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文化(精选8篇)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黄家帅
110900915
微电子系 09电子二班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他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刻画、浸染。其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神话传说,其丰富的文化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动力。基于这些功能和时代意义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在接下来的篇幅里面,我将细致详细的讨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和各种习俗。
关键字: 文化
传统节日
神话传说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
交通在不断的便利,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然而现代人对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的了解却越来越淡。接下来,让我们重温一下传统节日所蕴含着的优秀文化吧!
春节[1] 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从腊月24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到了除夕之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年三十,亲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辞旧岁迎新春互相勉励,祝贺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们的祖先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的时候便用他们劳动所得物去祭拜神灵和祖先,感谢神灵的庇佑并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有关春节的由来,有如下几个:1,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叫做“年日”,每逢这一天2[2],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春节以她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直是我们国家最重视的一个节日。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节日,很多国外的人也加入到了春节的庆典之中。春节,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宣传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的重要名片。
清明节 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又称“踏青节”、“清明节”、“植枝节”。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有关清明节的传说主要是历史人物介子推的事迹。[3]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至于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端午节 是汉族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吃粽子来表示庆祝。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解粽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别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别名之最。端午节在有很多精彩的活动: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端午节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佩戴香囊 端 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由于篇幅所限及我本身水平有限,仅列举以上三个节日!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作用
一、对经济的影响
传统节日的设立不仅仅寄托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渴求。人们利用节日进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忽视的是,在现代传统节日无论在过节的形式上,还是表现的内容上都是不经济的,带来很大的无谓损失。以中秋节为例。中秋节里离不开相互赠送月饼,这样就会带来月饼消费过剩。我们知道,月饼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准确地说它是中秋节里衍生的特殊礼品,它与日常消费的面食制品有别,再加上受到保质期的限制,其有效的消费时间也就在过节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集中消费也仅仅在中秋节里的两三天里。所以,每年中秋节过后,月饼的价格不仅会一落千丈,往往到最后无论价格多低,也无人问津。[4]
二、对海峡两岸祖国统一的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华人的凝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积极价值,并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春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 共同受到这些节日的哺育、熏染和精神陶冶。传统节日对海峡两岸祖国统一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和谐社会的建立,除了物质层面的公平、公正,政令畅通、上下同心以外,精神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精神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人民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现实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手段,消除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的氛围。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千年历史,经过不断的淘炼,传统节日中累积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大节都蕴含着和谐、团圆的主题精神,这种“和为贵”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汉民族受到热烈的欢迎,还超越了地区,超越了社会阶层,成为覆盖全国的节日,甚至影响到东亚,乃至西方的国家。“民俗文化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层文化和地方知识,而是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多元文化选择和大学教育的构成元素,是先进的人文文化”[12] 节日文化是人们最能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阶层物质、精神、伦理与审美的共同需要, 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谭春虹 《中华文化常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年5月 【2】http:// 【3】乔继堂《细说中国节》2005年
关键词:传统医药文化,文学化,传承路径
当今, 文化传承与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 (1)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医药文化, 至今仍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运用文学化方式传承医药文化, 最大限度将医药文化的魅力和潜质发挥出来。
