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篇1

3.3 民间借贷加速升温的原因

个人通过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高的达到50%-60%,有的甚至于超过了100%,而银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5%,远远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对于一些拥有大量闲散资金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自己写的加PDF)浙江省2011年底对283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贵企业从银行贷款曾经遭遇”选项中,15%被拒绝贷款或者贷款额度被压缩,13%被要求拉存款,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比较大。融资难、融资贵,促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急需用钱的时候求助于民间借贷。那么民间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依赖度有多大?同样对这2835家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9%的企业表示“经常从民间高息借款应对资金周转”,47%的企业称“偶尔为之”。半数以上的企业涉足过高利贷。(银行内部报告)

据2012年,宁波、杭州等地多家商业银行个人银行部和公司银行部实习了解,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停止对除了公务员、事业、机关单位正式编制以外的个人授信业务。虽然总行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底下分行支行营业网点在办理此类业务时,无论个人还是小企业要获得授信,就必须讲存款回报,就是说银行原有的个人储蓄客户、优质客户(公务员、事业、机关正式编制员工)、有存款或者结算业务的企业,除此之外的需要贷款的个人和企业往往达不到上述要求,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自己写的)

3.4民间借贷繁荣背后的风险然而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存在许多问题,民间借贷一直以自发无序的“地下金融”形式存在,一些风险与生俱来:一是信用风险。民间借贷活动由于隐蔽和信息不对称,借出资金方对借入资金方的信用状况、资金用途等信息很难清楚了解,一旦民间借贷脱离“一对一”模式, 出现社会集资和非法揽存行为时, 风险就会相对集中。二是操作风险。由于民间借贷大多发生在单位内部职工、同乡、朋友之间,一般采用口头协议、借条、便条等不规范方式运作,容易发生债务纠纷。三是市场风险。民间借贷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经营,由于放债人的信息渠道相对闭塞,没有市场预测评估手段,也没有风险控制措施,而无法应对市场风险, 特别是民间借贷者对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不够敏感,资金往往投向过热行业、国家政策限制的行业,风险很大。此外,由于民间借贷的无序性和隐蔽性,国家一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PDF)

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篇2

一、温州民间借贷的资本现状

民间借贷, 从本质上讲是现有金融体系和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的产物。在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对资金需求的时候, 民间资金乘隙而入, 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民间资本更加充足和富余, 民间借贷更加活跃, 为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民营经济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支持, 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民间资本在促进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简称温州人行) 就温州民间借贷的一项调查显示, 2010年贷款规模收紧后, 民间借贷利率最高涨至14.37%, 与六个月以内央行贷款利率有近10%的利差, 这吸引了不少民资借助典当行、担保公司、合会等成为各式各样的民间借贷主体。调查还发现, 温州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人民币, 有89%的家庭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一直以来, 温州民间借贷大多发生在熟人之间, 2012年发生的民间借贷危机, 暴露出其高利率、不规范运行而带来的巨大风险。温州市中院数据显示, 2012年温州法院民间借贷类案件收案12, 044件, 标的53.8689亿元;2013年前4个月已收案6, 510件, 标的38.5336亿元。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 银行信贷资金相对趋紧、微观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刚性等因素助推了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借贷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和居民生产经营及消费中的资金需求, 但民间借贷行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又可能对金融乃至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引导、规范、利用民间借贷, 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是当下政府必须面对, 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一) 冲击了正规金融秩序。

一方面, 温州民间借贷活动多处于合法化边缘, 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实行监管, 加之民间借贷存在组织结构松散、管理方式落后等严重问题, 这些都导致温州民间借贷带有很高的风险性。另一方面, 在温州民间借贷分流存款、分隔贷款业务, 形成黑市利率, 对国家利率政策不利, 扰乱正规金融秩序。国家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温州民间借贷资金与正规金融资金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 温州民间借贷活动的活跃异常, 在利益的驱动下, 许多人心存侥幸心理, 为追逐高利率, 非法吸收存款、发放高利贷, 不惜触犯法律, 办起非法“地下钱庄”, 冲击了正规金融秩序。

(二) 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效果。

由于温州民间借贷的隐蔽性、非法性和不稳定性, 决定着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温州民间借贷活跃使大量资金在体外循环运作, 增加了宏观调控难度, 甚至加剧局部经济过热。近如席卷各地楼市的“炒房团”, 新疆的“炒煤团”、“炒棉团”, 它们所到之处, 无不引起当地行业的价格虚涨, 影响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 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三) 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温州民间借贷整体上来说, 手续简便, 规范性低, 而且缺少必要的信贷担保机制与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手续, 交易极具风险, 从而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为减少违约情况的发展, 一些地下金融组织依靠暴力手段维护地下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转, 演变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经济组织。在利益的驱动下, 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机构, 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不少“会头”携款潜逃的事件频有发生, 给金融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

