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人素质的重要性(精选9篇)

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篇1

我个人认为,成功沟通应该把握十四点要领。

一、分清对象。分清对象是成功沟通最重要的前提。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首先明确沟通对象的社会身份,对方是商人?还是官员?还是其它什么身份;其次要清晰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还是亲情关系;再次要明确自己与沟通对象之间有没有利害冲突,有没有沟通的禁区;再次要明确对方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当然这有赖于对沟通对象的了解;最后要把握沟通对象喜欢的沟通方式,对方是喜欢开门见山、直言不讳;还是喜欢点到为止、心照不宣。

二、明确目标。在沟通之前明确沟通的目标非常重要。也就是通过沟通,期望达到怎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沟通成为了一种闲扯,沟通了很久,结果什么问题都没解决,浪费了双方很多时间。这是典型的没有明确沟通目标造成的结果。

三、做好准备。分清沟通对象、明确沟通目标都是沟通前的准备。但是最重要的沟通准备是制定沟通方案,也就是明确如何去沟通;该说那些话;该以怎样的方式讲话;该如何应答对方可能提到的问题等。这些都要在沟通前做到心中有数。

四、尊重第一。无论是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沟通,还是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沟通,都要尊重对方。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做样子。在沟通过程中,自己的肢体语言非常重要,也许自己一个不经意小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形象,影响对方的沟通情绪。

五、适当寒暄。在沟通正事前,适当寒暄是必需的,尤其是当双方还不够熟悉时。适当的寒暄是为沟通营造好的氛围,是为正式沟通热场,是让双方都进入正式沟通的状态。

六、控制语速。在沟通中,要做到有话好好说,有话慢慢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语速。语速太快,容易给对方造成压迫感,会给对方留下“不沉稳、心浮气躁”的印象。控制语速还可以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让自己做到边想边说,想好再说。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历练。要切记:要用脑袋指挥嘴巴,而不是想到那里讲到那里。真诚不等于说心里话。

七、语气、语调。语气、语调的掌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多时候,讲话的语气、语调体现了自己的身份。讲话能否做到有节奏感、有感染力,给人以信赖感,很多时候看语气、语调的掌握。在语气、语调的把握上要做到:语气、语调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娇柔做作;沉稳有底气。

八、注意互动。沟通是双方的事情,不是一个人演讲,要注意与沟通对象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是语言的互动、适当的赞美、沟通内容的确认,还包括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与互动。没有高质量的互动,就没有成功的沟通。

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不管沟通对象的身份如何,都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轻易打断对方显得自己很不礼貌。打断对方,会影响对方的讲话思路,也会影响对方讲话的积极性。如果对方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可能很多想讲的话都不讲了。有问题,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在对方讲完后再说。即使对方有些言语是错误的,也要让对方讲,也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十、善于启发。那些沟通的高手,总是善于激发别人讲话,他们总是善于把握对方的闪光点,给对方以鼓励,调动对方的讲话热情。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自己的知识水平,也取决于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把握程度。沟通的功夫也在“诗外”。

十一、多听少说。沟通是听的水平,然后才是说的艺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认真地听,深入把握对方语言的内在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另外,言多必失,不该说的一定不要说。该说的,也要想好再好。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十二、交浅不言深。“交浅不言深”是沟通的一条重要原则。说话要分对象,说话的分寸要看与沟通对方的关系到了什么份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点。比如与关系不是很贴的人开过头的玩笑,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的不足等,虽然是自己出于好心,结果反而引起对方的不快。

十三、懂得包容。由于大家的知识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也就造成了大家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误解也就产生了。在沟通中,产生误解是很正常的事情。化解误解的方法惟有包容,要站在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对方的语言,而不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来理解对方的语言。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这需要开阔的心胸、比较高的人生觉悟。

