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共8篇)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并由此产生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的态度和方法,提出评价这些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标准。然而,由于“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09页),因此,人们总是站在自身利益的地位去判断是非、荣辱,选择自己的行动,形成自己的荣辱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1页)在当代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形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层次,从而也形成了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局面。但是,无论哪种利益主体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选择。否则,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经济社会就无法健康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因而它应是我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维护人的人格尊严的要求。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有了羞耻心,才可能避免去做可耻的事情。知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最基本的人格尊严。人有人格,国有国格。人格是人的脊梁,国格是民族的灵魂。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多少志士仁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赴汤蹈火,以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这种正气就是中国人的人格、国格,是中华民族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的生动写照。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作为评价人们行为是非、荣辱的基本标准,鲜明地体现了维护人格、国格尊严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德立人的社会道德要求,是对现实生活中少数人格异化、国格丧失行为的鞭挞。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形成了勇于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的革命精神;反对封建特权,主张“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要求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德;勤劳勇敢,朴素节俭,艰苦奋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斗的品质;等等。在待人接物方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是人们常常引用的名言;在对待事业和国家的态度上,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成为人们所尊崇的名句;在个人修养方面,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等,人们常常用来互相勉励。这些传统美德思想,对当时社会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马克思,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价格,运行规律
任何产业都存在风险,但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风险特征,使得农业风险更为复杂、更为特殊。农业存在着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的自然风险是一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型的产业,受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影响大;市场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但与其他产业不同,受农业生产特征的制约,农业规避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建国59年来,我国曾经进行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经济调整,每次经济调整几乎都直接间接和农业出了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运行态势,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价格的涨跌状况,是衡量我国农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就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入手,特别是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认识我国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规律,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根据笔者学习《资本论》的体会,制约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规律,既有价格的因素,又有非价格的因素。我们既不能忽视价格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对这种作用估计过高。价值规律在农产品供给与需求领域具有特殊表现形式。
一、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论述商品供求价格运动规律时指出,价值规律在农业经济领域的作用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它集中表现在,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弹性是比较小的。所谓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弹性,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比例所引起的农产品生产量与供给量的变化比例。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农产品生产与供给之所以缺乏弹性,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
一、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的稀缺性。
一方面,农业基本的生产要素供给受自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是恒定的和有限的,典型的如土地;另一方面,这些基本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内部存在流动的可能,但要退出农业用途是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以至在总体上仍然保持相对稳定。马克思指出:“土地不是生产出来的劳动资料”。[1]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2]“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会增大……对土地本身的直接需求也会增大”。[1]由于土地以外的其他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几乎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因而是可以不断增加的;而土地则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可以改良已有的土地,却不可能创造出比原来面积更大的土地。农业用地的长期短缺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存在着追加投资报酬递减现象,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它本身所固有的有机界规律性,决定了即使形成很有吸引力的农产品价格,也不可能使农产品产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像非农产品产量那样迅猛地增长。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按照事物的性质,植物性物质和动物性物质不能以象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煤炭、矿石等等那样的规模突然增加,因为前二者的成长和生产必须服从一定的有机界规律,要经过一段自然的时间间隔,而后面这样的东西在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只要有相应的自然条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增长起来。因此,由固定资本即机器等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的生产和增加,可能会并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甚至不可避免地会比由有机原料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快得多,结果对有机原料的需求会比它的供给增长得快,因此,它的价格会提高。”[1]
二、变动农业生产资源的供给构成中,从发展的趋势看,必然是非再生资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费用支出不断地递增。
