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精选12篇)

《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 篇1

教学目的:

1.教会孩子静静听故事。

2.通过绘本丰富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亲近绘本。

3.启发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一只好饿的毛毛虫,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教学准备:

《好饿的毛毛虫》PPT 最好还有一本纸质的绘本。

教学过程(为方便教学,以实录形式撰写):

第一篇章:忠实原文讲故事

师:喜不喜欢听故事呀?

生:喜欢——

师:那好,老师数到十,如果没有小朋友说话,老师就送给大家一个故事。请大家闭上眼睛:十,九,八,七„„(这是第一周常用的方法,希望能起到培养他们静心的作用)

好了,睁开眼睛——(屏幕上已播放了第一张幻灯片)

生:哇,毛毛虫!

师:老师送给大家的故事是《好饿的毛毛虫》,跟着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边领读,师边用手揉着肚子作好饿状,请小小毛虫们也学着师的样子,皱着眉头,揉着肚子„„呵呵,真好玩儿!)

有哪位小朋友看过这个绘本故事呀?

(老师最喜欢爱看书的小朋友了,来,咱们握个手吧!我们是好朋友了,愿意帮老师一个小忙吗?与听过故事的小朋友咬耳朵,私下说句秘密的话:好好再听一遍,听完后就能响亮而自信地回答问题得奖券了。)

开始边播放PPT边讲故事: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啪!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他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

星期一,他啃穿了一个苹果。可他还是觉得饿。星期二,他啃穿了两个梨子,可他还是觉得饿。星期三,他啃穿了三个李子,可他还是饿。

星期四,他啃穿了四个草莓,可他还是饿得受不了。星期五,他啃穿了五个桔子,可他还是饿呀。

星期六,他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萨拉米香肠,一根棒棒糖,一角樱桃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形蛋糕,还有一块甜西瓜。到了晚上,他就胃痛起来!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一回他感觉好多了。现在他一点儿也不饿了——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他在那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

然后,他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他已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每一次讲到一张画面的最后一句,老师用动作和语言表达毛毛虫的“饿”,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最后一张画面“他已经是一只漂亮的蝴蝶了!”播放出来,孩子们也“哇”地发出赞叹!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

生:好听——

第二篇章:改编故事入角色

师:亲爱的孩子们啊,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内容,第二遍故事,以另一种方式又开始了——)

这静静躺在树叶上的卵,就是你啊——

你舒舒服服地躺在那里,白白的、柔柔的月光照着你,就像妈妈用手抚摸你一样。(请孩子们随着老师的讲述做出相应的动作与表情来。)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啪!你的卵壳破了,你变成了什么呢?哦,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啊!你眨了眨眼睛,欣赏了一下这个崭新的世界,然后,就开始慢慢爬起来。原来你饿了啊,要寻找好吃的东西呢!

星期一,你啃穿了一个苹果。可你还是觉得饿。星期二,你啃穿了两个梨子,可你还是觉得饿。星期三,你啃穿了三个李子,可你还是饿。

星期四,你啃穿了四个草莓,可你还是饿得受不了。星期五,你啃穿了五个桔子,可你还是饿呀。

星期六,你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萨拉米香肠,一根棒棒糖,一角樱桃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形蛋糕,还有一块甜西瓜。哎呀,吃太多了!到了晚上,你就胃痛起来!哎哟哎哟叫个不停!

第二天,是星期天了。你再不敢吃太多的东西了,你只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一回,你感觉好多了。

现在你一点儿也不饿了——你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你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你绕着自己的身子,吐丝,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你在茧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

然后,你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天哪!你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你可以自由飞翔,去欣赏各地的美景了!

第三篇章:群聊故事话梦想

师: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一条小小的毛毛虫,生下来时都是又瘦又饿的,瞧,就像他们„„(画面出示新生儿照片)

师:可是后来,你们慢慢地长大了,因为你们也在不断地吃东西,每天都吃很多食物,对吗?

画面出示孩子们现在的照片。

师:你们吃这么多东西,因为你们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哎,能不能告诉老师,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呀?

生„„

师:是呀,我们有好多好多梦想,想当医生、科学家、作家、老师„„总之,我们都想成为有用的人,成为像蝴蝶那样自由飞翔的、有梦想的人,是吗?真好,表扬表扬自己!

师:我们这些小小的毛毛虫,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光吃食物可不行呀,吃得肥肥的,但什么也不会,就„„

生:就变成一个大傻瓜了!(大懒猪了!)

