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观

2022-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传统文化观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当然不是纯时间的范畴。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于是在许多著作中、文章中、报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字样。惹人麻烦的是,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特别是当那些著作向读者提出任务,要大家来批判、继承、发扬或弘扬传统的时候,更有无所适从、无可施技之感。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一套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二、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三、财富与包袱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和虫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抽刀断水水更流,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仅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那么人们是否只能坐享其成、静观其变呢?倒也又不是。

这里似乎用得上“创化论”。创化和进化的不同,主要在于进化论认为变化是受动的、机械的,而创化论则认为进化是生命冲动的绵延,是创造性的。创化论能否解释生物和生命现象,还可以争下去;若借以解说与意志的人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也许倒合适。传统随生活的进化而进化,但无论生活的进化还是传统的进化,都离不开人的意志,或者叫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传统的进化上,被传统笼罩着的人们并非总是无能为力的。问题在于人们在多高多大的程度上认清了未来和过去,从而拿出什么样的对策,以及在多广多深的程度上动员了群众一起来实行创造性的进化。

一味喊彻底绝裂,已经公认为无济于事了;单纯提发扬弘扬,是否便能促进进步呢?至于那个熟悉的二分模式:批判其……继承其……,果否能保证批糟粕时不殃及精华、继精华时不夹带糟粕么?难道精华糟粕是分装在两个匣子里而不往往是一物的两面么?更勿论那二分法的牺牲品既非精华又非糟粕者的处境和下场了。

正是:剪不断(彻底绝裂无济于事),理还乱(精华糟粕纠缠不清),是离愁(传统现代离合悲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刘俊霞

第2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

3.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明确21世纪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

[重点]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差别

[难点]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2008奥运会会徽图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3年8月3日晚一方由晶莹剔透的和田玉精雕而成的中国“印章”,饱蘸红色的印泥,在中国宣纸上郑重地盖下印记。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舞动的北京”第一次出现在评委眼前时,就有人说:即使一点都不懂中文,也一定知道它来自中国。看着这样一方“中国印”,同学们能找到哪些中国元素呢?

传统书法 传统中国红 传统中国印章 诚信(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

这一方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进一步认识传统。

二、理清思路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并且让大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划出关键语句,写一篇短小的内容提要,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内容提要读一读。

在这篇文章中传统是一个总题,文化是核心,传统和文化又有两种表现形态: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者在对这两个问题分别论述之后,又合起来谈传统的两重性。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三、分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分别论述,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呢?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别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具体分析。

抽象的概念我们都找到了,你们能结合形象的例子来谈谈你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吗?

分别举例:(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选一两个例子具体介绍)

传统文化: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传统:爱国精神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战国时期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文天祥,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等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成了对祖国深厚的情感。这正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定义。请同学们再次把这个定义来读一下。这种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支配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情感抒发。正因为这样,当日寇侵华的时候全国人民会浴血奋战;当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时,海内外同胞会谴责抗议;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华夏儿女会义愤填膺。越是外敌入侵,民族面临威胁的紧急关头,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传统除了具有这种惰性之外,还有渐变性。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就是忠君,而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

四、问题探讨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如何对待传统?

看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我们不禁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和自豪, 时代不断在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传统呢?

作者在文章第四部分形象地谈到传统的双重性,他认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个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18小段,以讨论小组为单位用提取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个问题。

请讨论组派代表回答找到了哪些关键语句,又是怎么来理解的。

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补充。

我们可以通过对下面一组图片的比较来进一步认识传统的两重性。

(展示图片:传统祭祀模式与现代时尚祭祀形式)

自古中国人就有在清明节奠祀先人,以寄托对逝者悼念之情的传统,这应是不忘列祖,感恩先人的人之常情,也是华夏儿女的一种敬孝礼拜的美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借传统节日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环境,有的甚至还造成火患,这无疑给社会安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本是财富的传统一下子变成了包袱。而鲜花祭祀和网络祭祀减少了乱撒、焚烧纸钱等陋习,引导了文明新风。

总结学生的理解:

传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它确实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当然得承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但我们也不能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一味迷恋传统,那么传统就必然会钳制我们的思想,束缚我们的行为,这时传统就成了包袱。相反,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传统,吸取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那么传统就成了财富。

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该如何来对待传统呢?

