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精选8篇)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成都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贷档案管理,有效地为信贷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信贷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贷档案是指本行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包括贷前、贷时和贷后各流程),收集、整理、填写的具有法律意义或查考价值的资料,包括各种合同、文件、账表、函电、记录、图表、声像、磁盘等。凡本行经营管理的各类信贷业务资料都属于信贷档案管理的范围。

第三条 信贷档案管理是指对信贷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调阅、查询以及销毁的过程。档案管理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保密性要求。

第四条 信贷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建档”的管理原则,即在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行负责管理和保管本级行的信贷档案,并负责对本行系统的信贷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上级行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公司类及个人类信贷客户,适用于信贷客户各类表内外信贷业务。凡与本行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均应建立信贷档案。

第二章 信贷档案的内容及分类

第六条 根据信贷档案的形成和利用特点可将信贷档案分为:借款管理类、担保管理类、要件类、综合管理类。

第七条 借款管理类档案内容

(一)借款人基本资料 1.法人客户:

(1)《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特种经营许可证》、《企业资质等级证》等各类证照(经年检)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材料原件、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履历材料原件;

(3)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及主要股东个人征询查询的授权委托书和个人征信纪录查询情况;

(4)公司章程复印件(须加盖工商行政管理局提档鲜章)、企业注册资本验资报告复印件;

(5)企业简介、企业变更登记有关文件、生产经营资料、企业转制、改组等重大行为的相关材料;

(6)企业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和当期财务报表原件;

(7)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及企业最近半年所有开户银行对账单;

(8)贷款卡复印件及近期企业征信系统查询;(9)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2.个人客户(含农户):

(1)借款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外籍护照、回乡证等)复印件、户籍证明复印件、婚姻状况证明材料;(2)个人信用报告;(3)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信贷业务申请资料

1.借款用途证明材料,与贷款用途有关的商品交易合同、产品订单、相关税务发票等复印件。

2.与项目贷款有关的项目建设方案、投资概算原件或复印件,以及项目立项、规划、用地、选址、招投标、环评、建设施工许可等相关许可证和批文复印件;

3.其他需要的材料。

第八条 担保管理类档案内容

(一)担保人基础资料 参照借款人基础资料收集。

(二)担保能力分析

1.保证担保资料:保证人担保能力分析评价资料。2.抵押贷款资料:抵押物评估报告、抵押物清单及说明等。

3.质押贷款资料:权利质押中的各类有价单据(存单、有价证券、汇票等);以依法可转让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应提供评估报告和作价依据;动产质押中质物的评估报告和作价依据;

第九条 要件类档案内容 要件类档案是用于证明信贷业务法律行为的基本要件。

(一)公司类贷款审批流程中的要件(均要求收集原件)1.借款申请书; 2.贷前调查报告; 3.审查报告;

4.信审会(组)会议记录(表决表)、审批决议、上级部门的审批文件;

5.其他材料。

(二)个人类贷款审批流程中的要件(均要求收集原件)

1、借款申请书、贷前调查报告、审查报告及审批资料等,或能体现以上内容的相关要件(如表格化的《个人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表》等);

2、其他材料。

(三)合同、协议、权证等凭证资料

1.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最高额保证合同、抵押合同、最高额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及以上合同的补充协议;银行承兑协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协议、展期协议、综合授信业务合同等;

2.借款人董事会(股东会)同意借款的决议; 3.担保人董事会(股东会)同意提供担保的决议或声明书;

4.房屋(土地)产权证、他项权证等权证类复印件、权证类档案入库登记表(见附件3-

5、6);

5.借据; 6.其他资料。

第十条

综合管理类档案内容 1.公司类授信业务管理台账; 2.信贷资金使用台账及用款凭证; 3.首次贷款检查报表、定期贷后检查表; 4.贷款风险分类资料;

5.企业各种证照年检记录及变更资料复印件; 6.按季(月)收集的企业财务报表; 7.贷款风险预警报告及处理意见;

8.客户还款提醒函及逾期贷款催收通知函; 9.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权证类和要件类档案必须存放原件。其他档案原则上应存放原件,如只能留存复印件,则应加盖借款人公章,经客户经理(信贷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加盖与原件核对一致章并签字确认。

第三章 信贷档案管理职责及分工

第十二条 为提高本行信贷档案管理水平,使信贷档案得到完整的保存、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各分支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臵固定人员为档案管理员。

第十三条

具体经办信贷业务的客户经理(信贷人员)(含资产保全人员,下同)是客户信贷档案收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外来原始资料、岗位授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及时性负责。客户资料需要补充、变更时,客户经理(信贷人员)负责及时通知、报送相应人员。

第十四条 对于上报总行审批的项目,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资产保全部门调查、审查、审批人员是信贷审批时档案资料的主要责任人,对该部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十五条 各分支机构档案管理员是信贷档案保管的主要责任人,承担立卷和保管职责,对信贷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负责。对接收的移交资料发现有遗漏的,应要求移交人及时补齐;督促经办客户经理(信贷人员)按时移交各类信贷档案资料;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不良信贷资产维权资料等。

第四章 信贷档案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 真实性要求

信贷档案资料原则上要求为正本、原稿,不得另行编写与修改。对于只能收集到复印件的重要信贷档案资料(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明等),要求客户在复印件上加盖公司公章;对于个人客户的身份证明及户籍证明材料要标注再次复印无效字样。经办客户经理(信贷人员)应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加盖“与原件核对一致”印章,并签字确认。

第十七条 完整性要求。档案资料要求内容完整,要素齐全。第十八条 规范性要求。客户信贷档案管理须按本办法的管理要求执行。

第十九条 及时性要求。整个信贷流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应按时归档,情况发生变更,应及时更新。

第二十条 保密性要求。任何人对涉及国家机密、本行和信贷客户商业机密的信贷档案资料均需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第五章 信贷档案的移交

第二十一条 各分支机构经办客户经理(信贷人员)须在信贷资金上账后5个工作日内,将整理后的信贷资料移交给档案管理员归档。

第二十二条 信贷资料移交时,移交人应按借款管理类资料、担保管理类资料、要件类资料、审批发放资料四类分别填写好《信贷档案移交清单》(见附件3-1),经移交人、接收人和监交人当面查验、签字确认后,完成授信资料的移交工作。

第六章 信贷档案的立卷和归档

第二十三条 档案管理员应在接收到授信资料1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信贷档案立卷工作,按照“按户建档、分类管理”的原则管理信贷档案。

第二十四条 信贷档案以信贷项目为单位组卷,装具采用卷盒形式,一卷一盒。材料少的其档案可采取软卷皮方式以卷为单位装订(软卷皮封面格式见附件3-2),然后将若干案卷合装一个档案盒(档案盒式样见附件3-3),材料多的可组成多个盒。盒内资料以件为单位装订,每盒资料均应编制《信贷档案卷内资料目录》(见附件3-4),按借款管理类资料、担保管理类资料、法律要件类资料和贷后管理类资料划分一类一件,分别类装订成册。对于资料较多的档案资料可以分册装订。

第二十五条 将案卷按照“客户—信贷项目—档案类别”的顺序进行分类排列。即首先区分不同的客户,然后将同一客户的全部信贷档案按不同的信贷项目分开,同一信贷项目下再按照信贷档案类别依次进行排列。

第二十六条 按以下要求逐卷填写案卷封面和卷盒脊背各项目:

(一)卷宗名称和卷宗号。“卷宗名称”一栏填写各分支机构全称。“卷宗号”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编制,不得重号。

(二)经办部门。填写经办该业务的具体部门。

(三)客户名称。公司类客户填写单位全称,个人类客户填写姓名。

(四)案卷标题。填写标准为:贷款形式(授信、新增、周转、重组等)+业务品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农户小额贷款、个人二手住房贷款、公职人员小额信用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仓单质押、保兑仓、经营性物业抵押等)+贷款方式(信用、保证、抵押、质押或票据贴现)

(五)合同生效日和到期日。填写信贷合同或证书正式生效和规定期限的到期日。

(六)保管期限。按有关保管期限的规定填写。

(七)信贷业务办结时间。填写贷款本息结清或信贷业务执行完毕的时间。

(八)卷内件(张)数。以件为单位装订的案卷,填写卷内实有文件件数;以卷为单位装订的案卷,填写卷内实有文件张数。

(九)。填写归档。

(十)盒号。填写档案盒排列的顺序号。

(十一)归档号。归档号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编制,由档案类别数字两部分组成: 档案类别:借款管理类—J 担保管理类—D 要件类—Y 综合管理类—Z 如:借款管理类的第一份档案为J1

(十二)目录号、案卷号。由档案部门统一编制。立卷完成后,对于信贷业务从发放至贷款本息结清或信贷业务执行完毕期间形成的后续归档材料,信贷档案管理员应随时进行补充归档。

