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精选11篇)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1

一、证书性质

证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二级,证书全国通用,上网可查,终身有效,它是表明具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所必备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二、鉴定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基本守则和行业的有关法律常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考核与评价、薪酬福利制度、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鉴定方式

分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另人力资源管理师需参加论文答辩。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合格成绩,可领取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未通过者,可参加补考,通过成绩一年之内有效。

四、培训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学(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劳动法学(基本法则、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考前重点串讲、模拟考试与练习、统考应试指导。

五、报名要求(以下条件满足其一)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条件:

1、硕士学历+3年本职业工作经验证明

2、本科学历+5年本职业工作经验证明

3、取得助理人力资源资格+3年工作经验证明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条件:

1、本科学历+1年本职业工作经验证明

2、大专学历+3年本职业工作经验证明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国家教育方针确定的教育目标和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评价进行价值评判的依据,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障国家指定的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并保证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也是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视角, 构建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教与改相结合的相关教学改革。

一、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及过程

课题研究主要是以理论研究、现状分析、走访调研为前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并构建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对西安工业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构建与实施的以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即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提升为辅的“三维”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检验, 并通过对“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 即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突出体现“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 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的综合考量, 对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考评, 以期完善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彰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全省的资源优势。具体思路见图1。

二、构建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课题组通过走访黄河厂、西玛电机厂、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东方厂、华山厂等制造企业, 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 又通过调研学习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理工大学等六个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高校, 并且和已经毕业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进行座谈, 根据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人才培养的现状, 结合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及其评价方法, 分析影响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素质、学生入学基本素质、理论教学活动质量、实践教学活动质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等七个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 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由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合理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基本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入学时基本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理论教学活动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七个影响因素构成, 根据这七个影响因素可以导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七个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分别包含n个二级指标, 具体描述见表1。

三、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1.一级指标计算。由表1可知, 每个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 对于第i个一级指标, 设其二级指标为n个, 其权重分别设为wi1、wi2、wi3、…、win, 假如组织m名专家对这n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打分, 分值分为四个等级, 分别记为A、B、C和D。对于第i个一级指标, 如果m名专家评价其二级指标的打分记为Mi11、Mi12、Mi13、…、Mimn, 其中Mijk{A, B, C, D}, 则这m名专家对第i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均值可以记为:

第i个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分级方法为:优秀A:ai≥0.60且di≤0.05;良好B:ai+bi≥0.60且di≤0.10;一般C:介于良好与较差之间;较差D:di≥0.20。

2.综合评价结果计算。将七个一级指标计算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合成可以得到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评价结果分级方法为:优秀A:a≥0.60且d≤0.05;良好B:a+b≥0.60, 且d≤0.10;一般C:介于良好与较差之间;较差D:d≥0.20。

四、结语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这一课题正是为了应对社会对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提出的挑战, 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并构建的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对我校构建与实施的以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6) .

[2]陆瑞德.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 2007 (4) .

[3]张佩.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9.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3

从第一次全国人力资源执业资格考试至今,已有几十万人参考,年龄分布跨度大。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来说,参考人员年龄到集中在20~35岁,其通过率为70%~80%,一直比较稳定。笔者认为,要想顺利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在复习时应把握以下准则。

一、了解题型设置及分数分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采取百分制标准化闭卷测试方式,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又分为职业道德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考试,其中第一部分职业道德共25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个人表现部分;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共100道题,单项选择60道,多项选择40道。这两部分的成绩分别按照10%和90%换算为最终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部分考试题型有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把握不同题型的考试目的

1.职业道德部分

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要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绳约束自身职业行为。特别是在个人表现题上不要随心所欲,回答要严谨。

2.选择题

这是标准化考试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题型,主要考察应考人员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1)单项选择题的命题视角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一些相近概念的掌握上。相近概念的内涵差别不是十分明显,外延也不容易区别,往往是比较好的出题素材,如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2)多项选择题主要是从三方面命题:一是基本概念的外延;二是包含于一个命题中的并列属项,多见于一些并列的“性质”“方法”“特点”等;三是考察解决情境性问题的多种方法的掌握和选择能力。

3.简答题

主要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具体程序、方法、步骤等,以简单、准确、完整的方式回答问题要点,避免进行长篇论述。

4.计算题

命题视角主要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计算能力,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水平的高低,比较集中于招聘的选拔和评估、培训的效果评估和薪酬人工成本核算上。

5.案例分析题

主要考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需要考生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难、疑点问题。不是孤立考核问题的本身,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程序、方法的操作与企业实际发生的案例结合起来。

6.方案设计题

检验考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的基本内容,程序的制定、执行以及相关表格的设计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例如,设计招聘表的六个要素是核心,而每个要素中的具体项目是次要。所以,在设计方案或者是拟定模拟制度时,一定要结合书上的原理、原则、步骤。

三、熟记相关考点的理论原理

1. 人力资源规划涉及的四方面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到工作说明书、企业定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费用四方面内容。例如: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可做方案设计题;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可做计算题;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可做案例分析题。

2.人员招聘与配置

人员招聘与配置主要涉及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和人力资源时间与空间配置两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中应掌握招聘渠道的选择、选拔人员的方法、面试的程序、招聘活动的评估等理论知识,在这里面基本每年都有技能操作试题。

3.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掌握的理论原理主要是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及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制度的制定。例如,培训需求分析可出案例分析题,培训效果评估可出计算题,整个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方案设计题。

4.绩效管理

重点掌握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特别是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还要掌握绩效管理考评方法及应用。这部分既可以出计算题也可以出案例分析题。

5.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里的理论原理较为复杂,特别是工作岗位设计部分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比较容易出案例分析、计算及方案设计题。

6.劳动关系

主要涉及的是劳动法的内容,例如集体合同、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内容,易出案例分析题。

四、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1.案例分析题的特点

案例分析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或技能操作有直接的联系。案例分析题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较难解决的工作问题;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策略,今后尽可能避免使其不再次发生的问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借鉴作用,或引起人们思考、带来某些启示的问题。案例分析类试题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叙述,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考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企业管理中的“热点”“疑点”“焦点”或者是“难点”。

2.案例分析题的解答

(1)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的来龙去脉,可以采用5W2H的方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W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分析出案例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考生应当进行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景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2)考生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分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对已经解决的事件,考生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考生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对尚未解决的事件,考生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问题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考生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考生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见解,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获得了什么样的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考生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4

A.约定条件 B.法定条款 C.条件 D.内容

参考答案:D

2、订立劳动合同必须主体要合法、()的合法。

A.约定条件 B.法定条款 C.条件 D.内容

参考答案:D

3、可能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工作特征包括()。

A.企业规模

B.岗位在组织与企业中的地位

C.人员流动情况

D.利润与产值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B

4、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5、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具有()等特征。

A.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无限性

B.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有限性

C.积极性、创造性、可用性和无限性

D.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限性

参考答案:A

6、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7、集体劳动合同体制以()为主导体制。

A.基层集体合同 B.行业集体合同 C.集团集体合同 D.地区集中合同

参考答案:A

8、在企业发展的()阶段,更能够暴露出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A.创立 B.扩张 C.稳定 D.衰退