三、温州政府应对民间借贷问题的策略

(一) 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

关于民间借贷活动处于立法空白, 合法化后要实现对民间借贷的监管, 首先应确立监管主体, 法律应明确规定其法律地位、组织机构、职责和监管方式等。从目前温州金融监管体系来看, 实行的是“机构监管, 分业监管”金融监管模式, 金融监管主体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它们分别负责存贷款类市场、证券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三者分工明确, 保证了较高的监管效率。民间借贷机构设立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及城乡居民提供存贷款业务, 其业务类似于银行, 因此可以将民间借贷机构纳入银行监管系统, 即由中国银监会统一监管, 具体来说, 在中央, 银监会下开设一个专管民间借贷机构的局级部门, 主要对民间借贷活动负责;在温州, 各级银监局也设立专门的民间借贷机构监管部门。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监管系统。民间借贷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一是民间借贷机构设立登记和注销登记。二是监督民间借贷机构的业务活动, 监测风险。三是指导民间借贷活动, 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意见。四是发布相关金融信息。

(二)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金融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性行业, 但金融业发展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变得脆弱, 对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我们敲响了加强金融监管的警钟。通过设立民间借贷机构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市场, 参与市场化竞争, 给民间资本和金融行业带来不可回避的风险, 所以完善温州民间借贷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显得非常必要。

(三) 建立民间借贷监管的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

建立民间借贷风险预警制度, 使得风险处理有具体标准和依据, 从而实现民间借贷由事中或事后监管转为事前监管、由被动监管转为主动监管, 把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构建民间借贷机构风险预警机制, 第一时间实现风险的甄别并发出预警等级, 必须建立一整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和机制, 凭借此第一时间判断出风险的类别与严重程度, 各种风险其相应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具体来说, 温州民间借贷机构的风险预警, 可根据管理能力、营业水平、资本充足率、清偿能力等指标, 将民间借贷机构分为正常机构、一般问题机构和严重危机机构。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系统来再次确认风险等级, 确定需要一般监管或重点监管的问题机构, 对其作相应的监督并作监管记录, 形成监管档案, 长期对其考察, 直至正常营业。

做好民间借贷监管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温州民间借贷发展状态的监测和预警。温州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民间借贷机构的运营, 定期对民间借贷机构进行调查, 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民间借贷定点监测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民间借贷动态, 增加监测样本数量, 扩大监测范围, 提高监测准确性, 做好借贷风险防范工作;二是温州政府深入探索适合民间借贷的监管手段。利用电脑分析、数据库汇总、频谱分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监管, 对民间借贷利率实行定期监测、分析、通报, 为提高风险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三是温州要加强法律法规、经济金融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是建立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温州人行、工商、税务等各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全方位做好民间借贷监测。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加大执行力度, 严厉打击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建立民间借贷机构信用基础数据库, 把信用差、恶意逃避债务企业列入“黑名单”, 联手打击, 依法制裁, 共建“诚信社会”和“金融安全区”。

此外, 建立民间借贷机构自律组织, 加强自律管理, 健全监管机构内部审计机制都可以参照正规金融的监管。

四、结语

看待民间借贷, 应从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繁荣的大局出发, 而不是仅仅从维护目前国有金融体制出发。民间借贷对促进经济的发展, 激活金融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此, 需要正确对待我国民间借贷的利和弊, 规范民间借贷本身是法制的创新, 而民间借贷监管制度更是立法的缺陷。在制度构建和完善方面, 大力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益做法, 改变以往单纯采取遏制的做法, 加快民间借贷立法规范, 使积极的民间借贷从阴暗的“角落”走向“台前”, 而将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民间借贷形式逐步“挤出”市场。规范民间借贷, 完善民间借贷监管制度, 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积极作用, 实现民间借贷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为切入问题关键, 分析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从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监管的必要性出发, 从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等, 提出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民间借贷,监管主体,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 .曾冬白.浅谈当前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2] .郭昊.民间资本借贷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例[J].人民论坛, 2012

[3] .潘力.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J].人民论坛, 2012

[4] .吴国联.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J].浙江金融, 2011

[5] .孙婷, 宋志彬.温州民间借贷问题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徐州市民间资本的现状及启动对策 篇3

关键词:民间资本;徐州市;私营企业

一、徐州市民间资本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断地推广和“国进民退”政策的落实,居民的货币储蓄日益增多,私营企业的资本积累也逐步完成,到2002年底,徐州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达529.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5.7亿元。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推动徐州市经济的发展,徐州市政府把个私经济作为经济的最大增长点,大力扶持,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徐州市个私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规模小,数量少。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2003年3月徐州市工商局出台《徐州工商局关于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在降低门槛和放宽政策上实行了“四放宽”、“两鼓励”即放宽私营个体经济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放宽对企业名称登记的限制、放宽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比例、放宽对企业集团的登记条件;鼓励各类人员从事个体经济活动、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向外向型发展。至2003年6月徐州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57万户,注册资本90.6亿元,从业人员18.9万人,分别增长21.9%和48.2%。但徐州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过百万的只有550户,户均注册资本金为57.9万元,比全省的平均水平还低18万元,且全市私营企业的总数仅占全省的5.6%,居全省第六位。

