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精选8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3、过程与方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以能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列宁对对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经济政策的异同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法、启发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梳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线索: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我们看到战后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那么一战中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又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最后它的瓦解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作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以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讲授新课:从俄国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五位苏联主要的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阅读课件资料: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后,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内忧外患)1.背景:新生苏俄政权的非常时期 ①内忧:国内反动势力叛乱 ②外患: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③经济:粮食奇缺,经济极端困难

内忧外患的国情使苏俄进入三年的国内战争的非常时期 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政权

当苏维埃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苏俄政权应该怎么办?(非常政策)3.主要内容(非常政策)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对象扩大到肉类等各种家产品

②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③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4.评价:

①积极:a.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b.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花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结合课本归纳 阅读课件材料

面对农民的反抗、工人的罢工和士兵的叛乱,如果你是列宁,你将怎么办?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经济危机 a.原因:长期战争、自然灾害 引 发 b.表现:生产下降、物品奇缺、饥饿死亡 政治危机:a.起因:强化余粮收集制

表 明 b.:表现: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水兵叛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后国情 2.实施:

①标志:1921年 俄共(布)十大的召开 ②内容:

a.农业: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b.工业: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d.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思考:新经济政策到底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好处? 4.作用:

①经济: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复苏,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②政治:巩固工农联盟,捍卫苏维埃政权 5.评价:

①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点突破

三、苏联的成立

1.背景: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他一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2.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人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会。3.法律保障:1924年1月苏联第一部宪法。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政策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生政权面临内外敌人进攻,困难重重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略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略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巩固苏维埃政权

合作探究: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归纳总路:

①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社会主义模式不可固定不变,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是艰难而曲折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④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⑤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 小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2

近代中国第二个历史任务的核心是现代化、工业化。为何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思考过的问题。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又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1953年,当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后,如何实行工业化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从当时历史发展的国际视角来看,之前工业化较成功的国家大体有三种发展道路:第一种是英、法、美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由发展轻工业开始,逐步积累资本,当资金等要素提升后,再发展重工业,同时,进行海外殖民掠夺和投资;第二种是德、日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干预,对内增加税收,快速积累资金,对外进行争夺殖民地及半殖民地的战争,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军事工业;第三种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通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内实行高积累低消费,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历史行至20世纪中叶,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侵略获取原始积累的时代和发动世界大战武力掠夺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二战后美国的欧洲复兴计划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很多贷款,这对急需资金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事实上,就发展中国家而言,能够借鉴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摒弃殖民掠夺),按部就班,先发展轻工业积累资金再转向发展重工业,这是一条发挥比较优势的道路;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即为了迅速赶上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防力量以抵御军事威胁和侵略,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一种赶超发展战略。当时,不仅包括中国、东欧等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而且还有许多美洲和亚洲的非社会主义国家,都或先或迟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赶超战略;同时,为配合这种战略模式,逐步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然而,凡是经济上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过一段发展后,大都陷入通货膨胀、城乡贫困化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诸种困境中。少数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如被称为东亚奇迹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学术界对东亚奇迹有多种解释,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日本和“四小龙”的成功和许多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转轨,很容易使人将经济发展成功归结为社会制度因素,而看不到发展战略对经济成效的至关作用。他分析指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发挥了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这种在经济发展上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被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说是经济学中古老的概念,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很多地方就利用了这个概念。但是明确提出这个学说的则是李嘉图,他认为比较优势是不同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比较优势理论后来得到不断发展。现代经济学提的比较优势是从每个国家的经济要素的比重来分析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拥有的资本量,二是拥有的劳动力,三是拥有的自然资源。假如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较少,那么就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反之,假如资本较多,劳动力相对较少,则应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方面也是同样。

为什么比较优势战略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呢?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初期阶段,要素禀赋特征是资本严重匮乏、技术落后、劳动力过剩。在通过人为扭曲要素价格和国家经济管控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的就是把有限的资本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然会压抑其他产业和非国有经济。这样一来,受压制的非国有经济和其他产业内提供不了资本积累。而那些被赶超战略重点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依靠国家政策的特殊保护缺乏竞争,必然导致缺乏效率、自生能力差。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与丰富的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矛盾,造成大量人口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因此,对于一个处于经济落后地位的国家来说,正常正确的发展战略,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既然比较优势战略更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么为什么中国反而选择了苏联式的赶超战略呢?事情也许存在这样一个逻辑,在不考虑国际环境和政治经济力量变化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假若天下太平,按照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对逐步提升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改善城乡关系无疑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但事实上,动态的现实需求远比静态的理论模型更影响决策。新中国成立前后,如何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党的主要领导人曾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不是马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要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打好基础,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将来通过和平方式逐步进入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讲,按照后发国家的要素禀赋实际,中国需要有个发展的过渡期,它存在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实际现状。这个过渡期含有多种经济所有制、计划和市场并存,这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情,体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原则。

