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工资学说的比较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资理论作为分配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形成部分, 其结构和形式也就取决于生产结构以及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 生产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处于不同生产结构阶段的工资理论也发生着变化, 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此外, 基于不同价值理论, 对工资理论的认识也存在差别。鉴于此就有必要对处于不同生产结构进程中和边际革命之前以劳动价值论与之后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做一个比较。

一、《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 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然而,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 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 (1) 维持劳动者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劳动者养活他的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马克思在阐述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时指出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 (即剩余价值率) 取决于三种情况:一是工作日长度, 二是正常的劳动强度, 三是劳动生产力。并就其不同组合, 对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变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工资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论述中, 指出在积累和伴随的积聚的进程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并认为对劳动的需求随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和产业后备军以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更快的速度增长。并进一步指出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原因, 即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 而是工人阶级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 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 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被游离的程度。

二、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

斯密在工资理论上体现着二重性。一是“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二是“需要靠劳动过活的人, 其工资至少足够维持生活的程度, 否则劳动者就不能赡养家室而传宗接代了”。他认为工资的数额即劳动的市场的价格是资本家与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结果。

李嘉图工资理论的特征是把工资理论和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他从劳动自然价格或价值上阐述决定工资数量的基础。这事实上已正确地确定了工资的自然基础。他也认为市场价格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认为货币工资有上涨趋势, 但实际工资有下降趋势。

边际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中, 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并不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独自决定的。但对于一个既定的劳动供给水平来说, 工资衡量边际生产力并且等于边际生产力。“当马歇尔说工资率是在边际上决定的而不是被边际所决定的时候, 他实际上就是主张生产力的边际是终极原因”。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针对大萧条时期的就业问题提出刚性工资理论。并用工会、集体谈判和长期合同来解释工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以经济面临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冲击时, 就业剧烈波动而工资却呈黏性这一经济现象为背景提出效率工资理论。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在1984年建立了一个效率工资的动态模型。效率工资理论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在于注意到了物品不具有能动性, 而劳动力具有。

三、比较

(一) 价值理论基础

马克思将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作为突破点, 第一次科学完整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其对工资理论的阐述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 并以其为起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结合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规律给以合理阐述。

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 如斯密, 因其价值规定上的二重性导致的其工资理论的二重性;又如李嘉图, 不能认识到工资理论的本质, 最终导致其学说体系解体。这些理论的不正确性都因其不能够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

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不能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 只能说明他们在揭开劳动价值论神秘面纱时走了弯路。而边际革命之后的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因其理论建构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 把客观的价值标准转向了主观的价值标准, 表明他们走上了方向错误的另一条路。虽然其强调人的主观效用, 但也消除了人的劳动在价值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二) 生产结构

“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 “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 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 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这种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 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定了”。在马克思看来, 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 取决于生产的结构。从属于分配的工资理论也应是生产的产物, 取决于生产的结构。马克思是把劳动力当做是商品来论述其价值, 因此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同样由再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 亦即在生产中决定, 并把劳动力的价格同剩余价值量相联系;而在考察工资时更是直接将其置于生产之中, 并通过资本生产与积累的过程而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来说明工资的运动规律。故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般的, 逻辑与规律相统一的理论。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技术革命因科学的发展和燃料问题的解决得以广泛地进行, 生产力极大提高, 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的有机和技术构成日益提高。资本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资本支配和统治劳动更加严重。也正基于上述原因, 以边际生产力工资为基础的一些理论相继出现。

(三) 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更多的是在逻辑推理上对基于其价值理论的工资理论进行阐述, 而边际革命之后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的数理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和丰富。

摘要: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工资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从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和生产结构的变动及分析方法角度对两者的工资理论试作了比较。

关键词:《资本论》,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比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上一篇: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对高龄心脏手术预后临床研究下一篇:浅谈教育知识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