2. 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落后。私营企业投资的方向大体是食品、木材加工、化工医药、机械、建材、冶金、纺织,形成以这七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私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仍以第三产业为主,所占比例占总数的62.8%,而一、二产业分别仅占总数的0.9%和36.3%。民营科技企业还很少,仅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6%,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仍以家族式为主,生产技术水平也较低,多数企业仍从事简单的产品加工。

3. 改制不彻底。市政府虽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引导私营经济正确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企业改革,将优质资产果断出售给外地私营企业,以资产换来增产资金的投入,如沛县热电厂以8700万整体出售给香港协鑫集团公司,外商又追加投资2.8亿成立沛县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但改革仍不彻底,人员仍未彻底脱钩,企业运行模式也未改变。

二、制约民间资本投资增长的因素

徐州市2002年个私经济实现增加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实缴税金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558家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5.94亿元,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创富能力仍然较低;且全市私营经济投入中虽有52.09亿元来自民间资本,占总投入的92.5%,但与357.4亿万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相比,所占比重还很低。

1. 投资领域狭窄。目前,民间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是实体投资和证券投资。对私营企业而言,进行实体投资,一方面需大量资金,而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数量很少,仅靠自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由于实体投资方面的市场准入存在障碍(全市8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有62个,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只有41个),且大多数获利较高的行业仍被国有企业垄断,加之私营企业管理落后、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较弱,民间资本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进行证券投资,可在证券市场上,政府的政策倾向历来都是把上市作为国有企业脱贫的重要手段,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也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并没有按招股说明书进行实体投资,而是用于购买国债甚至投入股市,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资金数量分散、金额少、贷款不易,进行实体投资更是难上加难;进行证券投资,可由于近几年股市一直低迷,存在庄家空盘、内幕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且我国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医疗、养老等难以解决的后顾之忧,老百姓总是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

2. 融资渠道不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私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私营企业在初创时期规模小,难以承担较高的负债成本,主要依靠个人投资和内部留利,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的来源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外源融资。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虽然已形成贷款类、债券类、股票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对非公有制经济仅开放了信贷类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之银行业过分强调风险防范,贷款审批手续、担保、反担保手续都比较繁琐,又没有为私营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和租赁机构,作为民间资本创造者的私营企业很难得到融资。至2001年底,金融机构向个私经济的贷款仅有1.1亿元,占贷款总数的0.3%。从直接融资渠道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强调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上市门槛太高,私营企业很难进入,如跑道制,即指每家具有主承销资格的券商一次只能推荐一定数量的企业申请发行股票,而且所推荐的企业每核准一家才能上报一家,其拥有的跑道最多8条,最少一条,想上市就得买跑道,一条1000万,因此中小企业只能望道兴叹。

3. 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自改革开放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降低了一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但与国资、外资相比,起步和重视程度都较晚,政策法规相比而言还不健全,优惠条件还较少,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限制性条文和歧视性观念,表现在:(1)十六大虽然修改了宪法,承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刑法和民法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地位,把保护重点放在民法上还是不够的,必然造成法律上的歧视,如国企的贪污受贿是触动刑法,而民企的贪污受贿却用民法处理,势必使私营企业得不到完整的法律保护;(2)十六大强调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权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公平竞争,但落实起来很难,私营企业应享受的公平竞争机会和公正投资待遇等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从1997年~2001年,清理废除行政审批事项789件,还有4000多件未清理废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全国80多个行业中,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2个;在税收方面,外资交纳15%的所得税,私营企业则交纳33%,且私营企业在交纳所得税的情况下,增资时还须交纳个人所得税,而外商投资企业增资不仅不须交纳个人所得税,还要返还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

三、启动民间资本的对策建议

1. 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针对目前赢利项目越来越少,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应尽快出台鼓励、准许、限制和禁止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的政策,以减少市场准入的障碍,打破国家垄断,取消对外资的优惠,实行国资、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并将出台的政策落到实处,在行动上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同时私营企业不能把投资领域仅局限在国内,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竞争日益国际化,私营企业还应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2. 疏通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在当前世界经济走暖,世界各国及我国利率下调可能性较小,投资资金成本较低的时期,金融体系应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创新,有效把投资和储蓄结合起来,把分散在各银行账户的钱通过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流向投资领域,促使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

(1)健全贷款风险管理体系。目前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基本沿袭了过去以国有企业贷款为主的贷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控制信贷风险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的信用等级确认贷款风险度,通过制定严格的审贷分离、三级审批制度控制风险,通过要求企业提供担保转移风险,还没有探索出适合私营企业贷款需求的信贷操作和风险管理办法。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必须健全贷款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出适合私营企业贷款需求的信贷操作和风险管理办法。

