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源建设(精选8篇)

财源建设 篇1

——武进区湖塘镇协税护税工作情况介绍

武进区湖塘镇位于常州市南部,是武进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3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2.5万人。湖塘镇下辖十个农贸市场,工业以纺织业和模具加工为主,家庭作坊式企业遍布城乡,全镇现有注册个体工商户9000户。为组织协调好面广量大的个体私营税收的征收工作,着力解决漏征漏管等问题,湖塘镇大力推进协税护税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商、税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征收,在促进个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障个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06年5月,在湖塘镇及区财政、国、地税部门的协调和建议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镇设立协税护税办公室。湖塘镇建立协税护税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财政分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环保、城管、建管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财政分管局长任主任,国税、地税、工商人员任副主任。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税务指导、部门协作、共同监管、人机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协税护税工作网络,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个体税收综合治税新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合理配置岗位职责。湖塘协税办现有区公开招聘派遣人员28名,组建了完备的协税护税工作队伍,设有综合管理岗、发票代开和领购岗、税务登记岗及八个征收组。征收组的主要工作是催办税务登记、催缴欠税、征收零星税收和规费等日常征管工作。发票代开、领购及税务登记窗口岗位主要工作为发票的领购、为经营户代开普通发票,受理新办、注销税务登记等。

(二)强化绩效考核。区协税办每年下达考核办法和税收任务,各协税办再将考核办法分解至各岗位和征收组,考核办法包括考勤、效能建设、申报率入库率登记率等业务考核比例、业务操作规范性、服务质量等涉及各个岗位的方方面面。湖塘协税办将税收任务分解到各征收组,征收任务与考核相挂钩,提高了征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服务措施。将国地税领票、开票窗口和税务登记窗口统一设置在湖塘镇行政服务中心内,方便纳税人办理各类纳税事项,窗口人员始终以让纳税人满意为服务目标,为纳税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根据湖塘纺织城内的经营户较多的现状,为方便经营户,在市场内设置了市场代征点,并在代征点实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一站式服务,深受经营户好评。平时工作中,协税员经常上门宣传、上门办证、上门收税,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拓展工作网络。利用政府主导的优势,将协税护税网络向村、社区、园区拓展,充分发挥村、社区对本地区个体经营户情况较熟悉的优势,进一步管理、监督经营户的动态,并且每年对行政村、社区干部进行协税护税工作考核,与干部年薪相挂钩,以此来激励和督促干部,形成全社全关心个体税收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联席会议,实现税源信息共享,分析税收情况,安排布置下阶段协税护税工作。

二是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业务负责人和协税员参加的业务工作例会,业务负责人总结上周工作,部署下周计划,协税员将一周情况进行简要汇报,有问题及时沟通,商量对策。业务负责人了解协税员开展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协税员及时解决工作难题。

三是健全业务培训制度。区协税办有针对性地定期安排培训内容,由工商、国、地税部门干部对协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协税员的业务操作技能,逐步提升协税员的业务水平和征管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三、取得明显成效

(一)方便了纳税人。协税办将国、地税联合办公后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以前办理涉税事项要国税地税两头跑,国税地税分别办理,现在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大方面了纳税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增加了税收。以前为个体户代开发票只征国税不征地税,协税办成立后使用了统一的操作软件,地税随着国税一起附征。同时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征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大大增加了税收收入。2005年国、地税个体收入1650万元,2006年5月成立协税护税办后,国、地税全年收入为24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2009年实现税收4550万元,登记户管从3400户增加到6800户,已经翻了一番。

(三)节约行政成本。国地税联合办公后,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以前国地税代征人员33人,在原有户管增加3000多户基础上现在协税人员减少到28人,大大节省了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等日常开支。

(四)规范税收秩序。在清理无证无照户执法行动中,由政府牵头部署,工商、国税、地税、公安、城管、村(社区)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在无证无照户中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户纳税意纳,规范了税收秩序。在清理异地注册企业时,湖塘镇专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护税工作小组,对湖塘地区在本地生产区外注册的异地注册企业进行专项清理,以工业园区为抓手,共清理异地注册企业130户,并对设备、能耗与开票销售严重不符的企业进行排查,提高了征管质量, 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

(五)提高工作效率。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后,进一步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如可以利用工商部门的个体登记登记信息做好催办登记工作,利用统计部门的经济普查信息掌握无证无照户的资料,利用国土部门的房土信息征收个体户房土两税等等,通过这些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财源建设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财源,建设

