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优化策略的浅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概念

首先,要了解银行对公业务包含企业电子银行业务、信贷业务、单位存款业务、机构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国际业务、资金清算的业务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银行内部最基本的是储蓄(对私)、会计(对公)和信贷,这三个部门。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是指,银行作为中介,以收利息为条件为客户提供借贷,主要是为了赚取其中的利息,这也是各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这对于主要以赚取利息来盈利的银行说,信贷业务是它的收入支柱。

二、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重要性

银行的主体业务是信贷业务。信贷业务,掌握着银行发展的命脉,这里面含有的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是它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会对银行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下,由于涌入国内的外资银行不断增加,有不同文化背景,所呈现出来的管理模式,导致国内稳定的银行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各银行开始重视金融创新。此时,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优化、拓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银行对公信贷业务基本概况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现在越来越多,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资金紧缺问题,就需要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来为我们排忧解难。

(一)对公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1)新常态经济下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有着顺周期的突出特点,增长速度放缓成为常态。2010年后,我国GDP增速从10.6%渐渐降到2016年的6.7%,从中看来,“L”型增长仍然会持续。同时,M2增长速度从14%左右降到了10%左右,2017年8月更是下降到8.9%的历史低点。虽然金融机构里各项贷款新增数量屡创新高,但因为基数较大,其增长速度也逐渐降至2017年的13%左右。截至2017年末,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5.7%,21家主要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0.1%,其中,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主动矫正过往模式下的部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压缩对过剩产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据统计,中国农业银行已对钢铁、煤炭等13个产能过剩行业实施限额管理。

(2)在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中,对公信贷业务的比重渐渐减少,而且年度之间的幅度波动比较明显。从2010年的63.77%降到2016年的48.22%。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增量占贷款增量的比重下降明显。只从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年度信贷增量来看,年度之间的信贷增量变化较为显著。例如,连续两年信贷大幅增长之后,2016年的信贷增量比2015年的信贷增量明显下降了1.28万亿。这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对公信贷业务顺周期的突出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表外业务的发展快速,这导致对表内业务产生了替代的作用。

(3)银行对公信贷结构调整的推进加快,资金投向从传统产业转至新兴产业,银行信贷资源的流向根本上是由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源的需求所决定。再从生产方面来看,通过储蓄动员形成的金融系统资本集中机制,后又通过资金调配,以此引导投资的方向,支持资金由传统产业转至新兴产业,由过剩产能转至稀缺产能,由低效部门转至高效部门,这样就实现了资源在产业或部门间的转移,促进经济快速的增长。

(二)对公信贷业务存在的不足

(1)贷款的分配没有均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信贷业务的了解以及接受在大中型城市很多,而偏远的地区基本没有银行对公信贷业务。并且银行对公信贷款领域,大中型企业占据的比例极大,而因为规模太小的小型企业,手续方面准备的比较完善,却也很难办理贷款业务。二是,信用贷款区域分配不太均匀,导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另外,企业之间的分配也不均匀,这使企业资源的失去分配的平衡,更是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稳定、平衡。

(2)缺乏相关人才。国内大型银行信贷投向集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也渐渐增强,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又显得非常缺乏。于是,综合型人才就成了企业之间最大的竞争优势,这是每个企业都努力寻求的人才资源。

(3)业务管理有待加强。当银行对公信贷业务出现问题时,不能做到及时反馈问题,而且客户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方案,监管领域也有着很大的缺失,银行没有很好的推进信贷业务,这都是由于业务管理不够完善。

四、优化公信贷业务的措施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随着严监管政策深入推进,表内信贷业务仍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接下来,对公信贷业务可从信贷结构、客户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创新、风险防控五方面入手,进一步做精做细做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推进银行对中小型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力度

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信贷方案,要积极推进对中小型企业信贷业务完善的步伐。与时俱进,及时进入市场做详细调研,并且要调整信贷方案。积极地针对中小型企业,开展的信贷业务拓展。

之前的银行存在有对于对公客户的开发深度的不足,对于企业需求的发掘和理解不够彻底。建议银行科学制定业务项目、客户进入或退出的标准,针对某一企业,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供应链上游、下游等生态圈,展开分类管理。

(二)推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银行本身的发展需求,传统的银行人才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这就需要,可以全程跟进客户对于相关业务的办理体验,并能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大量综合型人才。

(三)准确把控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重点要优化对公信贷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仍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准则。一是要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继续对国家重点领域的金融大力支持;二是开展布局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的升级,可以重点聚焦中高端消费、科技信息、现代服务、绿色环保、先进制造等等;三是对接精准脱贫,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向贫困地区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推进严重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并积极重视培育“造血”的功能;四是布局绿色金融,可借助发行绿色债权、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丰富绿色信贷产品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综合化服务水平。

为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态轻型化发展的趋势,部分行可根据自身业务特征和经营模式,以“轻型银行”为转型方向。详细看来,一是将部分企业的信贷业务转至交易银行或者投资银行等领域,积极实现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的一体化,抓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重组、兼并的机遇和资本市场信贷业务的机会;二是精细化发展金融科技,逐步完成对信贷业务的信息技术化改造,实现符合条件的部分企业信贷业务平台化运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要深入了解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好的贯彻落实其经济政策,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又能获得国家大力的支持。

五、结语

我们应当加快推进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优化、拓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促进银行业务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也不断发展,呈现出了新常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伴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竞争愈发激烈,但是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也迎来了众多领域的细分、结构性调整的发展机会,各银行所要面临的将是对公信贷业务进行优化、拓展。本文将通过介绍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概念、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重要性、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概况以及优化公信贷业务的措施方面,以此,探讨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优化策略。

关键词:对公信贷业务,银行,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羿杨.商业银行开展对公信贷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

[2] 张辉,贺敬之.银行业信贷结构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3).

[3] 刘畅.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拓展和优化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

[4] 王秋实.我国银行的对公放款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7(12).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筹资偏好问题研究下一篇:消防工程中防火分隔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