与固定的农业生产资源(例如土地)相对应的变动农业生产资源是由两大部分所组成的:一部分是可再生资源(如光、热、气等),另一部分是非再生资源(如由矿物质加工制造的农用生产资料)。而随着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度的提高,在变动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构成中,由工业部门提供的非再生资源所占的比重必然是越来越大。这就势必显著提高变动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成本,从而限制变动农业生产资源的供给与投入,障碍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度的提高。“因为加到所供给商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决定对这种生产资料的需求,因而也决定这样一些商品的供给,这些商品的供给本身包括对这种生产资料的需求。”[1]2006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又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很多人都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增加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实际运行的结果并不是这样。因为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是比价的基础,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包括农用生产资料在内的工业品价格也会跟着相应的提高。况且,目前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商品率和商品量都很有限,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收入,往往还低偿不了工业品价格(包括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多付出的支出。
三、变动费用在农业生产费用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固定费用在农业生产费用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因而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就不那么敏锐。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不论是从事自给性生产,还是从事商品性生产,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其生产费用构成均有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之分。固定费用不同于变动费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这部分生产费用并不是产品生产数量的函数。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情况下,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与消费单位,家庭劳动力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而再生产家庭劳动力的这部分费用,不论有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必须支付的,故也称为固定生产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农业劳动力的再生产不致中断,即使生产效益十分低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仍然有可能持续进行。因为一旦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了,依旧必须支付这部分生产费用。而为了使这部分固定生产费用获得一定的补偿,客观上强制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因为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不是按固定资本执行职能的时间,而是按固定资本丧失价值的时间计算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由于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有差别,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使用时间,当然也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发生中断,例如在农业方面,役畜、农具和机器就是这样。如果这个固定资本由役畜构成,在饲料等等方面需要的支出,不干活时和干活时需要的支出一样,或几乎一样。至于死的劳动资料,它不使用也会造成某种贬值。因此,产品一般说来就会变贵。”[3]
我国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小,突出表现在粮食的供给态势上。1996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单产增长极为缓慢,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1996年为299公斤,1998年为300公斤,2000年为284公斤,2006年为314公斤。在粮食单产提高很慢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便成为决定粮食总产量的主导因素。与1998年的粮食产量高峰值相比,尽管2006年的粮食单产增长了4.75%,但由于粮食播种面积仍然是负增长,即减少7.3%,所以,2006年的粮食产量仍然没有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即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稳定在4.8亿吨左右。有3年突破5亿吨。最高达到5.12亿吨,大多数年景在4.5亿吨到4.9亿吨徘徊,最低产量是2003年,一度下滑到4.3亿吨。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4年需求量大于产量,这几年粮食产需缺口都在250~350亿公斤之间。以致2007年粮价明显上涨,即上涨6.3%,并引发其他产品如饮料、蔬菜、肉类、蛋类等的连锁上涨,其中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由此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料,粮食是最重要的,而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就是耕地面积的大小和等级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耕地总量和人均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赶不上面积的减少,再加上农业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弹性显著小于非农产业,潜伏着农产品供给危机。
二、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小
按照传统的论证方法,人们在评价农产品价格对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作用时,是作了如下的推论的:即一旦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必然刺激农产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生产量与供应量。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还表现在没有全面认识到,产品价格是供求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考虑供给因素,不考虑需求因素,是不可能科学认识价格运动的规律性的。因为如果需求量没有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即使农产品价格一时提上去了,也会再跌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农产品需求的变化规律。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当我们只是说到单个商品时,我们可以假定,存在着对这种特定商品的需要,——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而用不着进一步考察这个有待满足的需要量。但是,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会需要,这个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因此,现在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个社会需要的规模,即社会需要的量。”[1]
需求如同供给一样,是有其明确的科学含义的。这里所说的需求,是指“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条件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它“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1]这就可以把需求解释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在一组可能价格中的任一价格水平上,所反映出来的对某一种产品的不同购买量。因产品价格变化而引起产品需求量的变化是需求规律的重要内容。需求规律表明,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是反相关的关系,即“需求按照与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减少”。[1]但对需求规律仅仅作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需求规律的作用是建立在如下两个基本前提基础上的:一个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另一个是“边际效用递减律”。“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旦商品的价格上涨了,人们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这意味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是增加购买的障碍。商品价格之所以不能随意增加,是因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在起作用。在效用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改变其消费结构,必然是由于比价改变引起的。而且相对价格降低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大的需求,或者说,当效用不变时,价格越低,需求越大。消费者必然是用价格较低的商品替代价格较高的商品,以获得相同的效用。这在经济学上就叫“替代效应”。当某些商品价格上涨过多,用既定的收人所能买到的商品就会大量减少,这在经济学上就叫“收入效应”。如果某种农产品在家庭生活中是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如谷物,一旦其价格上涨了,就会对整个家庭产生明显的“收入效应”,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家庭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相反,如果某种农产品不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对虾,一旦其价格上涨了就有可能产生“替代效应”,而不会引起多大的“收入效应”。