(2)加快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就是指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创新。机构创新必须使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国金融机构基本都是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其行为或多或少受国家行政干预,如人员聘用等,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及商业化的运作,这就要求建立专门为私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通过民营银行来满足私营企业的融资要求。业务创新要求金融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如南京市金融机构为绕城公路高速化改造项目筹资,开办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使绕城公路高速化改造项目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获得近5亿的融资,充分显示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欲望与巨大能量。

(3)政府加强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首先,政府应给予财税方面的支持,以减轻私营企业的负担;其次,可通过政策性银行向私营企业发放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私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在此可设立发展专项基金、贷款担保基金等各种基金和发行担保、抵押、可转换债券等各种债券,把闲散资金动员起来,以避免盲目投资。

3. 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出台关于投资审批程序的政策,完善刑法和民法关于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使民营企业得到完整的法律保护,坚持法律的使用统一,要依法行政与公平执法,取消各种不平等待遇,对国资、外资、民资要一视同仁,共同发展。

4.改善服务环境。政府部门应转变私营不如国有,国有不如外资的观念,尽快成立对私营企业进行综合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强民间资本的引导和监督、规范。坚决禁止“三乱”现象,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加重惩罚力度,此外,政府应有诚信,这是启动民间资本最重要的一条。

参考文献:

1.王志军,齐胜利.启动民间投资:创建良好政策环境是根本.国民经济管理.2003,(1).

2.刘惠好,过文军.民间资本复兴中国.资本市场.2003,(4).

3.吕菁,向锋.醒醒吧,民间资本!.投资与证券.2003,(3).

作者简介:徐州工程学院国贸系讲师、苏州大学经济学硕士。

民间资本的运作与管理 篇4

根据本人的分析,导致目前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个别的原因。这是个至上而下的问题,上到政府,下至群众。

首先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许多的民营企业要向民间资本借入资金,而又为什么这么多资金是从何而来。个人认为1.目前来说对于中小企业去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条件高且程序复杂。而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周期短,很多时候急用资金时,就不得不找民间资本了。

2.贷款利息的丰厚对群众的诱惑吸引了更多的群众,这其中包括白领,工人,公务员,甚至在我身边,许多农民也加入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3.还有就是在房地产方面的管理,使开发商涌向这块领域,而他们多是缺乏资金,这也造成民间资本需求的盘大规模。4.当然还有很多原因,如民营企业的发展,世界金融的不稳定等。

通过上述的一些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民间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府方面,这里主要讲的是银行,因为可以看出很多民间企业迫于无奈才求助于民间贷款,而这些无奈都是产生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即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近乎苛刻的条件与贷款需要的时间超过其需要资金的周转时间。银行作为一个组织是管理的载体,运用管理学理论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可知银行在制定计划或者决策的时候并没有正确地考虑中小企业的难处。而未达到计划活动中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作用,未实现组织的目的:其实一些法规方面也有着缺陷,如法律明确规定如果民间贷款的利息超过银行贷款利息的4倍,则法律不予以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很多混乱,甚至有的时候民企是有苦说不出: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虽然能有效地为炒房热等降温,但是一些开发商疯狂地盖大楼,而当银行紧缩银根,或发表对房地产的法规时,这导致了此资金链断裂,从而引起风暴

2民营企业方面,根据数据可以知道,我国民营企业的利润不会超过10%(这里指的是毛利),一般都说在2%-6%,e而目前民间资本的贷款利息一般是3%-5%,有所甚至高达15%。这个是数据调查的结果,而我根据我身边的情况来说,一般的贷款利息是在10%-15%。这个数据可以很明确地表明许多去借贷的企业始终没有注意其对未来的规划和愿景。计划是管理的起点,这些民营企业没有注意计划的重要性,缺少一定的计划活动与组织,从而使其走向破产与逼债的道路。.。

揭秘民间资本运作的传销本质 篇5

我哪里会介意什么费用,但是作为好朋友,既然人家这么信赖你,当然义不容辞。

当我到了之后,还没来得及去玩,她们已经安排好了好几拨人开始轮流跟我讲解她们的项目。

其实这种神神秘秘的行为我早已经猜到,这应该是一个类似传销的项目。果然!当第一个人讲解完了,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销!我93年刚走向社会,就有人向我讲解传销,拉我入伙。近二十年了,见得太多了。

但是她们是没有经验的。也没经历过。

她们的讲解员说:这个叫做民间资本运作,在苏州这个团体叫做“北京体系”。大概是每个人加入这个团体的时候,先缴纳50600元。然后可以发展三个下线,每个下线又可以发展三个下线,这样1-3-9-27-81,到最后一波81人完成,她们就可以出局,或者觉下车,她们把这个模式比喻为坐公交车,当车上的座位满员,第一个人就下车。在加入的当月,就可以拿到几百元,当最后,级别越高,分红越高,等到下车的时候,她可以累积拿到1040万元。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的数字。据说做多一年半就能下车,那时功成名就,成为千万富豪。