一、文学的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之所以能被传承, 是因为文化是符号的艺术, 而符号是可被感知并可被接受的。“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 人也只是一种动物, 而不是人类” (2) 。“包围人的是符号世界。从作为文化前提的语言开始, 到他与同伴的符号关系、社会地位、法律、科学、艺术、道德、宗教与无数其他事物, 人的行为除了饥饿与性的生物需要等基本方面之外, 都由符号的实体支配” (3)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 语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 “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交流意味着保存, 即传统;而保存意味着积累和进步” (4) 。“语言不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系统, 而且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 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 (5) 。而文学是语言的高级形式, 因此必然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 其参与到文化传承过程中, 会使文化更具有可感性及审美性, 丰富而有趣, 从而使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文化传承离不开艺术,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化”与“艺术”两个词总是连在一起, 其实,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 也肯定是通过其艺术和诗歌为人所理解” (6) 。追溯文化的源头,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原始人类用歌谣、舞蹈、岩画、雕塑将文化演绎得多彩多姿。而文字的出现, 使人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词记载头脑中的思想和认识, 精神文化主要依靠典籍文本记录传承, 文本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文学这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种类相区分的最基本一个特点, 就在于它是文本的艺术, 而且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文本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显性或隐性文学性因素, 因此, 起到传承文化作用的典籍文本, 本身就跟文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文学在其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要实现传承或传播的效果, 通过文学做媒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要了解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通过阅读文化典籍是最有效、最准确的, 典籍文本精要记载文化思想, 文化信息可以大规模传递给接受者, 并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典籍不一定是标准的文学读物, 如果其中有文学化的阐发, 对传播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宗教文化在传承传播过程中, 文学化传达手段起到催化作用。基督教的文化经典是《圣经》, 《圣经》并不完全是灌输道理, 更多的是通过文学化故事感化受众。佛教经典虽然空玄高奥, 但也有许多文学故事帮助理解, 并出现众多讲经文、变文, 用文学化手段帮助教众理解教义。一部趣味十足的《西游记》深入人心, 将人们引入崇佛向善的佛门胜境。文学化的宣传手段趣味性强, 情感丰富, 并引起美的感受, 春风化雨般深入民众内心, 是文化传承的很好方式。激发文化典籍中的文学性因素, 相当于为文化重新注入新的血液, 通过生动的解读和全新的塑造, 为文化传承开发新的平台。
二、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的契合
中医药学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 更多的是关注“病的人”, 因此, 中医药学有着更多的人文特质, 体现出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文化展现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人化’水平, 展现了人的需求、才能、发展程度” (7) 。而“文学即人学”的命题已成为文学界的共识, 文学对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对人的共同关注上, 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有着诸多契合之处, 它们在人性、人意、人情等方面相通, 在文化传承上相辅相成。
1.理想相通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 虽然古代医者与儒家文人视野的基本着眼点都是人, 都有崇高道德理想和治世精神。古代医生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 医病医人医国相提并论, 有高下之分。医和认为:“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 固医官也。” (8) 孙思邈有相似看法, “古之善为医者, 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下医医病” (9) 。而具体的症状表现和医治方法, 《郁离子》中则有阐释:“治天下其犹医乎……故治乱, 证也;纪纲, 脉也;道德刑政, 方与法也;人才, 药也。” (10) 从医人到医国, 从个体到整体, 境界也由一般而至高远, 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个人而至天下逐步扩大的理想相契合;即使不能为官, 也有“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11) 的自释想法, 这与“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12) 的想法不谋而合。自古以来, 医者本是知识分子, 与文人同属一类, 而且由于孝道思想影响, 孝子为年老父母治病成为必备功课, 《黄帝内经》等医家经典进入文人的涉猎范围, 因此既通医又写文的学者颇多。宋代以后, 儒医一家的思想更为普遍, “宋士大夫通医理, 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 (13) 。文人与医者在知识上更为相通, 明代医家陈时功则强调:“先知儒理, 后知医理。” (14) 儒医一家即医者与儒家文人是一家, 实际上促进了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学的融合, 二者目标一致, 理想相通, 在相互沟通传承方面更为便利。在文学方面, 与医家医国思想吻合之处颇多。墨子本学儒, 其思想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其《兼爱》一文, 也谈及圣人治天下与医生治病的相似关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 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 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 则弗能攻” (15) 。曹丕则直接指出“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16) 。经国与医国, 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是心灵的哲学” (17) 。在儒医一家的思想影响下, 医者从医受到治国平天下理想抱负的熏陶, 在行医的伦理道德方面与儒家文人看齐, 崇高的理想要求相应的崇高道德。“医乃仁术”成为医家道德召唤的响亮口号, 这与文学理论上的“文以载道”形成相通之处, “仁”是儒家文人的至尊道德高地, “道”也是医家必须遵循的, 两者互通互释, 更揭示了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
2.气脉暗合
医药与文学在理论上也有气脉暗合的特点。传统医药文化受古代哲学影响很深, 而上古时代, 文史哲不分家, 文学与哲学有着血脉的联系。由于都有哲学因素的影响, 因此医药文化与文学在理论上相通不足为奇。《易经》与《内经》成书时间相近, 观点相通, 因此有易医相通的说法:“不知易, 不足以言太医。” (18) 从中生出一些重要医学理论, 如“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日之法成” (19) , “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 (20) 。从易经而来的“气论”对医学理论影响甚深, 气血、气脉、气虚乃至各个器官中的气, 都成为中医里的重要概念。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核心, 刘劭《人物志》亦以“气”论才性, 称“凡有血气者, 莫不含元一以为质, 禀阴阳以为性” (21) , 并细致地辨析由气之阴阳导致的人之才性在迟速动静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这种由中医气血引出的理论渐被文学吸收, 徐斡“舒缓”的“齐气”, 刘桢“壮而不密”的“逸气”, 孔融的“体气高妙”、“信含异气”, 直至曹丕发展提出著名“文以气为主”, 由此引起后世的“文气说”的演变, 韩愈提出“气盛宜言”的观点:“气, 水也, 言, 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与言犹是也,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22) 苏辙提出:“文者, 气之所形。” (23) 几经发展, “文气说”成为文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关概念如气韵、气律、气格、气象等也是层出不穷。养气和养生是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 “人所以得全生命者, 以元气属阳, 阳为荣;血脉属阴, 阴为卫。荣卫常流, 所以常生也” (24) 。在文学方面, 养气对作家创作有重要帮助。《文心雕龙·养气》篇则强调作家在创作时须保持精神和心态的从容不迫:“水停以鉴, 火静而朗。无扰文虑, 郁此精爽。” (25) 借助医药文化中的养生炼气意识, 顺应自然, 注重养气则可顺利由物到情, 亦即进入到构思这一创作的内化过程。南朝沈约等人提出诗歌“四声八病”理论, 将医药之病引申至文学之病。古代文体学说, 将文学之体与人体相结合进行比喻, 医药研究的人体对象与文学研究的文体对象渐融合起来。由此可见, 有着相同哲学根基的医药与文学, 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为两者在文化传承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3.意趣共融