综上所述,在探讨农产品需求规律时,我们应当把一般性与特殊性区别开来。需求规律的一般特点是,价格的升降与需求量的增减,是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的。但其敏感程度却因产品的不同以及消费时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且在需求曲线的不同点上,对价格反应上是不一样的。我们可把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1)非弹性需求。当该种产品价格下降时,只引起需求量的微小增长,以致总收益反而有所降低,则这种需求就是非弹性的,粮食这种产品就有这种特点。(2)均衡弹性需求。即当该产品价格降低时,仅仅引起需求量的补偿性增加,以致总收益恰好不变。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3)弹性需求。当该种产品价格降低时,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增长,从而使得总收益显著增加,则这种需求是属于有弹性的,如肉、禽、蛋、鱼。一种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通常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1)越是属于生活必需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越小;(2)消费代用品越少的产品,需求弹性越小;(3)替代用途越少的产品,需求弹性越小。农产品作为一种人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符合上述的低需求弹性的要求,因此,总体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必然很低。
我国粮食需求弹性低,主要是指人均消费量需求弹性低。1990年我国人均消费粮食725.6斤,2006年我国人均消费粮食772.5斤,平均每年增加2.9斤,即不到3斤。粮食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是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呈现阶段性变化。第一阶段(1978~1989年)从粮食供给不足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粮食生产远远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粮食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第二阶段(1990~1991年、1996~1999年)是粮食供给大于粮食需求,出现粮食总量相对过剩。随着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1996至1999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50454万吨、49417万吨、51230万吨、50539万吨,出现粮食供给大于粮食需求的局面,粮食价格处于低迷状态;第三阶段(2000~2007年),粮食供求再度呈紧张状态。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50539万吨降到2000年的46251万吨、2001年的45262万吨、2002年的45711万吨、2003年的43067万吨。2004年以来,虽然粮食产量逐年有所回升,但最高峰的2007年也仅仅与1996年相近。而这11年来,我国人口增加9100万人,导致粮食供求的偏紧,粮食价格明显上涨,进而引发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就价格波动而言,由于供求弹性的因素,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按照经典的蛛网理论,一种产品的供求弹性越高,价格波动越小;反之,供求弹性越低,价格波动越大。由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低,决定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特别大。即农产品供求弹性低,使得无论源于需求还是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化,使得农产品价格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从农产品长期供求弹性相对大于短期供求弹性的特点推理,农产品的短期价格波动会大于长期价格波动。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无论是供给弹性或者需求弹性都是比较低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多不得,少不得,不多不少很难得。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三、农产品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的产品调节
人们一谈论价格,便会自然而然的联想起列宁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即“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格总是紧密地和价值规律联系在一起,价格的运动总是体现着价值规律的运动。建国近60年来,人们对农产品价格的认识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内在联系存在着种种的误解。因而,研究农产品价格问题,就不得不从它和价值规律的相互关系谈起。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一般表述如下: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它的价值来进行交换,商品的价格必须以它的价值为基础。在这里,正确认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含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价值量的决定和价值量的实现两个方面。而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曾经从价值量的决定这个角度,论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那么,能不能说在上述条件下,生产某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该商品的价值,并必然为社会所承认呢?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认识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另外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⑪由于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决定和价值量的实现,就往往出现不相一致的情况。从价值量的决定来看,“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从价值量的实现来看,“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⑫这就是说,倘若某种商品的生产规模超过用这些商品来满足的需要规模,或者说,某种商品的生产量超过社会的需要量,那么,即使生产某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体现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还会有一部分劳动时间称不上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它并不构成社会总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这部份价值量虽然已经形成,但却不能实现,不能得到社会承认,“必要劳动时间”也就变成不必要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商品必然要以低于它们的市扬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⑬“如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同要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结果就会相反。”⑭还有,“如果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要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适应……,那么这种商品就会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交换或出售是理所当然的,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应当从这个规律出发来说明偏离。而不是反过来,从偏离出发来说明规律本身。”⑮
正确认识农产品供求关系对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决定的影响作用,对于我们研究农产品市场价值乃至农产品市场价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能回答农产品的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为什么必须由劣等土地或最坏条件生产的农产品个别价值来调节。