近年来, 茌平县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大财源”观念, 着眼自身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全县经济规模迅速膨胀。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7.2亿元、12.13亿元、19.8亿元, 同比增长34%、20%、22.4%, 是2005年4倍、5倍、3倍, 连续38年实现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均创历史新高。该县也昂首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成为鲁西地区第一个百强县, 五年来地方财政收入翻了两番多, 标志着茌平县县域经济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培优培强财源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巩固“一产”基础财源

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 使农产品在加工、经营环节增加税收, 实现了农业基础财源稳步增长。一是做活“枣乡”文章。茌平是由林业部命名的“圆铃大枣之乡”, 为做大做强这一传统优势产业, 我县出台了《关于发展大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每年用于发展枣产业的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 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财政多方筹集资金, 扶持发展枣保鲜、储存、加工龙头企业5处, 大枣年加工能力2.5万吨, 解决了的枣农销售难的问题, 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的形成, 实现了公司和农民的双赢。二是建设示范服务基地。县财政局采取职工集资的方式建起了占地300多亩的“茌平县财政局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基地走出了集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普推广的路子, 成为科技农业发展的新样板, 带动农民发展优质林果面积2万多亩, 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优化“二产”支柱财源

一是紧抓“铝城”战略, 培植骨干企业。坚持优惠政策、资金向龙头企业倾斜, 着力培育如信发铝电集团般“巨人”型的企业, 全力打造“东方铝城”, 壮大骨干财源。在信发集团发展初期, 我们就按照“热电联产、铝电联营、前延后伸、配套平衡、做大龙头、膨胀集群”的财源建设思路, 理清了企业发展方向。县出台招商引资政策, 围绕“铝产业”大力引进外资, 先后吸引了鲁能集团、东方希望集团、香港国资源、韩国大宇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落户茌平。县财政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 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信发集团先后在印尼、斐济、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稳定的矿石基地, 保证了信发集团的后备资源, 为打造“东方铝城”提供资源保障。目前, 我县已形成电解铝生产能力120万吨, 氧化铝生产能力500万吨, 并进行铝板、铝型材、铝塑板等铝制品深加工, “铝”产业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县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2010年我县整个铝电产业链条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完成利税63亿元, 对财政的贡献率在70%以上。由财政扶持起的“工业巨人”, 擎起了茌平经济的一片蓝天。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我县出台了《关于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茌平县财源建设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办法。几年来, 年均支持企业临时周转资金、奖励企业资金、企业贷款贴息等近3亿元;引导银行贷款1.5亿元, 争取上级各种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科研专项基金, 重点扶持信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齐鲁、华鲁、金号3个省级科研开发中心;县财政拿出专项创牌奖金, 支持200多家企业建立健全了标准、计量、质量管理体系, 189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 有力的支持了工业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铝及铝深加工、密度板及系列加工、味精、纺织、制药等五大产业集群, 其中铝加工、塑料加工、密度板加工已经成为全国一流加工基地。

►►三、挖掘“三产”潜力财源

我们立足于第二产业的物质支持, 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加大对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和餐饮等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5年来, 县财政每年安排第三产业的发展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 突出实施了十大服务业重点工程,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建设与千亿产业配套的服务业重点项目, 培育壮大龙头运输公司和物流公司;结合城市开发建设, 发展重点商贸项目, 建设了密度板、铝型材、农副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来自“三产”的税收增幅年均保持在50%以上, 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亿元, 同比增长20%。

浅析财源建设的政策取向 篇3

【关键词】财源建设;地方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一、我国财源建设的主要形势

1.需要进行创新。过去我国经济运行处于短缺的状态,长期处于卖方市场主导下,在这种形势下对于财源建设的观念、思路和做法都有自身的特点,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运行过剩,处于买方市场下,过去的财源建设的工作已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财源建设工作中需要从思想、观念及做法上进行创新。

2.财政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所得税收入分离改革的不断进行,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得到进一步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减弱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扰和行政依据,加快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减缓,使财源建设单的思路及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3.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加快了国际资本和商品的流通速度,给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我国的地方财源结构及新时期的财源建设工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方财政部门更加加快思想和观念上的改变,以新思维和新观念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实现对财源建设的实践进行指导。