参考答案:C

9、关于团队,表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团队倾向于对革新思想持保守、封闭的态度

B.团队成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好扮演某种单一角色

C.优秀的团队领导者能澄清目标和价值观,确保团队成员不偏离目标

D.团队成员可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相结合,以最大限度达到团队目标

E.工作团队是正式的工作群体,但并非任何正式工作群体都可称之为团队

参考答案:A, C, D, E

10、订立劳动合同必须主体要合法、()的合法。

A.约定条件 B.法定条款 C.条件 D.内容

参考答案:D

11、由于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面试越来越重要。

A.结构化 B.非结构化 C.半结构化 D.单独面试

参考答案:B

12、周岁

参考答案:B

13、经济运行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个人 B.工会 C.企业 D.社会 E.投资人

参考答案:A, C, D

14、旨在确保企业在适当的时间获得适当的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是()。

A.人员选拔 B.培训与开发 C.职业生涯管理 D.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答案:D

15、周岁 D.16、集体劳动合同体制以()为主导体制。

A.基层集体合同 B.行业集体合同 C.集团集体合同 D.地区集中合同

参考答案:A

17、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18、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

A.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

B.单位用工标准和服务比例标准

C.企业定员标准和单位用工标准

D.行业通用标准和企业定员标准

参考答案:B

19、集体劳动合同体制以()为主导体制。

A.基层集体合同 B.行业集体合同 C.集团集体合同 D.地区集中合同

参考答案:A 20、对招聘中实行双向选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吸引力

B.使劳动者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业务水平

C.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D.使劳动者身体强健

E.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参考答案:A, B, C, E

21、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

A.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

B.单位用工标准和服务比例标准

C.企业定员标准和单位用工标准

D.行业通用标准和企业定员标准

参考答案:B

22、周岁 D.23、周岁

参考答案:B

24、周岁 D.25、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A.传授观念 B.传授技能 C.传授知识 D.传授经验

参考答案:C

26、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A.裁决应先行调解

B.当事人不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C.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接受仲裁

D.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C

27、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A.28、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的()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A.原始成本与重置成本

B.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C.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

D.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参考答案:A

29、经济运行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个人 B.工会 C.企业 D.社会 E.投资人

参考答案:A, C, D 30、库克曲线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

A.管理人员 B.大学生 C.研究生 D.一般科研人员

参考答案:C

31、在培训需求调查面谈中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找出他们对培训(),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预估他们对培训的支持程度

A.接受程度 B.态度 C.看法 D.态度和看法

参考答案:D

32、()适用的对象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A.榜样法 B.角色扮演法 C.视听法 D.安全研讨法

参考答案:D

33、在招聘员工时,()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A.性别 B.工作经历 C.个人特点 D.身高

参考答案:B

34、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A.裁决应先行调解

B.当事人不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C.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接受仲裁

D.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C

35、库克曲线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

A.管理人员 B.大学生 C.研究生 D.一般科研人员

参考答案:C

36、周岁 B.37、目标管理法的步骤是()

A.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B.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C.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分析回顾目标→实施控制

D.分析回顾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

参考答案:A

38、如果一个部门以利润为中心,那么,最好采用()。

A.事业部制的结构或形式

B.复杂的结构或形式

C.直线制的结构或形式

D.矩阵的结构或形式

参考答案:A

39、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A.传授观念 B.传授技能 C.传授知识 D.传授经验

参考答案:C 40、当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价值大体相当,可认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到了()。

A.外部公平B.内部公平C.程序公平D.个人公平

参考答案:B

41、能否确保培训经费的来源和能否合理地分配及使用经费,直接关系到(),而且也关系到培训者与学员能否有很好的心态来对待培训。

A.培训的规模

B.培训的水平

C.培训的程度

D.培训的信度

E.培训的效果

参考答案:A, B

42、周岁 C.43、可能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工作特征包括()。

A.企业规模

B.岗位在组织与企业中的地位

C.人员流动情况

D.利润与产值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B

44、当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价值大体相当,可认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到了()。

A.外部公平B.内部公平C.程序公平D.个人公平

参考答案:B

45、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个人所提供的心理状态

B.个人所提供的思维习惯

C.个人所提供的行为习惯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D

46、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择业机会,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A.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观念

B.多转行,多学习知识,多受锻炼

C.可以转行,但不可盲目,否则不利于成长

D.干一行就要干到底,否则就是缺少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A, C

47、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A.裁决应先行调解

B.当事人不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C.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接受仲裁

D.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C

48、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49、岗位研究首先产生于()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50、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51、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

A.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

B.单位用工标准和服务比例标准

C.企业定员标准和单位用工标准

D.行业通用标准和企业定员标准

参考答案:B

52、在招聘员工时,()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A.性别 B.工作经历 C.个人特点 D.身高

参考答案:B

53、可能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工作特征包括()。

A.企业规模

B.岗位在组织与企业中的地位

C.人员流动情况

D.利润与产值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B

5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费用

B.工作规范与工作说明书在内容上不能出现重叠

C.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由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和人员需求分析两部分组成D.在制定薪酬体系的六个基本步骤中,薪酬分级和定薪在薪酬结构设计之前进行

物业管理师注册需要提供的资料 篇5

一、个人需提供的资料1、2、3、4、5、6、7、身份证复印件2份(必须原件复印)物业管理师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份 手机号码 参加工作时间 毕业证复印件1份 工作简历(包含工作单位、起始时间、结束时间)1份 主要业绩(包含项目名称、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本人作用、完成情况及效果)

8、继续教育(包含培训机构、课程类型、培训日期、学时、培训内容),提供继续教育证明材料2份

9、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2份

10、一寸免冠近期证件照3张

二、公司需提供的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1份

2、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2份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6

配送管理

(X)1.对订单进行EIQ分析P35~44

(X)2.编制分拣作业计划P44~45 通过上述的EIQ分析能够画出EIQ分析图形,归纳出订单内容、订货特性、接单特性等方面的特征,为分拣作业计划编制提供决策信息,正确选择适合配送中心特性的物流设备及其运用系统,合理安排分拣作业计划。(1)目的

分拣作业计划的编制目的在于建立合理储备,调整分拣负荷,满足分拣作业需求,充分发挥备货的缓冲功能,确保分拣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充分发挥现有人员、设备效率。

(2)依据

分拣任务、月度预测计划、当日订单需求、分拣负荷、临时需求。

(3)编制方法

①标准计划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流水分拣和稳定成批分拣类型的作业。

②定期计划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任务不稳定的大量分拣和成批分拣类型工作。所隔时间长短,取决于订单稳定程度、复杂程度和分拣作业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程度。目前,行业主要采取定期计划法,以一周为订货周期,安排分拣计划。

③临时派工法。它适用于分拣工作任务杂而乱,而且极不稳定的分拣类型。

④看板分拣法。“板”中内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决定,一般包括分拣时间、分拣任务、分拣作业方法等。看板管理的作用:一是使任务执行人得到明确的指令,保证现场作业各岗位之间互相配合、同步运行,使各个分拣环节实现“准时领料”、“准时分拣”、“准时送出”;二是便于管理者及时从“板”上发现分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⑤滚动计划法。它是在每次制订计划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原计划期循序向前期推进一段时间的灵活、有弹性的计划编制方法。滚动计划可以发挥周计划对日计划、年计划对月计划的指导作用,使计划更接近实际情况。(4)计划编制过程