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土地肥沃程度、土地距离市场远近、土地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个农业生产单位之间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和单位产品上个别价值高低的差别,同时,其中数量有限的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又都被各个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国营农场所垄断经营,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量,社会不仅要耕种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而且必须耕种劣等土地。这样一来,就必然形成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必须由劣等土地生产条件的劳动耗费(包括活劳动耗费和物化劳动耗费)来决定的客观必然性,正如列宁所说:“土地的有限使粮食价格不取决于中等地的生产条件,而取决于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⑯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营劣等土地的生产者所生产的农产品的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不仅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还能取得一定的纯收入,从而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指出,与工业生产中价格决定的情况不同,“在农业生产中一切同类产品的价格取决于生产中使用劳动量最多的产品的价格。”⑰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不可能象工业生产那样,可以随意增加效率相同的生产工具的数量,即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数量。而由于人口逐渐增加和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增大,必须同时耕种各种等级的土地,或者在原有土地上进行追加投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能造成同量投资而有不同的生产率,从而造成同一单位农产品的不同劳动消耗量。既然农产品的增加以及为生产这些农产品的劳动耗费量差别的存在,都是由人口的需要所造成的,“因此用高价耕种的土地的产品就一定和用低价耕种的土地的产品同样有销路。但由于竞争使市场价格平均化,所以优等地的产品就要同劣等地的产品等价销售。”⑱“只要消费者由于需要而不得不购买市场上的全部农产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由最昂贵的产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⑲由此可见,马克思把农产品价格决定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与劳动耗费,当作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来看待,是以全部土地生产物都为市场吸收以及土地经营垄断充分起作用为前提条件的。
最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我国平均每年的粮食产量是9950亿斤,但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产量降到了9088亿斤,已经明显供不应求。2004年至2007年虽然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07年达到10030亿斤,但仍然没有超过1996年的产量。而这几年我国人口增长9100万人。但问题的严峻性其实还不在于年度间粮食产量的减少,关键在于耕地总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指标都呈下滑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急剧上升,1996年至2006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27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240万亩。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随之减少到10553万公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很难得到根本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生产物全部被市场所吸收,而且劣等地的生产物也全部被市场所吸收,还有一部分须依靠进口调剂。这就更加确认了我国粮食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和劳动耗费调节的。
参考文献
①③④⑤⑦⑧⑨(11)(12)(13)(14)(1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②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6④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权力;国际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49-03
引言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近百年,其地位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现实主义。从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到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实主义一直是西方研究公认的理论范式。现实主义发展经历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阶段,其发展过程内部分歧与争论不断涌现,但现实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内核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建立在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也是国际关系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尽管如此,任何一个理论都是经历从经验分析到实践检验的历史过程,作为理论,在时间的沉淀下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而难免存在一些局限。
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沿革
现实主义是解释国际关系的传统理论之一。它强调主权国家的自助行为、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权势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利益的追求[1]。现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二战结束之后至80年代初,它一直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现实主义国际关系领域,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2]他把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并对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做出了批判。一战结束以后,以威尔逊为首的自由主义人士认为秘密外交和古典均势理论是导致战争发生的原因,只有通过国际联盟以及集体安全原则才能使世界免于战争。卡尔在《二十年危机》中写道:“1919—1939年英语国家国际政治思想中明显且危险的错误,即几乎完全无视权力因素。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几乎所有的思想都存在这种错误。”[3]他把这种错误称之为乌托邦主义,即不顾国际政治现实状态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关于道德的虚幻、权力的重要以及国家利益的根本冲突的思想,是卡尔国际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卡尔通过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勾勒出现实主义的主要思想,标志着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学派的兴起[4]。
卡尔奠定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而摩根索则为现实主义直接提供了理论体系。其《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成为集大成者,在书中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冲突、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国家总在追求权力等传统现实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虽然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宏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是由于其论述的方式以及理论的瑕疵导致其不是绝对完美的,对权力追求的偏好以及对道德观的判断都使其理论存在缺陷,这样的缺陷为后来的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空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不断趋向多极化,第三世界力量兴起,复合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有的国际政治理论无法适应现实需求,诞生出关于方法论的学术大讨论,因此催生了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新现实主义在坚持古典现实主义和新概念的基础上,修订了古典现实主义的缺陷,注意从科学行为主义那里吸取体系模式、结构分析、博弈论和功能主义[5]。