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推荐11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习枯燥、乏味,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加辛苦,只要一到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就提不起精神,使数学课堂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互动不起,但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害怕学生这里不懂,那里不懂,把自己知道的都尽可能的讲给学生,但学生是否都懂了呢?其实,老师讲的很多话都成了废话,课堂效率低。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传授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数学,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总结,做好错题集等。怎样理解每个知识点,怎样应用每个公式,只有理解了才会应用,不怕学生不懂,就怕学生不做,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才能自己吸收。
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四、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正确处理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适当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七、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优化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即明确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达到怎样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节课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导向和标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要恰当、集中。每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往往不只一个,在备课时教师要十分熟悉教材体系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恰当的知识点和练习作为教学目标。
2. 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教材、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解决教学过程比例失调,以及节奏缓慢、气氛松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每一节课都有重点,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重点逐步展开的。上课开始时,教师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简要地介绍这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地位和作用,并且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要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使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的容量,减少板书,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能使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小结更具有条理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内容和方法。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称。教是为了学,如果教学方法不够恰当,就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不同,以及教学设备的改变,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通常采用谈话法与小组学习相结合方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此外,我还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讲授、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努力探索,互相交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五、实施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提高教学效率不但要保证教师教的效率,而且要保证学生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 (1) 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2) 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 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 (4) 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 (5) 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习习惯 科学备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54
数学是一门繁杂且抽象的学科,不管是在在高考中,还是在在实际生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高中数学知识不断深化,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导致学生越学越努力却越学越吃力,许多同学一想到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便望而却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师生互动不起来,这些问题都大大降低了数学课的教学和学习效率。为改变这一现状,老师要从自身做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打造一个生机蓬勃且学习效率高的高效课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比只学会死知识要重要的多。面对数学这门复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担心学生上课听不懂就讲的很细致,一股脑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讲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理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在课堂上讲了很多数学知识,但学生却吃不透,导致课堂上老师拼尽全力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啥也不懂,课堂效率依然很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平日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尽快的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老师可以在课上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及重点知识,要求学生课下自主预习并标记出不懂的地方。在下一节课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全班同学一起帮他解决,这样在正式授课前,学生的思维便深入到课堂中去了。老师通过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也会更明白学生的问题所在,课堂上学生听课和老师讲课便更加有针对性,从而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有些同学一节课都在目不转睛的跟着老师,丝毫不敢走神,听完课后却一无所获;有的同学每节课的课堂笔记都做的满满的,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可是到了自己真正做题时,依然无处下手。为何这些看似很努力的学生,成绩却难以提高呢?他们的主要问题便出在了课堂听课这一环节。学生听课时不能盲目的听和记,需要跟着老师的引导和积极思考,学习老师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课堂上真正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问题的答案,为此,老师在写板书时要尽量有条理,将重点问题标注出来,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记笔记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听课。另外,板书的设计要清晰明了,突出重点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做到位后,最后一步课后巩固也不能忽视,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需要通过做各种练习题来掌握做题思路和方法。因此老师在课后要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减轻老师授课的负担,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科学备课,提高授课效率
老师的备课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授课质量。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前下工夫认真学习高中新课改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将教材吃透,才能准确把握授课方向,做到运筹帷幄,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
备课过程中,老师要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凭此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作为老师,应该明确本节课学生应学什么,老师应如何帮助他们学;老师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是要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用具,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老师要做到对每位同学的数学基础和能力了然于心,在讲课时,有针对性的帮助同学们解决各自的问题。在提问时也应有针对性,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让他们回答一些基础的问题,而不应在课堂上抛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不仅会打击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大大拉低了课堂效率。