文革时期有人提出将过去彻底砸烂,上个世纪90年代又有人提出要“回归传统”,孰是孰非?今天我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探讨,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待传统不仅要批判继承,更要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更加充实,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然而今天又有许多人担忧,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一部《大长今》让韩国人惊叹于本国的饮食、服饰、医学传统的博大精深。相比韩日,我们又继承和保护了多少传统呢?同学们,也许我们很少有机会能走出校园弘扬传统,那么今天你们愿意在课堂上为保护传统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吗?

近年全国人大会上有代表提提案,要把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又据报载,韩国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节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于是打算把我国的所有传统节日捆绑申报。我国的诸多传统节日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将下面几个节日,分别用一句话表现出其特色,注意必须要能反映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为我们的这些节日作一个语言精妙的广告。

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上我们运用了整体感知、深入探究以及融会贯通的阅读方法来探讨关于传统的话题,这种方法就是梁启超先生所提出的三步读书法,我们在研究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一回传统。

2.中华民族是一个大舞台,幕启幕谢之间,走过了秦皇汉武,走过了唐宗宋祖,走进了今天的辉煌。历史的沧桑,印证了华夏儿女自强的力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荣耀着炎黄子孙心中的梦想。人类求索的脚步必然穿越时空的界限,来到世界这个恢宏的殿堂。文明之间的对话也必然让世人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聆听黄河古老的歌唱,请记住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炎黄,让我们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让这个不朽的国度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羊琳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作者:羊 琳

第3篇:徐梓: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贵在“坚持”

编者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国家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本期《热点争鸣》特邀多年来一直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教授与一线教师,聚焦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更为全面与深入的认识,从而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借鉴。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徐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又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学者,我将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学术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百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当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针对这一情况,有人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双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做得这样决绝,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和自己的祖宗过不去。我们一直是在激烈地反传统,将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把我们今人的不作为诿过于我们的祖宗,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传统的“根”上,是传统文化造成我们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种种不如意。然而,20世纪60、70年代,属于汉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兴起,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我国经济大踏步式地高速增长,跃居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时,我们发现将经济落后归罪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消失了,激烈地反传统实在过于鲁莽,因而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就是势所必然。

第二,持续地、极端地、无条件地反传统,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种植下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是现代文明的绊脚石。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下,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贬斥,传统文化的面貌被全盘抹黑,造成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后继乏人,以至于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无论拥护还是反对国学教育,大都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素养可言,很多人甚至连祖国语言也不能有效地使用。现在,我们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出于弥补百年来激烈地反传统所造成的鸿沟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并逐渐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今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深层处的变化派生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规范对很多人已经失去控制力,但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建立,但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势下,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医患之间的各种社会冲突经常发生,政治上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经济上的制假造假、弄虚作假、欺瞒诈骗,道德上的不孝父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社会失范现象频发。要想解决当今社会的乱象,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就有必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立足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有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而这个基础中最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科技,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迅速进步,使得经济全球化或世界一体化已初现端倪,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更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正在于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一致,那将是可怕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我们只是向外国学习,从国外引进,而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贡献,两手空空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是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西化,就是美国化,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是一种其他文明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更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出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够作出贡献的心声。

从学术方面来说,我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对教育而言,就是要教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什么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呢?在我看来,就是各个民族,并且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因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是那些历史上具有最聪慧的头脑、最伟大心灵的人们的产物,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四书五经》的内容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个观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国教师》:在教育领域,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怎样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徐梓:无论在大、中、小学,我认为经典诵读就很值得提倡。根据甘阳先生的说法,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两门核心课程,一是人类文明,二是经典研读。人类文明课程会讲述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而经典研读课程则是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人的一系列经典原著的研读。作为中国人与中国学生,我们有必要学习我们民族的经典,即国学经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国学经典,而且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经典。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西方的文化也很感兴趣,平时主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外国人的著述,一种是古代典籍。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很多人在探索,有多种模式,我赞同甘阳等人的一些说法与做法,如我们不能将通识教育完全变成概论式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流于表面。我认为有必要从经典入手,甚至一部经典可以开设成一门课程,能够上一个学期。10多年了,我一直在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公共选修课——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就是将蒙学读物作为一扇了解各个时期文化风貌的窗口,从最初的《史籀篇》、《仓颉篇》,一直讲到后来的《弟子规》、《教儿经》。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启蒙教材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了解其各种类型,但还是太散,不聚焦。如果就其中的某一个文本,比如《幼学琼林》,进行专门的讲授,讲授一个学期,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会更加凸显。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或“读经”活动,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您认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梓: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的“读经”活动,应该说对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功劳和贡献。这项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已有20多年。对此,我们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家长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体制内的学校,而是送到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我们体制内的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或者说,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失望。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的民间力量在努力,是广大的家长们在努力。它表达的是家长们对现行教育改革失望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的一种自救与自助。