最终导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没有选择比较优势的战略,而是选择确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初期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首先,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建国之初,在美苏两大阵营日趋形成并日益对立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不可能以超然的态度游离于两大阵营之外。新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造成西方阵营的封锁和敌对:一方面使过渡阶段的发展失去了理论借鉴和物质技术帮助(毛主席在延安时就曾讨论过战后关于进出口贸易和引进西方技术的问题),另一方面来自政治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核心就是一套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成为经济军事上独立强大的国家以回应西方的战争威胁。“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太小的国家,原料很缺,不可能不靠旁的国家。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2]这种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的需求而产生的矛盾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更被激发。面临战争的威胁,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等不能为巩固国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一个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3]的国家何谈国防!这时重工业的发展就很有必要。正是出于增强国防力量的考虑,出于中国共产党强国的考虑,放弃了原先与民休息的发展轻工业的思路,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其二是苏联工业化的成功榜样和对中国的巨大援助。苏联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十几年时间将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建成了一个工业国,二战中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充分证明了苏联强大的工业体系,这让中国认识到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可行的,即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快速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在谈访苏体会时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4]“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苏联过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5]苏联当时也积极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建设。苏联在1950—1953年间共向中国提供贷款3亿美元。1954年苏联又给予中国5.2亿卢布的专项贷款,援建156个大项目,并从资金、设备、设计、安装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援助。薄一波提到:“每当回顾‘156’项工程的建设,总是想到不要忘记斯大林,不要忘记苏联人民,不要忘记那些来华帮助过我们的苏联专家。”[6]薄一波还说:“在短短的五年中,苏联政府之所以能动员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帮助我们编制计划、援建项目、供应设备、传授技术、代培人才、提供低息贷款,并且派出3 000多名专家和顾问来华帮助我们建设,是同斯大林的支持分不开的。”[6]1981年3月,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陈云专门提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这样一些问题,《决议》应该按照事情的本来面貌写上去。

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模式在当时及以后都有重大意义:第一,从1953—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百年来所达到的水平,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第二,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短时间内提高了国防和军事防御能力,加之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完整。对于一个新生的、独立的主权大国,能够利用自己的要素资源和建设力量,迅速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及尊严,具有超出一般经济因素的深远政治意义。第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建设改变了生产水平相当落后、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国民经济的“软骨病”,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注意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模式带来的严重问题:第一,农、轻、重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造成三农问题突出。第二,同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一样,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原来倡导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也放弃了,结果就是非公有经济的急骤收缩和严重衰退,给社会就业、商品流通、商品供给、人民生活等都带来了严重困难。第三,由于没有市场竞争机制,造成许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效率低下。第四,国家要素禀赋不具备长期支撑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致使经济停滞并恶化。从实际结果看,这种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但没有实现赶超目标,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那些没有实施赶超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由于比较注重自己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却实现了经济起飞。教训沉重!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3-02

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能否取得革命的胜利给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论断,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考察后,原本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但是,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而且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如何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列宁开始了自己的探索。187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即“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1]开始列宁曾经设想尽可能不经过特别破坏的办法逐步地过渡到新的社会经济关系,除了把那些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私人企业,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私人企业,则通过国家的统计和监督的办法,逐步地进行改造,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计划还来不及全面实施,欧洲战场上的炮火尚未停息,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武装干涉。外国的武装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使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极其危急的状态中,在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当前苏维埃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指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问题就是这样摆着。我们正处在战争状态,革命的命运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2]在这种战争局面的影响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形成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按需要硬性规定粮食征收的数字摊派给基层。在贸易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有国营与合作社的分配网点,有计划地组织居民的供应工作,一切工农业产品的采购和分配工作全部交由粮食人民委员会办理,并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的零售贸易实行国有化。在分配方面,全体居民都要参加消费公社,国家凭证给居民分配消费品。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想要得到配给的食品只有完成义务劳动才可以。在工业方面,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最大限度地筹集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性命攸关的粮食,以供军需民用,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工业也不至于完全崩溃,最终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交通运输陷入停顿状态,轻工业品严重不足,许多工厂停工,工人无着落而流向农村,由于物质生活困苦对苏维埃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甚至参加了工厂中自发反苏维埃性质的罢工。国内危机的出现固然同战争有关,但是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也有密切的联系。残酷的现实告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热情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于当时的情况,列宁并没有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而是勇敢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它不可能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3]。

