创新等,其中没有理论的创新就不可能有科技与体制的创新。理论的创新需要借助于理论思维能力。但是理论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锻炼的最好途径就是学习,通过理论的逻辑的思考,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理论思维能力。

结合所教学生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 想一想:理工科学生需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吗?

有些同学有一些误解,认为学习自然科学,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可以不要有理论思维能力。

通过展示【小案例:开普勒之长与第谷之短】,让学生明确即使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人,也少不了理论思维。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时候,都要做很多实验,如何从数次实验的数据中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是需要借助于理论思维能力的。引用: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们这个时代要求我们首先要解决哲学问题,然后才能解决科学问题。”这里所谓哲学问题,其实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就涉及到人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与锻炼的重要性。

理论思维能力对我们很重要,但是精神境界也同样重要。人的一生都在以生命的方式在实践: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不单纯是一个物质追求的问题,更多的包含有对于精神的追求。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里的精神,应该就是指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精神境界等。德国著名的诗人荷尔德林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你没钱买一盏灯和灯油,如果你除了午夜到鸡鸣这段时间,再没有别的时间可供支配,那么你就必须学习哲学。”在他看来,哲学不是学院中学者们的一门枯燥的学科,不是一种文化精英在哲学沙龙中奢侈的文化消费,他是所有人,即使是连灯与灯油都买不起的穷人,都需要的一种精神的必需品。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在内的极其丰富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深刻地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及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我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

【小结新课】

总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于以下三个需要:从世界角度来说,是时代的需要;从国家角度来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地位的需要;从个人角度来说,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的需要。

7.习题布置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教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

8.教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不能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程,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实施,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明显改善。相比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几门课程来说,“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尤其对于“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来说,学生存在较多的疑惑,至少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紧密结合学生易感知的材料及其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启发法),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力求使“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部分内容讲解得有血有肉,有信服力。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着重考虑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进行多角度讲解。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大学生,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一定的国度里。正因为如此,教学时,立足于从世界视角、国家视角和个人视角进行全面分析,不是单纯的空对空的来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这样,学生更易于理解。

第二,注重考虑学生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大学生一般比较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排斥单纯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在教学中,所列的事例尽可能生活化,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在启发式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认识。

第三,注重结合“原理”课的教学目的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案例。在教学中,杜绝把案例引入等同于简单的情景和事实的陈述,片面的求其生动性、形象性而忽略了“原理”课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也不能为了简单活跃气氛而忽略了“原理”课中基本理论、思想和观点的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展示各种案例,也始终坚持把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放在首要位置,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落脚点。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篇2

其一, 新闻言论往往比新闻报道更能够体现舆论导向。新闻言论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是那些关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或重要事件、重大意识形态文体的文章, 这类文章常常以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媒体的重要版面, 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如果我们能够驾驭这类文体, 那么就会更有力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其二, 当今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开放, 大兴安岭地区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一些落后的观念亟待解决, 更多新的理念需要树立。这个时候, 尤其呼唤新闻评论要挺身而出, 以先进理念的春风细雨来滋润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力促整个社会形成发展的共识, 凝聚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

其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有了更多的利益群体, 人们想知道对于某件事情别人是什么看法。这就为新闻言论提出了大量社会性的课题, 也提供了受众群体。

其四, 任何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 都善于使用新闻报道和新闻言论这“两个武器”, 现在, 我们一些同志特别是青年新闻工作者, 写起通讯、消息往往可以一挥而就, 但是一拿起笔来写新闻评论, 就觉得挺为难, 有时勉强写出来了, 自己却又拿不准在领导和编辑那里能不能通过, 或者通过了, 稿子也被改的面目全非。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在新闻言论写作上下功夫, 必须把“两个翅膀”都练得硬起来。

从概念入手把握新闻言论的写作要求。什么叫“新闻言论”?就是关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 由新闻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表议论或做解释或提批评意见或发号召的一种新闻体裁。这个概念对新闻言论的题材作了明确的界定。重大问题如党的十八大精神, 感动兴安人物的评选结果等等。有新闻由头的言论才是新闻言论, 才能刊发在新闻媒体的新闻版面或播发在媒体的黄金时段, 否则, 就不是新闻言论, 只应在其他位置、时段刊发和播出。

新闻言论是衡量一个媒体水平高低、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 是媒体的旗帜、灵魂。这一文体一般包括八个特征, 这些特征也是判定一篇新闻言论质量的标准, 换句话说, 新闻言论在写作上必须遵守这些标准的要求:1.强烈的政治性2.准确的针对性3.突出的时效性4.鲜明的思维型5.独特的新鲜性6.严密的逻辑性7.广泛的群众性8.高度的简洁性。

新闻言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 又因题材不同而千变万化。这里仅谈常用的几点。

材料。一般而言, 我们新闻言论的写作任务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 (编委会) 的安排, 二是个人的写作冲动。前者是“命题作文”, 写什么, 题, 是指令性的;后者是“灵感作文”, 缘于作者对所写题材的“有感而发”。不同的任务, 不同的主题, 便有着不同的收集写作材料的内容和方法要求。如按照指令来写“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那么, 就要了解“发展林下经济”是谁提出来的, 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官方对这项工作有过怎样的部署和要求:当前林下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尤其是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等等。再如出于个人愿望要写作的言论, 可能在产生写作动机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了一些相关材料, 但常常是在动笔要写时, 又忽然发现自已的材料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原因, 大致是由于对事物的“点”和“面”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深度的把握。例如当下“学子宴”之风盛行, 群众对此大多持反感态度却又不得不去“随风而动”、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金钱化”、“庸俗化”程度加剧。对此, 倘若泛泛地去加以议论, 恐怕难有好的效果, 而如果收集到个案的相关细节, 在以这些细节为基础的情况下再加以评论, 可能就会使文章既言之有物, 又入木三分。

