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精选8篇)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篇1

状况调查

姓名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但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迷茫、困惑、失落、焦虑等不良心态,进而出现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就业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心理期望,就业观念,人格缺陷,就业心,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是走向自立,走向社会 这一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的再构成等特殊心理集于一身,严峻的就业形式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面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变化,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多数师范毕业生将来都要从事教育教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但在当前教育系统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口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有些大学生由于自身职业价值认识不清晰、教师职业目标规划不完善、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以及考研结果、情感归宿、离别感伤、经济状况、未来前途和跨行业就业渠道的不畅通等方面的影响,给师范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很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而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趋于内化,这无形中更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冲突。调查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没有压力的学生占11.1%、有压力的学生占88.9%,其中,有正常压力的学生占38.4%,压力很大但能正确处理好的学生占37.4%,压力很大、很苦恼、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的学生占13.1%。在压力来源方面,学习压力占21.9%,经济压力占21.3%、就业压力占38 %、能力压力占11.6%、其他压力占7.2%。在就业压力原因方面,就业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占75.5%(其中:理想工作岗位少占24.1%,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少占18.7%),专业不对口占7.6%,能力不足占10.2%,自我推荐不够占

6.7%。其中,大中城市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则最为明显和突出。

(二)职业目标期望与失落心理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在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就业的地域、单位、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向往高薪水、高起点、高收人、高回报;向往能到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中小城市、基层学校、私人学校或企业工作。调查显示,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大城市占48.3%、中小城市占34.9%、农村占8.6%、去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占6.6%、偏僻边远地区占

1.6%。尤其是来自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大多不希望再回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不愿“吃回头草”。特别是许多男大学生,就读师范本身就心犹未甘,感觉屈才,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也不看好,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希望能从跨行业就业中找到理想的职业。由于大学生的这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而产生偏执、幻想、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就业行为的偏差。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优化建议

(一)认清形势,调整目标期望值

就业的市场化、自主性对师范毕业生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首先,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现实,加深对教育系统人才需求现状的了解,明确教师职业人才素质需要,增加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认识和体验,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现实。其次,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当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就业单位不进行任何选择,而是要在自身职业生

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或修正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人生轨迹。最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要有长远眼光,学会科学、合理、灵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如果不能获得一个理想职业时,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明确职业价值,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对社会职业的评价。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找工作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在考虑就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人、工作条件、就业地点等因素,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看职业是否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树立有利于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当前工作条件不太理想,但发展前景好,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地区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如当前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及东北等经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就业,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不久将成为中国经济、教育发展的热点地区。因此,大学生抢先到西部或东北等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就业,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在教育或其他领域的职业发展,更有利于个人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悦纳自我,捕捉就业机遇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悦纳职业自我有关,正确认识自我职业特点并悦纳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只有认清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自身的潜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确认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认识并悦纳自我以后,要善于抓住有利机遇,做到主动出击,毫不犹豫,有敢试敢闯的精神;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不惧怕失败;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系统及科研部门不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唯一渠道。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就业。

(四)直面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

会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教师生涯或其他职业生涯都将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期望自己一次求职就能成功,要认清教育系统内部的就业形势,明确教育人才素质需求标准,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或素质不高,出现求职失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自身定位不准确,可能是因为你择业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等,对此大学生要全面、冷静、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具体原因,并认真对待,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相信自己、宽慰自己、悦纳自己,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心态,缓和心理冲突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是否也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某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慰藉,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法,如向朋友、老师倾诉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以求得心理平衡。最后,还可以采用自我转移、自我松弛法,如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心理缺陷。其实.生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是在自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调适作用下,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不明显而已。因此,毕业生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客观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要有意识地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健全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和完善,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03.12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篇2

关键词:西华大学,毕业生,考研,就业,选择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013年1月考研热潮刚过, 2014年西华大学考研热潮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 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已接近尾声, 而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也正在火热中结束。一面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面是日趋激烈的考研竞争, 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这个问题摆在了所有毕业生的面前。

