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运算。这类运算主要是根据概念本身所包含的内涵进行运算。如计算“9×5”就是根据9个5是多少的乘法意义从而得出结果是“45”。 (2) 技能运算。这类计算主要是将几个概念综合起来, 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综合运算。计算能力不仅体现在单纯的数学概念中, 更重要地是在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任务。如“校园里的杨树和柳树共60棵, 柳树和松树共55棵, 松树和杨树共65棵, 那么杨树、柳树、松树各有多少棵?”这道题里三种树都出现了两次。因此, 可这样思考, 先算出三种树一共多少棵?再分别求出每种树多少棵?首先必须有平均数的概念, 然后才能很好地完成计算。以上三种能力相辅相成, 构成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据统计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主要是计算能力有欠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书写不端正。有的学生对待书写很不认真。如:“6”写成了“0”, “8”写成了“6”等。数字抄写的错误, 导致以后的计算发生误差。 (2) 计算原理不清楚。如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学生由于不理解满十进一的法则, 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发生错误。如计算32+58, 有的学生得出80的错误答案。 (3) 阅读能力差。不知道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 一遇到“多”就用加法, 一遇到“少”就用减法, 如“380比什么数多80?”有的学生不理解题目中“多”的含义, 得出460的错误答案。再如, “450比什么数少50?”有的学生不理解题目中“少”的含义, 得出400的错误答案。 (4)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遇到未曾接触过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下手, 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的情况,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端正学生的书写态度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书写很认真的学生, 笔者除了用小星星奖励外, 还举办作业展览, 以此鼓励其余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书写态度端正了, 书写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2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的学校兴趣,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如何使数学计算教学上出趣味, 这就要我们的老师多懂脑筋了。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加减的时候, 首先创设两只猴子比赛摘桃子的情景, 让学生比赛谁摘得多,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如, 笔者在数学7的乘法口诀时, 在最后课堂的复习巩固阶段, 笔者改变平时单纯依靠题组复习的模式, 而是抓住学生爱吃冰糖葫芦这一特点, 巧妙的设计了比赛吃冰糖葫芦这一环节, 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与游戏结合在一起, 设计了“做糖葫芦”、“吃糖葫芦”等环节,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少同学下课还回味着吃冰糖葫芦的乐趣。可见, 数学课的计算教学, 只要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不仅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且会拓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概念

掌握基本的概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概念, 他们才能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 在教学竖式计算前, 笔者可以通过教学小棒的演示, 让学生明白进位的重要性。这就为下面教学竖式计算打下基础。

4 加强计算训练, 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限时计算的训练, 以及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做课堂练习时, 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要求学生不仅速度要快, 而且正确率要高。平时, 笔者开展“我是小会计”, “小电脑”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又能在平时的计算中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5 联系现实生活学数学

“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 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词, 即纯粹感觉刺激, 没有什么意义”。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 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摸到数学。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一年级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以后, 笔者在教室里布置好几个购物柜台, 让学生经历一次买卖东西的过程。学生不仅在小伙伴的配合下完成了买卖东西的过程, 而且能够将“1元=10角, 1角=10分”这样的概念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并且从中体会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再如在“米和厘米”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自己一步有多长, 估计文具盒的长度, 自己的身高等。

6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 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才能创造出智慧的成果。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 笔者通过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以及自己的动手操作, 深刻理解了9的倍数直接的关系, 这就为下边学生自己编9的乘法口诀铺平了道路。再如, 学习统计单元时, 笔者出示情景图后, 并不急于教学, 而是提出学习要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完成书上的统计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己的操作, 明白了可以用多种方法整理数据。笔者以此为着眼点, 引导学生统计一周课时数, 学校有多少老师, 学校有多少自行车, 班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等。在已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这样, 不仅极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也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铺平了道路。

摘要: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 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上一篇: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模式分析下一篇:12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