调子。新闻言论是有调子的, 即如一首乐曲, 调子定在什么位置上, 有一定的讲究。新闻言论定调或高亢, 或平和, 或激昂, 或冷静, 或直率, 总应有一个同主题相契合的选择。调子同立论有关, 同选词用字有关。应高亢激昂的, 可以高调出手:应冷静分析的, 可以如剥茧抽丝, 应表明立场, 观点鲜明。

语言。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新闻言论的语言尤其应干脆利落, 有节奏有起伏。文章写完之后, 应反复推敲, 有逻辑缺陷的地方要修改完善。好的新闻言论, 甚至十分注意上下句尾部的平仄关系, 注意句式的工整和长短句的穿插使用。

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 篇3

今天我想谈谈什么是理想主义?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这里首先谈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bsolute,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至善”。

“理想”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击私有观念,攻击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理想国”。理想国是个道德国家,没有私有制。比柏拉图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这样的思想。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大的道理。这理想是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完美观念。

“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时代,不是浪漫时代。“理性”指的是“对代价的敏感性”,是算得失账,是盘算个人的付出和个人的收益。对今人而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既然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所以,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大学里讨论理想,鼓励理想主义呢?

这就要先解释什么是“大学”。“大学”指的是最大的学问。我们把University译为“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是宇宙。University的意思是环宇普遍的学问道理,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这两大类。

直到20世纪开始,要在我国当“知识分子”,就要熟读四书五经。《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讲了“大学”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说:学问的最大目的有三个:(1)光大高尚的品德;(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追求“至善”这一最高境界。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讲三个理由。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

大家可能都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书中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自私自利的人们在不知不觉、毫无意识和目标的状态下,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了贡献。这个道理经常被当前的经济学家们引用,为自私自利辩护。

然而,亚当·斯密并不仅仅写了这一本书,他在1759年出版了同样有名的《道德情操论》,在其中,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首先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尊重。这种欲望是独立于个人功利欲望的。他称这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为“同胞之情”(fellow feelings),指的是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受道德观念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同胞之情”对保持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所以,追求永恒高于追求个人私利。

接下来,他就回答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落后呢?他说所有的民族都需要fellow feelings来获得进步和发展,但很不幸,只有一小部分民族能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操。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社会能从社会组织的野蛮阶段进步到文明阶段,成为文明社会。人人自私只是野蛮社会的机制。

道德情操是举世皆知的,但能拥有这种道德情操的只是极少数人,以道德情操为本的民族也极少。为什么到1700年为止,我国文明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我国有孔子,孔子以道德情操为“大学”,让所有的社会精英去研究和遵循“大学”,成就了中国的道德治国,成就了“礼仪之邦”。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的第一个解释是:“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大学生要有服务于公共生活的精神,成为我们社会关系中的健康力量。

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

第二,既然讲究集体主义的“至善”是“大学”,是大学问,就只有社会精英才可能掌握。或者说,具有了这种精神的人就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未必有正式大学训练的经历,更不一定是考试成绩最高的那些人。士兵雷锋、掏粪工时传祥都是精英,因为他们是我国社会精神的楷模。

nlc202309020703

我们不必追究《雷锋日记》里的细节是否真实。为世人所知的雷锋是精神世界的楷模,他使我们的社会比过去更文明、更亲切了。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英雄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的基本特点是:他们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胸怀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变不可能为可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那些人。美国商界的英雄不是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而是那些赚了钱,却将这些钱全部奉献给社会进步事业的人。我们人类不是因为有了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成为人类,而是因为有了人类的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才成为人类,才有了人类社会。

能够坚持理想的成年人是极少数。理想使他们坚强、弘毅,百折不挠,成为英雄。作为思想家,马克思是百年世界里的第一人。他以自己的理想批判社会,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国家,批判私有制度,批判家庭。他生前从没得到过任何官方的承认,没有大学教职,没有女王的奖励,甚至没有祖国。但他终生勤奋,在学术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现实生活会摧毁理想,如果大学不鼓吹理想主义,如果我们不在大学播撒理想的种子,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精英,不会有百折不挠的英雄,不会产生知识泰斗,整个社会的质量就会比较低。因此,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把“至善”称为“大学”的第二个原因是:那是英雄的品德,是领袖的要素。大学只讲分数,不讲“至善”,就不会是培养精英的地方。

第三,为什么要着重在青年时代讲究“理想”?因为理想不是现实,现实会蹉跎理想,摧毁理想。许多人在年轻时有远大理想,但多数人在成家、工作或者遭受挫折之后就成为现实主义者,甚至变成争权夺利、庸庸碌碌的“小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里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鼓励集体主义,讲授理想,与学生一道憧憬人类社会的光明前途。教授们懂得社会的黑暗,但他们批判黑暗,鼓励大家追求光明。我们不在大学生中散布个人主义的,甚至反社会的灰色阴暗情绪。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社会,我们应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培养未来的、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当年,过去的成年人对我这样的过去的青年,曾经这样讲。可当时的我没有感觉。而今,作为今天的成年人,我对今天的青年也这样讲。为什么?因为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当我在这校园里呼唤找回理想主义的时候,那反映了我对今天社会现实的痛苦反思。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

(摘编自北大校园网)

讲者简介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讲授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美国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代表论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等。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4

中国曾不断摸索、尝试着走各种道路:太平天国时农民阶级具有历史局限性,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自救失败,戊戌维新运动夭折,君主立宪不可行。因此又尝试着走资本主义道路,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证实了资产阶级在中国走不通,所以中国就选择了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这条路我们找准了,走对了!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没有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如何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经过长达几十年的探索,最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的社会条件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继承毛泽东探索中的正确成分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确立起来的。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是描述了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阐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究竟应该怎样搞,各个国家情况千差万别,必须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各个国家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面临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只能靠我们自己从国情出发,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子,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其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走对了没有,实践作了明确回答。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1,思想方面,我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禁固的思想障碍和陈旧观念、思想和精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又丰富多彩,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经济方面,我国获得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例如,新乡,以前马路上很少见汽车,堵车现象更是鲜见,可是近几年多车现象是常有的事。

