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推荐10篇)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篇1

简约(10%)教师行为

1、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易懂。

2、课堂教学设计简明有序,思维清晰,层次分明。

3、板书规范、明了、有效,突出重点。扎实(70%)教师行为

1、课前准备充分。

2、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

3、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4、教学方法多样,课内有“看、听、说、读、写、算、思”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内有6——8分钟笔头作业,习题的设计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定量适度,不主张逐题讲解。

6、教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评价及时、准确,调控合理。

7、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关心每位学生。

8、教学组织井然有序,有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

学生行为

1、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遵守课堂常规。

3、注意力集中,80%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4、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积极评价他人的发言。有效(20%)教师行为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主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0%。

2、课堂中实施对后进生的辅导,能做到“四优先”。

3、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学生行为

1、课中练习达成率不低于80%。

2、学生学习兴趣浓,参与意识强,举手率达60%以上,发言面不低于三分之一,回答问题有一定质量。

得分:

评价者签名:

校长签名:

考核时间:

****年**月**日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表

校名:(盖章)

教师姓名:

年 月 日

得分: 校长签字: 项 目 考 核 内 容

一遵纪守法

1、违法或严重违纪、受到处分者;

2、组织或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者;

3、未经学校许可,为谋私利给学生购买辅导资料或巧立名目乱收费者;

4、学年内请病、事假一个学期以上者;

5、工作不努力、投机取巧、考试舞弊有影响者。二为人师表

1、生-活不检点、工作漂浮、不务实有影响者;

2、因教育方法不当,与家长、学生发生冲突造成影响者;

3、课堂抽烟、坐凳上课、接听手机,在公众场合撒酒风失态者;

4、不讲团结协作、发生谩骂、殴斗影响极怀、有损教师形象

5、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屡教不改造成学生辍学者。

三爱岗敬业

1、上班期间,打扑克、下棋、织毛衣、玩游戏、看电视等;

2、不守岗、不爱岗、办公期间谈天说地、不务正业、出勤不出力、工作效率极差者;

3、一学期迟到、早退累计达五次,有无故旷课现象者;

4、不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互相推诿、扯皮、消极对抗者;

5、不按时上交各类计划、总结等规定材料者。

四工作实绩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造成损失者;

2、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不自觉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教学方法陈旧、观念落后、效果特差者;

3、在各类检查中,教案、作业、课堂教学等评定为特差的;

4、教学成绩:小学教师后三名。

5、在学科教学中,不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渗透且效果特差者。

说明:

①在德育方面获国家、省、市、县、联校荣誉的,分别加5、4、3、2、1分;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篇2

一、绿色评价的内涵

绿色本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之色, 是旺盛生命的象征。在新时期, 绿色又被赋予“环保和发展”的新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评价”, 是基于绿色对“生命”的引申, 更是本着激发活力,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评价是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诠释生命内涵, 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

1. 绿色评价不是“娇惯”

在课堂中, “好”“很棒”“对, 我们表扬他”, 这些廉价的评价语言经常充斥着课堂。这样夸张的泛滥的评价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成功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 这样刻苦钻研的品质很难培养。夸张的评价语言可能一时激起学生的自信, 可学生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迷失方向, 无法真正认识自我, 从而丧失信心。不切实际的夸张语言无法使学生建立真正的成就感。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学生希冀得到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 而是对自己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 提升发言品质, 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教育上的“棒杀”和“捧杀”, “棒杀”固然令人痛恨, 但“捧杀”更具有迷惑性, 它是扼杀教育的一把“软刀”, 同样应引起警惕。作为教师不能迷失在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中。

2. 绿色评价不应“呆板”

在课堂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 或者回答有错误的情况。教师往往会简单评价“不对”, 然后让其坐下。其实, 学生答不出来的往往正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 回答中的错误也许能打开思路, 化腐朽为神奇。教师简单的否定评价, 没有及时抓住思维的火花, 殊不知这样一次简单的否定, 同时也扼杀了无数有创造性的思路, 课堂可能平坦了、一帆风顺了, 也正因此变得呆板了, 学生原有的思维动力、发表意见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挫伤。