1979年以肯尼斯华尔兹所著《国际政治理论》为代表,他继承了从卡尔到摩根索的权力政治学说,认为权力是国家争取自身安全的必要手段,主张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冲突与合作的结合并着重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这点为古典现实主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诸多理论中最为精练、科学化程度最高。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6]。之后奥根斯基的权力转移理论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包括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都受到华尔兹体系思维、理性主义的分析方式以及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华尔兹不仅完善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使现实主义理论在二战后达到了巅峰。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虽然经历了多位著名学者的完善与发展,但是到了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学派,从研究方法到思维模式均有很大的变化,大有挑战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势头。因此,为了维护其理论核心位置,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替,任何一门学说都无法做到完美,很多国际现象也是现实主义所不能解释的,因此其理论不仅有科学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
二、现实主义主要学说及理论内核分析
传统现实主义继承并发展以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国家利益、均势、人性的看法与主张,发展出均势论和地缘政治学两大理论支柱。与其他理论相比,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现实的把握确实更为深刻,但另一方面,它又片面强调权力政治,把人对于权力的渴望放大到国家行为中。
关于现实主义最经典的论述应该就是关于权力本身的解释,作为经典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汉斯·摩根索曾毫无掩饰地指出:“国际关系……是为了权力而斗争。无论国际关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7]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最早的原头,其造诣不可不说伟大,但是关于权力的定义,把其定义为国家生存的目标确实较为过激,相比新自由主义把权力定义为获得国家安全的手段,后者显得更加合理。但是权力不可避免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国家优化自身配置的原动力,类似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血液。因此把权力看作一个国家的生存能力比较合适,因为根据现实主义的定义难免使国家间为了争夺权力而不断斗争造成安全困境,而新自由主义则弱化了权力的作用,忽视了权力本身的顽固性。作为使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的必要条件,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配置使之运用更加合理,不是简单地追求权力的最大化或者获得新的权力,而是怎样去优化现有的权力资原,有效地运用和控制权力以避免国家间出现安全困境。在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的分歧和争论不断涌现。但是现实主义作为经典理论经久不衰,理论内核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在此,对其主要理论基石以及哲学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1.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是现实主义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地缘政治学讲究的是地理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限制,因此主张国家突破地理限制向外扩张,传统地缘政治学直接导致了德国的扩张性侵略政策。地缘政治学发展至今已被很多学者所诟病,认为已经过时或者理论存在缺陷。但其实地缘政治学从某种程度上最真实反映了国际关系的现状甚至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成为古代文明或是地区性霸权国家其领土均十分广阔,从古代欧洲的罗马文明到我国的秦汉文明,从亚欧大陆上的波斯帝国到马其顿帝国文明,再从大英帝国到今天的美利坚文明。其反映出的主要特点均为国家领土面积十分辽阔。虽然欧洲文明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其领先优势慢慢被后起的美国所超越。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国的崛起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有着优异的地缘特性。因此未来的世界必将成为几个地区大国和其他地区联盟为主体并存的格局。
地缘政治学基于现实主义关于权力的研究之上,国家的地理条件作为权力资源的一个部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有效发展与领土扩张。强势国家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而弱小国家却受到地缘因素的遏制。当今伴随全球化和复合相互依存的世界环境,地缘优势的互补性与特殊性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推力。从而也论证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体系和合作的论述。
2.均势论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均势理论主要强调权力的制衡,也就是主要力量之间的权力保持平衡,若有一方的力量过大则其他力量会进行联盟以反对其势力无限扩张。而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态势却非传统均势理论所描述,美国当前主导世界格局,其霸权势力一家独大,在我看来当今世界所谓的均势表现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控制其他国家之间的权力均势,使其永远保持对别国的优势。二战甚至更早的大英帝国主导世界格局的时候反映的情况也相类似。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对欧洲大陆的地缘优势始终坚持贯彻协调欧洲大陆各国矛盾,平衡地区战略大国的态势平衡原则。
均势本身作为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权力平衡,反映国家因追求安全而进行权力扩张的外部表现,不仅仅因为人本身的私欲以及对于权力无限的渴望,也是由于国际系统对于单位国家的牵制。受限于国家的社会属性,即一个国家处于国际社会的环境中,如果不选择追随或者结盟策略,弱小国家将受到孤立。因此大多数国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谋求霸权,需要同其他国家结盟以平衡权力的发展。而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复合相互依存的不断深入,核武器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硬均势向软均势演变。关于“软均势”的概念,佩帕教授给出的定义是“不直接挑战单级领导的军事优势,但却能迟滞超强权力的使用,使其在运用超强权力时更复杂,代价更高”。软均势主要是运用包括国际制度、经济政策和中立地位的严格解释等在内的非军事手段来影响单级国家的军事行动[8]。从硬均势向软均势发展导致国家间制衡以及对抗的方式从简单的军事或结盟向更复杂的手段转变。出现像贸易摩擦、文化侵略等隐形侵略手段,以一种模糊而更加深入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别国外交内政的目的。但不管均势外表如何改变,核心与本质却不曾发生变化。对于权力的制约以及保持国与国之间战略态势的平衡都是均势所必须达到或追求的最终目标。
3.人性
现实主义倾向于把人性定义为恶,人有追逐权力的诉求,本性难改。而理想主义则把人性定义为善,至少能通过教育来达到善,但其实双方对于人性的定义都较为片面。人性并不能简单归于善或者恶。根据辩证法思想,人应该具有两面性,许多人生来并无善恶之分,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导致个人的转变,但即使善良之人也有恶的思想,极恶之人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善心。因此笔者主张将人性定义为人具有两面性。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由于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个体,人的理性具有主观性和阶段性,因此思想和决策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就算通过后天的教育也不能完全使人转向两个方面的某一方面,只能进行规劝和引导。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集体表达形式,因此国家行为也具备理性的两个特征,可以通过引导和控制使之向较好的方向转变,虽然不能绝对改变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但是可以施加影响来获得效果。
4.国际关系主体
当今各流派对于国际关系主体的界定争议不断,现实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单位,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国家以及非国家角色(国际组织、非政治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为主体。但其实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虽然跨国公司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背后往往受到国家的控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最为重要的兼并收购尤其是涉及安全领域即能源等相关行业都要受本国中央政府的调控。而反观现存的非政府组织,其实大部分并没有从事于关键行业或领域,其职能较为单一也远不如跨国公司发挥的效用大。因此说到底,国际关系主体依然按现实主义所说是以国家为主,其表现形式是国家在背后,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甚至个人受政府控制而活跃于前台。