第二十七条 档案管理员还应建立总的档案目录,以便查询。目录应包括:卷宗名称、卷宗号、、客户名称等。

第二十八条 建立否决信贷档案。授信业务在审查、审批过程中被否决后,除退回客户相关资料外,要按户建立否决信贷档案,供今后经营决策参考。被否决的信贷档案(内部审批资料)由信贷管理部门专夹立卷,按时间顺序排列,根据业务量按期装订,按归档。

第二十九条 信贷档案装订要求。

档案装订前应去除卷内文件的金属物,档案文件资料如有破损,纸张过大、过小,或装订线外有有效内容的,都应进行裱贴、折齐。字迹已模糊扩散的应复印后与原件一起装订。案卷装订要结实、整齐,便于保管和阅读。

第七章 信贷档案的保管

第三十条 各分支机构原则上均应设立专门的信贷档案室,并配备防潮、防光、防高温、防尘、防虫、防火、防盗等设备和防护手段,保证信贷档案的安全。无条件设臵的,应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存放信贷档案。

第三十一条 授信业务重要权证的保管,如抵押、质押物凭证,包括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证明书、存单、有价证券以及其他产权或收益凭证、财产保险单等,要求将原件移交会计部门保管,在信贷档案中保存权证复印件、权证交接有关凭证和重要权证登记表。

第三十二条 对特殊的文档资料,如声像、磁盘等存储介质需以授信客户为单位加以保管,如另夹保管的,需在相应的信贷档案资料目录中注明。

第三十三条 客户信贷档案按照重要程度不同,确定不同的保管期限。信贷档案保管期限,从信贷业务本息全部还清或授信业务全部履约完毕后的次年开始计算。档案中借款管理类、担保管理类信贷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5年;档案中要件类、综合类信贷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否决授信档案保管期限为5年。

第八章 信贷档案的调阅

第三十四条 信贷档案应实行调阅登记制度。档案部门应按照有关保密规定,严格掌握调阅范围。凡因工作需要调阅信贷档案者,均应填写《信贷档案调阅登记表》(见附件3-7),经单位有权批准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现场调阅。如需复印的,要填写《信贷档案复印申请表》(见附件3-8),经批准后应由档案保管员为其复印。

第三十五条 信贷档案原则上不得出借,但因特殊原因确需出借的,借用人除按规定登记外,还需填写《信贷档案资料出借单》(见附件3-9),经有权批准人签字批准,留下备份或复印件后由档案管理员凭单出借。

第三十六条 信贷档案资料借用人或查阅人在借用或查阅期间,应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归还出借的信贷档案时,档案管理员应对照出借前留存的备份或复印件逐一清点归档,在确认归还的信贷档案资料真实、完整无误后,按规定登记确认。一经确认,档案管理人员就须对归还后的档案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七条 对于司法部门及监察、工商、税务、审计、监管等部门和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查看其单位介绍信、身份证明文件及调阅公函,并由有权批准人批准后在介绍信上的批注意见。需带走原件的,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九章 信贷档案的检查

第三十八条 本公司总部客户部门负责对全辖信贷档案管理的检查工作,撰写书面检查意见并提出书面评价意见。

第十章 信贷档案的清退和销毁

第三十九条

对已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信贷档案,其中应退还给客户的资料(含规定的抵质押物权证),经有权批准人批准后办理退还手续。

第四十条 档案的销毁。

(一)档案管理员统计出已到保管期限需要销毁的档案,编制《信贷档案销毁清册》(见附件3-10),向分支机构领导提出销毁意见。

(二)各分支机构分管负责人在信贷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档案销毁工作必须要有会计部门人员、客户部门人员和各分支机构分管负责人共同参加。销毁人认真按照销毁清册上所列内容清点核对后,进行销毁(以粉碎或安全燃烧方式),销毁后,销毁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销毁情况报告各分支机构负责人。

第十一章 责任与处罚

第四十一条 信贷档案管理各流程经管人员应按照信贷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四十二条 违反信贷档案管理规定,未及时收集和移交信贷档案资料的;毁损、遗失、擅自销毁信贷档案造成档案不全的;涂改、拆取、伪造信贷档案的;擅自对外公开信贷档案和相关资料的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缺失的行为,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当事人的相应责任。因信贷档案管理问题造成债权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第四十三条 因工作需求,需更换档案管理员时,应由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组织办理信贷档案的交接工作,填写《信贷档案交接表》(见附件11)。因交换手续不全致使档案资料损毁、散失的,要查明情况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项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第四十五条 本试行办法由总行负责解释、修订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3-1.信贷档案移交清单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2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是银行业实施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是, 商业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是什么样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对商业银行来说,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但由于不是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 受到监管当局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较少, 其管理现状也较少被了解。笔者以对所在城市的商业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现状调查情况为例, 进行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笔者共对所在城市17家银行机构进行了调查, 其中, 国有商业银行3家, 股份制银行7家, 城市商业银行4家, 地方性银行3家, 调查涵盖了各种规模的银行机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 纸质档案数量

根据调查情况估算, 本市银行业纸质会计档案的存量约近2 000万册, 每年新增约为170万册, 纸质档案的存量和增量数量都较大。

(二) 管理模式

除1家银行将会计档案外包给档案馆管理外, 其余银行都是自行管理, 但有4家银行有档案管理外包意向。

在会计档案自行管理的银行中, 有8家实行全市会计档案集中管理, 占50%, 但主要为中小银行或在本市主城区以外分支机构较少的银行;6家会计档案由分支行自行管理, 占37.5%;2家会计档案主城区集中管理, 其他由分支行自行管理或分片区集中管理, 占12.5%。

在纸质凭证影像化方面, 4家银行全部实现了影像化, 占23.5%;4家银行进行了部分影像化, 占23.5%;其余银行未进行影像化处理, 占53%。

(三) 场地及人员情况

在自行管理会计档案的16家银行中, 11家银行的档案管理场地为自有场地, 占68.8%;1家银行为租用场地, 占6.3%;4家既有自有场地、又有租用场地, 占24.9%。其中, 国有银行、地方性银行由于分支机构多、业务量大, 档案占用场地面积大, 最大的场地面积有9 800多平方米;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银行一般档案场地面积有2 000-3 000平方米;采用分支行自行管理模式的银行, 分支行档案场地面积一般有100-300平方米。

各银行都有专职、兼职管理人员, 采用档案管理集中模式的银行都有专职管理人员, 人数一般为1-5人, 并有若干兼职人员;采用分支行自行管理模式的银行, 每个分支机构都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二、会计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 纸质会计档案数量多, 管理难度大。

由于对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和期限有严格要求, 即使进行影像化, 仍需要对纸质凭证进行保管, 随着银行业务量增长, 纸质凭证逐年累计, 数量越来越多, 管理难度大。

(二) 管理模式分散、粗放, 纸质会计档案状况堪忧。

中小规模银行、分支机构较少的银行一般对会计档案采取集中管理模式, 但规模较大银行的会计档案一般分散在分支行自行管理, 但分支行机构受场地、人员等限制。银行机构会计档案保管条件一般达不到专业要求, 有一定的风险隐患, 状况不容乐观。

(三) 占用场地面积大, 档案管理人员多, 管理成本高。

由于管理分散, 银行分支机构都需要会计档案管理场地和专兼职管理人员, 而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管理效率较低, 造成档案管理成本高、效益低, 已经对银行业务经营形成了一定制约。

(四) 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及影像化程度较低。

目前, 管理信息化和影像化程度较低, 档案查询十分不便, 对纸质会计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低、难度大。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实现了数据大集中, 但会计档案影像化程度低、查询困难、分散在各个支行管理的模式, 已经不适应银行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业务运行, 并已对业务运行造成一定制约。

三、对加强和改进银行会计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 大力推进会计档案管理第三方外包服务发展

一是通过服务外包, 银行业机构可以简化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流程, 减轻管理压力, 重新配置资源, 更加着力于核心业务竞争, 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是通过服务外包, 由专业机构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可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通过服务外包, 银行业机构可以获得专业化的服务, 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和维护质量, 更好地满足防火、防盗、防潮、防损坏等各种要求。

四是通过会计档案服务外包, 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业务服务外包发展。银行通过业务外包, 可以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配置各种资源, 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 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 大力推进纸质凭证影像化处理和信息化管理

一是适应银行数据大集中模式下的业务运行需求, 推动业务创新发展。比如, 通过凭证影像化处理, 可以开展纸质票据截留、集中会计处理、集中事后监督等业务创新, 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二是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通过纸质凭证影像化处理,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会计档案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规范管理, 可以快速实现对会计档案的查询。