十四、完美收尾。对沟通而言,有一个好的收尾非常重要。沟通该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立刻结束,否则不仅浪费双方的时间,更会让双方很尴尬。一般沟通收尾时,会确认一下双方沟通的内容、达成的共识。另外,沟通收尾要礼貌、有礼节,有时甚至要向对方表达谢意。

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篇2

胡锦涛同志指出, 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 作为培养人的学校, 自然成了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 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这一关键因素是关系教育方针能否贯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任何一位教师的个体素质都会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先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家毕比博士在其所著《开发国家的教育本质》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 不会有好的教育;由于教师品德、素质的提高, 教育才会有所进步。”由此可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会教, 学生才能学会;教师乐教, 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 学生才能学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灵魂, 是主宰;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各种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验证, 所推行的教改要靠教师来实践。我们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 更应花气力提高教师素质。因为教育设施只为教师育人提供物质条件, 而教师会教、乐教、善教, 充分利用办学条件, 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办学实践中,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有不够完善之处, 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较高, 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因而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 使办学条件得到完善,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相反教师的素质较低, 其积极性不高, 教学态度不端正, 或者教育能力不强, 即使有足够的教学仪器, 也不能搞好实验教学;图书馆有万卷书, 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阅读;办学条件再好, 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 要想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师, 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应转变教育理念, 进行教育改革。而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 都取决于教师对改革方案的态度、对改革方案的掌握、对改革方案的适应程度。特别是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时期, 更需要教师敢于否定过去那些不适应的方面, 勤于学习和掌握过去不熟悉或不够熟悉的东西, 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曲折的无畏精神, 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攀登新的高峰;更需要教师树立科研意识, 增强课改观念, 敢于尝试, 乐于探究, 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规避不足之处, 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师角色, 摒弃旧的教学观念, 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更新教育方法,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教师搭建互动平台,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具有团队精神, 积极参加集体教研, 互相探究, 实现资源共享,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 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只有当教师的知觉和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并且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时, 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最终成功。

四、实施素质教育亟待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要育人必须首先提高育人者的素质和师德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 教师同时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打好基础。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 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群体的素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 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 即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科学态度。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 热爱学生, 淡薄名利,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2. 科学文化素质。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等;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它们传授给学生, 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 教育科研素质。

教师应该对科技、生产、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预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传递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 还应该拥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 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情况, 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应变能力, 以及创造工作业绩的教育科研能力。

4. 开拓创新素质。

教育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敢于突破, 开拓创新。要能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束缚, 大胆进行教改教研, 勇于实践、创新求异, 探索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5. 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有赖于教师经常不断地熏陶和指点, 因而教师必须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会自我调节。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 在学生中有威信;能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工作积极乐观。

五、结语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 知识迅猛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 要不断自我加压、发奋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

[2]刘延东.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J].人民教育, 2009, (19) :5.

[3]董步峰.教育, 呼唤有思想的教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 (11) :30.

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教师个人阅读;语文素质培养;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语文作为一个特殊学科,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考虑到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阅读、写作和讲解等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师只有积极开展个人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增长自己在语文方面的专业素质,才能做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语文教学水平增长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个人阅读,并认识到个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开展教师个人阅读,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满足语文教学需要。

二、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分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努力使自己术业专精、闻道在先。许多教师的落伍,就是因为其在任教以后树立了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放弃了专业上的进取精神。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将来,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法在讲台前立足的。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善读、能说、会写,应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所以,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

三、教师开展个人阅读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之所以强调教师要开展个人阅读,主要是教师的个人阅读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