(一) 对选择考研的动力来源进行假设

1. 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需求的增加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 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人才战略思想就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多功能人才,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以科研为主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 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在更高程度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必然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2. 躲避就业压力

现在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 而且本科毕业生工资太低, 在双重就业压力面前, 本科毕业生深感自己的学历偏低, 与其委曲求全, 不如再拼搏几年。

3. 盲目跟风

看到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朋友都在为考研奋斗, 形成一种从众心理, 很多同学就产生了随大流的想法,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庞大的考研大军。

(二) 对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原因进行假设

1. 专业特点

专业之间的差异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另一个原因。

2. 家庭因素

查阅数据显示大学生生选择就业的原因中选择“家庭负担重等家庭因素”的有27人占到12.7%。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大学生选择就业与考研时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就业能快速增长社会经验

很多毕业生表示, 现在研究生的就业率反而没有本科生高, 研究生在学校继续深造的这两三年, 本科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快速增长自己的社会阅历, 薪酬也随即翻翻。他们认为在社会上的继续学习比在学校的继续学习更值得。

二、研究设计

就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西华大学的学生面临的选择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 有父母的期望, 有自身的追求, 有社会的压力逼迫着他们选择就读研究生。而在另一方面, 专业的差异、经济的限制、现实就业率与预想存在的偏差促使他们不敢就读研究生, 那么因为这些原因对大学生就读研究生的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研究设计:

西华大学研究生数据研究调查

调查对象:西华大学2010、2011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关于考研与就业去向调查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在10、11级大学生中各抽样100份, 其中各有男女抽样单位50个。

具体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200份。

调查时间:2012年5月

调查人:豆娇

调查内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选择考研的原因、选择就业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选择考研与就业状况”的分析

“是否选择考研状况”分为“考研”、“就业”、“不确定”三种情况。

1. 从整体对选择考研与就业状况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些数据。“考研”的占27%, 从侧面反映出了西华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就业”的占42%, 这说明, 同学中绝大部分都是选择不考研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不确定”, 占20%, 说明还有人处于迷茫中。考研与不考研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条不错的选择题。通过图表可知“考研”、“就业”能说明大多数人的情况。

2. 分析男女生对考研与就业选择

由分析可知, 性别对于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上是有影响的。女生在对于自己的未来的选择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西华大学很多专业都是偏工科, 女生在就业方面相对于男生有着一定的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女生处于逃避就业压力或者是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考虑选择考研, 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 求得一个高学历, 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 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 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

(二) 对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的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42%的同学直接选择就业, 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对其分析了具体原因, 其中, 有45%的同学选择了专业特点, 而选择这一因素大多数同学都是西华大学近几年就业率持续较高的车辆工程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10%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 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直接选择工作, 减轻家里的负担;38%的同学认为就业能快速增长社会经验, 他们认为在社会上的继续学习比在学校的继续学习更值得。而7%的同学是因为其他原因选择了直接就业。

四、结束语

总之, 不管是考研还是直接就业, 到最后不过是殊途同归, 关键要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要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发展, 而非一时的冲动。作为高等学校来说, 要加强学生考研的引导, 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并加强对自我的认识, 对考研与就业作客观比较、分析、判断, 适合考研的鼓励其考研, 适合就业的鼓励其就业或个人创业。对家长来说, 不要都抱着让孩子成为硕士、博士的过高期望, 要理解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之路。对自己来说, 更要“认识你自己”, 应该有充分的自我认识意识,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喜好, 做好判断, 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1]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高玲琍, 周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自我定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208

[3]李庚.对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77.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的市场调节模式[1]。近年来,由于宏觀经济环境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度日趋增大[2]。本文通过对部分本科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本学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心理的总体特征,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建议。

一、大学四年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情况

本文研究对象为涉及机械、汽车、电气、材料、信息、管理、数学、建筑、法学、环境、外语、艺术和体育等专业的毕业本科生,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在即将面临择业的时期的求职意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3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7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地点选择标准

在“你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是哪个”选项上,选择“沿海开放城市”“京、津、沪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其他选项的大学生分别是36.7%、25.5%、3.6%、2.1%和32.1%。