三是影像数据可作为纸质凭证的有效备份。纸质凭证难以进行物理备份, 如果在管理中出现损坏, 将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通过影像化处理, 可实现纸质凭证的数字化备份, 是防范纸质凭证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四是有利于会计档案信息的综合利用。通过影像化、数字化处理, 建立会计档案数据库, 可以实现对档案数据的分析、挖掘, 为经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三) 切实加强对第三方服务外包的管理

一是严格选择第三方服务外包商。银行机构应该选择具有相关主管部门认可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外包商, 以避免服务外包政策风险。

二是要签署保密协议。银行机构应该与第三方服务外包商签署保密协议,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防范会计档案信息外泄。

三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业务外包不能视同于管理外包、风险外包, 银行机构仍要加强对外包业务的管理, 不能听之任之, 任由第三方外包服务商管理, 以防范业务风险。

四、开展会计档案管理服务外包的具体举措

目前商业银行会计档案管理服务外包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形成会计档案管理服务外包市场, 很少有第三方专业化公司开展该项外包服务。

银行会计档案是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记录和重要史料, 是金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 由于银行会计档案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对会计档案服务外包方的选择会十分谨慎和严格, 将造成银行会计档案服务外包市场的难以形成。

一个可行的具体举措是:由和本地商业银行有密切关联的第三方机构, 如本地的票据交换所、金融结算中心等单位, 建立票据仓储中心, 以此作为开展银行纸质会计凭证管理、影像化的服务外包方, 推动本地区 (省、市) 会计档案管理服务外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银行档案》的语言魅力 篇3

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亲切。任何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区。任何成功的作家,总会提炼自己生活区域的方言,带人作品之中。有幸和马笑泉生活在资江上游的同一块土地,作品中的方言时时给我迎面吹来一股乡土味浓郁的亲切的气息。“凡是搞不起一言堂的,都是没卵用。迟早要被拱下来”,“拱”的含义十分丰富,有弄、搞、拉、撤的意思,更有因拉帮结伙或明或暗反对而被挤下台的意思,生动地表达了人行行长龙向阳认定“只有搞一言堂”的心态。“在走廊上扯气的人多了”,扯气指说话,说闲话,无用的话,甚至是惹事生非的话。“绝没有想到要扳翘”,扳翘含有凭借某种优势或自认为的优势,自我抬高身价,不理他人,不屑顾他人的心态和行为。一个作家,如果想故意显示一下方言,来凸现作品的地域色彩,那其实不但是徒劳无功的,而且会影响作品的普遍认同。马笑泉作品中的方言,从其意义上来看,是非用不可的,因为不用这种方言,而要把其丰富、复杂的意蕴表现出来,一种情况是要多用许多文字,另一种情况就是根本无法找到其它语言表达其种种含意。也就是说,马笑泉并非是想显示一下方言,而是作品本身逼着作家,非用这种方言不足以表达其含意。一种弱势语言,要进入强势语言中心,为运用同一母语的人们普遍认同,也就是成为“官话”、“普通话”,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弱势语言本身的原因。一地一区的方言,其词汇如果意义特别,含蕴丰厚,强势语言中没有词汇可以替代,它就可能进入强势语言中心。而这种“可能”,要靠作家去变成现实。也就是说,需要作家发掘、提炼,并通过作品自然而然地推出,让其“进入”,从而充实、丰富本民族的语言。这是成熟的作家对民族语言发展作出的不易觉察而又不可磨灭的功绩。《银行档案》中诸多邵阳方言,比如“跳诈”、“放臭”、“通味”、“浮头”、“二醉二醉”、“有把戏看”、“刮上不少人”、“你比我还雄一些”、“一副卖牛肉的相”、“牛哄哄的向老板”等等,时时让我感到一种方言的亲切,一种弱势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其语言的表现力一定是强大的。我读《银行档案》,常常感到马笑泉笔下的语言具有穿透的力度。这种表现的力度,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体现的:

一是提纯邵阳地区乃至整个湖南地区的方言。引人注意,说“格外打眼”、“穿衣服不要太打眼了”。“打眼”一词,形象,生动,而又包含人的感受在内,“不要出人民银行这个门,省得破別人打爆去”、“把个两室一厅差点挤爆”,两个“爆”都有烂的意思,前一个“爆”还有死的意思,但“爆”字更形象,更具直观性,给读者印象更鲜明,更深刻。其余诸如“霸蛮”、“溜熟”、“烂脸”、“硬扎”、“蜜笑蜜笑”、“飞龙县的哪一条街,我没有走烂过”等等,其表现力度,都是别的词汇难以达到的。

二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容黄建国的穿着,“裤子有门板那么厚”;形容受惊,“心都吓肿了”;形容喝醉酒,“连头发根都红了”;形容高兴,“差点要蹿到天花板上去了”;形容吃惊,“好像是喊她去跳衣舞”;形容打得猛,“几乎把赵燕的脑袋打脱”……此类夸张,将其形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将其心态披露得淋漓尽致。一些比喻也十分新奇有力,形容叩机不停地响,说“在腰里养了只蝈蝈”;形容批评,“是在往人心上插刀”;形容糊涂,说“脑袋里一窠糨糊”;形容语言伤人,说“频频遭遇来小红的话语子弹”;形容老人的笑,说“脸上绽开一沟一沟的笑容”;形容语言刺激,说“声音像电钻一样,从他的耳门钻进去,搅得他的脑神经生疼生疼”…一将抽象化为形象,将观念化为具体,其功力不是轻易可以达到的。而且,拟物、通感,也常常在文中生动地闪现:“该女的体形看上去颇像乡下装酸菜的坛子,脸上笑起来又好像个烂掉的柿子,钱威被她的秋波一送,转身想逃,却发现腿都被骇软了”;“段菲……发出脆亮的笑声,好像一串玻璃球在大理石地面上弹跳”。此类语言,形象生动,仿佛可触可摸。

任何一部作品,作家都无法摒弃白描。白描似乎容易,是什么写什么,不加修饰,不事形容,但其实是一种很难修炼到的语言功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古诗词中这些经典名句,都是用白描展示的美妙画面,马笑泉的《银行档案》语言表现力的第三个方面,也体现在白描上。《陈卫东》一章中,写陈卫东的穿着,外衣“挂在陈卫东身上”,一个“挂”字,太大和空荡荡的感觉惟妙惟肖。写黄建国的裤子,“颜色要蓝不蓝,要黑不黑”,灰不溜秋,色泽混浊,如在眼前。黄和平为宋小红换了一双沾灰的筷子,“宋小红看了他一看,竟然觉得心下欢喜,很小声地说了声谢谢,马上变为淑女,垂首静容,看着桌面”,其窃喜还着的形态毕现无遗,妙至毫巅。

《银行档案》语言表现力的第四个方面,那就是调侃语气带来的幽默色彩。幽默是一种智慧,调侃是这种智慧的表现,它有时化沉重为轻松,有时寄寓作家淡淡的讽谕,透露出作家对所写事物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表现作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写入行行长龙向阳以权谋私,先给别人安排亲属工作,然后为乡下侄子谋得岗位:“龙向阳是个交换大师,轻易就把乡下两个侄子都交换到城里吃商品粮,让他乡里那一大家人都对他热乎得不得了”,以扬离抑,意味深长。“陈小兵从长沙回来,腰杆子挺直了,人也变得时髦了,动不动就说OK。只是OK说得再多也无助于找工作”,幽默中略露嘲讽,让人颔首微笔。城信社领导原想巴结人行,为人行安排子弟工作,龙向阳出事了,就不考虑了,“领导总是很现实的,立刻就把温暖送给了别人”,批判的矛头深藏于调侃之中。有时,大词小用,“股里的同志便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对付同行的李竹天,“坐在麻将桌边……大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劲头”,“女儿的眼泪威力无比”,“江平壮实,陈丽丰腴,两个人抱在一起,颇为壮观”;有时,运用谐音,“眼睛配合着步法在左颐右盼,时不时还给江平送去一捆秋天的‘菠菜。”有时,正词反用,面对“一万块钱的红包”,“一再推辞。充分表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最后因为盛情难却,只好笑纳了,同时答应会给下面打招呼”;有时妙用比喻,写玻璃厂女工削梨子皮:“手法极好,转眼就把梨子的衣服脱光,比脱自己的还利索”;有时运用对比,“领导们练的是云里雾里的太极拳,他练的是直来直去的铁砂掌”;有时运用联想,“那俄国女人骚劲十足,却被屈红旗搞得服服帖帖,这大概是继左宗棠、曾继泽之后,中国人与俄交锋所取得的又一次彻底胜利”;写人物的心态、行为,意在言外,言浅旨深。此类语言,《银行档案》比比皆是,构成了全书的一种幽默、轻松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出作家把握内容、驾驭语言的成熟和轻松,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这种风格应当是马笑泉的作品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银行档案》中,无论是运用方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还是运用白描和表达幽默,也无论作家是刻意为之,还是自然出之,反正都让人感到一种厚重的质感,品味到语言意义含量的丰厚美、深刻美,甚至感到一种穿透心灵的震颤。