3. 绿色评价不能“功利”

在课堂中 (尤其是公开课) , 教师不但“慈眉善眼”, 而且“海纳百川”, 什么都是“好”, 更有甚者, 动不动就拉掌声, 发奖品。学生“善解人意”争先举手, 也就成了十足的趋利行为, 本是求知的课堂却变成作秀的舞台。著名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一个愉快的活动, 如果不恰当地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反而会减少学习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乱拉掌声发奖品, 使得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思考过程的乐趣被抛弃, 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绿色评价的策略

1. 定好评价基调, 夯实绿色评价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 评价的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 但鼓励、赞扬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如果脱离客观评价, 鼓励、赞扬就失去应有价值。

2. 抵制低效评价, 删除绿色评价的障碍

课堂除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 也应该是学生体验价值、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行为很多是“无心插柳”, 教师的评价语言和评价行为却要“有心栽花”, 对其中朴素的、原生态的思想方法, 进行提炼、总结、升华, 让学生体验这种思想的实质。对于评价语言低效甚至无效、负效, 其产生主要和教师的语言习惯有关, 我们要有意识地纠正, 如重复学生发言、一味简单评价等, 教师要摆正心态、放弃权威, 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拥有灵性勃发的创造和才气彰显的激扬。

3. 构建多元评价, 提升绿色评价的实效

评价不能是教师的“专利”, 教师要适当“让权”给学生, 可以变老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还有其他想法吗?”“对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互评互析的关系。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 那么, 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篇3

【关键词】阳光评价;课堂;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小学生接触到语文时是充满好奇的;然而一旦学生在学习中碰到挫折或失去了对英语最初的神秘感之后,学生的兴趣就会日渐消退。在动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更大的关注,这也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提出了要求。然而现实中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却陷入了评 价的误区。本文笔者主要就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实施善品评价。

一、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善品评价的意义

我校结合本地区教育提出的生态教育、本真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提炼“养善教育”办学特色。将善品评价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提炼并形成学以“善学、善思、善行”为课程目标,凸显“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理念的善思“生动”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善品评价体系,便是以“善品德育”为核心,将此种评价方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开展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整体育人氛围,塑造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人品质,全面提升学生道德能力。“善思生动”课堂、善品德育夯实了学生的智慧与品行,培养学生在“兴趣、品质、习惯、健康、和谐”各方面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读、学、思、言、行,厚积薄发,为学生一生的成就奠基。

通过构建完善的善品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对学校文化、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认同。

1.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及和谐校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评价的灵活性、启发性和幽默性,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新生代学生。学校通过培养“善品”(有礼、诚实、勤奋、自信、独立、感恩、快乐)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落实白云“幸福教育”理念,实现广州阳光评价的“阳光普照”。在很多方面,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学生在善品评价的引导下,建立起对学校的认同感,就会产生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率。从而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学生。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实施阳光教育评价的经验

(一)渗透“阳光”校本课程文化

就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应该准确把握校本课程,渗透“阳光教育”理念,形成阳光课程系列化。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应该设置语文氛围类,比如通过各种走廊文化或者其他的语文教学进行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在这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形成一些特色的保留项目,并形成“阳光校园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体系。

(二)多运用启发性评价,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呢课堂的教学之中,提倡将学习课堂的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该主动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利用启发性评价鼓励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弟子到麦地里选择最大的一个麦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得到比较有差异的答案的时候,应该给出启发性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感悟到人生要有所追求,还要善于把握机会的道理。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做了鼓励、评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使用了启发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深入解读文本,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年来,虽然教育一直在探索评价改革,但是整个教育评价更多的还是以甄别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应该进行有效的阳光评价的渗透,使得课堂教学能够迸发出多彩的光芒。笔者将继续秉持“阳光评价,多彩课堂”的信念,立足于现实成长,着眼于未来成才,以“阳光成长”教育理念全面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实践善品评价体系, 点亮学生的七彩梦想!

参考文献

[1]李英杰.缩小城乡学生小学语文学科学业水平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2(6).