我开始为她们分析。

我问她们目前苏州已经总共发展从业人员多少了,她们说大概600人。我开始为她们计算。,从第一个开始发展下线的人计起,到目前总共600人,累积总投入资金是50600*600=30360000万,按照每个下车的人累积拿到1040万元,就算全部给她们下车的拿走,只能大约三个人下车,其实中间的级别人都有参与分红,每个月每个人交上来的钱月底一定会被完全瓜分,她们叫月月清零制度。扣除中间分掉的大概一半资金,剩余约1518万,只能够一个半人下车。如果目前的600要全部下车,需要多少人从业?总共需要24万人参加!!而她们两个大概就是第550到600之间的人,也就说她们要想成为千万富豪,后面需要有24万人参加!根据她们开始讲到的她们行业的领袖:丁耀华的报告,中国发展这个民间资本运作已经九年,总共发展了200万人。

各个省份大概都不超过20万人。丁耀华的报告有具体数字。那是九年的成果。200万人投入的总资金是多少?大约1000亿。全部给下车人拿走,也就是10000人!扣除分掉一半,只有5000人下车!剩下199万5千人还在车上!由于这个行业吸金的速度极快,能被忽悠进去的有限,所以后面的人全部还在车上!那就是广西北部湾项目开发的传销模式!在广西已经被政府严厉打击,抓了1800人,有很多事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为什么这些高智商的人都被忽悠?

因为他们被高额回报的千万所吸引,在被洗脑的时候完全迷失了自己!这些贪婪的人,已经不在乎后面来的人是否能成功出局,都梦想自己能下车拿到1040万!结果他们自己都下不了车!因为这个模式就是为发起的头几个人准备的,社会没有那么多人力资源可以被他们利用。就像煤矿,千万年才能形成的财富,人类在几百年就会用完,树木来不及再变成煤矿了。所以最后上车的人大约超过100万人,是根本拿不回自己的钱!这就是传销带来的悲剧!

他们还说的挺好:我们这来去自由!想来就来,想走随时可以走!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现在我让她们两个退出,需要找人顶岗才能拿回钱走人的。可是既然你自己都要走,你怎么说得动别人来替你顶岗?就这么走又不甘心,那怎么办?要么继续拉上亲朋好友来垫底,要么壮士断腕,认栽了,立刻走人!她们听我说的这么透彻,却又没法反驳我,又找来她们的高层。

高层是两个北京过去的,一个说自己是总参退休师级干部,一个是北京五粮液代理商的高层。

在他们口若悬河一番之后,我也为他们讲解了这个陷阱的危害性,告诉他们不可能下车了。

他们两个听完,不断点头:你太厉害了!我们怎么没想到这样去计算!我们还有事,我回去好好琢磨一下!走了!

到这,我这两个朋友,依然不服气,说我一定是对这个行业有偏见!一定我哪里算错了!

我真的很无语了。我要怎么样才能救她们脱离苦海呢?

我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尤其在北京的人,你们如果遇到有人让你去苏州或者别处,告诉你有一个非常赚钱的项目,神神秘秘的,千万要警惕,这个叫做北京体系的传销团伙,美其名曰:民间资本运作。其实就是其他地方的传销开始死灰复燃了,换个地方叫异地经营!这样她们可以方便脱身,警方追查难度就很大。最后就算有几十万人在苏州拿不回自己的钱,政府也无能为力,要抓,也就抓少数人,多数人是很难抓到。就像广西,30万人从业,下车600人,抓了1800人。但是留下29万多人在那里哭泣。

3.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篇6

□ 王永飞 温向阳

2011年8月份以来,随着进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深入,全国民间融资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温州“跑路”成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鄂尔多斯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趋缓,部分房地产商资金趋紧,民间融资纠纷增加,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陕西省榆林市民间融资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榆林市民间融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据2011年6月份调研估算,榆林民间融资规模在700亿左右,从9月份以来,民间融资市场有所退热,融资量开始下降。根据典型调研分析,当前榆林市民间借贷资金的具体用途分布为:1.用于煤矿和相关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主要是一般社会主体如个人直接借出和小额贷款公司放贷的部分资金。2.用于本地房地产项目投资以及公路交通等建设项目,包括个人或部分融资中介在社会上筹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也包括个人和亲友集资炒房。3.由一般社会主体(个人为主)借给民间中介。4.民间中介借出,被借款人用于“过桥贷款”、票据保证金垫款、验资垫款、票据承兑等短期周转的资金。3和4两部分借贷债权或资金没有直接进入生产、投资等领域,而是停在了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账户上。5.社会主体(主要是个人和企业)投向了内蒙、宁夏、新疆、西安、北京等地,主要是房地产和煤炭企业。6.其他投资(包括农副产品收购加工)、投机及不明用途等。其主要特点是:

(一)融资方式多元化。榆林的民间融资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包括个人借贷、地下钱庄以及典当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多种机构。一是个人及地下钱庄放贷大都以高利借给熟人,利率一般为月息10‰-30‰。这部分资金通过亲友熟人以集资或入股方式进行项目投资(以私营和个体煤炭和房地产行业为主),以固定收益或分红作为回报。二是榆林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和寄售行(即“影子银行”)。贷款期限相对较长,利率较高,月息一般在20‰以上。三是企业互助基金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民间融资组织最近也在榆林出现,相对金额较少。