3,在社会主义制度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在战胜洪水泛滥、非典肆虐,地震灾害、甲流感威胁关键时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实力和凝聚力。

4,在国际地位方面,一位美国学者说:“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中国模式”“中国成功之谜”“中国经验”成为世界一些机构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总之,只要我们尊重历史,珍惜自己的宝贵经验,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新时期我们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与时俱进。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昭示了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繁荣稳定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不仅是党内、国内的共识,也是世界的共识。世界关注中国的改革,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球影响力,牵系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设计 篇5

2、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情境? 答: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主题上。

3、学习情境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学习情境设计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不同的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情境设计要注意学科特点。(2)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创设情境的关系。(3)学习情境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篇6

在当前全公司、全矿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中,“学习型班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建内容。其实,早在2004年,矿工会就在全黄石市、全公司率先发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智能型职工倡议书》,把创建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和个人学习作为年度双文明评比重要考核指标,并制定了关于“两创一争”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时至今日,“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职工、每一个班组响亮的口号,然而,是否我们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随着全球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当今所处的这个时代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管理变革的时代、一个教育革命的时代„„,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全方位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在转折时期所遭遇到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变化的本身,又有不同的方式、力度和方向。有渐进的,累积性的变化,致使很多人或很多组织变成了“煮死的青蛙”;有快速的,突然的变化,令人猝不及防,一夜之间败走麦城;有线性的变化,让人尚存可以触及变化脉络的希冀,更有大量非线性的变化,令人不知所措。但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来透视,在所有的变化中,有三种变化可能是当前人类社会中最为根本性的时代性变化。

1、知识成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资财来源。以高科技和信息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的崛起,使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发生了质变,今后越来越多的工作将依赖于人的头脑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新型的、以使用信息符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这些变化使知识在社会、企业和产品中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和提升,知识日益替代了土地和资本,成为社会发展和组织发展的主流力量,成为人类进步的直接驱动力,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追逐的财富目标,而知识生产力将会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任何一家企业要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就必须从组织的观念、制度、结构、技术乃至文化的全面革新入手,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个组织整体学习力的提高。可见,一个企业整体学习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落后就意味着淘汰,意味我们将失去“饭碗”。

2、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如潮涌,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新对当前人类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冲击最广。许多人连因特网是什么还没搞清楚,突然之间,矿内的局域网就连通到了每个车间和科室;几年前,“大哥大”在许多人眼中还是高科技,一夜之间,满大街人手一部手机,显然,信息化和网络化使企业内知识传播、共享和创造的便捷性大为增加。它能帮助人们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工作、学习和交往的场所搬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为知识交流和创新的即时性、超时空性、交互性从技术上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员工的个人学习亦即随时随地的学习,从技术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3、全球化的浪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化观点已经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层面。全球化导致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惟有不断创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这场全球性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我们国有企业而言,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保护伞下,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地球另一端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竟然使我们矿山的到处经营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尽快的推动企业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速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当然,全球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变得日益普遍,这更要我们去学习,取长补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严峻挑战,我们的矿山该怎么办?我们每一个处于这个时代的矿山职工该怎么办?变革的时代没有观众!学习!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用自己更大的变化去适应和驾驭这个时代!

现在,很少有某个企业领导或个人觉得他们能够控制周围动荡的市场和环境。也许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过去那种一辈子只干一件工作,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的稳定生活或许再也不会重来。新千年初,一位中国姑娘在她的畅销书中道出了新世纪的恐慌心态。她认为,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最大的恐慌是“本领恐慌”。实际上,本领恐慌就是一种本领危机,这个危机是一切危机的根源,不克服本领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等一切危机都会接踵而至;解决了这个危机,其他危机都将不复存在。一个人是如此,大到任何企业或其他组织、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对于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加的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克服本领恐慌、把握制胜的先机,无论是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还是那些亲临全球激烈商业竞争的跨国公司老总们,给出的答案惊人的一致:唯一的出路在学习。

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未来知识经济的活力完全取决于一国、一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而学习力无疑是创新能力的根基。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和创新是个体和组织适应动荡环境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胜出的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内容,那些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的企业将继续繁荣壮大,而另外一些行动缓慢的企业则将陷入困境,甚至被竞争对手无情的超过和淘汰。“未来不仅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更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地方。”学习创造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更是一个学习的时代!

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作为一个个体他是无法单独生存的。每个人一生所追求和思考的,无非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生存?”,二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严峻的生存事实告诉我们,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惟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不断适应变化,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这一切,只有

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国际管理学大师瑞万斯曾说过,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一个企业的生存同样也是如此。

我矿当前提出的目标是建设“两型矿山”,而建设“两型矿山”最关键的是人,是人的思想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是人的知识和技能要紧密迎合时代的需要,是要学习,学习新的思想,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竞争力取决于应变力,应变力取决于学习力。可以预见,未来最好的领导不是那些最资深、最德高望重、最能干的领导,而是那些最愿意学习的领导。未来最好的员工也将是那些最肯不断学习,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挖掘自我潜力的人。一句话,只有快速而有效学习的组织和个人,才有可能是未来最成功的一员。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确保现代化生存必不可少的保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每个人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组织学习是回应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法宝;对于每一个社会来说,学习的功能正在脱胎换骨,经历着一个从注重文凭的学历型社会向注重潜能发挥的学习型社会的转变过程。所以,正象国际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第一部扉页上的一句话,“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篇7