5.无政府状态
现实主义各流派分支均对无政府状态有所论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结束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就不得不集中全力,组建起利维坦,但其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国际社会也出现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国际社会形成无政府状态[9]。无政府状态是当今世界冲突不断的矛盾根源,也是极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不存在中央集权,无法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导致强权国家霸权垄断,而由于上文所提到国家具备国际社会中的社会属性,因此弱小国家只能寻求跟随或者结盟政策以避免受到孤立主义的影响。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没有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执行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引起权力争夺的原因之一是不存在仲裁者。古典现实主义从无政府状态中演绎出国家自助、安全困境、权力政治和国际冲突。而新现实主义之后,无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还是防御性现实主义都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其理论基点。作为考察国际问题的基本常量,无政府状态成为现实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内核之一。
尽管现实主义内部争论、分歧不断,许多现实主义学者引入了一些新的变量来构筑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背离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核,以国家为中心以及强调权力与利益的研究传统并没有动摇。唯有在充分重视和理解这些内核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精髓。尽管如此,现实主义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局限。在研究现实主义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去粗存精,不断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局限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虽然复杂,但是实质却改变不多,当今世界国家间博弈仍然以权力斗争为主,国家间政治依然是大国的游戏。各国外交政策永远代表其国家利益,权力和国家利益成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根基不可动摇。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认每个学说及理论能存在至今都有其依据,都能在某个层面很好地反映出现实状况和世界的发展模式,但是其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结合历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之发展充满了多彩的魅力。但是受每个学科发展的局限,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都要受到历史演变的影响,很多理论只符合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是现实主义仍将作为极为重要的学派受广大学者关注。该理论体系探讨的是一种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追求,但是国际关系应该追求理想主义者界定的寻求世界的最终和平与稳定。国际关系研究的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前伴随世界性问题的出现,例如反恐、环境保护、预防疾病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都需要国家间密切合作,增加互信。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也使国家间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将研究方向从斗争转向合作是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趋势的。
权力和国家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展现的是国与国之间行动发展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均切合本国的利益或满足各自的意识形态要求。这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国家作为人的集合,其行为不可避免导致过激或者主观化。如何使国家能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判断问题发展的趋势将是国际关系理论必须研究的课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之间存在的传统的功能关系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断裂。以前的军事大国不再必然是经济强国或者全球大国,而一些经济强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军事和国土上的条件并不十分有利,但仍然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10]。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设也是如此。虽然很多理论、概念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是其雄辩的论证也反映出现实主义学者广阔的历史发展眼光。不断地完善理论构造,对一些概念进行修正也是当今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莹,刘静.修昔底德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2004,(2).
[2]肯尼斯·汤普森.国际思想大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0.
[3]Carr E H.The Twenty YearsCrisis:1919-1939[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1964.
[4]王蕾.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7).
[5]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3.
[7]汉斯·摩根索.国家之间政治:为了权力与和平间的斗争[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8]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1 (Summer 2005 ):17.
[9]许瑞龙.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内核探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5).
关于马克思生产过剩危机成因理论的现实思考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由过去长期存在的供不应求的.短缺转向了供过于求的过剩.值此回顾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成因理论,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在对待理论问题上,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同时还要正确认识生产过剩这一经济现象,为我们正确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解决过剩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作 者:马咏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部,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 “”(11) 分类号:F307.2 关键词:过剩成因 理论分析 思考正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明确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①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 的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上取得了许多重大认识,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
②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第167页.板。但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会成员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没有把社会公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
③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家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③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人民网[引用日期2012-11-12].