同时,老师还应该清楚学生的思维方式。在遇到习题讲解时,老师只有明白学生是怎么想的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就是学生的指路灯,老师往哪指,学生就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因此,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
三、打造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使许多学生对其望而却步,提不起兴趣。如果老师还是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只会造成学生的力不从心,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想要去学习数学,对数学课堂感兴趣,老师的授课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课堂效率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首先,在讲解新课时,老师应以自然生动新奇的方式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联系现实将问题导入其中。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另外,过于沉闷的数学课堂对提高课堂效率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阻力,老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高效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置身于课堂之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老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利用多媒体,将其所具有的生动性,直观性,时效性等特点发挥到课堂中去,教师利用多媒体,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上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给学生走神的机会。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堂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这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一种方式,因为学生普遍不喜欢提问,而如果不提问,课堂就会显得很松散,老师也不能清楚的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提问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老师一定要通过巧妙的方式完成这一环节,既不能给学生太大压力,又不能单纯为完成任务,提一些泛泛的问题。老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且问题一定要少而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而不是一种负担。
摘 要: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提倡师生互动,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同时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老师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是实施这种引导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必要性 主题 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叶老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巧妙的课堂提问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认知。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1.为什么要问(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常常是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映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导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对学生回答予以分析和评价,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 1.1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和教学内容存在紧密联系时,教师可以立即对学生是否全面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加以确定,对某些相关的知识点是否弄明白,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运用公式、数据是否合理。教师通过回答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1.2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开展联想,积极思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师生之间对话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把学得的数学新旧知识进入长时间的记忆、反馈、储存和再现、再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是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2.谁来问(提问主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善于提问并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创设提问情境。课堂上巧妙的提问,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当然是主人。但这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一味地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所以学生应该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 1
堂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3.怎么问(提问方式)
3.1激趣式提问。在学习之前,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积极思考,寻求新的知识。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之者”,自觉投入学习。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启发式提问。问题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发展—高潮”阶段,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创设一个“愤悱”的情境,引而不发,可使学生自己在心求通而不得时开其意,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从而亲自去领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教师以“问”为石,开启学生心智,启发学生思路,使之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解决问题,寻求规律。
3.3诱思式提问。教师上课时,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惑并以此去设计疑问,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桥梁,引导学生带疑探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4驱导式提问。驱导式提问是围绕上课的重点展开,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一系列的问题,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的很好做法。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是为学生下达一项学习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一连串的提问构成课堂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合作。3.5分散式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准备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时刻记住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提出的,而不是对几个举手的学生提出的。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为班上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意抽取或轮换,或者排号,而不是固定地向某些学生提问。另一方面,有些选择题的答案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推荐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对问题做出反映的方法是在教师提问出问题后,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然后让同座位的学生批阅或教师随机地抽查提问。
一种是对学生参差不齐,大课堂,放羊式的教学。如果给你的一个50多人辅偏的班级,成绩低的有40多分的,高的有120多分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不免会想这和放羊式的大课堂有什么区别?只是重组了个班,换了个老师而已。无论在讲课方面不能全部兼顾,辅导方面也会有困难!显然这种学生参差不齐,大课堂,放羊式的辅偏方式不能很好的提高效率。所以我觉得应该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根据去年的广一模本科数学划线,成绩在80-100分的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辅导,至于80分以下的,和100分以上的应该个别辅导,所谓的个别辅导,就是各班的数学老师在课后对80分以下的同学,以基础题目为主,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些难题该放弃的就放弃;100分以上能够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适当的课外练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近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一种就是题海战术,满堂灌。辅偏不是像有些老师说的他们缺乏做题,给他们练吧!也不是没时间讲把答案发下去,自己看吧!更不是发下试卷从头讲到尾!每天在班里任课老师已经让他们做了很多题目,也讲了很多,他们不是缺乏做题,而是做了那么多的题目,他们到底收获了多少,每道题,甚至每张试卷他们学到了什么,可能做得太多都没有时间思考做了什么!辅偏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一个星期可能就两次,每次一个小时,老师应该好好备课,抛弃题海战术,满堂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知识有所提升!