(二)融资投向多元化。按投资对象来分类,既有投向煤矿、房地产企业的,又有投向中小企业、农民等微利对象的;按投资产业来分类,主要投向能源工业、建筑业和交运输业,其余主要投向农业和服务贸易;按用途来分类,有用于开矿办企业搞固定资产投资的,也有用于临时性周转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的;按区域分类,除了投向本地的以外,据我们调查估算,大约有近20%投向了内蒙、宁夏、新疆、西安、北京等地。

(三)资金来源多渠道。一是本地闲置资金。到2011年12月末,榆林市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796.37亿元,在消费没有明显起色、存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储蓄存款变成民间资本进入了民间投融资市场,填补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民营企业的经营资金退出生产流通领域,将资金抽出投到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用于放贷,进入民间融资市场。三是外地资金的流入。特有的能源资源优势使榆林成了资金聚集洼地,外地资金中的一部分参与了民间借贷,进入了融资市场。四是银行信贷资金。受高利率的吸引,个别人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然后又借助担保公司、投资公司、民间借贷等平台将钱贷出去,以获取利差。

(四)受经济金融大环境影响,目前民间借贷市场明显降温。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规模缩小。到2012年一季度,对榆林市民间融资规模进行测算,认为全市民间融资规模缩减100多亿元,部分规模较小的机构被洗牌,金融机构存款回升明显,民间资金“理性回归”。二是民间借贷存贷利息降低。据对榆林市民间融资借贷利率的监测,进入2012年以来,吸收存款利率普遍降为月息1.7分,贷款利率普遍降为月息2分左右。

二、榆林市民间融资市场稳定的主要原因

从2011年9月份以来,榆林市民间融资受不利消息的影响,人们对民间融资的信心下降,但是从总体感觉来看榆林市民间融资的资金运行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的十分明显的民间借贷纠纷。

(一)民间借贷利率与其他地区相比不是最高,主要投向了实体经济。榆林市民间融资起步迟、规模小,借款利率也不是最高,经测算民间借贷月利率主要集中在15‰—25‰左右,大部分民间借贷资金大多流向煤矿、煤化工、商贸、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领域,大面上有实体经济支撑。特别是2012年以来,榆林市煤炭行业的整合重组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煤炭行业由于技术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需部分资金主要通过民间融资来解决,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榆林民间融资市场的活跃。和毗邻的鄂尔多斯相比,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起步低、规模小,2011年年全市商品房开盘项目较少,提供给市场房源商品房13000套,保障房4194套,缺口7806套,市场房源严重不足。由于榆林市房地产盘子比较小,总量有限,对民间融资的需求量有限,所以房地产市场对民间融资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二)借贷人一般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民间融资来源主要是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货币财富。一是榆林储蓄存款活期化程度居高不下,居民个人一直是民间融资的主体。特别是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榆阳区等,居民个人资产实力较强,还掌握相当数量的现金和存款,具有较强的资金增值获取较高的利息收益的动机。二是中小企业主大部分是“因煤而富”所催生的亿万富豪,企业资金实力较强。据2011年出炉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显示,榆林市“因煤而富”的亿万富豪则超过6000人。民间融资主体大多为从事煤炭企业或者其他拥有雄厚资产实力的富豪所有,当中小企业因不符合条件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时,为了较方便的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就通过高息向民间融资,并且一般也能承担相对高成本的资金,这也为民间富裕资本找到了一条投资的机会,因此而形成借贷双方互利双赢的局面。

(三)融资方式以横向联系为主,融资风险的传染度相对较低。榆林市民间融资以点对点的横向融资方式为主,资金从个人和中介机构直接投向了煤炭等实体经济,借贷资金之间的转贷层次较少,因此多米诺骨排效应相对较低,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大宗案件发生引发的民间借贷“崩盘”现象。同时榆林市北部民间融资方一般都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包括煤矿、煤炭深加工企业等,在煤炭行情紧俏价高的背景下,整个行业平均的资本利润率很高(神木县2010年煤炭行业资本利润率平均为20%—25%),抵抗信用风险能力也很强。

(四)榆林民间融资以良好的地域信用文化环境为基础,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一直以来,榆林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人与人直接的关系比较纯朴,相互帮助共度难关的氛围较浓。随着能源资源的开发,榆林开始富裕起来,先富起来的人也愿意去扶持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帮助亲戚朋友、同事老乡等周边的人赚一些钱。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榆林当前独特的地域信用文化环境,人与人之间相对重感情,讲信用,尤其在经济往来方面相互之间的信任度较高,加之借贷双方都是熟悉的亲戚朋友,相互知根知底,即使一方发生融资困难,自救和互救能力都很强,一方面由于拥有系列连锁企业,一个企业发生问题,其他集团企业都会出手援助;另一方面,不同企业之间关系也比较紧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五)当地政府央行高度注视民间融资,清理整动成效显著。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对民间融资问题高度关注,针对民间融资规模、利率、投向等一直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并积极向市政府提出相关建议。2011年榆林市政府未雨绸缪,从7月份开始进行了“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专项行动,一是通过舆论引导,向公众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识别并远离非法集资;二是对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项清理整动,取缔了一批违规的担保机构和投资公司;三是相关几个部门联手出击,打击地下非法钱庄。经过清理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基本保持了民间融资市场的平稳运行。