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取消国家作为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食物税,食物税额应低于到目前为止实行余粮收集制征收的税额,完成纳税义务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第二,以市场为取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从最初实施粮食税时承认商品交换,到进一步承认开展自由贸易时必须在工农国家监督调节之下才可以进行。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是祸是福列宁认为应当辩证地看,与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者以及和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就是幸福。因此,列宁针对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生产占优势的局面,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相当长,在这期间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大力发展,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从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三、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获得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和结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第一,对小农经济的全新认识。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小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处理与小农的关系,如何对待小农经济,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基础上的,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建立在排斥和限制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认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本主义,并将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看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后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列宁曾经指出:“农民经济仍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重新复活起来,同共产主义进行着极其残酷的斗争。”[5]为此采用了限制、压制小生产发展的办法,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帮助小农走向公有化,过渡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国家对小生产采取的这种措施,没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列宁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之后,大声呼吁:“让我们来修正我们对农民的政策吧。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4]52必须把小农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大工业的恢复、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农业入手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合作社可以“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去”[6],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合作化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是连接农民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坚持从农民到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出发,不再试图采取排斥、限制甚至消灭小农经济的办法,而是通过支持和适应小农经济,在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从而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面认识。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货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自觉的计划经济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一直是企图尽快创造条件消灭商品货币。列宁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7],“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商品经济。”[8]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阶段,战争环境加速了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过程。当时实行的经济制度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由计划直接支配的产品经济。当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变化时是在内战结束后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以及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所取得的成果的时期,列宁认识到,试图通过禁止和取缔自由贸易的方法在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用商业把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结合起来。因此,已明确得出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的结论,从而实现了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新认识。

第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关系的全新认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此时,列宁对以往一概排斥资本主义的思想,如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采取的限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政策等这些对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进攻资本”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不进行商品生产就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就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从而使他在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争斗一面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两者的统一性的一面上。这使他的思想上、策略上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割裂开来和完全对立的旧观念,提出了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是小生产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中间站”,以及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资本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2、504、570.

[4]列宁选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7.

[5]列宁选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9、270.

[6]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0.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1.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篇4

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⑶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⑸科学探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5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继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全面确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的历史,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可贵的探索 严重的失误 深刻的教训 建设成就与探索成果

一、可贵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当时形成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论十大关系》,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这两篇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探索。

在经济上:首先是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的关系,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按农、轻、重秩序协调发展;其次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在中央的领导下,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三是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提出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第四在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在政治上:首先是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法制;其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两类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双百”方针,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实行“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大改造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些精辟见解,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二、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曲折

从1957年开始,随着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提前完成,毛泽东的思想认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发生了严重失误。毛泽东的失误主要有两个,一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经济建设中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增强了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地破坏,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地灾难。

2.“反右倾”斗争的深入开展

由于党内的高层领导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和当前形式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毛泽东错误的认为这代表了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的猖狂进攻,毛泽东停止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的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

这场斗争,打断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进程,是错误延长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尤其是使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把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成阶级斗争来处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损害。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这场革命的发动由多方面原因造成:(1)“左”倾错误的影响;(2)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毛泽东等国家的错人误判断(4)毛泽东被他人利用等。“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过目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2)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有到无的问题: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的“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

(2)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1964年,中法建交;

(2)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参加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发挥重要作用;

(4)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5)20世纪50年代,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6)1971年,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7)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8)1972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6

炎陵一中李明华

知识整理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完成后,我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的时期。

2、中共八大:①时间: 年;②主要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 的需要,同当前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③意义: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3、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 ①、大跃进:追求 为目标,以 为中心。口号:“ ”。结果:造成 破坏,国民经济 失调。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 ”,合一。

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结果:挫伤了 的生产积极性。

4、后果:造成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原因除“ ”和 的“左”倾错误外,还有 自然灾害和

背信弃义的行为)

5、左倾错误的纠正: ①、年,实行。提出“八字”方针:“、、、”。②结果:从 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如 油田、第一颗 爆炸成功等)。

2、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参考答案见教材

基础练习1、1956年,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三年自然灾害C、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D、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3、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5、“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湖南日报》)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观看右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 A.邱少云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能力提高