医药文化与文学共融的例子, 比比皆是, 其中体现得最多的一个方面, 则是中医概念或中药名称的意趣被文学化手段表现出来。意象理论是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理论, 在对意与象的关系探讨中, 寻觅出文学表现的手法。“夫象者,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奠若言” (26) 。刘勰则正式提出意象创作手法, “寻声律而定墨, 窥意象而运斤” (27) 。从符号学意义上看, 中医概念和中药名称正是医药文化的典型符号, 它作为一种药物是象, 而其取名却另有意趣表现, 意与象的双重表现特征正符合文学创作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因此出现许多“药名诗”、“药名词”、“药名曲”、“药名联”、“药名谜”等, 将药名镶嵌其中, 极富文学韵味。如清代汪昂写在方剂学里常提起的《汤头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健脾化痰又理气。” (28) 诗歌朗朗上口, 易记又趣味盎然。针灸学医家编有《五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还有一个穴, 胸胁内关谋。” (29) 将五个穴的位置标出, 简单易记。《西游记》中有一首七律和一首《西江月》词, 每句中都藏有一中药名称, 而文意连贯, 非常巧妙。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 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 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 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 茴香何日拜朝廷?”词云:“石打乌头粉碎, 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 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 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 红娘家中盼望。”另外, 文学名著若在题材或细节上对医药文化进行摹写描述, 以其传播的广度, 会对医药文化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据统计, 《红楼梦》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达290余处, 5万余字, 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 病名114种, 病案13个, 方剂45首, 中药125味, 西药3种。人们在欣赏名著的同时, 对医药文化会有所旁涉, 医药文化增进了名著的内涵和趣味, 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当今传统医药文化文学化传承创新路径
传统医药文化虽与文学有着密切的交流, 但在当今社会中, 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学化的传承力度。具体路径可沿以下几点思路开展:
1.文学形象化的塑造
文学是通过形象把握世界的, “文学形象能给我们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30) 。在传统医药文化中, 人物、药物、器官、概念等都可进行文学形象化的塑造。如中医藏象理论, 将十二官每个脏器的地位职责和生理功能做了详细说明,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 (31) 。这就很有想象力, 使对象形象化, 具体可感。我们还应为历代名医树碑立传, 塑造伟大形象, 让其崇高的医德医风永传于世。
2.传播过程中文学体裁的扩容
传统医药文化不应满足于在古典文体中的传播, 应随着时代的发展, 植入新的文学体裁中, 如可扩展到新诗、散文、小说、影视剧本、微博等。读者群的扩大可使传统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如韩剧《大长今》的热播, 其巧妙设置中医药剧情和中医药功效介绍, 带热了整个中医文化。韩国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传承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3.文学性故事的挖掘
故事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 情节往往曲折离奇, 情感丰富, 容易打动人。故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披上故事的外衣, 文化要表述的道理、观点都可借此传达, 人们在心理上更易接受。传统医药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故事宝藏, 可借助文学性想象, 将故事深入挖掘, 使其情节完整甚至系统化, 让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经验和传奇色彩传承下去。
4.传统医药文章的深化研究
庞朴,江苏淮安人,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沉思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于199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文化探究方面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本文作者就是针对这种文化思潮,从文化学的角度,科学、严密、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传统的两重属性以及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和如何与文明对话。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正音
媲美(pi) 烙印(luo) 应运而生(ying) 昙花一现(tan) 褒贬不一(bao)
威慑(she) 积淀(dian) 筛选(shai) 一蹴而就(cu) 攻讦(jie)
咀嚼(ju jue) 钳制(qian) 负荷(he) 吞没(mo) 刮垢磨光(gou)
蜕除(tui) 得逞(cheng) 有史可稽(ji)
2.辨形
“媲美”的“媲”右上角是“囟”而不是“田”;
“昙花”的“昙”是“日”字头,不是“且”字头;
“销声匿迹”的“销”是“金”字旁,不是“氵”旁;
“积淀”的“淀”是“氵”旁,不是“金”字旁,也不是绞丝旁;
“咀嚼”的“嚼”右下角是“寸”字,不是“卩”旁。
3.释义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遗响:指余音或前人作品的气韵风格;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攻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面目全非: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含贬义;
相左:不相遇,相违反,相互不一致;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纷杂的样子;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二)整体把握
1.梳理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着重探讨了什么是传统,包含哪些内容,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全文共19个自然段,三个小标题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领全文,阐述什么是传统,并提出弄清“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很有必要这个中心论点;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着重阐述传统文化的内容、特性及对待传统文化的办法方针和态度;第三部分(第8~13段)着重阐述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文化传统产生、成长及其变化的规律;第四部分(第14~19段)总结全文,着重阐述传统的两重属性及我们应有的辩证态度。
2.明确中心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同时又可以看成一篇关系型的议论文,因此学习时关键是厘清几个主要概念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会辩证对待传统,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某些文化现象。
3.掌握特色
(1)论证方法多样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例证法、喻证法、演绎法和归纳法等。
(2)论证过程严密