由于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教师积极开展个人阅读,在知识面上得到拓展,在阅读和写作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教师开展个人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通过个人阅读,其专业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笔者自身喜欢读人物传记,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文章作者情况及文本具体内容,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文学大师,如竹林七贤、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冰心等人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等择拣讲述,每每讲述这些“故事”之时,学生往往都是侧耳倾听、聚精会神。而课堂时间有限,所讲“故事”往往都是被迫中断,于是,学生便会在下课时讨教“后续发展”。笔者总会及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适时丢下一句“教诲”:自己找书去阅读啊!顺势给他们推荐书目,并且约定时间在课堂上做读书分享与交流。众所周知,如今很多初中生宁愿把时间花在数理化的难题求解上,也不愿“牺牲”一些课余时间去阅读,因为大家关注的是短时效应,而不会在乎阅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素养提升。但是,用这种教师个人阅读带动学生阅读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由此一来,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产生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师开展个人阅读,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师开展个人阅读之后,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知识充电过程,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有力的促进,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满足了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现下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文本解读的正确与深刻,直接关乎课堂的教学效果,关乎学生的学习效度。例如《记承天寺夜游》,如果教师通过个人阅读对苏轼有着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当时背景下苏轼复杂的内心情感,那么对文章的解读就不会止于“苦闷”一种情感,而是获知文章还传达出“无奈”“闲适”以及作者那种骨子里的豁达与生活情趣,这种复杂的情绪必须基于教师个人阅读饱满的基础之上。再比如《老王》,很多人只看到其中老王的可怜、可悲,却忽视了作者的自省,包括文章当中对人性的思考、对时代的剖解。但如果大家熟知并遍览杨绛的作品,就不会肤浅解读这篇文章。可见,教师的个人阅读对文本解读,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是有重要影响的。

四、教师个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分析

从目前教师个人阅读的实际开展来看,教师个人阅读不但能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还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个人阅读能够形成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有力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

(二)教师个人阅读能够提高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也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时代特征等因素,推荐诸如毕淑敏、刘墉、张晓风等人的作品,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

(三)教师个人阅读能够满足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

学好语文必须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做好阅读数量和阅读效果的有机结合,这是教师辅导学生阅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渐渐掌握一些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取更多的语言精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我们应从教师个人阅读的开展入手,通过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目的,保证学生语文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春林.提高阅读效率 掌握阅读技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初探[J].中学语文,2013(21).

[2] 袁四零.注重探究性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3] 安恩平.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教育科研,2006(05).

[4] 赵颍敏.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N].学知报,2010.

[5] 井世洁.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素质重要性的议论文 篇4

“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不只是一句空话,需要从我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住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森林、海洋、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却使得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带来了压力。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绿色生命是我们这个家园的主体,没有花草树木,空气怎么会滋润和清闲清新。种一棵树,爱护一草一木,便能染一片生命之绿洲。

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校园绿化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爱护和保护环境也就成为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现在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从保护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去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食品包装物等,不随地吐痰,伸出你的手,捡起地上的一片废纸,一个废塑料袋,一支烟头,为环境的清洁献出你的爱心,支持和参与废纸、废塑料袋、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生活垃圾,这样可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我们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然是小事,但是,我们做的事,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监管,应严格控制滥采乱挖,保护动、植物,控制污染。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能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能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份贡献。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性 篇5

拓展培训可以使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对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团队精神深入骨髓,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适用能力。

拓展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诚信、相互关爱和相互信任等优良品格。拓展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拓展培训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展培训有利于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对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根据市场调查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一个企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智商,还要具备情商和创新能力,他们不仅要能承受各种压力,还必须能团结和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既定的目标。现在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沟通、团队等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素质拓展培训通过信任培训、沟通培训、领导力培训、自信心培训、心理突破培训等等,全面挖掘和提升大学生的八大能力:创新、沟通、协作、应变、学习、思维、激励、领导。户外拓展培训融合了从低挑战到高挑战的元素,个人和团队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有着重要意义。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素质可以剖析为四大内容,即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完成素质教育的四大任务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才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拓展培训是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培训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员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篇6

现代生活中,信息对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在21世纪信息增长速度传播速度加快,技术量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加。信息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去。信息甚至成为 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所以信息素质成了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学习收集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养成良好的管理自身知识的习惯。

