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精选6篇)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1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下面列举一些环境问题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国环境问题是相当严峻的,解决问题相当紧迫。

一、环境污染

(1)自然环境污染

1、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任廴驹颊?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

2、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2、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严重危害大气环境。

3、机动车排气污染。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

3、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室内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污染固然不可小视,但室内环境污染同样威胁着人类健康。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现状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二十多种是致癌物。

二、生态破坏

(1)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 的现象屡禁不止。

(2)植被破坏。森林破坏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风沙危害。

(3)土地退化。我国近十年来土地沙 漠化急剧发展,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

三、资源枯竭

我国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包括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跟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息息相关的,污染和破坏越大,资源的枯竭就越快,当然,这也跟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系,过度的开发资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人类买单。

综上所述,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遭受环境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巨大冲击,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资源枯竭也会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对此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破坏的继续扩大;公民、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营造出一片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我国生态破坏状况》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2

近年来,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国家统计局, 2009)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2004》显示,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5%, 而当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 占当年GDP的1.8%。在环境管制方面, 国家虽然重视环境法制建设, 采取加强环境管制的策略。但是, 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足以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问题还很严重, 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温家宝, 2006;国家审计局, 2009) 。

正如有些学者指出, 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 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又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及其带来的财政收入所推动的, 由此转向更加注重增长的可持续性, 是一个与激励相关的政治经济学行为 (蔡昉等, 2008;齐晔, 2008) 。因此, 环境管制是否与地方政府动机激励相容, 是所有环境管制政策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基于以上现状,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环境管制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制机构设置以及相关的管制政策三个方面, 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目前环境管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我国环境管制的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问题

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国的环境立法有了很大发展, 现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其主要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部门、委员会制定的部门规章, 以及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 还有一些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等。由此, 从规模上和层次上可以看出, 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尽管我国环境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果, 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环境管制法律体系,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缺少对于地方政府对环境管制进行不正当干预的限制, 即缺乏针对管制缺位或者“政府失灵”情况的制度安排 (王曦, 2008) 。首先, 缺乏上级政府环保部门直接制约下级政府环保不作为或不当作为的制度安排。其次, 缺乏防止地方政府对本级环保部门不当干预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在以晋升激励和财政分权为特征的中国式治理模式下, 地方政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环境状况, 同时也不利于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实施。另外, 法律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权责规定过于宽泛, 而且缺乏程序性立法, 不利于具体操作和实施。因此, 我国环境立法还需进一步完善, 以限制地方政府对于本级环境执法的不正当干预, 防止环境管制中的“政府失灵”。

三、我国环境管制机构体系的现状及其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从立法层面上保证了我国的环境管制有法可依, 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 仍需要结构合理的环境管制机构来具体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我们将分别从权力 (立法) 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三个维度来研究我国目前环境管制组织机构的设置状况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环境保护的实践可以看出, 我国的环境管制机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管制组织机构体系缺乏对行政机关执行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制约。我国环境管制机构体系的特点是庞大的行政机关与力量相对弱小的权力机关和司法审查机关平行共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政府环境管制政策的监督往往力不从心。同时, 为了防止司法权对行政权的过分干涉, 我国的司法机关对行政案件的审查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对环境案件的审查亦是如此, 由此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第二, 我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缺乏独立性。我国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仅在纵向上受到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更重要的是在横向上受到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其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由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掌握, 因此其地位的不独立性可能导致其行为受地方政府意志的支配, 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行政权。更为重要的是, 在晋升激励和财政分税制的制度背景下, 地方政府往往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忽视环境管制, 倾向于做出违背公共目的的行为。

四、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现状及其问题

根据环境政策工具的特征及其演变历程, 环境政策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代工具, 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管制;第二代工具, 市场化工具或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第三代工具, 自愿环境管制 (郭朝先, 2007;金碚, 2008) 。“命令—控制”型管制政策能够实现较高的管制效果, 管制成本也较低, 但总体缺乏效率, 因为其没有考虑被管制者的成本差异, 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且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由于“命令—控制”型管制政策易于实施, 其在我国的应用较为广泛, 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等。基于市场的环境管制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排污费 (Baumol and Oates, 1988) 和排污权交易 (Tietenberg, 1980) 。目前, 我国主要有征收排污费、超标后罚款和部分地区的排放权交易等。自愿性环境政策包括由各类国际组织 (如UNEP、ISO、国际商会) 、工业协会发起的, 在法规要求之外, 旨在推动排污企业改进环境行为的各种自愿性环境保护宪章、环境行为准则和环境管理标准 (马小明、赵月炜, 2005) 。