马笑泉的作品已走向世界,成名作《愤怒青年》在法国翻译出版。他作品丰富,但我读得不多,《银行档案》是目前我唯一读过的。但就是这一部长篇,让我相信马笑泉的作品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未来,走进历史。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信用社信贷档案的科学管理,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有效地为信贷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用社贷款档案,是各社在管理和经办各类人民币贷款和外汇贷款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史料价值和查考利用价值的贷款管理专业技术材料的总称,是贷款管理工作的原始凭证和参考依据。

第三条 信用社贷款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建档的管理原则。即:在联社的统一领导下,各基层信用社负责建立本社所管理和经办的信贷档案,并负责对本社系统贷款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联社对本社贷款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 各基层信用社应重视贷款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贷款档案工作的领导。信贷业务部门和档案部门应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贷款档案得到完整的保存、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

第五条 凡是本社管理和本社直接经办的用信贷资金发放的各类人民币、外汇贷款项目,均属于贷款档案归档范围,均应按照本办法建立贷款档案。其中属于本社经办的贷款项目,应保证其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属于本社管理的贷款项目,其档案资料的收集,以能够满足贷款工作管理需要为准。

第六条 贷款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自然人贷款归档内容:

1.借款人基础资料

(1)贷款申请书

(2)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证明(复印件)(3)借款人及配偶户口簿(复印件)(4)借款人及配偶收入证明(5)申请人及家庭有效资产证明 2.贷款信息材料

(1)调查报告

(2)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3)所在村委会组织的意见(4)贷款审批会议记录

(5)借款合同及担保、抵(质)押合同 3.保证人需提供的资料

(1)

保证人及配偶身份证明(复印件)(2)

保证人及配偶收入证明(3)

保证人财务状况或财产收入证明 4.抵押人需提供的资料

(1)

同意抵押意向书(原件)

(2)

抵押物评估报告(由中介机构提供原件)(3)

评估单位资格证明(复印件)(4)

抵押物清单(原件或复印件)

(5)

抵押物权利证书,如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使用

证(复印件)

(6)

客户及家庭18岁以上成员同意抵押的证明(7)

房产交易契税证

(8)

第三方财产共有人抵押同意书(9)

房屋他项权利证复印件(10)

房产抵押登记表 5.质押人需提供的资料

(1)

同意质押意向书(原件)(2)

出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3)

质押物出质人及财产共有人同意质押的方面材料(4)

质押人有关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6.信用社内部需提供的资料借款

(1)

开立贷款帐户通知书(2)

贷款凭证(3)

还款凭证

(4)

信贷员的日常贷后检查记录(5)

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

(6)

会计部门出具的本金及利息结清清单(7)

信贷业务逾期催收通知书(8)

贷款展期协议书

(9)

自然人其他贷款五级分类认定表(5万元以上)(10)

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归档内容:

1.

借款申请书。

2.

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等级测评表 3.

农户经济情况登记卡 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

5.

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证明(复印件)6.

借款人及配偶户口簿(复印件)7.

借款人及与偶收入证明 8.

申请人及家庭有效资产证明 9.

调查报告

10.

借款人的历史还款记录 11.

所在村委会组织的意见 12.

贷款审批会议记录 13.

贷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 14.

贷款凭证 15.

还款凭证

16.

信贷员的日常贷后检查记录 17.

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

18.

会计部门出具的本金及利息结清清单 19.

信贷业务逾期催收通知书 20.

贷款展期申请书 21.

贷款展期协议书

22.

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三)农户联保贷款归档内容:

1.

联保小组成员借款申请书 2.

农户联保贷款联保协议书 3.

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证明(复印件)4.

借款人及配偶户口簿(复印件)5.

借款人及配偶收入证明 6.

申请人及家庭有效资产证明 7.

各联保户身份证明(复印件)8.

各联保户家庭有效财产证明 9.

农户联保贷款借款合同 10.

调查报告

11.

借款人的历史还款记录 12.

所在村委会组织的意见 13.

农户联保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表 14.

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 15.

贷款凭证 16.

还款凭证

17.

信贷员的日常贷后检查记录 18.

信贷业务到期通知书

19.

会计部门出具的本金及利息结清清单 20.

信贷业务逾期催收通知书

21.

贷款展期申请书 22.

贷款展期协议书 23.

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四)企事业单位贷款归档内容:

1.借款人基础资料

(1)

营业执照(复印件)(2)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签字样本(原件)

(3)

贷款卡(复印件)密码及近期贷款卡查询记录(4)

公司章程(复印件)及成立文件(5)

验资报告及企业主要资产明细材料

(6)

客户近2年及近期的财务报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7)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8)

开户证明(复印件)(9)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10)

验资报告

(11)

特殊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 2.贷款信息材料

(1)

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书(2)

贸易购销合同、承包协议书(3)

信贷业务调查报告(原件)(4)

信贷审批决策文件(原件)

(5)

信贷审批决策文件(原件)

(6)

信贷借款合同及保证合同、抵(质)押合同(原件)

3.保证人需提供的资料

(1)

营业执照(复印件)

(2)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签字样本(原件)

(3)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

贷款证(卡)密码(复印件)

(5)

客户近2年及近期财会报告(原件或复印件)(6)

董事会同意提供保证的决议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明(原件)

4.抵押人需提供的资料

(1)

同意抵押意向书(原件)

(2)

抵押物评估报告(由中介机构提供原件)(3)

评估单位资格证明(复印件)(4)

抵押物清单(原件或复印件)

(5)

抵押物权利证书,如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使用证(复印件)

(6)

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的证明文件,包括: ①董事会同意抵押的决议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明(原件)②第三人同意提供抵押的书面证明(原件)

③抵(押)物财产共同人同意抵(质)押的证明(原件)

④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关键设备同意抵押的证明(原件)(7)

抵押人有关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8)

抵押物保险单据(原件或复印件)(9)

抵押登记证明(原件)5.质押人需提供的资料

(1)

同意质押意向书(原件)(2)

出质人身份证(复印件)

(3)

质押物出质人及财产共有人同意质押的书面材料(4)

质押人有关身份证明(原件或复印件)(5)

存单登记止付的证明(原件)(6)

权利质物清单(7)

质押登记证明(原件)6.信用社内部需提供的资料

(1)

贷款凭证

(2)

还款凭证)含分期还款凭证

(3)

信贷员的日常贷后检查记录(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4)

贷后检查报告(5)

贷款到期通知书(6)

农村信用社催款通知(7)

处置抵押物通知书(8)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认定表(9)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工作底稿

(10)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分析报告(11)

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材料

(五)贴现业务归档内容:

1.

贴现业务申请书

2.

法人授权委托代理人证明(原件)

3.

贷款证(卡)密码(复印件)及近期贷款卡查询记录 4.

董事会同意申请信贷的证明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明(原件)

5.

有效的商品(原料)购、销合同(复印件)6.

申请贴现的商业汇票(正面及背面复印件)

7.

申请人与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或者其他能够证明票据合法持有的证明

8.

会计部门对票据合法有效性审查的反馈意见及票据真实性查询通知书

9.

信贷调查及审批文件(原件)10.

贷款凭证(贴现凭证)11.