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也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执政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头 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共同理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努力奋斗的现实要求。
摘要: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为社会中的某一个阶层或者群体代言的,而且,它们都为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增加了新的富有时代性的内涵。电影类型化是电影工业发展的结果。电影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电影的类型化特点。现实主义的创作是电影创作的趋势,但是在电影创作中不能把这两个概念割裂开来。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概念,之后通过一部电影说明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现实主义电影;类型电影;主题;造型;表现方式
在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电影和类型电影是两大主流创作模式。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主要以反映客观生活为主,而类型电影则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创作具有典型特征的电影。两者在创作方式上虽有不同,但是我们在电影创作中却不能将这二者割裂开。现实主义电影强调较高的艺术性,但是可能会忽略观赏性;而类型电影在牢牢抓住观众的胃口的同时可能会降低其艺术性。如果在电影创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会使电影的整体质量上升一个层面。
一、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概念
1.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最初是指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电影诞生于1895年,是所有艺术中最年轻的一个艺术门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最初在电影上的运用,只是一种术语的移用。作为一门用光影反映现实、表现生活的科技艺术,电影的现实主义表现与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最初的卓别林默片电影到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一直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现实主义的高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无不贯穿着一种理念: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凸现为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隔阂,人与自身的灵魂挣扎等等。
2.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类型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即:(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类型电影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采取所谓“热潮更替”方式。
二、电影中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电影的意义在于客观如实的反映生活,关注民生,关注现实,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典型的社会形象,真实细腻。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诠释的现实主义理念;一部所谓的现实主义影片所表现的现实也必然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现实,不可能囊括整个人群。这样,现实主义在概念上就具有了模糊性。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表现了大多数人的真实,就是一种现实主义。可是,问题又随之而来,大多数人是指哪些人?是大多数的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还是掌握了权利、知识话语权的群体?如果是普通百姓,他不掌握话语权,而从事电影的人大多是有知识的文化群体,身份确认上与这些普通百姓存在着隔阂,能很好地表现他们的生活现实和真实想法的影片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是掌握了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那他代表的是人数上的小众,这就与大多数人的界定相违背。这样,现实主义的概念就被缩小了。下面我就通过一个例子来说说现实主义电影。
最近连看了部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前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电影具有很多西方电影惯有的特色:叙事简洁明了,对白清晰,或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或话外有话,余音绕梁,甚至让人脑筋急转变后,又恍然大悟,会意在心。《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曾红极一时,这部影片真实的反映了二战期间纳粹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人民奋勇反抗的故事。与很多中国的反映抗战时期的电影不同的是,中国的抗战题材电影把人都描写成了神,而这部电影中则充满了智谋、勇敢、背叛、伪装。贯穿其中的悬念就是神秘的游击队员瓦尔特。他指挥着游击队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却来无影去无踪,连他的队员都找不到他。电影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跟踪和伪装,当然还有反间计。德国军官伪装成瓦尔特,游击队员伪装成德国士兵等等。影片感人至深,人物有血有肉,影片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个个真实可信。在人物塑造方面,没有沿袭某些革命题材影片把革命者神话、公式化,把敌人愚化、嘴脸化的旧模式。影片中的革命者没有慷慨激昂的说教,他们只有默默地行动。影片正面人物台词不多,而反面人物也都非颐指气使。这部电影让我最感动的就是看到南斯拉夫人民的团结,游击队员到处都是。本片不乏精彩之处。比如纳粹设圈套让民众前来认领被他们大四的游击队员的尸体时,身为游击队员的修表匠与瓦尔特带领群众走向亲人的.尸体,他们强忍痛失亲人的巨大悲伤,抱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昂首挺胸的走向法西斯的枪口,这种精神让我感叹;再比如修表匠冒充瓦尔特,慷慨赴死。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一去不归,毅然慷慨赴死。修表匠倒下的时候,和平鸽骤然飞起,表达了人类为和平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境界;又比如影片结束时党卫军上校的一句话: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萨拉热窝就是瓦尔特,南斯拉夫就是瓦尔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就是瓦尔特,这就是正义。本片突破了“日常生活”的日常性,充分揭示出战争状态下的“日常生活”的非日常性,从而使观众在观赏其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表象时,所获得的常常是超出其日常经验之外的、或另其惊异的或另其意外的审美体验。
第二篇主要论述的是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不断反复循环运动的周转方式和周转速度及其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等, 以生产资本的循环形式为重点, 阐述了缩短周转时间, 加快周转速度的重要意义。资本周转一次就带来一次剩余价值 (形式上表现为利润) , 周转次数越多, 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第三篇主要论述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通过分析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从简单再生产入手, 论述了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提出了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的思想。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实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产和消费需求的问题, 没有生产提供的产品, 消费就没有对象, 同样只有通过消费, 产品才能得到最后变成资本。反映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全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问题, 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
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成的完整的循环过程, 资本每循环一周是要带来剩余价值的, 如果资本家把这些剩余价值用来在投入到货币资本中, 就形成了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中资本循环的客观规律, 资本运动的规律适合于所有形式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动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 所以, 如果撇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 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规律对现代企业运营管控的指导性,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现代企业的运营管控与资本循环理论相结合。
第一, 加强资本循环的可靠性管理, 形成稳定的资本循环路径, 为企业带来资本价值的增殖, 取得更多的周转资本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二, 控制资本的使用成本, 不管是在购买还是生产、销售阶段, 控制资本成本是企业的根本所在, 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企业成本的竞争。
第三, 加快资本循环的速度, 缩短资本循环时间, 是企业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只有完成了循环, 企业利润才得以实现, 循环次数越多, 企业效益越显著。
第四, 流通是资本循环中最不可忽视的。用现代企业管理概念讲就是加快物流的速度。企业往往容易重视生产环节, 重视商品形成的各个环节, 包括销售环节, 但容易忽视物流的速度。
因此, 要搞好现代企业管理,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架构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员工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 做好企业发展目标的长远规划, 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积极性都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懂得资本循环理论,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的完成资本循环, 形成资本的循环增殖,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2. 资本成本的控制