生:哈哈哈„„

生:还得学习!

师:对,还得学习,读书。大家看:这些人,原本都和你们一样,长得小小的,瘦瘦的,后来呀,他们吸收了好多好多书的的营养:瞧:这是小红帽,这是白雪公主,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有些我们也看过,对吗?还有这些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真好玩、可怕的科学„„还有这些厚厚的书„„他们拼命地啃啊啃啊,那么厚厚的书都被他们啃下去了,可是他们还在啃啊啃啊。长大后,就变成了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播放

幻灯片)

师:你们要想成为医生、老师、科学家、解放军„„,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啃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吸收书中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小诗:《我是好饿的好饿的毛毛虫》

(作业用校信通给家长发短信):

《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 篇2

一个好的行为要想持久无疑需要有好的思想理念的支撑, 我们不缺乏数学教育的知识技能, 我们缺少的是对数学教育的真正认识, 这也正是许多幼儿教师没有思考过的。

1.从数学教育的本质出发, 强调绘本在数学教育中发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的作用

我们一直强调数学教育很重要, 但是何为数学, 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 怎样进行数学教育呢, 这些关于数学的本质内容我们不了解, 我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法搬运数学知识。数学的根本特质是一种对人类操作方式 (身体尤其是思维) 的反思, 提炼与优化的活动[1]。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所以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应简单地教给他们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如分析问题所要的逻辑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而利用绘本进行数学教学恰恰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在借助绘本那些直观易懂的图片、简单的文字下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使数学变得更加形象有趣。

2.从大众数学角度出发, 分析绘本对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与发掘的重要意义

大众数学与精英数学是数学哲学里的一对名词。大众数学教育强调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精英数学符合现在的社会需求,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可是他们像是批量生产的, 统一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成绩好的学生, 却剥夺了部分学生在数学上各自发展的权利。大众数学为对数学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 在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态度与习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终将成为他们一生发展所需的重要保障。绘本让幼儿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能够体会数学的魅力,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数学兴趣。以绘本为媒介可以让更多的幼儿接触到数学, 他们可以对数学有着自己不同的认识, 允许因人而异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不同的学生各自发展的权利。

二、如何利用绘本开展数学教育活动

(一) 教学活动前期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使得后期的活动有的放矢。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三备”, 即备教材、备幼儿、备教具。

1. 分析绘本的数学教育价值, 确定绘本蕴含的数学关键经验

这个环节就是在“备教材”。绘本内容千千万, 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所选绘本的数学教育价值。确定是不是数学绘本比较容易, 因为数学绘本的特点比较鲜明。一般包含分类与排序、数与量、空间、形状、数学应用等内容。

对于幼儿教师选择使用经典的数学绘本或是现成的数学绘本教案进行教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真正考验幼儿教师能力的还是要善于发现绘本中的数学教育价值。所以本文特意选择非经典的数学绘本《好饿的毛毛虫》[2]进行分析。

在选择绘本的同时要根据幼儿数学教育内容衡量该绘本中的数学关键经验。《好饿的毛毛虫》包含三类数学关键经验。第一种就是数量, 从1到5的基数, 以及个、根、块、条等量词。第二种就是时间, 一周时间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及循环。第三种是模式, 从1到5的递增模式。

根据教学需要, 合理删减绘本画面。由于绘本篇幅长、信息量大, 每页都讲时间上不允许, 况且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的比较差, 同样也是违背幼儿的;绘本中有的内容不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如《好饿的毛毛虫》如果用于模式的数学活动, 绘本中星期六吃的食物数量就不迎合需要, 这种不相干的刺激可能会让幼儿困惑。1到6的基数中, 正好是数与物的一一对应, 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所以在给幼儿讲课的时候就可以把星期六的内容改为吃了六个香蕉或是六种不同食物。

2. 确定此年龄段幼儿数学发展规律及要求, 分析本班幼儿的数学前期经验和兴趣

此环节就是“备幼儿”,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只有了解了幼儿的相关经验之后, 才能据此实施有效的课程, 为幼儿营造适合的最近发展区, 使课程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发展性。开展《好饿的毛毛虫》小班数概念的教学活动之前,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数概念发展情况, 对3~4岁幼儿的数概念发展做出如下要求: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 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据了解刚入学的小班幼儿能够唱数, 但是手口一致点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掌握的不好。