(二)大学生就业岗位选择标准

在“你希望就业的岗位”选项上,选择“管理者”“技术员”“一线工人”的大学生分别是40.1、40.1%和14.1%。

(三)大学生就业理想薪酬选择标准

在“你的理想月薪”选项上,选择“9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000”和“2000以上”的大学生分别是6.2%、12.4%、27.7%、15.1%和24.4%。

二、大学四年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情况解析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面临择业的时候普遍存在盲目性,具有盲从心理。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没有主见,一味追求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希望能够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是毕业生的首选,东北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西部地区却少有人愿意去;或者不顾自身的专业、爱好和特长,一窝蜂地挤向热门单位和热门职业,几乎不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前途[4]。

此次调查还反映出大学生在求职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在一踏入职场就拥有一份丰厚的报酬,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对将来工作的月薪的心理价位已经远远高出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开出的月薪的平均值。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大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一入职场就应该得到丰厚的薪酬待遇。因此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往往以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待遇的好坏作为衡量标准。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调整大学四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正确认知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在择业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要正确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特长、个性、才能以及生理特征和弱点,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能力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形势

近些年来,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涌入求职大军的洪流之中,他们往往喜欢在机会较多的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发展自己。但当他们奔向各地的招聘会时,才发现用人单位太少而应聘的大学生太多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无法在所向往的大城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学校应该在大学生求职前对他们做好职业指导,全面调整好他们的就业心理,加大力度动员和引导毕业生到极其需要人才的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

[1]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63-64.

[2]洪建玲,陈根,夏金海.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6,(1):88-91.

[3]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85-86.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篇4

心情迫切可理解 过分焦虑没必要

“明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0万,

比今年增加2万;全国高校毕业生有280万,比今年增加68万,和那么多人一起竞争,心里挺慌的。”东北片某高校学生小王对记者说。今年全市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取消了,招聘信息大都从网上发布,有的同学恨不得一整天都“挂”在网上,一遍又一遍浏览最新招聘信息,就怕遗漏了一条信息。

校园BBS上,就业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学生在交流中,流露出恐慌、焦虑情绪。“一想到找工作的事儿,我就吃不香,睡不踏实”、“每次打开电脑看到一长串的就业信息,就犯晕”……

一些高校就业办的老师指出,大学生找工作,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完全不必过分焦虑。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上海高校毕业生有8万“大军”,就业率仍高达90%。市教育部门预计,随着明年上海社会和经济等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加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记者从交大、东华大学等高校获悉,从目前情况看,岗位需求旺盛,需求量高于去年同期。

周边省市放眼看 莫让留沪成局限

某高校就业办老师感慨:“上海周边城市的一些大型企业来我们这里招聘,薪酬不低,还亮出了一整套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可学生不‘领情’,这些企业在我们学校几乎每年都招不满学生。”不少高校在调研中发现,有八九成的毕业生想留沪就业。有的毕业生宁愿放弃外地的知名大企业,而选择上海的小公司,干了几个月不满意又“跳”到另一家小公司,“跳来跳去”不利于职业的长期发展。

东华大学就业办主任宋丽贞指出,学生不应把留上海作为一条“思维定势”,这样就把就业视野给束缚了。如今,长三角共同构筑就业大市场,让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苏浙沪三地相互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构建统一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相互为对方输送当地急需的人才,根据对方要求代为招聘毕业生。浙江、江苏等地蓬勃发展的各类企业为上海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容量巨大的人才“蓄水池”,我们鼓励毕业生走出去,做个“长三角”上班族。

莫死守一个目标 多方出击机会多

进著名的跨国大公司是许多毕业生心中的目标,这些公司到名牌高校作招聘宣讲,总能形成上千名毕业生聚集的盛况。而这些公司一般只招十几人,甚至两三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学生“铆”足了劲儿要进这类公司,听宣讲会、设计简历,参加七八轮笔试和面试,但最终还是落选。耗去一个多月时间,回过头来才意识到,期间学校发布的其他招聘信息都错过了,由此也失去了不少就业良机。