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提高辅偏的效率
分析学生,心理辅导。辅偏的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他们对数学可能本身没有很大的兴趣,也可能是学不会产生怕数学的心态。老师在课堂上以鼓励为主,师生多点互动,甚至放手让学生讲,解说,演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慢慢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这对他们成绩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他们做题的过程中分析他们出错的原因:是概念不清导致思路和方法出错,还是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不够,亦或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如粗心、看错题、计算失误、甚至是书写笔误等等。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经,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因为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提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因此,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可以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达到“看似信手拈来,实是苦心经营”的境界。究竟怎样设计使课堂提问恰到好处,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呢?
首先要优化思维程序,循序渐进,使提问具有启发性。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展开的,所以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促进学生的有序思考。缺少启发性的问题是蹩脚的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扩展。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思考问题是往往不全面或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把握住要点和重点。如果老师能不断追问,质疑,概括,总结,学生就会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割一割,拼一拼的方法,并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在这里有序的启发,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注意力涣散是,提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提问必须考虑趣味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循循善诱,学生心中存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就能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第三是提问要有预见性。每一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内容,根据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出紧紧围绕主题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这一主题上展开。在教学中,如果提出较空泛,发散的问题,学生容易跑调,很难引入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第四是提问要有大众性。提问能引起思维共鸣,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样,有利于师生对话交流,有利于使课堂教学交际化。
第五是提问要有价值。老师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浅层次的师生互动,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提问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我们在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而不是与所学内容毫不相干,不能引起思维共鸣,只是想填补课堂时间。
第六是提问要清晰、富有逻辑性。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何种回答。
第七是提问要具有创造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综合性强。课堂提问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提问,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精心设计问题,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八是提问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老师在等待学生回答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学生思考问题不透彻,达不到教学效果,必须留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所学的知识深深植入脑中,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第九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不能停留在“对”,“错”,“太棒了”,“好极了”等几句简单的评价。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回答对的要及时予充分的以肯定。回答的不对,老师可以和学生及时探讨,并在探讨中,发现学生好的点点滴滴,肯定他们好的一面。学生哪怕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该尊重鼓励和耐心诱导。因为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试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语言、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有效的反馈方式。提问不只是老师的事,如果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让提问、回答、评价充满教学的整个过程,产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学生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不仅使学生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要顾及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既要有知识方面的目标,又要有能力、思想方面的目标。教师如果在目标制定上只注重知识方面,而忽视能力与思想方向,只注意教学结果而不注重教学过程,就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以具体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提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同班异步”法进行教学,从而充分发挥目标对全体学生的激发、导向、调控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一堂课40分钟,时间短而宝贵,一堂课的目标能否完成要看教师把握各个教学的环节如何。教师要因势而导,既放得开,又能收得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
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结构
1. 回顾性练习。
这一环节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确定是否需要,一般在新授课采用,其目的在于转变过去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或全体学生回答的做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真正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来。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上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快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点评。
2. 课题的出现。
每节课都要有课题,为学生明确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使学生有所准备,上课的时候有目的、有重点地跟着教师的节奏。我们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课题,并且在设计课题时要反复地推敲,以让课题最贴切、最明了地向学生展示学习任务、传达教学目标。
3. 新课的引入。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当然新知识也是在已有的旧知识基础上习得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使教学环节产生断层。我们充分重视新知识的引入,把它作为课题结构的重要环节,会降低学生习得新知的阻力。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判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足球门的横梁、门柱与地面的关系直接导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同时揭示直线与平面的判定方法,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的中心内容。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省下不少理解的时间去进行相关练习,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4. 师生探究。
这是一节课的核心。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共同突破难点、重点,就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例如,我校教师在实验课上进行“平面的性质”一课的教学,教师以门为线索,完成新课的传授。整个课堂探究过程始终与门有关,导入与门有关、定义平面与门有关、研究公理及推论与门有关、例题与门有关。教师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5.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不仅是对教学的检验,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升华的过程,这一环节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要允许学生自己去咀嚼知识,消化理解。以往的教学结构大都将这环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分放到课后去完成,学生知识接受与运用的间隔时间过长,教师得到的反馈周期也相应变长,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这一环节,保证了学生对知识当堂消化理解的时间,便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进程,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优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中,教学手段的拓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操作、实物、图像为主线的具体形象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微机、幻灯、电视为主线的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判定”时,我们为学生剪辑了一分钟的世界杯足球射门集锦,向学生演示足球擦着立柱和横梁进球的场面。