3. 教具的有效性

所谓教具的有效性就是教具能够服务幼儿更好的学习内容, 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3]。在教学中使用水果卡片, 是为了帮助教学, 让幼儿们在操作中加深对数概念的印象, 体验操作的快乐。为了防止幼儿因图画操作正确, 所以有的水果卡片要制作的多一些。在投放时有的卡片可以少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

(二) 教学活动过程——教案的呈现与分析

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 这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环节, 同样也是一个查漏补缺、延伸课程的好机会。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此环节, 根据前期的相关分析与准备, 设计与实施适当的教育。

教案呈现与分析:小班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 了解绘本故事, 培养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 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物体, 可以按数取物进行操作

3. 体会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奋斗过程

活动重难点: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的物体, 训练幼儿能够说出总数, 理解数字的真正意义。

活动准备:教师教学绘本、数字卡片、绘本中相应的水果卡片 (有洞洞的) 、线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 已经和爸爸妈妈读过《好饿的毛毛虫》了吧, 那你们知道美丽的花蝴蝶是怎么来的了吗? (引导幼儿说出是由毛毛虫变得)

师:那毛毛虫怎么变得蝴蝶?

2.点数与说出总数

(1) 教师有声有色的讲绘本的故事, 进行操作演示, 帮助幼儿点数, 按数取物。

这是教学活动关键的环节, 也是考验教师能力的环节。

①科学合理设问, 提高问题有效性

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提问, 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深幼儿对数的印象和敏感性。另外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说出数, 也就是吃了几个。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 并真正地会思考、会学习。可以问幼儿星期一吃了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一个苹果。星期二吃的什么啊?两个梨子。星期三毛毛虫又吃的什么啊?三个李子……。最后老师要示范并要求幼儿表达完整的一句话, 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星期二毛毛虫吃了两个梨子……。

开放式提问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讲解绘本之前提问幼儿为什么毛毛会这么饿呢?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带着自己想的答案去学习绘本中的知识, 证实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预测式的提问是推动课程进行的方法, 同样也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好方法。你们认为毛毛虫星期四会吃什么?追加问题会吃几个呢?幼儿会迫不及待地验证是不是按自己设想的那样发展的。

讲到星期六的时候由于事先对绘本的一些内容有所改动, 幼儿会感到惊讶, 教师要巧妙的表达, 毛毛虫吃那么多东西会肚子疼, 为了不肚子疼, 老师为它选择吃六根香蕉。小朋友你们想为毛毛虫选择吃什么, 要吃多少呢?

2细致化操作

黑板上展示星期、数字卡片和水果卡片, 帮助幼儿点数, 最后说出总数。一边讲述绘本内容一边操作。尤其注意水果卡片要一个一个的拿出来, 贴到黑板上, 教师要注意最后说出总数。并且还要一行一行的排列整齐 (如下示意图) 。老师操作要细致。让幼儿自己上前操作, 从中发现问题。

(2) 多方位领悟, 实物穿线,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与理解

三、结尾

看来毛毛虫要变成蝴蝶要吃这么多东西才行, 要吃一个苹果, 两个梨子, 三个梨子…… (教师在说的时候手指着黑板或是穿线的水果教具说) , 还要再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变成蝴蝶, 毛毛虫想变成蝴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本文意在说明绘本用于数学教育是一种选择。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绘本教育, 没有必要为了数学教育而绘本教育, 这样就有点儿形而上学了, 造成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导致幼儿学习兴趣降低, 出现对早期阅读的厌倦现象。我们要引导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让幼儿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另外, 教案也不具有普适性, 还需幼儿教师发挥自主性, 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景中.数学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0.

[2] (美) 艾瑞·卡尔 (著) 郑明进 (译) .好饿的毛毛虫[M].明天出版社.