[2]马利.现代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3]陈培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5(A1).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篇4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改组。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1)态度积极: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无“死角”、无“闲人”。

(2)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生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提高。

(3)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一、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二、教学方法

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文化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提高素质;

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学评价

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篇5

摘要:认真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标下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对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课堂评价的现状入手,以新课标的评价理念为依据,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探讨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课;评价理念;优化策略

走进新课程,不仅要认识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新的变化,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评价问题 不容忽视

品德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的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评价;评价主体单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明显的“他评”特征;评价的导向“失常”,把学生引向无休止的升学竞争中,使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偏执,使教育陷入不良发展的怪圈。教育教学评价的滞后,已成为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考试评价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

因此,在新一轮推进课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这一新课改的关键环节抓好,要通过积极地探索实践逐步完善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建立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考试评价机制。由此可见,改革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二、评价理念 正确把握

新课标的实施促使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方式,以新的课堂评价理念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为此,新课标在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上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多维评价

所谓多维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提高,必须广泛深入地考察学生围绕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所发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学生每一方面的点滴成绩,从而彻底改变了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单一评价形式。

(二)过程评价

所谓过程评价,是指评价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下,积极朝着做一个好公民的方向发展,如对如何做人的道理有了较深刻的领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人处世的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等,都是进步提高的表现,都应给予积极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而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的单一方面评价。

(三)多样评价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为此,新课标大力倡导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即使是考试,也是倡导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灵活组织进行,如辩论、情景测试等。这种多种多样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为评价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保障。

(四)多元评价

新课程下评价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传统考试评价方法的主体是学校教师,而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或班队活动课,评价内容如集体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诚实守信、道德修养、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实施策略 优化评价

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学生“善学”,即学习的创造性。改革思想品德学科评价,关注体验过程,发展个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就如何优化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激励促评价

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巧妙运用激励的语言。如对学生说出的好看法,教师由衷地称赞:“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这个见解!”、“大家为他独特的想法鼓掌!”、“说得太好了,真值得大家学习!”等等,这些语言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对评价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多样的标志、贺卡、有趣的图案或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老师激励与赞扬,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老师寄予的希望,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并推动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区”。

2、以个性定评价

小学生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差,有时在课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对思考问题很独特,但是个性较孤僻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惊喜,以后要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对性格开朗活泼并善于发言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以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这样切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说明你很喜欢思考,但是想问题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坐下来,再想一想好吗?”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想法很好,可是还不太全面,想一想,还可以补充什么?”

3、以目的准评价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欠佳,不够准确的评价往往误导学生,偏离教学。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为家人添欢乐》这一课时提问学生:“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一学生回答:“我送了妈妈两朵花。”师又问:“你为什么送花给妈妈呢?”生回答:“因为我过生日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大盒蛋糕。”师于是称赞学生送花给妈妈这种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偏离了教学的目的要求,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而另一位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便反问学生:“如果你过生日妈妈没有送蛋糕给你,你也就不用送花给她,是吗?”生答:“不是的。”师追问:“为什么?”“因为妈妈很爱我。”师及时称赞:“说得真好。妈妈非常爱我们,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给妈妈两朵花,谢谢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为妈妈做了更多的事呢?”这样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4、以群体互评价

所谓评价要有群体性,是指在实施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群体。

由于传统评价为了达到甄别的目的,往往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弱化甚至忽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面对问题孤军奋战,不利于养成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技巧,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应促进群体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群体性评价要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性评价。就使得小组的成功,成为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努力为小组赢得荣誉;促使他们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春天来了》这一课时,课前把学生分成三小组分别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说说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课堂上各小组交流汇报本小组寻找所得,比一比,哪一小组看到、听到、闻到的内容多,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群体评价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既能让个体学生乐于接受,又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另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将逐步得到培养和强化。

5、以期待续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课时提问:“课间活动时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规则?”一学生回答:“我们不在教室里追跑,不打闹,做游戏时要讲文明。”教师适时评价:“你说得对,同学们都要像他这样做,而且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主动劝阻不遵守规则的同学。”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己遵守规则,而且主动做好遵守规则的宣传员。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老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让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精彩的学生,教师要用喜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配合语言评价来激励学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四、评价原则 需要遵循 1.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2.发展性原则。