从理论上来看, 各种管制政策都能有效控制污染, 然而政府管制也是具有局限性的。因为, 要保证政府管制的充分有效, 就必须首先满足十分严格的条件, 而实现这些条件可能比实现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更困难 (金碚, 2009) 。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执行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然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受地方政府领导, 而地方政府是否有动力进行环境管制就成为环境管制能否有效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以晋升激励和财政分权为特征的治理模式下, 地方政府本身缺乏环境管制的内在动力, 同时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使其缺乏环境管制的外在压力, 由此造成的环境管制不到位的情况十分严重。如《“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显示, 淮河和巢湖等5个流域1199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验收工作不够规范;海河和巢湖等5个流域的7个省 (直辖市) 部分地区环境统计数据不够准确;海河、淮河2个流域的4个省 (直辖市) 部分地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联网率低, 少数单位甚至违规干扰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逃避处罚。

五、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基于我国严峻的环境状况以及环境管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 从长期来看,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仍然是调整生产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 就目前来看, 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保护的实际, 环境管制仍是我国环境保护最有利和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同时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技术进步的有力保证。由上文通过对我国环境管制法律体系、管制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以及环境管制政策实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 我国的环境管制存在着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

1、完善我国的环境管制法律体系

环境管制政策的实施, 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 而法律是管制的基础和依据, 所以完善我国环境管制体系我们要做到立法先行。由上文分析可知, 目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尤其缺少对于地方政府对环境管制进行不正当干预的限制, 即缺乏针对管制缺位或者“政府失灵”情况的制度安排。因此, 我国应加强环境管制立法, 从法律层面调整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 从制度上限制其不正当干预行为。为此, 我国已相应地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用来制约地方政府产生违背公共利益的不正当动机, 如《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然而这并没有克服地方政府对环境管制的不正当干预, 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地方保护主义。因此, 我们要将环境问责制度纳入法律体系, 从法律的高度保障地方各级政府行为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2、完善环境管制组织机构体系

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是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相应的管制组织机构来有效执行相关管制政策, 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和统一行政职权的环境管制机构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管制过程涉及各利益集团的博弈与冲突, 意图保持中立地位的管制机构必须被授予巨大而广泛的权力, 具备相当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才可能实现管制的政策目标 (王俊豪, 2008) 。我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地位。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代理层级越多, 政府偏离公共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晋升激励和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 随着行政机关中自上而下代理层级的不断增多, 为制约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 我们应当从国务院自上而下层层加强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垂直监督。同时, 从环境保护部至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不断加强各级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地位, 从而保证环境主管组织机构的行政执法效力。

3、加强我国环境管制政策建设

我国现行环境管制政策主要是“命令—控制”型以及最常用的排污收费政策。但我国企业污染排放乃至超标排和违法排放的成本过低, 再加上我国环境监测和督察设备、人员配置不足, 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时有发生, 现有的环境管制制度不足以对企业的排污行为产生震慑作用, 企业排污成本远低于污染控制与治理成本 (王俊豪、李云雁, 2009) 。长期以来, 我国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较轻, 即使2008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但该法对环境处罚中的罚款规定对企业的排污行为仍然不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因此, 我们要加大环境违法成本,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同时, 完备的环境管制政策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提, 但更为重要的是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这需要从法律层面杜绝一些利益主体对管制政策的不正当干预, 并保证管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 2009 (6) .

[2]王曦:当前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J].法学评论, 2008 (4) .

[3]苏明、傅志华:中国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策的兴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6) .

[5]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9 (3) .

[6]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2) .

[7]郭朝先:我国环境管制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28) .

[8]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机制[M].商务印书馆, 2008.

[9]齐晔: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2008.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3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作为一项“朝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甚至也在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面主要对我国旅游环境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做简单的探讨。

中国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旅游环境的污染造成生态失衡;旅游旺季过度游客的进入对景区的造成的拥挤;混乱,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人口停留超过环境容量等。总结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旅游资源开发阶段造成的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吸引力,作为完善游客吃、住、行、购、游、娱各项活动的初级手段之一,其开发建成的成功与否一方面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一方面也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部分地区和政府往往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在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环境影响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的,过度的进行开发,最终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政府政策引导不合理,造成景区开发商重开发,轻保护,是严重的对环境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