①储配部接到订单后进行分拣能力分析,安排作业班组分拣任务; ②根据送货日期要求和分拣能力制订分拣作业时间计划; ③分拣班组根据订单分拣任务及作业时间安排,组织分拣;

④当日分拣计划受到其他因素(如物料不齐、技术问题、数据不全等)的影响时,需对分拣作业计划进行调整;

⑤绩效考评员每天对各分拣班组的分拣任务、作业进度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X)3.评估分拣效果P52~53 1.分拣效果评估工具和方法:员工比较系统、图解式评定法、目标管理 2.评估指标

(1)分拣效率:分拣效率=计算期分拣数量/计算期实际总作业时间

(2)人均分拣数量:人均分拣数量=计算期分拣数量/计算期分拣作业人员数(3)分拣差错率:分拣差错率=计算期分拣差错数量/计算期总作业量×100%(4)分拣破损率:分拣破损率=计算期分拣破损量/计算期总作业量×100%

(5)万支分拣成本:万支分拣成本=计算期分拣费用额(分拣员人工费+包装费+商品损耗+与分拣作业直接相关费用)/计算期销售量

分拣作业完成后,需要编写分拣作业效果评估报告。报告一般以日、周、月为周期。

(Y)4.制定送货计划P56~57(1)送货计划的主要内容

①确定地点、数量与送货任务分配。②确定车辆数量。③确定送货线路和人员。

④控制车辆最长行驶里程。通常可以通过核定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评估工作量。⑤确定车辆容积、载重限制。⑥选择路网结构。

⑦确定时间范围。尽量避免夜间送货、凌晨送货、假日送货 ⑧与客户作业层面衔接。

⑨达到最佳化目标。“四最”是指:送货线路最短,所用车辆最少,作业总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高。(2)送货计划的制订步骤

①确定送货计划订制的目的。②收集相关数据。

③整理送货计划的要素。送货七功能要素:货物、客户、车辆、人员、路线、地点、时间 ④制订初步送货计划。⑤与客户协调沟通。⑥确定送货计划。⑦下达送货计划。

(X)5.规划配送线路P58~60(1)规划目标(2个最少,2个平衡,1个满足)

①总的运输成本最少; ②总的时间成本最少; ③车辆实现负载平衡;

④配送人员的工作强度负荷实现平衡。⑤满足零售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2)规划原则

①以送定访原则。

②要素均衡原则。综合考虑单品种卷烟销量(IQ)、每订单卷烟总量(EQ)、配送运力分布三种因素,实现要素均衡。

③就近方便原则。下一个配送户是距当前配送户距离最近且配送方便的零售客户。④安全性原则。⑤及时性原则。⑥低成本原则。(3)配送线路规划设计要素

①配送距离。运距长短是配送线路规划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②配送环节。③配送资源。

④配送时间。考虑线路里程、交通状况、送货户数等因素 ⑤配送成本。(X)6.应用节约里程法进行线路优化P60~63 节约里程法就是将运输问题中的两个回路合并为一个回路,每次使合并后的运输总距离减小的幅度最大,直到达到一辆车的装载限制时,再进行下一辆车优化的一种方法。(1)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步骤

①计算物流中心到客户的最短距离,画出距离表。

②根据最短距离表,利用节约里程法计算出客户之间的节约里程,并由大到小排列,编制节约里程表。

③根据节约里程表和物流中心的约束条件,绘制配送路线。(2)节约里程法注意事项

①适用于有稳定客户群的配送中心。②各配送线路的负荷要尽量均衡。③实际选择线路时还要考虑道路状况。

④要考虑驾驶员的作息时间及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⑤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运算,直接生成结果。

(X)7.处理客户投诉P67~69 客户的投诉方式一般包括电话投诉、信函投诉、上门投诉、相关人员走访市场时投诉和网络投诉。

1.客户投诉的受理范围

(1)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用语是否规范、语气是否和蔼、有无与客户发生争执与争吵现象等。

(2)服务质量。送达的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给客户进行换货或退货,是否认真倾听、记录并及时回馈客户意见等。

(3)服务承诺。是否严格履行卷烟送达承诺、是否违反服务行为承诺、是否违反服务纪律承诺。

2.客户投诉的处理原则

(1)耐心倾听客户投诉,避免与客户发生争辩。(2)及时记录客户投诉事项并向有关部门回馈。(3)迅速采取行动进行调查、处理。(4)及时将处理结果回馈给客户。(5)以客户为中心。3.客户投诉处理的要求

客户投诉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告知客户方便、可靠的投诉管道,如投诉电话号码。

(2)投诉处理应在承诺的期限内完成,无法有效处理的,应及时向相关各级投诉处理中心或投诉者说明情况,客户投诉处理满意率95%以上。

(3)所有投诉应有跟踪记录,并可提供投诉处理的进度查询。(4)对投诉处理结果应回访,投诉回访率达到100%。(5)将处理结果及时回馈到相关各级投诉处理中心。(6)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客户投诉的处理流程

(1)记录与回馈(2)确认与评估(3)调查与答复(4)回馈和回访(5)持续改进

PDCA循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它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服务的持续改进工作。PDCA循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循环的阶梯提升。循环是有前后时间差异的。

①P——策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制订改进计划。

②D——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烟草企业要从技术、方法、管理等方面创造利于改进的环境。烟草企业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③C——检查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把服务质量改进结果与技术的目标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质量改进有无成效。

④A——改进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总结上述所有过程的经验教训,将改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定和制度中,同时把发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Y)8.进行客户满意度测评P69~71 1.测评方式

满意度测评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可通过实地、电话、信件等形式对客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1)工业公司

样本分布根据工业公司销售地域分布、销量分布情况来确定,调查方式包括内部实施调查和聘请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

(2)商业公司

样本客户数不低于总客户数5%,调查方式包括内部实施满意度调查和聘请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2.测评内容

(1)工业企业

卷烟运输质量、到货时间合理性、单据完整性、车辆状况和驾驶员服务态度等。(2)商业企业

评价周期可以为月度、季度和。①零售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管理指标、作业服务指标、满意率指标。

二级指标包括:规范经营、仪容仪表、车况车貌、服务态度、送货及时性、货物清点、货物签收、卷烟质量满意率、货款结算满意率、投诉处理满意率。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7

很幸运能一次过了一级考试。有不少人问我怎么能一次过,我通常的回答是“运气好”。确实,运气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也并非全依赖于运气。我很赞同周钟杰老师归纳的三个决定通过的因素,基础、勤奋和运气。

首先讲基础,总体而言,考一级的朋友,基础不会太差,毕竟是通过二级的考核筛选过的,其次在工作上担任一定级别管理职务岗位的,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相当基础的,所以,在基础的问题上,应该都是可以的,也不会落差太大。如果一定要说基础有差别,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存在于人力资源实务上,而是你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甚至是企业管理的思维高度与深度的问题,是综合能力素质的问题。所以,想要尽力补足这块的,就是要泛读多种管理文章,了解管理知识,微信里有很多这类文章,可以多看看,全面提高自己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公司的运作,尽可能多参与部门间的协调,并且多思考,这也是非常有利于你的面试的。

再则讲勤奋,我们说了基础都差不多,运气又没法控制,完全可以掌控的就是勤奋。既然选择了来考一级,大家都是冲着尽快通过考试来的,否则费钱费时间费精力。勤奋这事,也挺不好说的,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操作方法吧,至于称不称的上勤奋,另说。