评价关键要促进“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

3.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4.过程性原则。

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 篇6

我认为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评价的理念和目的是: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和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评价本身也是持一种否定态度,或者处于老师要怎么评就怎么评的消极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个体差异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方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转变观念,改变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标准浅谈自己的点滴,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只是单一地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外在评价,即教师对照锻标、体育课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分,而较科学、合理、公正的体育学习评价形式应是: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要有教师从外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因此,我们应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教师评、学生相互评和自我评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他们亲身体验的内容,自己最有发言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所以,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还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表明,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把体育知识、能力、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评价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只重视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如动作掌握情况、成绩标准及等级状况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等等,而忽视了情感领域的评价。因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成绩是可见的、可测的,容易操作,但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评价却要复杂的多。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积极的情感评价和沟通能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尝试建立态度、情感、能力、成绩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表现和所取得的进步,把评价的焦点从学生能力扩大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绪状态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情感领域的评价调动和发挥非智力和体力因素,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篇7

一、不同任务,不同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体现任务驱动的思想,通过完成一个任务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的不同,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也会有所区别。在不同的任务当中,学生发展侧重点就会有差异。例如,在《初识LOGO语言》这一节课中,教师所提出的评价要求之一是:你认为小海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吗,那它是如何行走路线的?而学生评价可以从他的想象开始,可以说听不懂人类语言,是通过编写代码程序让它进行行走的。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和亮点。而在《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的任务中,我们评价的主题可以是:1.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么?2.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么设计?用不同的评价主题,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进行评价。

二、多元评价,全员参与

(一)自评———个人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在学生评价中,通常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2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3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说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赞赏。

4是否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善于合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课堂上进行培养。

5是否兴趣浓厚。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对网络。

6和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这既是对已有知识进行了梳理,又发现了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总结、回顾了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让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将自己的“收获”通过交流展现在他人面前,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包括了学生的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互评———生生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之间的互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同伴的肯定与认可有时会比教师的肯定更有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标准的语言大声的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再让同学互评谁讲的好,好在哪,谁讲的不好,不好在哪?尤其在交流环节上,要求不仅要讲出如何做,更主要讲出是如何想的。学生在活动、评价中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用自己的能力、他人的智慧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成了自我才华展现的机会,特长、能力竞争的舞台。下面是课上某位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

学生的一些评价是:

学生1:好!

学生2:你画的不错。

学生3:虫子的颜色换一换会更好。学生4:颜色有点太单调。

学生5:我给你提个意见:“在这幅作品的下面写上文字注释,我相信一定会更好。”

学生6:你画得真是好!

(三)教师评价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口头语言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单一的赞美语言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就大大减弱了其激励作用。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选几幅比较好的打印出来,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班与班、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交换,以达到评价的最终效果。

三、借助不同载体,实施有效教学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评价网络平台,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网络,让同学、老师一起参与评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投票和语言评价,充分地让学生尝试到了这一评价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不良的心理定势

2.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评价要有反馈

4.评价要注重过程、能力、结果,更要关注态度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个人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观念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解式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而是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但是,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以及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恰当的教学评价。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笔者从实际教学工作出发浅谈一下教学评价的运用。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我认为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内容尽量从学生的已知内容延伸出未知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速度和认知能力。我们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能够精神集中地完成学习都需要我们利用教学评价来完成。做好教学评价,教师首先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示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师生间要消除距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与鼓励下,敢于大胆质疑与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教学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在导入、研讨、反馈、交流等环节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与肯定。哪怕是一次肯定的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刻善意的沉默,都显示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潜能。在评价中重视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方法和技能掌握程度,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性运用知识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四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健全的人格。每节课必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利息”时,除了给学生传授利息的计算方法之外,还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并运用所学知识填写存款单,计算利息,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意义和实用价值,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义,而且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对数学的需要。

(二)促进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交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教法学法的相互转化,重视现代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