一:《弟子规》书名解读:

什么叫“弟子”?弟子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年幼的孩子,儿童,少年,这可以算是弟子。还有一个是指学生,在这部书里,这两层意思都有。但是在古代,是以前一种为主的,因为《弟子规》关注的是比较小的孩子。什么叫“规”?“规”即“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这里是指规则,规矩。“弟子规”就是指从小必须遵守和养成的规矩。

二:《弟子规》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弟子规》,曾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编纂而成。内容包括为人子弟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特别讲求生活和做人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人们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很好的读物。

用钱文忠的话说,《三字经》偏重于教人知识,而《弟子规》所偏重的则是做人的规矩,《三字经》着重的是文化,《弟子规》侧重的则是文明,《三字经》和《弟子规》两者功能互补。《弟子规》将孔子老先生教诲(当然也有后代老先生们的)编写成人们的生活规范,凡1080字,共360句,曾经是讲给开蒙的小孩子们的养正宝典,将儒家的五伦大道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普通的事例呈现,而着眼于帮助听讲者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21世纪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回过头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哭泣的孔子

中国曾经是一个十分推崇道德的国家,“礼义廉耻”、“孔孟之道”等曾经主宰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世界。然而有一天,有些精英发现这些“老古董”过于的束缚思想,于是在改G开F的旗子下,在精英们的无限推崇下,中国开始追求西方的价值观。

“ 西方价值观”自然有其长处,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人从西方学到的,只是一些弱肉强食的法则,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等,而西方社会的“诚信”、共8页 第1页 “ 民主”和“法制”等却被有意识地“扬弃”了,同时,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也被无情地丢掉了。该“接轨”的接轨了,该“特色”的特色了。开放的中国人向极端自私的世界观急速蜕变,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大部分人的道德水准急剧下降,人的劣根性得到了最彻底地发挥。

古老的中国曾经有过“礼义廉耻 ”的教育,“孔孟之道”的熏陶;也有过“斗私批修”的灵魂洗礼,以及“雷锋精神”伟大情操的培养。我们既有过信仰宗教的历史,也有过信仰共产主义的年代,中国什么都学过。但是,在举国发展市场经济、“致富最光荣”的浪潮中,“一切向钱看”让所有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迅速成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唯有个人的利益才是最实际的,而道德、良心、信誉等等,统统被抛弃了。

于是乎,官场热衷于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GDP(国内生产总值)崇拜。只要是能来钱的项目,无论是深度环境污染,还是明显的短视短期行为,不管三七二十一照上不误。任凭江河湖海污染、任凭青山秀水变色,统统在所不惜。至于只图眼前利益、为了所谓政绩而大卖农田林地、大赚其钱的,更比比皆是。而所有这些,都会在冠冕堂皇的“公”字旗号下进行,有的还为此类行为罩上一层光辉的油彩和美丽的面纱。

于是乎,一些官员私欲膨胀,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纷纷拜倒在孔方兄脚下,钻进钱眼里不能自拔。有些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贪污腐败;有些人习惯于暗箱操作,醉心于权力寻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朝大权在握,国库悉数成为一己私产;臵房产,买别墅,养小蜜,包二奶,不亦乐乎;挥霍浪费已是小菜一碟,中饱私囊实乃家常便饭……这些人,名为官,实为蠹,早已沦为不折不扣的“钱奴”。

于是乎,恶商、奸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巧取豪夺、坑人害民。卖木耳的用福尔马林浸泡,卖火腿的用敌敌畏熏制,卖食盐的用工业盐充数,卖黄鳝的给黄鳝喂避孕药,三鹿奶粉更披着国家科技进步奖外衣坑害后代……。他们弄虚作假,作奸犯科,无所不用其极。黑心的房地产商上通贪官,下结地痞,哄抬房价,欺行霸市,牟取暴利,坑害百姓。至于黑煤矿之类的窑矿主,更是视人命如草芥,视黑煤如黑金,只要有钱可赚、有利可图,哪管他人死活?

共8页 第2页

于是乎,升斗小民见利忘义,地痞流氓肆意妄为,黑社会横行霸道。你要问个路吗,对不起,拿点“好处费”来!人与人,变成了冷冰冰的铜板关系!甚至在目睹有人落水之时,竟然毫不掩饰地大叫:“拿钱来就救!”还有诸如“笑贫不笑娼(黑、匪,诸如此类)”的论调也大行于世,一些人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性在金钱面前黯然失色,良知在金钱面前霍然泯灭。甚至对那些伸出援手、助人为乐的善行,不以为然、冷嘲热讽,做阱陷害,敲诈勒索;以至操弄司法,为虎作伥。人人以金钱为衡量一事一物的取舍标准,渐渐地将这个社会推向了邪路。

古老的中国尽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却有着强大的道德规范约束,然而,当一个民族的道德观被彻底粉碎的时候,法律能够约束到人们心灵的每个角落吗?更何况在一个法律并不健全,又常常被强权破坏的国家里,哪些层出不穷的“缺德”事件,仅仅暴露的是法制、管理上的问题吗?中国人常常说,“头顶三尺有神灵 ”,可那不过是一些受害者对不法分子的诅咒罢了,做缺德事情的人从来就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臵上的。

回顾一下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那些缺德事,从工业酒精兑酒,到注水猪肉、瘦肉精,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大头奶粉到“三聚氰氨”,从南京徐老太到荆州捞尸人......中国人的良心已经堕落到连婴儿、死人都不放过了,而这些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于是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舞台上,时时上演着这样的悲喜剧:

------看到有人摔倒可千万别去扶,这一扶搞不好就是几万块钱的医药费;

------看到马路上有人偷东西可千万别吱声,你这一喊多半被小偷围殴一通;

------想要跳楼、跳河,放心的跳吧,不会有人拦你,也不会有人救你;

------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最好假装睡着不要高声呼救,以免遭到人身侵害;

------如果你与之搏斗,打不过你倒霉,打得过也不能打死打残,否则还是你倒霉;

共8页 第3页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无人敢做,坏事无人敢管!这就是和谐国的生存之道。

这还是那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国吗?