9、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 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依据发表评论、形成的判断错误、得出的结论错误 D.引用材料有力论证了所形成的正确判断、但得出的结论错误

10、“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八大”

12、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13、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1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15、李明对书上的二幅图片(右图)感 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时期: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现象:“浮夸风”盛行。

影响: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 篇7

一、基本精神与基本方针

1. 基本精神:独立自主,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于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认为斯大林既有功又有过, 且功大于过, 正是因为如此, 通过对我国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促使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苏联模式。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宗明义, 开篇就提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 少走了一些弯路, 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其突出强调了以苏为鉴,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 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确定的基本方针。毛泽东强调:“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 全部调动起来,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认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问题, 就是十大矛盾, 只有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整个社会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这一基础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发展思路, 明确回答了我国应该如何总结以及借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二、经济建设

1. 调整农、轻、重投资比例, 发展农业、轻工业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着重强调, 在国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 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 追加对农业发展的有关投入,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的轻工化, 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石。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同时, 农业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之一, 因此, 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发展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平衡工业发展格局, 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支持内地工业

既要重视沿海工业, 又要重视内地工业的发展。内地幅员辽阔, 劳动力资源雄厚, 矿产丰富, 农作物的产量也占很大的比重。因此, 发展内地工业可使得各个地区实现共同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同时, 在军事上, 沿海地区处于国防第一线, 防止敌对国的突然袭击,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也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

3. 加强经济建设以促进国防

国民的经济建设与国家的国防建设从深层次来讲就是国家产业结构的问题。因此, 毛泽东指出, 国家要获得强大的国防实力就必须以强有力的经济作为支撑,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防发展的基础条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能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国防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国防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这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缺一不可

4.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在毛泽东看来要做到三者兼顾。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 而忽视了个人利益, 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严重打击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最终阻碍国家的发展。同样,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 最终将导致国家的灭亡。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重视国家及集体的利益, 同时又需要对劳动者个人进行激励, 充分考虑劳动者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 使劳动者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及创造性。

5. 巩固中央统一领导, 扩大地方权力

毛泽东认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1]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延伸, 毛泽东谈到了地方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央要注意发挥省市积极性, 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 都不能框得太死。在毛泽东看来, 具有活力的体制应该是既有中央的统一领导, 又要让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 是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的体制。

三、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

1. 反对大汉族主义,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

在《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在论述了经济问题之后, 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放在政治问题的首位, 可见他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对此, 他讲道:“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 但是那一般不是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 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 这是国家稳定、发展和强盛的一个重要基础。此外,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民族问题最终解决的基础, 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 那么很容易引发民族冲突, 导致民族危机, 甚至危及到我国的生存和发展。

2.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在论述党和非党关系这部分的一开始, 毛泽东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究竟是一个党好, 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 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就是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1]长期共存就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 协商办事, 而长期共存的目的就是互相监督, 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民主。

3. 分清敌我, 同时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论十大关系》中关于革命与反革命关系的部分, 在毛泽东看来, 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在阶级斗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 镇压反革命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镇压反革命不是不分轻重地一律杀光, 而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4. 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

毛泽东提醒全党, 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而是非关系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所以要分清党内的是非关系和敌我关系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对于犯错误的同志, 应该根据事实, 有多大错误就是多大错误, 要分析造成错误的各种原因, 要通过斗争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团结他们一起前进。

5. 学习外国, 但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用

十大关系的最后一个问题, 这一部分, 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毛泽东指出, 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是没有阶级性的, 只要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都应积极学习。但是毛泽东特别强调, 学习不能盲目, 不能照抄, 不能机械搬用。如果把缺点、错误学习过来, 必然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危害。要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更要独立思考, 产生自己的理论。

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的, 毛泽东率先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开端,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认识和观点, 开启了探索有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1. 这一探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 立足国情, 独立自主地探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探索中形成的正确理论和方针政策,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这一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为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主义国家进行了艰辛探索, 为我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准备。《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我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著作之一, 集中体现了毛泽东重要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本文在分析十大关系的基础之上, 着重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参考文献

探索幼儿初期钢琴教学 篇8

[关键词]坚持 正确 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较为重视,特别是这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学习弹钢琴,家长对自己小孩在选择怎样更好地掌握钢琴的弹奏技巧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针对三至六岁的幼儿初期学习钢琴探索一些方法。