首先,层次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如阐述文化传统这一部分。首先,作者阐述文化传统的本质;接着,分析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条件;最后,揭示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这三个层次前后有较强的逻辑联系,论述后一层次是以弄清前一层次为基础的。
同时,本文用词十分讲究与严谨,也很好地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3)语言颇有文采
本文善用比喻。如“蜜蜂”和“蜂蜜”、“财富”和“包袱”、“服装”和“文物”等比喻,都十分贴切,通俗易懂。本文多用排比。如第11段中,“它制约着……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这部分运用排比修辞,逐层深入,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极具感染力。
另外,本文句式富于变化,整散结合,读来颇具韵味。
(三)重点研习
1.本文第一部分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明确】首先从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实验得出的真理人手,说明“过去”十分重要,由此引出“传统”这个概念,进而简析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传统的核心是文化,接着对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个概念的现象提出批评,最后提出弄清“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两个概念十分必要这个中心论点。文章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2.简要概括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明确】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有一个民族共同生活,二是有共同的语言,三是有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的心理状态。形成过程:由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变成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在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中最后形成文化传统。
3.简要分析文化传统的特点。
【明确】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两个特点。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对人们的各个方面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民族的生存、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也都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文化传统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也会发生缓慢的渐进式变化,因此,它又具有变异性。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
【明确】如第11、12、13段中,作者使用了“一般说来……但也正因如此……当然,这并非说……但是必须注意……当然,这也并非说……”等词语,极其严谨,很好地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5.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如第一部分用“蜜蜂”和“蜂蜜”之间的差异来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第四部分用“财富”和“包袱”两个比喻来阐明传统的利与弊这两重属性,用“服装”“文物”两个比喻来批判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态度,都十分新颖生动,可读性强。
整散结合,富有节奏。如第6段中,“及至事过境迁……未老而先亡。”在具体阐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时,运用了大体相同的句式,读来富有节奏,富有气势,富有韵味。
【课后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媲美(bi) 烙印(luo) 应运而生(ying) 昙花一现(tan)
B.威慑(she) 积淀(dian) 筛选(shai) 褒贬不一(bao)
C.攻讦(jie) 咀嚼(ju jiao) 钳制(qian) 一蹴而就(jiu)
D.负荷(he) 吞没(mo) 稽首(ji) 刮垢磨光(go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及至时过景迁,它们或者与时具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B.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辩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C.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D.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形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媲美:比美。/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B.相左:不一致或相违反。明日黄花: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C.攻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斑驳陆离:形容非常破旧。
D.负荷:负担。/刮垢磨光: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4.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_____它却无所不在,_____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_____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_____在你我的灵魂之中。
A.但 既 也 还
B.可是 不仅 而且 也
C.可是 既 又 而且
D.但 除了 还 甚至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高尔基的作品再现了俄国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
C.在有老虎出没的地方,恶狼便销声匿迹了。
D.保护文化传统,人人有责,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老同志,更是义不容辞。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时装。
B.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
C.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的共同语言来形成意识、表达愿望、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
D.谁想要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促成精神危机,激起逆反心理。这是有史可稽的。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0题。
财富和包袱
①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②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③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④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⑤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
⑥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7.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4段“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一句中加点的代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概括本部分的论述思路。
10.你是如何看待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这个观点的?试简述之。
【参考答案】
1.D(A.媲pi,应ylng;B.全部正确;C.嚼jue,蹴co;D.稽qi)
2.C(A.“景”应为“境”,“具”应为“俱”,B.“辩”应为“辨”,D.“形”为“型”)
3.C(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4.A(第一处是转折关系,后面三处应是并列关系,所以选A)
