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后感(精选8篇)
早在高中学习历史时,就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有《资本论》这本书,知道书中有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十几天的浅显阅读,也是受益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著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
《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思想体系,一个巨大的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细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队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增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然而,占据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部在深深地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干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须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合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者租金(枝或干),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收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水分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干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因此,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品等,丹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由于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是,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在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形态。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会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可能永久存在。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是这门科学革命化。”
《资本论》的版本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每一版,都写了序和跋,这些序言和跋言是构成《资本论》的一个不可缺少部分,它们成为我们学习《资本论》的入门向导。有关《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一共有七篇,其中前四篇是马克思自己写的,后三篇是恩格斯写的。在这七篇的序言和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在这几篇序言和跋中,讲到了有关《资本论》的许多重要问题。I例如,关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关于《资本论》的方法和结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以及学习《资本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不可否认,2007年底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改写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华尔街在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无一例外地受到牵连。关于金融危机的讨论在过去三年中充斥了整个世界,关于其原因众说纷纭。不管原因多么复杂,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导致资本市场交易量的严重萎缩。在此大背景下,交易所并购的浪潮迭起,以规模优势加强衍生品市场。一句话,世界经济格局正因为交易所的并购风潮而被改写。不过,作为读后感,在谈交易所并购之前,我想还是就《伟大的博弈》一书简要谈些自己的读后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延续作者的思路,就交易所的并购简要阐述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学习致用的目的。
1 早期的华尔街充满了利欲熏心的斗争
正如本书名字一样,资本市场从出生开始,便充满了博弈。实际上,博弈的理念充斥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纳什作为博弈论的创立者直到1994年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博弈不存在。理论上,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体中,博弈并非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多赢的局面,也就是说,可以达到纳什均衡的结果。早在17世纪初期,荷兰人便创建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并因此成为欧洲强国之一,虽然在其发展中曾经出现“郁金香狂热”的金融泡沫。而早期的纽约(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作为荷兰的殖民地,也继承了荷兰的商业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直到1664年,英国人将其更名为纽约。
在华尔街的发展史中,充满了投机的风气。1666年,菲利普斯通过囤积贝壳串珠策划了北美洲历史上第一场金融操纵案。通过控制货币供应,赚取了不菲的利润。这种没有规则的游戏一直延续了100多年。直到18世纪末,汉密尔顿通过实施联邦税收体系、发行债券和建立中央银行等方式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当然,纽约的各类金融活动大为活跃,同时也加剧了资本市场中尔虞我诈。1785年开始的杜尔投机案导致了1792年《梧桐树协议》的签订,但它只是保护少数会员的协议而已。直到1817年,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成立,但它也只是使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更为明晰而已,并不是保护所有的投资者。
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的修筑成功,美国西部的丰富资源由于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顺势开启了华尔街的牛市。此间,华尔街出现了诸如利特尔为典型代表的投机者,他因逼空莫里斯运河而一战成名。华尔街在疯狂的投机背景下出现了狂热,但是随着杰克逊时期推行的《铸币流通令》的推行,投机活动得到严重打击。华尔街牛市得以终结,并引发了美国经济大萧条。但是随着铁路的创建和电报的发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也确保了纽约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此时资本市场的玩家之一———丹尼尔·德鲁,这位发家于牲口贩卖者成为“掺水股”的发源地。1957年,美国经济重新陷入了大萧条。
不过,随后的南北战争为华尔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好因素。因为华尔街的银行家库克利用华尔街为北方政府及时募集了足够的资金,也就是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范德比尔特这位依赖航运业发家的华尔街英雄凭借其聪慧从航运发展到铁路事业,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随着1867年伊利铁路控制权的大战,他也面临了惊涛骇浪般的资本斗争。典型事件是伊利铁路控制权的斗争,这些股市大鳄们肆意操纵,并和立法官员们狼狈为奸,反映了当时证券法规的严重缺失。资本市场的混乱其实又何止股票呢?古尔德和菲斯科随后又利用绿钞和黄金同时流通的背景试图操纵黄金市场,导致了黄金价格的大幅波动,并带来了华尔街的恐慌,随之而来的是股市的崩溃和美国经济长达6年的萧条。
2 后期的华尔街才开始逐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机虽然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之一,但在19至20世纪之交的华尔街当中,J·P·摩根却改变了华尔街以往以欺诈和投机为主的形象,代之以诚信和敬业。直到今天,摩根系金融机构还在当今全球资本市场中充当重要角色。摩根和其他银行家把华尔街缺失的诚信一旦带回到华尔街,华尔街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便大为提高。虽然,中间仍会发生诸如海蒂·格林那样守财奴般的金融玩家。即便是格兰特总特1881年卸任后到华尔街经营失败,充其量它只算是华尔街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在19世纪末期的几年间,面对黄金不断外流的压力,摩根使用了各种金融工具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持续提升,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此间,《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道·琼斯先生设计了道琼斯指数,为华尔街股市的变化定制了“温度计”,也使华尔街资本市场多了份衡量的工具。道琼斯指数收于40.94,到笔者写稿时,也就是2011年2月23日,该指数为12,106,而在2007年下半年,曾经接近14,100点。