古往今来,信息素质不断发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能的重视。1974年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一份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词。他说“他们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应用广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信息收集与检索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的收集于检索也就随之诞生。信息的无限增长和人们有效利用信息之间的矛盾促使了信息检索的产生和发展。信息检索起源于关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等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索引检索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为图书馆的用户服务的项目。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了信息检索领域,使信息检索逐步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学会信息检索,需要就是学会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收集与检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和研究信息收集与检索是的相关知识,如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工具和系统以及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等实用技能。

现代化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程度和对它的看法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来说,了解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收集、保管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馆藏,促进信息资源与设施的利用,以满足用户在信息获取、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的机构。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时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现时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发展,其功能也不断完善,知道今天还分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专业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等。

而我们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就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在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如何,有人认为数字化图书馆是唯一的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的历史阶段内,仍应该是数字化文献和传统纸质文献相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但是我们认为不论是数字化图书馆还是复合型图书馆,都不是目的,而是服务手段。图书馆的目的是服务,离开了服务,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动力。只有坚持服务,才能推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建立和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产生重要意义。

工具书及参考型数据库对大学生的帮助

我们经常使用图书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得知识或欣赏而从头至尾仔细阅读的图书;另一钟则是为了寻找资料线索或解决问题才去查阅的图书。前者即为普通图书,后者便是工具书。在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查找信息更能满足人们高速度、快节奏、高精准度的需要。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工具书以其对信息收集的 完整、系统、精准及检索的完备,在目前的文献检索生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今天许多数据库都是在著名的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些久负盛名的工具书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工具书种类繁多,按文种可分为中文与外文,按学科可分为综合性、社科、科技等,按内容特征可分为书目、索引、文摘、字词典、年鉴手册、地图、图谱、类书、政书、百科全书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找到所对应的工具书进行查找。

参考型数据库是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的数据库存,数据库中的记录是通过对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在加工和过滤,然后形成的。数据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记录和字段。参考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就相当于印刷型工具书中的一个文摘索引条目或图书目录中的一个著录项目,是对某一特定文献的题名、责任者、文种、文献类型、关键词、主题词等特征进行描述的结果。参考型数据库的类型主要有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

总结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信息素质甚至已经成为了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个竞争力越来越强的社会信息素质成为了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终生学习的重要核心,它是人们在一生中都能不断提高的搜寻、评使用和创建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个人目标。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与社会环境,大学生必须具备信息的收集、检索、交流、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声乐演唱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刍议 篇7

一、心理学与演唱之间的关系

演唱的目的是为了将作品的内涵以及演唱者的内心感受传递给观众, 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美。如果演唱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则无法完美地呈现作品。因此心理学与声乐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歌唱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要具备非常好的心理状态, 并有良好的歌唱欲望, 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否则是唱不好的。许多歌唱者在演唱时, 由于没有正常的歌唱心理, 神经过度紧张,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引起心率加速、腿发抖、口干舌燥、走音离调等, 导致演唱失败。因而, 在歌唱中要求歌唱者提高发声肌肉与大脑神经之间密切配合与统一协调的能力,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状态, 是充分发挥歌唱技巧的根本动力。只有这样,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才能克服, 方法也易掌握, 学习进步快, 心情也舒畅, 便会出现良性循环的好结果。加之, 运用所学的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 只要唱得舒服, 心情自然愉快, 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能得到建立和巩固。

此外, 一首音乐作品最能够抒发情感之处也是最难以表现的地方。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如何调整好心理状态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其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成败与否。在歌曲进行的过程中, 高音出现的地方往往是乐曲最为激昂、情绪最为激动之处, 高音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发生感觉一定要协调一致, 正所谓以情带声, 充沛的情感能够帮助演唱者完美的表现高音, 因此在演唱高音时一定要充满信心, 只有排除杂念, 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之中。建立起良好的歌曲心理后, 加强坚实的基本功训练就为唱好歌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 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艺术观和能够自控的意志力, 现在歌唱与在课堂上演唱的感觉是不同的, 只有到舞台上去实践, 而且上台演唱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 用歌声塑造音乐形象, 用真实情感去表达音乐作品。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演唱水平。