上海交大就业中心主任费毓芳认为,大学生在就业中“跳一跳摘苹果”的心态也未尝不可,但不能盲从。应该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自身能力是否与这些企业要求相符,是否有足够实力与数百人竞争一个岗位,要心中有数。应聘中未知因素很多,所以学生要学会“眼观六路”,要经得起挫折,多渠道关注就业信息,选准几个目标多方出击,才能提高“命中率”。(徐敏)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2 篇5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也已经到来,就业形势呈现出多元化、全面化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高职院校中的艺术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个性的特点,在这种压力下呈现出更为明显的诸多心理问题,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而根据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成为高等教育新的主力军,加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就业趋势也呈现了多元化全面化特点。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毕业生,其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将会比普通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艺术类学生产生了自卑焦、虑偏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工作的一个新方向。

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由于艺术类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毕业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失落心理、偏执心理、焦虑心理等。

1、失落心理艺术类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使得他们希望毕业后同样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用人成本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当他们因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频频碰壁无法

就业,或者找到的工作离预期目标相差过大时,支撑他们的精神理念就会轰然倒塌。这种因为主客观原因而造成的自我价值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失落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大部分艺术学生在择业问题上难以自我认同,或是由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自我放弃。,当他们因为难以就业而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时,支撑他们的精神理念就会轰然倒塌,他们的失落心理就会愈加强烈。

2、偏执心理由于艺术类学生专业的特点容易使得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凸显出比普通大学生更明显的心理问题对择业定向性的偏执心理,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个性较强,在考上大学前就开始了数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加之大学时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专业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量的储备人员接受小需求的市场挑选时,必然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初次踏入社会应聘频频的碰壁很容易对细腻化感性化的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面对着就业面的狭窄,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认清形势,调整就业标降低就业期望值,甚至 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长时间地执着于择业的定向性问题会引起不良的情绪负性情绪反应,进而引发一定程度的偏执心理,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抑郁心理,这样的偏执心理很多在艺术类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3、焦虑心理在现实与期望激烈碰撞后,开始的满心期望变成了忧心忡忡、烦躁不安,难以排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彻底失去信

心还有部分举债求学,渴望毕业后赚钱还债的学生面对再三的面试失败由感觉就业无望,自愧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容易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而导致他们不能正常地展示自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作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他们就业的心理负担。

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1、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在逐年成倍地增加,一些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加之每年各个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社会人员,每年希望从事艺术类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规模相当可观。而与此同时,虽然目前我国的动画游戏产业在大力地发展,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岗位,但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还是整体较小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这些艺术类岗位也主要集中在广告室内装潢设计上,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了这些就业机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加之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2、家庭因素艺术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整体而言要优于普通文理类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溺爱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

了一定的不良心理。

3、自身因素学习动机由于艺术类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要低,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而在高中时期突击,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艺术,对专业所对的相关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考上学校后专业基础较差,专业课程学习吃力,面临毕业时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人们常说搞艺术的人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很多 艺术类学生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往往脱节,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面对初次就业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而个性较强自我定位较高且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使得他们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容易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 收入、福利待遇最优化因而存在偏执心。

三、加强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

由于艺术类毕业生受到自身教育以及自身生理、心理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的种种限制或制约,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历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应成为当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1、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但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

或过低,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眼高手低、浮躁虚夸”。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了严重的失落心理。艺术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不 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纠正艺术类毕业生的认知偏差,改变其不良心态,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以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2、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加剧的主要原因。在艺术类毕业生中择业岗位倾向、地域倾向明显。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还有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产生了严重的偏执心理。目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我们要引导艺术类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作为艺术院校更要向毕业生讲清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的具体政策措施,使艺术类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强化艺术类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毕业生自我创业。

3、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 篇6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表现在:

1.毕业生就业协议又称“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协议,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

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计划进行派遣。

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将来可

能发生违约情况时的判断依据。

每个毕业生在落实就业单位后,应该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就业协议是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前明确双方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必须慎重签订。经过多次的完善,教育部门统一印制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已经逐渐向劳动合同靠拢了,它的内容基本含盖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前后8项条款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罗列得清清楚楚。