另外,19世纪90年代,华尔街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会计制度的应用,它直接促进了美国GAAP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从而改变了内幕交易的传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华尔街的进步。
20世纪初期,电的发明导致对铜需求的激增。比尤特铜矿产权之争引发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又是摩根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利用其个人能力和魅力阻止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1914一战的爆发却为美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帮助其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债权国,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20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的兴起,华尔街的重点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不管是投机家赖恩还是通用汽车的创始人杜兰特本人,美国股市经历了连续数年的牛市。但是,这个时期华尔街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在GNP增长不到50%的情况下,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倍,隐含了巨大的风险,最终导致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时隔近80年的2007年的中国也因美国金融危机而导致上证指数大副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指已经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当其不能在反映经济实体的状况时,一定会以某种方式自行修复。其实,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虽然导致了长达4年的经济大萧条,却也给罗斯福总统重整经济的机会。也就是罗斯福时期,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并通过了《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又称为《1933年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同时,随着惠特尼这位纽交所总裁的下台,华尔街改革的步伐大为加快,真正成为了为公众投资者服务的场所。
在二战期间,美国依然受益。美里尔开创了连锁的经纪业务模式,使其称为华尔街最大的经纪公司。而对于个人投资而言,则要归功于本杰明·格雷厄姆。他通过分析股票价值为普通投资者服务。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理性成长,华尔街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繁荣,直到60年代初期结束。此后,华尔街进入了一个变革期。投资者逐步变为机构投资者为主,计算机也为证券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1975年,《梧桐树协议》终结,《证券法修正方案》得到美国国会的通过。在纽交所壮大的同时,纳斯达克也逐渐成长,称为美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新生力量。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随着投资者的理性增强,虽然中间出现了金融危机,但由于政府的及时介入,并未发生严重的后果。同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加上杠杆收购业务的兴盛,导致金融工具的泛滥,道琼斯指数也随之大涨,道琼斯指数在1999年首次突破了10000点大关。华尔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去参与到前途未卜的博弈中。
21世纪初,“9·11”的发生导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2002年安然公司的破产更加引发了大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安然的倒闭直接催生了萨班斯法案的产生,为企业加强内控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保障。
3 近期华尔街上各类权益工具的泛滥使用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
由于本书最早写于1999年,后应译者要求,虽然增补了2000年至2004年的相关内容,但今天读起来仍然觉得有必要将其续写到现在。
由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随后的2005到2007年,全球经济都在突飞猛进地增长。道琼斯指数更是在2007年下半年接近14100点。但是,正是由于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随着美国房利美和房贷美(也称“两房”)次贷危机的发生,由于流动性不足而逐渐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随后导致了华尔街上一系列重大机构的变化。比如,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被称为“债券之王”的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的倒闭,美林的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转型等等。对于实业界而言,克莱斯勒曾于2009年4月30日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向法庭正式申请保护等。
实际上,这场危机主要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关于金融危机,近两年的讨论已经很多而且比较全面,在此,不做深入探讨。但是,为了拯救这次金融危机,全球花费了不可计量的代价,包括金钱和信心。直到今天,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安全度过还备受争议。
4 交易所并购是近期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动向
面对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交易所仅仅依赖传统的盈利模式很难支持其发展。同时,新型的交易平台开始挤占其市场份额。纽约泛欧交易所、纳斯达克OMX集团(Nasdaq OMX)和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等全球最大的证交所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期权和期货等利润丰厚的新业务成为亮点,而传统的现货股票业务则饱受股市成交量下滑及电子交易平台激烈竞争之苦。同时,与Chi-X Europe和Bats Europe等另类交易平台的竞争又令它们丧失了不少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之下,全球交易所的整合趋势愈演愈烈。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驱动下,掀起了一股“合并潮”。2003年至2007年发生的比较的交易主要有:北欧OMX收购8家交易所;纽交所与泛欧证交所合并,后购入印度交易所5%股权;纳斯达克收购费城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出售伦敦交易所股权;纳斯达克收购OMX;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收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收购意大利交易所;东京证交所购入新加坡交易所4.99%股权;美国国际证交所与欧洲期货交易所合并。2008年之后,愈演愈烈,比如2008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收购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巴西圣保罗交易所与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合并;2008马来西亚交易所向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出售25%衍生品交易业务;2009伦敦交易所收购当地另类交易平台;2010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道琼斯成立金融指数服务公司;2010新加坡交易所收购澳大利亚交易所(尚未获批);2011巴西圣保罗交易所与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合并;近期报道的纽约泛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等。
由于需要巨大的固定成本,金融类交易所是一项具有“规模经济”的业务。加上有限的资本密集度和强劲的新鲜资本流,业界普遍相信这一行业的整合趋势将持续下去。而那些管理良好的衍生品交易所尤其拥有稀缺价值,因为它们通常具有极高的抵抗力、更快的产品种类增速。
但交易所巨擘的合并也难逃“垄断”之嫌。一些反垄断专家认为,纽交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潜在交易可能会面临欧洲严格的监管审查,因为横跨大西洋的新公司将左右欧盟以及美国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但是,既然整合是个趋势,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应该可以做到的。
5 中西对比的模式引发读者思考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祁斌先生在每一章后面增加了“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就同一时期美国与东方国家(主要是中国)的大事件进行了提要。通过对比,我们不但可以回顾当时美国的发展脉络,也增进了我们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发人深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光耀中华的责任感。同时,在本书的最后部分,美国纽约大学金融系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梅建平教授通过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利引发了诸多思考,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战争中两国财力由其是战时的融资能力非常重要。清政府由于财政收入仅靠苛捐杂税这一单一渠道,很难在战争时期及时有效地筹集军费。反观英日等国家,其税收制度不但完善,而且有先进的资本市场作为募集军费的重要平台。读史可以明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建立证券市场的重要性。