曾经被祖先高高地供在庙堂之上的“道德”、“良心”、“正义”,今人还有吗?

两千五百年前,管子就把“礼义廉耻”作为一个国家立国的根基:“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一个丧失“礼义廉耻”的国家,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丢掉了“礼义廉耻”,我们看看这个疯狂的“金钱社会”还能走多远!!

再看看当前教育中的种种乱相。今天的孩子,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孩子都更苦,更可怜。他们被逼着学一大堆东西,没有爱好,没有理想。除了自己,没有他人,没有爱心,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人性严重扭曲。

福州郊区有一位初一的学生在教室里喝农药自杀身死,他的遗书里有一句话看了让人为之动容:“如果我不上学那就好了!死也许是一种自由解脱”。

湖北省安陆市一中学生因上课多次看小说,与班主任王小平发生冲突,几天后这个学生将班主任王小平连砍数十刀,当场身亡。

有一位女教师汪老师发现一个叫男同学趴在桌子上没听课,便上前劝说到:“你这么高的个子,趴那儿睡,不怕人笑话吗?快起来吧!”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这个学生冲向讲台,把汪老师按在讲台上,一刀刺进了汪老师的胸膛,顿时血流如注。汪老师还没来得及反抗,甚至还没来得及吭一声,便倒在了血泊中.........有一个学生犯了错,班主任批评了她。她就爬上了教学楼,要跳楼——除非班主任跪下向她求情。结果,为了怕出更大的事,班主任老师当场下跪,对学生苦苦哀求。

在校园里,有一对男女学生紧紧搂抱在一起,一位老师看见了,就上前进行教育。没想到,这位男学生对老师大喝一声:“你给我滚开!”。这位老师说,我是学校老师,有责任教育你……话没说完,男学生提起一条凳子就冲出去追打老师……

共8页 第4页 种种乱相,种种的颠倒,教育这样办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乱相?这源于思想观念的颠倒混乱。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建立起孝亲尊师的观念,怎么会干出这样不堪的事情呢?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观念?电视上教的是打斗残杀、情欲,学校里是分数竞争、争斗、攀比、撒谎,孩子的心中没有孝心,没有感恩心,没有恭敬心,没有道德,没有良心,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没有正义感,没有觉悟,没有仁义,没有灵魂,只有贪心、争斗心、狠心、嫉妒心、情欲心、杀心、……,孩子的心几乎成了一片垃圾场,成了一片脓血池,教育这样办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我们当下的学校都在教什么呢?大家都在为什么而忙、而惊慌不安呢?只重分数和技能忽视德行教育的结果,不仅耽误了学生,祸害了社会,也直接伤害到教师自己。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我们社会目前关注的比较多的是课堂中、学校中体罚等各种事件,教师的种种不良行径,但很少把目光投向教师的生存状态。千错万错总是老师的错,可很多人也不想想:老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当一个老师不得不用体罚来对付学生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呢?教师的全部努力就只为了可怜的分数,这种对分数的病态的追求,使教师正成为精疲力尽生命枯竭的人。

人本来有善良的庄严的一面,也有恶的阴暗的一面。而现在的教育气氛唤起的只是师生心中的争斗、紧张、焦虑、不安、恐慌。教师已经活得很没尊严。

这一代孩子,可以说是不知感恩的一代。我国的传统美德被称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像感恩、诚实、勇气、善良、利他、负责任以及孝顺、仁厚等等,都是我们的古代典籍中反复论述过的,也是被人们在生活里不断赞颂的。但是现在频频发生的网吧纵火,绑架、杀害同学,杀害父母亲人等学生犯罪事实(更可怕的是他们对犯罪和惩罚的漠然态度),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学校中传统道德教育已缺失太久!(3374)

功利教育的恶果,是大家要共同承受的。

有一个大学生,打电话给他的父亲,称自己生病要住院,需要一千二百块钱医药费。这个学生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平常都是父母到整个村子向别人借钱交学费,才勉强供他去读书。这下一开口就要一千两百块,他的父亲只有出

共8页 第5页 去借。因为借钱借到别人都怕了,绕了一大圈只借到三百块。没有办法,他的父亲只好回家跟他爷爷商量,把爷爷的一副棺材板卖了换钱,这才勉强凑够数。由于父亲不放心,亲自把钱送到学校。因为担忧儿子,也不知忙碌了多少天都没有睡好,到了儿子的寝室,一看到他的同学就问:“我儿子住在哪家医院?”结果他儿子的同学就说了:“你儿子根本没有生病,他是跟他女朋友去照艺术照。”父亲根本没想到会是这样,听完当场就气昏过去了,打击太大了。当父亲醒过来,见到儿子,非常难过地问:“你怎么可以做的出这样的事情?”结果他的儿子说:“这有什么!我的同学都这样!”这样的儿子真是连禽兽都不如。

为什么父母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得来的却是这个结果?因为我们教给他的是只想着自己,我们并没有教给他感恩别人的付出,时时替人着想。人生中很多不好的情况发生了,大部分人都是自愿自艾,却没有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现在我们的「孝道」缺失了,所以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对待父母是什么态度?那天我看到一个报导,深圳一个六岁的女孩子,每个礼拜的零用钱是一百多块。有一天去买东西,她妈妈钱带少了,她要买的东西她妈妈付不出钱来,结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朝妈妈就是一耳光,妈妈让她打得鼻青脸肿。