三、榆林市民间融资的新出路——加快民间货币财富的资本化金融化

民间货币财富资本化金融化是指将广大老百姓剔除日常生活必需品所需货币之外的其他类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短期债券和股票投资、其他高流动性债权和股权等。民间货币财富的急剧增加和膨胀,从积极角度看,它是经济增长、人民富裕的象征,也就是广大老百姓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等获得的新价值。如果把它储存起来,可用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或者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剩余资金支持;若将其用于扩大再生产,那么这部分货币财富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流动资金、投资资本等,某种程度也是货币财富更高级形态,即资本化或金融化的过程。其重要意义是:

一是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当前体制下,对民间货币财富的风险管理还不明确,但事实风险最终还得由资金拥有者、运营者、投资者和政府中的一方或多方来承担、处置。因此从大金融和社会和谐角度看,加强民间金融活动的风险识别、防控和管理都是题中之义。

二是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效果的需要。如果民间货币财富进行适当的资本化金融化,它必然敏感适应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变化,进而按照市场化方式履行投融资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这对于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整体效果,减少调控挤出效应发生,都是有意义的。

三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需要。如果能够将区域民间货币财富进行资本化或金融化改造,将其纳入整体金融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必然对疏通国家货币政策在区域层面进行良好传导产生积极影响。民间货币资金就会与国家产业、财政和金融、信贷等政策形成更均衡更有效的对接与匹配,从而既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还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一般而言,民间货币财富的投资和运用整体上缺乏专业化,对风险识别和判断水平不够,往往会承担较高风险成本。所以从提高民间货币财富使用效益的角度看,对其进行必要适度的资本化或金融化,对于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和投资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等,都是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的。

四、民间货币财富资本化金融化的路径选择

(一)继续发挥民间资本在大型工程和项目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已从载体建设和项目建设阶段进入当前的跨越发展阶段,应加快民间货币财富资本化金融化步伐,借助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引导其与正规金融合作,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积极支持基地在能源、交通、通讯、水利、市政、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建设。还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煤矿兼并重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等,最大限度发挥工程和项目对民间资金的虹吸效应。

(二)依托榆林能投集团公司,试点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支持榆林经济发展。我们设想参照封闭式基金运作模式,设立不上市的榆林产业投资基金,以此为平台广泛吸收民间资本、聚集民间资本,通过基金运作投入到榆林急需的产业开发中,支持榆林经济发展。具体设想为:一是榆林能投公司出资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代表市政府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LP),这部分出资不参与分红,只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受让给全体合伙人。建立相应的章程和组织管理机构,聘用专职经理人。二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基金总规模为50亿元,分五期募集,首期10亿元,基金期限为10年。三是基金向社会特定人群进行募集,成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每份单位为个人500万元、法人单位1000万元,主要面向榆林辖区企业和个人进行募集。四是投资基金筹集的资金以各种方式主要投资于本地中小企业和重大产业发展等的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转型升级。五是出台优惠财政税收政策,减免基金发行和收益的各种税费,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金。六是基金到期后进行清盘,即按照基金净值扣除一定费用后退还给投资者。从长远来看,经过一定时期的运作,可以依托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扩大基金发行范围。

(三)允许和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并参与金融服务。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限制,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新型金融机构的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实行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机构的小额、合规借贷活动,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资金供给结构失衡矛盾,以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现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上述措施的实施,将对发展民间金融、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和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状况起到促进作用。继续探索金融支持现代订单农业新模式,引导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开展“订单加期货加保险”等创新性业务。

(四)鼓励民间融资进入股权投资业,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加大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支持,将股权投资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列入榆林市金融创新的总体议程,出台进一步发展股权投资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意见,全面指导和规划榆林股权投资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为民间融资进入股权投资业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借鉴国外发展股权投资业和私募基金的经验,加快组建我市规模较大、运作规范、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的本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和PE管理公司,吸引境内外优质的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榆林,大力推动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和设立,建立榆林股权投资行业协会,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五)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业务的监督与管理。在正视“影子银行”现实的同时,应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和领域,使其在运动中修复完善和健康发展。结合立法建设,从市场准入、组织形式、财务制度、业务经营等方面,制定标准明确的地方监管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状况、资金用途及运用效益等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信息透明度,探索形成体现地方实际的大金融监督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发挥各级政府在金融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六)超前谋划和全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资本市场”。近年来,得益于榆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域外资金不断通过多种渠道流入当地,其“资金和投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并且地方政府也将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应积极借助国务院“新36条”对民营企业密切关注的资本市场,将制定一些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的政策东风,结合榆林民间存量和增量货币财富规模庞大的现实,进一步深入调研论证和科学规划,想方设法将各类民间资金资本聚集起来,努力为构建具有榆林特色的区域资本市场提供源动力和资金支持。

解锁民间资本 篇7

温州不靖,鄂市多伤,中小企业困局,民间金融恐慌,而河南担保业也经过一系列的狂风暴雨之后,民间资本似乎一时找不到了方向。民间游资真正的落脚点在哪里?