关键词:资本/收入比;私有制;数量;次序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69-03
一、资本/收入比的运动趋势以及劳动价值论下的理解
“资本/收入比”在《21世纪资本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皮凯蒂认为“估算资本存量价值可能比估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流量更为准确”,通过资本主义第一定律:?琢=r×?茁这个会计恒等式,可以通过中间变量资本/收入比来测量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的比例而不用直接衡量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的比例不平等。
首先,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结构和数量上的演变情况(以资本/收入比的形式表现)。大量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从“二战”——资本遭受了巨大的物理性毁坏以来,资本/收入比保持上升态势并且有可能回到“承袭资本主义”资本/收入比的状态。
仅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不同形态,不过在资本/收入比范畴中,皮凯蒂将资本与财富混为一谈,资本/收入比也就存在着计算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作者将“土地、建筑、企业、股票、债券、专利权、牲畜、黄金和自然资源等”都划入资本的行列,他将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物与没有凝结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看作是相同的,都归为资本;将国民收入归为劳动产物这一类。皮凯蒂定义的资本范畴存在着劳动产物与非劳动产物的区别,国民收入属于劳动产物这一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用“1夸特小麦=a英担铁”的例子中说到:“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英担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就表明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数量的比较。有些学者认为效用,即物对人的满足感也是共有的,米饭可以充饥,水可以解渴等等——这些都是对人的效用,并且效用是一样的;如果照此理解,资本/收入比就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些学者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产品的效用替代不是没有限制的,比如:米饭无法解渴,水也无法从根本上充饥。满足不同生活需要的产品并非像无差异曲线那样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实现相互替代。这个“共同的东西”只能是劳动产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
以产业资本(资本品都是劳动产品)的视角看待《21世纪资本论》的“资本”范畴比以广泛的财富的视角更贴近整书的逻辑。之所以以产业资本的视角理解资本/收入比“资本”,那是因为皮凯蒂在书中强调“一切取决于能够把资本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又引入“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证明资本收入比重的运动变化。与笔者持类似观点的论述有“皮凯蒂在解释资本/GDP比值上升但资本收入比重不会下降时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本与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这就意味着,资本必定是以生产性资本的形式存在……资本收益率也是生产性资本的收益率”[1]。我们可以说,用产业资本的视角理解资本/收入比是正确的。至于皮凯蒂将“资本”等价于“财富”,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无法作为生产资本发挥作用的财富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生产资本。
由此,资本/收入比就可以理解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之比,它表示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一个既定的劳动时间内劳动者能够推动的(即资本与劳动力能够实现结合)不变资本的价值,即?茁=c/(m+v),那么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净投入的资本品的价值量与它所吸收的活劳动量就等于由技术决定的资本/收入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茁=?驻c/?驻(m+v)=c/(m+v),从较长时期来看?茁=s/g,即资本主义第二定律。当资本量到达临界点之后,由于技术并不能将资本与劳动结合起来,多余的资本品就不能够吸收活劳动,如果继续增加资本,资本/收入比也不会表现为c/(m+v)的增大。当存在技术进步时,推动既定价值量的不变资本只需用更少的劳动量或者相同的劳动消耗能够与更大量的不变资本结合,资本/收入比c/(m+v)才会变大。尽管我们认为资本/收入比计算口径有误,但是资本/收入比上升这一基本论断是正确的。
二、资本收入比重?琢变化趋势的阐述及分析、判断
皮凯蒂认为随着资本品的净投入,一方面资本存量增加会导致资本/收入比增加,同时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又是递减的,对?琢=r×?茁而言“其中有两个是自变量,而有一个是因变量”。那么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变动方向就是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相互较量的结果:数量效应或积累效应——资本/收入比?茁上升作为统计已知。皮凯蒂“假设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资本收益率应该完全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通过“边际生产率”递减论证资本收益率递减(皮凯蒂将资本收益率递减看作是价格效应)。随后引入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并判断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增”,即资本收益率降低幅度小于资本/收入比上升的幅度;或者说是价格效应不足积累效应。反之,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琢减少。
综合原文“如果替代弹性在0和1之间,那么资本/收入比?茁递增的幅度小于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的幅度,从而使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减。如果弹性大于1,资本/收入比?茁递增的幅度将大于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幅度,于是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增”,“根据历史经验,最可能的结果是数量效应会超过价格效应,也就是积累效应会超过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和“对任何一种资本形式来说,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价格效应会超过数量效应”,我们可以推知: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与一种资本形式超过临界点等价;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与一种资本形式不超过临界点等价;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与一种资本形式不超过临界点等价;那么,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就等价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命题:替代弹性大1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等价于只要资本存量不超过技术要求的临界点(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就会超过价格效应。随后,皮凯蒂计算出21世纪的资本劳动弹性大于1,从而资本收入比重?琢会变大。在這里皮凯蒂从技术角度考虑资本能否与劳动力结合:只要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就会超过价格效应;反之,价格效应就会超过数量效应。(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是根本不存在的。)