1、关于出勤,不多说,必须的每次准时,尤其是参加模拟考试和模考分析。

2、关于作业,也不多说,必须每次按时做按时交。特别是策划题,对掌握答题思路非常有帮助。

3、关于看书,我自己是读了3遍,一遍细读、划重点,和老师上模块课同步;接着做一遍课后思考题,相当于又翻了一遍;最后笔试前2周,把自己所划的重点再看一遍。以上说的3遍是一级的书,二级的书也要看一遍重点,毕竟二级考试至少已经过了2年了。

接着来讲运气,其实这个挺难讲的。但是我归纳几点,这样你的运气就会大大提升,万一还不好,那是概率问题,因为概率问题依托于一级考试的合格率。第一,花时间。勤奋不是吗?那还不完全,时间要进行管理,要做计划,要警钟长鸣。不能等到考试前才开始准备,那是绝对不行的。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要重视,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作息制定计划。我的经验是:计划一般从考试前60-90天开始,5点下班,看书到6点半,正好错开下班高峰,回家也不堵车;还要列一张todolist,把要准备干的事情写下来,做完勾掉,比如在几月几日前看完第几章节。我还另外每月请一天年假,在图书馆看书。个人觉得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家里已经没有读书的环境了,所以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沉下心来才能事半功倍。第二,花心思。时刻都要做有心人。勤于思考,很多事情都可以为我所用,为考试所用,特别是面试。

凡事要想要成功,无非就是8个字,“找对方法,摆正态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还是要引用一句周老师的话,考不过的总比考过的多。所以,尽人事听天命。

最后再给大家一些针对一级考试的小贴士:

1.策划题:摸清答题的思路是关键。一般答题脉络通过平时作业可以完全掌握。并注意答题时条理清晰,让考官一目了然。

2.策划题:考试时除了脉络保证以外,把涉及题目信息的能想到的点尽可能都点上。让考官有些耳目一新的小惊喜,就更锦上添花了。

3.策划题:时间一定要把控好。一般而言,时间非常赶。合理分配控制好2道题的时间。

4.策划题:题目一般都蛮长的,有利有弊。边读边画,把关键信息标示出来,会有帮助的。关键信息标出来的同时,就可以写出信息涉及的模块了。5.论述文:一般题目不会有很大变化,所以注意考前准备好一篇。

6.论述文:近期的关键词:战略、创新、变革等,所以要提前准备符合关键词的案例,当然,案例还要有特色。

7.论述文: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拟准题目+内容切题+框架有条理+论证要充分+语句要通顺。相对更重要的是前三点。

8.论述文:题目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分段要清晰,体现你的逻辑和条理;每段写个小标题,要有概括性;论据要有新意并且切题;字迹要清晰。9.论述文:由于事前又准备,时间会很充裕。我个人的做法,抄了一遍,为答辩做准备,不过,真心很累,手都快断了。

10.答辩:说答辩比面试更确切些。因为据我们同学们的普遍反应,面试主要是围绕论述文展开的。

11.答辩:准备阶段?A.书面材料,这个跟着培训机构指示操作即可。小结要认真写,不管面试时是否问到,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思维以一定高度来总结工作,这是一个提炼整理拔高的过程。B.一般问答准备,主要准备个人的简介,工作和单位情况。这个和一般应聘面试有相似之处。但是建议大家准备一些亮点或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增加与面试官的话题。比如单位行业特殊的,管理模式特殊的,盈利模式特殊的,也可以是个人经历特殊的等等。当然,除了出了题目,自己还要负责把答案想好,把事情说圆了。此外,常规性的问题,也要准备一下,读一级的目的是什么?一级和二级的区别是什么?等,还有理论知识问题,看书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体现了。建议:模拟场景,做角色扮演,互相提问。C.关于论述文的答辩准备,如果你抄了文章,建议给培训老师看一下,让老师给你一些答辩建议,补充文章中的疏漏。如果没有抄,那也写个大纲,咨询一下培训老师。对面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做事先的假设和练习。

12.答辩:一般情况,面试官会问你,如何构思这篇文章的,回答时一定要有逻辑,从读题析题开始,拟题,构思框架,到每个举证如何呼应论点。答辩前自己先构思好怎么说。如何有逻辑性的回答,使之显得有章法条理呢?建议从4维角度来讲:1)横向和纵向角度;2)从个体和组织角度;3)正反两面角度;4)近期和远期角度。这样就凸显你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和全面性。13.答辩:只要是说到论述文,把你审题的关键词,着重和面试官有技巧的阐述一下。如何有技巧?假设说”创新“,可以这么说”创新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创新的标准是见仁见智的“,这样面试官就不会太挑剔你的创新不是创新了,不过也别真一点新意也没有,不怪面试官见多识广,只怪自己井底之蛙。再假设说”变革“,可以说”人类的进步是依靠不断求新求变中产生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但是如何证明变革是正确的,要通过在不断尝试中积累,在不断失败中摸索的“,这样老师也就不会太纠结你变革的对错,或者变革步伐太小的问题了。总体来说,关键词的定义,不能离开你企业的大环境,你肯定比面试官了解你的企业,所以在举证切题的情况下,点一下关键词,让面试官了解你对题目的理解,同时给自己的论述留些活口,不让面试官太揪小辫子。

14.答辩:答辩过程中,保持微笑和态度谦虚。毕竟生杀大权在他们手上。如果面试官非要刁难某些问题时,必须一定要态度谦虚的接受,能做解释的可以给予适当的解释,前提是解释的清楚,也有能力解释的清楚。有些刁难,只是看看你的应对和处置反应,就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要过分紧张。15.答辩:尽量把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可以把事先准备的话题,穿插进回答中,让回答充实,有条理。也可以把话题转移到你准备好的话题上,包括你写的工作小结中。话题一多,内容一充实,提问的时间就少了,面试官要想问题提问也是蛮累的,这个大家都懂的。

海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料 篇8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资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我考二级建造师是去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也没多想,就想着考一个试试。由于有工作平时事情很多真的抽不出太多时间来进行复习,我相信今年的很多二级建造师考生们的情况和我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去年我就听从了一个前辈的建议去103网校报了个班,他当年就是在那上的课最后考过了。后来我发现103网校的课真的挺不错的,老师讲的很好管的也很严。今年我就想着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后面跟我一样没那么多时间复习的考生们一点帮助吧,总结出了一些我在听103网校课程的时候的复习资料,本文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知识点的总结。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企业的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三同时,制度、安全预评价制度、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好了,以上就是我在103网校课程的指导下总结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知识点的复习资料,还希望能够对今年的二级建造师考生们有所帮助。大家要是觉得光看我总结的还不能完全理解的话,也可以去103网校的官网看一看,他家讲的真的挺好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 篇9

2003年7月份某电信公司从各个大专院招收了一批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些人员将续补奋司市场营销、时务人事、技术研发等各部门120多个工作岗位的空缺,请您喂该公司设计一个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入职教育的培训方案。

2.计算题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员工举办一次为期4天得集中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50人。根筋以往经验,人力资源部作了80000元的培训成本预算。培训期间的费用标准及实际支出情况如下:培训讲师的课酬喂10000元/天、交通食宿费用500元/天;培训场地级设备租赁费1500元/天:学员教材费100元/人、餐费每人20元/天:参加培训人员的误工费为每天平均100元/天:其他培训费合计2000元。

请计算此次培训实际发生的培训总成本和每位学员的平均成本,并分析培训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不用抄题目,只写答案!