二、财源建设的政策取向

1.顺应政策变化,调整财源建设的结构。随着各项税收改革的进行,使地方财政在减收和增收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从而给地方财政带来较严重的影响。但各项税费改革的进行,也是为了国家长远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需要。因此地方财政部门也唯有积极的调整财源建设的方向,使其应变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从而在政策的主导下进行结构的不断调整,确保地方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是基础财源建设必须符合基本国策。因为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更倾斜于农业、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产业,这些产业中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农民难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财政介入并由政府组织实施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决定了财源建设工作也要围绕这些产业来进行。

其次是对于新兴及后续财源的决策,则需要在短期和中期财政经济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一些典型的高利税及具有特色的产业来进行财源建设,加强对其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以高质量和高档次的财源建设为其发展动力,从而使其形成稳固、合理的财源建设态势,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变化的需要。

2.突出主导,培育多元化的财源结构。长期以来导致我国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主导财源,而且财源结构存在着单一、弱小及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则需要从优化财源结构入手,培育多元化的财源结构,从而确保财政经济的稳定性。因为在单一的财源结构下,一旦有产业调整及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财政则会发生欠收的情况,所以财源结构的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证财源稳定的基础。

首先,在加强财源结构的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财源群体,从而形成以工业为主体、以农业为特色、以民营经济为新兴,以服务为活力和以城镇建设为补充的多元化财源群体,从而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其次,调整梯次结构,不仅要抓速效财源,还要坚持抓长效财源,从而使基础财源得到不断的巩固,从而解决当前长效财源不足,财政增长缺乏后力的矛盾问题。加快梯级财源的培育,从而实现梯次财源框架的构筑,使短期开支及财政经济的增长都以得以较好的满足。

3.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在税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已开始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干扰得以进一步的弱化,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重要。实现了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这就使地方财政所面临的难题也得以在不断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得以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富民的发展目标。

4.革新财源建设的筹资方式。在当前各地的财源建设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即是对资金的筹集,资金筹集情况直接决定了财源建设工作的成败。因引这了更好的加强财源建设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拓宽财源建设的筹资渠道,从而扩大资金的来源,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而确保财源建设工作得以健康、有序的进行。对于资金的筹集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进行,首先在财政方面,其可以通过政策来制订贴息和价格保护,建立共同基金;其次企业可以加快自身的改革和改组步伐,从而盘活企业的固定资产;再次,为招商引资创建良好的环境,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最后统集起来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财源建设资金,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强大、国家实力的增加都是以财源为基础而实现的,所以增强财源保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一再的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需要以财政作为支撑,从而使政府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从而使财政发挥其直接、灵活及调控的优势,从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力量。近些年来,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财源建设工作的开展,积极进行优质财源的培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财政收入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支出的压力,所以还需要加快高效财源的培植力度,确保经济实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穆清芝.大力培植财源加快财源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10)

[2]张慧.发挥财政职能,支持财源建设[J].现代商业,2009(21)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4

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县,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以后,如

何尽快优化财源结构,提高工商税收比重,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更是财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对全县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财源建设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工强县、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教先行”的思路,实行“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大投入”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培植财源,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总体态势良好。200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963万元,较去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0。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696万元,增长25.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5660万元,占地方收入的30.3,可比增长49;农业四税6842万元,占地方收入36.6,增长15.6;企业收入671万元,占地方收入3.6,可比下降56.8;其他各项收入5523万元,占地方收入29.5,可比增长54.1。从收入级次看,县级地方财政收入9886万元,可比增长31.5,占全县地方收入的52.9;乡镇级8810万元,可比增长12.7,占全县地方收入的47.1。今年1—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2363万元,可比增长17.7,其中工商税收1110万元;农业四税完成560万元;企业收入完成156万元;其他各项收入537万元。我县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2.1万户,注册资金11.6亿元,从业人员12.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2、12.1和10.8,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全县各级各类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5.1。

(二)重点企业税收逐步回升。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退民进步伐,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如金曼克电气集团、金贵酒业公司、金樱纺织有限公司三个重点企业预计今年比去年增收700万元,重点企业发展已走出低谷,对财政贡献率增长趋势逐步呈现。

(三)部分税种成为财政新的增长点。去年通过积极推行综合治税、加强地方税源控管,重点加强了对城市开发、恒温库、棉花加工厂、肥料厂、蒜干厂、集市税收、契税、耕地占用税等零散税源的监管和征收。2003年,全县恒温库税收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倍。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9。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源建设的质量不优。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3年,我县不足5,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县经济总量不足和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全国是86,全省是81,全市是75.5,我县为71。从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我县仅为30.3,仍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从税源结构上看,农业税收比重偏高,我县农业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是37,有的乡镇高达80以上,全省平均为11,全市16。非税收入绝对数过大,比重过高,2003年全县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5。