这种教学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优化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只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不等于就能教好学生,如果不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不易接受,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数学知识量大且难度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彻底改变满堂灌与注入式教学,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对比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上试一试。我先不讲,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我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策略,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把课堂教学推向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兴趣;思维潜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由于高中数学固有的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等原因,常给人以枯燥之感,同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少学生愈学愈困难,信心愈学愈差,有的干脆放弃。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呢?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兴趣在数学学习方面进行钻研,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较弱,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以致影响学习效率,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以至于成绩难以提高。因此,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带动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潜能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更加着重对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掌握。教学的关键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主动的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如此一来,可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样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达到带动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效果,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每隔一段时间选取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可促进其思考,及时发现其知识疏漏并加以教导。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宜经常选取数名学生上黑板解题。通过这种方法,可及时了解不同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便因材施教,及时查漏补缺。在选取被提问的学生和解题的学生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照顾到所选学生的范围,尽可能地让全班学生都得到锻炼机会,都得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机会,从而促进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二是针对具有不同弱点的学生,进行专门的锻炼。如果某名学生在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程度有所不足,就对其着重进行含有相关知识的针对性锻炼,从而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认识误区或者认识不够充分的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使学生对该问题的印象更深,对该问题的理解更透彻,并为学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逐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一道判断题,题目是:如果5x<0,那么x∈{x|x≤0}。当时,有大量学生将这道判断题判为“错误”,他们认为:如果5x<0,那么x肯定是负数,只会小于0,不会等于0,因此不能用≤号。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批改,笔者发现大量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认识误区,如不带学生走出这一误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将会遇到很大的认知障碍。于是,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为学生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笔者在黑板上写下这道题目后问学生这道判断题的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大多数学生仍然回答应该是“错误”。此时,笔者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问学生:“1<2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学生都能很轻松地回答“正确”。然后笔者进一步将问题深入,又问学生:“那么1≤2这个命题是否正确?”此时,部分学生陷入沉默,开始思考,另有部分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回答“也正确”。然后,笔者就将刚才的两个问题与那道判断题联系在一起,向学生讲解:“刚才一些同学的回答没错,1≤2这个命题也是正確的。因为1也在所有小于或等于2的实数的范围内。那么,既然1≤2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刚才那道题目中,x≤0这个命题是否也正确呢?。”一些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出了正确答案:“应该也是正确的。”此时,笔者进一步讲解:“回答得没错。在刚才这道题目中,虽然x是负数,但x也在所有小于或等于0的实数的范围内。所以这道判断题应该判正确。”如此,学生们恍然大悟,立刻理解了这道题目,为以后解答含有类似内容的题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地理知识时应该及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觉到学地理有用,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关注热点问题是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点问题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所以地理课教师合理关注热点问题,既是高考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有利于正确观念和意识的形成。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和强化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
例如,讲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再深一步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并提醒学生结合南亚季风来考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
三、动手演示地理模型
演示课也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演示课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以演示的情境做给学生看,以证明某一个曾被假设或未知的结论。在演示之前,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由问题提出自己的假想,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启动新思维的过程。通过演示后的结论或许并不一定非常完整,因而可以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假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去完成演示,在演示中可以发现问题或发现新的观点。这一过程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如,《地壳运动》一课,学生在书上看到的褶皱及断层都是非常简单的`图片,通过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基本了解其形成及特点后,提出“如果水平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不相同,使其发生扭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其他学生立即动手操作,通过演示摆出了各种情况,从而解决了问题。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关注社会生活
通过联系一些社会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是有必要学习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能够积极参与。
例如,在讲气候资源中日照与城市街道方位的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联系我县主街道方位来分析如何进行城市街道布局,街道两边的房屋采光度最好,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万伯美。高中地理创新教育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36)。
[2]罗振华,汤洪年。漫谈轻松学好高中地理:写给高一学生的几点做法[J]。地理教育,(04)。
严雄新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二中)
摘 要:在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后,从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入手,谈谈学习氛围、教学引入、例题处理、问题设计、解题思想、课堂练习、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处理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否每节课都需要活动,每节课都需要讨论和小组学习?我们是不是丢失了教学中最宝贵的东西――“有效”。
3月28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张晓鹏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让我明白了一堂好课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充满魅力,回味无穷。
一、营造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能力才能得到发挥。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并配上一些优美、平和、宁静的图片和激励人奋进的语言文字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按摩。