2、培训总成本:

10000×4+500×4+1500×4+100×50+20×4×50+100×4×50+200

=40000+2000+6000+5000+4000+20000+2000

=79000(元)

人均培训成本:79000÷50=1580(元)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篇1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已经由国家劳动保障部正式颁布施行。该标准全面、系统规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应该掌握和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四个级别的培训鉴定方法做了明确规定。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在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的共同领导下,曾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该职业的试验性培训和鉴定工作(国家职业资格三、二级),省内近两千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和鉴定,其中大部分学员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前,该职业已经开始进行全国统考(职业资格一级除外)。为进一步配合政府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效提高我省企业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部署,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请见附件一),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与河北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首期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鉴定工作已经结束,近百名企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鉴定,取得了良好效果。应广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并报请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同意,第二期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定于2007年11月10日-18日在石家庄举行,请各市、行业企业家协会及各企业抓住机会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一、培训鉴定目的旨在帮助我省广大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从而对我省企业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二、培训内容

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讲义》的内容,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理念及管理技术,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授课。授课内容注重案例分析,突出可操作性。同时邀请劳动保障部有关专家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

三、培训鉴定对象

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或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或人事部主任、劳人处处长)以及其他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高级职员。

四、培训方式

自学与面授相结合。自学是指学员按照预先发放的教材自主安排学习;面授是指学员集中上课学习。自学与面授总时间不少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相应学时数。

五、培训及鉴定时间

面授培训时间:11月10日-17日(11月9日报到)鉴定考试时间:11月18日

六、培训及鉴定等级

此次只针对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开展试验性培训及鉴定工作。

七、申报条件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具有博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3)具有硕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经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4)具有学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9年以上,经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八、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均采用百分制笔试方式,60分以上为鉴定合格成绩。

九、证书颁发

鉴定合格者可获得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十、有关费用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5800元/人

上述费用包括: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费、鉴定考试费、综合评审费、证书费等。

十一、培训地点

石家庄市(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十二、其它

为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申报人员需将填写好的《培训报名回执表》(见附件二)及有关费用提前寄(汇)至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将据此向申报人员寄发《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阅历核查表》、教材及考务安排。申报人员须于2007年10月2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阅历核查表》寄至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并经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报至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进行审定。

各市、行业企业家协会可在本系统内开展相应组织工作,具体事宜可与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培训部或与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联系。

十三、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培训部):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45号冶金大厦902室 邮编:050019

电话:0311-86031906,85696960,85696871,85696868,85696958,856962

53***,13903310

421传真:0311-85696912,85696901,85696902 联系人:崔建茹、胡俊霞、冯蕊、杨风景、李志肖

二00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同意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 开展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试点工作的批复

河北省企业创新职业资格培训中心:

你中心《关于申请开展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试点工作的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中心开展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试点工作。请你中心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对培训合格者,由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全国统一鉴定试点的要求组织鉴定,省劳动保障厅对鉴定合格者核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此复。

二00七年六月十二日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班报名回执表

注:

1、此表可复制

2、邮局汇款:

邮政编码:050019

邮寄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45号冶金大厦902室收 款 人:张珍或蒋蒙宁

3、银行汇款: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 篇11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二)调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三)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后环节。它首先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环境和条件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

8.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9、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

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

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3、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11.企业定员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 的主要依据。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12.企业定员的原则: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二)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

(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15.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与构成特点:

1、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由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五种基本职能构成。

2、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构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从基础性管理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属于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 1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和步骤原则:(1)共同发展原则;(2)适合企业特点;(3)学习与创新并重;(4)符合法律规定;(5)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6)保持动态性。要求:(1)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4)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步骤:(1)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3)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审核基本要求:(1)确保审核的合理性;(2)确保审核的准确性;(3)确保审核的可比性。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审核程序: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费用支出的计划。在审核下一的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在审核时,必须保证这些项目齐全完整,注意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是否涉及人员费用项目的增加或废止。特别是应当密切注意企业在调整人力资源某种政策时,可能会涉及人员费用的增减问题,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使其得到充分体现,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总之,工资项目和基金项目必须严格加以区别,不能混淆。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利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

18.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2.节约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作用: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是在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使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使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是降低招聘、培训、劳动争议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为防止滥用管理费用提供了保证。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3、差异的处理。

第二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

1.员工招聘渠道和特点:员工招聘渠道有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内部招募:

(一)推荐法;

(二)布告法;

(三)档案法。外部招募:

(一)发布广告;

(二)借助

中介;

1、人才交流中心;

2、招聘洽谈会;

3、猎头公司。

(三)校园招聘;

(四)网络招聘;

(五)熟人推荐。

内部招募优点:准确性高、适应较快、激励性强、费用较低。缺点: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在组织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影响;容易抑制创新。外部招募优点: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树立形象。缺点:筛选难度大、时间长,进入角色慢,招募成本大,决策风险大,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9.如何进行员工招聘的评估:(1)成本效益评估:招聘成本、成本效用评估、招聘收益—成正比。(2)数量与质量评估。数量评估;质量评估。(3)信度与效度评估。信度评估;效度评估。

11.劳动分工的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性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13、劳动协作的要求:

1、尽可能地固定各种协作关系,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对协作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的程序、方法,审批权限等内容作出严格规定;

2、实行经济合同制;

3、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项管理,借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保证协作关系的实现。员工配置的方法: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18.劳务外派的程序:

1、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2、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或将申请人留存的个人资料推荐给雇主挑选;

3、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由雇主对录用人员发邀请函;

4、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5、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6、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7、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

8、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

19.劳务外派的管理:(1)外派劳务项目的审查;(2)外派劳务人员的挑选;(3)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劳务引进的管理:(1)聘用外国人的审批

1、拟用的外国人履历证明;

2、聘用意向书;

3、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

4、拟聘用外国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证明;

5、拟聘用外国人健康状况证明;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2)聘用外国人的就业条件

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从事该项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

3、无犯罪记录;

4、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5、持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3)入境后的工作。

1、申请就业证;

2、申请居留证。

三 培训与开发

1、如何进行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来源渠道有(1)来自于领导层的主要信息;(2)来自于积压部门的主要信息;(3)来自于外部的主要信息;(4)来自于组织内部个人的主要信息。

培训需求信息的方法:

(一)面谈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之间面对面进行交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

(二)重点团队分析法;

指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培训需求信息

(三)工作任务分析法;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作为确定员工达到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判定员工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差距所在。

(四)观察法;指培训者亲自到员工身边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通过与员工在一起工作,观察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搜集培训需求信息的方法。

(五)调查问卷。

2、需求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

一、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1、建立员工背景档案;

2、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

4、准备培训需求调查。

二、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三、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1、提出培训需求动议和愿望;

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3、分析培训需求;

4、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

四、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

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3、运用绩效差距模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1、发现问题阶段。问题是理想绩效和实际绩效之间差距的一个指标。往往其存在问题的地方,也就是需要培训来加以改善的地方。

2、预先分析阶段。通常情况下,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直觉判断是很重要的。要决定一般方法的问题及应用何种工具收集资料的问题