有一个孩子,家里很有钱,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孩子伸手向父母要钱,父母就给。后来竟然一个月要花掉一万多块钱,而孩子不过还在读书而已。父亲这才觉得不对劲,就对他说:“从此以后我不再给你钱了。”不久就送他去西藏当了两年兵。孩子回来之后,因为恶习太深了,仍然改不过来,还是跟父亲要钱。父亲狠下心来不给,儿子为了得到父亲的钱,最后竟然雇了杀手杀死了父亲,而且不只杀了父亲,因为保险箱的钥匙在母亲手里,他居然把亲生母亲也杀了。

这样的悲剧可能不是只有这一出而已,当谁没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这出戏就有可能搬到谁的面前演。所以没有教育好孩子,宠坏了,再多的钱也无法解决问题。今天要教育好孩子,靠的绝对不是钱,而是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用心才行。

四川有个孩子,才十三岁。有一天煮饭给父亲吃,父亲吃完就死了。过了没有多久,他母亲吃了他的饭也死了。在祭祀完父母后,他很不耐烦地把饭菜直接倒到水沟里,刚好被他婶婶看到这一幕,心里一惊:哎哟,这个孩子怎么

共8页 第6页 对父母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后来当这个孩子问他的婶婶“我父母是不是买了保险?”,他婶婶听了全身汗毛直竖,生起了警觉报了警。警方经过侦查发现,原来是这孩子为了拿到保险费而把父母全杀了。这一笔保险费多少钱?一万多块。拿了保险费去做什么?买一部手机。你看当一个人内心的私欲燃烧起来的时候,什么事干不出来?这真是「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被欲望名利蒙住了双眼,做的事连畜生都不如。(4598)

在一次德育课上讨论时,一个七岁的孩子站上来,他第一句话说:“我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 诸位同学,这句话很有味道,做人「原来」要孝顺,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而中国圣贤教诲已经断了两、三代,大半的人现在已经不知道做人的根本、做人的义务是什么。「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现在要怪谁?一直怪上去,都是受害者,因为都没有机会闻到圣贤的教诲。

这个七岁的孩子提到了做人“原来” 要孝顺。提完之后,他又说:“我还没有学《弟子规》以前,每天想着要如何谋害父母。” 这句话讲完,他母亲坐在底下瞠目结舌,她绝对不相信,这句话居然是从自己的孩子嘴里讲出来的。为什么孩子会想着要谋害父母?才七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孩子营造了最温暖的家,是孩子最爱的人。而当今孩子的种种做为,孩子想要伤害父母,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

所以孩子的思想、观念到底往哪里变化,其实现在为人父母者,心里很多有没有底?没有底。当孩子从小就父子无亲,他就无法形成仁爱之心,他的发展就会自私自利;慢慢提升就变成竞争,变成斗争,变成战争。我们来看看,现在每天你打开报纸,在社会上、在国际上上演的戏是不是竞争、斗争、战争?这些果相根源在哪?在于一念私心。我们只要把这一念转正确,整个社会的恶果就会慢慢改善过来,而转成正确的思想,一定要从仁爱下手。(5219)

扭曲的人性,变态的人格。有关部门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一次调查:当你看到有一只瞎了眼睛的小猫,在下雨的路边上瑟瑟打抖,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回答令人吃惊!很多的同学说,不理它,因为它很脏,不要脏了自己。还有一些同学说,打死它、踩死它、宰了它、一脚踢死它,有的个别小朋友将具体怎样去宰,步骤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极少数的小朋友说应该把

共8页 第7页 它抱家去养起来。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孩子才只有几岁,今天孩子们应有的天性纯真、善良、和爱心,到底都哪里去了呢?

总之,我们的教育,已经基本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我们教育的成果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少了,自觉学习的孩子少了,有责任感的孩子少了,孝敬老人的孩子少了,有正义感的孩子少了,见人打招呼的孩子少了,能积极劳动的孩子少了,助人为乐的孩子少了,热爱集体的孩子少了,有同情心的孩子少了,善良的孩子少了;撒谎的孩子多了,骂人的孩子多了,上网吧的孩子多了,欺负人的孩子多了,谈恋爱的孩子多了,顶撞老师的孩子多了,打群架的孩子多了,吸烟、染发、打耳朵眼、修眼眉的孩子多了(吸烟的年龄小多了),家长管不了的孩子多了,成为害群之马的多了,毕业后傍大款或当妓女的多了,毕业后进局子的多了,杀人不眨眼的多了,死于非命的多了。

林则徐曾说过:“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这对我们目前的教育真是当头棒喝!

我们的国家,总要传给这一代人来掌管。到那时,这样一群人性扭曲、没有灵魂、没有正义感、冷酷残忍的人,会制定出怎样愚蠢没有人性的政策?可想而知。那时可就是哭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了!(6150)

同学们,我们无力改变整个冬天,但可以生起一只火炉,温暖一个屋子;我们无力改变整个夏天,但可以做一棵树,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荫。我们无力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愿意做个好人,做一个人们所需要的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为净化世道人心、播撒爱的种子,在自己位臵上尽到最大的努力,给人们荒芜的情感带来一点滋润,为那被各种欲火所燃烧着的心灵带来一丝清凉,恢复人心本有的宁静、庄严、慈悲和真正的智慧。

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气候已经成熟,弘扬传统文化先从《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是用来照自己的,不是用来照别人的。(6213)

我为什么要学习作文 篇8

有很多人认为,学习只是为了美好的。大家了解学习,只要学习好了,就能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可以住好的房子,只有好好学习,才有美好的未来和理想。

我认为学习是为了充实生活,生活本是单调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给生活注入色彩,它才会更“美丽、可爱”。将来那些美好的前途和学习的知识,在无形中增个你一个可爱的礼物。