任何一个地方的风景名胜都希望有人去,提高当地经济。但要去就要涉及到修路修房,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修建的时候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哪怕绕点路都行。然而西岳华山,为了在自然景观中点缀人文景观,炸毁绝壁,填埋溪流泉水,把6000米长的山道山的数目全部砍光,有些千年古树也被砍伐,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再如,云南的大理,作为我国的历史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曾因片面的考虑到石板地面不利于旅游车辆的行驶而改为柏油路,导致路面与古城的风景格格不入,大大破坏了古城的特色,影响了旅游的美感。又如,无论大小山曾一度掀起的“索道热”,严重的损害了旅游地景观的完整性。张家界武陵源的天梯也一度引发争议。此外,河北省滦河上游的自然保护区由于盲目、过多的建设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明显的改变了原有的旅游自然和人文景观,使景区面临严重的旅游压力,近年来新建的“木兰围场狩猎场”“木兰围场滑雪场”等旅游场所,破坏了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对自然保护区的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其吃、住、行、购、游、娱等活动都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必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新的影响。下面做如下分类:

1.旅游者“吃”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者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景区游玩,大部分远途旅游者选择跟团的方式,但短距离旅游者比如,选择北京一日游,天津一日游的部分散客越来越多,这些散客以及当地游客到景区游玩考虑到出行自由或费用等往往不跟随旅行团,因此旅行团不为他们安排饮食的地方,游客可能由于景区就餐费用高或不方便等选择自备食品。游客不在固定的地方用餐,没有服务员等对产生的食物残渣,以及垃圾袋等进行清理往往很容易造成污染。部分景区由于景区内产生垃圾多,清理不及时,导致垃圾随风转移,随处可见的垃圾,严重影响游客的游兴,对景区则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加大了清理的成本。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景区,如,颐和园,单单昆明湖上一个水域,每天都要随时对其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清理,园内寿山等大面积的景区固体废弃物更是需要随时进行清理。

2.旅游者“住”产生水体污染

旅游者多数会选择在当地住宿,这不可避免的使当地的生活用水量增加。旅游者人数增加,不仅使旅游目的地水的消耗量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水体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某些宾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变直接排放,造成当地地表水污染。某些景区接待游客过度直接排放污水易造成景区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严重超标,悬浮物,飘飘浮物,油迹污染严重...这些都严重污染了当地景区的原始旅游风貌。

例如,1990年及1998年的太湖几乎所有的景点水体都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太湖岸边几岛洼里积聚了油漆状蓝藻。太湖蓝藻大爆发,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用水的排放,另一方面是由于太湖周边风景区过度接待开展旅游活动引起的生活污水过多、无序、无处理排放造成的。

另外,游客乱仍的垃圾会导致病原体微生物进入到水体繁殖,污染水源。比如,十年前的黄浦江江水清澈,今年来水质越加浑浊。周庄景区伴随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周庄的环境得不到保障,水体污染逐渐严重。

3.“行”造成的大气污染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4

1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还处于引进后的探索期, 环境审计的系统构架完善期, 现阶段主要以环境保护资金为审计对象, 以财务支出为审计类型, 以环境保护资金的申请、使用、管理为主要审计内容, 另外还需对环境投资项目以及环境保护制度等进行合理化的审计。但我国现状达成以上内容均需在环境保护资金载体为基础开展的, 这与国际上环境审计的相比是处于落后阶段的, 与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审计的体系还只是雏形, 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性体系。这在实际操作中尤为凸显, 我国现阶段环境审计以政府为主, 企业的环境审计和计划少之又少, 甚至社会审计板块为空白。 众多因素都表明我国环境审计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2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2.1法规不完善, 执行力差

关于环境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有6部保护法, 13部相关资源保护法和约400项相关标准, 已形成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但究其细则, 没有关于环境审计在实施中的具体法律指导和标准, 现行法规中没有一条可以支持环境审计的依据[2]。同时, 由于地方政府对环保意识的认识不足, 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没有足够的重视, 导致现行的相关法规没有充分得到利用, 执行力差, 导致我国一度出现先污染再管理的环境发展模式。

2.2缺乏环境会计准则和规范

会计工作是审计工作完成的基础, 审计工作的发展要依托于会计。环境审计也是如此, 应有完善的环境会计标准和规范作为前提保证, 同时也应具备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而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中恰恰缺乏这种制度, 不规范的会计规范只会影响环境审计工作中的确认和计量, 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 就无法评估环境保护中企业所承担的责任, 并且因为制度不完善, 企业中环境审计会计信息的封闭更加导致我们无法对企业做出更好的进度和管理。