贴现协议

第七条 根据各贷款项目不同的保存和利用价值,人民币贷款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三种。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具有史料价值建设项目的贷款档案资料为永久保管;一般大中型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技改项目的贷款档案资料,保管期限为10~20年;农户小额信用、农户联保、城镇自然人及小型建设项目、限额以下技改项目和流动资金

贷款项目的档案资料,保管期限为1~5年。

第八条 贷款档案的保管期限,从贷款本息全部还清后的第二年开始计算。

第九条 各社信贷业务部门应指定人员负责贷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

第十条 贷款档案每年固定归档一次。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档案资料一般分两期归档,即项目竣工后进行第一期归档,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再进行补充归档;流动资金贷款项目的档案资料,在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一次全部归档;逾期贷款的档案材料可比正常归档时间推迟一年移交归档。

第十一条 信贷业务部门指定的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年三月底以前,将上一年应归档的全部贷款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然后,第一期归档的固定资产贷款档案资料,按照项目竣工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二期归档的固定资产贷款及流动资金贷款档案资料,按照如期收回贷款本息时间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贷款档案移交单”。移交单一式两份,档案部门和移交部门各存一份。

第十二条 在办理逾期贷款档案移交前,移交部门的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应先登记“逾期贷款统计台帐”,以便于信贷部门对逾期贷款的清收。然后再按照贷款到期日的先后顺序,逐项目登记“贷款档案移交单”,并分别在移交单“备注”一栏注明“逾期”字样。

第十三条 逾期贷款本息全部收回或呆帐贷款经批准核销后,信贷业务部门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应在“逾期贷款统计台帐”上,对该项目予

以注销。然后,填写“收回逾期(核销呆帐)贷款通知单”,并及时送档案部门补充归档。

第十四条 贷款档案资料的收集,应围绕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按照贷款管理操作程序和贷款档案归档内容,形成多少归档多少,保证贷款档案资料的齐全与完整,避免破损和遗漏现象。

第十五条 一份文件如果既属于贷款档案归档范围,又属于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其原件应首先满足文书档案归档的需要,贷款档案可采用复印或摘记主要内容、文号的方法收集归档。

第十六条 归档的每一个贷款项目的档案资料,应按照项目前、中、后三期的顺序和贷款管理程序,视档案资料的多少,设立一个或多个案卷。每一案卷应抄写三份卷内目录,其中一份放在卷首,一份交档案部门作为检索工具,另一份留信贷业务部门备查。项目调查与信贷业务分设机构的,信贷业务部门的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可多抄写一份卷内目录,送项目调查部门备查。

第十七条 属于国家秘密和信用社商业秘密的文件,信贷业务部门的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应在卷内目录“备注”栏内注明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免造成泄密、失密现象。

第十八条 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每件文件首页的左上角应编写与卷内目录顺序号相一致的件号,同时,每件文件都应在有效张页正面的右上角和背面的左上角编写文件页号,(如文件本身有打印页号的,可以借用,不必重复编页号),以便于保管和借阅利用。

第十九条 贷款档案装具采用卷盒形式。卷盒封面应标有经办部门、借款单位、贷款种类、项目名称、案卷标题、归档号、案卷号、目录号、保管期限、收回全部贷款本息时间、合同到期日、卷内件数等项目。卷盒脊背应标有经办部门、借款单位、贷款种类、项目名称、归档号、案卷号等项目。

第二十条 案卷封面及案卷脊背各项目应逐项填写清楚。具体填写内容和填写要求如下:

1.经办部门:填写本社内部经办该项目的具体部门。

2.借款单位:填写借款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3.贷款种类:填写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4.项目名称:固定资产贷款填写项目名称,流动资金贷款填写借款用途。

5.案卷标题:应包括经办单位、项目名称和文件内容三部分。

6.保管期限: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填写或盖章。

7.收回全部贷款本息时间:填写实际收回全部贷款本息的时间。

8.合同到期日:填写借款合同正本中规定的借款期限的止日。

9.卷内件数:应与卷内目录顺序号尾数相一致。

10.归档号:填写:“贷款档案移交单”上的归档顺序号。

11.案卷号:由档案部门按照编定的案卷顺序填写。

12.目录号:由档案部门填写统一编排的目录顺序号。

第二十一条 信贷业务部门贷款档案管理人员,在移交项目竣工后先期归档的固定资产贷款档案和逾期贷款档案时,其案卷封面的案卷标题和卷内件数两个栏目应用铅笔填写,以便补充归档时改写有关内

容。

第二十二条 档案部门对各信贷业务部门移交的贷款档案,应进行统一的分类、排列与编目。

第二十三条 贷款档案采用“币种——保管期限——全部收回贷款本息的时间顺序”的分类和编号方法,即首先按币种划分人民币和外币两大类,每一币种再区分不同的保管期限,每一保管期限内再按年度和全部收回贷款本息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按照上述分类排列顺序,编制混年度大流水案卷号。每一种保管期限拥有一个案卷顺序号。

第二十四条 项目竣工后先期归档的固定资产贷款档案,不分保管期限,由档案部门按照移交顺序编制临时案卷号(用铅笔),待补充归档时,再按照贷款本息全部收回的时间顺序,在相应的保管期限内,统一编制案卷号,并注销其临时案卷号。

第二十五条 逾期贷款档案亦不分保管期限,由档案部门按照贷款到期日的先后顺序编制临时案卷号。待档案部门接到“收回逾期(核销呆帐)贷款通知单”后,再按照贷款本息全部收回的时间顺序,在相应的保管期限内,统一编制案卷号,并注销其临时案卷号。

第二十六条 案卷顺序固定后,档案管理人员应区分币种和不同的保管期限,逐卷登记“贷款档案案卷目录”。每一种保管期限形成一本贷款档案案卷目录。

第二十七条 人民币贷款档案和外汇贷款档案应分别存放与保管,并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以确保其完整与安全,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第二十八条 贷款档案应实行借阅登记制度。档案部门应按照有关保密规定,严格掌握借阅范围。凡因工作需要借阅贷款档案者,均应填写借阅单。贷款档案一般不对外提供利用,确需对外提供有关贷款档案的,应由信贷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

第二十九条 信贷业务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调换项目经办人时,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办理贷款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因交换手续不全致使档案资料损毁、散失的,要查明情况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条 贷款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按照《××市联社信贷挡案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拨款和委托贷款档案资料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5

在市行大力支持下,平桥支行实现了信贷档案电子化的集中管理,建立起专人负责的信贷档案库,有效避免了档案管理存在的潜在风险,方便了信贷档案的查阅和使用,初步建立起电子信贷档案管理模式。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信贷档案管理电子化运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平桥支行制定方案,指定专人,市行信贷、科技部门多次现场指导,耗时六个月,成功开发设计了分层次管理、网站式的信贷档案库索引系统,以菜单形式,将全行现有767笔法人贷款、7277笔自然人贷款逐步纳入电子档案库,分门别类展示出来:共分设首页、档案库简介、a法人客户贷款档案、b自然人贷款档案、c银行承兑档案、d不良贷款认定及核销档案、e贷审会运作档案、f信贷自律监管档案、g信贷文件资料档案、h信贷队伍建设档案、i信贷报表档案、j其他信贷资料档案等12类档案管理区间、栏目。共录入档案资料339篇。

信贷档案。

统,标志着本行信贷档案管理步入更科学、更规范的轨道。信贷档案库实行电子化管理,可以说是我行信贷基础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它能够动态地反映全行信贷基础管理情况,使各类信贷资料、文件序时、及时入库存档,便于查阅使用,更好地发挥信贷档案的应有作用。

二、信贷档案管理的基本做法

1、信贷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认真执行信贷档案有关管理规定,以支行为单位,设立信贷业务档案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购置配套设施,对信贷业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按照部门职责及流程要求,完成信贷档案资料的搜集、审核、整理、移交、归档和保管工作,严禁由营业单位自行保管信贷业务档案。在不良资产处置准备工作过程中,我行对信贷业务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登记造册,及时归档、立卷。针对法律尽职调查和档案清理工作中需要频繁、大量调阅信贷档案资料可能出现的问题,支行专门下发《关于加强信贷档案管理、确保不良贷款处置准备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的文件,集中统一办理借阅归还手续,明确责任,严禁档案资料散落、丢弃情况发生。

2、对纸质信贷档案资料进行规范整理。以营业机构为单位,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要求收集、整理书面档案资料,逐笔逐户填写一式二联档案移交清单,对照移交清单,审核准备移交的信贷档案资料,登记档案移交登记薄,完成信贷档案资料移交手续。之后,由信贷档案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组卷,对现有档案资料统一进行编制档案号、卷号,打印页码。其中法人客户信贷档案按照“三大区间”管理要求按户建档,对一、二区间法人客户,收集、整理了包括以户立卷和单笔信贷档案两大块内容资料,所有法人客户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逐份编制档案编号,建立贷款台帐和三级档案目录索引;三区间不良法人客户按六大类别逐笔建档,分类管理,分卷存放。自然人客户贷款档案划分为正常类和不良类两大块,逐笔建档,逐笔编制档案编号,按营业单位分卷保管。所有信贷档案的信用余额,与cms、cas系统数据保持一致,登记台账、信贷档案入库登记薄,入库存放,奠定在信贷电子档案系统添加、修改内容的扎实基础。

3、建立健全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收集整理学习上级行关于信贷档案管理文件,如市行《转发豫农银办发[2004]71号文件的通知》(信农银办发[2004]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的紧急通知》(信农银办发[2007]218号),印发学习农总行《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农银发[2003]236号)。支行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要求和实际操作需要,确定《信贷档案管理要点》,以文件形式下发《信贷档案管理细则》、《信贷管理部岗位职责》,制定《信贷档案借阅管理规定》,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确定不同类别信贷档案资料的内容目录和检索目录,建立查阅登记薄,拟定移交清单模式,使信贷档案管理学习有文件,管理有制度,执行有依据,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信贷档案移交、入库管理和借阅制度。