一、让家长和幼儿对学琴要有一个初步认识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学琴时,他们对钢琴一般都知之甚少,有些是看见邻居的小朋友学钢琴,自己也嚷着要学;有的是看见电视上的钢琴演奏;有的是在学校里举行的文艺晚会上有的同学在弹奏钢琴;有的是家长有意识地买了钢琴曲碟放来听的,然后触动了孩子的学琴兴趣。对于所有来学钢琴的孩子,笔者觉得作为他们的老师,有几方面是要做的。

(一)与家长多沟通

有些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可能也是应孩子的要求,孩子们想学什么,做家长的就尽力满足。幼儿们由于年龄小,对于学琴是没有具体概念的,但家长就不同,他们是成年人,对孩子学琴的情况存在一些疑问,所以在幼儿学琴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与家长多沟通,学琴之前,首先要让家长知道带孩子学琴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考验家长耐心的过程,有时孩子们能不能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家长们的态度和毅力,孩子一旦开始学琴,家长也要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其次,在幼儿学琴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和家长多沟通,在上课前,下课后,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和家长讲讲他们孩子的情况,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需要家长怎样帮忙、配合,家长一般都很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就多了一个助理,幼儿学琴自然就顺利得多了。

(二)做好琴童的心理辅导

对于三至六岁的幼儿,他们都还是较“任性”的,热度来的时候,每天会早早地来练琴,且非常认真。热度减退时,一些家长连劝带骗地好不容易才带来练一会琴。笔者认为,在琴童刚开始接触钢琴时,老师和家长要有一致的意见,就是孩子学习钢琴,就像是学校里学习一门功课一样的态度去学,让孩子们知道一旦开始学习钢琴,就不要随意中断,任着性子或一时的热度来学习钢琴,就如三天打鱼二天晒网一样,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钢琴弹奏技术的。

(三)让幼儿知道学钢琴的作用

作为一名钢琴老师,可以例举一些学习钢琴对人有好外事例给幼儿知道,如学习钢琴可以开发人的左右脑,使人变得聪明、灵活。学习钢琴,参加比赛获奖,得到学校老师表扬等,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让幼儿感觉到把钢琴弹好了是一件很自豪且很有用的事情,这样幼儿学琴态度就容易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了。

二、掌握正确的弹琴技巧

(一)坐姿

幼儿上第一节课时,要把坐姿的具体位置跟幼儿讲解清楚,如膝盖放入在距离钢琴底部大概五厘米左右,人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双肩要自然下垂,身体要稍往前倾,伸开手能基本碰到钢琴大部分的琴键,自然坐好就行了。

(二)认识左右手和摆好手型

第一节课首先要幼儿分辨清楚左右手,可以按照先左手后右手的固定顺序念,让幼儿对左右手的认识清晰,到第二节课,就可以打乱顺序念,这样的练习要保持一个月,直到幼儿能熟练地分辨出左右手。其次,在认识完左右手后,要认识手指的关节位,手指最外一处关节为第一关节,如此类推,弄清楚第一到第五关节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最后是学习手型的正确动作,可以让幼儿先握紧拳头,这时手和各部位是握住但不发力,始终保持好手部的放松,然后轻轻放开第一、二关节,这时,手有握住一个鸡蛋在手掌心的感觉。第三关节是最高点,整个手型有点像一座拱桥,要自然且放松,这时,要跟幼儿强调第三关节稍稍收紧,才有助于手型保持完整,由于幼儿初学琴时较紧张,且手部力量不足,第三关节特别容易下陷,且手腕又向上翘,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只要坚持帮幼儿调整,手型就会慢慢好起来。

(三)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

幼儿学习钢琴,首先是从识谱开始,作为三到六岁的幼儿,识字能力有限,在讲解谱表的有关乐理知识时,要尽可能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认识五线谱的“线”和“间”的位置,可以把五线谱看作是住的楼一样,一线是一楼,如此类推,其他的线间就很容易记住了。另外记熟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不同音符时值,认识高低音谱号、小节线、拍号等,都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写,在前三个月的时间,老师还要反复地去提问,让幼儿能牢固地记住。

(四)唱谱

初学钢琴的幼儿,由于听觉还不是很敏感,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保持半年以上的唱谱练习。而且在唱谱时,老师要带着学生唱,从do到si,先唱熟七个唱名,弹曲时,不同拍号的曲要区分唱,如四四拍子的,弹全音符do音时,可以唱do二三四,唱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很重要的,既可以认音,又可以练习听觉和节奏,幼儿一般在一段时间的唱谱训练后,对音准、音高的准确度会大大提高。