(二)财源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近三年来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38以上,而全县财政收入近三年来年平均增幅20左右,投资的较高增长与财税的较低增幅不协调,培植财源的作用近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对乡镇财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5

2006-09-14 17:33 文章来源:北湖区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二、对策建议

1、非均衡发展。后续财源培植不能“齐步走”,要结合乡镇的实际实行非均衡发展,力争建成“二区一带”区域经济格局。“二区一带”,即松烟经济区、白泥经济片、大乌江经济带。松烟经济区包括松烟镇、关兴镇(除狮山村外)、敖溪镇(除柏林村外)和龙家镇(除坪桃村外)。在该区建成全县优质油菜、优质米、茶叶、畜禽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白泥经济区包括白泥、小腮和龙溪镇和凉风村。该区要充分发挥县城和龙溪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城镇经济和工业经济。同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苦丁茶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城郊畜牧水产基地。大乌江旅游经济带包括构皮滩镇、花山乡、大乌江镇(除凉风村外)以及柏林村、坪桃村、狮山村。该经济带要以旅游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为重点,逐步建成旅游经济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验区、农副产品生产区和能源基地,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2、调优结构。一是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骨干财源。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农产品转化加工和资源延伸加工,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向资源和转化型经济同步发展。按照抓龙头、带全局的思路,对重点骨干企业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使工业财源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兴财源。整合劳动力市场、物流市场、信息市场,配套完善乡镇集贸市场,着力发展社会服务业、餐饮业、金融业、信息业、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便民连锁经营、超市经营、总经销、总代理,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辐射能力,活跃地方经济。三是做好旅游规划,发展特色财源。做好花山朝阳洞奇观、乌江风景名胜、红军长征遗址、构皮滩电站“高峡平湖”等旅游准备工作,着重以红军强渡乌江和乌江峡谷及构皮滩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红一绿”两张旅游品牌,使旅游服务业成为地方财源增长的新亮点。

3、多元投入。一是向上争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短平快财源。重点抓好构皮滩水电站和湄黄线余庆段二级公路建设的配套服务工作,开辟增收渠道。二是金融投入。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除了用于烟叶生产、畜牧产业外,还要向中药材、茶业、果蔬等产业投入。三是对外引资投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劳动力多等优势,集中力量建成“板块财源”。

4、夯实龙头。一是优先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用好用活财政引导资金,建设效益型、生态型、现代型龙头企业。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把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农科教三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企业。二是优先设施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减灾抗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先结构调整。投入财政资金,引导结构调整,致力发展高效、特色龙头企业。

5、打造名牌。一是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按照行业管理和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地方品牌管理工作。二是突出特色。对特色产品既要统一品牌,更要打造名牌,杜绝多而杂、杂而乱,力求少而精、精而大,树立一个产业一个品牌的意识,强化名牌意识,千方百计把名牌做大做强。同时要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名牌形象。

6、标本兼治。一要减负放活乡镇。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二要节流盘活乡镇。坚持量入而出、以收定支,在建设上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降低行政成本。三要开源激活乡镇。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财源建设,把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上来,不断壮大乡镇财政规模,增强乡镇财政实力。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攻坚战的五个主攻方面之一来重点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具体分析近几年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增长速度缓慢、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分析

××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万元,比年增长。从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来看,工业是主体财源,××年来自工业企业的

财政收入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来自商业及服务业的财政收入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来自其它收入的万元,占财政收入的。从财政收入的质量来看,一是财政收入占的比重偏低。××年全县财政收入占的比重由年的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且大大低于全省和全国财政收入占的比重(全省年财政收入占的比重为,高出我县个百分点;全国年财政收入占的比重为,高出我县个百分点)。二是非税收入的比重偏高。××年全县非税收入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与全国税收占财政收入的的比例相差甚远。三是人平财政收入低,可用财力少。××年全县人平财政收入为元,人平地方可用财力为元,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来看,从年到年,全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仅,比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二、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全县财源建设在近几年虽有长足发展,但由于受经济总量和规模的影响,财源增长质量不高,财政收入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经济结构不优,财政增收受到抑制。从工业看,全县工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工业企业缺乏高质量、高档次、高知名度的产品,企业经济效益因而不佳,导致入库税收逐年下滑。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企业近几年相继破产重组,效益不太明显,产值降低,税收减少。从农业看,传统的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结构不合理,高效高税品种不多,对财政的贡献率低。近几年来,来自农业的税收徘徊不前,至今仍然维持在年的水平上。从第三产业看,除了传统的商贸运输业以外,新兴财源不多,无论从总量看,还是从提供的税收看,都还没有形成优势。