但是皮凯蒂并没有具体说明当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存量不超过临界点)时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机理,他只是将这个结论直接运用。对此,不少学者对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观点持不赞成态度。比如:克鲁格曼从理论层面对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抱有怀疑态度,“皮凯蒂肯定地指出,r变小的速度慢于g变小的速度。或许,他的这一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如果假设用机器来取代人力足够容易的话,或者,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那么,增长肯定会放慢”[2],克鲁格曼认为即使替代弹性大于1,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另有经济学者则试图通过数据来驳斥皮凯蒂替代弹性大于1这个观点从而证明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而不是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皮凯蒂引用了其他学者估算的替代弹性为1.3来支持其论点,但这是从总值意义上的生产函数推算得来的,如从净值来看,替代弹性应为0.6,不能支持皮凯蒂的?琢将随?茁增加而增加的核心观点”[3]。从净值看,替代弹性为0.6,按照皮凯蒂的说法,技术无法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那么价格效应就会超过数量效应。尽管前者从理论层面对皮凯蒂的解释进行否定,后者顺沿着皮凯蒂的“第一定律”分析范式进行分析,但是他们共同之处都认为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是可能的,都是不假思索地将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作为真命题。虽然皮凯蒂列举出“第一定律”存在着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的可能性(当技术无法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时),但是“第一定律”实际上只能够解释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这一种状态,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产品分配次序所以在“第一定律”中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替代弹性只是一个从技术层面判断资本与劳动能否有效结合的前提条件:当替代弹性大于1时,c/(m+v)才等于?茁才能带入“第一定律”?琢=r×?茁,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如果c变小为c*或者(m+v)变大为(m+v)*——总之要使得?茁变小直到能够保证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那么c*/(m+v)或c/(m+v)*才等于?茁带入“第一定律”?琢=r×?茁。皮凯蒂错误地解释了替代弹性与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关系,积累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程度减小与资本收入比重?琢降低其实是同步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不存在价格效应超过积累效应。
皮凯蒂认为资本收入比重是数量效应与价格效应相互较量的结果,因而将“第一定律”写为?琢=r×?茁。这种表达方式使人误解为先存在资本收益率然后才有资本收入比重,资本收益率决定着资本收入比重。事实上资本收益率r是资本收入比重?琢和资本/收入比?茁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皮凯蒂看来“资本收益率r好像平缓了资本数量?茁的演变过程”;皮凯蒂将因果倒置了,与其说“平缓”倒不如说资本家为了阻碍资本收益率的下降使得?琢要跟随着?茁的变动而变化,那么“第一定律”应该表现为r=?琢/?茁或r=?琢×g/s。当资本/收入比上升时,如果?琢增大,r下降的幅度小于?茁上升的幅度;如果?琢减小,r下降的幅度仍然小于?茁上升的幅度,不过此时下降的幅度变大了,而不是像“第一定律”那样颠倒了资本收益率r和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因果关系的论述,也不是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导致。总之,?琢是自变量不是因变量。
三、资本收入比重?琢背后的所有制因素——“中心矛盾”r>g的根源
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凯蒂首先分析了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变化趋势,然后再转入分析?琢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分化的核心是r>g,“在某种意义上,它囊括了我所有结论的整体逻辑。”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皮凯蒂对r>g的结论存在着摇摆不定的态度:他既承认“完全可以设想一个社会,那里经济增长率大于资本收益率”同时又认为“资本收益跌至经济增长率之下,资本的长期份额低于储蓄率。从社会角度看这是荒谬的”。从而导致他一方面要我们“说服自己相信r>g确实是历史事实”,同时也承认r>g“并非作为逻辑上的必然”,“我的所有结论本质上都略显牵强”。有学者进而指出,r>g不能作为分化的根本力量的依据,它只算是统计事实。导致皮凯蒂“中心矛盾”缺乏理论支撑的原因是新古典仅仅从科技技术层面而不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层面考虑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从新古典理论来看,储蓄率取决于原子化个人为了最大化效用所做出的选择,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储蓄率,而资本收益率取决于生产函数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皮凯蒂看来,资本与劳动之间通过结合发生作用,实际上是资本能够吸收多少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不是一无所有就是缺少足够的生产资料维持自身的生活,只有在劳动者获得资本所有者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够与资本结合。当劳动者以雇佣劳动力的形式出现在资本家面前的时候,产品的分配先后次序就已经决定了。马克思分析道“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4]因为生产资料归于私人所有,财产的处置权力也就归属于所有者,劳动者能否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取决于所有者。这就为所有者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提供了可能,尤其当某种生产资料被少数人垄断所有时尤为如此。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产品的分配是按照社会等级的高低按次序分配的。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净产品的分配首先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划分即资本收入?琢与劳动收入1-?琢,即使在资本家阶级内部也存在着高低之分,在资本收入中然后再细分为对不变资本的净投资和资本家本人的生活基金,这就必须保证?琢>s。通过“第一定律”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资本收益率r和经济增长率g的测量,可以大致估算出食利者收入占据国民收入的比重,但是“中心矛盾”r>g的内在动力是?琢>s,r>g只是?琢>s的外部表现,并非如皮凯蒂本末颠倒阐述的那样“只要r>g,资本的长期收入份额就会大于储蓄率:?琢>s”。有些学者质疑r>g的逻辑,也只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数量是由参与收入分配的次序决定的,加之皮凯蒂又没有从所有制层面分析导致不少学者对r>g存在着误解。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琢/s>1,g减小的幅度一定是大于r减小的幅度的逻辑——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根本就无法存在。
四、新古典理论下缩减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及分析
假如不考虑私有制,技术进步使得更大的资本量与劳动结合从而导致资本/收入比增加,贫富差距就会增加,这在“第一定律”中已经反映出来了。皮凯蒂将技术进步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外在因素,那么就说明收入差距与社会制度并没有联系。通过减少一部分资本用于再生产就能达到降低资本收入比重的目的,这便是皮凯蒂政策建议的理论基石。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缩小贫富差距的一切措施、規则都是围绕在降低资本/收入比这个中心点展开。皮凯蒂对此开出的药方是“……对全球财富的年度累进税。最大的财富将被征收更重的税,并且所有形式的资产都将被包括在内:不动产、金融资产和商业资产……”“其目标是终止无限增加的财富不平等”[6]。皮凯蒂思考的是如何“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这一历史进程。但这种“站在资本主义体制内的立场批评体制”[6]具有乌托邦式的风格。
历史已经证明,私有制经济一定会导致贫富差距。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还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社会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显现出来,甚至在有些部门、地区还会有激化的可能。如何调动社会积极性,将公有企业的红利还于社会缓解贫富差距,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得统筹兼顾,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先进理论经验,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帆,罗知.围绕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争论[J].国际经济评论,2014,(6).
〔2〕保罗·克鲁格曼.为什么说我们正处于新“镀金时代”[J].国外理论动态,2014,(9).
〔3〕崔之元.《21世纪资本论》:经济学的“统一场论”?[J].新知,2014,(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人民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C].人民出版社,2006.