信贷档案管理文章资料 篇6

http:// 2007年09月17日 15:05 《经济导刊》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文/胡豹 张丽梅

随着我国在加入WTO后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完全对外开放的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实行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即BPR)来改进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贷业务流程再造来建立国际标准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流程组织,从而实现3A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现状

2006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实现了盈利。各项信贷指标也逐年向好的方向变化。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在下降,资本充足率在不断提高。

但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整体资产质量依然较差,信贷资产运营现状不容乐观,贷款集中度高,风险过于集中;盈利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分红比例偏高;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缺陷,部分城市商行经营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本充足率问题还较突出,权益性资本融资渠道狭窄等等。具体问题包括:

贷款集中度过高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客户贷款额占净资产的比重(单一客户率)和前10位客户贷款额占净资产的比重都远远超过风险集中度管理的要求(警戒线分别为10%和50%)。比如宁波以及南京银行最近三年对最大十家单一客户的贷款比例均超过50%,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运营的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都异常落后,目前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设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体系其实是在不断“复制”监管部门所出台的各类风险管制条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监管。

关联贷款和内部人控制问题要引起特别关注。根据调查,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界目前发生关联贷款问题最为严重的银行。近几年,各地城市商业银行频繁发生因关联贷款而陷入困境的案例。

城市商业银行发生关联贷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由地方政府指派的代理人(或内部人)制造的关联交易,其中包括向政府提供的项目贷款和向“关系人”或“关系企业”提供的、带有很大“寻租”色彩的关联贷款。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向当地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提供了超量的授信额度。(2)由大股东向关联企业或关联企业集团提供的关联贷款。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36家上市公司参股城市商业银行,已披露投资金额的100家公司总投资额为22.65亿元。其中92家公司披露了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平均每家公司持股比例为4.18%。

作为市民银行的市场定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金融管理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是“市民银行”,即它们主要面向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充当市民银行的角色并不是很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贷款对象过于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偏重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地商业银行都为地方政府预留了很大份额的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按照部门划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比重大约占到贷款总额的27.3%(平均值),其次分别为服务业和建筑与不动产业。如宁波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总贷款比重高达40%,招商银行为15%,贷款行业分布仍需调整。这种贷款结构和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⑵信贷收入和支出结构不合理。利息收入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而非利息支出(包括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和营业费用)则构成了它们的主要经营成本,两者大约总共占总费用的七成左右。这样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城市商业银行与“现代市民银行”的定位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问题

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的视角来分析,则存在以下问题:

信贷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不下20个环节,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要经过同级机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城市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6个月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信贷服务流程。如果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信贷服务流程,城市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业务难以设计出个性化的信贷组合产品和服务方案,整体风险也得不到有效控制。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城市商业银行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并没有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或修补连接各部门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方便客户。

从信贷流程营销来看,总体还是处在关系营销阶段。客户经理受其业务素质的限制,往往难以设计出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高知识含量、个性化的信贷组合产品和服务方案。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个性化的业务流程,往往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越是优质客户、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流程之间彼此不协调。城市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重复和冲突现象严重譬如。城市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将带来管理上的混乱。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着红相互制约的现象在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尤其是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减少摩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国外信贷业务流程再造

国外对于银行再造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都有深入历史,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为优质客户设计方便的授信渠道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设立以授信额度为主的全套授信服务体系,在权限设置上以建立因客户而异的客户经理的授权审批,在明确地知道了客户的资信情况之后,银行将权限逐一分解到一线部门,由其在设定的权限内加重负责对客户的授信。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保障信贷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建立全面垂直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每项信贷业务都要经过信贷风险经理和信贷业务经理共同审查的平行作业;实施矩阵式信贷风险报告线路等。比如美国花旗银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放弃了授信业务经过风险委员会的做法,改为在授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官,由其独立对授信风险进行识别、审定。

国外银行都建立起了基于信息集成的流程架构,实现了客户管理信息的标准化,贷款客户数据来源统一、信息共享,对客户信息集成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确定客户价值和风险度,对不同价值和风险的客户进行等级管理,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水平都大大提升。实施战略业务体(Strategic Business Unit)简称SBU体制,按照客户板块,把全部业务划分为不同的战略业务体,在每个SBU内部实行直线管理。根据National Petroleum News Group的研究,在公司中心内部,银行设立了集团风险管理部(GRM),由财务总监(董事会成员)分管。与其并列的是全球风险管理委员会(GRC),其成员来自集团风险管理部及相关SBU的人员,以大家达成共识的方式进行决策。

国内城市商业银行BPR实践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业务流程再造初始阶段,对BPR的认识明显不足,采取行动稍显滞后。

自2001年以来,长沙市商业银行通过营销体系、金融业务、服务手段和信贷体制四个环节的“刮骨疗伤”,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以客户为中心实行全面的业务流程再造。

淮安市商业银行(现已合并重组为江苏银行)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整合行内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和信息资源,以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为导向,成立各种金融业务“一手清”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绿色通道”。

郑州市商业银行在2004年就按照全行一本账的理念开发上线了新核心系统,同时实现了三方面改革:支行已经从利润中心转型为营销中心,由总行直接管理柜台,下一步将实行分行转型;建立全行统一的资金池,分支行不再有行政意义上的资金调配权;依靠内部转移定价的利率杠杆实现对全行资金流动的市场化调节。

上海银行通过推进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分工协作体系;制定并完善各种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审贷彻底分离;在产品设计等方面由总行统一规划,分支行成为营销中心,这类似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SBU(战略业务单元)模式。再造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强化了垂直管理和节约化流程,体现了资金管理、营运、信贷的授权授信,使总行确定为全行的经营管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领导指挥中心和业务创新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负全责,分支机构在总行的统一下开展各自的营运。

这一流程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贷款客户分类和业务分类的有效组合决定信贷业务受理、日常营销和维护部门,以不同客户和不同业务的风险分类决定流程执行小组;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精简管理层次与中间环节、快速反应、系统高效同步办理和管理业务的基本原则;贯彻了再造的理念原则和流程再造的策略。

上海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主要措施包括:

启动统一授信管理系统。在信贷授权授信管理流程上,调整、收缩对分支机构的基准授权,启动统一授信管理系统。上海银行总行全面担负产品设计、利润考核、贷款审批等原先部分属于分支行的职责;分支行将具体制定营销方案并与总行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启动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再造,优化低风险业务、抵押物评估等业务流程。

完善了各种信贷业务流程。上海银行制定并完善了各种信贷业务流程,)操作流程方面从制度与流程上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实施了总行统一的资产负债结构管理,实现了审贷的彻底分离,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实施信贷退出机制;正式上线贷款质量十级分类系统;创新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的模式;加强集团关联客户风险管理,开发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系统,直接实施“一户一策一管”措施等。

加强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上海银行在实施信贷BPR过程中也加快了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对公授信业务风险垂直化管理,成立放款中心和风险经理部,不断完善“一部三中心”的管理架构。加强集团公司、担保公司、同业客户、政府客户统一授信管理,规范表外授信五级分类,实现对公授信本外币、表内外的统一归口管理。从单一信贷风险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坚持内控优先原则,建立健全了内控绩效监测和管理评审,进一步强化内控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

对于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实矩阵式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贷款风险;控制分散授信、过度授信风险;加强对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一亿元以上重点贷款以及重大集团关联客户的风险监测和管理;完善授信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严密关注贷款分类迁徙,建立贷款退出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对于贷款操作风险,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内控体系,优化信息传导机制,提高内审稽核监督力度,建立问责机制。

对于利率风险,实行资金集中管理,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将利率风险转移到总行进行集中控制;推进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和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有效降低利率风险。

对于流动性风险,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逐步形成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资金预测与分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形成扁平化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信贷业务组织结构上,成立了审批中心、贷前贷后检查中心、放款中心、票据中心等加强对授信各环节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账务中心、后督中心、分行集中对账、集中开户等,控制会计环节的操作风险。支行应该成为信贷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为全行客户提供现金和票据的出纳、存汇、转账、支付等服务,使支行的柜台与ATM机、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客户服务中心都成为伸向客户的触角。按照客户的规模和区域分布,建立若干个信贷营销服务中心,为贷款客户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根据具体客户对象遵循市场化的定价法则。上海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挺进大型”的基本市场定位。上海银行拥有800多万户个人客户,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上海近40万户中小企业中,有一半左右在上海银行开户,已经形成了多个让客户耳熟能详的特色金融品牌,“市民银行”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得到广泛认同。