⒉支柱企业太少,规模财源建设后

劲不足。到××年止,全县上交税收上百万元的规模财源企业只有家,缴纳的税收在万元左右,仅占财政收入比重的;且没有一家能左右全县财政收入的大型财源主体,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⒊财源建设资金受到制约,新兴财源难以培植。由于以前银信部门存在惜贷、怕贷行为,社会资金也难筹集,财源建设资金投入受到制约,使一些好的财源项目不能得到巩固发展,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项目不能迅速得到开发,影响了财源的增长速度。银信部门近两年虽然通过积极开展信贷营销加大了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一些新兴财源也难以在短期内凑效。

⒋政策调整影响大,现有财源受冲击。全县有相当一部分工业项目属于资源开发型,根据国家关闭“五小”企业的产业政策,全县先后被关停的“五小”企业有家,减少税收万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⒌税收征收难度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目前,我县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纳税意识淡薄,偷漏税收现象严重。在征收过程中,基数难核定,征收难到位,税收流失较大。据调查估算,全县个体私营企业照章纳税的不到,每年税收流失在万元以上。

三、对加快我县财源建设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财政困难问题,最根本的是生财问题。随着我县“三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县各地财源项目迅速发展,财源建设来势喜人。但要实现在近期内摆脱经济困境的目标,还必须进一步拓宽财源建设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财源建设当成经济工作最关键、最首要的问题来抓。

⒈大力加强农业,稳定基础财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地方财政的基础财源。现阶段,应以优化农业结构为重点,突出发展创税农业。一是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突出扶持发展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业等经济作物,对高效经济作物要抓好规划、引导、管理、服务,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档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庄园农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产品基地化建设;大力扶持、组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加工增值。三是着力提高农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人才、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推广,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⒉加快工业发展,壮大支柱财源。工业是桃江财政的支柱,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财源建设的关键。要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壮大支柱财源。我县近年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较好,但目前全县上

百万元税收的企业还只有家,上千万元税收的企业还是空白,可以说仍然缺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对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引进来。具体是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搞好对上、对外联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企业;要牢固树立“项目强县”的思想,把引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外资企业项目放到发展企业的首位;要继续实施好“人才兴业”工程,特别是要创造良好环境,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二是靠上去。根据我县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企业向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靠,搞好优势互补,带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县在这条路子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原县水电设备一厂年靠上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后,近几年企业发展迅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创品牌。桃江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县域经济

没有品牌支柱企业是没有生机活力的。桃江人有创品牌的手段,但没有保品牌的措施。往往是创了品牌砸品牌,有了品牌丢品牌。如石牛江镇过去有个“豆腐花”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在成绩面前放松管理,算小失大跑掉技术人员,结果“豆腐花”成了“豆腐渣”,一蹶不起,机械成了废铁,损失惨重。因此,我们要在品牌上做文章,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多作市场调查,多作理性思维和深层思考,不搞短期行为,全力开发和维护好自己的品牌。

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挖掘潜力财源。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是最具有潜力的财源增长点。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一方面要扶持民营大户,培育龙头产业,创建工业小区,培养小区特色,形成“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在政策优惠、信贷投资、社会保障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促进其健

康发展。

⒋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植后续财源。首先必须加速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消耗资源最少、投资回报最高、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桃花江名扬天下,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名胜甚多、交通便捷,是一个休闲旅游的风水宝地。旅游开发是我县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一要加强领导,搞好旅游开发定位。突出桃花江竹海、竹乡农家、桃花湖森林公园、浮邱山佛教圣地、凤凰山屈原遗迹等地的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旅游三大特色,形成规范化旅游线路。二要拓宽融资渠道,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坚持“早投入、早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举债开发、引资开发、集资开发、内外合资开发和向上争资开发,积极为开发者创造条件,提供环境,让利别人,发展自己。三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国内外旅游品牌。“桃花江是美人窝”,三十年代就名扬东南亚,在海内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