专业:海事管理 姓名:张卓华 学号:201311220508 摘要-----《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在放假期间读了《资本论》,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简直就是不言而喻了。有人说没读过的资本论的党员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党员。还有资本论最好就是看德文原版的,因为由德文到英文再到中文的翻译,这里面有大量的精髓都流失了,并且书本的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会加入自己的一点见解,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字或一句话的理解不同就导致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也就不用想圣人那般吹毛求疵了,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版。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
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今天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要求我们抱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资本论》所揭示的科学原理,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看作是凝固不变的教条,更不能要求《资本论》为我们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不要去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换言之,就是要学会马克思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解决当前和今后我们面临的难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具有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坚持《资本论》的立场,真正准确、全面、深入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资本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资本论》为政治经济学阐述的基本原理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基石,它指导我们从根基上去分析、研究和把握当代国内外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本题,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被更高
形态的社会主义所战胜和替代的客观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没落的客观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必然经历同生产力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建立起自身的物资技术基础,确立其统治地位,才能最终战胜和替代旧的社会生产方式。现在有人对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感到困惑,其实只要运用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就会清醒地看到,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趋势上必然没落,二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的时间里还不能一时没落。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目前还经历着“同生产力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社会改良措施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延长了这个“历史进程”。同时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尚处在“建立起自身的物质技术基础,确立其统治地位”的阶段,要指望社会主义马上就战胜和替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建立社会主义自身的、超过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最终战胜和替代资本主义。应当看到,这种战胜和替代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既要认真学习和继承资本主义造就的、人类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科技成果、管理经验等,同时又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不断地发展自己,最终战胜和替代资本主义。
(二)、《资本论》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运动规律,对我们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出发从中抽象出产品的商品形式、价值形式、价值的剩余价值形式等慨念,同时又从抽象的慨念、范畴到理论的具体叙述过程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地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及其运动规律从理论上反映出来,通过依次阐述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貌
过程,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论》的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善于抽象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三)、《资本论》以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为最终目的,研究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等相互间的矛盾运动,把握这个规律对于我们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本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经济生活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对经济生活的运动规律作出了一系列的判断和论断。马克思认为,投资是为了追逐利润,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资本追逐最大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人才价值的发现,必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促使社会向更高的社会历史阶段过渡。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对我们认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原理指导我们探讨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指导我们注重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对于我们搞好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两个扬弃”的理论,指导我们确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发展和完善股份制经济和劳动者合作经济。通过学习《资本论》,我们必须正视人类社会发展在现阶段必然依赖商品货币关系的客观规律,承认资本的生产经营,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资本论》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成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发展到最终走向衰落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发展也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资本论》论述了商品货币关系中的资本主义生
产经营的基本运行方式和发展,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永世长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二、《资本论》的创新理解及科学意义
相比于过去更多地从政治、从革命角度理解《资本论》,在当代从经济、从建设的角度来与时俱进地解读《资本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科学意义。
(一)《资本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整个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的成果,从而在本质上回答了劳动在经济社会的位置。这为在当今条件下,为保证劳动者根本利益提供科学的立场,对于如今的劳资关系问题有着指导的意义。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看,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最本质也是最大的和谐,劳资和谐是当今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向世人展示了劳资关系恶性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我们必须对此加大关注,如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如何保护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从中的到其实:劳动者团结起来,组织自己的工会,与资本进行平等博弈;建立企业调查员制度,独立监督企业违法违规运营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利益提供法律依据等。
(二)《资本论》中揭示了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有一种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势,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对此,最为经济管理部门就应扬长避短。这种短板表现在:首先,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时忽略社会效益;其次,由于在劳资双方的关系中资强劳弱,这样会经常置劳动者于不利的境地;最后,资本追求最大化的资本性,千方百计压榨劳方,尽量减少改善劳动方的生活支出;这就使的社会和谐出现问题。
(三)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拥有个人所有权的理论,说明了劳动力对劳动者来说如同财产对于资本家一样,这也为劳动者努力争取权益提供依据。在现阶段的我国,作为一般的打工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所有权并没有获得尊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对打工者的种种歧视行为,压低报酬与克扣工薪,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都是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蔑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中揭示了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同步进行,农村劳动
力大量进入城镇,类似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农民工”的悲惨处境,令人触目惊心。作为政府,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如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定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所羁绊。
(四)马克思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论述,揭露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积累规律必然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制造劳动者贫困化后果。这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提高反贫困化的认识、贫困预警以及最终消除贫困给予了方法论的理论财富。《资本论》中关于产业后备军的论述,对于我国就业政策的制订极富指导价值。对于失业或曰待业人员的有针对性培训,对于就业指导,对于失业人员的救济,对于结构性失业的宏观调控,都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
《资本论》为劳动者的探索与深究远不止以上几点。《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劳动者提供了认识经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透过经济现象看到经济内在本质提供了认识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理念,同时也为政府制订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奔向金光大道给出了科学路径。