例如,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关于存款的录像,接着问:“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探究研讨解疑。这一问题的提出有较大的弹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信息的能力提出多种数学问题,展示了个性,获得了发展。

(三)促进教学形式的民主性

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体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的兼容并存,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实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而设计”的新课程理念。一位教师在执教“统计”时,平等、民主、交流、愉悦的气氛贯穿整节课。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整个生日调查过程,还时间空间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充分展示的平台。整个过程既有个体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彼比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组织,课堂气氛热烈,情感浓郁,思维活跃。

三、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施

多元化,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上,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有结果评价,有过程评价,有智力因素评价,有非智力因素评价,还有两者相结合的评价……

一位教师执教“可能与一定”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队会获胜?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然后进行比赛。赛后,加师对获胜队说:“祝贺你们,你们通过努力取得了胜利!”转身又摸摸负队同学的头,亲切地说:“老师同样祝贺你们,虽然你们这一次没有取胜,但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在比赛中的拼博精神。相信有了这种精神,你们以后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既关注了结果,更关注了过程,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自信心、进取心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在课后总结收获时,教师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有的说:“我知道了什么事一定会发生,什么事不可能发生,什么事可能会发生。”有的说“这节课我学得很快乐”“我能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了”“我们小组合作得很愉快”“老师像我们的大朋友”等等,体现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教”与“学”成为互动的整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既需要我们研究教学内容,又需要我们研究学生实际情况,更需要我们学会怎样面对学生,怎样对学生做出恰当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师都应掌握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不应是千篇一律的,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特点摸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小学书法教学及评价 篇9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改进方法,重建制度。也就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建立新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第二,关注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与学的内容和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的一段愉悦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书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二、教学及评价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理念。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的意识。

(二)科学性原则。祖国的文字具有严肃性:它代表着民族的尊严、民族精神,写好民族文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规范、工整、美观的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全面发挥写字育人的功能,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不仅要重视写字技能的训练,更要发挥育人的功能,通过写字育德、启智、求真、养心、健体。

(三)灵活性原则。书法千变万化的笔姿和结构态势,足以涵尽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创造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学及评价决不能僵化、死板,而应该丰富多样、灵活。从1-6年级,要求逐步提高。主要从笔画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结构是否匀称、字体是否美观、卷面是否整洁等方面评价。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因此,小学写字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教师相结合。

(四)实效性原则。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方便师生的教学活动,真正为教学起到导向作用。

三、实施方案

1、建全书法教育管理网络。成立学校书法教学领导小组,严格把关全过程管理。各年级成立书法教研组,定期活动、研究,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把书写训练和管理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不断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2、加强书法教学,使学生掌握汉字各种笔画、笔顺、结构的书写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式,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出一手端正规范、结构均匀、整洁美观的汉字。

3、探讨书法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书法教学的特点,制定书法教学训练目标和评价标准,选用系统实用的书法教材,构建科学高效的书法课堂教学模式。

4、普及书法知识,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提高欣赏、领悟、表现、创造等能力,充分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5、合理安排,保证学生训练时间。每节语文课都要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其他学科也要从书写姿势入手,重视书法教育,把书法训练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网络资源讲解书法知识、方法,提高写字质量。

6、开展书法课外活动。①举办师生书法展览,每月一次。②学生制作书法作品,每学期一本。③办《书法园地》,每期2次。

④组织师生书法作品投稿,每期2次以上。⑤开展师生书法竞赛,每期一次。

⑥组织校际之间师生书法交流活动,每期一次。

⑦、建立学生个体书法成长档案。每周记载学生写字考查情况,成绩册属于常规检查必备项目。

⑧、建立学生书法等级评定制。给写字优秀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挖掘学生写字潜能,形成书法特长生。全校每学年对写字优秀学生确定为书法特长生予以表扬。

⑨、建立班级考核制。以此建立人人写好字的良好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互助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

7、具体评价参考:书写9点要求:

(1)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结构,注意区分笔画的组合关系,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掌握《简化字总表》中的规范简化字,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3)书写质量要求: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字体匀称美观。

(4)分别掌握钢笔、粉笔、毛笔三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5)分别掌握三笔字的用笔方法,知道三笔字之间在用笔和笔画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别。