因为忽视了在“美”字上做文章,没有自己美的品牌,人家看不到桃花江美的特色。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美”字上大做文章。以此推介桃江,增强桃江的声誉,提高桃江的知名度,吸引游客、招引客商。四要创优环境,全力搞活桃江旅游业。桃江旅游业目前在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这项工作不只是政府和某个部门的事,而是桃江万人民共同的大事。全县人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优环境,力争把桃江旅游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巩固发展商品流通等传统产业;努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社区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中介服务等行业。要力争我县三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以增加新的财源。

⒌大力优化财源建设环境。环境既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基础,又是财源建设

发展的调速器。从硬环境看,我县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可以说硬环境建设已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建设硬环境不能满足现状,要有更高的标准。从软环境看,我县近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仍然存在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只看重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单位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以致形成外资引不进、引进留不住,连桃江县本地不少经济能人也相继出走的尴尬局面。因此,建设桃江的软环境必须从凝聚桃江的人气入手,从提高桃江的信誉入手,尤其要认真规范行政执法和收费行为,严厉打击地痞地霸、阻工敲诈、索拿卡要等行为,打造“诚信桃江”的新形象。

⒍落实责任,强化财源建设目标考核。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提高看利税,利税增长看入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套财源建设的考

财源建设 篇7

一、突出重点, 壮大骨干财源

要不断巩固县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增强壮大骨干财源。

加快产业结构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是县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产业结构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核心和动力, 也是提高工业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整体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入世以后,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对传统工业产品提出新的挑战, 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县域工业必须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因情施治,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积极开发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的新型换代产品;提高科技含量, 努力研制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产品, 不断扩大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的覆盖面。对于已有的名优特产品, 要进行包装设计, 树立县域产品新形象, 以品牌求生存, 以品牌促发展, 以品牌创效益。对于已有知名度的优势名牌产品, 要努力上质量、上档次,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真正靠名牌, 靠质量, 靠信誉赢得市场, 赢得用户、赢得利润, 增加税收。二是大力培育优势企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要根据县域工业实际, 对于资本实力强、经营机制好、经营效益高、拥有名牌产品或独特优势产品的中型企业, 要加快资产重组步伐, 实现低成本扩张, 壮大企业经营规模, 培育其成为县域工业的“航空母舰”;对于产品市场前景好、企业经营机制好、管理基础好的小型企业, 要努力培育其成为在产品和技术结构上小而优、小而特、小而专、小而新的“小巨人”企业。三是调整资金投向, 着力支持结构调整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 充分发挥增量投资对存量资产调整的带动作用, 积极调整各类投资的投向。

实施科技体制创新。通过建立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相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相融合的新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使科技进步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在动力。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 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 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要加速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优势,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密切结合。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关系, 以产业为基础, 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 开展技术合作, 使科研开发直接面向企业,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二、培育经济增长点, 开辟新型财源

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规模和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的新型财源。就整体情况而言, 目前, 县级第三产业、小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高, 在国民经济中还处于配角地位, 对财政贡献率不大, 这是与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要改变这种状况,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挖掘潜力生财。小城镇建设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是开辟新型财源的重要渠道。县级要善于经营城镇, 走以城发展, 以城兴财之路。通过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规范执法行为, 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通过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向城镇汇聚, 不断拓宽城镇生财渠道。同时, 要立足城镇功能定位, 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强劲的城镇经济。积极发展一批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新产业, 着力构造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群体;不断壮大为群众生活服务、与市场发育密切联系的第三产业;跟踪“新经济”的发展, 培育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激发活力生财。当前, 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70%左右, 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 只有39%左右。因此, 发展第三产业是客观发展的需求。县级要摒弃一切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观念和认识, 改革一切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现代化的流通手段和管理技术手段, 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管理服务, 加快实现第三产业由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建立起投资主体多元化,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经营方式多元化, 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

三、发挥地方优势, 发展特色财源

不同的县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开发特色财源就要从本地资源优势实际出发, 选择发展重点, 明确发展方向,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形成财源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 夯实财源。结合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 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加工转化、包装改造、优质销售服务、提高科技含量, 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高竞争实力。紧密结合当地能源、矿产、原材料资源实际, 牢固树立能源经济、矿产经济、原材料经济思想, 搞好资源开发增值, 真正使其成为当地财源的支柱。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充实财源。据统计, 我国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在5%左右, 而全球旅游业占全球GDP已超过10%, 县级旅游收入在财政收入的比重更是微不足道。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税源目标, 县级要在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 积极开发利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 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和旅游用品生产,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产业, 不断为县级财政增加收入补充血液。