二、设置课堂起点低,直入主题的教学引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发现:现在的公开课动不动就用问题情境引入,一上来就是一大段的文字,搞得学生云里雾里。还没等学生弄明白,部分教师为了赶时间,幻灯早就过去了。而张老师的课则不同,他在上课前先是对教材作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过程。张老师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采用了起点较低的复习引入: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角具有怎样的性质?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这些知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已经掌握的,这自然难不倒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紧张情绪也得到了缓解。接着通过画对角线直入主题――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三、灵活运用,巧妙处理教材中的例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我们有时可以对一些内容加以取舍和提炼,对部分内容的教学顺序也可做前后的调整。()比如,我们可以对教材中的例题做适当地改变。
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的一道例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C,AB=5,AC=4,对角线相交于点E,我能求________。
(比一比,看谁问题编得多)
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补充了五六个问题。经过交流,该题可以补充成十多个问题。设置这样一些开放性例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例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梯度,利于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及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打开数学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书上每节课都有1、2个例题。例题不仅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且给学生的规范书写作了重要的示范。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若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例题就能让例题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比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
(1)若BC=10 cm,AC=8 cm,BD=14cm,求△BOC的周长;
(2)若BC=10 cm,△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小3 cm,则AB的长是多少?
(3)有没有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 cm和14 cm,它的一边长为12 cm?为什么?
我在原例题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小题和第三小题,第一小题的增加降低了原例题的难度,第三小题的增加则是结合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一个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整个例题的设计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拔高的问题呈现模式。这样的问题设计,利于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五、渗透一题多解的解题思想,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去训练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发散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如: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学校想在中间留一条直的小路,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请你来想想,可以怎样分?有多少种分法?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呢?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利于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巩固
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本班实际,适当设计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设计选择的习题可以从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开放性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中选择一些进行设计。
七、布置分层作业,利于开发和发展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考虑使人人都掌握必需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发展需要的数学知识。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和弹性,可以满足各阶层学生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另外,我认为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梯度、大小循环、分层递进,使学生牢固掌握,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定势。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教材,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如何提高 高中 数学 课堂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67-01
课堂教学效率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我认为,要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选择教法时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丢掉老旧的思想和观念,不应该再唱独角戏满堂灌,而应该根据所教授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结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备课,掌握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是做好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对课程标准要求清楚明了。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本节、本章、本教材中的地位。知道自己要讲内容是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层次标准,知道该部分知识点在学生的理解中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训练点。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情境,布置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让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反之,如果备课不充分的话,就无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无法有效的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扮演着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角色。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教学是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活动。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能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2 以课本为中心,控制教学难度,分层次教学
课堂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的讲解和训练,不能为了追求难度而抛弃课本。学习一定要以课本为基础,因为考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追根溯源,课本才是我们的根本。课本中的例题。练习的选编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练习则是对知识的巩固反馈。通過练习,可以知道学习的薄弱环节,以便加强。分层教学不是依据学生成绩的差异进行分开教学,而是实现教学内容分层和指导方法的分层,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分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堂上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鼓励各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而难的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这样就可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替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他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一是直观性强,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能动态反映概念及过程,并且可以使过程重复收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容量大、时效性强。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三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4 做好课堂经验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能够随时进行反思,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有效及时的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专业素质就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有不断进行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智慧的增长,只有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推荐阅读:
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06-03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论文07-20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07-01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11-03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10-24
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11-10
构建道德课堂,提高课堂效率07-09
学生在课堂外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成绩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