2.3缺乏环境审计评估标准

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工作中还没有相应规范的审计标准和指南, 也没有相应的环境审计评估标准。而在实际的环境审计工作过程中, 成本和效益的评估工作时必须的, 而目前最困难就是审计人员没有规范的参照指标和标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没有主观可科学的审核数据, 将严重影响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

2.4环境审计主体单一

就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而言, 环境审计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有资产, 而审计主体也大多为国家相关机关部门。目前除国家环境审计外, 社会以及企业内部还没能有效的开展, 因此单靠国家机关的力量, 没有民间审计的力量的介入, 将大大降低了环境审计的效果和作用。社会环境审计是一种可提高审计可信度和可利用性的一个机构, 它利用独立的审计和评估, 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差, 同时社会审计的层面较为宽广, 可最大程度的推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企业环境审计是企业内部根据企业个体情况, 对自身的环保生产进行一定标准的评价和监督, 帮助企业规避环境法律风险, 促进环境资源的再次利用, 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

3改善我国环境审计现有问题几点建议

3.1完善我国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执行力度

加强我国环境审计方面工作的立法工作, 做到有利可居有法可循, 针对环境审计工作建设系统的审计标准、审计规范、评估标准、会计准则等, 全方位完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 建立具体的关于环境审计在实施中的法律指导和标准。同时建设监管部门和监管标准, 对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环境审计工作的指导和推进, 提高各界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视和实施力度。

3.2加快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

应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 加强企业对环境责任方面的标准, 相应的以被记录的环境保护事项, 应规定在其附注报表中进行信息披露, 未记录的事项, 加快进度进行环境报告的揭示[3]。 同时加强环境审计相关资料的保护, 确保其真实性, 建立系统的会计信息制度, 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反馈。

3.3加强环境审计技术, 扩大环境主体

环境审计主要目的在于环保资金在应用中的经济性、效益性以及对业绩的监管。应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费用的问责制度, 并纳入相关人员业绩考核, 建设民众监管标准, 加强环境审计的绩效管理体系。另外加强企业内部和社会民间审计力量加入, 扩大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力量, 整合资源以实现有效、经济、和谐的环境细条发展, 因此以我国目前环境审计现状为准, 应大力加强环境审计主体的多元化。

摘要:环境审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 而后发展成为国家审计。环境审计工作可促进生还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我国, 环境审计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国, 处于理论和实践的起步阶段, 还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就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同时研究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 针对我国现状及环境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工作,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娜.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西部财会, 2007 (7) .

[2]耿建新, 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审计研究, 2008 (2) .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5

面对美方的指责,中国政府坚持一贯的独立自主原则从容应对。而新近传出今年3月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消息,似乎也为中国政府在这场论战中增加了新的武器,那就是,假以时日,中国不通过人民币升值,也能消除不断累积的贸易顺差。

在中国经济学家内部,就此问题可以达成的共识至少包括两点:第一,单靠人民币升值不能消除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事实上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也同意这点。即使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度升值,导致中国的出口产品在美国变贵,美国消费者还可以从其他国家如墨西哥、越南等国购买产品。第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币对美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出现升值趋势。人民币最终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而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持续贸易顺差,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长期失衡,这一点却没有达成一致共识。长期以来,贸易顺差问题非但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而被很多人沾沾自喜地概括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必须切实加快经济转型。可以说,相比较而言,人民币升值是小问题,而经济转型才是大问题。人民币升值是长期问题,而经济转型是最紧迫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用出口导向模式,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而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明显。中国已经在2009年变成全世界头号出口大国,但全球出口市场的增长速度与总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继续承受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2001到2008年中国的外贸总量在8年间增长了4倍,这种速度在今后8年是不可能再次出现的。难道我们指望看到8年后全世界大部分的出口都由中国来提供?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出口增长一直远远高于GDP与消费增长。这种经济现象的机理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产能增加高于国内消费需求,而过剩的产能就被旺盛的出口需求所吸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他们的进口需求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振。如果我们还寄希望于过去的成功机制,岂不有刻舟求剑之嫌。似乎可以说,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能利用出口导向模式实现经济起飞,但无法一劳永逸地依赖这种模式走向强国。