运用战略联盟理论建立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上海银行提出了“本土国际化”口号。所谓国际化,并不是要在国际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业务,而是要按国际标准来塑造上海银行。为了解决城商行在业务发展上受制于“单一城市制”的问题,上海银行以牵头组织业务合作。2002年9月,牵头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正式成立,联合中国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建立了沪、港、台“上海银行”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其已与多家外省市城商银在银行卡、资金运营等方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有利于其在更大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作者单位:淮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最重要主营业务,是农村信用社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所以信贷档案管理也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确保信贷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笔者作为稽核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平时序时稽核检查存在问题,对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

环节作一探讨。

一、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㈠信贷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各信用社的信贷档案专管员都是由信贷员兼任,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信贷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办法没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不明确管理职责,不遵循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人员较为紧张,未执行重岗人员的轮岗制度,往往一名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年限长达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无疑有些素质低下的员工会给档案管理造成一定的混乱,浑水摸鱼造成档案资料缺失、篡改重要档案资料以减免自己在信

贷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责任。

㈡信贷业务档案归档范围不明确。信贷业务分为个人信贷业务和公司类信贷业务。基层信用社对其信贷档案的归档范围不明确,没有对农村信用社个人信贷业务档案和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档案归档范围进行系统的学习,造成一些档案资

料混乱,该归档的资料而没有归档。

㈢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与建档不统一。一是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每笔信贷业务未按资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按户收集整理成卷,未按卷内资料顺序逐页编制流水页码,填制信贷档案卷内目录。二是未按照便于保管、查找和使用的原则,分户建立档案。未按信贷业务发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卷号,档案盒未标明客户名称、档案号、建档时间、保管期限等内容。

㈣责任不明、交接不清。在基层信用社由于人员的缺乏,没有专职的信贷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信贷人员没有注意信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信贷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对信贷档案任何人都可以调阅,并无调阅登记。对人员离职也无交接清单,就造成了对信贷档案管理责任不明、交接不清,造成一定的风险。再加上信贷岗位变动频繁,没有对信贷档案资料的移交进行有效的监督,易造成管理上的脱节,造成信贷档案管理缺乏连续性。

㈤档案室未按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建设,无铁柜、防火、防潮、防虫等方面的配置。部分信用社社的信贷档案随意丢放,未入柜加锁进行保管,未进行防

火、防潮、防虫等方面的处理。

二、信贷档案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加强信贷档案管理,保证各种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信贷风险,各级营业网点应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健全

与完善信贷档案。

㈠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对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档案管理的细则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求每个信贷人员必须掌握,并组织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不能担任信贷人员。

㈡明确责任,实行档案管理终身责任制。以此来保证信贷档案从归档到保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信贷员是信贷档案的主要责任人,要做好信贷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信贷人员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信贷人员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按实际信贷工作分工,根据贷款类别、单位不同确定相应信贷档案责任人,加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建立独立的信贷档案,监测信贷风险,加大对信贷档案资料收集的力度,确保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做好在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和逾期贷款相关资料的及时立卷归档,提高信贷档案管理水平。

㈢加强监管。除序时稽核对各社进行检查以外,联社业务部门信贷管理部应定期对信贷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对形成风险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突出的给予奖励。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控制信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扩大信贷范围,促进消费增长,改善经济增长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㈣尺度统一。各信用社的信贷档案管理可谓五花八门,要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纸张尺寸,申请书、借款合同的格式要求统一。

㈤制度更新。一套信贷档案管理制度受到各地实际情况相制约,所以要不断更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以确保信贷档案管理的更加完善。

㈥网络化管理。建立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必然方向。信贷档案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客户的第一手资料,建立网络化管理有它的必然性,也是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加快信贷资料网络化管理,有效的遏制信贷风险,使信贷业务朝一个建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信贷档案是信贷业务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各营业机构业务运行的真实状况。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借贷过程,建立健全信贷档案对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贷款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

时间:2007-8-16 16:35:40 来源:湖南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作者:本站

【关闭】

点击次数:1539 编辑:

贷款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

信贷部 汤丽君

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办理和管理贷款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专业材料.但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档案管理就暴露出不少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信贷资金虽然成千上亿,但它是一种“符号资产”,它的存在和归属无法象“实体资产”那样明确,必须靠各种合同、文字资料、数据表格、帐户等为载体予以证明。贷款档案的缺失,就意味着信贷资金有可能不被法律保护。因此,如何加强贷款档案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维护缴存人权益,已是当务之急。1、贷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贷款档案是管理中心贷款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进行贷款管理、财务分析及资产质量管理的原始凭证和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管理中心贷款档案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贷款档案产生方面。有的管理中心信贷业务员责任心不强,对资料审核把关不严,存在记载不清,借据要素不齐全,缺章少印的问题。

二是在贷款档案收集方面。有的管理中心没有建立贷款档案工作制度,没有落实信贷员、档案员的职责,贷款档案的收集不系统,不配套,不齐全。

三是在贷款档案的整理方面。贷款档案在进行微机管理时存在数据重复录入问题,贷款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不能倒入档案系统。

四是贷款档案保管方面。有的管理中心贷款档案存放分散,没有进行集中统一保管,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2、加强贷款档案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贷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贷款档案管理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领导,建立贷款档案工作组织体系

(2)管理中心应将贷款档案工作纳入信贷分管负责人责任制;将贷款档案的收集管理纳入信贷工作计划,建立档案工作网络,配备专兼职贷款档案人员,落实贷款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体系。

(3)建立完善贷款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4)坚持档案工作与贷款工作同步进行

坚持同步管理就是要求贷款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与贷款的立项、发放、回收同步进行。特别要做好贷款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它是贷款档案的基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开始,严格按照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贷款档案收集的范围内,做到有的放失,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贷款项目立项资料、借款人资料和贷后管理的资料,并认真检查有关资料的责任人签字、盖章手续是否完备,旅行交接手续,确保贷款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5)整和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

目前中心已建立信息化系统,从贷款立项、审批借款人申请、审查、放款、还款及贷后管理等工作均已实现微机管理。贷款业务系统中储存了大量数据信息。贷款档案管理,需要贷款项目和借款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信息,由于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是分离的,在建立贷款档案时,往往需要重新录入一些信息,造成重复劳动。为此建议整和贷款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设计数据导出功能,资源共享。(6)坚持集中统一保管和使用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7

1. 银行信贷业务档案的含义。

银行信贷业务档案是指银行即贷款方在办理信贷业务活动中形成的,用以记录和反映信贷业务全过程(贷前、贷中、贷后)以及与受贷方(通常为企业或个人)双方关系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各种载体、各种介质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的总称,它是对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全面、客观、历史的反映。

2. 银行信贷业务档案的内容。

银行信贷业务档案按其受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企业信贷业务档案和个人信贷业务档案两类,本文所指信贷业务档案主要为企业在银行的信贷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档案;按照档案的不同内容可分为权证类(指采用抵押、质押担保方式的信贷业务,能够证明对抵押物、质押物享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要件)、要件类(指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产生的能够证明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基本要件)、管理类(客户的基本资料)、保全类(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相关资料)、综合类(公司内部管理资料;)按照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可分为贷前调查类、贷中审查类、贷后检查类。各银行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及业务工作量的不同对信贷业务档案的分类所采取的标准往往是有一定差异的。

二、银行信贷业务档案的特点

1. 合法性。

信贷业务档案的合法性指受、贷双方行为的合法,即银行和企业双方的信贷业务活动要符合法律规范,不得进行违法贷款行为,同时双方在信贷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文件,如借贷合同、担保合同、信用评定等信贷资料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49。

2. 经济价值的直接性[2]43。

银行信贷业务档案记录着企业的基本情况,可以反映一些宏观和微观的经济信息,可借助其进行贷款发放的可行性分析,保证放贷的效益和安全,为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信贷资金结构服务,加强存量贷款与增量贷款的投向管理,真正贯彻择优扶持原则,用较少的信贷资金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切实提高银行的信贷资金监督和资金管理水平。

3. 价值的时效性。

通常,信贷业务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随着信贷业务的开展其价值会越来越明显,但信贷业务活动一旦结束(指贷款已全部如数收回)其价值就也会随着慢慢减弱直至消失。所以银行信贷业务档案的价值会随着其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动而变动。

4. 动态性。

贷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业务活动往往由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组成,在三个阶段中随时都会产生新的文件材料,且这些材料皆需归档保存,所以使得信贷业务档案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过程。

三、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信贷业务档案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大量的与企业相关的经济信息,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但也正因为如此,各银行相当注重信贷业务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使得大量的信息仅仅沉睡在各银行的档案室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其开发利用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 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体现单一。

银行的信贷业务档案,因其涉及一定的商业秘密,所以对于它们的保管过为谨慎,通常只有业务直接经办人员才能接触。由此一来,档案的价值就被局限于仅为完成某笔贷款而存在,也仅仅能为保存它的银行服务。