资本成本是马克思提出的, 社会生产中资本能够在循环中带领利润, 但取得资本是需要成本的,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资本使用成本越低, 总生产循环过程中的成本就越低。目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普遍存在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在国有企业管理考核中利用EVA (资本增加值) 考核管理者, 充分体现了资本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资本成本越低总生产循环过程中的成本就越低。在目前企业管理中企业借贷过多、负债率过高, 资本循环速度较慢, 闲置厂房、设备过多, 采购成本高是形成资本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 要想降低资本使用成本, 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引进投资合作、股改上市等方式融资, 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控制投资规模, 盘活闲置厂房和设备;采用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3. 控制生产环节成本
生产环节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工艺不合理造成的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和能源场地的浪费等;上下工序之间的配套不匹配造成的生产环节瓶颈;形成了企业运行中看不见的冰山。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科学的设计工艺流程, 再造工艺流程, 提高产成品合格率, 向国际上先进的同行管理者学习对标, 引进全球最佳实践, 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4. 重视流通环节
资本流通是企业最根本的核心, 购买资本转换为生产资本再由生产资本转换为商品资本, 只有通过销售和物流环节才能实现商品价值的转换完成循环变成下一个循环的购买资本, 因此加强销售环节控制和加快流通速度是关键。一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充分激励的销售政策, 要向重视科研人员一样重视销售人才, 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销售队伍;二是要研究制定合理的物流方式选择利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运输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将产品送到用户手里;三是降低库存, 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和生产资本的沉淀;四是要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 减少用户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加快资金的回收和周转, 降低资金流通成本;五是加强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防止呆坏账产生造成直接损失。
5. 缩短企业管理链条
企业管理链条过长, 直接的表现就是非生产环节人员较多, 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环节较多, 审批链条太长, 增加生产管理环节的运转速度, 从而增加资本循环速度, 影响最终的资本收益。
6. 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目前企业获取信息, 选择全球最佳实践的重要方式, 只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 才能保证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外部信息、迅速传达内部指令、规范各个运转环节, 才能保证企业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资本的有效循环, 获取最大的利润。
7.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专利技术的研究
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出高附加值和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 扩大本企业优势范围内的工业消费, 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增加边际收益, 获取更多的利润, 使资本总额不断增长, 企业实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主要内容;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1.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货币首先是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首先从商品的价值表现开始,而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关系发展的早期,商品交换只表现为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就是物物交换,还不需要独立的价值表现形式。随着商品关系以及商品生产者的社会性质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伴随着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最后的货币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也逐渐由个别等价物发展到特殊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最后由金银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是从揭示货币起源之谜中阐述出来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集中体现了商品的交换关系,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货币同其他商品的交换关系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表面上看货币是‘物’,货币形式体现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但其背后隐藏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他们揭示出来。”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表现的是货币的社会属性。货币商品除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取得了形式上的使用价值,即货币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首先,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因此也是商品流通的中介,正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使本身不能运动的商品流通起来,实现了物与物的交换所反映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恰好决定了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次,货币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一个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和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实际上是说明了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的依赖关系,因而是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的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量,这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现实价值
1.对繁荣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研究马克思的货币相关思想有助于提高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水平,为货币理论的现代发展提供多学科视角,进一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从整体上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2.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和完善时期,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未完全确立,在社会上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价值困惑和道德冲突,人们片面追求资本的增殖导致社会犯罪、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价值困惑和道德缺失在现实中的反映。重温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理性地看待货币、资本,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防范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贪婪、腐败、道德堕落、极端利己主义等丑恶现象,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货币本质培养健康的货币观
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要对有可能出现的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保持高度的警觉。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统摄市场经济,防范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各种丑恶现象。研究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理论中的人文价值关怀,用批判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市场经济的历史作用,有效地约束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当代中国人需要一种成熟、健康的货币价值观。同时,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货币本质,深刻理解货币与人性、货币与人的价值、货币与自由及货币与交往的关系,培养健康的货币心理,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蔓延和对人性的侵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最终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作者简介:杨柳(1991—),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法学硕士在读,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推荐阅读: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09-20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10-17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09-27
马克思主义理论读后感11-11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1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17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10-1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