我为什么要学习作文 篇9

每天醒来,你都能发现天空是那样蔚蓝,阳光是那样温暖。我们就能保持一个好心情,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认真,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你往往能获得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习也是。有时候觉得很枯燥,无聊。但只要稍稍努力,坚持一下就会发觉,解决一道难题后,心中是多么的轻松,雀跃。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麻木的自豪感,因为我们过于年轻,长辈的教诲永远不当回事。这其实知识我们可笑的骄傲罢了,这种骄傲即不能使你提高成绩,又不能处理好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这东西一无是处。

学习中,重要的是自谦和坚持,在无论多忙多累的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不懂装懂。因为,也许就是这些坏习惯,使你今后的人生发生一些巨大的改变。有些现实是我们一定要面对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父母的怀抱中,而这个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你没有生存的本领,你就永远都无法享受生活带给你的乐趣。所谓的先苦后甜,就是指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发展。而身在信达的我们,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学习可以说不苦了,只是需要我们努力一些,认真一些,尽力而行。那么多年以后,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当初愚蠢的冲动而后悔而自责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就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我们同样要学会知足,在别人不停地付出的时候,却一点都不给予回报,还索求更多。总有一天,我们是要考自己的,那时,爸爸妈妈老了,是我们孝敬他们的时候,有付出,才有回报。

为什么要去美国学习? 篇10

一、中美学生的差别:

我们可以首先从中美学生的差别,来考虑去美国学习的意义。

大多数中国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原因很简单,狭窄的视野及死板的学习习惯。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讲,在面临选择限额时候,他们只能确定的是自己不想做什么,而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那么出国读书,对于很多人只是在拖延抉择的时间,而并不是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清楚地知道这次可能的选择机会将会带给他们什么。而美国学生则相反,从教育机制上,一位美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在美国受教育的机会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阶段性持续性的,换言之,美国教育持续不断的将教育的机会给那些曾经想放弃受教育机会的人。那么,美国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他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选择,有为了什么而放弃,即使这仅仅只是个短期计划。

多数中国学生在自食其力前,由于自身,家庭,社会条件,总体社会风尚的限制,他们只知道,钱只有一个来源,就是父母的口袋。美国学生,则从小就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钱的来源不仅仅是父母的钱包。举个例子,同样一个学生准备去旅游,中国孩子往往会这么对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们给我一笔钱吧。”而美国孩子则会说:“爸妈,我已经攒够了钱,准备去旅游。”

中国孩子在中国严格的逻辑教育体制下,习惯了用复杂的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美国孩子则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比如,在一次美国高中的数学课上,老师问:“现在是12点整,时针与分针刚好重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与分针才能再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办法”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再重合。在场的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总结起来,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差在独立性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上。人类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不断地学习与自我超越,那么为什么不到美国去学习,实现自我突破呢?

二、美国留学优势: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其涵盖的课程数量和范围也非常多。而且美国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那里你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最前沿知识,培养能力,增强竞争力。

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000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国际化的环境更会使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灵活有效的学分累计方式使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业。自由开放的专业选择体系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未来。通过专业认证机构管理和规范各类院校,承认院校之间的学分转换。

美国法律规定,学生每周享有20个小时的校内打工和假期校外全职实习打工许可。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社会经验和能力。各民族多元文化组成平等、开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融入。一旦获得学生签证,就有机会工作、申请移民,家属也可同时赴美。

为什么要学习硬笔书法 篇11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硬笔,是相对于毛笔而言的。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由于书法不仅起着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巨大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因此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和重视。汉字是中国人的杰作,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应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今天很多人的字却写的不好。翻开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斜斜,犹如“草上飞”,甚 至缺胳膊少腿,错别字成堆。看部分学生作业犹如看天书,难以辨认,对学生字迹整洁的要求已如同虚设。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们也想让自己孩子写好字。

相对学校课程而言,写字教学主要是开发人的右脑,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字的结构、章法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维能力。中国的书法十分独特,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写字教学不仅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增长知识,这正符合了国家对美育所提出的要求。写字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字的笔画本身就是美的造型。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中国的书法又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同。从趣味性、知识性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的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

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较孤僻。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要全身心的投入,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学生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

你可以想一下当你或者你的孩子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你会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许,对他的学习是一种怎样的鼓励!

--什么时候学习硬笔书法最好

那么一个人在什么时候练习硬笔字最好呢?细细算来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个阶段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硬笔字。第一个时间就是在小学的时候,第二个时间就是在上完高中考入大学时,第三个时间就是在退休后了。这三个时段里,第三个退休后练字是作为消遣,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

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受外界的影响很小,可以静下心好好的学习书法。所以说在小学这个阶段学习硬笔字是非常科学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学习硬笔字最适宜。

现在家长们都知道,现在孩子上完小学,上了初中后,家长和学校都把孩子的学习抓的很紧,就基本上没有时间来学习课外的知识,比如让孩子练小提琴、学画画等等一切都是和考试相关的知识技能,所以就这段时间孩子是没有时间再作其它事情的。高考完后上了大学,这段时间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充裕和自由的,因为他们能够自主支配。这段时间他们有可能先择作自己喜欢作的事情,来学习书法。

而一旦错了这些宝贵时期,很多人还是在毕业后或就业、在职时来补习写字——的确因为关系到日常的书写,关乎人的脸面啊,无论职位高低都是如此!有了这个动机,这个时候来学习,只要狠下心挤出一点业余休息时间,找个好方法学下,进步还是会相当快的,因为成人具备了很好的理解能力!--学会硬笔书法有什么好处

在每个家长为让孩子学习什么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所学的将来会对孩子有什么用处,也就是有什么好处。那么到底让孩子学什么对他有用呢?我们大人在考虑让孩子学些什么的时候,无非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在想让他多学点技能性的东西,以便将来有什么用,是抱着多学总比不学强; 是要让现在学的东西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就好比现在有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英语,是因为在家长心里认为学好英语,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会有所帮助,但是家长想到过现在学这个对孩子将来学习会有所帮助吗?或者说有多大的帮助呢?有的家长会说练口语或者早学会对孩子有好处。我想它的好处也就是个这了。但写好字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有多大的好处呢?