协议书的第3项条款包含见习期、薪金等重要内容,而且具备形式上的完整,只要填上几个数字和文字,关系立马明确。但在第3项条款的起始处,有着一段文字的补充:“如果甲乙双方已有约定,可以不填写以下栏目,并另附约定条款。”

由于有这个补充规定,不少毕业生所签的就业协议书上第3项条款内容存在空白,除了口头约定外,极少另附条款,只说“按我公司人事制度履行”。相比之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所签订的协议书,就填写得极其规范,没有“空白”。

在劳动法律关系问题上一般都以书面文书作为履行的基础,特别在发生争议时,处理部门也都以书面文件作为证据,口头的承诺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已签约的大学生,当属幸运。可他们其中一些人所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中事关见习期、薪金等关键内容却是一片空白,这就是用人单位的“签约前提”。当然用人单位在签约前也曾向大学生对见习期、薪金等作出承诺,但离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至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现今那些优厚的口头承诺会不会临时变卦,实在令人担心。

就业协议书是与劳动合同的衔接,因为签约时学生都还在学校,还要经过见习才能确定最后的职位、薪水,同时协议书确实存在“市场制约”问题,用人单位也不一定是故意对协议书上的见习期、薪金等项目留“空白”。有的单位顾及到行业机密等原因略去不填,甚至填一个假数字。有的单位薪金本来就是浮动制,也回避填写,所以会有内容“空白”现象的出现。

不过,的确有单位纯粹是为了吸引同学,故意许诺高职、高薪,到时又以各种原因拒绝履行协约。所以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尽可能不要出现“空白”。否则吃亏的肯定是你,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尽可能多了解对方,仔细斟酌约定的内容。

若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填写就业协议书上的一些内容,一定要写好另外的约定并附在协议书上,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经签署的就业协议书上内容在正式签署劳动合同前一直有效,如果劳动合同标准低于协议书条款,学生可以要求单位赔偿违约金。

每个毕业生找到用人单位后都要先签订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是意向性的,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用人单位都要盖章后才能生效。这样,由学校进行监督,就可以避免学生“一女多嫁”情况的出现。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有不少大学生为了“保底”,先逮住一个单位就签,等到日后收到工作地点、薪水福利和发展空间都更好的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便投奔后者。“人往高处走”的观念让毕业生很难满足于现状。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本来并没有打算违约,但参加工作以后,觉得单位不适合自己。一旦找到心仪的去处,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奔去。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篇7

一、研究样本描述

本次抽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540份, 回收有效问卷511份, 问卷回收率94.6%。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访谈对象30名) ,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从总样本来看, 本次所调查的511名2015届毕业生, 其中男生246人 (48.1%) , 女生265人 (51.9%) , 性别构成基本保持1:1水平。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结果中, 可以看出, 我校毕业生在毕业选择上,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大, 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铁饭碗”仍然成为超过70%的被调查者求职时的首要选择。

二、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 我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现状如下:

(一) 基本特征

从上述结果可知, 我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呈现的基本特征如下:

1. 自我意识感较强, 基本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

5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能力尚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66.8%的被调查者能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气质, 但是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已做好求职准备。可见, 有较大一部分学生缺乏求职方面的知识积累, 在求职准备上没有足够的自信。

2.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严重, 择业方向单一且存在偏见。

据表1可知, 有70.6%的被调查者择业方向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从“工作定否”这一指标也可以看出, 到目前为止, 仅有15.5的被调查者工作已定, 大多数毕业生仍然死守“铁饭碗”。在对3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访谈中显示, 70%的人期望在省内工作, 以便于照顾家里。可见, 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仍然成为我校毕业生的“香饽饽”。

3. 就业方式多元化, 创业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放开和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 考研、创业、留学等多途径、多选择就业成为主流, 大部分学生能够客观进行自我定位。调查显示:61.8%的人对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为2000元-4000元之间, 只有24.1%的人期望的薪酬为4000元以上, 当然,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表现出我校毕业生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找到高薪工作。在对30名学生进行访谈中发现, 对于毕业后,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 21名应届毕业生表示考虑自谋出路, 如果条件具备, 他们愿意自己去创业。可见, 我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增强。