然而,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也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整体的擘划,没有科学的设计,易于出现跟风、攀比的情况,学习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不强,不能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另外,还会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一些培训班会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需要或兴趣,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还有功利化的问题,为了赚钱,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宣示和传播。这不仅会给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而且还对当前的国学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分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文化营养,但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机器,而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考试的工具,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满足家长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些现行的做法。比如,一方面,允许那些存在时间长、有影响,主办者又有良好教育理念的私塾、书院存在,使其合法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又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见,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堵死自行实施义务教育之路,只不过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要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尊重其办学传统,在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不必与体制内的学校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设置专门的课程,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但直到现在,全国只有山东省将其纳入了必修课程,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主要还处于校本课程的层次,最多也只是属于地方课程。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您认为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梓: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但现行的做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经典该不该进课堂,而是什么样的经典、什么时候进入课堂,教的对象和学的主体是谁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问题。这里,我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不主张学习伦理道德色彩过于厚重的内容,如《二十四孝》,二是不赞同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一些狭义的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等。我认为,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性强、具有跨越时代生命力的内容,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唐诗、宋词等。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组织和设计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被传统教育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原则,这一传统甚至比读经的传统还要悠久,因而也被历来的教育家所强调。此外,要遵从古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可以学习《弟子规》、《小儿语》和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三年级以后,可以读《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等。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读一定的唐诗、宋词。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读《四书》,是选读而非全读,到高中阶段,可以选读《五经》。这是我对经典诵读所做的一个基本勾画。或者说,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内容是蒙书、唐诗、宋词,到了初中可以选读《四书》,到了高中可以选读《五经》。对大学生而言,则是要带有研究性的学习,而且内容更加广泛,除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之外,还要阅读各种史书、诸子百家,著名学者或者著名文学家的文集等。

国学经典进课堂,我认为对学生素质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所谓的“君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大都有厚重的伦理色彩,有很强的道德说教,反复诵读,引归身受,确实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以蒙书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给人们一种很壮阔的气势,诵读之际,可以培养人们的气势与气韵。《千字文》只有短短的1 000个字,内在结构非常严谨,气势宏大,语言精致。它1 000字不多不少,也不重复,四字一句,押韵便读,不能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而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可以说编《千字文》是“舞霓裳于寸木”,在一寸见方的木头上,跳幅度很大的霓裳羽衣舞;“抽长絮于乱丝”,在一堆纷乱的丝中,将一根丝线抽得很长很长。在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到祖国语言的优雅与精致,感受其气势的宏大。再比如,《幼学琼林》中有“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当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篇说:“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在读完《幼学琼林》后,我们知道“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就会对历史文献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因此,即便是诵读一些蒙学读物,也可以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可以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所以我常说,当我们将高度凝练、爷爷辈的文言文掌握后,浅显通俗、孙子辈的白话文就不在话下。

《中国教师》:您能谈谈当前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情况吗?