3、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传统上,分析的重点是工作人员目前的个体绩效同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随着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需求还包括分析未来组织需求和工作说明。因此,工作设计和培训就高度地结合在一起了。

4、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培训项目的确定;按培训的优先顺序,目标群体及其规模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来考虑设计目标及课程

(二)培训内容的开发;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升素质”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过程的设计;合理安排培训进度与各个学习单元之间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顺序、时间,形成培训进度表;培训环境尽量与工作环境相一致。

(四)评估手段的选择;考核培训的成败和对效果进行评估

(五)培训资源的筹备;包括对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的筹备与使用

(六)培训成本的预算。

5、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一)培训需求分析;方法:需求分析可以运用从纯粹的主观判断到客观的定量分析之间的各种方法。

(二)工作说明;方法:工作说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熟练工的实际工作,收集熟练工自己的介绍等间接资料。

(三)任务分析;方法: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技术构成。另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类和分析其技术构成。

(四)排序; 方法:排序依赖于对任务说明的结果的检查与分析。任务说明的结果能显示出任务之间在层次、程序上的联系,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些联系,再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如费用、后勤等),排序就能完成。

(五)陈述目标;

方法:设计者依靠工作说明的结果进行转换,就成了目标。

(六)设计测验;方法:测试学

(七)制定培训策略;

方法:设计者回顾前几个步骤的结果,分析必须适应的问题环境。培训策略就要适应这些条件,最好的策略能在这些条件和对应措施间进行最适宜的搭配。

(八)设计培训内容;方法: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并根据受训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个细节的先后顺序,再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方式来展现这些细节。

(九)实验。方法:实验的对象要从将要参加培训的学员集体中选取。实验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内容形式、设备工具要尽可能和真正的培训一样。

6、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的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

2、培训后勤准备;

3、确认培训时间;

4、相关资料的准备;

5、确认理想的培训师。

(二)培训实施阶段。

1、课前工作;

2、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

3、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

(三)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1、注意观察讲师的表现、学员的课堂反应,及时与讲师沟通、协调;

2、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

3、做好上课记录、摄影、录像。

(四)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五)培训后的工作。

1、向培训师致谢;

2、作问卷调查;

3、颁发结业证书;

4、清理、检查设备;

5、培训效果评估。

7、培训效果的信息种类及评估指标。

(一)培训及时性信息;

(二)培训目的设定合理与否的信息;

(三)培训内容设置方面的信息;

(四)教材选用与编辑方面的信息;

(五)教师选定方面的信息;

(六)培训时间选定方面的信息;

(七)培训场地选定方面的信息;

(八)受训群体选定方面的信息;

(九)培训形式选择方面的信息;

(十)培训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信息。评估指标:

1、认知成果;

2、技能成果;

3、情感成果;

4、绩效成果;

5、投资回报率。

8、培训效果跟踪与监控的程序和方法。

(一)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对受训者进行训前的状况摸底,了解受训者在与自己的实际工作高度相关的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水平。

(二)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1、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

2、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

3、培训内容;

4、培训的进度和中间效果;

5、培训环境;

6、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

(三)培训效果评估。

1、可以以考卷形式或实际操作形式来测试评估受训人员究竟学习或掌握了哪些东西;

2、受训者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

3、如果培训达到了改进受训者工作行为的目的,那么这种改进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四)培训效率评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培训项目评估报告,让他们知道投资后的回报。

9、如何根据培训的目的和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准备工作培训的内容,选择培训方法。

(一)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对企业培训的领域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把他们与培训课程相对照,研究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技巧,以适应培训目标所设定的领域。

(二)分析培训方法的适用性;培训方法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挑选出的手段和方法。它必须与教育培训需求、培训课程、培训目标相适应,同时,它的选择必须符合培训对象的要求。

(三)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应根据公司的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1.保证培训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来选择。2.保证培训方法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3.保证选用的培训方法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享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1)学员构成(2)工作可离度(3)工作压力三个参数。4.培训方式方法要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5.培训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培训的资源与可靠性(设备、花销、场地、时间等)。

一、直接传授培训法。包括讲授法、专题讲座法和研讨法等。讲授法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适用于各类学员对学科知识、前沿理论的系统了解。专题讲座适合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或当前热点问题等。研讨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员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培训方法。

二、实践型培训法。通常采用工作指导法、工作轮换法、特别任务法、个别指导法。工作指导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基层生产工人培训,也可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培训,让受训者与现任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后者负责对受训者进行指导,一旦出现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等原因离开岗位时,训练有素的受训者便可立即顶替。工作轮换法鼓励“通才化”,适合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特别任务法通常用于管理培训。个别指导法是通过资历较深的员工的指导,使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岗位技能。

三、参与型培训法。通常有自学、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法、管理者训练。参与型培训法的特征是每个培训对象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开拓思维,转变观念。

四、态度型培训法。具体包括角色扮演法和拓展训练等。角色扮演法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培训。拓展训练应用于管理训练和心理训练等领域。

五、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通常有网上培训、虚拟培训等方式。

六、其它方法。函授、业余进修,开展读书活动,参观方问等。

10、培训制度的内容:

1、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

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

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

4、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

5、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

11、各项培训管理制度起草的要求和方法:要求:

(一)培训制度的战略性;培训本身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以战略的眼光去组织培训,不能只局限于某个培训项目

(二)培训制度的长期性;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

(三)培训制度的适用性。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照章办事。

(一)培训服务制度。

1、培训服务制度条款。(1)员工正式参加培训前,根据个人和组织需要向培训管理部门或部门经理提出的申请;(2)在培训申请被批准后城要履行的培训服务协议签订手续;(3)培训服务协议签订后方可参加培训。

2、协议条款。(1)参加培训的申请人;(2)参加培训的项目和目的;(3)参加培训的时间、地点、费用和形式等;(4)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5)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6)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7)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8)参加人员与培训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签署。

(二)入职培训制度。内容:(1)培训的意义和目的;(2)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3)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4)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组织者);(5)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间、考核等);(6)入职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激励制度。内容:(1)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2)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3)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4)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内容:(1)被考核评估的对象;(2)考核评估的执行组织(培训管理者或部门经理);(3)考核的标准区分;(4)考核的主要方式;(5)考核的评分标准;(6)考核结果的签署确认;(7)考核结果的备案;(8)考核结果的证明(发放证书等);(9)考核结果的使用。

(五)培训奖惩制度。内容:(1)制度制定的目的;(2)制度的执行组织和程序;(3)奖惩对象说明;(4)奖惩标准;(5)奖惩的执行方式和方法。

(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内容:(1)企业根据《劳动法》与员工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2)根据具体的培训活动情况考虑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从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3)在培训前,企业要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明确企业和受训者各自负担的成本、受训者的服务期限、保密协议和违约补偿等相关事项;(4)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即谁投资谁受益,投资与受益成正比关系,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12、起草培训制度草案:

1、依据;

2、目的或宗旨;

3、实施办法;

4、核准与施行(与公司相结合);

5、解释与修行(本制度由本公司XX批准后则行,修改时亦然,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第四章 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和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又有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

2、企业绩效管理包含哪五个具体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实施要点。

(1)准备阶段。

1、明确绩效管理对象,以通讯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

2、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确定考评方法时要考虑a.管理成本;b.工作实用性;c.工作适用性。