《好饿的毛毛虫》导读 篇3

这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

作者如同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用奔放不羁而又浓烈绚丽的颜色,为孩子们唱出了生命的礼赞。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毛毛虫蜕变成一只蝴蝶更让人感觉生命的美丽、生命的不可思议呢?艾瑞·卡尔是一个不安分的创意者,他总是在他的书中尝试新的点子。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既可以读,又可以玩。作者在书中不仅采用了拼贴的手法作画,还将其中的4页(如果反面也算进来,应该是8页了)分别裁成五分之一长、五分之二长、五分之三长及五分之四长,以梯次编队,具体地说,就是五分之一长那一页上是一个苹果,接下来是两个梨子、三个李子、四个草莓,然后是一整页五个橘子!最叫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个水果上都挖了一个小圆洞,从正面看还没什么,可翻过来一看,哈,一只不停叫饿的毛毛虫正在从小圆洞里爬出来!毛毛虫就这样透过书页上的小圆洞一直吃个不停,吃到最后,变成了一条巨大无比的毛毛虫,变成了一只五颜六色的花蝴蝶。

艾瑞·卡尔的作品很好认,他的作品不是直接在纸上画出来的,而是用一种拼贴的手法制作出来的。在美国,很多孩子都会在家里或是课堂上模仿艾瑞·卡尔,来制作一条绿色的毛毛虫。据说,艾瑞克·卡尔每个星期都会从他的小崇拜者那里收到上百封装着绿色毛毛虫的来信。日本出版过一本《色彩魔术师:艾瑞·卡尔的图画书世界》,里面详细介绍了他制作一条毛毛虫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也跟着艾瑞·卡尔来试试看。

艾瑞·卡尔的示范:

将水性颜料挤到盘子里,加水调和。

在桌子上铺一张白色的薄纸。

在薄纸上涂上颜色。

也可以在一小块地毯、海绵或是粗麻布上涂上颜色,然后像盖邮戳一样把它们盖在薄纸上,创造出不同的纹理效果。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拼贴画 通过孩子作画过程使其掌握剪刀 胶棒等工具 使用蜡笔彩卡等材料进行构思 撕剪 排列 辨识色彩

教学方案:

教学工具:

A4纸 剪刀 胶棒 蜡笔 《好饿的毛毛虫》 教学过程:

1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分享故事

2将一张A4纸 使用蜡笔(翠绿 草绿 墨绿)涂成绿色

3对折剪裁等分成16份

4取出3张裁好的绿色A4纸剪成椭圆形(先剪掉边角类似八点取圆法)我们有毛毛虫的身子了

5另一张4分之1A4纸涂成红色剪成椭圆 我们又有毛毛虫的头了 6使用制作剪掉的绿色纸 剪出两个小小的椭圆 这是毛毛虫的眼睛

7再使用一张8分之1A4纸一半涂成黄色一般涂成紫色 将黄色剪成比眼睛大一点的圆紫色剪成长水滴 做成触角

8开始拼贴 将绿色的纸片由小到大 大压小 从左向右 然后黏贴红色纸卡 在红色纸卡上黏贴两个黄色纸卡 在将绿色的纸卡黏贴在黄色上 最后黏贴紫色的触角

9使用褐色 或者深蓝 给我们的毛毛虫加上一个三角形的鼻子 10给我们的毛毛虫加上一个梯形的脚 和彩色的绒毛 完成

活动总结

关于拼贴画

除了自己给纸上色,画出色彩斑斓的纸用于拼贴画之外,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材质的纸来制作拼贴画,比如:旧报纸、旧年历、皱纹纸、半透明的硫酸纸等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材质的纸可以让你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学反思 篇5

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学反思

《好饿的毛毛虫》这是一首根据故事原创的歌曲,歌词最后象生词的运用,大大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孩子们非常喜欢。我班孩子在上周已经学习过手工制作毛毛虫,所以对毛毛虫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他们这首歌曲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整个活动我都是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气氛很好!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生动有趣的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效果非常明显,在教唱一遍以后,大部分孩子能看着图谱跟唱歌曲,有很多孩子还能自发地创编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几个不足之处:

1、应该创设一个更好的创编歌词的环境,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如果我能在活动室四周挂满各种水果图片,这样就更能激发幼儿创编的欲望;

2、在练声的环节中没有弹琴,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音不准;

3、过高的估计了孩子的接受水平,活动内容多了一点。

小班语言: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篇6

适合年龄:托小班

小班语言: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执教者:茅玉婷

设计思路:《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来源于一个美国的英语绘本,其中包含着两条线索,一条是揭示了变态类昆虫的蜕变过程。卵——幼虫——蛹(茧)——成虫(蝴蝶)这是一条显形的线;而这一条线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上有不同的要求,绘本的另一条线索是吃,吃什么,吃了变什么。星期一吃什么、星期二吃什么、星期三吃什么,小孩子对“吃”非常有兴趣,同時里面穿插着有各中的变化:色彩、数量、大小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在师生互动中,以颜色为主线但又要给孩子以提升,所以设计了从味道上,形状上,颜色上不同的猜想,给能力强的孩子以发挥。最后完整欣赏一遍绘本,将毛毛虫的变化用绘本图画来告诉他们,让孩子对昆虫的蜕变有一个初步了解地过程。活动目标:

1、通过在看看,听听,找找,猜猜的情境中感受故事,启发幼儿说的乐趣。

2、初步感知动物的变化过程,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各色食物,一个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等图片。

2、观察过毛毛虫,与颜色相关的知识准备。

3、故事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你好小毛毛虫

师:来和我们的毛毛虫朋友问个好吧!猜猜,小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浸入作品,引发想象

1.师:小毛毛虫慢吞吞地爬着,它有点饿了,就去找吃的。

2.出示图片1,小毛毛虫东找找,西找找,找到了一个苹果,这天刚好是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出示苹果图片)示范短句“香香的苹果真好吃。” 猜测“吃了一个苹果,肚子感觉怎么样?”

3.出示图片2,3第二,三天, 还没吃饱的毛毛虫又看到了什么呢?它是怎么想的和做的呢?(引导幼儿通过颜色来联想物品)你们发现吗,在这三幅画里,都2009年语言活动

适合年龄:托小班

藏着一个数字,他们是谁呢?(1、2、3)

4.出示图片4,第四天,毛毛虫爬呀爬,他说想吃一个红红的上面有一个小黑点的水果,你们猜猜是什么?草莓,毛毛虫很饿很饿,你们说他能吃几个。

6、出示图片“5”。第五天了,你们说毛毛虫又想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肚子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一个又香又甜的大苹果,第二天吃了二个脆脆的香梨,第三天吃了三个酸酸的李子,第四天吃了四个新鲜的草莓,第五天吃了五个金灿灿的橘子。

三、激发互动,体验快乐

1.第6天毛毛虫会吃什么样的东西,变得怎么样呢?游戏:小毛毛虫找东西 1.请若干名幼儿来找一找,说一说。„„的„„真好吃。

2.人手认领一只“小毛毛虫”,带它去找喜欢吃的东西。找到后告诉客人老师 启发幼儿进行想像,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最后会变成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体验情节变化过程中的乐趣。

1、教师讲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2、幼儿模仿毛毛虫变成蝴蝶,增添情趣。

附故事: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树叶上躺着一颗虫卵。第二天,虫卵中孵出一条小毛毛虫,它一步一步的爬着,因为肚子好饿,想要去找东西吃。

语言 好饿的毛毛虫 篇7

执教:严馨悦

活动目标:

1.感悟、理解毛毛虫从吃、结茧到变蝴蝶的惊喜过程。2.在猜测和游戏中阅读,萌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主角,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啊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那么认识,看看它是谁?在它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1、出示ppt2,画面上有什么?在树叶上有个什么? 小结:小小的蛋我们把这个叫做“卵”。出示图片:卵

2、出示ppt3,一大早,暖和的太阳出来了,这时发出“啪”的一声,发生了什么事?(一条毛毛虫卵从壳里爬了出来。出示图片:毛毛虫

这是一条怎样的毛毛虫?(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又小又饿的毛毛虫要去干什么?(去找东西吃)小朋友你们猜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猜测)

3、出示ppt4——9 ①星期一的时候,毛毛虫吃了什么东西?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苹果?那它吃了几个呢?出示图片:一个苹果 ②星期二的时候,它吃了什么?

我们来看一看,那它吃了几个呢?出示图片:两个梨 ③星期三的时候,它吃了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看,那它吃了几个呢?出示图片:三个李子 ④星期四的时候,它吃了什么?

我们来看一看,那它吃了几个呢?出示图片:四个草莓

⑤星期五的时候会吃些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看,那它吃了几个呢?出示图片:五个桔子 ⑥星期六的时候会吃些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看,那它吃了几个呢?我们来数一数。出示图片: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一根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

⑦毛毛虫一下子吃了10种食物,你想想它会出现什么情况?它为什么肚子疼? 小结: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我可不能像毛毛虫那样贪吃了,不然也会肚子疼的,所以,吃东西一定要适当。(那毛毛虫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来再来看)

4、出示ppt10,毛毛虫吃了什么?它感觉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出示图片:树叶

5、出示ppt11,毛毛虫吃饱变大后发生什么事情?出示图片:茧

小结: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面。它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把茧咬破一个洞,钻了出来。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会变成什么呢?