徐梓:我主编过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将它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在使用。但校本教材的开发,如果没有特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那也不具有校本教材的特质。如果校本教材面向全国,面向所有的学校,就会失去它作为校本教材的意义。校本教材要以学校为本位,由特定的学校自己确定,要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我正在和北京海淀区上庄学区的校长和教师合作,共同编写一套《家训与家风》的校本教材。《家训与家风》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讲家及修身之要,下册主要讲家族与齐家之道,从社会的细胞——家、家族讲起,再讲个人修身,讲治家原则。在设计德目时,既注重传统的美德,也参照西方与现代的道德,并将中国传统的家训和古典文本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有关的知识与诗歌编入这部教材。根据上庄学区的计划,这部《家训与家风》的教材不但学生要读,家长也要读,以形成家校合力。在活动课环节,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传统的家训,针对自家的实情,自己编制家训,让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在和我联系,希望我协助他们编辑《中华传统美德》之类的校本教材。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传统文化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徐梓:在现阶段,语文课确实是体制内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但靠这种渗透的方式,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单独设科。就当前的情况来说,除了在语文课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外,再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从偏重白话文教学,进而有能力从事文言文教学;从主要讲述表浅的知识,转向知识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度浓缩、高度凝练、意蕴丰厚的文言文,而进入民国后,我们强调直观教学,在启蒙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小鸟飞,小狗叫,小儿追,小狗逃”、“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起床了”之类的内容,这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相比较,显然人文意蕴淡薄,就像白开水一样,王财贵先生形象地称这样的内容是有知识没文化。我和一位老师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听众讲《千字文》,1 000个字,足足讲了40讲,每一讲要近半个小时,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可以挖掘,才可以讲解这么长的时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也不能只是解释其表层意思,而是要尽可能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此外,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古代的文本产生兴趣,而任何单纯的背诵和机械的记忆都会让他们对这些文本有畏惧感。教师除了适当的讲解之外,还要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如与经典文本切近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诗歌,增加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中国教师》:那么对普通科任教师来说,他们应如何在自己所任科目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徐梓:每个学科、每门课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不能将其功能泛化,泛化之后,其自身的功能可能就发挥不了了。在现阶段,在传统文化还没有单独设科之前,在各个学科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是一种可取的做法。比如说,很多学校会在综合实践课中,带学生去学校周边开展调查,参观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了解名人的成就,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说,一些体育课,也有诸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儿童传统游艺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渗透或体现传统文化,但要想通过这种偶尔的“体现”、零星的“渗透”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说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做得不好,而是说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功能,要着力于自己的主要目标,不能也不应该舍本逐末,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来不属于本课的任务上。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徐梓:我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己任,就是想让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这可以权作我对《中国教师》读者的寄语吧。

(责任编辑:孙建辉)

作者:孙建辉

第4篇: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把握文章观点,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能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又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对待传统。 3. 能从文章中领会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规律,理解形象说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所讨论的抽象的概念,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能结合文章的论述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第四个专题:文明的对话。既然要对话,就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先了解对方,更要了解自己。

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感觉了的东西,不能真正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感觉它。 出示课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者庞朴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学习下面几个词语,注意加点词的读音 媲美pì 自戕qiāng蜕除 tuì钳制qián一蹴而就 cù 攻讦 jié 2.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 „„

3.解题:题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妨把它们简化为“文化与传统”。本文就是从“文化”与“传统”的关系着手来论述自己观点的。那么,请问:“文化”、“传统”,哪一个概念是本文最具核心意义的概念? „„ 传统

4.注意结构: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本文的结构实际上可以浓缩为: 总——分:传统文化——总 文化传统

5.结合课文第

二、三两个部分,完成下面两个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尝试用一句话(一般为单句)来概括之。 „„

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传统就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

6.为了使文章的议论显得直观起来,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找出两处。 „„

(1)66页: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说的民族文化。

(2)68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7.根据你的理解,你也来说说什么是传统文化。比如—— „„

教师补充:

它是龙,是周庄,是茶壶„„ 它是中国画

它是出土的兵马俑 它是故宫,是长城 它是春节,是端午

8.除了举例论证之外,为了使说理形象,作者还采用论证,例如: „„

(1)65页: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没i蜂和蜜蜂的差别想媲美。

(2)68页: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三.微观揣摩

阅读“财富和传统”部分,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这两重属性的。 „„

2、对于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传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它?课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么?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四.看看下面的几组图画,结合课文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传统和创新关系的理解 1.第一组画

北京传统四合院——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 „„

教师解说: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2.第二组画

古代待字闺中的少女——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姑娘 „„

教师解说: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3.第三组画

昔日的儿童游戏——今天的儿童网上冲浪 „„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

电脑世界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型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第5篇:《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

教学目标: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三、学会正确对待文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二、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正音正形

媲pì美箝qián制自戕qiāng攻讦jié污垢gòu一蹴cù而就威慑shè蜕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课文探讨

1.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定义:不死的民族魂,产生于民族手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实质是民族精神

内容: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发生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事过境迁,后人应辩证的批判吸收。

特征时代性、民族性缓慢性、惰性、民族性、共同性、主导性、兼容性、选择 性,聚合性、变化性 性质实虚

形成历史上产生过的带有过去时代烙印创 成于民族祖先历代存在过的积累

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回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补充为传统新成份;受外部世界影响,特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也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成份。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一变化是缓慢的。

生活在同一园地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从而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这种为这同一群人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大行其道,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加以时日,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交流(存在接触,交流变化)态度进行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 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 余风遗响

联系(共性)历史性, 民族性、惰性 2.如何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

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的两重属性?