5.C(A.面目全非,谓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含贬义,可改为“面目一新”;B.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可改为“光怪陆离”;D.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不符合语境,可改为“责无旁贷”)
6.B(A.应是“非时装”,C.应为“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D.改为“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
7.一是比喻论证法。把“传统的两重属性”比喻成“财富”和“包袱”,形象地说明传统的利与害。把“传统”比喻成“服装”和“文物”,形象地批判了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态度。二是对比论证法。第4段和第5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阐明要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
8.“之”指代的内容是“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9.首先提出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具有两重属性”的看法,接着指出我们对此应具有的正确态度并批判了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倾向,再次阐明持有这种看法的依据,最后揭示传统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与全文开头形成呼应。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逻辑思维方式。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
教学难点:辩证地看待传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内向;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是因为西方人性格外向。外向,所以伸出手去握别人的手;内向,所以伸出手握自己的手。这就正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夹,是内向用力;西方人吃饭用刀叉戳,是向外用力,一向内,一向外。故西方文化的象征物为十字架,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是太极圈。
文化无疑是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构成的。
二、识记字音字形词语:
媲pì美箝qián制自戕qiāng攻讦jié污垢gòu
一蹴cù 而就威慑shè蜕tuì 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三、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四、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五、课文研读:
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庞 1
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引子部分: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
3、根据问题研读问题:
(1)研读引子部分:
A、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的关系?
明确:“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而是妥善地利用过去(传统)”。
B、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
明确:类比。化抽象为具体,贴切、形象,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说明文化传统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复杂的、可以变动的。
(2)研读“传统文化”部分:
A、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该如何界定?
明确:“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文化”是中心词,“传统”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文化上。内容上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B、传统文化有什么特性?
明确:时代性和民族性。
C、如何理解时代性和民族性?
明确: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存在时间长短,只要存在过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过的,就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隐形的或显性的存在,就成为民族性,即文化中带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D、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明确:下定义和举例子。
六、问题探究
1、讨论你所了解的传统文化。
如:传统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团圆赏月
传统建筑:四合院、兵马俑、皇家园林、徽居
传统文艺:诗词歌赋、戏曲、皮影戏、武术、飞天、壁画、乐器、书法、刺绣、瓷器、太极,文房四宝、玉雕、青铜器
传统思想:儒家思想
2:有没有糟粕?有没有现在还残存的?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裹足、宦官、贞节牌坊、三从四德、重男轻女、迷信„„
“三纲”奠定了奴才思想的架构
等级观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
孔子的训条扼杀了人民的创造性
3:有没有精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呢?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传统节日的淡化、端午节、西方别墅取代传统建筑、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4.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请用实例进行说明。
(1)发掘抢救。泥人、面人、风筝、刺绣、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2)批判继承:孔孟之道、伦理道德。
(3)古为今用:修身克己、中庸之道。
5、我们对传统应该如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重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转化为时代精神。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3.糟粕,一定要否定和抛弃。
七、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蜂蜜蜜蜂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明确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研读“文化传统”部分:
1、作者是怎样论述什么是文化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首先还是从“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传统”是中心词,“文化”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传统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较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化传统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是从表现形态上说的。接着从产生过程上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3、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一种惰性力量。既能制约人们,又能团结凝聚人们。
4、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稳定性(惰性)和可变性。
5、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
6、思考中华民族具有哪些文化传统。
(1)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重视人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应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变化?请分别举例说明。
文化传统的变化:自身发展中的变化,交流中产生的变化。分别为:养儿防老的观念,法制的观念。
板书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文化遗产有形的。
时代性 民族性
文化传统:“传统”民族精神无形的惰性 渐变性
三、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
1、应该如何看待传统?