(6)了解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培养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

(7)了解楷书的几种结构类型及其规律,能纠正学生的书写毛病。

(8)熟练地书写钢笔字、粉笔字,做到规范、工整、美观;会写毛笔字,做到匀称整洁、美观大方,书法教师会指导学生写毛笔字。

(9)掌握书写款式。要求布局恰当,行款整齐。

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字要写得正确、端正、匀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有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要有认真写字、坚持练习书法和爱惜工具的良好习惯。

8、评价指导意见(1)书写正确,就是要把字写对,做到不缺笔,不添笔,不改变字形,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合乎规范,写规范化的简体字,不自己造字。

(2)书写端正,就是字要认真地写,做到笔画不潦草,字体不歪斜。书写匀称,就是笔画符合规律,笔画搭配要合理,部首和部件安排要恰当。

(3)行款整齐,写一行字、数行字、一页字,用格要居中,大小要适当,字距要合理,行距要恰当。

(4)有一定的速度,就是指在正确、端正、匀称的基础上,要求书写更熟练,下笔要肯定,行笔要迅速,收笔要利索,笔画线条流畅。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篇10

新课改下,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新形式异彩纷呈,这是教学思想的解放,是锐意创新的实践,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我们对新课标认识上的不同,理解上的片面或是偏差,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或意见之争。由此,科学合理、恰当、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亦需完善或补充。因为教师的劳动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体现着对孩子们的付出与关爱,所以不够准确而恰当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这无疑是在挫伤着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它也蒙蔽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以及由此牵涉到校方的考核,教师的晋级加薪等诸多问题。

那么,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呢?评教师?评学生?评过程与方法或是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评学生的考试或是情感与体验的获得?所站的角度不同,评价结果亦然。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再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作躬身实践与探索,具体感想如

下。

第一、力求评价方式的多角度,辩证看待教师的“优质课”。

首先我们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要评公开课,更要评价教师的平时上课。评公开课时有众多的同行、领导共评,这里不论评价的结果如何,但总能对教师的上课给以结论。评价教师平时上课则显然存在明显的漏洞,好的做法是做问卷调查、随堂听课等等。这里主要谈谈对教师“优质课”的看法。近年来,“优质课”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老师只要有了省、市、区级“优质课”,对于教师晋级加薪好处多多。这期间,为了一堂好课,岂不知这位教师要花费多少个不眠之夜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反复试上……。终于,在领导同事们的啧啧称赞中,这节课算是“优质课”了,但以后的课也能节节“优质”吗?诚然,优质课应该代表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师的智慧,激励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但岂不知这种“优质课”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不利,蒙蔽了多少未知的眼睛。首先,优质课的评价已经造成事实与现实的割裂,更多的带有功利性色彩,即或名师也未必每堂课都受学生欢迎,为了优质课的准备,教师反复试讲,吸取同事意见,向学生面授机宜,这干扰了正常的教学,使学生逢迎老师,师生互欺。

其次,优质课的评价太关注教师而忽略了学生。事实上,上优质课时,学生已成为摆设,成为配角,成为教师展示自我的“道具”,这哪有孩子们的能力展示与思维创新?试想当一节课严重背离了它的本来面目,那它的真正意义何在?当一堂课真正的主体都成了道具的时候,这样的课还值不值得上?所以评价优质课及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还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家长的反馈,要从多渠道,多节课中了