日前,河南沃尔斯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玺诚投资有限公司、河南天翊投资有限公司、天津汇财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在河南成立“汇财通投资联盟体”,针对民间资本的规范性流动做出尝试。

打破僵局

“救市”或可缓解危局,但并非长治发展之道,为已然成势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让市场回归其正常生长、各取所长,方可避免民间借贷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汇财通投资联盟体”是怎样的一种组织形式?该联盟体成员之一天津汇财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汇财通”)总裁朱一染解释,所谓的联盟体,就是汇财通负责基金产品研发,满足未上市企业融资需求。投资公司负责基金产品的销售,投资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流动状况,最大限度地对非金融行业进行细分。

朱一染刚从南阳回来,正在对南阳的一家企业对接融资项目。他的理解是,对于民间资本的流动质量的好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什么样的企业不适合做融资,并非全取决于一张漂亮的财务报表,关键的还是企业应该有显性成长力,这就是股权投资与担保的最本质的区别。

他举例说,就拿饮料市场来说,一个是做可乐的,一个是做健康养生产品的,我们会选择投资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前者的市场在萎缩。后者的市场在扩张,而在整个生产链条上,PE机构也会选择做健康饮品的生产商,下游的效应肯定会波及上游市场的扩张。

而重翻河南乃至全国民间资本的“账本”,“一股脑”地进入担保公司后,没有任何环节的从借贷方进入了融资者的腰包。如此一来,大量资金无故“蒸发”现象充斥着整个市场。因“高利贷”和“人人贷”等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断裂,温州以及后续的鄂尔多斯等地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民企老板跑路、跳楼,企业职工上街抗议等突发事件,企业停工造成的失业情况也日益严重。

“与担保公司的大包大揽不同,一般我们一年就做1~2个项目,一个项目大概做到1亿元左右。”朱一染告诉记者,一是保证融资质量,二是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做到投资者、融资企业、投资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多赢局面。

而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股权基金形式的投资“举动”在全国已有先例。去年6月,天津邦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

民间资本“拉郎配”?

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眼光的人能够投资企业也是看中了企业清晰的发展战略、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有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持续增长的市场潜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担保公司从几年前的风生水起到现在的门可罗雀,“赚把钱就死”的经营理念充斥着整个资本市场,从而导致很多资本逐利者孱弱无比。

就此,这样的境况很有可能倒逼担保行业的转型,寻求一种突破,向有行业标准的资本链条上迈进。比如说PE,他们希望可以代销PE机构的基金。

但情况似乎并不乐观。目前的PE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投资很多项目,能上市获得高收益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是困死在里面。”一位接近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人士表示。

该人士直言,投资项目成功上市获得的高收益除了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剩下的还能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这就是我国PE的特点。目前,我国IPO典型的利益链条是最上游者为实业资本、天使投资、PE/VC、突击入股者等,发行人是核心驱动机;中游为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下游包括一些财经公关、打新机构等,最末端者为最后接盘的散户。

通过这条利益链条就可以看出PE投资的项目一旦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很高的利益回报。资本本来就具有逐利的本性,当然要进入到赚钱更多的行业中去。

PE为什么越来越多?又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PE?

答案很简单,PE得赚钱。什么时候IPO的利益链条回归合理化,PE的暴利时代也就结束了。

在记者的走访中,有一位投资者讲道:郑州一家小规模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但老板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椒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辣椒上市之前,老板寻思着给辣椒酱做宣传广告。他想在这座城市的某个闹市街头租一个超大的、显眼的广告牌,但是当他和广告公司接触后,才发现他那小小的企业承担不起这天价的广告费。事后,他在担保公司与PE机构之间做出决定,选择了PE融资。其想法就是:宁可看着PE的投资者捞钱,也不在担保公司让自己的血汗钱在其老板跑路中人间蒸发。毕竟做股权投资是可以看得到PE机构给企业所做的企业报表的,担保公司的流水账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最完美的收官,无论进行私募融资还是私募股权融资,绝大部分是进行策略性融资,目的不仅仅是引进投资者在资金上对企业施以援手,更多的是借用投资者国际化战略思维、行业领域的优势地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成功的商业模式、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帮助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本来这个联盟体的成员有一家是担保公司,但是经过一番思考,还是没有让其参与合作。”这不乏有朱一染害怕担保公司会进来“浑水摸鱼”的顾虑。

上一篇:施工管理员电子简历下一篇:在城市管理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