二、情绪是演唱者心理素质稳定性和积极态度的有效体现

演唱者对于作品的认识与感悟是其情绪诱发和变化的动因, 演唱的过程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其中情绪的诱发和变化是形成创作的重要因素。通过理性化的追求, 演唱过程中的情绪诱发会更为显著, 其结果也会稳定明确与稳定, 并且促使演唱者的心理状态趋于平稳。由此可见, 稳定的心理状态时演唱者应对外界刺激进行积极调节的结果, 其实演唱者心理素质优劣的重要表现。当演唱者在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诱发积极情绪, 并且将这种情绪保持与延续到整个演唱过程中, 那么演唱技能就会得到强化, 表演就会充满感情。对于演唱而言, 情绪的转化与调节直接关系到演出的效果。演唱者的情绪变化应该与作品中的情绪变化保持一致, 演唱者应该与作品具有相同的情感, 根据作品的情况去调整自身的情感强弱变化与发展, 调节是否能够实现则需要凭借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由于可见, 音乐对于诱发人类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演唱者所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就是要能够将一般心理状态转换成演唱心理状态。通过心理调节作用, 实现演唱过程中的所特有的心理运动轨迹, 而不再是一般性的心理状态。优秀的演唱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舞台演唱时所需要的那种心理状态, 在调节心理状态的过程中, 体会到情绪变化对于演唱所具有的意义。这种心理状态转换的训练, 应该在初学声乐时一同培养。在训练的过程中, 应该让演唱者学会如何放松自己的身体, 放松并不意味着松懈, 演唱者仍旧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但是不能紧张, 在情绪上保持高涨, 演唱时态度要积极, 但是不能够慌乱。只有精神放松, 也不会让与演唱有关的肌肉群处于紧张, 不过这些都需要通过相关的训练才能够实现。

三、性格是演唱者心理素质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演唱者本人而言, 其本身的性格决定了其心理素质。性格的独特性在于其具有不同的表现主体, 在演唱活动中, 由于性格的特殊性往往会被演唱者所忽略,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抑制。因此, 性格的作用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性格是演唱者心理素质中最为稳定的部分, 演唱者在从事求同训练的过程中, 都会形成固定的声音表现力, 同时其声音中的性格, 或是个性的部分会消失, 对于增加演唱的表现力而言, 性格的消失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有必要将性格培养纳入到演唱者心理素质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培养应该根据演唱者自身的特质, 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与实践, 同时在演唱者自身所具备的独特的心理品格的基础之上, 增强表现力方面的训练, 这样最终的演出才会显示出演唱者所具有的独特风格。

四、演唱心理素质的形成, 无法脱离意识

演唱技巧与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实现生理技能运动的无意识化, 也就是说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肌肉的生理运动时一种无意识的运动, 是一种自觉的运动, 也只有进入这种无意识状态, 才能够从事有意识的音乐情感表达。意识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 是演唱者理性认识与知识分析的结果, 演唱是生理技能与心理机能高度协调的结果, 心理活动作为一种高级活动, 其必然需要调动更多的意识, 因此, 当演唱者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时, 生理与心理之间的配合将更为默契, 表现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歌唱吐字时, 口形一般会不断地开、合、齐、撮。而唇、舌、齿、喉也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这种运动就要使其在紧张与放松的不断交替的协调运动中来发展和变化, 有意识的控制是不可缺少的。

总而言之, 声乐艺术与其他表演艺术一样, 不仅需要熟练的技能技术, 同时需要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作为演唱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演唱心理调控能力, 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因此, 我认为歌唱, 不仅是肌肉、韧带、骨骼的生理运动。更是人心理活动的表现, 即人的神经活动、思维引导、感情抒发的过程, 因此歌唱是受人的情感、情绪、兴趣、意识、性格等心理因素所左右, 因而掌握好心理调控力是很重要的。有扎实的歌唱基础, 稳定的心理状态, 就能在歌唱时发挥出高水平。