现在让我们从书本里回来,看一下这个伟人的墓志铭吧。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记得很久前,老师问我们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是神马,当时我们这些傻孩子胡说一气,有的猜是医学,有的人猜是农学,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后,教室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我们看着老师,老师也看着我们,就这样默默相视了一会,老师笑着对我们说:其实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是哲学,对于这个答案,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对于当时的我们,哲学之于我们真的宛如对古人对电视机的概念,那么陌生,那么模糊,不过庆幸,我们上了大学,可以真实的接触哲学,可以和它心对心的交流,自后哲学对我们也不再陌生,我们也领略了历史上各个历史名家的风采,和大师的交流,真的是一场心灵的盛宴,真的我们乐在其中。不管出于任何理由,我这得有机会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了资本论。或许之前这种巨著的厚实感真的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一种难于接近的感觉,但是细细看看,它的魅力真如 一坛老酒,越久弥香。回到资本论这个话题,这本书果真是一本皇皇巨著。以历史主义唯物观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即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以及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给我们对一个新世界的展望。世界的一切真的很简单,但是也真的是复杂无比。
而这一切的主导者,不是钱,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缔造者——humanbeing。
价值,也许我们会简单的认为他就是价格,其实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价值或许可以转化为价格,或许也可以转化为资本,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价值绝不等于价格。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因为社会交换而变得又有意义,价值起源于商品。晋代陶渊明书画了桃花源的仙境,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不会产生价值产生。所以最后那种生活被打破,这倒不是因为人们刻意的追求那种生活,打破原有的生活节奏。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类似于商业雏形的交换并非人们可以所为,那到底是神马原因,大家都很迷惑。其实真的那个没法否认,社会在进步,历史在进步,当原有的的生活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时候,真正的变革就产生了。或许那真的就是人性,由人主导的历史车轮必将受到人性影响,不管人性善恶。人们追求享受,追求个性。当你试想一下,当你路过邻居家的果园,看见树上的水果,你怎么想,你肯定想得到它,想咬它一口,当然前提是你没有或是很少吃这种水果,否则你得味蕾不会分泌唾液,使你产生想吃它的冲动。这个是生物学告诉我们的知识,所以最后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水果偷了来吃,当然你会面临别人放狗咬的风险,所以安全起见,你决定用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去换水果。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果树的主人也恰好需要你的东西,这样就成交了。各取所需,商业的雏形——来源
于物物交换。并且如何或是怎么来确定交换产品数量则取决于商品的价值。价值说也奇妙,说也简单,就看我们赋予它多大的意义。
人说回来,不管人们自称是万物之灵也罢,万物的尺度也罢,人终究是一种伟大的动物,学会了创造,也在不断地历史实践中积累经验,最终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前面提到了价值,是人们平等交换的条件。结果人们生产力不断提升,生产了太多的商品,即更多的价值,所以最后又牵扯除了剩余价值一说,剩余源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人创造能力的觉醒。所以越来越大规模的生产随之产生,最终资本家产生了。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性的结果,不断追求前进,但是却力抗不了自己的自私欲望。不断地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将其转化为资本,占有的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最终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矛盾,酿造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通过这样伟大的论述,不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新世纪的希望,为此不断的付诸实践,最终被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所接受,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其中吸取了教训。改良自己的资本主义制度。一部伟大的论著,在他死后的若干年变为现实,这就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应该做的,不仅解释了这个世界,同时让我们的这个世界焕发了光彩。
透过阅读《资本论》第一卷,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及资本积累学说。第一卷从生产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最后必然消亡的客观规律。再把思绪转向这天的中国,我认为我们又能从这部经典中汲取到许多精髓。
(一)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是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最终选取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就应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化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仍然是社会产品的普遍形式和细胞形式,货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仍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作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它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不在于价值是否增殖,而在于这种价值增殖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即价值增殖部分归谁占有,是归少数资本家所有,还是归最广大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增殖意味着以更少的劳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我们务必认真研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和途径,按照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重视资本的积累,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便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导致广大劳动者日益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因此,社会主义要重视必要的积累,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富足、安康、有尊严的生活。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资本,资本论
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前主流的观点主要有储蓄论、投资论、汇率论[1](P5-9),这些观点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其并未能对世界经济失衡的一般原因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现阶段我们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认识仍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2](P39-50)。由规律性和趋势性造成的世界经济所谓失衡既不能归因于局部的、具体的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更不能归咎于某一个因素,或者怪罪于某一微观主体[3](P5-11)。然而,当我们换一种思维角度,透过经济失衡表象去探究经济失衡本质时,可以发现无论是投资论、储蓄论还是汇率论,在其背后资本总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扩张,资本扩张使世界形成了“中心”和“外围”的不平衡发展的世界经济结构[4](P9-13)。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真正抓住了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资本的失衡。而对于资本在经济失衡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资本失衡如何导致了世界经济失衡,目前尚未见文献给出详细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将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基础上,尝试对资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所扮演的角色给出详细的分析。
一、文献回顾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与资本失衡之间关系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国外较早提到资本与世界经济失衡之间关系的学者是Barbara Ward[5](P8-12),早在1968年她就认为世界经济是技术的产物,而资本(或储蓄)和实验又创造了技术。基于蒸汽动力、钢铁、机械化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世界经济不同部门之间的失衡。根源于电力、内燃机和化工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加强了这种失衡。而基于核能和电子计算机的新技术革命又给这种失衡增加了新的力量。Bernanke,B.在2005年提出“全球储蓄过剩论”,认为过剩的全球储蓄导致多个发达经济体出现剧烈的调整,在资本市场产生大幅增殖,从而加速泡沫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危机和失衡的风险。Taylor,Alan M.(2011)[6](P91-99)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储蓄过剩论是一种误导,而发达经济体的长期不作为、净资本从发展中经济体流出以及自由贸易受限才是世界经济产生风险和失衡的原因。Daniel I.Okimoto(2009)[7](P37-55)认为当前国际资本的流向是从具有高储蓄率的非西方国家国家流往低储蓄率、过度需求的西方发达工业经济(如美国),这种失衡的资本流动给世界金融增加了风险,从而使处于后布雷托森林体系的世界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世界经济失衡与资本失衡之间关系进行了探索,如李德水(2006)[8](P3-5)认为,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国际资本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出路,导致各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在国际上重新分工,使传统的平衡关系和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刘光溪(2007)[3](P5-11)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决定了失衡的长期性、结构性和规律性,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层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本质。华民(2007)[9](P5-16)认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存在差异,世界经济被分割成为实际的和虚拟的两大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口流动与商品(贸易)特别是资本的国际流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世界经济中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失衡现象。翁东玲(2007)[10](P64-68)认为当前反常的资本流动格局是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和美元本位体制下的现实选择,今后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变化及其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东亚地区的资本流动。唐朱昌等(2008)[11](P43-50)认为法律制度影响到国际间资本流动,从而造成国际收支失衡。刘骏民等(2009)[12](P3-10)认为,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失衡将导致世界经济失衡。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应对,当前国内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为乐观论,认为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常态,大家不必为之担忧,关键是如何保持经济失衡状态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3][8];第二类观点为悲观论,认为世界经济不可能再走向均衡,因此只能在世界经济失衡的既定条件下去寻求发展和博弈[9];第三类观点为平衡调整论(中立论),认为世界经济失衡难以持续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应该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调整,使之回到再平衡状态[1][13][14][15][16]。