发挥后发优势, 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是后发者通过借鉴利用先发者已有成果及经验, 迈过某些发展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经济和科技发展有一个不平衡增长和进步的规律, 存在后发赶超先发的不断更迭的现象。县级经济发展重点应从三个方面培植后发优势。首先, 培植人才优势。要以求贤若渴的姿态, 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积极启动人才培训工程, 改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增强队伍活力。其次, 培植技术优势。在支持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的同时, 建立健全新技术推广网络, 构筑高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的技术高地, 增强对外吸引力。其三, 培植信息优势。通过筹建信息服务中心、推进政府上网、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构筑快捷灵通的信息平台, 为县级财源建设打造优势。

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拓宽后续财源

当前多数县份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 缺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县级政府要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透明的法制环境, 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 使有前景的非公有制经济有迅速发展的空间, 使竞争失败的企业有顺利退出的通道。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不平等性文件, 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 制止乱摊派、乱收费, 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 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 取消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二是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实际, 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非公有企业的贷款, 支持建立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 逐步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歧视。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 创立风险投资基金, 为非公有制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积极总结设立“创业中心”、产业“孵化器”的经验, 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中介服务, 发展培训中心、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等为非公有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

五、节约开支, 挖掘无形财源

支出管理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质量关系到整个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当前, 县级财政捉襟见肘, 出现赤字问题, 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做好节支这篇文章, 忽视了无形财源, 导致资金流失, 财政困难。因此, 县级财政要在加强有形财源建设的同时,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 加大无形财源挖掘力度, 确保财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减少财政支出。要强化预算约束, 推进零级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法》办事, 按照预算计划拨款、按预算级次拨款、按规定用途拨款、按事业进度拨款, 严禁部门自行改变预算确定的资金。规范预算追加程序, 建立健全追加听证制度, 排除“条子支出”、“人情支出”等各种非制度因素对预算的冲击。同时, 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 对保留财政性专项资金要规范办法, 以增加透明度, 减少随意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减少支出行为失当问题发生。

二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规范财政支出。首先要监督财政收入, 加强对县级和乡级财政收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包括监督财政收入征收部门的征收情况, 监督国库收缴、划分、留解、退付预算收入情况, 监督下级财政应缴上级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监督有关部门征收、解缴各项非税财政收入情况。其次要监督财政支出。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及效益情况的跟踪检查。通过建立对本级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程的有效监控机制, 加强对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督。其三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督。从清理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入手, 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为前提, 以建设效益财政为目标, 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全面落实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 建立单位预算内外收支银行账户监控体系, 进一步提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政策的落实, 特别是大额专项资金 (包括基建资金、修缮购置资金和各项事业专款) 的使用情况。要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以往单纯注重事后监督的传统作法, 事前要搞好调研、谋划, 资金运用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共需要,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

树脂花开 财源茂 篇8

新奇事物蕴含新商机

唐瑞禧原先是做美容的,赚了些钱后,她喜欢到处去旅游。去年6月,唐瑞禧去了日本。在东京的街头,她看到一位日本老妇人在卖一种手工制作的花,做花的材料非常特别,一块块就像橡皮泥似的,放在手里可以任意揉捏,可是做出来的花却异常逼真。

酷爱手工花制作的唐瑞禧看呆了,她花了一万多日元买了一盆蝴蝶兰,捧回宾馆后反复地研究制作窍门,却怎么也看不明白。她相信这么漂亮的手工花在日本肯定会有专营店,于是把旅游的时间挤出来满大街地搜寻,找到了一家专卖店,并报名学习了制作技艺。在花艺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唐瑞禧很快就拿出了像模像样的作品。

回到杭州后,唐瑞禧一直在家痴迷地制作着她的树脂花,屋子里摆满了她的作品,朋友们见了都啧啧称赞。唐瑞禧这时候灵机一动:现在非常流行手工制作的东西,这么漂亮的手工花,在国内还不多见,何不趁着还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抓紧开一家这样的专营店?