6、出示ppt最后一页,那么喜欢蝴蝶吗?它是这样飞的?出示图片:蝴蝶

三、完整欣赏故事,共同总结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边讲述边引导幼儿更加理解故事内容:毛毛虫吃了几天的食物?吃了什么?又睡了几天?最后变成了什么?

四、结束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篇8

1、通过绘本欣赏,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蜕变而来。

2、用涂刷、拼贴的方法创作毛毛虫画,发展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电脑、音响、PPT、扫把1个、盘子2个、颜料:深绿、浅绿、黄;调色盘10个、小刷子20个、抹布10块、水桶5个、画好的纸20张(小纸)、白色铅画纸10+20、废报纸20张、框5个、毛毛虫半成品、双面胶10卷、勾线笔21只、反穿衣、透明胶一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位老爷爷(PPT),这是艾瑞卡尔老爷爷,他是儿童书创作大师。(PPT)这是他的作品《画了一匹蓝马的画家》、《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二、基本活动

你知道艾瑞卡尔老爷爷是怎样创作的吗?

(教师示范)谁想来试一下。(请幼儿试刷)

在那边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刷子、颜料、白纸,等一下请小朋友两人合作完成一张,好吗?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四、讲述活动

1、我看到小朋友们都刷的很漂亮,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个艾瑞卡尔老爷爷创作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2、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ppt)

——提问:故事讲完了,美丽的蝴蝶是谁变的?(毛毛虫)

毛毛虫最开始是什么样的?(一个卵)

刚从卵里出来的毛毛虫是什么样的?(又瘦又小)

那它怎样使自己变的又肥又大的?(吃了许多东西)

当它变的又肥又大以后,它又做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五、操作活动

1、(ppt)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毛毛虫是长什么样的?

2、教师示范:

——我们来看看毛毛虫的身体是由什么形状拼出来的?

3、讲解:贴完后填画毛毛虫的眼睛触角、腿等

4、幼儿操作

六、结束活动

1、作品展示。

《好饿的毛毛虫》评课稿 篇9

评课人:吴婷 授课教师:朱玲

2015年11月24日上午,天山区幼儿园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乌鲁木齐市第一幼儿园朱玲老师组织的中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在教师的选材设计及运用的教学方法让我感受深刻,现教材活动做以下评价:

一、活动目标

绘本色彩鲜艳,图画直观形象,符合中班幼儿欣赏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绘本内容。同时绘本中一些隐含的知识,例如星期、食物等词语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适合中班幼儿去了解。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活动目标,切均已达成。

二、活动准备

《指南》中明确指出“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准备中朱老师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幼儿注意力,鼓励和支持幼儿相互讲述自己喜欢的画面,为每一个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结束部分教师运用纱巾带领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初步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活动效果较好。

三、活动过程

1、活动思路清晰,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看图讲述故事,环节二:丰富量词,环节三:复述表演故事,各环节充实有效,衔接自然流畅,让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但细节上存在一些小问题,语言的表述过于强调与绘本一致,幼儿用“条”、“节”、“段”做香肠的量词时,教师应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而不是强调数量单位是“条”。

2、“游戏法”学习量词。中班幼儿是语言发展期,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这一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量词并感受了量词的有趣,当老师从百宝箱里拿出图片时,幼儿自然而然地说出:“一块蛋糕”、“一根香肠”等。

3、活动结束部分运用情景表演复述故事。《指南》中强调“情境性学习对学前儿童尤为重要”在完整讲述故事以后,幼儿已初步了解毛毛虫从卵到蝴蝶的过程,教师巧妙地运用纱巾把幼儿带到情景中,首先用纱巾当树叶,然后当蛹,最后变成美丽的翅膀,幼儿一边用肢体动作表现,一边口头讲述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过程,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主动学习。

四、教师基本功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语言规范简洁,思路清晰,教态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育建议

1、活动过程中多给幼儿一些交谈的时间,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询问和听取他对这件事情的意见等。

2、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认真地倾听并给予回应。幼儿说“一根香肠”时,教师应问一问,你为什么用“根”做它的数量词,而不是强调与绘本一致要用“条”。

3、游戏“小小魔法师”仅限于呆板的从魔法箱里拿出图片,游戏形式不够吸引幼儿,建议从百宝箱里拿出图片的时候是折起来的,让幼儿对其感到很好奇,有打开看的欲望。

小班教案:好饿的毛毛虫 篇10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故事,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通过课件引出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动物,你们认识吗?