(五)视奏

一般幼儿集中精神弹琴的时间都较短,刚开始学琴的幼儿就更差,而且喜欢看着手弹琴。在开始教幼儿弹第一首曲时,老师就必须拿小棍子或笔尖之类的指着所弹的每个音,帮助幼儿把注意力放在谱表上,当然,适当地看一下手,调整弹琴的手位也是正常的。一个初学钢琴的孩子,从开始弹琴,就应该养成视奏的良好习惯,正规的视奏对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六)学会慢、高、快

幼儿在练习手指连奏的初期,老师要注意把速度控制好,教会幼儿慢数拍子,每个音要扎实地弹开去。另外,在保持好手型的情况下,努力高抬指,可以锻炼关节的力度和灵活度。再就是触键要快,练习手指的爆发力,促进以后弹琴速度的提高。

nlc202309090823

三、培养幼儿学琴兴趣

(一)从听开始

听方面的学习有很多,可以上网下载一些古典钢琴曲、通俗钢琴或是流行曲都可以,凡是幼儿喜欢听的,都能提起他的学琴兴趣。另外,老师从开怡上第一节课时,就应该注意让幼儿学会去听钢琴发出的声音,让幼儿学会辨别自己弹出的琴声,哪些是悦耳的,哪能些不适合,哪些是吵杂的,要集中精神去分辩,听力敏感的幼儿,学琴的乐感也会更强些。

(二)教学过程灵活处理,注意多表扬少批评

幼儿在上钢琴课时,由于岁龄小,出现的问题也会特别多,这时候就是对一个老师耐心的最好考验。有些幼儿他们集中精神弹琴的时间会较短,往往只能坚持五到十分钟,如果连续上三十分钟,他们就开始有小动作出来了,如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挠头发,有的打哈欠,有的玩手指等等,这时候,老师最好就是稍停几分钟,不断和他们讲讲家常,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把他们的注意力分散,过一会再上课时,他们又龙精虎猛了。幼儿在弹琴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表扬的时机,如幼儿在认音时能把五线谱“线”和“间”认准,我们就可以表扬一下,贴一个小红花或五角星之类的。如果幼儿在练习手型时,就算手型立得还不够好,也可以对他们说你的手型做得不错,如果能不扁指,把第一关节弯曲好,指尖站稳就更漂亮了,他们马上就会把手指调整好,我们可以给他们鼓掌,表示鼓励。相反,如果幼儿在学琴过程中,因为一些动作或者节奏在多次练习后还弹不好,然后老师就开始数落他们,或者是破口大骂,这样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他们带来负面情绪,对学琴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参加钢琴演奏的互动

小孩子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钢琴系统训练后,一般都能弹奏出较为简单的曲子。更有一些素质好的学生,能处理一些难度稍高的曲子。但幼儿对自己弹奏的优缺点不一定知道,如果老师能带着他们和其他老师的学生进行一些弹奏上的互动,大家对比各自弹出曲子的效果,然后老师可以在现场进行曲目的技术讲解,不同小节强弱的处理,速度的快慢、手腕的落提等,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水平的差距,然后自己的弹奏又有哪些地方是比别人优秀的,使自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种互动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练琴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比,来取长补短,很有益处。

(四)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一个演奏者,要想把一首曲子弹完整、流畅,不出一点差错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上舞台表演,每个演奏者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又想弹好,又怕出错。我的一位学生有一次上台表演后,下来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还是很紧张,平时认为背谱已经滚瓜烂熟了,想不到一上去就懵了,自己脑海一片空白。其实,一个人上舞台表演,一般能发挥自己平时七八成的水平都不错了,因为上舞台表演,除了考验你的基本功外,很多时候是个人释放紧张情绪能力的表现, 经常上台表演的学生,调节压力的能力也会更强,但正因为这种巨大的压力,会给每一位准备上台表演的人以动力,促使他们更加认真,积极地练琴,而每次上台表演后,每个人都会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弹奏上的不足。

结语

学习钢琴弹奏,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需要家长和他们自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坚持,如果在学习的初期,能正规地掌握好钢琴的一些基本弹奏技巧、方法,就能为以后的学琴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瑶.儿童钢琴趣味教学.湖南文艺出版,2008(9);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

〔4〕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吴少华(1975--),男,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钢琴教学,现任茂名市电白区文化馆副馆长。

上一篇:常宁市历史文化名村下一篇:哲学小故事ppt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