明确: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2、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
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3、阅读财富与包袱部分,文章中已经举例说明,你能再举一例对它进行说明吗?
1.财富:周庄、乌镇。
2.包袱:安土重迁的思想。
四、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
明确:首先,从语言结构分析入手,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分别落脚到“文化”和“传统”上。
接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认识入手,对两者作出“定义”式的简单判断;传统文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然后,又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两者的特性: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传统是意识和精神,是一种惰性力量。
最后又以比喻的方式,阐述了两者的两重属性: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五、赏析课文写作技巧:
1、采用小标题形式,新颖别致,令读者一目了然。
2、采用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提出问题: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有必要。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与分析问题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复杂的传统是财富,也是包袱
结论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性
3特色:
(1)、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
例如:“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这一段话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得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的感受,又让人觉得活泼轻松,读起来朗朗上口。
(2)、运用多种修辞,给枯燥的议论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A、比喻
例如: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
B、拟人
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
六、总结
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利害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七、布置作业:
课后第四题任选一组图片,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一组: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第二组: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中华传统文化百集系列微电影》将于2015年2月面向全国少年儿童进行角色征集选拔,一方面让少年儿童通过微电影拍摄得到成长锻炼,收获触电大银幕的非凡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少年儿童亲身演艺,还原国学典故,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美德和国学文化,实现寓教于乐宣传教育目的。
首推《弟子规》百集微电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集儒家道德教育之大成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汉语文学瑰宝。《弟子规》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礼仪规范。《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教育指南,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因此《弟子规》将作为首个百集系列微电影主题,在明年2月份正式摄制。微电影项目具体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微电影制作上力求精品,精选100个《弟子规》传统美德故事,采用真人表演来诠释《弟子规》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真实含义,让影片真正接地气,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布会现场特别邀请五位小演员上台为大家表演《弟子规》,身着汉服萌系可爱,绕头朗诵,霎时谋杀台下媒体无数菲林。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1905电影网、传奇梦想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及四位小童星在台上为大家启动了电影打板,同时公布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集系列微电影》的先导海报,预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百集系列微电影项目正式启动。
《中华传统文化百集系列微电影》将于2015年2月正式建组拍摄,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拍摄周期为一年,拍摄完成的微电影作品陆续在CCTV-6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等各大媒体平台上展映播出。
浙江卫视在线直播
http://
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佛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思想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六道轮回与善恶果报,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具体表现在信三世。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
世。同时还引进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
佛陀之学即为佛学,佛学以因果轮回为理论,以五戒十善法为规律,藉以出世解脱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万事无常转变生死痛苦为理论。以无我、缘生、苦空为方法﹐以证得无为自在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强调需要出世与解脱,出世就是指必须厌恶世间欲望,不断自我修练,解脱是在脱离人世痛苦为目的。在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更进一步强调要舍己救世。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圣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苦缔、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 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
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中国的边疆传入内地。佛教一开始进入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著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来文化,还出现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大规模灭佛事件。但经过东汉魏晋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从对抗走向适应,并相互影
响。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传播开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很深的影响。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进入鼎盛时期。书香读书传统文化电子小报手抄报黑板报A4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 先后,则近道矣。
班级
姓名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 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 照“道”的原
则修养叫做“教”。“道” 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 “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 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 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 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 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 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 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 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 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 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 展的规律了。
行 有 余 力,则 以 学 文。”
弟,谨 而 信,泛 爱 众,而 亲 仁。
子 原 曰 文 : “ 弟 子 入 则
孝,出 则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進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三、结束语
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爱国、团结、感恩、孝顺的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赋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激发学生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实施的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传统医药文化】推荐阅读:
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由来和来历11-23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题目06-03
中国文化传统11-05
中医药文化节知识竞赛策划11-22
1614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10-31
传统礼仪文化教案06-25
四下传统文化09-07
传统文化春联09-13
普及传统文化09-27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10-06