2 从文中看出“惰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欺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五、探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1.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 2.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 2.抄写字词

第6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执教

王平原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二、作者简介:

庞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1974年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三、 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三、 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四、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 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

1 (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 -→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 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 3. 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 学习“传统文化”: 1. 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 2. 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 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 -→理解图片(p65)

六、 学习“文化传统”: 1. 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 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 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 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2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 学习“财富和包袱” 1. 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 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 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 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第7篇:苏教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由传统文化危机引发的大规模文化革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倡导、确立了20世纪中华民族新的语言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结构,使中华文明得以完成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她变革的勇气、开放的胸怀、独立的意识、创造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文明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的观点,我们的教材也是这样。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有成就的,它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并为现代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是激烈的反传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于激愤的态度,在思想方法上有重要失误,她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断然否定传统文化有现代化所需的内容,因而走向了绝对主义。

而现在我们仍然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辟的这个大时代里,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身上的中国传统日益稀薄,中国味淡不可闻。且看一个镜头: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 文学 博士心生绝望。但自从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时,近一个世纪后,孩子对这《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到哪里才能寻找我们缺失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值得反思的命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展示课题)第一次读这个题目,相信同学会觉得有些玩文字游戏,就两组词把他们颠来倒去,有差别吗?其实在学术界,这两个对象也常常被混为一谈,所以学者庞朴写作此文的一大目的就是区别这两个对象。

(二)文本研习:

1、文章开头部分就用一个句子点出了这两者的差别之大。同学能否找出来。

明确:蜜蜂和蜂蜜的差别。

2、接着,我想请同学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部分中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从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对这两个对象作一比较,完成下表: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遗产)

时代性、

民族性

文化传统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民族精神)

不可捉摸、

无处不在

惰性力量

可变性

3、我们能否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这两者的差别呢?

提示:传统文化:从衣食住行方面:服饰(启发学生思考哪些是带民族色彩的服饰)民族服装:旗袍——中国特色的,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颜色:“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 险或暴力。

“白色”,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 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白色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 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 饮食;生活习俗: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月;元宵节的吃汤圆,赏月。

文化传统:

抓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共同的心理状态)——人类社会过程中长期所形成的潜在的意识或者说是习惯性思维。

如刚提到的一些传统节日,我们来看一幅图,这图片描写的如清明节,在这个节日我们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是祭祖和扫墓,那么这种文化活动背后是否蕴涵某种文化的传统呢?对先人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传统。由此,大家能否试着分析端午节和中秋节所蕴涵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呢?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 其实不光一些节日,小到一些数字也有文化:

有些地方的中国人尤喜欢8,而厌恶13,这也是一种文化意识。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8有发的谐音,13往往是骂人的话的观念有关。

又如: 中国古代园林,就是一种文化的实体。那它蕴涵了怎样的文化传统呢?拿南方的园林为例,如我们的苏州园林,亭台楼榭,徘徊其中,花香鸟语,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建造风格是与中国自古以后就有崇高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3、

通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列举事例,我们会发现作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虽然差别很大但关系密切,那文章第三个大标题中的“财富与包袱”又是针对哪一点提出的呢?快速阅读这一部分,找出答案。

明确:传统。

5、

怎样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对待传统?(细读

17、18段)

明确:财富与包袱即传统的两重属性,财富——泽被后世,是传统的精华所在;包袱——惰性力量,是传统的糟粕所在。从17段的服装和文物的比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

如儒家学说思想倡导入世为官,如果从这种思想能激励年轻人应该具有自己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年轻人应该有事业心的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从古时不少青年为了顺应这种主流思想,以为官作为自己的唯一出路,这就不好了。如范进中举,最后以发疯而告终,实则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包袱。

如:封建礼教中针对妇女的贞操观——从一而终,“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它的财富与包袱又在于什么?