摘要:声乐演唱是通过美好的声音, 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情感的音乐艺术。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 阐述了演唱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歌唱受人的情绪、意识、性格等心理因素所左右, 且歌唱应由心而发!一个演唱者应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声乐,演唱心理,意识,性格

参考文献

[1]、罗小平, 黄虹著《音乐心理学》, 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

[2]、《卡鲁索的演唱心理过程》

[3]、《声乐艺术心理学》邹长海著, 2000年出版

[4]、《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徐行效著, 1998年出版

舞蹈素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舞蹈教育 职业教育 舞蹈素质

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是一门集实践性和技巧性为一体的课程,舞蹈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训练,将形体与艺术进行结合,达到表演的目的。能够在教授学生舞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是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是一项全民的舞蹈素质教育,其不仅仅是一项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群体的专业舞蹈教学,同时也是一项面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这种教育不限于从业的技能和职业的训练,更是一种美育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从而培养良好的艺术习惯。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肌体,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品格,不断美化学生的风姿和气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和国家发展所需的综合技术人才,智育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方向。然而,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训只是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为社会服务的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艺术修养的道德修养。因为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艺术修养相关联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相结合。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舞蹈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走向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所开设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训练两种。在课程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舞蹈,将舞蹈的概念、发展、特点,以及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著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舞蹈的来源、历史、表达形式、艺术特点、文化背景、发展演变历程,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我国的一位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认为:“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通过舞蹈的表演教学,第一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体验不同的生活情感与情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他们通过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心理状况,获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情路历程。另一方面,通过舞蹈的创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创造能力。用舞蹈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也是舞蹈教育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舞蹈素质对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舞蹈学习有利于人格的完善

舞蹈的语言就是肢体动作,也是其艺术的核心,不同的舞蹈类型所要表达的是舞蹈者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将最优雅、具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对于舞者本身来说,每一次的舞蹈表演或者训练,都是对自己身体的超越与心灵的历练。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艰辛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身美、心美、神美的效果。舞蹈课从艰辛的学习训练到表演的过程是一个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过程。舞蹈课程严格的训练以及舞蹈表演可以锻炼舞蹈者“顽强坚韧”“勤奋刻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果断自信”“知难而进”等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舞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朔造人格、锻炼毅力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艺术,循序渐进的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舞蹈,感受不同的文化特点、人文精神,以及艺术美感,让学生在舞蹈艺术的海洋中无限徜徉,无限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不仅如此,舞蹈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二、舞蹈学习有利于智能的提高

舞蹈的训练过程是从手、眼、身、法、步等方面着手的,通过训练过程中对肢体的把控,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模仿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伴随着曼妙的音乐和优雅的肢体动作,学生会在舞蹈训练中不自觉的提升着自身的智能,而且智能提高的效果比较好。佩里博士曾提到过:“右脑富于情感,主要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活动,其主要负责形式、空间和非口头活动;左脑擅长理智,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活动,其主要支配语言、文字、运算等。”当前我国的教育主要以语言和文字形式为主,这就导致我国学生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伟大的贡献和发明绝大多数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的,由此可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重视舞蹈艺术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舞蹈相关的艺术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右脑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智能,让学生的理智、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比翼齐飞,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舞蹈学习有利于形体的健美