幼:毛毛虫!

师:你们会学毛毛虫走路吗?

我们来学毛毛虫爬一爬,毛毛虫爬的时候手指是一弯一弯的。

师幼共同用食指弯弯作毛毛虫爬的样子。

2、师:你们做的很棒!

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

师:那这只毛毛虫爬了没有?它为什么不动?

幼:因为它好饿、想睡觉、没力气、不开心……

师:这个小朋友说得很好,这是一只好饿的毛毛虫。

今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好饿的毛毛虫》,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故事的名字叫……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语言+动作)

师:这只毛毛虫好饿,它要去找东西吃。它吃了什么?

幼:苹果。

师:吃了几个?

幼:一个。

师:好,那我们完整的说一遍。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那它是怎么吃的?

幼:啊呜!

师:很好。现在跟老师学一学、做一做,注意一个苹果一声啊呜。

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啊呜!(它吃了一个苹果)。

师幼共同做毛毛虫吃苹果的动作,可请个别幼儿表演。

师:可是,到了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又饿了。第二天,它又吃了什么?

幼:梨子。

师:吃了几个梨子呢?

幼:两个。

师:小朋友们快,毛毛虫现在要吃梨子了,啊呜啊呜!几声啊呜?

教师在此强调第一天一个苹果一声啊呜,第二天两个梨子两声啊呜。

师:现在你们来吃给老师看看,第二天是不是吃了两个梨子?

幼儿练习说完整的语句,并表演。

第二天,毛毛虫吃了两个梨子。啊呜!啊呜!它吃了两个梨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咕噜噜咕噜噜,是什么声音啊?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

幼:肚子的声音、饿……

师:哎呦喂,毛毛虫还是好饿,我们一起帮帮它,去找东西吃吧。

哇,看到了什么?

幼:香蕉、三个香蕉……

师:毛毛虫赶紧爬过来,啊呜、啊呜、啊呜。吃了几个什么东西?

再次让幼儿说完整。

第三天,毛毛虫吃了三个香蕉。啊呜、啊呜、啊呜。

4、师:到了第四天,毛毛虫想吃草莓了,你们猜猜它会吃几个呢?

幼:5个、4个、3个、2个、1个……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究竟吃了几个草莓?

你们真棒!我来请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说一遍。

第四天,毛毛虫吃了四个草莓。啊呜、啊呜、啊呜、啊呜。

5、师:接下来,到了第五天,你们猜一猜毛毛虫吃了几个东西?

幼:5个。

师:真棒。我们数一数是不是五个呀?我们来看看它吃了五个什么?

幼:……

师: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第五天,毛毛虫吃了五个桔子。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

6、师: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毛毛虫刚刚吃了哪些东西?(语言复述,不要动作表演。)

第一天,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第二天,毛毛虫吃了两个梨子。

第三天,毛毛虫吃了三个香蕉。

第四天,毛毛虫吃了四个草莓。

第五天,毛毛虫吃了五个桔子。

7、师:毛毛虫还想吃什么?

扩散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观看图片。

三、引导幼儿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1、师:哎呀,毛毛虫吃了这么多东西,终于吃的饱饱的。

它摸摸肚子,打打哈欠,想睡觉了。

毛毛虫睡醒了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现在你们都是毛毛虫,赶紧闭上小眼睛,睡觉了。

毛毛虫睡呀睡呀,睡了一天,两天,它睡了两个星期,终于醒来了。哎呀,毛毛虫该醒了。(幼儿睁开眼睛)

师:毛毛虫变成什么啦?

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学一学蝴蝶是怎么飞的?

师:呀,这里还有几条毛毛虫肚子饿饿的,我们到外面找点东西来喂它们吧!

师幼共同随音乐离场。

活动延伸:

观看相关视频,巩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幼儿仿编故事并表演。

活动反思: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故事情节简单、充满趣味性,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侧重点在语言领域,但我遵循《纲要》和《指南》的思想,还涉及了科学领域。

《好饿的毛毛虫》一年级绘本教学 篇11

李月秀(邯郸市磁县县直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4.学说短句:“我吃了***水果,我变成了***蛇。”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重点】

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颜色与形状。

【活动难点】

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体验模仿小蛇的乐趣。

【活动的教育价值】

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共同特点。如:画面图像简单,色彩丰富,形象鲜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别个性。那就是作品充满了幼儿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最后,一口把苹果树吞下去了,身体出奇地变成了一个树。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完全匹配。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蛇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好饿的小蛇》。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二、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1.出示第一幅图(有一条小蛇),讲述:一天,一条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散步。

以小蛇的口吻说:“我好饿好饿啊!我可以吃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东西吃。2.讲述: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苹果是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呢?