从要求妇女对婚姻的忠贞,对丈夫的忠诚角度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但这种婚姻观是残缺的,婚姻需要男女双方的忠诚,坚贞,仅靠妇女一方坚守是不行的,这种观念助长了男性在婚姻中的责任感的流失和妇女的悲惨命运,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所以这又是封建礼教的包袱所在。

所以我们应辨证地去认识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即对传统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下面我们就用本文的一些论述来思考一些图片的内涵,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课后练习4)

明确:第一组:

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即对传统的继承。(10节)

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12节)

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即传统的创新。(13节)

学习了本文的一些关于文化和传统的观点,不知大家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是如何看待的?

6、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现代东西机会太多,太泛滥。”如流行音乐、经典恶搞、明星八卦之类的。引来人们的褒贬不一。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明确: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合理的东西。

②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幼稚,肯定有其不成熟的地方。实际上接触的文化多半是流行的肤浅的快餐(在文化界也未必普遍认同)

③新事物的产生与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是合理的。

④我们不能盲目“追风”,因为流行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不一定适合于你。

(三)总结:希望借着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景仰和理解,在传统文化日益缺失的今天,我们能重拾中国文化曾有过的从容与优雅,在体会传统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8篇:《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_(2)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议论文。作者用思辨语言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二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传统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在教学时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语言特色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研读课文,注意探讨问题时应注重思路、突出重点。学习本文,不仅要完成文本研读,更要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为3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逻辑思维方式。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 教学难点:辩证地看待传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识记字音字形词语: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讦jié 污垢gòu 一蹴cù 而就 威慑shè 蜕tuì 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 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 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有人提出了 回归传统的 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角度,作出分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 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 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 《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 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文 议论文 (传统)统 化(两重性) 文 传 化 统

四、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 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 (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 -→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 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 3. 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 学习“传统文化”: 1. 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 2. 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 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 -→理解图片(p65)

六、 学习“文化传统”: 1. 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 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 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 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 学习“财富和包袱”

1. 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 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 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 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把握文章观点,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能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又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对待传统。

3. 能从文章中领会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规律,理解形象说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所讨论的抽象的概念,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能结合文章的论述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第四个专题:文明的对话。既然要对话,就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先了解对方,更要了解自己。

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感觉了的东西,不能真正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感觉它。 出示课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作者 庞朴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学习下面几个词语,注意加点词的读音

媲美 pì 自戕 qiāng 蜕除 tuì 钳制 qián 一蹴而就 cù

攻讦 jié

2.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

……

3.解题:题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妨把它们简化为“文化与传统”。本文就是从“文化”与“传统”的关系着手来论述自己观点的。那么,请问:“文化”、“传统”,哪一个概念是本文最具核心意义的概念?

…… 传统

4.注意结构: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本文的结构实际上可以浓缩为:

总——分:传统文化——总

文化传统

5.结合课文第

二、三两个部分,完成下面两个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尝试用一句话(一般为单句)来概括之。

……

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传统就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

6.为了使文章的议论显得直观起来,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找出两处。

……

(1)66页: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说的民族文化。

(2)68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7.根据你的理解,你也来说说什么是传统文化。比如——

…… 教师补充:

它是龙,是周庄,是茶壶…… 它是中国画

它是出土的兵马俑

它是故宫,是长城

它是春节,是端午

8.除了举例论证之外,为了使说理形象,作者还采用 论证,例如:

……

(1)65页: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没i蜂和蜜蜂的差别想媲美。

(2)68页: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三.微观揣摩

阅读“财富和传统”部分,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这两重属性的。

…… 2、对于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传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它?课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么?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四.看看下面的几组图画,结合课文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传统和创新关系的理解

1.第一组画

北京传统四合院——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

……

教师解说: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2.第二组画

古代待字闺中的少女——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姑娘

……

教师解说: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3.第三组画

昔日的儿童游戏——今天的儿童网上冲浪

……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

电脑世界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型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第9篇:高二语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推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

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

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 《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

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议论文 (传统)统

化(两重性) 文

传 化

四、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 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 (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 -→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 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 3. 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

学习“传统文化”: 1. 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 2. 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 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 -→理解图片(p65)

六、

学习“文化传统”: 1. 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 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 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 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

学习“财富和包袱”

1. 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 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 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

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上一篇:7月施工日志下一篇:关于教书育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