解教师教学的背后。

第二、评价一堂音乐课的好坏,要看它是否背离了音乐课的本体,那就是音乐课应该像音乐课。

随着新课改理念上的更新,不少人认为音乐课只要符合注重兴趣,以人为本,知识相通,关注全体等其中某一理念,这就是好课。至于40分钟一堂课用了多少分钟去画画,多少分钟去讲故事,多少分钟背唐诗,多少分钟做游戏,多少分钟去唱歌,这些全然不去理会,一堂课上下来看起来热热闹闹,花样迭出,但这堂课到底是音乐课、语文课、美术课……谁也说不清。岂不知这种四不像或是“大闹音乐课堂”的教学是违背艺术教育的规律的,是割裂并孤立了艺术教育的新理念的,我想这种教学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是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的。片面强调孩子的兴趣而忽略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不可取的。一句话,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应该是围绕音乐这一突出的主题去引领教学的,无论每一节课、一周课、一学期乃至一学年都要有相应的教学目标的。以上做法的出发是或许是好的:做游戏让孩子躬身体验,感受音乐的喜怒哀乐;运用打击乐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节奏;律动则是通过简单形象的肢体动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古诗扩大知识视野;画幅画体现作品意境……。诚然这些做法都有好的一面,但同时这些做法都要同时因情而异,应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能过而无度,更不能突出其一。我新近在瑯琊路小学听了一位教师教学《八只小鹅》的合唱教学,教师采取多种方法都是为合唱这一主题教学而去展开的。诸如为乐句排序,模仿鹅的行走,强调学生的坐姿等等,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感到轻松愉快,令人学习。我也曾分别听过三、六年级两节语文课,其中老师都不同程度借用了音乐,一是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录音,尔后讲解该课文;一是借歌曲《为了谁》,讲解课文《大江保卫战》,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文与音乐的相得益彰真是天衣无缝。可两位教师并未喧宾夺主,而是蜻蜓点水,恰到好处。由此想说的是评价音乐课的优劣其中重要的一条应当看这堂课是不

是音乐课。

第三、评价音乐课的质量应看课堂教学有无真正体现“人”、“物”、“情”之间的自然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这里所指的人是学生和教师;物则是教学的载体,包括教学的内容,教具的使用,教法的选择;情则是音乐教学内容的真情实感的存在。

关注“人”,即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一看教师有无驾驭课堂的水平与能力及课堂准备是否充分;二看学生是否被教师,被艺术引领。关注“物”则要看教师是否吃透了教材,钻研了教法。关注“情”即是关注学生感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我从阅读著名音乐教育家黎锦晖先生的文章中所得出的最深感悟。他曾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卷头语中做了全面、明确的论述,令人品味。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说:“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既熟练了许多国音、标准词、标准句,又可以使姿态、动作、心情与歌词十分地融洽……” 这实际上包含了人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完美体现。其次他还说:“儿童模仿的本能十分发达,每家的儿童没有不爱表现成人生活或动物情态等形态动作的……于是借此可以训练儿童们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可以养成儿童们等守秩序和尊重艺术的习惯……”这实际上又包含了教学要善于创设艺术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力求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并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由此想说的是,评价音乐课的质量应看课堂教学有无真正体现“人”、“物”、“情”之间的自然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第四、莫把考试当作测评孩子艺术水平的唯一手段,而应把它当作

是孩子乐于展现自我的机会。

毫无疑问,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个人的乐感及学习的情况,这是反馈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特征,考试的形式却有很多弊端,所以音乐考试则不应形式化、拘泥化;而应人本化、灵活化。平时看起来不爱多话的学生唱起歌来令人惊讶的有之;平时唱歌很好听但节奏把握不住的人也有之;台下很大方,一上台便紧张的人更有之……这里我校王宜春老师的音乐考试给了我较深的启迪:他在期末考时是采取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的方式考试的,先由学生自己手拿麦克风像演员一样上台表演,学生自己报幕,学生自己录像,台下学生作评委和观众,最后由教师把演出的实况做成光盘发给每一位同学,送给班主任老师,或由学生自己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得到展现,老师的肯定,家长表扬,亲戚朋友看到后的称赞与鼓励,让孩子无时不处在一个被人尊重和欣赏的光环里,其爱音乐的种子也就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不但体现了面向全体,更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它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也许童年的歌声若干年后可以大部分忘掉,但对童年艺术学习的情景却可以永远地从一张光盘上回味。所以我想学生音乐成绩的考核不必拘泥于通过简单的唱唱歌、吹吹竖笛等方式而给出的分数,而不妨采取平时分项加星的方法不断给予激励,甚或采取评语,参与表演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考核,这或许对学生的艺术发展更加

有利。

上一篇:电力实习周记下一篇:实习设计师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