舞蹈所涉及的肢体运动非常多,舞蹈能够实现在娱乐的过程中起到健身的效果,舞蹈训练能够促使学生的肌肉呈条形生长,从而达到形体健美的效果。例如,经过舞蹈课程的基础舞步训練,可以使学生在灵活性、控制性以及身体柔韧性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身体曲线的优美舒展。尤其重要的是,舞蹈课程训练在矫正不良体态方面具有其他形式课程不可比拟的效果。舞蹈训练主要是依靠肌肉对形体的修饰,从而使形体修长挺拔。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简单的动作作为基本训练。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基本体态举止和站立行走坐卧纳入形体训练的项目。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的进行分组教学,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目标。通过简单易学的舞蹈形体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让形体变得匀称协调,举止端庄优雅,而且逐渐克服了自身的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也越来越高。

nlc202309081225

四、舞蹈学习有利于提升亲和力

在不同舞蹈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尽人间百味,舞蹈是对生活态度、生活狀况的描写,一些舞蹈述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些舞蹈表现对亲人的思恋,也有一些舞蹈演绎出人间的凄美爱情,当然,也有一些舞蹈是表演者对自己内心的告白等等,通过对不同舞蹈风格的欣赏与学习,学生体验了自己生活中不曾出现的情感历程,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亲和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迅速的融入社会。学生在舞蹈演出比赛中都会对不同的舞蹈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对舞蹈进行再创造,一些学生在舞蹈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五、增强团体合作意识

舞蹈表演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独特艺术,整体一致的队形,刚柔并济的动作展示,会使人进入另一个美妙的世界而不愿离去。在表演的过程中,大家的团队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任何一个人的失误或者动作错误,就会直接影响整体画面的和谐,从而使舞蹈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团队意识在无形中得以提升,时间久了,就养成了良好的团队意识的习惯,自觉的摒弃一些不利于团队发展的习惯,自觉地维护团队的利益,对学生的成长和职业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六、舞蹈学习能够抚慰心灵,有利于艺术修养的提升

舞蹈的振奋与激励作用是其他艺术不能相比的。相关研究表明,音乐能够抒发情感,净化心灵,而肢体的运动也是宣泄压力的最佳途径,对于舞蹈,是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参加舞蹈的表演,多学习别人的艺术形式,试着去欣赏、鉴赏,进而创作,不仅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准,还能够提升其艺术情操,培养艺术情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多收集一些古典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文化韵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高职学校中进行舞蹈教育,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舞蹈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舞蹈知识、技能和鉴赏水平,即便不能上台表演,也应该能够胜任管理、教育、研究、传媒、文化交流等领域,成为舞蹈艺术的高水平的欣赏者、传播者。就算毕业后没有选择与舞蹈相关的职业,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能够给予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理解艺术的美感,让他们健康、快乐,有品质的生活,这样来说,舞蹈艺术的教育也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之一。

七、结语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其教育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而是通过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成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同时还要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以及快速改变的世界,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推动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彩霞,汪俊,范凌波等.试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07).

[2]王辉.舞蹈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时代报告,2012,(04).

[3]郭神利.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时代报告,2011,(03).

[4]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5]许岩.高职院校舞蹈选修课的教学困境和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篇9

摘要:在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安全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有多种途径:一是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规范“法治”,促进安全生产;三是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四是加强安全培训,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与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而在现阶段,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对促进安全生产是最重要的: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三违”行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才能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熟练掌握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就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企业员工 安全素质 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对“安全工作、体面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要实现这个需求,必须实现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但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也强化了政府各级部门的监管职责,并加大了各级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了对伤亡职工的赔偿力度,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我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监管人员,通过对部分企业最基层员工的调查了解,我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一线员工安全意识低,法律意识差,操作技能低下等造成的,这些都属于员工安全素质的范畴。因此,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才能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一、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主要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术、技能,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等方面。

1.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传统安全管理的强制性、片面性、不灵活性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成“要我安全”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遵循安全制度的积极性,不能自觉反对违反安全制度行为。因此必须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变职工“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这样才能主动按规范操作,避免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2.提高操作技能,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通过事故调查,我们发现,超过90%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习惯性违章,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又占了绝大多数。因此,规范操作,标准化操作对安全生产犹为重要。