2. 分类标准不统一。

各银行规模大小有差异,其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有差别,因此其保管的信贷业务档案的数量与种类也有一定区别。在分类时,各行所采用的标准就会随之出现差异,有的根据信贷业务档案的内容组卷,即将某笔贷款业务的档案分为权证类、要件类、管理类、保全类、综合类等;有的根据贷款业务的进展状况分为贷前、贷中、贷后档案等类;有的银行为节省人财物力,在贷款资料较少的情况下,会将多笔贷款业务的档案放到一起保管。总之现有的分类状况比较混乱,这必将影响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3. 要素不齐全。

要素不齐全主要是指现存的一些信贷业务档案往往会缺少一些必不可少的要素,最为常见的就是各类单据中的经办人员签章、经办日期,合同文件的签署日期等。业务经办人员往往更加注重贷款的发放工作,贷款发放后的资料的收集保管问题常常就会被忽略,所以现存的信贷业务档案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充完整。要素一旦不齐全,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凭证价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在一笔不良贷款的官司中,一份没有签署日期的贷款合同,它的凭证价值显然不及有着明确签署日期的合同。

4. 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繁杂。

信贷业务档案的价值会随着信贷业务的结束而逐步减弱,甚至于在其结束后的三五年时间其价值也就会完全消失,此时该部分信贷业务档案就应当被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但目前很多银行将所有贷款业务的档案都作为永久保管的档案,如此一来不仅使库房压力大增,同时也使得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过于繁杂,从而信息的查准率大大降低,对于有用信息的提炼也极为不利。

5. 业务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银行的信贷业务档案无专职人员保管,有的是由内勤人员兼职保管,有的则是由业务经办人员代为保管。前者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在本职工作中就会有很多零散琐碎的事务需要去处理,且银行每天都会接待不同的客户,所以内勤人员的闲暇时刻也相对较少,这样一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整理档案,同时他们也基本不具备档案整理的专业知识,所以由他们负责的档案会显得十分凌乱。而后者,其主要任务是开展业务工作,即进行贷款的发放,虽然信贷业务档案大都经由他们之手形成,但当某笔贷款业务完成后,经办人员的工作重心会即刻转移至另外一笔贷款业务上去,他们也不会过多关注信贷业务档案的整理工作,在其手头保存的档案也是浑然无序的。

四、银行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展望

银行的信贷业务档案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它们反映着银行的信贷历史,反映着企业的发展信息,同时也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应当注重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希冀。

1. 改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多种价值。

当前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仅限于各银行内部使用,更有甚者只限于业务直接经办人员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大大阻碍了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在贷款执行过程中相关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加强保密工作,一旦贷款业务结束,即贷款顺利回收,相关的信贷业务档案可在保存5至10年后,在不影响受贷方利益的前提下,交由本行有关研究经济发展的部门从中提炼有效信息,还可交由当地的经济管理或发展相关部门。总之,对于已失去凭证价值的信贷业务档案,银行应该尽力让其走出本行档案库房,使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翔实的数据,为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2. 统一分类标准,保证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归位。

与文书档案相比,信贷业务档案的内容要单一得多,因此采取统一的分类标准对于信贷档案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目前有的银行根据档案的内容进行分类,即分为权证类、要件类、管理类、保全类、综合类;有的按照贷款的执行状况及按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进行分类。其分类标准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因没有整体统一,所以目前信贷业务档案的保管还是显得有些混乱。从方便查找利用的目的出发,笔者认为可采用“年度—业务环节”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组卷,即首先按年度对信贷业务档案进行划分,将档案归入业务的结束年度,再次将每笔业务的档案按照业务的发生及执行状况进行划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档案中分别又按照要件类、管理类、保全类、综合类对档案资料进行集中排列。如此,每笔业务的档案都会按序归位,不会出现凌乱的状况。

3. 从收集阶段保障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目前信贷业务档案的要素不齐现象已屡见不鲜,由此带来的不良贷款追回困难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使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适时、认真检查各个要素,缺一不可。收集工作看似简单,却是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收集不仅为档案的整理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更为档案的利用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同时也为档案价值的发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所以收集工作万不可掉以轻心。

4. 适时清查提高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查找的有效性。

对于已经没有保管利用价值的信贷业务档案要适时进行清理,对于没有凭证价值的部分可先对行内开放,以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或参考依据价值,于银行内部来讲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且对受贷方没有任何消极影响的档案可对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开放,或者直接交由其管理,这样既可以减轻银行库房压力,还可以提高信息的查找速度,同时也有利于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多种价值的挖掘。

5. 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提高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包括有专职人员进行信贷业务档案工作,同时专职人员最好是档案专业出身。首先信贷业务档案包含有大量的涉密信息,由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保管其保密性可以得到保证;其次信贷业务档案数量相对较多,且其增长速度也十分可观,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保管一方面可以从时间上保障档案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质量上保障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再次信贷业务档案囊括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档案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档案保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充分挖掘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总之,银行信贷业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需要有规范保管的信贷业务档案作为物质基础,专业的专职管理员是不可或缺的人员基础;其次合理、优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更是其开发利用工作的铺路石,同时也是我国银行信贷业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浩.浅谈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J].档案与建设, 1996 (6) .

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 档案管理;理念;科学化;规范化

随着各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事档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的要求,必须不断地调整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范围等,确定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本文就来分析我国人事档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1.转型期的医院人事档案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交接手续不严,重视程度不足:从目前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医院人事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造成在调动或离岗时交接手续不全,常常出现混乱,从根本上说是对其重视不够,部分人员认为其就是一份钥匙的交接,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清,导致工作脱节。医院管理的重点是如何实现医疗水平、医疗管理水平的改善,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中人事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却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全,人员管理不到位等现象。

1.2 对档案的处理速度不及时:从我国目前医院的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信息更新速度不及时,无法及时归档,及时补充,对部分材料的归档不够准确,导致档案资料无法真实的反应工作情况,无法保证档案的完整。

1.3 宣传措施不到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及时,对相关的档案材料没有及时地进行补充、更新、宣传;在很多医院中还存在着档案管理者存在着身兼多职,没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地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术。

1.4 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其属于可有可无的工作,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很多人对档案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材料无法及时归档,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档案信息不全,工作无法开展。

1.5 管理手段落后:在大部分医院的档案都是由人事部门管理,导致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巧,管理手段,主要仍采用手工查找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管理手段的落后大大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2.提升管理手段的对策及思考

档案是对个人信息的详细记载和真实反映,因此,加强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对整个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档案的信息加强管理,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2.1 按照程序进行交接:人事档案的交接是一项非常细致认真的工作,其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尤其是在进行档案交接过程中,首先要对所负责的档案进行一次彻底且全面的清查,保证相符性;对出借的档案要及时的收回,对无法收回的档案要标明原因以及催还情况;对一些零散的材料要进行细致的整理,及时存档;最后进行移交,标明移交的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完成交接工作。

2.2 档案管理意识的提高:档案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按照档案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增加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采取最新的管理手段,医院档案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医院的各项工作直接相关,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工作的热情,从根本上保障档案资料的准确,确保及时归档。不断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内容真实可靠。

2.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我国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必须不断地完善规章,维持工作的良好秩序,指导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操作。建立完善的管理秩序,档案的任何改动都要明确入档,都要做好登记工作。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档案资料无法完成收集或者记录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明确的解释,便于后期查找。除了技术到位,还要身体力行,为人事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2.4 积极宣传,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宣传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必须加大宣传,加强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认真的核实,确保入档的资料完整、真实、确保质量。在进行档案鉴定的过程中,档案负责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鉴别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资料的真实,确保档案的可靠、真实、完整,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2.5 增强职工对档案资料的重要性认识:针对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状,主要可以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的中啊哟性;加强对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每个环节工作科学规范;加强档案的收集和完善,及时的补充材料,增强其利用价值。

2.6 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大现代技术的投入,实现网络化管理,这就需要尽快的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档案管理一时的提升,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透明性,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我国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档案信息化、数据化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对医院的人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总之,要想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加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改革的力度和体制的创新,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管理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为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闫华,吴桂宏,张美莲. 要重视和加强社保档案的管理[J]. 中国水电医学, 2007, (03) .

[2] 李华. 试论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和原则[J]. 档案管理, 1990, (01) [3] 贾丽丽, 阴宏光. 浅谈档案价值鉴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黑龙江档案, 2007, (03)

[4] 卢艳. 浅议档案价值鉴定与馆藏结构[J]. 档案天地, 1997, (05)

[5] 李学广 , 邢惠芹 , 任立新. 档案价值鉴定的实践[J]. 中国档案, 2004, (06)

(作者单位:宾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机关干部参加红色党性教育主题党日心得体会下一篇:研究生迎新晚会主持词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