说是容易,但去哪儿进树脂粘土呢?树脂花的成本已经挺高了,如果再从日本进口材料,肯定很难打开市场。经过多方打听,唐瑞禧终于在广州找到了货源。接下来,她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从筹资金、找店面、跑审批、做样品,唐瑞禧整整筹备了将近一年时间,2002年下半年,一家格调清新高雅的树脂花专营店——“仟艺坊”终于在杭州一个婚庆广场亮相了。

抢占先机

为了选择一处理想的经营场所,唐瑞禧费尽了心机。她原本想把店开在闹市区,但经过打听之后,唐瑞禧发觉闹市区的商铺租金实在太昂贵了。虽然她对手制树脂花这一新奇的项目充满了信心,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开店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投入数十万元实在有点冒险。

这时,杭州爱情之都婚庆广场对外招商,为了聚集人气,广场采用了一种灵活的计租方式,取消了按租用面积收取租金的方式,采取了一种不设基数,根据经营户的实际营业额按比率收取场租费用的方法。

得到这一消息的唐瑞禧喜出望外:这家婚庆广场位于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段,又是一家高档次的专业婚庆市场,消费群体定位与手制树脂花消费者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市场的计租方式可以为创业者节省大笔的费用。这么一来,只要有四五万元的资金,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可以实现。

果然,唐瑞禧的手制工艺树脂花刚刚亮相,便以其新奇的魅力和逼真的造型引来了大批崇尚和热爱DIY的时尚中人,他们中既有前卫的青年人,也有稳重的老年人。看了“仟艺坊”里的一盆盆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花卉,许多顾客都不相信这是人造花。有一次,唐瑞禧看到一盆品种奇特的石斛兰就买了下来,打算回去后用树脂泥仿制一盆。没想到,她把这盆石斛兰捧回店里时,被一位老客户看见了,还以为是新做的树脂花,非要花高价买去不可。由此可见,“仟艺坊”的树脂花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难怪面世不久就会吸引大批好奇的顾客。

走出独特的经营之路

初次接触手制树脂花的人往往会觉得其价格有些昂贵,一般的单枝花如玫瑰、康乃馨和微型盆栽如蘑菇、郁金香等价格为70-100元,中等大小的盆花如荷花、梅花等价格在500元左右,而大型的盆花如蝴蝶兰、跳舞兰、蕙兰等每盆要800元甚至上千元。与真正的鲜花相比,这样的价格偏高,但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品,手制树脂花的欣赏价值不仅丝毫不逊色于真正的鲜花,而且其欣赏寿命是普通鲜花的数十倍,所以,真正懂得欣赏的还是大有人在。

一开始,唐瑞禧担心“仟艺坊”位置不显眼,而且树脂花的价格昂贵,怕没有顾客光顾。没想到“仟艺坊”开张一个星期之内,便有近百人慕名前来参观。有一位气质高贵的老年妇女在仔细参观了店里的每一件作品之后,当即买走了一盆价值数百元的玫瑰。几天后,这位老妇人又来了,唐瑞禧见她这么喜欢树脂花,就送给她了一支刚刚制作完成的康乃馨。她说:“能遇到这样爱花的顾客,就是我的知音了,虽然一枝花要价值百元,但我觉得送给她物有所值。”果然,这位老妇人后来不仅成了“仟艺坊”的常客,还介绍来了不少新的顾客。

从经营角度看,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品,手制树脂花的利润是不错的,一包进价为120元的树脂泥可以制作一盆大型的盆花,配上一只价值近百元的花盆,售价是800元,毛利率为30%。不过,由于“仟艺坊”开张才几个月,知名度不很大,单靠零售成品的树脂花还不行。为此,唐瑞禧又针对顾客的DIY情结,推出了“手制树脂花花艺学习班”,采取时间任选、不计课时的灵活教学方式,以完成作品来收取费用。这样一来,顾客花同样的价钱,不仅能买到一盆高雅的树脂花,而且还学会了树脂花的制作技巧,今后只要买来树脂泥,就能在家里自己动手制作了。

唐瑞禧的经营思路是开放式的,下一步,她还打算推出“手制树脂花店创业培训班”。作为目前杭城惟一的手制树脂花店,“仟艺坊”不仅不刻意保守自己的商业技术机密,还要通过培训班的形式,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更多有志的创业者们。唐瑞禧说:“目前手制树脂花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比较陌生,如果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普及的力度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有更多的树脂花店涌现出来,我们的生意不仅不会差下去,反而会更火起来。况且我现在掌握的技艺只是在局部地域里属于独家,别人真的诚心要学,跑一趟国外就可以学会了,与其这样不如我主动地招他们来学,我还可以收点学费呢。”

上一篇:组工干部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以秋风为题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