再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下滑,近两年消费占GDP的比重尽然下滑到35%!再不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中国经济内部将面临增长持续的动力不足、就业压力等严重问题。为此应该加强涉及民生的投资,与其修建大量没有多少车辆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如投资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为此应该将就业问题作为政府的优先考虑范围,真正鼓励能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经济转型的紧迫性还可以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泡沫得到引证。平心而论,似乎没有多少政府官员与老百姓愿意看到房价高涨的局面。人们常常把这些归咎于狡猾而无良的房地产开发商,其实从深层次看,房地产泡沫内生于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和投资,而不依赖消费,所以出口繁荣时,大量贸易顺差导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发行过度,流动性过剩。在经济低迷时,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中央银行主动通过注入流动性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在一个产能普遍过剩的时代,产业投资并非最有收益的选择,于是房地产成为吸收过剩流动性的去所。换言之,房地产行业本来是块“低洼地”,后来由于流动性的注入,竟然成为“堰塞湖”!旧有的经济结构不调整,使得以经济增长为纲的中国社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增长的动力切换到了房地产泡沫的档位上。这种做法的危害,早有前车之鉴。日本在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难道教训还不深刻吗?房地产泡沫之于宏观经济,犹如兴奋剂之于运动员,看上去很美,实则后患无穷!

总之,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再次凸显。中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论战,对中国而言,其真正的含义是:要么被动进行汇率与贸易斗争,要么主动进行中国经济转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优先选择后者?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紧迫性 篇6

一、抢注问题值得关注

在我国悠久历史上, 中国封建经济由于较早得到发展, 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和国家, 落后国家当时出于追求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唐朝时期, 朝鲜、日本以及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人员来学习, 并且在学成之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体系中。通过这种融合, 使他们不仅认同了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 这就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文化同源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影响力的扩大, 并借助文化的传播使得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发展日益广泛。但伴随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代经济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 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 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人们不仅需要一种自身的文化认同, 更需要对这种文化资源合法拥有, 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对文化资源的归属。文化同源现象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观念中将其现有的文化均视为自己的文化, 并力求将这种文化的所有权合法化, 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法律保障。正是处于这种心态, 所以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理性的认识、正确的应对是极其必要的。

二、抢注对中国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国外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一旦获得成功, 会给中国的相关文化资源产品的开发及其后续的创新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也会在国际上扰乱视听, 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国际认同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还会使国人对自身所一直接受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积极作用

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 为我们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1) 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近现代由于历史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不自觉地否定中国历史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倾向, 盲目地崇尚西方文化, 并且陷入了一种民族自卑情结之中。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后,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种差距, 不少国人心中的民族自卑情结迅速膨胀, 媚外情结也迅速蔓延, 全盘西化的调子在社会上不断出现。这种民族自卑情结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对比中我们只看到外国的一些优点, 却忽略了自身的很多长处。表现在对文化的态度上, 某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 是可以抛弃的。国外对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 特别是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从一个侧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 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和世界。

(2)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2005年, 由于韩国人抢注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 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的端午节也特别地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韩国人对端午节的抢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节日并进而重视传统文化的催化剂。可以说, 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并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不能否定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

三、应对的措施与方法

首先, 寻求国际法的支持与保护。 目前, 国际上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或条约为中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使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特别是随着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 文化霸权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扩张。面对本国文化遭受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人都认识到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产业和服务有其特殊性, 不应该与一般商品同等对待, 而应该给予本土文化更多的保护。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之下, 2005年10月, 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 提出了与世贸组织商品贸易不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原则。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观念, 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公约》为此确定了尊重人权自由、文化主权、文化平等、国际互助、经济文化互补、可持续发展、平等共享和公平平衡等八项原则。《公约》的通过为我国制定保护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和借鉴, 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 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上采取的措施, 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借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 民族民间文化遭受的冲击也日益加剧, 甚至有很多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灭绝, 各个民族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可能消亡的担忧也日益强烈, 这是导致抢注文化资源现象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基础。不少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的法律或者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日本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 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 将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一并纳入保护的范围。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 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 通过举办“国家遗产日”活动, 来发动民众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法国曾经通过一项法律, 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此解释说, 这是要保卫法语的国际地位。国外的这些举措, 为我们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立法和开展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来唤起人们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再次, 扩大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这可以为我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使“地球村”中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与频繁。伴随着各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 民众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文化消费正悄然成为人们消费的焦点。民众文化消费的求异性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为各国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力量, 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 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 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积极利用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我们就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护好并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富春.谁在全球化[J].东方文化, 2002 (5) .

[2]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细说[J].民族艺术, 2006 (2) .

[3]董庆柄.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美术中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总结下一篇:中国电信“我的大学”活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