由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1)世界经济失衡与资本之间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些文献未能揭示资本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并使之失衡,或者说并未揭示出资本在世界经济失衡中扮演着何种角色;(2)由于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和过程认识不一、分歧严重而导致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应对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从而在决策的形成和实践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
二、世界经济失衡中的资本角色分析
(一)资本积累失衡———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动力
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资源条件,经济增长特别是快速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当一部分国家长期依靠输出宝贵的经济资源来冲抵巨额债务或维持基本运转时,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经济的发展后劲。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物质条件,是经济增长的最稀缺要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是资本不足。因为在这个阶段,劳动力数量充足,自然资源能满足发展需要,技术进步虽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往往与资本设备的更新进步同步。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没有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经济不可能从不发达状态进入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从资本的产生和原始积累来看,“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可见,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表现为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条件,而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引起资本的加速积累。因此,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随着资本积累而发展,资本积累又随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发展”。[17](P685)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也在增大。……,这些劳动资料在或长或短的一个时期里,在不断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中,用自己的整体执行职能,或者说,为达到某种有用的效果服务,而它们本身却是逐渐损耗的,因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自己的价值,也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17](P666-667)
因此,资本的产生和积累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较快的国家对于资本的积累更早于其他国家,这就导致了资本在全球原始积累中的失衡,一方面在于时间先后的失衡,另一方面在于资本积累数量和质量的失衡。这种失衡就为未来的资本重新配置和全球流动埋下了伏笔,从而构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动力。
(二)资本全球配置失衡———世界经济失衡的酝酿期
按照马克思理论,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可以还原为社会劳动量,如果一个社会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数量与要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这些社会商品就会以高于它们的市场价值来出售。“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18](P215)同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中形成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各个部门提供的使用价值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不仅包括使用价值的品种和质量,还包括使用价值的总量,即各个生产者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分配的功能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同一生产部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单个使用价值上耗费的劳动时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各个生产部门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总量,即资源的有效配置。
即使是同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竞争,为了使同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一致,需要各个卖者互相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便把社会需要所要求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来。如果产品量超过这种需要,商品就会以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反之则反是。
买者与卖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供求关系的市场调节以使供求趋于平衡的机制,由此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偏离。当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降低到市场价值以下,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就会引起生产变化,从而引起供给减少;反之,如果需求增加,因而市场价格高于市场价值,流入这个部门的资本就会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
当资本在部门之间的流动上升为在全球各国之间的流进流出,随之而产生资本在全球不同地域的沉淀时,就形成了资本在全球的重新配置。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的资本在全球的配置必然是失衡的,这种失衡配置将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必要条件,世界经济失衡将在这种失衡的资本配置中得以酝酿发酵。
(三)资本全球流动失衡———世界经济失衡的量的积累
由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存在,发达国家有着强烈的对外特别是对不发达国家贸易的冲动,比较明显的是对外贸易可以促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因而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18](P264-265)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投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利润率一般没有参加输出国的利润平均化,而是获得了较高的超出平均化的利润。一般来说,在自由竞争市场,资本要素应该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即使获得了超额利润也只能是暂时的,在较长期中会趋于平均化。但是,在不发达国家中,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劳动被剥削的程度相应较高,所以利润率一般较高。正如《资本论》所描述的“至于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18](P265)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实现利润平均化,而只是获得了较低的国际价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生产过程中耗费了较多的社会劳动,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平均劳动,因此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国内价值,但在国际贸易中却只能得到较低的国际价值。由此导致了发达国家资本对不发达国家的剩余劳动的无情占有,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配中得到的份额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又得付出外部资本要素的报酬,所剩下的部分才能作为其国民再分配的蛋糕,这就决定了国民的收入分配较低,从而导致消费能力较低,进而导致不发达国家的生产受到负面影响。毕竟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主观条件、使生产成为现实的生产、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并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而且新的生产方式的实现要求消费范围的扩大和新的消费方式的产生[19](P416-418)。
在发达国家内部,由于竞争而使得利润趋于平均化,资本逐利的本性以及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规律驱使资本产生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流动的冲动。即“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18](P218-219)
资本追逐的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初期所流行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是依靠单纯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方式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这种方式必然受到劳动力的身体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的限制,因而代之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在工作日给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但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条件,因为单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力只会使它自己生产的那种商品变得便宜,只能降低劳动力价值中的一部分,劳动力全部价值的降低必然要靠劳动力所必需的整个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普遍地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实现,而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又是在单个资本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资本逐利的本性导致资本在一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在不发达国家之间、在发达国家之间、在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并没有被亚当·斯密所称的“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走向促进社会和谐均衡发展的方向,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既爱又惧的洪水猛兽。世界经济失衡正是在这种严重失衡的资本全球流动中逐步膨大,从而为今后的集中爆发积聚力量。
(四)资本全球竞争失衡———世界经济失衡的集中爆发
“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17](P354-355)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一般剩余价值率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每个资本都能获得一般的相对剩余价值。当然,由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本性,会有部分资本不会满足于现有剩余价值率而追求新的超额剩余价值,于是就会产生新一轮的资本竞争。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集中和资本吸引资本时认为“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较大的资本战胜较小的资本。……较小的资本挤到那些大工业还只是零散地或不完全地占领的生产领域中去。在那里,竞争的激烈程度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同互相竞争的资本的大小成反比。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垮台,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积累的增进又使可以集中的材料即单个资本增加,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又替那些要有资本的预先集中才能建立起来的强大工业企业,一方面创造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创造了技术手段。”[17](P686-687)资本的竞争是残酷的,发达国家雄厚的资本实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不发达国家的中小资本,竞争的结果是大资本充分享受竞争的胜利果实,被击垮的中小资本成为大资本的附属品和追随者。由此形成了大资本愈大愈强、小资本愈小愈弱的格局,从而将世界经济失衡推向极致。