4. 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广泛存在。

调查显示, 76.1%的人感到就业压力, 但绝大多数学生 (73.4%) 能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严峻。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 77.5%的人有焦虑感, 30.1%的人抑郁低迷, 40%的学生有自卑心理, 毕业生依赖心理较严重, 达43.2%, 只有19.8的被调查者表示有社会支持感。可见, 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和勇气, 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

(二) 差异性表现

以性别、学科类型、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毕业选择、工作是否落实为自变量, 研究其与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差异情况。[2]p34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上结果显示:

1. 性别与就业心理差异性。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体验到就业压力感以及焦虑困惑、抑郁低迷、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但是, 女生远远比男生有社会支持感。在应对就业压力时, 男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2. 学科类型、生源地与就业心理差异性。

在学科类型上, 文史类的学生比理工类学生更有就业压力感。同时, 文史类的学生在焦虑困惑、自卑、恐惧等负面心理问题上明显高于理工类学生。可见, 在求职中, 文史类的学生求职压力较理工学生更大。从生源地来看, 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跟你体验到就业压力以及焦虑等负面心理。由于农村学生缺乏社会资源, 无资源可“依赖”, 在依赖心理方面, 城镇学生远远高于农村学生。

3.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与就业心理差异性。

结果显示, 非独生子女和贫困生会比独生子女、非贫困生体验到更多的消极负面情绪, 但是在应对就业压力时, 非独生子女和贫困生会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4. 毕业选择、就业单位是否落实与就业心理差异性。

结果表明,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和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比其他就业选择、已经落实单位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就业压力和消极负面情绪。而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但面对就业压力, 没有落实单位的学生的社会支持利用程度高于已经落实的同学。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应届毕业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原因,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重视和加强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大学生有理想、用于创新、善于交往的品质,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 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实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2.上好就业指导课程,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中心任务是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 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问题并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中, 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此外, 还要加强创业教育, 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3.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取消一些不合理的专业, 适时调整教学大纲, 淘汰一些过时的课程,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5.应届毕业生应加强学习, 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并做好求职准备。俗话说, “打铁须自身硬”, 应届毕业生平时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加强社会实践;做好求职准备, 及时关注就业信息, 积累求职经验, 为求职“练好内功”。

摘要:如今,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民族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种种原因, 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研究样本, 了解民族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 为做好民族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民族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学刊, 2011 (6) .

[2]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周平, 沈建芬.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

[4]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09 (4) .

[5]曾恒.当前西部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优化途径探析[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6.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 篇8

[摘   要] 伴随着大学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学生的求职信心、职业期望值、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应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建立一支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班级德育活动中,帮助大学毕业生摆脱就业心理困境。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就业焦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性转化基本完成,与之相匹配的毕业就业分配制度也基本确立,即由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市场选择和激烈的人才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担心前途和未来,心理负荷较重,进入大四年级就开始偏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调查显示,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大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尽早妥善解决,极可能引发其他多种过激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可能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本课题研究旨在了解大学毕业生心理焦虑现状,为高校和相关组织机构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西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18—25岁,平均年龄22.6岁;发放问卷519份,回收519份,回收率为100%;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95.76%。按性别统计,男生共计237份,占47.78%;女生共计260份,占52.22%。按生源地统计,城市学生有203份,占40.84%;农村学生有294份,占59.16%。按专业统计,文科类有196份,占39.47%;理科类有244份,占49.16%;另有57份工科类问卷,因并非主流,故在此不作具体讨论。(详情参见表1)

表1  有效问卷的性别、生源地及专业结构

(二)研究工具与方式

1.大学生就业心理初始调查问卷。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张玉柱和陈中永的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编制,共26个题目。经测定统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表明该问卷信度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可用于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研究。