3、根据考评的具体方法,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4、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2)实施阶段。

1、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2、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积累。

(3)考评阶段。

1、考评的准确性。

2、考评的公正性。

3、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4、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

5、考评方法的再审核。

(4)总结阶段。

1、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诊断。

2、各个单位主管应承担的责任。

3、各级考评者应当掌握绩效面谈的技项。

(5)应用开发阶段。

1、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

2、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

3、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

4、企业组织的绩效开发。

3、为了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为了保证绩效管理系统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各级主管应当掌握绩效面谈、绩效改进,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一)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1)拟定面谈计划,明确面谈的主题,预先告知被考评者面谈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准备的各种绩效记录和资料。(2)收集各种与绩效有关的信息资料。

2、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1)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针对性。(2)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真实性(3)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及时性(4)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主动性(5)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适应性。

(二)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与原因:(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A、目标比较法;B、水平比较法;C、横向比较法(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

2、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1)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2)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3)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3、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1)员工自我矛盾(2)主管自我矛盾(3)组织目标矛盾检查评估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1、座谈法。通过如开不同人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可以广泛地征询各级主管、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操作步骤、考评指标和标准、考评表格形式、信息反馈、绩效面谈、绩效改进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并根据会议记录写出发析报告书,针对目前绩效 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整和改进的建议。

2、问卷调查法。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减少员工之间的干扰,充分了解各级主管和下属对绩效管理系统的看法和意见,可以预先设计出一张能够检测系统故障和问题的调查问卷,然后发给相关人员填写,采用问卷调查的主法,好处是有利于掌握更详细、更真实的信息,能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剖析。

3、查看工作记录法。为了检验管理系统中考评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以采用查看各种绩效管理原始记录的方法,对其作出具体的评价。

4、总体评价法。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可以聘请企业内外的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总体的评价。

为提高和保证绩效面谈的质量和效果,考评者应注意:

1、拟定面谈计划,明确面谈的主题,预先告知被考评者面谈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准备和各种绩效记录和资料。

2、收集各种与绩效相关的信息资料。除了应做好绩效面谈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之外,更重要的采取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和适应性。

5、改进员工绩效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一)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与原因。

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具体方法有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可借用因果分析图的方式进行分析。外部环境:资源、市场、客户、对手、机遇、挑战内部因素:资源、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个人、体力、条件、性别、智力、能力、经验、阅历心理、条件、个性、态度、兴趣、动机、价值观、认识论

(二)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1、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

2、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

3、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6、绩效管理的考评类型:(1)品质主导型;(2)行为主导型;(3)效果主导型。绩效管理的考评特点:

1、按具体形式区分的考评方法。分为量表评定法、混合标准尺度法、书面法。

2、以员工行为为对象进行考评的方法。分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法、行为定点量表法、硬性分配法、排队法。

3、按照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评的方法。分生产能力衡量法、目标管理法。

7、各种绩效考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从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看,绩效考评可以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三种类型。(1)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特征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潜质(如心理品质、能力素质)为主。品质主导型的考评很难具体掌握,并且考评操作性及其信度和效度较差,涉及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度,以及一系列能力素质。(2)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行为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工作行为为主。行为主导型的考评,重在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考评的标准较容易确定,操作性较强。行为主导型适合于对管理性、事务性工作进行考评,特别是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3)效果主导型的绩效考评功,采用结果性效标,以考评员工或组织工作效果为主。由于考评注重的是员工或团队的产出和贡献,即工作业绩,而所以考评的标准容易确定,操作性很强。此类考评方法具有滞后性、短期性和表现性等特点,它更适合生产性、操作性,以及工作成果可以计量的工作岗位采用,对事务性工作岗人员的考评不太适合。说明各种绩效考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1、排列法

2、选择排列法

3、成对比较法

4、强制分布法特点:

1、排列法:简单易行,花费时间少,能使考评者在预定的范围内组织考评并将下属进行排序,从而减少考评结果过宽和趋中的误差。但是考评是在员工间进行主观比较,不是用员工工作的表现和结果与客观标准相比较,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用于比较不同部门的员工,个人取得的业绩相近时很难进行排列,也不能使员工得到关于自己优点和缺点的反馈。

2、选择排列法:不仅上级可以直接完成排序工作,还可将其扩展到自我考评、同级考评和下级考评等。成对比较法:能够发现员工在哪些方面出色,哪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员工的数目不多的情况下宜采用本方法。强制分布法:可以避免考评者过分严厉或过分宽容的情况发生,克服平均主义。强制分布法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的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也不能在诊断工作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1、关键事件法

2、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

3、行为观察法

4、加权选择量表法特点:

1、关键事件法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考评者不仅要注重对行为本身的评价,还要考虑行为的情境,可以用来向员工提供明确的信息,使他们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又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重要事件法考评的内容是下属特定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忠诚性、亲和力、果断性和信赖性。采用本方法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其特点是为考评者提供了客观的事实依据;考评的内容不是员工的短期表现,而是一年内整体表现,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可以贯穿考评期的始终;以事实为根据,保存了动态的关键事件记录,可以全面了解下属是如何消除不良绩效,如何改进和提高绩效的。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能做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不能具体区分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很难使用该方法在员工之间进行比较。

2、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 设计和实施费用高,比许多考评方法费时费力,主要有(1)对员工绩效的考量更加精确。(2)绩效考评标准更加明确。(3)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4)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5)考评的维度清晰。

3、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量表法克服了关键事件法不能量化、不可比,以及不能区分工作行为重要性的缺点,但是编制一份行为观察量表较为费时费力,同时,完全从行为发生的频率考评员工,可能会使考评者和员工双方忽略行为过程的结果。

4、加权选择量表法加权选择量表法具有打分容易,核算简单,便于反馈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适用范围小,采用本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不同内容的加权选择考评量表。

(三)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1、目标管理法

2、绩效标准法

3、直接指标法

4、成绩记录法

特点: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测,所以很少出现评价失误,也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进行反馈和辅导。由于目标管理法的过程是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员工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增强了责任心和事业心。但是,目标管理法没有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绩效作横向比较,不能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2、绩效标准法 本法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绩效标准法为下属提供了清晰准确的努力方向,对员工具有更加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本方法的局限性是需要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

3、直接指标法

本法简单易行,能节省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运用本方法时,需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特别是一线人员的统计工作。

4、成绩记录法本法需要从外部请来专家参与评估,因此,人力、物力耗费较高,耗费时间也很长。

8、应用各种考评方法时,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和方法,防止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和问题。1.以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和各种原始记录为前提,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2.从企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经营条件出发,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特点,充分考虑本企业员工的人员素质状况与结构特征,选择恰当的考评工具和方法。

3、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当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尽可能建立以行为和成果为导向的考评体系。4为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采用360度的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由较多的考评者参与。

5、定期总结考评的经验并进行专门的系统性培训。

6、重视绩效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五章

薪酬管理

3、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系统性、实用性、标准化、能级对应、优化原则。

4、岗位评价的功能:

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

2、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测评,从而以量化数值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特征。

3、使单位内各个岗位之间,能在客观衡量自身价值量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具体说明其在企业单位中处的地位和作用。

4、系统全面的工作岗位评价制度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

5、岗位评价的步骤:

1、按岗位工作性质,将企事业单位的全部岗位分类。

2、收集有关岗位的信息。

3、建立工作岗位评价小组,培训有关的评价人员。

4、制定工作岗位评价的总体计划,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或实施细则。

5、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标,列出细目清单。

6、通过评价专家小组的集体讨论,设计有关调查问卷和测量评比的量表。

7、先对重要岗位进行试点,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全面落实评价计划,逐步实施。

9、撰写出企事业单位各个层级岗位的评价报告书,提供给各有关部门。

10、对工作岗位评价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

6、工作岗位的评价要素的分类:

1、主要因素;

2、一般因素;

3、次要因素;

4、极次要因素。

7、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构成:

1、劳动责任要素;

2、劳动技能要素;

3、劳动强度要素;

4、劳动环境要素;

5、社会心理要素。

8、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

1、少而精的原则;

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

3、综合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9、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的制定方法:(1)劳动责任要素所属的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分为质量责任指标、产量责任指标、看管责任指标、安全责任指标、消耗责任指标、管理责任指标标准、知识经验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质量难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分级标准。(2)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社会心理要素所属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分为、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轮班制、粉尘危害程度、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和社会心理评价指标。

10、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的制定方法:(1)单一指标计分标准的制定。可采用自然数法和系数法。(2)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定。包括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和百分比系数法等。

11、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权重标准的制定方法: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是指各类权重系数的设计。权重系数通常是预先规定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概率加权法。

12、工作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分为事先调整和事后调整两种。事先调整主要是通过加权来解决,而事后调整多采用平衡系数调整法,平衡系数可用于调整总分,也可用于调整各要素结构和积压项目指标,适用于测评过程初始调整、中期调整和终结调整。

13、岗位测评信度和效度检查:(1)信度的检查,是通过信度系数即两次测评得分的相关系数来完成的。(2)效度的检查。

1、内容效度,主要依靠专家来完成,有时也可以采用一些数量化指标。

2、统计效度,通过建立一定指标来检查测评结果的效度。

14、各种排列法的步骤:(1)定限排列法。工作程序:将最高与最低的岗位选择出来,作为最低界限的标准。(2)成对排列法。工作程序:将企业中所有工作岗位,成对地加以比较。

15、分类法的步骤:(1)确定岗位类别的数目;(2)对岗位类别的各个级别进行明确定义;(3)将被评价岗位与所设定的等级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定位在合适的岗位类别中的合适的级别上;(4)当岗位评价完成以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定薪酬等级了。

16、因素比较法的步骤;(1)获取岗位信息;(2)确定薪酬要素;(3)选择关键基准岗位;(4)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5)根据薪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6)根据工资率将关键岗位排序;(7)根据两种排序结果选出不便于利用的关键岗位;(8)确定岗位薪酬等级;(9)使用岗位比较等级。

17、评分法的步骤:

1、确定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

3、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以提高评价的准确程度。

4、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为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分别给定权数。

5、为了将企事业单位相同性质的岗位归入一定等级,可将工作岗位评价的总点数分为若干级别。

。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标准生计费用和工资的市场行情。

19、人工成本核算的意义:1.通过人工成本核算,企业可以知道自己使用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可以了解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可以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节约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2.通过人工成本核算,企业可寻找合适的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点,达到既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20、人工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

1、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

3、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4、企业增加值(纯收入);

5、企业利润总额;

6、企业成本(费用)总额;

7、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纯收入(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1、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 /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人员费用/员工总数量)/(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人数)=薪酬水平/ 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 / 增加值(纯收入)

21、企业如何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

1、附加价值=销货(生产)净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相加法:附加价值=利润+人工成本+其他形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 / 销货额

=(净产值 / 销货额)X(人工费用 / 净产值)=目标附加价值率X目标劳动分配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 / 人工费用率=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净产值率X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费用率 / 目标净产值

2、销售净额基准法(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X上年平均薪酬X(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 / 人工费用率

A.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额)还可以计算销售人员每人的目标销售额。(步骤: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的销售目标。销售人员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 / 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B.还有一种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 / 毛利额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 / 推销员人工费用率

3、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即损益平衡点或收支平衡点。指在单位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销货额,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也可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或销售量。

销售收入=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如果将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及管理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也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生产量多少而增减的费有用,如折旧费、房租、间接人工费用等)和变动费用(也称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数量变动而增减的费用,如材料费、保管费、直接人工费等)。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为便于表达,上式各因式可用符号表示。P—单位产品售价;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F—固定成本;X—产量或销售量。损益分歧点可用代表式表示为:PX=F+VX在损益分歧点所要达到的销售量为:X=F/(P-V),式中,P-V为每单位产品边际利益。每单位产品的边际利益除以每单位的产品价格,为边际利益率=(P-V)/ P以销售金额表示的损益分歧点,用公式表示为: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固定成本 / 边际利益率,PX=F/(P-V)/ P = PF /(P-V)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可应用于三种目的:以损益分歧点为基准,(1)计算一定人工成本总额下的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及薪酬支付的最高限高。(2)计算损益分歧点之上危险盈利点所应达到的销货额,并继而推算出薪支付的可能限度,即可能人工费用率。(3)计算出损益分歧点之上剩余额保留点之销货额,并进而推算出人工费用支付的适当限度,即合理人工费用率(也称之为安全人工费用率)。

六、工资奖金调整测算的具体步骤有哪些?(1)根据员工定级、入级规定,根据岗位评价结果或能力评价目结果或绩效考核结果给员工入级;(2)按照新的工资奖金方案确定每个员工的岗位工资、能力工资、奖金;(3)如果出现某员工薪酬等级降低,原来的工资水平高于调整后的工资方案,根据过渡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一般是本着维持工资水平不下降的原则,维持原有的工资水平,但薪酬等级按调整后的确定;(4)如果出现员工薪酬等级没有降低,但调整后的薪酬水平比原有的低,则应分析原因,以便重新调整方案;(5)汇集测算中出现的问题,供上级参考,以便对调整方案进行完善。

七、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1)劳动绩效(2)职务(或岗位)(3)综合素质与技能(4)工作条件(5)年龄与工龄 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1)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2)企业工资支付能力(3)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4)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5)产品的需求弹性(6)工会的力量(7)企业的薪酬策略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2、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劳动法律事实。

3、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符合:(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2)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残缺不全的,通常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3)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4、集体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单位职工根据法津、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都者个人。(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涉及全体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3)功能不同。集体合同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定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是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5、举例说明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提问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调查问卷一般分为两类:

1、目标型调查。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并且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设定的答案进行选择,包括选择法、正误法、序数法。优点是便于进行统计分析,降低调查费用、提高调查效率;缺点是被调查者只能选择哪些最接近自身心理感受的答案,而设定的答案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不能完全地给被调查者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2、描述型调查法。由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感受。可分为确定性提问和不定性提问。确定性提问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员工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不定性提问的重点在于了解一般员工的一般感受,但可以使管理者了解组织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工资支付应遵循哪些原则货币支付,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直接支付,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但需书面记录并传递领取者的相关资料;按时支付;全额支付。员工满意度调查应关注哪些方面?员工满意度调查应针对以下项目进行:薪酬、工作、晋升、管理、环境。

7、完善的员工沟通构成要素:信息的发出者、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接收者。

10、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内容。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1、医疗待遇。报有效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

上一篇:陆游传读后感1500字下一篇:上半年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