就拿高中时期来说吧,很多高中生在临近高考的时候开始重新学习小学的练字课程,但庞大的题量让一板一眼写字的学生力不从心。我们教育孩子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让孩子考入大学,但是上大学在全中国有多少人在考,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愿以偿呢?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谁都想上名牌大学,竞争多么激烈,可能有的人会说了,上大学考学校跟学习硬笔书法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了,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要学习好,好象是只要自己本身脑袋聪明,领会课本知识好,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说要是说一个学生考得好,但就不能这么认为了,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有许多高考的事实告诉我们,在高考的学生当中,有95%学生的字写的不规范,甚至就写的让人根本不认识,你的字写的不好,你的题作的再好,作的再对,而你的字却让人一头雾水。你想啊,六月份考试,天气多热,而判题的老师要在指定的时间里把试题全部判完,你想一下那么多试卷,面对写的工整,规范,美观汉字,和面对字迹潦草,不规范,不美观的字,老师会如何判,我想在座的家长会有个十分明确的答案了。

两个同样学习很好的学生,天分也一模一样,作的题也一模一样,但是一个字写的规范,工整,而另一个却写的让人很难认,象一堆草,很可能这两个学生的得分是不一样的,一门成绩下来,字写得好的可能因此而比字写的不好的多得1——2分,同志们哪,1——2分哪,高考中的不要说1分,就是零点1分,中间就不知有多人,你想一下,高考的第一名与录取分数线能差多少分,这中间重分的,还有就是相差在0.1分之间,1——2分在孩子人生重要转折点上会产生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孩子要考的好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软件,就是孩子要学习好,还有一个就是硬件,就是要把自己学习的知识,用手中的笔写出来,而且是清清楚楚的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同时也要纠正一个人们思想中的误区,就是人们认为写好硬笔字只是对于语文来说的,错了,其实写好硬笔字对于孩子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会有帮助,因为每一门课程都要写字,都要用我们所学的汉字表现出来,当你的孩子写好汉字后,他们的数学中的数字,化学和物理中的公式,还有英语里的英文字母和音标,都会写的很标准,很规范,这就是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上所说的正潜移。就是说学好了一种技能,会对其它有联系的技能有正面的帮助。

还有就是古人有句话就是:“字如其人”,字的好坏可以反映写字人的精神面貌。这句话用到学习硬笔书法上,是非常贴切的。孩子学好硬笔字可以从中尝到许多的道理,包括作人,处事,思维,等等,这是从学习硬笔书法对人无形的改变。

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管理学 篇12

王存菲 10015437

1现在是大三了,这学期写的东西也蛮多的,随着专业培养方案上的进度,我们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迎来了《体育管理学》这门课。同时也再次见到大一时候教过我们的张老师。在上课中渐渐了解管理学,了解体育管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体育管理学》呢,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是要完成我们大学的课程学习,主观上是要想通过这门课程了解一些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发展铺下基础。

首先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体育管理学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体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体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管理科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综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就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学点管理学对以后体育经营,管理,有很多好处。体育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管理学是随着管理学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渐融合合并发展起来的。管理的一般原理也试用于任何事业。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我们必须要学习体育管理学。

然后看看课本目录,大致我们会看见我们所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从内容上看,体育管理的历史发展:体育管理的对象;体育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体育管理的类型,有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管理、社会体育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等;体育管理的本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体育管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这些内容都是于我们专业的以后实习就业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要有所掌握,才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实习就业的时候游刃有余,心中有数。举个例子,就拿第三章体育管理体制来说,这个里面包涵的三个小节是我们在体育行业重化工必须了解的。要知道国家的大的政策做起事情来才会有方向。在这个章节中我们知道了体育和政治的关系。经常从各种公众言论中听到有关体育与政治无关的争论。实际上,通学习管理学我们会知道体育政治的思想,国家的政治体制对于体育管理体制有着决定的影响。

体育管理学以多门学科作为学科基础,研究的是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运行和演化规律,价值取向是为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方案。从这层意义而言,它从属于软科学的范畴是明显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软科学并不等于体育管理学只运用定性的“软方法”研究“软系统”问题,软科学要有硬功夫。体育管理学既研究如何协调人们在共同体育实践中的关系,以便创造和谐的管理气氛和发挥集体力量的问题,即探讨体育“软系统”的规律,同时也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物和财,以取得最大效果和效率的问题,即探讨体育“硬系统”的规律。对体育“软系统”的管理,追求的是“满意”的管理效果,采用的方法以软系统研究方法为主,如对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管理、对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等问题上,人们没有最优结果的判别标准,从而也就无法得到最优结果,管理过程是一种追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满意”的过程。而对体育“硬系统”的管理,如对场地器材的管理、体育资金的管理、体育产业的管理等等,追求的则是最优的管理效果,采用的方法也以精确的、严密的学科结构反映的是一门学科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从内容上看,体育管理学包括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信息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及学校体育管理等,但每一部分的管理效果,又都以管理职能的实现与否作为其评判标准,因此体育管理学还必须关注管理的职能。与此同时,考察管理活动又必须注意到层次性,不同层次上的管理的内容与职能及其实现显然又是不同的。据此,我们认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可由下图所示的三维结构组成。

学习《体育管理学》不但可以为我们了解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也给我们在以后的体育经营实践中提供了理论指导。更好的丰富我们的大学课程,提高我们以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上一篇:一个聪明的人小学作文下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师个人下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