2.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该量表有20个项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采用4级评分,用于评定被试在焦虑方面的主观感受。经测定统计,SA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3.测量方法。以学院为单位,在辅导员的协助下,使用规定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指导学生测验,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填写,以邮件回复的方式回收。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主成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整体状况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在江西师范大学497名被测学生当中,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26.13%,其中轻度焦虑为18.51%,中度焦虑为6.26%,重度焦虑为1.36%。大学生SAS均分为42.472,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7(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M±SD)

具体分析导致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焦虑的原因,由重至轻依次是缺乏就业支持、就业竞争压力、自信心不足以及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而缺乏就业支持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详情参见表3)

表3  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原因(M±SD)

(二)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程度的比较

分析表4中数据不难看出,江西师范大学男女毕业生在SAS测验的量表得分上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均低于女生,且在缺乏就业支持及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这两个方面更是趋于显著,这说明女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程度相对较严重,教育管理者应给予重视。

表4  男女学生SAS量表得分比较(M±SD)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

0.001,下同。)

(三)不同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程度的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江西师范大学城乡毕业生在SAS测验的量表得分上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大学生。而在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对就业前景担心的得分上,城市和农村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表5  城乡学生SAS量表得分比较(M±SD)

(四)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程度的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江西师范大学文理科两专业毕业生在SAS测验的量表得分上存在一定差异。文科类和理科类大学毕业生在自信心不足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类大学生的自信心明显低于理科类大学生。而在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对就业前景担心和SAS的得分上,文科类和理科类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表6  文理专业学生SAS量表得分比较(M±SD)

三、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江西师范大学497名被测毕业生就业前焦虑发生率为26.13%,SAS量表均分为

42.472,就业焦虑检出率及SAS量表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这与徐洁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自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毕业生不再分配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主流就业方式。新的就业方式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挑战,毕业生不得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寻找工作机会。加上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些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困难。高校毕业生面对这样的就业现状更容易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压力与性别、生源地、专业有关,女生、农村学生、文科生的就业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理科生。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在追求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上,会全面衡量劳动力“性价比”,而女生、农村学生、文科生由于体力、生理、婚育、家庭、思维、能力、人脉关系等因素导致“性价比”低于男生、城市学生、理科生。

四、针对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建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学校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需要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完善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其中,团体心理辅导应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纵观江西师范大学定期开展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可以看出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还在部分领域使用了这一策略以解决毕业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但根据以上调查不难发现,由于软硬件设施不够齐全、专业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师不多等客观因素存在,该校以团体心理辅导手段解决毕业生就业焦虑问题的效果尚待提高。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改进:

一是学校应给予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足够的关注。定期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明确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制定方案并严格执行。听取心理辅导老师的建议,配备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场地等。

二是重视专业团体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学校应提供条件和经费,保障教师定期参加心理咨询与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与兄弟院校保持畅通交流,不定期组织本校心理辅导教师前往兄弟学校相关单位交流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三是完善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团体心理辅导系统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的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适当干预,依靠系统心理团体辅导降低毕业生就业焦虑程度。

四是针对不同问题、不同心理需求的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具有同一问题的学生集中起来统一辅导,让这些学生相互支持,共同成长进步。

五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工作“中心”与“重心”。解决毕业生就业焦虑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消除大学生短期心理问题,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在正视自我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能够施展抱负的职业。

六是在日常个体心理咨询、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当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精神,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班级德育活动中。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提升班级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克服个体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可谓是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良好途径。高校辅导员在接受系统培训后可以指导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引导班集体健康成长。

七是树立系统团体心理辅导意识,既重视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又要关注辅导之后的评估和反馈。实践证明,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即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始抓起,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可以通过在低年级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待到学生毕业前,再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其了解本专业的状况,认真对待当前的就业趋势、社会需求及行业状况,加快个人社会化进程。学生通过不断进行角色调试,抓住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进而实现自己的求职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洁.认知重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效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张晓琴.大学生就业焦虑及成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4(5):106-108.

[3]张玉柱,单和盛,诺敏.高师毕业生的状态—特质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27-30.

[4]安雅然.大学毕业生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37):143-145.

[5]刘洋,王金祥,李杰.河南省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抑郁及其影响闪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9):467-469.

上一篇: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模板下一篇: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