3.掌握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各种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各工种的岗位上,而发生事故的岗位都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而危险因素由量变到质变就变成了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如果不及时排查出来进行整治,最终必然导致事故。因此必须提高职工素质,让其掌握隐患排查技术,才能准确及时地排查并整治隐患,最终消灭事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二、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素质的措施

1、采取各种方式,树立职工“我要安全”的观念

“我要安全”的观念是指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而且能够有意识反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马上进行整改。要让员工明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光属于自己,还属于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整个社会。“一人安全,全家幸福”,要把这个观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大脑里并扎根生长。可以采用安全文化走廊、安全夜校、班前会等多种方式。如果所有员工都能切实做到“我要安全”,不仅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控制,也能消除“机”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人-机系统和谐共存得以实现,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长期不懈的抓好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⑴ 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而且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企业往往因为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还常常占用生产时间,所以经常松懈安全教育工作,即使开展,也只是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这是非常错误的作法。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长期不懈的安全培训教育。

⑵加强职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通过安全生产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涉及的法律法规,做到懂法、自觉守法。着重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要让职工明白,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就是犯罪,是要进监狱的。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讲解,自觉做到消除能够伤害别人的安全隐患,他人出现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主动提醒和制止。通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使员工把自己的生产工作、行为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关心集体的荣誉和企业的兴衰。自觉意识到不安全行为易发生工伤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自己造成伤害,而且影响班组、车间、企业的声誉,造成企业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的同时,还有损企业的形象。通过责任感教育,使职工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无论在自我的家庭中,还是企业、社会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坚定的安全价值观。了解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身安全的需要。自己的工作、行为要为企业负责,更要为自己、为家庭负责。明白一旦出事故,自身、家庭所受的伤害要比对企业和社会的损伤要高得多。这样才会使员工更加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时时处处做到安全生产。

⑶加强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及技能教育,使职工有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掌握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着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本岗位的隐患排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岗位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杜绝事故。

3、在班组大力学习推广“岗位风险预控管理”,将班组岗位上的危险因素预先控制。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神华集团探索总结出来的,用在班组建设上效果更明显。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如果每个岗位的每个人员都这样做了,那么一定不会再出现隐患,因为每个危险因素都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消灭事故。

4、在企业班组大力推行“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

这项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延伸,现在各企业进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针对企业的,并且存在很大的作假成分。企业要达标的时候,就临时组织一批技术人员突击编写资料,突击组织一批维修人员对厂矿的硬件设施进行维修补正。通过后就不再坚持按标准做了。这样,虽然企业达了标,但企业的基层单位——班组的安全质量仍然没有得到提高,仍然会事故不断。而如果实行“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即开展“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却能让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员操作都实现标准化,杜绝不规范操作,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这项活动的具体做法是⑴调查核实本企业各岗位种类。各企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统计出本单位具有的详细的岗位名称,并能将全体人员涵盖在这些岗位之中。⑵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岗位类别,组织人员编制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岗位操作标准,操作注意事项等,经本企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实施。⑶在各岗位所在地点张贴悬挂经批准的本岗位各项工作标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使该岗位人员能随时看见,增加感官认识,切实做到按标准进行各项操作。⑷各企业组织制定岗位考核评分细则。按照岗位张贴材料部分、本企业应知应会和各岗位工作标准部分、该岗位人员掌握情况部分等内容以百分制进行细化,制定出本企业每个岗位的量化考核办法。⑸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学习并进行考核。企业组织各岗位所有人员进行学习,重点是企业应知应会部分和该岗位经批准的各项工作标准,然后按照批准的百分制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各岗位人员达到80分为“人人过关”,该岗位所有人员“过关”为“岗位达标”。“岗位达标,人人过关”活动促进了所有员工操作标准化,杜绝了随意性,所以一定会推动班组安全建设,从而实现班组安全生产,最终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上一篇:现代投资理论小结下一篇:又是一年清明节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