3.翻开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苹果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说一说苹果去哪了?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教师动作指导:鼓励幼儿张开大嘴巴,把嘴巴张得圆圆、大大的,模仿小蛇“吞”苹果的动作。)

(评析:关于小蛇吃了苹果的猜测,对于本次活动起到直接影响,对后面的各种水果的猜测会起到引领与借鉴的作用,所以教师让孩子多观察一下画面,包括语言上的提示: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呢?什么水果是圆圆的,有柄的?什么水果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孩子很顺利地猜出苹果以后,教师马上揭晓答案,给予孩子猜测成功的肯定与表扬,激励其他孩子猜测的积极性,然后把吞了苹果的小蛇亲热地称呼为:苹果蛇,为后面关于小蛇其他有趣称呼做好铺垫。)

4.讲述: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教师帮助幼儿归纳:香蕉是黄黄的、弯弯的、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香蕉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香蕉吞下去了„„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复习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教师动作指导:鼓励幼儿想想香蕉是长长的,所以要把嘴巴张圆圆的(如小鱼吸水泡的样子),把长长的香蕉慢慢吞进小蛇的肚子里。)

(评析:关于香蕉的猜测,相对比较简单一点。所以这个环节,教师将引导重点放在鼓励幼儿模仿小蛇进行吞咽香蕉的动作上,通过张圆嘴巴、吸长长的香蕉、咕嘟吞咽进肚子的夸张、形象的表演,让幼儿体验“香蕉蛇”的幽默与滑稽,为后面体会故事趣味性做好铺垫。)

6.讲述: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葡萄?(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是圆圆的。有些葡萄是紫紫的,圆圆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7.翻开吃下葡萄的小蛇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葡萄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教师语言指导:“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鼓励幼儿迁移前面经验,集体说出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教师动作指导:教师带着宝宝一起,一手模仿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脑袋,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鼓励宝宝学着“蛇妈妈”的样子吞葡萄,把葡萄一个一个全都吃到小肚皮里,吃完还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样子,增强情节表演的趣味性。)

8.第四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奇怪的小蛇呀?猜猜,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奇怪的样子呀?

师:谁知道,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身体又像什么?

师: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师:小蛇吃菠萝的时候,因为菠萝身上刺刺的,小蛇吃菠萝的时候嘴巴张得更大了,“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个大菠萝一口吞下去了„„

(集体说出短句:啊呜、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指导:鼓励幼儿想想刺刺的菠萝的样子,把双手在嘴角处打开,表示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慢慢地吞菠萝。

9.你们瞧!小蛇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会变成这样的呀?(教师引导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小蛇,找一找小蛇到哪里去了?小树怎么变成小蛇的样子了呢?)

呦,好饿好饿的小蛇,怎么把小树也吃下去了呀?小蛇真调皮。老师觉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模仿小蛇吃小树的动作。

师: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哈哈!

师:哎呀!小蛇吃的肚子好饱啊!我们来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帮助小肚子消化消化。师:你觉得这个故事里面,什么地方很有趣?大家来说一说。

教师小结:宝宝讲得真好,故事里的小蛇„„原来,好饿好饿的小蛇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肚子就变成什么形状,真好玩,真有趣。

三、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

《好饿的毛毛虫》读后感 篇12

多么简单而又美丽的绘本故事啊!它揭示出毛毛虫成长的执着与美丽!每一位成功人士不都是由一条毛毛虫蜕变而来的吗?他们像毛毛虫一样,一本一本啃着书,从书中吸取丰富的知识,作为成长的养料。为他们伟大而美丽的梦想去努力、坚持、奋斗!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的孩子不正是一条这样的毛毛虫吗?我将我们1.5班取名为“毛毛虫班”,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像毛毛虫一样有着啃书的本领,从有趣的连环画到美丽的童话,从朗朗上口的诗歌到深刻的哲学故事或散文等等,从一本本不同的书籍中吸取不同的养分。

上一篇:二年级描写冬天的段落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