(五)资本要素的全球分配失衡———世界经济失衡的巩固和加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参与的要素不再是简单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合并了资本、技术、知识、土地、资源和劳动等要素,各种要素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生产成果的分配理所当然要根据各要素的贡献平等分配。但是,实际要素的分配却不是平等的,而是按照一定顺序先后分配的,其中资本要素的分配总是被置于首位。也就是说,要素全球的分配不是平衡的,在一定程度上,要素全球分配的失衡主要是资本全球分配失衡。
资本要素分配的特殊性主要来自于资本的超常作用。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时认为,“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它便获得了一种扩张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资本能把它的积累的要素扩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确定的范围,即超出由体现资本存在、已经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数量所确定的范围。……,同一可变资本价值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17](P663)在生产要素属于不同所有者的条件下,各种要素是被资本粘合或者合并入生产过程的,确切地说是用资本购买的,这些要素是属于资本的,当然它们结合起来的生产力也是属于资本的、各种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也是属于资本的。由于资本在所有要素中的超常作用,要素分配顺序为先资本、技术、知识后土地、资源和劳动。资本在各要素分配中始终被置于首位,而资本恰是不发达国家所稀缺的。不发达国家参与分配的主要力量(土地、资源和劳动)总是处于分配的最后位置。特别地,就劳动的分配来看,马克思发现,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明显高于落后国家,这是因为在世界市场上,决定国际价值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强度较大的国家的国民劳动能比劳动生产率低、强度较小的国家的国民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得到较多的国际价值。
技术进步、贸易扩大、资本流动加快、交易成本降低和资源配置优化等带来的收益大幅增长取决于现行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经济贸易“游戏规则”,收益分配多寡的要素顺序排列是先资本、技术和知识后土地、资源和劳动。世界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完全是由市场机制支配的,但没有一个国际社会“再分配”机制来抑制极端贫困问题和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关心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全球的“社会公平”,偶尔削减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债务也是杯水车薪,脆弱的全球扶贫机制也难以发挥作用。[16](P41-46)
因此,资本收益分配的失衡客观上巩固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失衡,使世界经济进一步向远离平衡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从全文的分析来看,资本在全球的积累、配置、流动、竞争和要素分配失衡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资本失衡主线,而世界经济失衡过程构成了一条世界经济失衡的主线,这两条主线相生相伴,如图1所示。其全过程为:资本失衡(原始积累失衡→全球配置失衡→全球流动失衡→全球竞争失衡→全球利益分配失衡→新的全球配置失衡→新的全球流动失衡→新的全球竞争失衡→新的利益分配失衡→……);世界经济失衡(失衡的原动力→失衡的酝酿→失衡的量的积累→失衡的集中爆发→失衡的巩固和加强→再失衡的酝酿→再失衡的量的积累→再失衡的集中爆发→再失衡的巩固和加剧→……)。而且,从本质上来看资本失衡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失衡:资本原始积累失衡产生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动力,资本全球配置失衡使世界经济失衡进入酝酿期,资本全球流动失衡使世界经济失衡得到量的积累,资本全球竞争失衡使世界经济失衡集中爆发,资本全球利益分配失衡使世界经济失衡得到巩固和加剧。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诞生于1867年的《资本论》再次成为畅销书。柏林一家出版社2008年销售1500册,是2007年的3倍,是1990年的100倍。
为什么这部沉睡了上百年的经典著作,重新获得人们青睐呢?欧洲大陆一些政治家的话语或许能够说明问题。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英国《镜报》采访时说:“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是不错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许多欧洲中产阶级失掉了自己的住房,也让许多年轻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他们突然意识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描述是正确的。正像一位德国退休铁匠所抱怨的那样:“自由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家只想榨取更多。”英国的《每日镜报》更是直言不讳,“资本主义就好像一场没有裁判的足球比赛,充斥着腐败与黑幕交易,欺骗球迷”。
看来,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重新怀疑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而《资本论》所作的精彩描述,不仅让他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给他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金融危机成为《资本论》最好的推销员。
在中国谈论《资本论》的人比看过《资本论》的人多。很多人都是通过别人的转述,了解《资本论》这部光辉著作的部分内容。而一些看过《资本论》的人,往往根据既定的价值取向,从《资本论》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这样做有时不免会断章取义。其实,《资本论》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对商品价值构成的分析,科学诠释了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剩余价值概念的时候,马克思对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和剩余价值的形成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这种在吸收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方法和视角,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社会主义者,他们从这部经典著作中发现了商品的秘密,也坚定了颠覆资本主义的信心。可以这样说,革命主义者,从中看到了革命;改良主义者,从中看到了改革;批判主义者,从中看到了批判;而新自由主义者,从中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危机。
所以,《资本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个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社会发展指南。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有人对这部经典著作嗤之以鼻,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是完全错误的;还有人从列宁的经典论述中,看到了《资本论》的极端化色彩,认为这部经典著作只是革命的宣言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事实上,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时候,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鞭辟入里的分析,提醒那些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的人,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主义者、改良主义者对《资本论》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马克思只是站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向人们揭示资本主义的真相。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景象,马克思没有看到,也不可能未卜先知,更无法做出系统的科学规划和描述。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曾经对社会主义进行过一些思考。但是,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时候,是如此的小心谨慎,以至于他对社会主义基本生产方式任何细节的设计,都附带了许许多多的基本假定条件。可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的实践者没有看到这些假定条件,他们只是粗线条地理解马克思所描绘的社会主义,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应有的错误。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爆发周期性的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私有化基础之上的分散决策运行体制。当分散决策所产生的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社会必然爆发经济危机,社会经济体制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大声呼吁,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矛盾,通过建立劳动者主导的社会体制,克服资本主义深层次的缺陷。但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其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但是,公民必须选择财富的管理者,从而公平地分配财富,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然而,占有国家财富的管理者,同样需要财富,他们占有财富的欲望必然会导致社会出现腐败。这是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不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他的经典著作中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制度,试图用人民代表制度来彻底消除资本主义政治管理体制所产生的问题。
现在看来,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是深层次的,依靠自身的运行机制很难彻底克服。不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民主体制,定期地更换国家财富的管理人,以此来减少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并且缓慢地维持着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西方国家之所以实行资本主义,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喜欢资本主义,而是人民普遍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体制虽然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剥夺他们的财产,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法律上保护他们的个人财产权利,给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只是表面的暂时现象,从内心深处他们仍然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所以,如果认为《资本论》一夜之间成为畅销书,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逆转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西方人阅读《资本论》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资本论》的描述是正确的,至少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判断。但是,除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我们在讨论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不要被眼前的某些假象所迷惑,更不能因为《资本论》重新被重视,而误以为社会主义得到了世界多数人的认同。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社会主义更是一种实践。只有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并且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资本论后感】推荐阅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读后感07-10
新资本论读书笔记09-20
企业文化咨询之资本论07-25
读资本论的学习体会10-14
资本市场论文06-09
资本保值07-12
资本魔方07-20
借贷资本09-07
我国资本市场问题09-21
3人力资本理论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